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 3.1《电和磁》练习题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3、1电和磁∣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3、1电和磁∣教科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754d7192e45361166f533.png)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3.1电和磁一、基础过关1.填一填(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
(2)1820年,丹麦科学家()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放,指南针尽量(),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2.当好小法官:(1)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
()(2)做实验时,导线不能长时间接在电路中。
()(3)加大导线中的电流不会影响小磁针的偏转。
()(4)在电流相同时,通电线圈的磁性比通电直导线的磁性大。
()(5)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二、综合训练1.选择题(1)电与磁()A、有关系B、没关系C、可有可无(2)如果使电路短路,电流就()A、很弱B、很强C、消失(3)指南针静止后,指针指示方向是()。
A、指向西北B、指向南北 C 、指向东西(4)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加电流大小的是()。
A、增加电池节数B、铜C、短路(5)()是第一个发现电能转化成磁的人。
A、牛顿B、奥斯卡C、奥斯特2. 简述电在电路中流过的路线。
三、拓展应用做奥斯特做的实验时,接通电流,有什么现象;断开电流,有什么现象?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1.填一填(1)磁性(2)奥斯特偏转(3)断开(4)立着放靠近线圈的中心,[来源:学.科.网]2.(1)√(2)√(3)×(4)√(5)√二、综合训练1.(1)A (2)B (3)B (4)B (5)C2. 从电池的正极开始,依次流过电路再流回电池的负极。
三、拓展应用把拉直的导线靠近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流,看到小磁针转动了,指的方向偏离了南北方向,我们说小磁针偏转了。
断开电流,小磁针回复到南北方向位置。
2.1《抵抗弯曲》练习一、填空题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和()支撑住的。
它们受压时,()比()容易弯曲和断裂。
2.一张纸可以通过()等方法等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能量1 电和磁-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能量1 电和磁-章节测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ac87d879563c1ec5da71ec.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1820年,丹麦科学家()发现通电导线周围能使小磁针偏转。
【答案】奥斯特【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电和磁的历史。
【解答】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能使小磁针偏转。
2.【答题】闭合电路中多接几节电池,可以使电路中的电流()。
(填“变大”或“变小”)【答案】变大【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电流。
【解答】通过实验可知,电路中的电池越多,电流越大。
3.【答题】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灯泡越()。
(填“亮”或“暗”)【答案】亮【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电流越大灯泡越亮。
【解答】通过实验可知,电路中的电池越多,电流越大,灯泡越亮。
4.【答题】如果电路短路,电路中的电流会很()。
(填“大”或“小”)【答案】大【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短路对电流的影响。
【解答】通过实验可知,当电路短路时,由于电路中的电阻几乎为零,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
5.【答题】电路短路()会烧坏电路。
(填“可能”或“不可能”)【答案】可能【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短路的危害。
【解答】通过实验可知,当电路短路时,由于电路中的电阻几乎为零,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可能会烧坏电路。
6.【答题】小磁针放在通电导线周围,小磁针()偏转。
(填“会和不会”)【答案】会【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电和磁的历史。
【解答】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能使小磁针偏转。
7.【答题】电路短路时通电时间不能过长。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电路短路的危害。
【解答】电路短路会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电流过大会烧坏电路,所以通电时间不能过长。
8.【答题】指南针是磁铁做的。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指南针的材料。
【解答】指南针的材料是磁铁。
9.【答题】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发生偏转跟通电导线没有关系。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电和磁的关系。
【解答】丹麦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小磁针的偏转跟通电导线有关系。
10.【答题】电和磁无关。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电能和磁能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电能和磁能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0fa53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9.png)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4.4电能和磁能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电磁起重机是搬运的机器。
2.通电后的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它的南北极跟和有关。
3.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
人们把这个原理应用在水能、风能、火能、核能的发电上。
4.电磁铁是由和组成的装置。
电磁铁也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有关。
5.电磁铁是把电能转化为的装置。
二、判断题6.家中只在两根电线间接了灯泡,灯就亮了,说明家中用电不需要电源。
()7.通电的导线能产生磁性。
