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80例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 1 J 田勇泉 , 韩德 民. 耳 鼻咽喉 头颈外科学 【 M ] . 第 7版.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8 : 3 5 0 .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2 — 0 3 )
作旋转性眩晕 、 听觉障碍 、 耳 鸣、 耳胀满感为典 型特征 的特发性 内耳疾病 。 因此 , 治疗上应给予扩血管 、 改善 内耳微循环 、 利尿 、 抗组胺药 、 镇静剂等 。 复方 丹参 液具有扩 张动脉 , 增加 动脉血 流量作用 ; 可活 血 化瘀 , 提 高血管纹血流量 , 改善 心肌 、 大脑及 内耳微循环 , 改善 缺血缺氧 , 改善内耳淋 巴循环 , 从 而改 善内耳迷路积水 ; 可抑制 血小板凝集 , 抑制血小板 的释放反应 , 降低血黏度 , 改善血液流
变学 。本文治疗组在对 照组 常规 综合治疗 的基础上 , 加用复方
丹 参 液每 2 5 0 m L ( 含丹 参 1 2 g ) , 效果 确切 , 观察 治疗 组 在 眩
晕、 听力改善 程度与对 照组 比较差 异有显著 性( P < 0 . 0 5 ) 。 故复 方丹参 液治疗梅 尼埃 病具 有疗 效可靠 、 方法简便易行 、 价廉 、 无
有 显著性 ( P < O . O 1 ) 。 结论
观察
服。取穴方法 : 半身不遂初病可刺患侧 , 用补法 ; 病 程久者先刺 健侧 , 然后刺灸患侧。 上肢 : 天柱 、 肩禺 、 曲池 、 合谷 、 外关 ; 大椎 、
菊骨、 肩贞 、 养老 、 后溪 ; c 夹脊穴 , 弘 中、 臂 中、 内关 、 肩前 。下 肢: 肾脊 、 环跳 、 阳陵泉、 昆仑 、 绝骨 ; 1 7椎下 、 殷 门、 危 中、 承山; 迈步、 四强 、 足三里 、 解溪 、 阳腰关 , 上述各组穴 轮番刺。面瘫取
中风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脑梗死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病名:中风后遗症(编码为:A07.01.01.05 )西医病名:脑梗塞后遗症(编码为:I69.300)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 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经典【文献摘要】《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认识
中风病的中西医结合认识脑卒中就是我们日常说到的中风,分为脑梗死与脑出血,那什么是脑梗死与脑出血呢?将人体的血管比作水渠,脑梗死就像水渠堵塞以后,土地会干旱,周围的脑组织就会坏死;脑出血则像水渠决堤,并淹没了大地。
中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即使经过治疗后幸存下来,仍然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中重级残疾占据40%,可见中风的危害!那么患有中风病该如何治疗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吧!1、中风一定会有后遗症吗?其实并不然,一方面要看中风的部位在何处,比如中风部位处于大脑的非功能区或者面积相对较小,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一般可以痊愈,不会出现后遗症。
另一方面要看发病后是否得到及时处理,比如缺血性卒中患者,如果在3~4小时内就到院治疗,经过静脉溶栓或介入取栓后,患者的各项功能可得到有效恢复;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会遗留后遗症,甚至可能会死亡。
2、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有何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西医能够有效诊断脑梗死,联合中医理论知识,更能够提高诊断效果,明确诊断辨证要点,实现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诊断的全面结合。
对于药物治疗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实现协同治疗,有效减缓患者的不良反应,使得作用靶点增加,作用时间延长,有效强化治疗效果。
西医治疗联合中成药也可起到良好效果,许多医生在临床治疗时,会选择携带便捷、安全有效的中成药,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够保障治疗的时效。
3、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有哪些?(1)醒神开窍法针灸疗法如果患者中风后,出现健忘、焦虑等后遗症时,可选择百会、四神聪、安眠、风府、神庭、印堂、头维等督脉、膀胱经、胆经的腧穴,具有醒神益智、协调阴阳的良好疗效,如果患者出现肢体偏瘫,在治疗时可选择体针治疗,选择手足阳明经、足太阳、少阳经的腧穴,比如肩髃、手三里、阳陵泉、外关、足三里、昆仑等,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良好作用。
患者言语不利,可选择通络解喑的针法,穴位以通里、廉泉等为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85例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85例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015-01【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方法:我校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病例共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脑活素溶于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脑复康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b1、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中药配合针灸综合治疗。
结果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8例,好转7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48.8%;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9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
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能促进患者肢体和言语功能的恢复,明显提高疗效。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疗效观察中风泛指脑血管意外疾病,是以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口渴、言蹇、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经过救治之后遗留下来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弛斜等症状的总称,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不仅病死率高,且常易导致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
