庐山实习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概况

二、庐山概况

三、庐山地质

四、庐山地貌

五、庐山水文

六、庐山土壤

七、庐山植被

八、结论与讨论

九、总结与感想

一、实习概况

(一)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的概况,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地理野外学习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2015年10月12日到18日

(三)实习地点:江西庐山

(四)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概况

(五)实习成员:13级地理科学班全体成员

(六)实习路线:

10月13日,冰桌-如琴湖-花径(大概那块地方)-天桥(锦绣谷那)-仙人洞-文殊台-龙首崖-石门涧上面的那座桥-乌龙潭-黄龙潭-黄龙寺-三宝树-芦林湖

10月14日,含鄱口-植物园-五老峰-大月山(汉口峡、拉样方、土壤剖面)-美庐

10月15日,诺娜塔寺-小天池-望江亭-三叠泉

(七)实习工具:望远镜(4个)、地质罗盘(4个)、皮尺(6个)、卷尺(2个)、梁树尺(4个)、放大镜(8个)、标签纸(3张)、塑料袋(11个)、小刀(4张)、锤子(2个)、剪刀(2个)、铲子(2个)、环刀(2个)、环柄(2个)、PH试纸(2份)

二、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以南,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长江,南襟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耸立在鄱阳湖与长江之滨,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庐山是由东北——西南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地垒式断块山,

平面形态呈梭子形,中部宽而向东

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约30公里,

宽约10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

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

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

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

川地貌。1931年,地质学家李四光

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

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山中现仍存

有典型的冰川遗迹,如冰斗、冰窖、“U”形谷等。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庐山年平均气温11.6度,极端最高32.0度,最低-16.8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2068.1毫米。日照较丰,

年日照时数为1715.3小时。风大雾多,大风日数100天,年平均雾日达200天,年积雪日数30天。

庐山在“中国地壤区划”中,属于中国红壤及黄壤带中的华中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棕色森林地区。400米以下山麓及山麓以外的丘陵和沉积阶地为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域;400--1200米之间山坡地带,为黄壤和棕壤的分布区域;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为山地棕壤和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区域。

庐山自然条件复杂多变,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垂直分布,植物的垂直特征非常明显,物种呈现异常的多样性,不乏古老树种,如:鹅掌楸、擦木、大血藤等。由山麓到山顶分别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植物分布的空间特征是:面积最广的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600-700米以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位于海拔600-1000米,是常绿阔叶林与落叶林的过渡地带;落叶阔叶林位处1000-1300米,独特树种有山松、日本柳杉、日本扁柏等;针叶林生长于海拔1300米以上,代表树种是黄山松。

庐山处于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水系,山中虽无大江、大河,但溪水及地下水非常发达,沟壑山涧中分布着大量瀑布,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激流瀑布,这些瀑布又各具特色。主要瀑布有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等。

三、庐山地质

(一)庐山的形成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经也经历过了沉降的过程。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喂最高。下面将列举一些庐山在强烈上升的证据: 1、庐山东西两侧的断层崖高峻、陡峭,未遭破坏,只有少数被沟谷切成三角面。 2、断层崖上的裂点。瀑布(如海会、秀峰寺等)高差虽然大(由几十米到几百米以上),但大多数未溯源侵蚀入山中,表明断块山及断层崖的形成时间不长。 3、庐山早期形成有夷平面和宽谷中堆积的网纹红土层,其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这与庐山强烈上升有关。 4、由于庐山山体强烈上升,因而使山麓地带广泛堆积了砂、砾石层及巨砾

(二)庐山的地层

下面将列举一些庐山在强烈上升的证据: 1、庐山东西两侧的断层崖高峻、陡峭,未遭破坏,只有少数被沟谷切成三角面。 2、断层崖上的裂点。瀑布(如海会、秀峰寺等)高差虽然大(由几十米到几百米以上),但大多数未溯源侵蚀入山中,表明断块山及断层崖的形成时间不长。 3、庐山早期形成有夷平面和宽谷中堆积的网纹红土层,其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这与庐山强烈上升有关。 4、由于庐山山体强烈上升,因而使山麓地带广泛堆积了砂、砾石层及巨砾。

(三)庐山岩石类型和特征

庐山的岩石主要有两种类型:沉积岩和变质岩。

1、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其中,砾岩最为常见。在环湖路的芦林冰碛泥剖面中,砾岩居多,大小混杂,但磨圆度均较好。其构造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影响而形成

2、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其中,砾岩最为常见。在环湖路的芦林冰碛泥剖面中,砾岩居多,大小混杂,但磨圆度均较好。其构造有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主要受河流和风力作用影响而形成。(四)庐山岩层和山体的构造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