()8.制作电磁铁时要把导线按照不同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
()9.电磁铁是一种将磁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10.把导线按照同一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就是电磁铁。
()11.把漆包线随意缠在大铁钉上就制成了电磁铁。
()三、单选题12.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A.磁场B.声音C.动力13.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
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千米以上,比轮轨高速列车要快得多。
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低噪音、环保、经济和舒适等特点。
磁悬浮列车从北京运行到上海,不超过4个小时,从杭州到上海只需23分钟。
在时速达200千米时,乘客几乎听不到声响。
磁悬浮列车采用电力驱动,其发展不受能源结构,特别是燃油供应的限制,不排放有害气体。
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知道,磁悬浮列车能悬空行驶,是依靠() 的作用。
A.空气的浮力B.气体的反冲力C.磁力14.雷达发出的是()。
A.超声波B.声波C.电磁波15.下列磁铁中,切断电源没有磁性的是()。
A.磁铁B.圆形磁铁C.电磁铁D.环形磁铁16.下图是某电热水壶的铭牌,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6分钟,消耗的电能是()度。
A.6B.0.1C.0.0617.小明动手组装了一块电磁铁,并将它按装置甲和装置乙与电池连接,发现指南针靠近电磁铁右端时,装置甲和装置乙吸引的不是同一个磁极。
教科版六上第四单元第3课 电和磁 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六上第四单元第3课 电和磁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f6d46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8.png)
教科版六上第四单元第3课《电和磁》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
1. 1820年,丹麦科学家___________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这个发现,打开了人类大规模利用___________的大门。
2.电路短路,___________很强,___________会很快发热。
所以只能短暂接通一下,马上断开。
3.接通电路时,指南针偏转方向的大小与___________有关,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1.因为电路短路,电流会很强,会把电能很快耗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 )2.通电导线附近的指南针指针偏转了,这是因为导线中的金属和指针相互吸引。
( )3.电池周围和导体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 )4.我们可以借助线圈和指南针来检测电池中是否还有电。
( )5.爱迪生第一次发现了磁能。
( )6.电池短路,对电器没有任何影响。
( )7.单根导线通电比把它绕成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力大。
( )8.对制作线圈的导线没有任何要求。
( )9.电路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 )10.线圈缠绕的方向会对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力大小产生影响。
( )三、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向线圈的中心靠近时,指针偏转的角度()。
A.变大B.变小C.不变2.下列情况中,不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是()。
A.用电池靠近指南针B.用磁铁靠近指南针C.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3.小科在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指针偏转”的实验时,发现指南针的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原因可能是()。
A.小灯泡与导线接触不良B.小灯泡被短路C.指南针离导线太近了4.小磁针靠近()电路的导线时,偏转角度最大。
A. B. C.5.一根长直导线在靠近一个原来静止的小磁针的过程中,( )。
A.如果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一定有电流通过B.如果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不一定有电流通过C.如果小磁针不动,导线-定没有电流通过6.最早发现“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的指针会发生偏转”的科学家是()。
电和磁(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电和磁(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e061d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7e.png)
4.3电和磁(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选择题1.将两个线圈分别套在指南针上,使线圈方向和指针方向相同。
然后接通电源,指南针指示方向如图所示,根据图示情况可知,()。
A.甲图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B.乙图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C.甲乙两线圈都有电流通过2.如图,在模仿奥斯特实验时,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但小磁针没有发生偏转,同学们对原因进行了猜测。
其中不可能的是()。
A.电能没有转化为磁B.电流太弱,产生的磁力太小C.导线没有与小磁针平行D.导线离小磁针距离太远3.如果要让小磁针偏转的现象更加明显,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A.将导线与小磁针垂直B.增加电池,并串联C.采用短路连接法D.将小磁针放入线圈中,并与导线平行4.信鸽有着高超的认路本领,人们对此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球磁场辨认方向那么,信鸽究竟如何辨认方向呢?科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绑上一块小磁铁,在另一组信鸽翅膀下绑上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结果,绝大部分绑着铜块的信鸽能飞回鸽舍,而绑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更符合上述哪种猜想?()。
A.A B.B C.C D.D5.停车场收费杆的抬升原理与电铃相同(原理如下图),当识别到车牌后,开关闭合,杆子就会自动抬起。
