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升五语文第一讲 段落训练(把一段话写连贯)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升五现代文阅读衔接讲义 0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四升五现代文阅读衔接讲义 0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答案解析)

【暑假阅读】0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技巧】1、学会抓住重要人物及重要事件来概括。

2、按故事的发展进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概括。

3、学会抓住文章的线索来概括。

4、根据题目来概括。

5、摘录重点语句进行概括。

【典型例题】例: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

勇于“自责”的荷兰人①提起荷兰,我们不禁会说那是一个美丽的国度:那里有旖旎的风光、转动不停的风车和成片的各色郁金香。

当我真正到了荷兰,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荷兰人勇于自责的品质。

②一天,我在家中接到了一个“自责”的电话。

③“您好,请问是梁先生吗?”④“是啊,您是?”⑤“我是电力公司的。

”⑥“请问有什么事?”⑦“您家这个月的电费比以前多了26欧元,我可以知道原因吗?”⑧这是什么意思?我有点儿生气,这个工作人员可能怀疑我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用电。

在荷兰,能源有限,电力紧张,按照规定,居民要使用节能灯具。

⑨“您是在怀疑我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用电吗?”我的声音有点儿高。

⑩“不不,您误会了。

我发现您的电费上涨了,担心是哪里漏了电,所以想请您注意一下。

如果您认为有必要的话,我们就上门去检查一下。

”⑪原来是这样,我为自己刚才的态度脸红,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我不说话,对方就不停地道歉,说马上派人来检修,并对由此产生的影响表示歉意。

半小时后,两个身着工作服的人来到我家,对房间里的线路进行了全面检查。

检查的结果是,线路没有问题。

⑫这件事让我想起最近收到的一封信,信是警察局寄来的。

信中说,我对荷兰的一些交通规则不太熟悉,曾两次违规。

信末尾的一段文字让我很是意外:“尊敬的先生,您的车两次违规,我们想知道原因,是不是红灯等交通设施所处的位置不合理,或者是发生了故障?对此,我们表示歉意,希望您能将您的意见告诉我们,谢谢!”⑬我送两位检查线路的工作人员出门时,看到了邻居爱德华。

他老远就朝我挥手。

爱德华是来“忏悔”的。

⑭“我听说您的车因为违规被警察处罚了。

”⑮“是的。

不过,这与您有什么关系呢?”⑯“您忘记了吗?前段时间我借过您的车。

四升五语文第一讲-段落训练(把一段话写连贯)

四升五语文第一讲-段落训练(把一段话写连贯)

四升五语文第一讲-段落训练(把一段话写连贯)-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讲写段训练(一)(四升五语文)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

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

二是要注意过渡。

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

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顺序写景色变化。

先写从到刮风的情况,后写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

作者用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

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

(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北风吹,雪花飘。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以方位顺序为序写。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

