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常识

合集下载

地震勘探常识

地震勘探常识

1有效波与干扰波的区别?分别用什么方法压制?答:A有效波与干扰波在传播方向上有可能不同,可以用组合检波来压制。

B 频道上有差别,可以采用频率滤波来压制,即带通滤波。

C在动校正后剩余时差可能有差别,可以用多次叠加。

D在他们出现的规律上可能有差别,可以用组合方法压制。

2.礁在地震剖面上的基本特征:(1)外形呈丘状或透镜状。

(2)礁体内部反射紊乱,连续性差,或呈无反射的空白。

(3)礁与相邻地层间存在速度差异,礁速度低时,下伏层反射略下凹;礁速度高时,下伏层反射略上凸。

(4)礁体上覆地层形成批覆构造(5)礁与周围沉积间有岩性差异,形成较强波阻抗差,礁面能产生较强反射。

3.火成岩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1)外形多不规则状,有筒,丘,蘑菇,线状。

(2)顶为强反射,但连续性差。

(3)有时可见底,有时见不到底。

(4)内部波形杂乱,或无反射,但更多为断续强短。

(5)有时可见火山口反射(6)在水平切片上,火成岩与沉积岩的反射不同,沉积岩反射波形稳定,排列有序;而火成岩体内的波形呈揉皱状或絮状。

(7)火成岩体周边的反射大多没有明显上翘现象4.由炮集地震记录获得偏移剖面的基本步骤(1)对CSP记录进行去噪处理。

(2)抽道集(从CSP中抽出CMP道集)。

(3)静校正。

(4)分析速度。

(5)动校正。

(6)水平叠加。

(7)剩余静校正。

(8)重复4-7。

5.干扰波调查的几种方法:(1)小排列土坑炸药。

(2)直角排列(3)方位观测(4)三分量观测6.地震勘探测线布置基本要求:(1)根据地质任务,整体规则(2)测线要尽量为直线(3)测线足够长能控制构造形态和地质目标(4)测线应沿构造的倾向走(5)测线要通过主要深井。

(6)注意和邻区及早年测线的连接。

7.时间剖面与地质剖面存在哪些差异:(1)由钻井资料获得的地质剖面上的地层分界面与时间剖面上反射波同相轴,在数量上和出现位置常常不是一一对应的;(2)时间剖面纵轴是双程旅行时,地质剖面纵轴是深度,需要用速度将其转换,但速度精度会对其有影响。

地震勘探原理知识点总结讲解

地震勘探原理知识点总结讲解

第三章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一.野外工作概述1.陆地石工基本情况介绍试验工作内容:①干扰波调查,了解工区内干扰波类型与特性。

②地震地质条件调查,了解低速带的特点、潜水面的位置、地震界面的存在与否、地震界面的质量如何(是否存在地震标志层)、速度剖面特点等。

③选择激发地震波的最佳条件,如激发岩性、激发药量、激发方式等。

④选择接收和记录地震波的最佳条件,包括最合适的观测系统、组合形式和仪器因素的选择等。

生产工作过程:地震队的组成(1)地震测量:把设计中的测线布置到工作地区,在地面上定出各激发点和接收排列上各检波点的位置(2)地震波的激发陆上地震勘探的震源类型: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

激发方式:炸药震源的井中激发、土坑等。

激发井深:潜水面以下1-3m,(6-7m)。

(3)地震波的接收实现方式:检波器、排列和地震仪器2.调查干扰波的方法(1)小排列(最常用)3-5m道距、连续观测目的:连续记录、追踪各种规则干扰波,分析研究干扰波的类型和分布规律。

从地震记录中可以得到干扰波的视周期和视速度等基本特征参数(2)直角排列适用于不知道干扰波传播方向的情况Δt1和Δt2的合矢量的方向近似于干扰波的传播方向(3)三分量检波器观测法(4)环境噪声调查信噪比:有效波的振幅/干扰波的振幅(规则)信号的能量/噪声的能量3.各种干扰波的类型和特点(1)规则干扰指具有一定主频和一定视速度的干扰波,如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等。

面波(地滚波):在地震勘探中也称为地滚波,存在于地表附近,振幅随深度增加呈指数衰减。

其主要特点:①低频:几Hz~20Hz;②频散(Dispersion):速度随频率而变化;③低速:100m/s ~1000m/s,通常为200m/s~500m/s;④质点的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方向的椭圆。

面波时距曲线是直线,记录呈现“扫帚状”,面波能量的强弱与激发岩性、激发深度以及表层地震地质条件有关。

(能量较强)声波:速度为340m/s左右,比较稳定,频率较高,延续时间较短,呈窄带出现。

地震勘探基本知识

地震勘探基本知识

地震勘探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地震:地壳的震动2、地震波:地壳质点震动向周围传播的形式。

