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合集下载

2024年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

2024年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

2024年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趣味水果乐园》中的《香蕉变戏法》。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香蕉的特点、学习关于香蕉的儿歌、通过故事了解香蕉的奇妙变化。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基本特点。

2. 学会关于香蕉的儿歌,并能熟练唱出来。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记住香蕉的特点,能将香蕉与其他水果进行区分。

教学重点:学会香蕉儿歌,能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水果图片、儿歌录音、故事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手持香蕉,引导学生观察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

(2)邀请学生品尝香蕉,分享吃香蕉的感受。

2. 例题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香蕉儿歌,逐句讲解歌词。

(2)教师示范唱香蕉儿歌,学生跟唱。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水果,讨论并介绍该水果的特点。

(2)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4. 故事讲解(1)教师讲述《香蕉变戏法》的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2)学生分享故事中最喜欢的部分,以及自己想象中的香蕉变戏法。

5. 创作环节(1)学生利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创作一幅以香蕉为主题的作品。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

2. 香蕉儿歌歌词。

3. 故事《香蕉变戏法》梗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你最喜欢的香蕉变戏法场景。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香蕉变戏法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香蕉特点的理解,以及对儿歌、故事的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一起进行香蕉变戏法的游戏。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水果的特点,尝试创作关于其他水果的儿歌和故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并记住香蕉的特点,能将香蕉与其他水果进行区分。

幼儿园小班《香蕉变戏法》教案实用3篇

幼儿园小班《香蕉变戏法》教案实用3篇

幼儿园小班《香蕉变戏法》教案实用3篇幼儿园小班《香蕉变戏法》教案 1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用语言动作表达想象结果。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说:“香蕉像。

”一句话。

3、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人手一根香蕉。

活动过程:1、猜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种水果,它的样子长得长长的、弯弯的、皮是黄黄的,拨开以后才能吃,猜一猜它是哪一种水果?”2、教师出示香蕉,幼儿学说:“香蕉像。

”(1) 教师提出让香蕉来变戏法。

__:“香蕉像什么?”引导幼儿学说“香蕉像.”一句话。

(2) 依次将香蕉横放、竖放、倒放,根据不同摆放位置让幼儿__讲述。

(3) 教师发给幼儿人手一根香蕉,要求幼儿相互交流说“香蕉像......”。

(4) 请个别幼儿讲述,并带领其他幼儿一起学一学。

3、游戏:打香蕉电话(教师与幼儿或幼儿之间用香蕉打电话)。

4、拨开香蕉引导幼儿继续想象这时香蕉像什么?5、师生共同品尝香蕉同时发挥想象。

师:“现在香蕉像什么?”“刚才香蕉怎么样,现在怎么了?”师:“我们把香蕉变没有了。

”“今天小朋友拿香蕉变戏法都很开心,回去以后还可以想一想,还有哪些水果也会变戏法,来告诉老师或是你的好朋友,好吗?”《香蕉变戏法》反思:整个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是愉悦的,主动的。

他们仔细的观察着,积极的交流着,快乐的'品尝着,“快乐教育”的原则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应该提出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如引导幼儿说一句完整话或者将幼儿说的话编成一首优美的儿歌,这样才会帮助幼儿更完善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结束部分分享时要引导幼儿边感知边交流。

在体验整体――部分――变小――没有的渐变过程时教师应再多加引导;第三点就是没有关注到个体,应多鼓励说的少的幼儿。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在小班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学习语言。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小班幼儿的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一、教学目标1. 学习基本的食品词汇,如香蕉、苹果、面包等;2. 学习基本的动作动词,如拿、放、抓、吃等;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自如交流。

二、教学准备1. 香蕉、苹果、面包等三种常见食品;2. 迷你的手套、小道具等;3. 适当的背景音乐;4. 画一张“香蕉变戏法”的故事脑图,设计主要情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6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自认识果园老板或者农民等身份的角色扮演,穿着吸引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服饰,引导学生关注到周围的环境和场景,打造一种生动的氛围。

教师可以手捧着香蕉这种味道非常好的食品,同时,穿着一副红白相间的迷你手套,为香蕉(物品)做出许多怪异的形态,然后问学生香蕉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以回应:它黄色、曲线优美、非常好吃。