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

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

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

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

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

暑期作文四升五第一讲阅读欣赏

暑期作文四升五第一讲阅读欣赏

第一讲阅读欣赏阅读童话,理解童话的内容,体会童话的情趣。

重点学习童话的基本特点,它们的主人翁虽然常常不是人,但都有人的思想、行为,所有的事都与人的生活相似。

·例文1·猜猜我有多爱你山姆〃麦克布雷尼有两只兔子,它们都是栗色的,小栗色是孩子,大栗色是妈妈。

栗色的小兔子想要去睡觉了,它紧紧地抓住栗色的大兔子的长耳朵,它要栗色的大兔子好好地听。

它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噢,我大概猜不出来。

”栗色的大兔子说。

“有这么多。

”它伸开双臂,拼命往两边张。

栗色的大兔子的手臂更长,它说:“可是,我爱你有这么多。

”嗯,是很多,栗色的小兔子想。

“我爱你,有我够到的那么高。

”栗色的小兔子举起胳膊说。

“我爱你,也有我够到的那么高。

”大兔子也举起胳膊说。

这太高了,栗色的小兔子想,我真希望我也有那样的胳膊。

然后,栗色的小兔子又有了一个好主意,它头朝下倒立,把脚往树干上伸。

它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趾够到的地方。

”“我爱你,一直到你的脚趾够到的地方。

”栗色的大兔子也说,说着它把栗色的小兔子高高地抛到了它的头顶上。

“我爱你,有我跳得那么高。

”栗色的小兔子哈哈大笑,它跳上又跳下。

“可是我爱你,也有我跳得那么高。

”栗色的大兔子微微地笑着,它跳得那么高,耳朵都碰到树枝上面了。

跳得太高了,栗色的小兔子想,我真希望我也能跳那样高。

栗色的小兔子大叫:“我爱你,从这条小路一直伸到河那边。

”“我爱你,过了那条河,再翻过那座山。

”栗色的大兔子说。

这实在太远了,栗色的小兔子想。

它太困了,实在想不出什么来了。

于是,它抬头朝高高的灌木丛上望去,一直望到一大片夜空。

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天空更远了。

“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么高。

”它说,然后闭上了眼睛。

“噢,这真远,”栗色的大兔子说,“这非常远、非常远。

”栗色的大兔子把栗色的小兔子轻轻地放到了树叶铺成的床上,低下头来,亲亲它,祝它晚安。

然后,它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小声地微笑着说:“我爱你,到月亮那么高,再——绕回来。

暑假语文辅导四升五

暑假语文辅导四升五

小学四升五年级作文讲义第一讲回味无穷——忆中写 一、习作指导 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充满梦幻的,是快乐有趣的。

在记忆的长河里,哪件事曾经为你的童年生活增添过乐趣?又有哪件事曾经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何写好一件既有意义又有趣的事,是这一讲的主要话题。

作家孙云晓在一次谈作文时说道:“作文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失败在于一个‘假’字。

”同学们写作文时首先要求实、求真、求新。

既不能抄编套,也不能落俗套。

要想写出好作文,必须坚持与生活结合。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一定意义上讲,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写好作文。

谁的生活丰富多彩,谁的爱好兴趣广泛,谁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

由此看来,要想写好记事的作文,同学们就要热爱生活,获得真知识、真经验、真感受,这就解决了作文的第一大难题“苦于无米之炊”、“没的可写”。

我们就可以变“没的写”为“有的写”,有写不完的新鲜事,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怎样写好记事的文章呢?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事情要真实,选材要新颖。

写真实的事,不仅是作文的要求,也是做人的要求。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才能印象深、感受多,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真切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充满矛盾、充满温馨、充满情趣。

我们要从亲身经历过的,亲眼看到的感受最深的那些平凡小事中选取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能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风貌,又最能反映自己个性特色的事例来写,要“小中见大”地反映事情的意义和情趣。

例如,一位同学选择了这样的材料:大年三十晚上看完春节晚会的节目,家庭模特大赛开始了。

通过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参加比赛的服装,表演时的神态、动作,以及当时热烈气氛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这场模特大赛的确是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心,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生活观念不断改变这一主题。

这篇作文的选材是多么新颖、有趣呀! 2、事情过程叙述要清楚、明白。

不仅选材好,还要把内容写好。

首先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交代清楚。

(完整word版)四升五阅读练习(中心句).doc

(完整word版)四升五阅读练习(中心句).doc

四升五暑期班阅读专项训练第一部分找中心句概括段意一、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律:①起概括和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

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

③起和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④起和增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和尾。

二、部分:1、青蛙最喜吃昆虫。

、蚊子、白蛉、蚱⋯⋯它都吃。

它鼓着一大眼睛,蹲在池塘上,只要有虫子,它“噌”地跳起来,舌一伸,就把虫子卷嘴里去了。

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海底的物常常在窃窃私。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有的像小狗一汪汪,有的好像在打鼾⋯⋯它吃西的候出一种声音,行的候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会出警。