近年来,我校附属医院采用中西医配合针灸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校附属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病例共85例,其中右侧瘫痪39例,左侧瘫痪46例;伴言语不利、口眼歪斜13例。
肌力0级25例,ⅰ级29例,ⅱ级21例,ⅲ级1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
治疗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39岁~72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脑梗塞21例,脑出血13例,脑血栓8例。
对照组男32例,女11例,年龄35岁~69岁,平均年龄61岁;其中脑梗塞19例,脑出血15例,脑血栓9例,病程在3个月~1年,平均病程在6个月左右。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往往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造成脑细胞损伤。
虽然脑卒中发病率高,但由于脑细胞的不可再生性,患者常常面临着严重的后遗症,包括运动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为了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评价。
1. 中医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的作用中医注重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通过调整人体内的“气”、“血”、“津液”等要素的平衡状态来治疗疾病。
针对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常常采取针灸、中药、推拿等疗法。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中药疗法则通过中药的复合制剂,调整人体内各种机能,促进康复。
推拿疗法则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特定部位,刺激神经末梢,促进气血循环。
这些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并被广泛应用。
2. 西医在脑卒中后遗症治疗中的作用西医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常常采用康复理论和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训练等。
物理治疗通过运动和活动来改善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
语言治疗则通过各种言语训练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认知训练则着重训练患者的思维、记忆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
西医康复治疗注重针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具体症状和功能障碍,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从而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能力。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疗法优势。
中医能够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而西医康复治疗则着重于训练和恢复患者的生活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疗法,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质量等指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疗法在本研究中的效果。
总结其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中的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的11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为对象。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59例的对照组(西医疗法)和观察组(中西结合医疗法)。
对比组间疗效。
结果:对比NHISS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中实施中西结合医疗法有利于改善神经缺失,该疗法对患者预后起到证明影响。
【关键词】中西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神经缺失脑中风会引起神经缺失,诱发一系列后遗症,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
西医治疗在脑中风后遗症治疗中较为常见,但效果并不显著,为此本研究观察中西医疗法的效果,总结其在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的11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为对象。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5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8.71±7.72岁。
观察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55.27±8.29岁。
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实施血压、血糖管理,患者存在脑水肿症状需静脉滴注甘露醇,滴注时间30-60min。
患者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需服用硝苯地平,20mg/次,2次/d。
若患者存在颅内出血肌肉注射1KU立止血,1d/次,连续注射4天。
若患者存在脑缺血则需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治疗第1d至第3d用药剂量3mg,3天后用药剂量2.5mg。
静脉滴注250ml吡拉西坦,1次/d。
1.2.2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
自拟补气活血方,基本方为当归10 g、川穹10 g、赤芍10 g、红花10 g、桃仁10 g、地龙10 g、黄芪50 g。
“四联综合治疗法”对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康复治疗的体会
9 ・ 0
光明中医 21 0 2年 1月 第 2 7卷 第 1期
C G M Jn ay 02 V l 7 1 J MC aur 2 1. o 2 .