2. 学习(24分钟)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苹果、面包等食品,并加入学习新的动作词汇(拿、抓、放、吃)。

然后让学生安静地听教师的讲解。

接下来,通过幽默有趣的表演,将食物放入魔术师手上,在学生们的目睹下,一声手鼓,香蕉竟然消失了。

经过小小魔术之后,适当询问学生,如大家的香蕉去了哪里(提示是教师藏在口袋里),是否想尝尝美味的水果,抑或分享面包等美食。

3. 巩固(6分钟)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变戏法”,跳转到游戏环节,在询问学生喜欢哪些食物的前提下,通过下各种口令让学生来演“香蕉变戏法”的角色,提高学生对细节的注意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后感教案中的这一操作简单但很实用。

通过一个“香蕉变戏法”交织学生动作与语言表达词汇,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灵活性。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运用类似的小手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说话,提升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更能够自如地应对更复杂的语言学习。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教学目标
1.让幼儿认识香蕉。

2.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4.通过小班活动让幼儿感受语言学习的快乐。

教学内容
背景介绍
老师将一只香蕉放在讲桌上,并向幼儿们介绍香蕉的名称、颜色、形状等相关信息。

活动一:口头描述
1.老师询问幼儿们对香蕉的印象,并进行口头描述。

2.老师会耐心倾听幼儿的回答,并引导幼儿更详细、精准地描述香蕉的特点。

活动二:香蕉变戏法
1.老师表演香蕉变魔术,让幼儿们惊叹不已。

2.老师让幼儿亲手来进行这道魔术,引导幼儿依照自己的想法创造。

活动三:制作小册子
1.老师向幼儿提供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并让幼儿绘制香蕉的形状。

2.老师搜集幼儿们绘制的香蕉图片,为每个幼儿制作一本小册子。

3.老师辅导幼儿们填写小册子中的相关信息,例如香蕉的名称、颜色、形状等。

教学方法
1.老师引导幼儿通过口头描述、观察、创造等方式对香蕉进行认识。

2.老师通过模仿、辅导等方式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提升幼儿的阅读、听说能力。

教学评估
1.老师观察幼儿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能力。

2.老师对幼儿的小册子进行评估,以评判幼儿对香蕉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写在最后
语言教学必须注重幼儿的趣味性,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能力,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成绩,还能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主要涉及的是生活常识和科学探索方面的内容。

通过观察香蕉的变化,让幼儿了解香蕉的特性,以及简单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水果的认知,知道香蕉的外形、颜色和口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观察香蕉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通过香蕉变戏法的活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香蕉的特性,以及简单的科学原理。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香蕉变戏法的科学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盘子、水、刀具、毛巾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盘子、一杯水、一把小刀、一块毛巾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拿着一个香蕉,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看香蕉是如何变戏法的。

”2. 观察:教师将香蕉切成两半,让幼儿观察香蕉的外观和切面,引导幼儿说出香蕉的颜色、形状和纹路。

4. 操作:教师指导幼儿用小刀将香蕉切成小块,然后用毛巾擦干手。

5. 讨论:教师询问幼儿:“我们刚才做了什么实验?香蕉为什么会变软?吸水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回顾实验过程,理解吸水的概念。

6. 创意: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香蕉还可以变成什么有趣的形状或物品。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香蕉变戏法1. 香蕉的外观和特性2. 香蕉吸水变软的过程3. 幼儿的创意想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里的一种水果,看看它有什么特点,能不能想出一种有趣的玩法。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们积极参与实验,对香蕉的变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大部分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香蕉吸水变软的原理。

在创意环节,幼儿们发挥想象力,想出了许多有趣的玩法。

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常识和科学实验,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教案: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香蕉变戏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述一只香蕉在一天内经历的种种奇遇,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水果和动物,同时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香蕉、猴子、大象、兔子、猴子等水果和动物;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香蕉、猴子、大象、兔子、猴子等水果和动物;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猴子、大象、兔子、猴子等水果和动物的图片;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个香蕉,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香蕉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香蕉变戏法》。