3、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柳条嫩,桃花。

春在空中,和送暖,燕子翻。

春在水里,儿追逐,子水。

春在田,麦苗返青,菜花金黄。

到都有春天,春人。

4、老多珍惜粉笔!每次上,她从盒里取出一支粉笔,用到最后一点点,舍不得扔掉。

两个指掐得的,用力地写着,直到无法再写的候才扔掉。

那候,你看到粉笔只有豆粒儿那么一丁点儿了。

你一定会想:老多珍惜粉笔!5、毅从小就刻苦毛笔字。

那候的小学生一定要毛笔字。

毅除了按完成老布置的作外,主自己增加了任——每天写一百个大字、二百个小字。

6、操右了一些同学。

些同学在跳。

一个女同学的子甩得快;另一些同学在跳花,像燕子一上下翻。

7、春天来了。

春地吹,春雨地下。

小草儿出泥土,黄的叶儿从枝伸出袋,桃花开笑。

8、一生的都是朴的生活。

斗代,他和士吃一的菜,穿一的粗布装。

一身衣服穿了几年,了又。

解放以后,他把种苦朴素的作到了北京。

9、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候,一支燃的蜡被一只小老鼠咬断,宇起火了。

危急中,三个和尚不分你我,争先恐后,挑水救火。

一大火很快被扑了。

三个和尚从件事中悟出心力的好。

10、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是黑暗,到是寒冷,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1、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四升五阅读与写作 1

四升五阅读与写作  1

四升五语文暑假班第1讲姓名一、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

有些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直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

有时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直接用原话来回答问题。

如若它指定要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就要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理解,体会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有些题目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语文试题的开放性要求试题答案能自圆其说,答案最佳。

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要仔细认真、深入分析,回答问题时,要仔细揣摩,根据体裁的特点,不同的语境,要准确地使用词语作答。

二、阅读理解——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短文1:孟母三迁①孟子名叫孟轲(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

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圣”的称号。

②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孟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③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

这里经常有人送葬、筑坟、祭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

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哭,咿咿(yī)唔唔(wú)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她决定搬家。

④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

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

粮食、蔬菜、水果、器皿(mǐn)、鱼、肉……各种东西都有。

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

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

他母亲见此状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

于是,她决定再次搬家。

⑤这次孟子的家搬到了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

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

四升五语文训练 一

四升五语文训练 一

四升五语文训练一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一、看拼音写词语:ɡōu qú biān yuán è liè cuī cù dài màn()()()()()fànɡ sì juān xiàn tā xiàn tǔ rǎnɡ kuì jiù( )() ( ) ( ) ()二、根据要求填空:1、选择恰当的字填到括号里燥躁澡噪急()干()()音洗()陪赔培倍()偿加()()伴()养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表示“看”的词语,但不能有“看”字()天空()美景()远方()大地()报纸()故居三、填字成词,再按要求各写出你积累的两个四字成语:5分()衣()水()()吞枣众志()()()为()观天道()()不甚()()关于推荐和使用人才: 描写人说话滔滔不绝,十分精彩、巧妙:四、按要求写句子:1、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

改成用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2、修改病句:(1)我现在基本上把不好的习惯完全改正了。

(2)老师的关心使我们感到温和。

3、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成拟人句)4、小象走来。

(扩写句子,至少两处。

)它也自吹自擂地说:“你们太轻了,踏(tā tà)在我身上简直像一片鸿毛!”“那你能负担多重呢?”野兔问。

乌龟想了想说:“听说我们的祖先能把大山驮到海里去。

我驮不了大山,但驮你们却不在话下。

”“那你能驮得动大象吗?”“它有多重?”“一般的也有一、二吨重吧!”“轻而易举,让它来吧!”乌龟说。

恰巧一只大象(路走)过这里,听到小乌龟的大话,哈哈地笑着说:“!”小乌龟(瞥看)了大象一眼大象真像一座山可是小乌龟的傲气比山还要大它说我让你看看谁的本领大你到我的背(bēi bèi )上来吧说着,它挺了挺身架。

大象的一只脚刚踏上小乌龟的背,“喀嚓”一声,可怜那自不量力的小乌龟就这样(结束结果)了生命。

四升五 集训班 作文

四升五  集训班  作文

四升五集训班作文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法一篇作文一般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即题目、开头、中间、结尾。

古人把作文的开头、中间、结尾,比喻成凤头、猪肚、豹尾,大概的意思是:“凤头”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

“猪肚”是说文章的中间主体部分要像猪的肚子一样沉甸甸、有份量,充实丰满。

“豹尾”是说作品的结尾要像豹子的尾巴那样有力、刚健。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很多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感到不知如何下笔。