“ 四联综 合 治 疗 法 ” 中风后 遗 症半 身 对 不 遂 康 复 治疗 的体会
王 睿 琦 王 偌 涵 刘 向 东 王 瑾 赵 丽 慧
天后, 患侧肢体肌肉出现自主收缩肌力可达 2 3级并可进行床下站立训练; — 在治疗6 天后, 0 许多病程 1 年以上患者 F I M评分可达 10 0 分以上, 独立生活能力基本自理, 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9%。结论 本方法可以促进大脑中枢支配的运动功能重新建立, 2 有效 的缩短治疗周期, 显著加快患肢运动功能的康复。
肝 疏泄 功能 的调整 。
者 刺 “ 腿穴 ” 颈部无 力者 针“ 缩穴 ” 。 提 , 筋 等 1 4 运 动功 能康复 训 练 根 据 不 同病 情 采 用肢 体 的 . 被 动运 动 、 动运 动 、 阻 运 动及 作 业 疗 法 等 功 能 训 主 抗 练 。每 次指 导训 练 3 4 r n 以患 者 不 感 觉 疲 劳 为 0~ 0 i , a 宜 , 练后要 及时记 录患肢 的即时效 果 , 训 根据 每次 治疗 后 效果 随时调 整治疗 强度及 方法 。在 治疗指 导 中要注
笔 者 自 20 0 0年 以来 , 用 “ 采 四联 综 合 治 疗 法 ” 对
达莫 等 ) 三 七制剂 ( 、 脉络 宁 、 塞通等 ) 川 芎 制剂 ( 血 、 川 芎 嗪等 ) 。这些药 物 均具 有醒 脑 通络 , 血 化瘀 功 效 。 活 对于脑 细胞 、 神经 损 伤 的修 复 , 血 的吸 收 , 瘀 以及解 除 脑血 管痉挛 和扩 张 疏通 均 有确 切 疗 效 。例 如 , 出血 脑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
脑 血 管疾 病 是 危 害 人 类 生 命 与 健 康 的 常 见 病 和 多 发 病 , 在世 界范围 内平均发病率 为 ( 4  ̄2 0 1 万 ,患病 率为 1 0 0 )/ 0 ( 0 ~7 0 l 万 ,死 亡 率 为 ( O 10 1 万 ,是 目前 5 0 4 )/ o 5 ~ 0 )/ 0 人 类 疾 病 的三 大 死 亡 原 因 之 一 , 存 活 者 中5 % 7 % 人 遗 O~ 0病 留瘫痪 、失语等严重残疾 …,据W O H 统计 ,我 国脑 卒 中的发 病 率 和 病 死 率 高 居 世 界 首 位 ,给 社 会 和 家 庭 带 来 沉 重 的 负
韦 玲 李 蕾 梁 雪玲 姚爱 娜
太原
胡瑞 峰
山西省针 灸研究所 ,西
000 30 6
【 摘 要 】 目 的 :通 过 总 结 我 院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中风 后 遗 症 的 实 践 经 验 , 客 观 分 析 中 西 医结 合 治疗 中 风 后 遗 症 的 优 势 。结 果 : 中 西 医 结合 多种 方 法 防 治 中 风后 遗 症 具 有 较 好 的临 床 疗 效 。 【 键 词 】 中 风 ; 后遗 症 ; 中西 医 结 合 关 【中图 分 类 号 】 R— 3 20 1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0 — 5 7 ( 0 0 2 0 8 1 0 7 8 1 2 1 )2 — 0 —
泉 、丰隆、血海 、三阴交 、膈俞、脾俞等,均用 补法 。 痰浊 蒙窍 者 ,中药用 半夏 白术天麻 汤或温 胆汤 加减化 裁;针刺 治疗 :梅花 针 中度 手法循 经 叩刺 头部 诸经各 3 —5 遍 。毫 针 选 穴 :百 会 、 四神 聪 、人 中 、丰 隆 、 阴 陵泉 、神 庭
中风病恢复期后遗症期中医药治疗
闭证—痰火瘀闭证〔阳闭〕
起病急骤,神识昏蒙,鼻鼾痰鸣,半身不 遂,肢体强痉拘急,颈强身热面赤,气粗 口臭,躁扰不宁,舌质红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苔黄腻,脉 弦滑而数。
证机概要: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 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
闭证—痰火瘀闭证 〔阳闭〕
应熄风清火,豁痰开窍。常用羚角钩藤汤加 减。以羚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平肝 息风;胆星、竹沥、半夏、天竺黄、黄连清 热化痰;石菖蒲、郁金化痰开窍。假设痰热 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辘辘,可服竹沥水、猴 枣散以豁痰镇惊;肝火旺盛,面红目赤,脉 弦劲有力,宜酌加龙胆草、山栀、代赭石等 清肝镇摄之品;腑实热结,腹胀便秘,苔黄 厚加生大黄、枳实;痰热伤津,舌质干红, 苔黄糙者,宜加沙参、麦冬、石斛、生地。
2.与痫病鉴别 都有卒然昏仆的见症。而 痫病为发作性疾病,昏迷时四肢抽搐, 口吐涎沫,或作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 人,且肢体活动多正常,发病以青少年 居多。
3.与厥病鉴别 神昏常伴有四肢逆冷,— 般移时清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 斜、言语不利等症。
4.与痉病鉴别 痉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 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病发亦可伴 神昏,但多出如今抽搐以后,无半身不 遂、口舌歪斜等病症。
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 逆、气滞),血(血瘀)----六端
三、诊断要点
〔一〕诊断根据 〔二〕病证鉴别 〔三〕相关检查
〔一〕诊断根据
