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案)-精华
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一章第1节什么是信息教案
第1.1课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体会到信息是无处不在的。
2、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第一节本节课计划授课一课时●地位与作用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为一体的课程,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该节内容作为必修课的开篇,如何将学生的科学素养、文化素养、能力培养有机融合,给学生留下引人入胜而快乐收获的初步印象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本节课信息的概念比较抽象,信息的特征又比较系统,初中阶段虽然开设《信息技术》课,但主要侧重于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学生第一次系统的理解这么多的知识概念有点困难。
●认知水平与能力:高一学生初步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体例,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帮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这些知识,避免理论的空洞与乏味。
●任教班级学生特点:我班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思维较活跃.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依据教学课标要求,并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并明确了重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初步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并能举例说明,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的探究交流,理解信息的定义,分析信息的主要特征。
体验认识事物从具体到一般,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信息概念的多角度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身感受信息无处不在,探讨信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认识信息的价值,引发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一般特征。
突出重点的方法:“抓三线”,即(一)知识技能线(二)过程与方法线(三)能力线.●难点:信息概念的理解;信息实例的理解与运用突破难点的手段:“抓两点,破难点”,即一抓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兴奋点;二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四、教法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信息的特征初中教案
信息的特征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信息的基本属性;3. 能够分析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 信息的基本属性;3. 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分析。
教学难点:1. 信息的基本属性;2. 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分析。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素材(文章、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接触和利用信息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二、自主学习(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或相关资料,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 学生总结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强调信息的基本属性(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2. 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属性,让学生理解和掌握;3. 分析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组信息素材(文章、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分析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分析方法和建议;3.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等资源,搜集一条信息,并判断其真实性;2.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分享判断真实性的方法和经验;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信息的特征和真实性判断方法;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信息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掌握了信息的基本属性,并能够分析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和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初中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
初中教案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知道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信息的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3.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媒体资源,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
2. 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3. 信息的价值判断和处理方法。
4. 网络和媒体资源的使用原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接触和利用信息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二、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信息的概念,强调信息是用来传递知识、思想、情感等内容的一种符号系统。
2. 学生通过教材了解信息的分类,包括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
三、信息的特征(15分钟)1. 教师讲解信息的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载体依附性,如书籍、报纸、网络等;价值性,如新闻、学术、娱乐等信息;时效性,如实时新闻、过时资料等;共享性,如公开讲座、社交媒体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信息特征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四、信息的价值判断和处理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判断信息的价值,如关注信息来源、内容真实性、对自己和他人的帮助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处理信息时的经验,讨论如何筛选、整合和应用信息。
五、网络和媒体资源的使用原则(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媒体资源,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抵制不良信息等原则。
2. 学生承诺自觉遵守使用规定,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信息处理能力的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息概念和特征的掌握情况。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版必修 教案设计 - 1.1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B.信息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连在一起
比如,通知:为了迎接新生入学让同学们增进相互了解,融洽相处,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到操场做游戏,愿意去的班级与个人务必在通知下发当日去教务处报名,过期无效。如果同学们明天去报到,那信息还有价值吗?
生1:无效
生2:无效
师(引导):因此,我们必须在信息的有效时间内完成事情的要求。
师(提问):信息还有其他特性吗?
学生(分11组讨论):............
(2)载体依附性
师(引导):我国古代有“烽火传情”,敌人入侵的信息通过烽火传递,因此,入侵的敌情是信息,燃烧的烽火是载体。请同学讨论,奥运会运动健儿获奖通过什么载体传播?
生(讨论):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途径。
信息载体依附性有以下特点:
3.信息的定义
信息技术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扩展了人们的能力,解决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技术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让我们从什么是信息说起……
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信息吗?