今天老师教大家一个作文的开头写法:扣题定位表观点1、扣题: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

2、定位:确定写作的范围,写哪方面的内容。

是写人、写景、状物、还是叙事?3、表观点:即对所写的人或事,是喜是恶,是褒是贬,表明自己的观点。

例1、《爬天都峰》的开头:“暑假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就叫“扣题”就是这么简单!扣题:爬天都峰定位,表观点: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透露出喜悦的心情例2、《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开头:“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就叫“扣题”。

无比简单!扣题:西沙群岛、物产丰富定位表观点: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表示赞美的观点。

例3、《颐和园》的开头:“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就叫“扣题”。

就这么简单!扣题:颐和园定位、表观点:“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表示赞美的观点。

五种作文开头法作文题目:《我的父亲》。

一、直接开头法我的爸爸个子矮矮的,背微驼,走起路来一巅一巅的,象个瘸子......这是一种学生用得最多的开头法,也是最简单的一种。

这种直通通的开头,往往容易使文章显得平淡。

下面介绍四种鲜活的开头法。

二、用经典句子开头1、用诗词开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2、用俗语开头。

小学语文四升五阅读练习1

小学语文四升五阅读练习1

小学语文四升五阅读练习1四升五语文暑假阅读训练——XX教育暑期语文阅读训练卷(一)盲道周末,带女儿出去逛街,阳光很好,所以人特别多。

走在人行道上,忽然女儿脚下踉跄了一下,我忙拉住她,她低头看了看,问:“爸爸,这窄窄的一条带有条纹的路是什么呀?”我也低头看了一眼,说:“这是盲人走的路,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条纹,盲人走在上面就不会改变方向,不会撞到人或什么东西!”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脚步渐渐偏离了盲道。

走了一会儿,她皱着眉又问我:“爸爸,盲道允许正常人行走吗?”我说:“盲道是给盲人准备的,一般正常人是不在上面行走的,再说上面也不平,走起来不舒服。

”女儿忽然挣脱开我的手,跑到盲道那里,拦住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问:“阿姨,你知道你脚下是盲道吗?就是盲人走的路!”那女人愣了一下,脸红了红,冲女儿笑笑,离开盲道,大步消失在人群中。

女儿接着又拦住了几个中学生,问:“哥哥们,你们知道这是盲道吗?”那几个学生怔了怔,没有理会女儿,打闹着在盲道上跑远。

我没有阻止女儿,女儿又问了几个人之后回到我身边,我安慰她说:“没事,现在也没有盲人走路!”女儿摇摇头,说:“就是给盲人准备的嘛!大家都上去走,盲人出来了,该走哪里呢?”想到刚才我也心安理得地走在盲道上,脸忽然就发起烧来。

女儿默默地和我走着,脸上似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

看着那条盲道湮没在许多人的脚下,我的心里也是无由地感慨。

在人们的心中如果没有留出一条盲道,这世上就算修有千万条盲道,盲人也是寸步难行的。

1、请你用“”画出文中表现人心里惭愧、内疚的句子。

2、给下列字注音:瞻()磕()绊()硌()3、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请联系上下文,写写此时她的心里在想什么?4、女儿的脸上为什么会“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5、请你写一写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雪冬天,瑞雪普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

它雪白晶莹,玲珑剔透,轻盈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

小学语文四年级升五年级写作培训衔接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升五年级写作培训衔接篇

四升五衔接篇目录第一讲写好文章的开头 (2)第二讲写好文章的结尾 (11)第三讲给文章拟定一个好题目 (19)第四讲波澜起伏的情节 (27)第五讲点题的方法 (38)第七讲变化观察角度写景 (55)第八讲人物描写的方法 (62)第九讲环境描写的作用 (72)第十讲联想的方式 (84)第十一讲想象的方式 (93)第十二讲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102)第十三讲景物描写的方法 (109)第十四讲正确使用“的”、“地”、“得” (117)第一讲写好文章的开头一篇作文一般是由四个部分组成,即题目、开头、中间、结尾。