1、具有突见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特定的 临床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 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 前兆症。
闭证—痰浊瘀闭证〔阴闭〕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 感觉减退或消失,神识昏蒙,痰涎壅盛, 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舌质紫 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新进展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新进展中风,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往往给患者留下各种后遗症,如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新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一、中风后遗症的概述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中风后遗症则是指中风发病后遗留下来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恢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心理障碍等。
这些后遗症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对其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二、中医康复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目的。
例如,补阳还五汤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天麻钩藤饮则适用于肝阳上亢型患者,有助于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合谷、曲池、风池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电针、艾灸等方法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针灸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改善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的肢体和穴位,以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
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疲劳感。
4、中医功法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功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促进气血运行,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西医康复治疗方法1、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西医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
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60例
能 自理 ;无效 :症状及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 。 2 . 2 临床疗效 2 0 1 0年 7月至 2 0 1 2年 7月 ,我 院采用
为8 5 %。 3 讨 论
治疗组 患者 显效 5 2例 ,有 效 5 例 ,总
1 . 1 一般资料
有效率为 9 5 %;对照组显效 4 5 例 ,有. 2 治疗组
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加用 中药 。方 用黄芪
血不去 ,遂新 血难生 ,久 则气血 双亏 ;气血 不运 ,正气 日衰 ,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津液亦 阻滞不行 ,痰湿横 生 ; 加之劳 倦 内伤 、忧 思 恼 怒 、酗 酒 饱食 等诱 因 ,导 致 气 血阻滞 、脑 脉痹 阻而成 。病位 在 脑 ,病 性 为本 虚标 实 、 上实下虚 。以肝 肾不 足 、气 血 亏虚 为本 ,痰 浊 、气 滞 、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 ( 治疗组)脑 中风患者 6 0例 ,其 中男 4 0例 ,女 2 0例 ;年龄 4 5  ̄7 5岁 ,平 均年龄 6 0岁 ; 其 中脑出血患者 3 5例 ,脑梗塞 患者 2 5例 。对照 组患者 6 0 例 ,其中男 3 5 例 ,女 2 5 例 ;年龄 5 5  ̄6 5岁 ,平均年
入5 %葡萄糖 2 5 0 ml 中,静滴 ,每天 1 次 ;胞二磷 胆碱注 射液 0 . 7 5 g ,维生素 c注射 液 3 . 0 g ,辅酶 A I O O U,三磷
酸腺苷注射液 2 0 mg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2 O al r 加入 5 % 葡萄糖 中 ,静滴 ,每天 1 次 ,治疗周期为 1 0天 。