”然后简要介绍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香蕉变戏法》,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认识香蕉、猴子、大象、兔子、猴子等水果和动物。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提问幼儿:“香蕉变成了谁的戏法?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引导幼儿回答。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水等学具,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剪下它们的图片,然后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香蕉和动物们一起玩耍的场景。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讨论:“你画的香蕉和动物们在一起玩了什么游戏?它们开心吗?”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香蕉变戏法猴子香蕉皮大象鼻子兔子胡萝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香蕉变戏法》的内容;2. 作业答案:幼儿能生动地讲述故事情节,认识香蕉、猴子、大象、兔子、猴子等水果和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水果”,详细内容为“香蕉变戏法”。

通过故事导入,使幼儿认识香蕉,了解香蕉的营养价值,同时通过趣味游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香蕉的外形、颜色、味道等特征,知道香蕉的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香蕉。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变戏法游戏,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词语描述香蕉,进行变戏法游戏。

教学重点:认识香蕉,了解香蕉的特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香蕉、水果刀、盘子、图片、卡片、魔法棒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香蕉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香蕉,激发兴趣。

2. 认识香蕉(5分钟)教师展示香蕉,让幼儿观察香蕉的外形、颜色、味道等,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进行描述。

3. 变戏法游戏(5分钟)教师用魔法棒将香蕉变成各种形状,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变戏法游戏。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香蕉变戏法,并进行展示。

5. 语言表达(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词语描述自己画的香蕉变戏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香蕉变戏法2. 内容:香蕉的外形、颜色、味道香蕉的营养价值变戏法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香蕉变戏法,并用词语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香蕉变成了一只小鸟,它展翅高飞,带给我快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观察香蕉、变戏法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对香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词语进行描述,避免表达不清。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香蕉变戏法的创意作品,并进行分享。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1. 教学目标•能够观察物品颜色的变化,培养观察力;•能够掌握变化前后物品数量的变化,培养数量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思考,增强逻辑思维;•能够参与小组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2. 教学材料香蕉、魔术师帽子、魔法棒、魔法布。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通过魔术师帽子和魔法棒,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魔术。

3.2 学习课程•现场展示将香蕉放入魔术布,然后拿出来时变成了两根香蕉,引出孩子们对变化的好奇心和猜测:“魔术师把香蕉放在布里变成两根香蕉了?”•让孩子们一起观察香蕉的大小与颜色,并问孩子们能否猜到魔术师是如何将香蕉变成两个的。

引出数量概念。

•将魔术棒放到香蕉上,从一个香蕉到两个香蕉的魔术过程,让孩子们感受到物品数量的变化。

•告诉孩子们只有通过观察和思考才能解决问题。

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猜测和解释香蕉变化的原理。

3.3 进行操作•分组实践魔术:每个小组分别进行魔术表演,通过动手实践,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魔术的奥妙,增强合作意识。

3.4 总结反思•回顾课程内容和操作的过程,能够感受到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究的乐趣;•回顾课程设计和实施,教师自我评价,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4. 教学反思这堂课,孩子们非常喜欢,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前准备不充分、某些孩子过于好奇,影响了教学进程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孩子们的思维培养。

通过设计一些思维性的任务,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启蒙》教材第三单元“有趣的物品”,具体内容为第二章“香蕉变戏法”。

本章详细内容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香蕉展开,通过趣味故事、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香蕉的特点,学习与香蕉相关的词汇,并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香蕉的外形、颜色和味道,学会用语言描述香蕉的特点。

2. 通过故事和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用丰富的词汇描述香蕉的特点,进行语言表达。

重点:观察香蕉的外形、颜色和味道,学习与香蕉相关的词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香蕉、水果刀、盘子、故事书《香蕉变戏法》。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香蕉的外形、颜色和味道。

通过闻、摸、看等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香蕉的特点。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香蕉变戏法》,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香蕉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香蕉,提问:“香蕉可以变成什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变化,例如:“香蕉变成了一艘小船。

”4. 互动游戏(5分钟)游戏一:香蕉接力。

幼儿分成两队,用筷子将香蕉从一个盘子传递到另一个盘子,最快完成的队伍获胜。

游戏二:香蕉变变变。

教师说出香蕉变化的词语,幼儿用手势和表情表现出相应的动作。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水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香蕉,并用语言描述画中的香蕉。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画作和描述,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六、板书设计1. 香蕉的外形:长长的、弯弯的2. 香蕉的颜色:黄色3. 香蕉的味道:甜甜的、香香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香蕉,并用语言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画的香蕉是黄色的,长长的,弯弯的,像一艘小船。