古人把作文的开头、中间、结尾,比喻成凤头、猪肚、豹尾,大概的意思是:“凤头”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美丽。

“猪肚”是说文章的中间主体部分要像猪的肚子一样沉甸甸、有份量,充实饱满。

“豹尾”是说文章的结尾要像豹子的尾巴那样有力、刚健。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很多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感到不知如何下笔。

其实开头的方式很多,只要掌握以下几种,再写文章就不愁了。

指点迷津一、开头应该包含的内容在一个好的开头里,应该直接扣题,并且让读者知道你要写什么内容,还能明白你的观点。

所以,一个开头要包括三个内容:1.扣题: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

2.定位:确定写作的范围,写哪方面的内容。

是写人、写景、状物、还是叙事?3.表观点:即对所写的人或事,是喜是恶,是褒是贬,表明自己的观点。

例1.人教版第五册课文《爬天都峰》的开头:“暑假里,爸爸带我往黄山,爬天都峰。

”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就叫“扣题”就是这么简单!扣题:爬天都峰定位、表观点:爸爸带我往黄山,爬天都峰透露出喜悦的表情例2.人教版第五册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开头:“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那里风景美好,物产厚实,是个可爱的地方。

”扣题:西沙群岛、物产厚实定位: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表观点:西沙群岛风景美好,物产厚实,是个可爱的地方。

暑假语文衔接班阅读与写作讲义 四年级(四升五) 第一讲

暑假语文衔接班阅读与写作讲义 四年级(四升五) 第一讲

暑假语文谷探险日记月日天气第四探险队(四升五) 第一天清晨热身1、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把填入的部分读一读,看看填入的什么?至高无____ ____底捞月笑口常____ ____山育林语重心____ ____暖花开一步登____ ____津乐道难能可____ ____春白雪声东击____ ____如泰山上面相连的两个成语添入的部分刚好是千疮百虚乌有投桃报手起家宁死不形毕露纲举目往开来天荒地己救人如履薄平气和上面相连的两个成语添入的部分刚好是2、在不同的地方加不同的标点,使句子的意思不一样。

你同意他不同意你同意他不同意你同意他不同意3、某公司招聘经理,用五个读音相同的“ gōng ”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

书写漂亮突出一个gōng()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字。

实地探险(一)我家院子里种了许多花,有米兰,玫瑰,太阳花……每年春夏间,它们争芳吐艳,惹人喜爱。

然而,我最爱的是迎风怒放的菊花。

深秋的早晨,大地、屋顶、树枝都(落、飘、洒)满了寒霜,瑟瑟秋风吹来,黄叶纷飞,百话凋谢。

可是菊花却挺立着干,伸长着枝,张开着叶,盛开着花,显示了它傲霜耐寒的性格。

菊花种类繁多,颜色鲜艳,姿态万千。

就说我家院子里的菊花吧,那白菊白得象雪,黄球菊白里透黄,墨菊紫里透红,真是五颜六色,好看极了。

再说形状吧,龙须菊花瓣向上卷起,好象小姑娘头上的卷发,百菊花瓣很大,向外伸展着,大有展翅欲飞之势,黄球菊开放时,朵朵花儿就像毛茸茸的小鸡,……这一束束菊花,在寒风中竟相开放,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我爱菊花。

菊花啊,你坚强的品格(激励、鼓励、勉励)着我奋发向上。

1、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2、第二自然段中用来描写菊花的动词有。

3、第三自然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描写菊花的形状时,作者用比喻龙须菊向上卷起的花瓣,用比喻黄球菊的朵朵花儿。

四升五写作训练一

四升五写作训练一

四升五写作训练一写作训练一写事作文一、写作指导:讲好故事是个技术活,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要素。

六个要素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但要交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即使写一件小事,也要有“头”,有“身子”,有“尾巴”。