2 5 0 ml ,混匀后 分 2次 服 用 。4周 1 疗 程 。发 病 1周 后 ( 病情稳定 ) ,取 百会 、印堂 、曲池 、合 谷 、血海 、足三 里 、三阴交、太 冲等穴 位针灸 。吞 咽 困难 加上廉 泉 ;口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45例疗效观察
可 有 排 尿 , 9 % 以上 在 2 h内排 尿 。通 常 第 一 天 尿 量 只 有 而 0 4 1  ̄2 t. 足 以使 膀 胱 胀 满 而 不 适 。往 往都 是 家 属 在 0ml 0ml 不 n
尿 , 近两年失访 。 但
3 讨 论
史 其 母 亲并 保 留 2 产 前 因妊 高 症 使 用 硫 酸镁 , 4h生 因此 保 留
尿 管 , d后 拔 除 患 儿 能 正 常 排 尿 。 还 有 些 原 因不 明 , 待 进 2 也 有
一
步探讨 。 对 于 稍 年 长 儿 , 石 是 发 生 排 尿 困 难 的 常见 原 因 , 注 结 要
意 生 活在 偏 远 落 后 的农 村 ,加 上 机 体 本 身 存 在 器 官 的解 剖 或 代 谢 异 常 , 生泌 如 发
尿 系 结 石机 会 必 然 增 加 。本 组 病 例 中 因尿 道 或 膀胱 结 石 致 排 尿困难者 1 8例 , 中 1 其 0例 合 并 上尿 路 结 石 。 于 导 尿不 能置 对 人 尿 管 经 检查 证 实 膀胱 尿道 结 石 时 , 其 结 石处 于后 尿 道 时 , 尤 千 万 不 要 盲 目置人 尿道 探 子 试 图将 结 石 推 人 膀 胱 ,因 患 儿往 往 哭 闹 不 休 , 上 疼 痛 刺 激 , 易发 生 尿 道 损 伤 , 充 分 准备 加 极 应 后 , 麻 醉 条 件 下 , 要 时 配 合 膀 胱 切 开 , 用 小 儿 尿 道 探 子 在 必 使 小 心 缓 慢 将 结 石 推 人膀 胱 , 切不 可使 用 暴 力 。对 于 前 尿 道 结 石 , 接在麻醉状态下行尿道切开取石 , 严密缝合切 口。 直 并 有 些 包 茎 包 皮 口狭 窄也 可 以发 生 排 尿 困难 , 断不 难 。 诊 大 多 数 认 为 包 茎 患 儿在 5岁 以 上手 术 较 合 适 。 因此 年 龄 较 小 的 患 儿 可 以切 开 包 皮 口 , 离 与 龟 头 粘 连 , 炎 症 水 肿 消 退 后 二 分 待 期 手 术 。女 婴 因小 阴 唇 粘 连 阻 塞 尿 道 外 口经 分 离 粘 连 扩 张 尿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分析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辩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运用计算机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46例患者应用西药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应用中西医辩证分型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同辩证分型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辩证分型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了更为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辩证分型;中风后遗症;疗效大部分中风患者均伴有较为严重后遗症,表现为偏瘫、语言障碍、运动失调等,对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
由于中风后遗症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单一的疗法往往很难获得理想的疗效,如果临床可以正确辩证论治,则患者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感觉功能、肢体运动功能获得了更明显的改善,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一步探析中西医结合辩证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运用计算机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
观察组46例患者中,26例男性患者,20女性患者。
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3.35±6.31)岁。
其中,风痰阻络型者12例,肝阳上亢型者11例,气虚血瘀型者15例,肝肾阴虚型者8例。
对照组46例患者中,25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
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2.81±5.29)岁。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可比性尤为显著。
1.2方法1.2.1对照组46例患者应用脑蛋白水解物进行西医治疗。
脑蛋白水解物(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药物剂量为60 mg,溶于250 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次/d,1个疗程的时间为10 d。
脑中风后遗症期头昏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 2 3 . .