下列关于收费杆抬升原理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A.收费杆运用了电磁铁的原理B.如果改变电流方向,杆子就会往相反方向抬升C.电路通电后,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铁柱,杆子抬起D.如果栏杆不能抬起,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电流强度不够6.妈妈用电磁炉做晚餐,默然突然想起奥斯特做过的演示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不通电时,导线也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C.如果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就不再发生偏转7.通电导线会让附近的磁针运动起来,这个现象最初是由()发现的。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电能和磁能》同步练习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电能和磁能》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83963f0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b.png)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电能和磁能》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电磁铁相关实验中,采用的()连接方式,所以不能接通时间过长。
A.通路B.断路C.短路2.图中电磁铁的钉尖是()极。
A.N B.S3.电磁铁是由()组成的。
A.铁芯和电源B.铁芯和线圈C.线圈和电源二、填空题4.电磁铁有( )极。
5.电磁铁通电以后有( )。
6.改变电磁铁的( )或( ),可以改变电磁铁的( )。
三、判断题7.电磁铁没有固定的南北极。
( )8.电磁铁与指南针吸引的一端是南极。
( )9.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方向无关。
( )四、简答题10.什么是电磁铁?五、实验题11.实验:下图中,电磁铁的钉尖是N极还是S极?请标出。
同是钉尖磁极却不相同,是因为()。
12.研究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参考答案:1.C 电磁铁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电磁铁通电后,由于没有连接其它的用电器,电路中的电流很大,相当于电池短路,对电池的损耗极大,所以电磁铁不能长时间接通。
2.A 两个磁极接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通过观察小磁针的转动方向,根据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点,可知第一个图片中电磁铁的钉尖吸引小磁针的S极,所以是N 极。
3.B 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它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后磁性消失。
4.磁(两个磁)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并且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磁铁有两个磁极,并且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5.磁性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
6.电池正负极方向绕线方向磁极7.√ 电磁铁磁极方向主要受电流方向和线圈缠绕方向影响,因此,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改变电流方向也可以改变磁极方向。
所以该说法的正确的。
8.× 电磁铁有南北两极,指南针也有南北两极。
磁铁的性质是同种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种磁极相互吸引。
9.× 实验证明,通电时线圈具有磁性,也有南北极,南北极跟电池的接法有关。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3.1电和磁同步练习(I)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3.1电和磁同步练习(I)卷](https://img.taocdn.com/s3/m/1d5fdeda3c1ec5da50e270e7.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3.1电和磁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训练 (共8题;共57分)1. (7分)填空题。
(1)丹麦科学家________首先发现通电导线能产生________。
(2)把导线直接接在电池的两极会造成________。
此时,电路中的________很大,会使指南针指针________得非常明显。
(3)通电导线的磁性强弱与到导线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磁性越________,距离越近,磁性越________。
2. (10分)判断题。
(1)因为电路短路,电流会很强,会把电能很快耗完,甚至产生危险,所以要尽快断开。
(2)通电导线附近的指南针指针偏转了,这是因为导线中的金属和指针相互吸引。
(3)通电导线产生的磁性与距离导线的远近无关。
(4)电池周围和导体周围肯定存在电磁场。
(5)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 (12分)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向线圈的中心靠近时,指针偏转的角度()。
A . 变大B . 变小C . 不变(2)下列情况中,不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是()。
A . 用电池靠近指南针B . 用磁铁靠近指南针C . 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3)小明在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指针偏转”的实验时,发现指南针的指针没有发生偏转,原因可能是()。
A . 小灯泡与导线接触不良B . 小灯泡被短路C . 指南针离导线太近了(4)在做“通电导线使指南针指针偏转”的实验时,如果发现导线过热,()。
A . 我们应该立即断开电路B . 我们不必惊慌,这是正常现象C . 我们应在导线上浇些凉水来降温(5)一根长直导线在靠近一个原来静止的小磁针的过程中,()。
A . 如果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一定有电流通过B . 如果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不一定有电流通过C . 如果小磁针不动,导线一定没有电流通过(6)在做通电导线产生磁性的实验中,()会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3电和磁练习题(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3电和磁练习题(后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887cc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a.png)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3电和磁练习题一、填空题1.1820年,丹麦科学家_________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_________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指南针的指针_________,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我们将线圈___________(平着放立着放),让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线圈通电后,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3.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当导线上有电流通过时,铁钉就变成了_________,当切断电流时,铁钉的磁性就会消失。