二、揣摩借鉴1.车窗娃娃今天下午放学,我坐公交车回家。

在车上很无聊,我就用手指在车窗上画画儿。

先画了一个圆,再在圆内点了三个点,上面一点。

接着画上了嘴巴、耳朵和头发。

哈哈!完工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人头就这样画好了。

于是我又开始画了,一个、两个、三个……到家了,我怀着愉快的心情下车了。

时间:下午放学地点:公交车人物:我事情的起因:无聊事情的经过:用手指在车窗上画画儿,画了一个圆,再在圆内点了三个点,上面一点。

接着画上了嘴巴、耳朵和头发。

画了很多个小人头。

事情的结果:画完后愉快地下车了。

2.记叙一件事情,要具体叙述事件的经过。

可以把事情的经过分解成几个步骤,最好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如:①首先……接着……然后……再……最后……②先……再……又……最后……读一读下面的文段,找一找表示叙述顺序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又是星期六,我准备送给妈妈一份特殊的礼物——自己动手做一个煎蛋给妈妈尝尝。

按照妈妈平常准备早餐的样子,我先打开冰箱,取出了两个鸡蛋,然后拿出一个碗,将碗洗干净。

接着将鸡蛋打入碗里,再用筷子充分搅拌,最后打开煤气灶,在锅里倒入油,等油烧热后,将蛋液倒入锅里,不一会儿,蛋液凝固,黄黄的蛋黄和白白的蛋清融在一起,非常漂亮。

我在蛋上撒了一点点盐,又等了几分钟,金黄的煎蛋就成功出锅了。

最后,我把它盛在盘子里,端给了妈妈。

表示叙述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三、即学即用发挥想象,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将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

今天早上,我和小伙伴一起去公园玩。

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看到了一只小鸟,它在草地上跳来跳去,好像在找什么。

我们好奇地走过去,发现它的翅膀受伤了,不能飞翔。

四升五语文第一讲段落训练(把一段话写连贯)

四升五语文第一讲段落训练(把一段话写连贯)

四升五语文第一讲段落训练(把一段话写连贯)行文教育引领飞翔第一讲写段训练(一)(四升五语文)一、写段训练(一)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

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

二是要注意过渡。

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

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顺序写景色变化。

先写从到刮风的情况,后写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

作者用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

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

(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雪停了、XXX和XXX拿着扫帚去扫雪。

()雪花像鹅毛纷繁扬扬地飘落下来。

()北风吹,雪花飘。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以方位按次为序写。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

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

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

东北角上的那张是XXX用过的。

当年XXX就在那里读书、字,有时把XXX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

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XXX用过的书桌……)。

部编版四年级(四升五)现代文阅读衔接试题(三)(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四升五)现代文阅读衔接试题(三)(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四升五)现代文阅读衔接试题(三)(有答案解析)一、课外阅读。

泥人张(节选)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有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

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

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

难道球儿从地下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

怪,怪,怪!(1)“禁不住”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A.承受不住。

B.抑制不住。

C.禁止不住。

(2)用横线画出对快手刘的动作描写。

他这样复杂的动作作用是________(3)从选文最后一句的“怪,怪,怪”,你读出了什么?【解析】:(1)B(2)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使自己手指的细微动作不被发现。

(3)示例:我读出了作者对快手刘神奇动作的惊叹。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部编版四年级(四升五)现代文阅读衔接试题(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四升五)现代文阅读衔接试题(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四升五)现代文阅读衔接试题(有答案解析)一、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血染的母爱有一对母女的感情有了裂痕, 13岁的女儿一直认为母亲的地位卑微, 使她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母亲终日忙碌辛苦, 也不能使女儿快乐起来。

2004年2月, 母亲邀女儿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母女俩在滑雪过程中, 由于缺乏经验, 偏离滑雪道迷路了, 同时, 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

母女俩在雪山中挣扎了两天两夜, 前来搜寻她们的直升机几次都无功而返, 因为她们身穿的是银灰色滑雪装, 很难被发现。

终于, 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了过去。

等她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里, 而母亲已不在人世了。

医生告诉她, 是她的母亲用生命救了她。

原来, 母亲割断了自己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 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一片白雪, 直升机因此发现了目标。

冰心老人说过:“世界上若没有女人, 这世界至少要失丢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是的, 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女人、有了母亲、有了母爱, 才如此亮丽灿烂、多姿多彩。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没有活动的力量了。