它味道甜甜的,非常好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幼儿充分观察和了解香蕉的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快乐生活》第四章《好吃的蔬果》,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香蕉变戏法》。

通过让幼儿观察、触摸、品尝香蕉,了解香蕉的特点及食用方法,培养幼儿对蔬果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香蕉,知道香蕉的生长环境和食用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节约粮食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香蕉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重点:认识香蕉,学会正确食用香蕉,培养幼儿观察、动手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水果刀、盘子、画纸、画笔、贴纸。

学具:小手帕、湿纸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拿出一串香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香蕉的特点。

引导幼儿通过看、摸、闻等方式了解香蕉。

2. 例题讲解(1)教师示范剥香蕉,讲解剥香蕉的正确方法。

(2)教师讲解香蕉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香蕉是从树上长出来的。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剥香蕉,其他幼儿观察学习。

(2)幼儿用画笔和贴纸在画纸上创作香蕉树,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 品尝香蕉教师将香蕉分给幼儿,教他们正确食用香蕉,并提醒幼儿节约粮食,不浪费。

5. 合作分享幼儿将剥下来的香蕉皮放入盘子,一起将香蕉皮扔进垃圾桶,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香蕉的生长过程图2. 香蕉的特点和食用方法3. 幼儿作品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香蕉树。

2. 答案:幼儿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对香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购买香蕉,再次实践剥香蕉,并分享给家长香蕉的特点和食用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香蕉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教学重点:认识香蕉,学会正确食用香蕉,培养幼儿观察、动手能力。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故事内容,了解香蕉在不同动物手中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模仿故事中的动物动作和叫声。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能够参与课堂互动。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中香蕉在不同动物手中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香蕉、动物手偶、故事课件。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不同动物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香蕉,引导幼儿观察香蕉的外形特征,引发幼儿对香蕉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香蕉变戏法》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香蕉在不同动物手中的变化。

3. 互动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香蕉为什么会变戏法,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 动物模仿: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动物动作和叫声,让幼儿体验模仿的乐趣。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教育幼儿关爱动物。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幼儿可以向家人讲述故事《香蕉变戏法》。

2.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动物,引导幼儿说出动物的特点。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和课件,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故事内容。

2. 互动讨论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3. 模仿练习法: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动物动作和叫声,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动物模仿能力:评价幼儿在模仿动物动作和叫声时的表现,检验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动物,体验故事情节。

2. 开展动物主题的活动,如制作动物手工艺品、观看动物纪录片等,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变变变》,详细内容为“香蕉变戏法”。

通过故事、游戏、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语言表达,锻炼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香蕉”的发音和汉字书写,理解“变戏法”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描述事物变化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自信等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香蕉变戏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教学重点:掌握“香蕉”的发音和汉字书写,理解“变戏法”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香蕉、魔术帽、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魔术师,展示香蕉变戏法的魔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香蕉变戏法》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和香蕉的变化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香蕉变戏法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香蕉变戏法的实践,用语言描述变化过程,互相交流、分享。

6. 游戏环节(5分钟)进行“香蕉变变变”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香蕉变戏法香蕉变戏法2. 语言描述:香蕉变成了什么?它是怎么变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笔画出香蕉变戏法的场景,并用文字描述变化过程。

收集其他有趣的水果变戏法,与同学分享。

2. 答案:画图和文字描述见学生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在游戏环节,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变化,用语言记录下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开展“水果变变变”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锻炼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香蕉变戏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精品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精品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精品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三章《有趣的变幻》,详细内容为“香蕉变戏法”。

通过讲述一个小猴子用香蕉变出各种东西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中生词和句子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香蕉玩具、生词卡片、句子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香蕉玩具,引发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香蕉可以变出什么吗?”2. 故事讲述:播放课件,讲述故事《香蕉变戏法》。

3. 生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如“变幻”、“神奇”等,让学生用生词造句。

4. 句子练习: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句子,进行替换练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想象如果他们有神奇的香蕉,会变出什么。