4.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_________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_________。
5.用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多数情况下指针都会明显_________。
6.将通电的导线放在指南针上方指南针会发生偏转,说明在通电的导线周围产生了_____________。
(如右图)二、选择题7.一根条形磁铁,摔成了2段,取其中一段磁铁有几个磁极?()A.1个磁极B.2个磁极C.4个磁极8.在模仿奥斯特的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指南针的指针偏转最明显的是()。
A.把通电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方向一致B.把通电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方向垂直C.把通电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的侧面9.下列物体靠近小磁针,不能使小磁针偏转的是( )。
A.铜丝B.铁钉C.通电线圈D.磁铁10.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会产生()后,电开始大规模应用。
A.热B.磁C.光D.电11.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通电导线能让指南针偏转方向的科学家是()。
A.牛顿B.爱迪生C.奥斯特12.将粉笔状的黑色物体吊起,用磁铁的一极接近它时,它会向磁铁靠近。
用磁铁的另一极接近它时,它也向磁铁靠近。
由此可以推断,()。
A.磁铁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B.被吊起的物体是磁铁C.被吊起的物体是铁或做钴或镍这样的材料做成的13.一块黑色的长方体材料,当磁铁S极接近它一端时,既不相吸也不相斥。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电和磁》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电和磁》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01d48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a.png)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电和磁》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的原理。
2.填空题。
(1)丹麦科学家首先发现通电导线能产生。
(2)把导线直接接在电池的两极会造成。
此时,电路中的很大,会使指南针指针得非常明显。
(3)通电导线的磁性强弱与到导线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磁性越,距离越近,磁性越。
3.丹麦科学家首先发现通电导线能产生。
4.电磁铁是把电能转化为的装置。
5.电磁铁可以将能变成能,在这些装置中都用到了电磁铁。
二、判断题6.将导线拉直在自由旋转后静止的指南针的上方并沿着指南针指示的方向放置,当导线突然通电时,指南针会偏转。
如果将导线换成铜芯的,指南针不再偏转。
()7.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接法有关,与线圈的缠绕方向无关。
()8.电磁铁可以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9.用电池做磁偏转实验时,不能将电池长时间短路接通。
()10.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有关,与线圈匝数无关。
()三、单选题11.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指南针的磁针发生了偏转,你的解释是()。
A.让指南针指针发生偏转的是铁B.让指南针指针发生偏转的是磁铁C.让指南针指针发生偏转的是通电导线产生的磁12.科科安装了如图的装置,导线靠近指南针,当接通电池时发现,原本静止的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请推测,科科的研究问题是()。
A.探究物体的导电性B.指南针是什么材料制作的C.指南针偏转与导线通电是否有关系13.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关系的实验中,()能显著改变磁力的大小。
A.导线的粗细B.铁芯的长短C.串入电池的节数14.如图所示,我们将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让导线与磁针方向一致,当电路中的开关闭合后,导线下方磁针的反应是()。
A.发生偏转后又重新恢复到原来的位置B.像跷跷板一样上下不停摇晃C.会产生一定角度的水平偏转D.会沿某一方向不停地旋转15.通电后,线圈与指南针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B.16.相同时间内,功率越大的电器耗电量()。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75163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3.png)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丹发物理学家奥斯特偶然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会发生偏转。
这个发现,第一次揭示了和之间的联系。
2.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其原理为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
3.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
人们把这个原理应用在水能、风能、火能、核能的发电上。
4.我们通过试验发现当电磁铁的导电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当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的导电线圈匝数,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5.使磁悬浮列车悬浮起来,并且在轨道上飞驰。
二、判断题6.能量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转换和传递。
()7.把导线按照同一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就是电磁铁。
()8.电磁铁是一种将磁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9.用裸露的导线做电磁铁效果更好。
()10.电磁铁任何情况下都有磁性。
()三、单选题11.搬运杂乱的废旧钢铁是件很麻烦的事,用电磁铁就省事多了,通电时电磁铁能吸引废旧钢铁;搬到别处时断开电流,废旧钢铁自动落下。
这一过程包含的能量转换形式是()。