生1:校园里的铃声。(听觉)
生2:大楼上面的广告图片。(视觉)
生3:电视、网络上奥运会中国队获奖的新闻。(视觉和听觉)
二、讲授新课(27分钟)
在讲授新课时,为突出本节课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知识,让其有初步感知,具体过程如下:
1.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那么请同学们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课程
生1:为了更好了解社会发展。
生2:为了更好与他人沟通与交友。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升入高一,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至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应获得的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信息及其特点教案初中
信息及其特点教案初中教案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教育被视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本教案旨在通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和软件。
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
3. 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交流、分享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和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操作系统的使用。
2. 常用软件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
3. 网络基础: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网络的基本结构、IP地址和域名、网络通信协议。
4. 网络应用: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社交媒体、网络购物等。
5. 信息道德与安全: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个人信息保护、网络道德规范、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展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网络应用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素材,如课件、视频、案例等。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 操作演示:教师进行软件操作演示,学生跟随操作。
4.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讨论:教师提出话题,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心得。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设计思想《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作为新课程实验教材上海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具有着开启整章乃至整个必修课程的意义。
该节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的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可操作内容,而纯粹靠讲授进行教学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打折扣;另外,初看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过程、方法、情感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即充分理解“信息”这一抽象的概念,又能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并初步形成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的信息技术学习方法和态度,是打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关键的第一炮。
我在研究了整本教材后,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讲授法、小组探究法、问答法、现场试验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准备好一堂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的教学案例,以打响高一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第一炮。
第一、精心设计情景,巧妙引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万事开头难”,怎样引出“信息”字眼是一个难点。
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学生记忆不会深刻,也很难真正理解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我设计的“海军陆战队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情景,任务具体、难度适中、具有挑战、体验过程、富有创造,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眼球,引起他们极大兴趣。
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教师引导点评,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世界的三大要素。
第二、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信息的概念,我根据教材内容既巧妙地避开了信息的概念,又让学生充分感觉了学习与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让学生有一种信息扑面而来的感觉。
第三、认真仔细筛选学生感兴趣、能接受、能推理的信息案例,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人文故事。
我花了近3天的时间,找到30多个信息案例,最后筛选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诸葛亮“空城计”等经典案例,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释放他们蕴藏的能量,喜悦伴随着他们探索新的未知世界。
1_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1.1信息及其特征(授课人:xxx)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②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信息特征的理解。
2.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四、教学环境:网络教室五、辅助器材:多媒体ppt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活动备注教学内容新课导入案例分析:请根据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实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可供选择的答案有:钢刀、水、火石、饼干、指南针、打火机、衣服等)问题1:队员带哪三件物品最适宜?请各小组在讨论后,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问题2: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问题3:什么是信息?教师总结:(1)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要;(2)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三大资源。
今天,我们处在信息社会,人们能够通过种种方式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不过,信息是什么?它有何特征?对人类社会的各种生活有何影响?P2教学内容课程讲授一、信息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
(古代信息的存储传播方法)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及其特征(完整版教案).d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信息及其特征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一节,为全书的初始课。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教材重点讲解了“丰富多彩的信息” “信息的一般特征” 。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开篇,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本学科研究的对象之一“信息”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学科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学生性格渐趋稳重,逻辑思维趋于严密,对信息已经具体一定的感性认识,且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但对相关概念缺乏系统提炼和深入理解。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理解并能辨别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传递性等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接观察、案例分析讨论,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感受信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求知欲;树立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材分析与学习者特征分析,我认为本节课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并提炼其中与信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深入理解信息基本含义及信息一般特征的目的。
教学重点: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信息的基本含义。
五、教学策略1.通过“撕纸”游戏,引入信息概念。
2.通过讨论、分析、归纳,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
3.通过新鲜、精彩的案例,结合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轻松理解信息的主要特征。
六、教学过程1、游戏热身,释疑香农定义师:同学们好!从今天踏进校门的第一步,我就感受到空气的清新,树木的繁茂,以及整洁的教室,还有你们的笑脸这些都是大自然与周围的事物传递给我的信息。
信息如此平凡,信息如此奇妙。
信息是什么?信息“长”啥样?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信息及其特征)师:先请两位同学到台上来做个游戏。