6. 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想象,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故事《香蕉变戏法》2. 生词:变幻、神奇、小猴子、变出3. 句子:如果我有神奇的香蕉,我会变出……4. 课堂练习:根据故事内容,完成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果你有神奇的香蕉,你会变出什么?请用画笔和文字描述出来。

2. 答案示例:我会变出一辆飞船,带着爸爸妈妈去太空旅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想象力丰富。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其他物品,尝试用“变戏法”的方式编写小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中生词和句子,以及理解故事内容。

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精品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精品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精品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语言启蒙》教材第四章“有趣的象声词”,具体内容为“香蕉变戏法”。

通过学习,让幼儿感知和模仿香蕉在不同状态下发出的声音,培养他们对语言和声音的敏感度。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说出香蕉这一物品的名称,并掌握相关的象声词。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模仿的能力。

3. 增进幼儿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认知,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象声词描述香蕉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

教学重点:掌握香蕉的名称,以及相关象声词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香蕉、卡片、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有香蕉的图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根香蕉,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的名称,引导幼儿关注香蕉在不同状态下发出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挂图、卡片和实物演示,让幼儿学习并模仿香蕉在不同状态下(如剥皮、咬一口、挤压)的象声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一根香蕉,让他们自己尝试在不同状态下发出声音,并模仿所学的象声词。

4. 小结与展示(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其他幼儿倾听并评价。

5.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香蕉变戏法”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象声词。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香蕉变戏法》2. 板书内容:香蕉名称不同状态下的象声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香蕉,并用所学象声词描述它。

2. 答案示例:我的香蕉黄黄的,弯弯的,咬一口“咔嚓”,真好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学会了香蕉的名称和相关象声词。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园所中的语言运用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关注其他水果和食物的名称及声音,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香蕉的不同形态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和喜爱。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香蕉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食物的积极情感。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主题:香蕉变戏法通过讲述香蕉变戏法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香蕉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香蕉的能力。

2.2 故事情节:有一天,香蕉皮突然跳了起来,变成了一只小猴子的模样。

小猴子非常开心,它开始和其他动物朋友们一起玩耍。

香蕉皮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大家都觉得非常神奇。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香蕉的特点和形态,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香蕉。

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3.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香蕉的外形和颜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观察香蕉皮变成小猴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香蕉,引发学生对香蕉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香蕉有哪些特点和形态吗?4.2 讲述故事:讲述香蕉变戏法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提问:香蕉皮为什么会变成小猴子呢?小猴子和其他动物朋友们一起做了什么?4.3 观察和描述:让学生观察香蕉的外形和颜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让学生观察香蕉皮变成小猴子的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5.2 观察和描述能力:评估学生在观察香蕉和描述香蕉时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5.3 创意表达:评估学生在创意表达方面的能力,例如用想象力进行故事创作或绘画。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一——香蕉拼图6.1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2 活动步骤:将香蕉切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制成拼图。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香蕉变戏法》含反思【教学目标】1. 能理解并仿照香蕉变戏法的过程;2. 能用本身的语言描述变戏法的过程;3. 培育察看力和想象力;4. 提高想象力和制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并仿照香蕉变戏法的过程;2. 培育察看力和想象力;3. 提高想象力和制造力。

【教学准备】1. 香蕉、扇形的手绢、几张魔术牌;2. PPT、音响、录音机。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伸出手,拿出一个香蕉,说:“今日我们要学习一种魔术,叫做香蕉变戏法。

你们看,这个香蕉一会儿会变成手绢了。

”让孩子们来猜一猜这个魔术是如何实现的,激发孩子的爱好。

2. 呈现(10分钟)老师把香蕉放在一个盘子里,拿出一个魔术手绢,把它扇形地放在香蕉上,然后让孩子们注意一下香蕉和手绢的颜色。

接下来,老师要把手绢掀开,当手绢掀开后,香蕉不见了,变成了手绢。

3. 操作(20分钟)孩子们将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拥有一个香蕉、一块手绢和一张魔术牌。

老师引导小组每个孩子依次来操作,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要用手绢将香蕉盖住,然后对着大家说:“变!”,把手绢掀开,显示出原来是香蕉的魔术牌。