A.电能转换成磁能B.声能转换成电能C.热能转换成磁能12.用普通铁钉作铁芯制成电磁铁,断电后铁芯磁性不会立即消失,这是因为()A.铁钉被磁化了B.铁钉里还有电C.铁钉本来就有磁性13.下列物品中没用到磁能的是()A.耳机B.电磁炉C.手电筒14.小电动机外壳的内侧有两块瓦片状的磁铁,它的作用是()。
A.固定外壳B.便于安装C.与转子产生的磁相互作用,使转子转动起来15.下列因素中,不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是()。
A.线圈圈数B.电流方向C.电流强度四、综合题16.交流电和直流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的比较广泛,比如说电网、电器等都会使用到交流电或直流电。
那么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是什么呢?直流电的稳定性更好,直流电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的,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运输过程中电能损耗小,可以存储;比较常见的应用为电池。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课《电和磁》(练习)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单元第三课《电和磁》(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c22087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c.png)
《电和磁》练习一、填空题1.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指针会发生()。
通电线圈立着放,用线圈的平面尽量靠近(),指南针偏转的角度()。
2.(),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
3.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接通电流,磁针(),电流越大,偏转的(),断开电流,()。
4.电流具有()。
5.人们把磁场与导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称为()。
二、选择题1.奥斯特在1820年做了一个实验,揭示了()A.电磁感应现象B.电与磁的联系C.热效应D.磁效应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检测出旧电池是否还有电B.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C.通电线圈产生的磁性没有通电导线产生的磁性强D.电流可以产生磁性3.下列线圈的放置方法,()不会使指针偏转角度最大。
A.线圈立着放B.用线圈的平面靠近指南针C.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D.线圈与指南针平行放置4.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A.90度B.180度C.60度D.45度5.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与磁针指的方向()A.上方一致B.下方一致C.上方相反D.下方相反三、实验分析题1.在研究通电线圈会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实验中,通过线圈位置的改变,观察磁针的偏转情况,你发现了什么?2.用完了的废电池,一点电都没有了?要怎样检测呢?《电和磁》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偏转指南针最大2.电路短路解析: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
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3.指向一致偏转角度越大磁针复位解析: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4.磁性5.电磁感应二、选择题1.B2.C解析: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力比直导线强多了,用线圈靠近指南针,多数情况下指针都会发生偏转。
3.D解析:线圈立着放,用线圈的平面靠近指南针,或者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指针偏转角度最大。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3.1电和磁教科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3.1电和磁教科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ebfe0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6.png)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3.1电和磁教科版含答案3.1《电和磁》练习一、填空题1、电流从电池的_____开始,依次流过_____再流回电池的______。
2、用线圈靠近指南针,多数情况下指针都会明显______。
3、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指针偏转角度_____。
4、把拉直的导线靠近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流,小磁针所指的方向偏离了_____方向。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很快发热,所以只能接通一下就断开时间不能长。
()2、只有磁铁、铁一类的物质才能使磁针发生偏转。
()3、我们可以利用通电线和指南针来检测电池是否用完。
()4、电路中,电池越多灯泡越亮。
()5、线圈能把产生的磁集中起来。
()6、增大电流、增加圈数可以增加磁力。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物体不能影响指南针指向的是()A、铁B、磁铁C、导线2、最早发现通电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现象的是()A、牛顿B、奥斯特C、浮士德3、指南针在()中能发生明显偏转。
A、正常电路B、断路C、短路4、电流越大,产生的磁性()A、越小B、越大C、没变化5、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加电流大小的是()A、增加电池节数B、增加线圈C、短路四、排序题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排序( )把拉直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上方,接通带小灯泡的电路,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把拉直的导线靠近指南针上方,接通不带小灯泡的电路,观察指针是否偏转( )组装一个可以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把电路中的小灯泡拿掉,把导线直接连在电池两根(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五、实验探究题在探究“通电导线产生磁性”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指南针偏转角度的大小与通电导线离指针的距离有关”,请完成以下实验方案的设计。