3、地震勘探:用人工的方法(炸药爆炸、可控震源、电火花、空气枪等)使地壳产生震动,利用不同岩石中地震波传播规律不同的特性,探查构造寻找有用矿产的方法。

4、波阻抗:介质传播地震波的能力。

波阻抗等于波速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Vρ)。

5、反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按照光学原理发生反射,即反射波。

6、透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按照光学原理发生透射,继续传播,即透射波。

7、折射波:地震波以邻界角入射到介质分界面时,透射角等于90°,透射波沿界面滑行,引起上层介质震动而传到地表,这种波叫做折射波。

8、观测系统:检波点与激发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9、排列长度:激发点与最远一道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10、偏移距:激发点与最近一道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二维观测系统(六次叠加)三维观测系统11、信噪比:有效波振幅与干扰波振幅的比值。

12、分辨率:两个波可以分辨开的最小距离叫做分辨率。

13、屏蔽:地震波传播到介质分界面后,一部分能量返回形成反射波,一部分能量透过界面继续往下传播,当遇到另一分界面时,一部分返回,另一部分透过界面继续传播。

第二个界面往回返的能量遇到第一个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返回下部,另一部分能量透过界面回到地表,地面接收到的第二个界面反射的能量大大降低,我们称这种现象叫作屏蔽。

上部界面的反射系数越大,则接收到的下部界面的能量越小,称屏蔽作用越厉害。

二、地震勘探的阶段划分(一)设计1、收集测区有关的地质、物探及测绘资料。

2、实地踏勘,了解地震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河流、道路、潜水位、新生界盖层厚度、岩性及结构、勘探目的层的埋藏深度、构造形态和断裂发育程度等等)。

3、对前人的地质工作成果作出客观的评价。

4、针对地质任务确定工作方法及观测系统。

5、在平面图上布置测网,统计工作量。

地质勘查基础知识

地质勘查基础知识

二十多年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干得有点累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突然想总结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因为是给单位年轻学员上课用的,故暂定名为“地质勘查工作作业指导讲义”,侧重地质勘查工作实际操作,以满足勘查工作生产需要为目的,不当之处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1 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坐标系坐标是表达地面位置的重要参数,从事地质勘查工作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与坐标打交道,一切地质工作都建立在坐标定位之上,是地质工作的基础。

地球是一个球体,球面上的位置,是以经纬度来表示,我们把它称为“球面坐标系统”或“地理坐标系统”。

在球面上计算角度距离十分麻烦,而且地图是印刷在平面纸张上,要将球面上的物体画到纸上,就必须展平,这种将球面转化为平面的过程,称为“投影”。

经由投影的过程,把球面坐标换算为平面直角坐标。

§1.1 地理坐标系统地质工作常用的地理坐标系统有北京54 坐标系、西安80 坐标系、美国WGS84 坐标,目前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使用的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在地勘行业中不常用。

一个完整的坐标系统是由坐标系和基准 2 个方面要素所构成的。

下面主要介绍WGS-84 大地坐标系、1954 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4 种坐标系统及其参考椭球的基本常数( 基准) 及手持GPS 接收机WGS-84 、1954 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参数计算。

一、WGS-84 大地坐标系WGS -84 (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 年)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确定的大地坐标系,其坐标系的几何定义是:原点在地球质心,z 轴指向BIHl984.0 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 方向,x 轴指向BIHl984.0 的零子午面和CTP 赤道的交点,Y 轴与x 轴和z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该椭球的参数为:长半轴:a=6378137m ;第一偏心率:e2=0.00669437999013 ;第二偏心率:e ”=0.006739496742227 ;扁率:F=1/298.25223563 。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道路勘探设计是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地质、土壤、水文以及现场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确定道路工程设计的基础数据和参数。

道路勘探设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于道路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道路勘探设计的几个主要知识点。

一、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道路勘探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了解地层的性质、分布和稳定性等信息,为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地质勘探包括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钻孔两个方面。

地质调查主要是通过野外观察和采集物探资料,了解地质构造、岩性和断层等情况。

地质勘探钻孔则是通过钻孔取样,对地下地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试,得到更加准确的地质信息。

二、土壤勘探土壤勘探是道路勘探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土壤的性质和特点直接影响着道路的设计和施工。

通过土壤勘探,可以确定土壤的组成、颗粒大小、含水量等参数,为道路的承载力和排水设计提供依据。

土壤勘探通常包括土壤试验、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等步骤。

土壤试验可以通过对土壤进行现场的物理、化学分析,获取土壤的基本特性。

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则是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更加详细的测试和研究,得到土壤的更深层次的特性。

三、水文勘探水文勘探是道路勘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文情况对于道路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山区和河流附近的道路。

水文勘探主要包括水文调查和水文观测两个方面。

水文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和收集历史水位和水文资料,了解降雨量、径流量和水位等水文参数。

水文观测则是通过设置水文观测站,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得到更加准确的水文数据。

水文勘探的目的是为道路的排水设计、抗洪设计以及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四、环境勘探环境勘探是道路勘探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环境勘探主要包括环境调查和环境评估两个方面。

环境调查通过野外观察和收集环境监测资料,了解周边环境是否存在敏感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情况等。