4. 仿照(10分钟)让孩子们自由仿照老师的魔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们体验变戏法带来的欢乐。

5. 思考(15分钟)老师问孩子们:“你们觉得香蕉变成手绢,是真的吗?”,孩子们会回答“不真实”。

老师再问“为什么?”孩子们会回答:“由于这是一种魔术,我们说的话不肯定就是真的。

”然后,老师引导孩子思考魔术的原理,发散思维,培育孩子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6. 总结(5分钟)让孩子们自由发言,共享他们操作过程的阅历,老师总结出一些小技巧,帮忙孩子们更好地完成魔术。

【反思】《香蕉变戏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魔术,尤其适合小班幼儿园的教学,孩子们都很喜爱。

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引导孩子们去思考,不仅魔术不是真实的,世界上很多事情也不肯定是真实的,所以孩子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本身进行区分,尤其是要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判定。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与反思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变幻》,详细内容为“香蕉变戏法”。

通过故事导入,使幼儿感知语言的趣味性和香蕉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香蕉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知道香蕉的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香蕉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变戏法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香蕉的变化,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香蕉的特点,体验变戏法的乐趣,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魔术帽、魔法棒、故事挂图、教学PPT。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变戏法的形式,将香蕉变成其他物品,引发幼儿兴趣,导入课程。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香蕉变戏法》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香蕉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 实践活动(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香蕉变戏法的实践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简单的句子描述香蕉的变化。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香蕉变戏法》2. 板书内容: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香蕉的营养价值香蕉变戏法的例子描述香蕉变化的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画笔和剪刀,将香蕉变成一个有趣的物品,并描述它的变化。

2. 答案示例:我将香蕉变成了一个长长的滑梯,小朋友们可以顺着滑梯滑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活动、例题讲解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香蕉的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拓展。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

小班语言《香蕉变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品变变变》,详细内容围绕“香蕉变戏法”展开。

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香蕉的小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表达,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内容,并能流利地复述出来。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描述物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香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图片、PPT课件学具:画纸、彩笔、剪刀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香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香蕉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香蕉变戏法》,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并让学生复述故事。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如果你有一根神奇的香蕉,你想把它变成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口头表达。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香蕉进行变戏法,并将想法画在画纸上。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香蕉变戏法》2. 关键词:香蕉、变戏法、想象、创造3. 故事梗概:教师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描述故事情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香蕉进行变戏法,你想变成什么?答案: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如变成一只小船、一把吉他等。

2. 作业题目:和家人分享你学到的故事,并尝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香蕉。

答案:学生需将故事内容复述给家人听,并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香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其他物品,尝试用语言进行描述和创造。

如开展“物品变变变”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教案:香蕉变戏法;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龄的幼儿对吃、玩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为吃的、幼玩的东西很感兴趣。

在幼儿入园时不难发现他们总免不了带些吃吃玩玩的东西,既然幼儿对吃玩感兴趣,我们何不借题发挥,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这样既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教育走进幼儿生活”的主题,又能让幼儿从中获取一些感性经验,还发展功儿的各方面能力。

我设计的这节活动源自我班的辰然小朋友带的一个大香蕉,香蕉独特的外形特征启发了我,何不运用香蕉的“卧”、“躺”、“立”等不同状态启发幼儿进行想象,并采用“香蕉会变戏法”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中探索想象,让幼儿从小养成爱思考、肯动脑筋的好习惯。

这节活动一方面发展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另一方面培养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发展了思维的想象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2、引导了用肢体语言进行动作表现。

3、培养了对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大香蕉若干。

2、方纸盒1个;毛巾若干;录音机。

3、场地:铺设地毯,师幼围坐一起。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因为小小班幼儿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不超过10分钟,所以教师应开门见山地直导入课题。

而下面则是以“吃”为兴趣引线,让幼儿不知不觉进入活动。

教师出示
作神秘状,让幼儿猜:里面有一样好幼吃的东西,样子是长长的,皮是黄黄的,用手扒去皮才能吃的是什么?幼儿一听到是好吃的,便认真起来,有几个猜到说:“是香蕉”,让幼儿回忆了感性经验。