1、实验问题:指南针偏转角度的大小与通电导线离指南针的距高有关吗?2、改变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改变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注意(1)通电导线在接近指针时,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放置在指针的上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能量第3 课时 电和磁(原卷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能量第3 课时 电和磁(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37ee3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d.png)
第3 课时电和磁一、知识解读1. 1820 年,丹麦科学家发现靠近指南针后,能使指南针发生。
他的发现打开了人类大规模利用的大门。
2. 奥斯特的实验说明电能可以产生。
3. 电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
所以只能短暂接通一下,马上断开。
4. 在“通电导体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实验中,指南针的偏转方向和有关,且电流越大,偏转角度。
5. 做一个线圈的方法:用导线在手指上绕10 圈左右取下,固定和。
6. 用和可以做一个电流检测器,检测废电池还有没有电量。
二、实验重现实验1: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1. 实验:认识通电导线会产生磁性,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现象。
2. 实验:电池、电池盒、小灯泡、开关、短导线、长导线、小灯座、指南针等。
3. 实验:(1)组装一个电路,点亮小灯泡,确保电路是通路。
(2)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
指南针停止摆动时,先观察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
再将电路中的导线拉直,放置在指南针的上方,并让导线的方向与磁针所指的方向一致。
分别接通和断开电路,观察磁针的运动情况。
(3)去掉小灯泡,让电路短路后,再重复(2)的实验操作。
4. 实验: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在短路的状态下,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5. 实验:通电导线可以让小磁针发生偏转,电能产生了磁性。
电路短路时,磁针偏转的角度更大。
实验2: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发生偏转1. 实验:知道通电线圈产生的磁性更强,使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更大。
2. 实验:电池、废电池、电池盒、长导线、指南针等。
3. 实验:(1)做一个线圈。
在三根手指上绕线圈,线圈大小能套在一般大小3/ 4的指南针盒上, 大约绕10 圈,固定线圈和引出的线。
(2) 将线圈套在指南针盒上,线圈的方向和磁针的指向相同。
通电后,观察磁针的偏转情况。
(3)换用废电池进行实验,看磁针是否会发生偏转。
4. 实验 :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明显,指南针靠近线圈的中心,偏转的角度最大。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用废电池做实验时,磁针也会发生偏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和磁
一、填空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使指南针(磁针转动)。
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用(电源)、(导线)、(开关)和小灯泡组装成一个电路,将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接通电流,指南针会(偏转),断开电流,指南针会(复位)。
将小灯炮取下,直接连接,使电路(短路),也将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接通电流,指南针会(偏转),断开电流,指南针会(复位)。
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通电导线产生磁性)。
二、判断
1、丹麦奥斯特实验中发现电与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
(√ )
2、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 )
3、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很快发热,所以只能接通一下就断开时间不能长。
(√ )
4、只有磁铁、铁一类的物质才能使磁针发生偏转。
(√ )
5、我们可以利用通电线圈和指南针来检测电池是否用完。
(√)
6、通过一根导线和用这根导线做成线圈,它们产生的磁性大小是一样的。
(× )三、选择
1、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A )。
A、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B、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C、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2、指南针静止后,指针指示方向是( B )。
A 、指向西北 B、指向南北 C 、指向东西 3、( C )能产生磁性。
A、玻璃
B、铜
C、电流
4、下列方法中不能增加电流大小的是( B )。
A、增加电池节数
B、铜
C、短路 5、( C )是第一个发现电能转化成磁的人。
A、牛顿 B、奥斯卡 C、奥斯特
四、简答题
1、通电导线和指南针这个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答: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度;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2、电磁铁
一、填空
1、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3、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由(电源、线圈、跌芯)组成,它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后(磁性)消失。
5、电磁铁也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连接方向)有关。
二、选择
1、电磁铁与一般的磁铁不同的是( A )。
A、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B、没有南北极
C、不能指示方向
2、下列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是( C )。
A 、改变电流的方向 B、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C 、增加线圈的圈数
3、只改变电磁铁电流的方向,电磁铁( A )。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4、小明先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后,再改变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此时的电磁铁( B )。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5、改变下图中电磁铁南北极最简单的方法是( B )。
A、改变线圈缠绕方向
B、改变电池的连接方式
C、改变电池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