环境评估则是基于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综合考虑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可能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新)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新)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新)地球物理勘探是指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获取地壳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信息,以达到预测地下结构或探明资源等目的的一种综合性地球科学研究方法。

本文将介绍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知识,包括常用的勘探方法、勘探仪器和勘探数据分析。

常用的勘探方法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借助测量地面某一点的重力加速度值,推算该点地下某一深度处岩石密度变化的勘探方法。

重力勘探在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广泛应用。

根据测量的重力异常值可以判断地下岩石分布情况,如海拔高度。

重力异常值正常情况下具有对称性,异常越大,目标物体就越大。

电法勘探电法勘探是利用地球的电场和电磁场变化,推断地下岩石结构和储集体的分布情况的勘探方法。

它是以测量地下电阻率为基础来研究地下岩石或导体体系的变化, 能够研究水文地质结构、矿产资源、岩石物理、地球工程等领域。

电法勘探可区分不同类型储集体和岩石之间的电阻率差异,定量分析水、矿床等资源的分布状态及其经济价值。

电磁法勘探电磁法勘探是以磁场及变化规律分析地下物质及其性质的勘探方法。

它是通过对表面产生的交变磁场产生的感应电流进行测量以及释放交变磁场来建立地下岩石的电磁模型,研究地下储层的性质和分布。

电磁法勘探可用于水文地质、矿产地质、岩石物理学、地球环境、天然气等勘探领域。

勘探仪器重力仪器重力仪器是测量重力场的仪器。

常用的重力仪器是重力计,主要是为研究地球物理、大地构造及矿产资源勘探等领域提供数据,每个仪器的测量精度都很高,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数据。

在勘探过程中,需要先找一个基准点,将该点的重力加速度测量,然后在不同的测量位置进行重力测量,通过计算得到重力值,再将实际的重力值减去基准点的重力值,得到重力异常值,以此判断地下结构。

电磁仪器电磁仪器主要用于电磁法勘探,主要包括感性测量仪和自感式测量仪,在测量时需要电源、线圈、容器等设备。

电磁仪器通过对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进行测量,可以反演地下结构和地质体性质,并形成立体图像。

声波仪器声波仪器适用于有一定的岩层透明性,能够将地下岩层的声波信号反射出来,形成描述岩体特性的振动图像。

地球物理勘探部分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部分知识点

测量均匀大地的电阻率,原则上可以采用任意形式的电极排列来进行,即在 地表任意两点(A 、B )供电,然后在任意两点(M 、N )测量其间的电位差,根据大地的地表采用任意电极装置(或电极排列)测量电阻率的基本公式。

其中K 为电极装置系数。

电法勘探的基本概念电法勘探是以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石电学性质之间的差异为基础,利用电场 或电磁场(天然或人工)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来解决地质构造或寻找有用矿产的 一类地球物理勘探交流电法电法勘探 《直流电法'天然场法低频点测法电磁法甚低频法(长波法) 变频法(交流激电法),无线电波透视法(阴影法)rr 电位法天然场法|充电法rr 联合剖面法由立U 而 对称四级剖面法 电刖面复合对称四级剖面法.偶极剖面法电阻率法^对称四级测深法,三级测深法电测深偶极测深.多级测深法........r 各类剖面法激发极化法 4 一[激电测深法r 电位法充电法4 .〔梯度法一 折射 波 法反 射 波 法粽 面 波 法 探纵 波 法 横 波 法声波法(5.2.10)式便可求出M 、N 两点的电位.BNAB MN 间 产 生 的 电 位 差A UMNI p, 1 1 1- 1 --- — --- - ----2AM AN BM+ )BN由上式解出大地电阻率,大地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p = K AU UMN1111-- - --- - ---- + ----AM AN BM BN上式即为在均匀方法,通称为电法。

场源稳定电流场:点电源电场、两异极性点电源电场、偶极子源电场。

变化电流场:电磁场装置类型:对称四极、三极、偶极P ' K ^UMN视电阻率I均匀介质电阻率计算公式实际上大地介质常不满足均匀介质条件,地形往往起伏不平,地下介质也不均匀,各种岩石相互重叠,断层裂隙纵横交错,或者有矿体充填其中,这时由上式得到的电阻率值在一般情况下既不是围岩电阻率,也不是矿体电阻率,我们称之为视电阻率。

勘察技术方法知识点总汇

勘察技术方法知识点总汇

勘查地质学1~7 章知识点总汇一、名词解释1. 矿产勘查2. 矿业权3. 探矿权(采矿权)4. 矿产资源所有权5. 勘查周期6. 矿产普查7. 靶区优选8. 可行性论证9. 矿石贫化率:是指所采下、运出矿石品位与原地质品位相比的品位降低率。