规则,游戏开始后闭上眼睛;听老师指令,进行操作;不许说话,不许提问。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优秀5篇)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这5篇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信息及其特征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以乐高机器人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自动光控路灯;以通用机器人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报晓机器人。
[教学难点]1、了解光电传感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做好机器人的测试和程序的调试。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课件演示结合实践操作等直观教学法[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和具体内容]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编写了程序,然后将它“植入”了机器人的大脑,使机器人真正在我们身边动了起来。
但机器人的功能仅仅是在我们身边运动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天我们就要利用机器人来实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需求。
一、自动光控路灯利用准备好的乐高机器人器材设计制作一个自动光控路灯。
1、所需器材:光电传感器一个、导线、RCX一个、灯泡一个、组件若干。
2、光电传感器的使用及原理:乐高光电传感器被封装在两个2x4的积木块中,在传感器的一端,可以看到两个灯,光电传感器工作时,红灯发出光线,照到物体表面,白灯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同时,在RCX 上会显示接收到的反射光值。
乐高光电传感器的光值以0至100的数的形式返回,光线越亮,数值越大;光线越暗,数值越小。
(根据书上P91先完成试一试的内容)3、自动光控路灯的设计A、任务分析白天马路边的路灯关着,天黑了,当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变暗时,RCX会自动打开路灯;天亮了,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又变亮时,这时RCX将自动关闭路灯。
这样通过自然光的变化便能实现自动光控路灯。
B、具体步骤a、搭建自动光控路灯(看老师演示);b、程序的创建(看课件演示或多媒体现场演示制作、程序略);c、下传程序(RCX是利用红外线发射塔);d、运行程序,观察结果;e、进一步修改程序和参数,完善任务。
《信息特征》教案
《信息特征》教案教案名称:《信息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理解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分类;3.掌握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特征。
教学重点:1.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分类。
教学难点:1.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分类。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实例或案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一些问题和例子引发学生对信息概念的思考,例如:“你每天接收到哪些信息?信息是怎样传递给你的?你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取信息的?”。
Step 2: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通过课件的展示,向学生介绍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包括信息的定义、特点、功能和目的等。
Step 3:讲解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分类通过课件的展示和实例的引导,讲解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分类,包括信息的传递路径、信息的传递媒介以及信息的分类方法等。
Step 4:讲解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特征通过课件的展示和案例的引导,讲解信息的质量和数量特征,包括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以及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等。
Step 5:练习与讨论设置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组合作的方式来解答,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展示。
Step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信息特征来辨识和评价信息的质量和价值,以及如何应对信息过载的问题。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例如写一篇关于信息特征的总结或者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一次信息获取和分析。
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2.教学实例或案例;3.练习题目。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信息特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信息中的例子,感受信息的多样性;能够通过实例知道信息的传播需要依附载体。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能从生活中的例子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信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积极主动获取信息,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生活中信息的例子,并说出信息依附的载体。
【难点】找出信息的载体。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信息,尤其是现在网络越来越方便。
结合之前学过的信息的概念和学生自己对信息的理解,举出生活中与信息有关的例子。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道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根据学生举出的例子引入信息的含义,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的不同含义,观看准备好的人类记录信息的方法的影片和香农与维纳定义信息的影片。
(二)新知探究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等方法来存储、传递、利用、表达信息。
“信息”一词古已有之,但关于它的定义至今仍未取得共识,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描述。
任务一:理解信息的不同含义学生观看完影片之后,互相交流感想,最后得出信息的不同含义。
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C.E.Shannon)从通信工程的角度,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例如,申办奥运会是中国人多年的梦想,能否成功,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正式宣布之前,人们的心都是悬着的。
当结果宣布后,不确定性消除了,这个信息便成为令海内外华人振奋的消息被迅速传播。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Norbert Wiener)则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我国信息论学者钟义信教授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信息其特征教案范文
信息其特征教案范文主题:信息的特征教学目标:1.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了解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3.能够分析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重点:1.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3.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难点:1.如何评价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如何判断信息是否具有权威性和信度。
教学设备:1.幻灯片投影仪;2.学生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张关于其中一种产品的广告海报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这张广告海报中包含了哪些信息?2.这些信息在什么情况下会对我们有帮助?二、信息的定义和特征(15分钟)1.教师介绍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包括以下内容:-信息是指能够传递、表达、共享的数据或知识;-信息具有传递性、非物质性、价值性等特征;-信息是通过媒介传递的,如文字、图像、声音等。
2.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向学生解释信息的特征,并展示相关实例。
三、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20分钟)1.教师介绍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包括以下内容:-信息的生成是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获取和整理的;-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口头交流、书面传播、电子媒体等方式实现。
2.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一种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可以是新闻报道、社交媒体传播、学术研究等。
四、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5分钟)1.教师介绍评价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信息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信息的一致性和逻辑性;-信息的客观性和客观数据的支撑。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选择一条新闻报道,分析其中的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生可以使用互联网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和验证。