________②地位低下而渺小。

________③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了。

________(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搜寻——________ 辛苦——________ 忙碌——________(3)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答案】(1)体力不支;地位卑微;无功而返(2)寻找;劳苦;劳碌(3)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女人、有了母亲、有了母爱, 才如此亮丽灿烂、多姿多彩。

【解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 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 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解答本题, 要理解词语的意思, 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 不唯一。

马四升五语文段落训练把一段话写具体

马四升五语文段落训练把一段话写具体

第四讲写段训练(三)(四升五语文)把一段话写具体,就是使这段话表达的内容让人感到好像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呢下面我们来介绍小学阶段常见的一种结构。

一、总分结构1、先总写再分述。

(总分)先作总的叙述,后从几方面进行分述。

例如《海底世界》中的一段:海里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一段的总起句是:然后再分别写了,,,,的活动方式。

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段,要注意开头的总起句与后面的几个分述句的配合和照应。

一般的规律是:总起句里往往有一个统领全段的关键词语,而后面几个分述句的意思要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写。

2、先分述再总写。

(分总)先作具体的描写,最后再进行总结。

例如以下一段话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

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分成几组展开了劳动竞赛。

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

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

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劳动场面。

概括这一段话的主要内容:3、先总写再分述,最后再小结(总分总)例如以下一段话: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

近看呢,那层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

在那细丝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花。

(这一段先总述月季花“多美”,接着具体分述月季花是怎样“美”的,最后总述“我爱这枝月季花”。

)注意:上面所说的“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都是我们在阅读写作中常见常用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写段训练(一)(四升五语文)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

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

二是要注意过渡。

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

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顺序写景色变化。

先写从到刮风的情况,后写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

作者用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下面这些句子。

想一想,句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排列才能使这段话通顺、连贯。

(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整个大地好像盖上了一条白绒毯。

()雪停了、小青和小刚拿着扫帚去扫雪。

()雪花像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北风吹,雪花飘。

()慢慢地,树变白了,房子变白了,马路也变白了。

2.以方位顺序为序写。

例《三味书屋》中的一段:
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

画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照老样子整齐地放着笔墨纸砚和一把戒尺。

学生的书桌是从自己家里搬来的,分列在四面。

东北角上的那张是鲁迅用过的。

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仿像。

【这段话写的是“三味书屋”的陈设。

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观察和描写的:书屋正中墙上——(挂着画)→画前——(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四面——(学生的书桌)→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书桌……)。

这样写,一目了然,且前后连贯,井然有序。


按方位顺序写段,多用于写景状物。

由于观察景物的方位和角度不同,因而写作的方位顺序也就随作者的观察点不同而不同。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这段话,把表示方位的词语用“”划出来,然后按写作的先后顺序,把方位顺序填在括号里。

我家后面有座山。

我经常登上山顶,向四面眺望家乡的景色。

往东看,不远处是新建设的城镇。

城里有一排排高大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的街道。

街道两旁,绿树成阴。

往南看,满眼是美丽的田野。

田野里长着玉米、高粱、稻子、棉花,庄稼一片接着一片,在很远的地方跟蓝天连了起来。

一条笔直的公路穿过田野,通向远方。

往西看,是一片果园。

那里果树成林,枝叶茂密,红澄澄的柑桔,黄灿灿的梨子压弯了树枝。

往北看,一条大河伸向远方。

河上架着铁桥,一列火车从铁桥上通过;河里有汽艇、帆船,还有连成一串的小货轮,来来往往,十分繁忙。

我的家乡多美好啊!
这段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按的变化顺序写的,先写()看,再写()看,接着写()看,最后写()看。

3.以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为序写。

例《捉鱼》中的一段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水良去捉鱼。

我们一个拿着小盆;一个拎着水桶,来到小溪边。

在一处鱼多水稳的地方,从两边用泥筑坝,围成一个小水池。

然后,我们用小盆往外舀水,水越舀越少,鱼儿惊慌得乱蹦乱跳。

我放下小盆,一伸手就捉到一条鱼,这时候,水良也抓了一条鱼放进桶里。

我俩你看我,我看你,高兴得哈哈大笑。

不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十几条。

看到桶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我们的劲头更足了,又动手舀水。

水舀干了,鱼儿再也没法逃啦!俩人越捉越起劲,很快捉了满满一桶鱼,心里快活极了。

【这一段话是写两个小朋友捉鱼的事。

小作者按照“捉鱼”这件事的先后顺序,首先把时间、地点、人物简单作了交待,然后重点写“捉鱼”的经过:先写“筑坝”的情况,接着写如何“舀水”,再写怎样捉鱼。

一层连着一层把捉鱼的经过写得有条有理,前后连贯紧密。


【读一读,练一练:】
(1)读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把线穿在针上,在线尾打了个结,就钉起来。