主要是围岩、夹石混入和高品位矿石丢失所造成。

10. 选矿回收率:需选矿石在经选矿后的精矿产品中,某金属总量与入选原矿中该金属总量的百分比。

11. 控矿因素12. 矿物标型13. 找矿标志14. 铁帽15. 近矿围岩蚀变16. 成矿规律17. 成矿期18. 成矿系列19. 成矿模式20. 成矿预测21. 重砂找矿法22. 剥土工程23. 探槽24. 找矿模型25. 矿体地质26. 矿体的变化性质27. 矿体变化程度28. 含矿系数也称含矿率29. 矿床勘查类型30. 勘查精度31. 勘查误差32. 勘查程度33. 勘查深度34. 水平勘查35. 勘查间距二、填空1. 矿产勘查方法的性质:以为基础,以为中心内容,以为目的2. 矿产勘查具有性性性性性的特点。

3. 矿产勘查方法的研究方法有、、、、。

4. 矿业权包括和。

5. 勘查阶段分为、、、。

6. 普查的工作一般过程有、、、。

7. 勘探设计根据其性质、任务与范围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矿区勘探的总体设计和局部地段的具体勘探工程项目的单项设计.8. 靶区优选的工作方法有、(和)、。

9. 采矿方式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10. 规模大的断裂构造往往是导矿构造,而规模小的断裂构造通常是配矿、容矿构造。

11. 断裂构造通常从地表到深部存在断裂破碎带T密集节理裂隙带T韧性剪切带的渐变趋势。

12. 向斜构造有利于形成外生矿床的部位是向斜轴部、向斜中的洼陷部位(盆中盆);有利于形成内生矿床的部位是复向斜中的次一级背斜、向斜构造的扬起端及转折端、向斜与断裂构造的交切部位等。

13. 大多数内生铀矿床与酸性岩浆岩关系密切,少量与中性、碱性岩浆岩有关,与基性、超基性岩浆岩的关系不大。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一、地球物理勘探概述。

1. 定义。

-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指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

这些地球物理场包括重力场、磁场、电场、弹性波场等。

2. 目的。

- 寻找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等。

- 查明地下地质构造,为工程建设(如建筑、桥梁、隧道等)提供地质依据。

-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3. 方法分类。

- 重力勘探:利用地球重力场的变化来探测地下地质体的分布和密度差异。

- 磁法勘探: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变化来寻找具有磁性差异的地质体,如磁铁矿等磁性矿体。

- 电法勘探:包括电阻率法、充电法等多种方法,依据地下地质体电学性质(如电阻率、极化率等)的差异进行勘探。

- 地震勘探:是最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来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岩性。

- 放射性勘探:测量地质体的放射性强度,主要用于寻找放射性矿产(如铀矿)和研究地质构造。

二、重力勘探。

1. 重力场基本概念。

-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

- 重力加速度g,在地球表面不同位置其值略有不同,主要受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影响。

2. 重力异常。

- 理论上地球表面的重力值可以根据地球的理想模型计算出来,但实际测量的重力值与理论值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重力异常。

- 正重力异常:当测量点下方存在高密度地质体时,实测重力值大于理论值。

- 负重力异常:如果测量点下方是低密度地质体,实测重力值小于理论值。

3. 重力勘探仪器。

- 重力仪是用于测量重力加速度的仪器。

现代重力仪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测量出极其微小的重力变化。

4. 重力勘探的应用。

- 寻找金属矿,如铜、铅、锌等金属矿往往与高密度的岩石有关,会引起正重力异常。

- 研究地质构造,如盆地、山脉等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密度结构,会在重力场上有明显反映。

- 探测地下洞穴,地下洞穴相对于周围岩石密度较低,会产生负重力异常。

地震勘探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基础知识

1.有关地震勘探的一些基本概念1.1 地震勘探是勘探石油的有效方法勘探石油的方法和技术,按其勘探手段划分,可分为地质法、物探法和钻探法三种基本类型。

地球物理勘探法(物探法)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即利用地壳中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岩石的弹性、密度、磁性和电性)上的差异来研究地球,了解地下岩层的起伏情况和组成情况,从而达到寻找储油构造以勘探石油的一种勘探方法。

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物探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的密度差异)✍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磁性差异)✍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电性差异)在石油勘探中,最经济的方法是物探法。

首先用物探法对工区的含油气远景作出评价,为钻探提供探井井位。

然后钻探法通过实际钻进,以对物探法进行验证。

如果构造含油,又可根据物探资料和探边井计算出含油面积和地质储量。

在我国,陆上是广大的地表松散沉积(如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等)和沙漠覆盖区(如塔什拉玛干大沙漠),海上是被辽阔的海水所覆盖的“一片汪洋”,已看不到岩层的地面露头的出露。

而钻井法成本高、效率低。

如何解决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储量问题呢?在这时就充分显示了物探法应用的威力。

在各种物探方法中,地震勘探具有精度高的突出优点,而其它物探方法都不可能象地震勘探那样详细而准确地了解地下由浅至深一整套地层的构造特点。

因此,地震勘探已成为石油勘探中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1.2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地震波的方法引起地壳的振动,并用仪器把来自地下各个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引起地面上各点的振动情况记录下来。