二、拿出香蕉,启发想象,鼓励用动作展现。

教师说:“香蕉会变戏法,你们信不信?”[用疑问、用游戏的口吻再次打开幼儿兴趣的闸门。

1、师面带微笑,轻轻地把香蕉呈现。

(弯腰状)
启发:香蕉开始变戏法了,这样看,像什么?
幼儿:像小桥、像月亮。

(师竖起大拇指夸赞)
2、师面带神奇色,轻轻把香蕉呈现。

(躺状)
启发:香蕉又变戏法了,这样看,又像什么?
幼儿:(这次说的很多)像小床、像小船、像滑梯、像摇马。

(十分离奇的有):像挖土机、像虫子。

(对特别离奇的回答,教师鼓励幼儿鼓掌表扬。


鼓励:请小朋友自己做挖土机挖土看,做大虫子爬行。

(此时,
幼儿会在自由创造中尽情地用动作表演,满足了表演欲。


3、师面带惊讶色,轻轻地把香蕉呈现。

(垂状)
启发:香蕉真会变戏法(鼓励幼儿鼓掌对“香蕉”表示表扬)。

这样子看,又像什么?
幼儿:(七嘴八舌说开了)师把手放在嘴边轻轻一吹,此刻便开始回答。

有的说:“像机器人”、“像大刀”。

提醒:师把香蕉放在嘴与耳之间笑着不做声。

幼儿:(大声地说)像电话、像我爸爸的手机。

鼓励:请幼儿跟老师来通电话吧。

[因为幼儿刚说完电话,就有几个好动幼儿马上做打电话形情,于是,教师就随即进行“打电话”
作和幼儿通起“话”。

可见,教师应根据幼儿表现情况灵活调节活动,这样,既稳定幼儿易乱的情绪,又让幼儿获得行动上的满足。

4、师面带夸张色,“狠狠地”把香蕉呈现。

(立状)
启发:小朋友看:香蕉变戏法一点也不累,这下子又像什么啦?
幼儿:(男孩子想象的快)像大炮、像机关枪(其余幼儿也受到启幼发)说:“像飞机”。

[这些回答是幼儿从经常玩的枪、飞机等那儿获幼
取的,可见,丰富幼儿感性经验是何等重要。

再启发提醒:师把香蕉放在鼻子前,微笑地看幼儿。

幼儿:像大象鼻子、像大象牙齿。

鼓动:小朋友离开位子学解放军叔叔开枪、开大炮。

之后,一听沉重的音乐,幼儿便把激昂的动作改成艰难地学大像走路了。

[这时的气氛很热闹,把此次活动顺
利地推向高潮。

教师四次用“香蕉会变戏法”,四次不同的表情、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目的是想吸引幼儿让幼儿在想象中获取快乐,而不是觉得此次活动枯燥难挨,并用“轻轻”、“狠狠”的动作让幼儿陶醉在一种意境中,从而更能积极地投入活动,大胆轻松地发挥想象,在整个过程中,儿童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兼着启发、鼓励的原则在旁引导,使师、幼互动显得自然而和谐。

三、与幼儿分享食物
1、在分享之前,让幼儿用毛巾擦过手。

在分享过程中,告诉幼儿有东西大家一起分享,在分享之后,教育幼儿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2、让幼儿尝试扒开香蕉皮,对不会扒的幼儿教师进行适当指点,最终让幼儿自己扒开皮,这样,让幼儿在尝试中获得成功。

3、幼儿会边吃边说,教师便随机加了一个小小的启发:扒开的香蕉又变了。

像什么呢?幼儿说:“像蜘蛛”、“像花”。

竟有一个幼儿说:“猴子”。

没用“像”这个字。

于是,我问:你为什么会想到猴子?他说是因为猴子爱吃香蕉呀!(好聪明,我拍了他的头夸奖一番)之后,便让幼儿给以掌声鼓励。

4、在分享过程中,还让幼儿边吃边说:“好吃,好吃,又变小了”。

让幼儿从吃中获取整体部分变小没有的渐变过程。

结束部分是幼儿最渴望得到的,在幼儿分享食物中,教师注入友爱教育与卫生教育,使幼儿在实践中获得各方面教育,很适合小小班幼儿的特点。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整理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