五、信息的权威性和信度(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权威性和信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权威的和可信的信息?-如果没有权威的和可信的信息,我们会面临什么问题?2.学生通过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查询一些常用网站的权威性和信度,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一)、什么是信息
问 题:
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每组相邻的五 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 一个可能的答案 。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么是信息
答 案:
钢刀 火石 指南针
物质
能量
信息
信息的定义
香农:美国人,信息论及数字通信时代的奠基人。
信息是信息论中的一个术语,常常把消息 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1948年,美国数学 家、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 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 不定性的东西”。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 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信息的作用是告诉人们已经发生过、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 物质状态或者活动。
请同学们都不要出声, 浏览课本第1-3页内容,看看 他能否坚持180秒?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 觉剥夺”实验:
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 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 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 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 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 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 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 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 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 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 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 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 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 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教学课题:信息的特征(初中《信息技术》第十单元第一课第2节)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环境: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室、投影仪软件环境: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时效性、共享性、价值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利用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等,由学生自己讲述,锻炼表达能力,实现知识共享,拓展知识面,丰富文化内涵。
(3)通过布置课后的学习和实践,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同时又为后面章节做好准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整合知识,归纳分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勇于展示个人风采的勇气。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信息的特征教学难点:分析信息的基本特征。
需要学生从实际应用例子中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从中体会并关注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思路:1认真仔细筛选学生感兴趣、能接受、能推理的信息案例,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人文故事,让学生在探讨、快乐中理解信息的特征。
教学过程:信息的定义1、当今世界是充满信息的世界,不管我们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当我们看报纸时,可以了解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新闻事件,当我们在观看08年奥运会时,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当我们听到铃声时就知道该上课了等,这些都是信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信息并处理信息,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呢?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和探讨了关于信息的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这一事物已经占据了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它。
高中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一、教材分析:高中一年级学生基本上都在小学、初中阶段上过信息技术课.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0.5略低。
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体验信息的基本特征。
2、难点:信息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1、引入问:“结绳记事”、“烽火告急”、“飞鸽传书”里都隐含着一个关键词,是什么呢?——信息问:大家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原来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从正面去理解这个故事,你会怎样解释呢?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2、认识信息任何事物都有多个侧面,信息也不例外。
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它有什么特征呢?讨论交流,阅读课本中关于信息的定义。
课本:1、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等特点);2、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3、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4、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不会丢失或改变)。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1信息与信息的特征【课标要求】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三种含义,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能区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用生活实例说明信息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信息或归纳需要利用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
【教学重点】信息及其主要特征【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及信息和信息的载体的区别【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观看视频:《厉害了,我的国》宣传片问题:从视频中你能看到哪些信息?一、什么是信息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2“什么是信息”部分,思考以下问题:(1)说出2-3种你身边的信息。
(2)对信息的认识最典型的三种观点是谁提出的,具体的观点是什么?时间限制:3分钟小测验:完成以下连线题香农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维纳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钟义信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二、信息的主要特征(一)普遍性观看《奥运宣传片》,从视频中传递给你了哪些信息?信息不是虚无缥缈的事物,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思考:你能找到不存在信息的地方吗?(二)依附性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
(三)共享性小组探究1、各小组讨论信息共享性在生活中的实例,至少举2-3个实例。
2、在共享信息的过程中,信息本身会有损失吗?时间限制:4分钟(四)价值性股神巴菲特的慈善午餐午餐会由来2000年起,巴菲特每年都会拍卖一次与自己共享午餐的机会,胜出者最多可邀请7位朋友与巴菲特在纽约“史密斯&沃伦斯基”牛排餐厅共进3个小时的午餐。
拍卖收入将会捐给慈善机构格莱德基金会。
巴菲特午餐中标情况小组探究1、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你会竞拍巴菲特的慈善午餐吗?你感觉花这些钱值吗?2、同样的信息对于所有的人价值会是一样的吗?时间限制:5分钟(五)时效性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信息有时效性?商场优惠信息、天气预报、学生报到信息、汽车导航信息等【课堂小结】1、什么是信息2、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当堂检测】1、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都会收到大量的祝福短信,同时我们又会把收到的短信转发给更多的人,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高中数学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高中数学
学科:数学
适用年级:高中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2. 能够辨认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 掌握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
1. 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 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难点:
1. 辨认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教学准备:
1. 课件、教材、板书等教学资源;
2. 实例及练习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时间:5分钟)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信息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信息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2. 发散思维(时间:10分钟)
讨论信息的特征,如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等,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多样性。
3. 阐述概念(时间:10分钟)
教师讲解信息的定义、分类及特征,并提供相应的案例进行说明。
4. 练习与检测(时间:15分钟)
让学生参与信息的辨认练习,判断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加深对信息特征的理解。
5. 总结归纳(时间:5分钟)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信息的重要性和特征。
6. 作业布置(时间: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加深对信息及其特征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结合实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加深对信息的认识。
同时,通过练习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和辨认信息的能力。
后续教学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学生信息的应用能力。
初中教案_信息及其特征
教案:信息及其特征课程目标:1. 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2. 掌握信息的基本处理方法;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1. 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2. 信息的基本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信息特征的理解和应用;2. 信息处理方法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定义和特征;2. 学生分享对信息的理解和认识。
二、讲解信息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简要介绍信息的定义;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三、探讨信息的特征(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信息的特征,如准确性、时效性、可传递性等;2. 学生通过案例或讨论,理解信息特征的意义;3. 教师举例说明信息特征的应用场景。
四、学习信息处理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收集、筛选、整理、分析等;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实践信息处理方法;3. 教师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掌握信息处理技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信息的定义和特征,以及信息处理方法的重要性;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信息特征的应用;2. 选择一个信息处理方法,对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探讨、实践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掌握了信息的基本处理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评教案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单位:
姓名: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沪教版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中的第一节,本节课为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堂课,该节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教学。
本节课主要讲解了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深刻体会到信息的重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新生,该阶段学生对新课程的要求、学习方法比较陌生,甚至有些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是错误的。
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归纳等活动开展教学,在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点:1.信息的概念。
2.信息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1.对信息实例的理解及运用。
2.如何鉴别信息的真伪。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
②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和感受信息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②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例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①感受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②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在于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3.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创设情景法
任务驱动法练习实践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
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构建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平台。
4.教学过程分析
依所本节课教学内容我采用导学式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共分为以下五个环节:情境导入、导学探究、点拨释疑、课堂练习、以及归纳升华,依据新课教学理念,新知识授课共占用20分钟,课堂练习及归纳升华占用20分钟,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实现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教学理念。
一、创设情境(5分钟)
情境导入:经过一个漫长的暑假,高一新生开始了高中生活,我就以“暑假旅游你都带了些什么?”这个问题导入新课,学生热情马上被调动起来,很多学生都说起自己的假期旅游及所带物品。
然后,我把学生所说物品分为三类,最后得出了:人类生存三要素:物质、能量、信息,特别提出信息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然后,我以以“感觉剥夺实验”为例,加深学生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参与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为下一环节讲解信息的定义与特征打下基础。
二、导学探究(5分钟)
在学生初步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后,我又进一步提出:“有谁知道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又有什么特征”的问题,学生讨论后,我给出信息的概念,然后以下面两个问题进入点拨释疑环节:
⑴:你能列举生活中信息的实例吗?
⑵:你能说出信息的特征吗?
三、点拨释疑(10分钟)
事例一:
古长城将士在烽火台点燃的狼烟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点燃的狼烟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
特征一: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
注意点: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事例二:150万美元=830亿美元+10多万士兵
特征二:信息具有阶值性!
事例三:
《厦门晚报》曾报道,高考结束后,肖先生拨通信息台电话,听到文科本科录取分数线是630分。
但其女儿考了603分,心情十分失落!但第二天才通过广播知道:“信息台播出的分数线是上一年的,今年的分数线为593分!”这让肖先生感慨不已!
特征三:信息具有时效性!
事例四:
2008年8月8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
全世界的人们在此时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特征四:信息具有共享性!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例说明与讲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以及归纳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下一环节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堂练习(13分钟)
小组比比看
信息除了以上四个特征外,还有其它特征,你能通过实例一一总结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加深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归纳升华(7分钟)
课堂总结及感悟!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信息的含义及特征,还深刻体会到信息的重要性,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信息是虚假的,你能举出实例吗?我们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
感悟:对待生活中的信息应当理性思考,细心辨别,尤其不要为了“图便宜、图新鲜”而放弃原则!
设计意图:学生思考本节课所学知识,并且通过本节所学,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信息。
作业:依据课本P3、P4页的课后材料,分析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并将其写在材料下面的空白处,下节课,请同学发言。
5.教学评价
1、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2、观察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的表现,给予指导,肯定和鼓励;
3、通过课堂设问和练习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补偿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