利用记录下来的数据,对其进行过处理分析,从而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的特点。

地震勘探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特点的原理并不难理解。

利用声波反射现象可测定障碍物离开声源的距离,是我们都知道的物理原则。

其计算公式为:其中:S障碍物离开声源的距离v波传播速度t波旅行时间如声波速度为v=340m/s,波由发声到回声的旅行时间为t=10s,则障碍物到声源的距离为: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与此极为类似,如图1、图2所示。

地质勘探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地质勘探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地质勘探的注意事项与技巧地质勘探是指为了确定地下矿产资源的储量、质量和分布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地质调查和实地勘探工作。

在进行地质勘探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及技巧:一、前期调研:1. 了解地质背景:在进行地质勘探前,需要对目标区域的地质背景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岩性、断裂带、褶皱带、抬升带等地质构造特征,以及该区域历史地震活动情况等,有助于确定勘探工作的方向和方法。

2. 研究历史数据:收集和研究该区域之前进行的地质勘探数据,包括地质地球化学数据、物探数据、测井数据等,对于制定新一轮勘探的策略和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质地球化学勘探:1. 高精度采样:在选择采样位置时,需根据地质背景和前期调研结果合理确定采样点位,注意避开可能存在的污染源,保证样品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2. 严格的样品保存和处理:采集的地质样品需要遵循标准的保存和处理流程,采用标准方法进行分析化验,并注意记录样品所处地层、采样方法和采样日期等基本信息。

三、物探勘探:1. 合理选择物探方法:根据目标区域的地质背景和研究目的,结合前期调研结果,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如地震勘探、电测勘探、重力勘探等,综合多种方法可以提高勘探效果。

2. 仔细分析解释:物探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是物探勘探的关键环节,需要对数据进行多次反演和模拟实验,结合地质资料和前期调研结果,进行准确的数据解释,以获得可靠的地质信息。

四、测井勘探:1. 选择合适的测井仪器:根据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测井仪器,如自然伽马测井、声波测井等,保证测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善于挖掘测井曲线的隐含信息:在进行测井解释时,需要仔细分析测井曲线的特征和变化规律,通过测井曲线的叠加、插值和模拟等手段,挖掘测井曲线中含有的隐含的地质信息。

五、综合分析与解释:1. 地质阐释:通过对地质勘探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行地质阐释,以获取准确的地质模型。

2. 资源评价与预测: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结合已有资源信息和矿产资源规划,对勘探结果进行资源评价和资源预测,为后续经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勘探常识

勘探常识

勘探常识石油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

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

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石油成因的学说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

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

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储集层是指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

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 )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1995年年产原油192万吨。

1.地质勘探基础知识

1.地质勘探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的概念: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底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地震勘探工作基本分为三个环节:野外地震资料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地震资料解释野外地震资料采集的任务是:在地质工作和其他物探工作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地区,部署沿侧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并利用地震接收仪器把地震传播的情况记录下来,野外地震队主要负责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是记录着地层震动情况的磁带。

室内资料处理的任务是: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利用计算机对野外获得的地震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工作,以及计算地震波在地层传播的速度等。

这一阶段得到的成果是“地震剖面图”和地震波速度等资料。

资料处理工作在计算中心完成。

地震资料解释是:运用地震波传播理论和石油地质学的原理,综合地质、钻井和其他物探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各反射层相对应的地质层位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地下地质结构的特点做出说明,并绘制反映某些主要层位完成的起伏形状的图件-构造图。

最后,查明有含油气希望的圈闭,提出钻探井位。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反射地震波法勘探就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在不同界面上产生的反射波到达地面的旅行时间的不同而进行油气勘探的方法。

其整个过程是通过人工手段(炸药震源、机械震源)激发地震波,并采用仪器进行有序记录,通过后期的处理和解释工作,最后提供出地下构造的图纸和可供钻井的井位成果。

地震勘探基本方法:地震勘探法是石油勘探常用方法之一。

*地震勘探从采样方式来分为:二维勘探、三维勘探以及四维勘探*从地震波不同传播理论可分为: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等:其中反射波法又可细分为纵波法、横波法以及转换波法等。

*按不同地表类型可划分为:平原区、山区、草原区、沼泽区、沙漠区、戈壁区、水域、黄土塬区以及城区勘探等。

*从勘探精度上又可分为:常规勘探,高分辨勘探等。

二维勘探:用于地质概查。

二维勘探是在一条直线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二维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构造在二维空间的特征。

勘察基本知识

勘察基本知识

1勘察工作量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初步勘察阶段可按方格网布置勘探点。

间距按表3.3.5确定,详细勘察阶段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将勘探点布置在柱列线上,对群桩基础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中心,角点和周边位置上,间距不大于30m;二、当相邻勘探点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大于2m,或土层性质变化较大时,宜适当加密,必要时尚应查明持力层厚度的变化;三、初步勘察阶段应有1/4至1/3控制性钻孔。

详细勘察阶段应有1/2控制性勘探孔,控制性钻孔位置应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段或布置在拟建建筑物中心和主要的剖面线上,其深度应达到压缩层计算深度;四、当到达预计深度仍为软弱土层时,应有控制性勘探点适当加深。