先从衣里向外钉,怎么也钉不中扣眼,好不容易穿过来,针却扎在了我的食指上,鲜血直流,疼得差点儿流出了眼泪。

心想:什么事都有个开头,万事开头难呗,练多了就会干得好。

于是,接着又钉起来,一会儿,扣子钉好了。

我想扣上试试,可怎么也扣不上。

啊,原来钉反了,扣子钉在衣里上了。

唉!没办法,只好拆下来重钉。

尽管这次我很细心,扣子也钉好了,但仍扎了几次手指。

钉扣子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啊!
这段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写“钉扣子”的?用简要的词语把写的顺序表示出来。

穿针→()→()→()→()→()→()
雄伟的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用白玉石做底,然后用每块重达48斤的大匏砌成十几米高的台座,台座上是巍峨的城楼。

黄色的琉璃瓦,朱红的廊柱,加上屋檐下的吗九的门用缤纷的彩画,窗门上玲珑多姿的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城楼下有五座城门,中间一座最高大。

门前一水环绕,这就是有名的金水河,它既增加了城楼的美丽,又可以加强城楼的防御。

河上并列着五座金水桥,桥面略呈拱形,桥身两头宽,中间窄,曲折多姿,与城楼的垂直端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桥的两面有玉石雕砌而成的栏杆。

中间一座雕有蟠桃图案,封建时代专供皇帝通行;中间四座雕着荷花,专供大臣通行。

桥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高耸挺拔的华表。

华表使用白玉石雕成,刻有蟠桃花纹,浑圆精致,映衬着背后的城楼,更增加了天安门的雄伟气势。

华表顶端雕成一个蹲着的野兽,名叫犼(h ǒu),又叫“望君归”,意思是盼望着外出的帝王赶快回来。

华表、金水桥、城楼相互衬托、辉映,构成了天安门的完整图案。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天安门的,在正确的括号中画“√”。

⑴从部分到整体。

()
⑵从整体到部分。

()
⑶从部分到部分。

()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的天安门()的城楼()的花纹
()的华表()的()()的()
3、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⑴文章通过介绍()、()、(),突出了天安门()、()
的特点。

⑵()的琉璃,()的廊柱,加上屋檐下()的彩画,窗门上()
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⑶上面这句话描写了天安门城楼的()、()、()、()
这四个部分,写出了琉璃瓦和廊柱的(),花纹的(),突出了()、()的特点。

四升五语文第一讲段落训练(一)
班级:姓名:家长签名:成绩:
一、排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一转眼,鲜红的太阳跳出来,射出万道光芒。

()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海边看日出。

()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起来。

()开始,海的远处是一片云雾。

()天边的云慢慢地变红了。

二、阅读题
大母鸡
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

大母鸡刁横又霸道。

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

”我对它说:“就你贪(tān niàn)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找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吃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

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dǔn dùn)。

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zhuǎzhǎo)子“刷、刷”地在地上扒(bāpá)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chìcì)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鸡下得多。

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嗦起来,顿时它的羽毛竖了起来,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

我走近一看,鸡窝里已经有一个蛋了,一拿起来,热乎乎的,我把蛋取走后,赶紧抓一把米喂它。

大母鸡一边吃一边“咯咯”地叫,好象在说:“我下蛋了!我下蛋了!”
1、上下文,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
酷爱:
2、文中加粗字的读音,给正确的读音打钩。

3、短文共有___个自然段,请用波浪线画出2~4自然段的中心句。

4、圈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大母鸡吃东西时动作的词语,说明大母鸡的特点。

5、表达了我对大母鸡的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