在预计勘探深度内遇一定厚度的坚硬土层或基岩即可终止勘探。

2控制性勘探孔: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显然,控制性勘探孔的布设目的是为了取得变形计算的参数,这就意味着需要取土孔;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控制性勘探孔是指深度要达到地基变形计算要求的深度,以确定是何种地层以及层厚等,并根据整个场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来进行计算。

因此,鉴别孔也可心是控制性勘探孔。

3.摇震反应:试验时应将软塑至流动的小土块捏成土球放在手掌上,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用二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上述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一、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快,二、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三、渗水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4.干强度试验:将一小块土捏成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扳断及捻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 1 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扳断者为干强度高。

2 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扳断者为干强度中等。

3 易于捍碎和捻成粉末者为干强度低。

5 . 脆性:物体抗御锤击、压冲、切割而不易分裂破碎的性能,韧性与脆性是相互对立的,脆性大,则韧性小,反之亦然。

矿床勘探安全知识(二篇)

矿床勘探安全知识(二篇)

矿床勘探安全知识我国矿井应用的物探方法主要有直流电法(电阻率法)、电磁频率测深法、无线电波透视法、地质雷达法,以及浅层地震勘探、瑞利波勘探方法等。

这些方法分属于电法勘探与地震勘探两大领域。

1.电法勘探电法勘探是利用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石电学性质间的差异来发现地质目标的。

它是基于观测和研究电场或电磁场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来勘查地质构造和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类勘探方法。

按电磁场和时间特性,电法勘探可以划分为3类:直流电法、交流电法(电磁法),过渡过程法(脉冲瞬变场法)。

2.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地震波)来探测大地,获取岩层地质信息以达到勘探的目的。

地震勘探按照其观测空间和工作场所可以划分为地面地震勘探和地下地震勘探。

孔中地震和矿井地震勘探都属地下地震勘探。

按照地震波的类型,地震勘探又可划分为:体波勘探,如地面(也包括浅层)地震勘探;面波勘探,如瑞利波勘探;槽波勘探等。

(二)高压空气枪、空压机、高压管路的安全使用及维护、气枪阵列、电缆、电缆尾标、扩展器的收放等操作中的安全要素高压空气枪、空压机、高压管路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性能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电缆的绝缘和电阻必须满足规定要求,不允许带电进行检修和收放作业。

执行任务前根据工作的性质和勘探工作地点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必须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执行操作任务,工作中按照相应的压力设备或带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执行。

爆炸性震源的操作人员禁止穿化纤服装;大雾、雷雨、黄昏条件下禁止进行爆炸操作;爆炸危险区应有专人警戒;使用电雷管时电雷管本身和起爆回路的电阻以及起爆电流必须满足规定要求,杂散电流大于30mA、离高压电网较近的区域、受射频电影响较大的区域等不得使用电雷管;使用的少量爆破材料,炸药不超过100kg,雷管不超过200个,要储存在专门的房间内,指定专人保管。

雷管要装箱加锁,与炸药分开存放,并隔开2m以上距离。

工程物探知识点总结

工程物探知识点总结

工程物探知识点总结一、概述工程物探是利用物理学、化学、地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对地下介质的物理性质进行探测,以获取地下构造、地质、水文等信息,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

它常用的探测手段包括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测井等方法。

二、地震勘探知识点1.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地震波是由地震过程中岩石破裂所产生的,主要包括纵波和横波两种。

纵波是沿着传播方向振动的波,速度快而且能够穿透物质,横波是在传播方向垂直振动的波,速度慢且不能穿透液体。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相关。

2.地震勘探的应用地震勘探主要应用于地层结构、地下构造、地下水资源、地震灾害等方面的探测。

通过地震勘探可以获取地下介质的速度分布情况,进而推断地层结构,识别地壳运动中的构造变形及地下水的分布和性质。

3.地震勘探的仪器设备地震勘探仪器主要包括地震仪、录波仪、发射震源等设备,其中地震仪用于接收地震波信号,录波仪用于记录地震波信号,发射震源用于产生地震波信号。

三、电磁勘探知识点1.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电磁勘探主要利用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反射、折射、漫射等现象,通过接收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

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与介质的电导率、介电常数等物理性质有关。

2.电磁勘探的应用电磁勘探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地下构造的探测、矿产资源的勘探等方面。

通过电磁勘探可以获取地下介质的电导率分布情况,进而推断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地下构造的分布情况。

3.电磁勘探的仪器设备电磁勘探仪器主要包括电磁传感器、发射器、接收器等设备,其中电磁传感器用于接收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发射器用于产生电磁波信号,接收器用于记录地下介质对电磁波的响应。

四、重力勘探知识点1.重力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地球的重力场在地下介质中呈现出不均匀分布的特点,这种不均匀分布与地下介质的密度变化有关。

通过对地下介质的重力场进行探测可以获取地下介质的密度分布情况,推断地层结构和地下构造。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归纳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归纳

道路勘探设计知识点归纳道路勘探设计是道路建设的前期重要工作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建设道路的地质情况、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为道路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本文将对道路勘探设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道路勘探设计的基础,对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道路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地质条件: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壳体中的构造体系,包括断裂、褶皱等。

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会影响道路勘探设计的难度和路基稳定性。

2. 岩性特征:岩性特征是指地质中的岩层类型、成分、结构、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特征。

了解地质中岩性特征的变化对道路勘探设计有重要意义。

3. 地层分布:地层分布是指不同地层在某一区域的空间分布状况。

了解地层的分布对于确定道路纵横断面及路基处理方式具有指导意义。

二、地形特征地形特征是指地表形态的特点,包括高差、陡坡、平原等。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地形特征:1. 高差:高差是指地形上的高低差异。

了解地形高差的变化对确定道路的纵向曲线有重要意义。

2. 坡度:坡度是指地面的倾斜程度。

了解地面的坡度变化对道路的横断面选择和纵向曲线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3. 水系分布:水系分布是指河流、湖泊等水体在某一区域的分布情况。

了解水系的分布对于设计桥梁、涵洞等交通设施具有指导意义。

三、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是指地下水与地质相互作用的情况,包括水位、含水层、渗透性等。

在进行道路勘探设计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水文地质条件:1. 水位:水位是指地下水位于地下的水平高度。

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于设计排水系统、防渗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2. 含水层:含水层是指地下水储存和流动的层状结构。

了解含水层的分布和性质对于设计路基防渗和桥梁基础具有指导意义。

3. 地下水渗透性:地下水渗透性是指地下水在岩石或土壤中传导的能力。

1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

1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

地球物理勘探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石油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

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

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石油成因的学说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

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3.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

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4.储集层是指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5.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6.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

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7.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8.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9.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10.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 )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

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

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石油成因的学说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

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

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储集层是指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

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1995年年产原油192万吨。

油(气)按储量可分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种:特大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亿吨(50亿桶)的油田。

天然气可按1137米3气=1吨原油折算。

大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0.7~7亿吨(5~50亿桶)的油(气)田。

中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710~7100万吨(0.5~5亿桶)的油(气)田。

小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小于710万吨(5000万桶)的油(气)田。

按圈闭类型划分油气藏有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三大类。

后两类比较难于发现,勘探难度大,称为隐蔽圈闭油气藏。

岩石分沉积岩、火成岩及变质岩三大类。

多数油、气储存于沉积岩中,火成岩及变质岩中也可以储存油、气。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砾岩、泥岩、页岩、石灰岩及白云岩等。

地层及其单位岩石(特别是沉积岩)常常是由老到新呈现为层状排列的,因而把这些排列在一起的岩石统称为地层。

地层的单位有大有小,因其成因和时代及工作需要可把排列在一起的岩石划分为不同的地层单位和系统。

地层时代划分地层形成的年代有老有新,通常把地层的时代由老至新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与“代”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则称为“界”,如太古界、……新生界等。

“代”可以细分为“纪”,如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分为第三纪、第四纪等,与“纪”相对应的地层单位称为“系”,如侏罗系、第三系等。

“纪”和“系”还可以再详细划分,如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常用到的“×××组”和“×××层”,就是更小的地层单位。

三维地震勘探由于地震勘探的测线只提供了二维的信息,要了解一定面积内的地下情况需要把各条测线的地震剖面进行对比,找出相关的信息推断测线之间的地下情况,才能形成整体概念,这就可能产生相当大的人为误差。

三维地震是在一定的面积上采用地下地震信息的方法,它可从三维空间(立体的)了解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剖面的、平面的,立体的地下地质图构造图象,大大地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精确度,对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地区特别有效。

高凝油通常把凝固点在40℃以上,含蜡量高的原油叫高凝油。

辽宁省的沈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高凝油田,其原油的最高凝固点达67℃。

稠油稠油是沥青质和胶质含量较高、粘度较大的原油。

通常把地面密度大于0.943、地下粘度大于50厘泊的原油叫稠油。

因为稠油的密度大,也叫做重油。

我国第一个年产上百万吨的稠油油田是辽宁省高升油田。

天然气地下采出的可燃气体称做天然气。

它是石蜡族低分子饱和烃气体和少量非烃气体的混合物。

天然气按成因一般分为三类:与石油共生的叫油型气(石油伴生气);与煤共生的叫煤成气(煤型气);有机质被细菌分解发酵生成的叫沼气。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干气和湿气油田的伴生天然气,经过脱水、净化和轻烃回收工艺,提取出液化气和轻质油以后,主要成分是甲烷的处理天然气叫干气。

一般来说,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在90%以上的叫干气。

甲烷含量低于90%,而乙烷、丙烷等烷烃的含量在10%以上的叫湿气。

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区别天然气是指蕴藏在地层内的可燃性气体,主要是低分子烷烃的混合物,可分为干气天然气和湿天然气两种。

干气成分主要是甲烷,湿天然气除含大量甲烷外,还含有较多的乙烷、丙烷和丁烷等。

液化石油气是指在炼油厂生产,特别是催化裂化、热裂化、焦化时所产生的气体,经压缩、分离而得到的混合烃,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

沉积相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组合。

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一般把沉积相分为陆相、海相和海陆过渡相。

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主要是从盆地石油地质成因机制出发,将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合为一体,充分研究各种地质参数,建立数字化动态模型,并形成一维~三维的计算机软件,全方位的描述一个盆地的油气资源形成及地质演化过程。

石油勘探所谓石油勘探,就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的过程。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一种最重要的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由人工制造强烈的震动(一般是在地下不深处的爆炸)所引起的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当遇着岩层的分界面,便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返回地面时用高度灵敏的仪器记录下来,根据波的传播路线和时间,确定发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认识地下地质构造,以寻找油气圈闭。

多次覆盖多次覆盖是指采用一定的观测系统获得对地下每个反射点多次重复观测的采集地震波讯号的方法。

它可以消除一些局部的干扰,有利于求得较准确的讯号。

地震剖面地震勘探方法是在地面上布置一条条的测线,沿各条测线进行地震施工采集地震信息,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就得出一张张地震剖面图。

经过地质解释的地震剖面图就象从地面向下切了一刀,在二维空间(长度和深度方向)上显示了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

地震勘探的数据处理把记录采集到地震信息的磁带上的大量数据输入到专用的电子计算机中,按照不同的要求用一系列功能不同的程序进行处理运算,把数据进行归类编排,突出有效的,除去无效和错误的,最后把经过各种处理的数据以波形、线形的形式绘制在胶片上或静电纸上,形成一张张地震剖面。

这个过程就称做数据处理。

地震勘探中所说的速度地震勘探所说的速度即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它是地震波垂直穿过某一岩层界面以上各地层的总厚度与各层传播时间总和之比,可以用来把地震记录的时间转换为深度(距离)。

此外,还有层速度、均方根速度、叠加速度等。

水平叠加剖面在用多次覆盖方法采集的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把共同反射点的许多道的记录经动校正以后叠加起来,以提高讯噪比(高讯号与噪声的比例),压制干扰,用这种方法处理所得到的地震剖面叫水平叠加剖面。

叠加偏移剖面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在水平叠加的基础上,实现反射层的空间自动归位,用这种方法处理得到的地震剖面,就是叠加偏移剖面。

垂直地震剖面地震源放置于地面,接收的检波器置于深井中,地面激发震动后由不同深度的检波器接收地震波讯号,这种方法获得的地震波讯号是单程的,而不是反射或折射回来的,对分析和认识地下地质构造情况更为准确。

地震资料解释地震资料解释是把经过处理的地震信息变成地质成果的过程,包括运用波动理论和地质知识,综合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做出构造解释、地层解释,岩性和烃类检测解释及综合解释,绘出有关的成果图件,对测区作出含油气评价,提出钻井位置等。

地震地层学地震地层学是把地层学和沉积学特别是岩性、岩相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地震解释工作中,把地震资料中蕴藏的地层和沉积特征的信息充分利用起来,做出系统解释的方法。

地震层序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图上的反映。

在地震剖面图上找出两个相邻的反映地层不整合接触的界面,则两个界面之间的地层叫做一个地震层序。

但因为受不整合面影响,其间的地层即地震层序是不完整的,沿不整合面追踪到地层变成整合的之后,这个地震层序才是完整的。

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新学科,是综合地质、地震资料,详细划分并确立地下地层的层序,从而研究其构造活动、沉积环境的变化、岩相分布等。

地震相地震相是指沉积物(岩层)在地震剖面图上所反映的主要特征的总和。

地震相标志分为:内部反射结构;反射连续性;反射振幅;反射频率;外部几何形态及其伴生关系。

合成地震记录合成地震记录是用声波测井或垂直地震剖面资料经过人工合成转换成的地震记录(地震道)。

它是地震模型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也是层位标定、油藏描述等工作的基础,是把地质模型转化为地震信息的中间媒介。

油气检测技术油气检测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烃类存在的多种地震特性参数(速度、频率、振幅、相位等)来确定油气富集带的方法。

这类技术有许多种,目前常用的有亮点技术和A VO技术等。

储集层预测技术储集层预测技术是综合应用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对地下储集层的分布、厚度及岩性和物理性质变化进行追踪和预测的一项先进技术。

地震横波勘探地震波(弹性波)的传播有纵波与横波两种,纵波质点位移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横波的质点位移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现在通用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的是纵波的讯号,采集横波讯号的称做地震横波勘探。

横波在判断岩性、裂缝和含油气性方面有其固有的优点。

此种勘探方法在我国正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

重力勘探各种岩石和矿物的密度(质量)是不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相同。

椐此研究出重力测量仪器,测量地面上各个部位的地球引力(即重力),排除区域性引力(重力场)的影响,就可得出局部的重力差值,发现异常区,这一方法称做重力勘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