张冠状动脉 , 增加冠脉血流量 。 本方组 成针对病 因,切中病机 , 临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随证加 减,对高血压证属肝火上炎或 肝肾阴亏 、肝 阳上亢所致眩晕等证进行治疗 ,具有疗 效显著, 症状缓解率高 ,血压下降且稳定 ,无 明显不 良反应 等优 点,值
Z h u y u , Xi n g s h e n , Ka i q i a o p l u s mo d e m c i t i c o l i n e , a c e g l u t a mi d e i n j e c t i o n s , a n d o r a l t h e h e a r t a n d b r a i n h e a l t h c a p s u l e s , t h e e ic f i e n c y r a t e
昏重 为主诉 的脑 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临床 资料 , 探 讨脑 中风后遗症期头 昏重 的证型特点 ,总结治疗经验 。结果:9 2 例患者可辨证
分型 为气虚血 瘀型 、肾虚血瘀型 、痰湿瘀 阻型 、肝 阳上 亢型 四个证 型。辨证应用补 肾平肝益气豁痰逐瘀醒神开 窍类 中草 药,联合
应用 西药胞二磷胆碱 与 乙酰谷酰胺针 剂 、 口 服 心脑健 胶囊 , 有 效率 高达 9 0 . 8 0 %。 并同时能够不 同 程度 的改善伴发 的其他后遗症状 。
作者简介 :
吴文 岭 ( 1 9 6 2 一 ) ,男 ,汉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 治 中医师 ,从 事 中医 临床 工作 3 2年 。 ‘
参考文献 :
[ 1 ] 国家 中医 药管 理局 . Z Y / T O 0 1 . 1 - 4 ) 0 1 . 9 . 9 4中医病 证诊 断疗 效标 准[ S ] . 南京: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中医特色治疗个人观点:脑中风后遗症多见于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等,其中,脑出血和大面积的脑梗死或多或少均可留下一些后遗症,这里有必要在提提脑出血病症:大于30-----50毫升的出血一般在急性期我不主张手术,注意是进行icu治疗方案。
临床评估风险,及病情发展情况。
稳定后,在采用保守治疗方案。
否则采用钻髅碎吸术或开髅术。
30毫升以下我们主张内科保守治疗。
对脑梗塞的急性期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病情,发病状况,体质,禁忌症,家属的经济情况和治疗要求,以及时间治疗窗,院方设备技术决定治疗方案。
1:pcpR血管内旋抽吸溶栓支架固定术。
设备技术经济要求较高。
2:尿激酶,链激酶,蚓激酶。
巴曲酶或重组纤维ra-t等治疗方法。
3:奥扎格雷。
阿司匹林等,4:扩管药的应用戊己可可碱。
尼莫地平等药物。
还有中药的针剂,例如:丹红,脉络宁。
清开灵,血塞通,灯盏花素等,疗效是肯定的。
中风分三期第一期,急性期。
急性期指的是发病以后的两周以内,发病两周以内就是急性期。
中脏腑这个昏迷的病人急性期最多一个月,就中经络的在两周以内,中脏腑的在一个月以内,这个病程期间叫急性期。
急性期的关键就是救命,你不抢救,不救命那病人死亡率很高的,这急性期的特点要救命当然怎么发挥中医的作用,我下面都要讲,中医能发挥作用在这个急性期。
第二期,恢复期第二个,恢复期。
恢复期就两周一个月以上到在半年以内,这个恢复期。
这个恢复期的主要的目的是降低他的致残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都是这个残废呀!所以恢复期的治疗的重点是降低他的致残率,这个致残率,这个阶段西医是没办法的全靠中医发挥优势,尤其这个作用针灸和锻炼,加上中药,这是很大的关键。
而且这个恢复呢一个月以内,一个月到三个月,叫他恢复一天一天可以恢复,所以治疗对路他的半身不遂,今天手指不能动也许明天就能动了,很快后遗症期就几乎就致残了。
他的后遗症有三个:一个是语言蹇涩,尤其出血或者梗阻在左半侧,左半侧因为语言中枢在左边,那就往往语言不利,最难恢复的就语言。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
明 1 0 , 麻 8—1 g 钩藤 l 1 g 葛 根l s s 5~3 g 天 2, 0— 2 , O— o ; 偏 瘫 日久 加重 活血 药而疗效 不 明显者可 用水蛭 等虫类
药 破瘀通 络 ; 中气不 足者加 重黄芪 用量 , 以增强 补益 中
ef cie,wot y o lnia p ia in. fe tv rh fci c a pl to l c K e o d I e rtv e ii e; sr k e u l e;efc y w r s:ntg aie M d cn to e s q e a fe t 。
i r v me ti a e mp o e n n 6 c s s,efcie i a es c s s, te ttlefc e c fe tv n 7 c s ,4 a e h oa fii n y;t e r ame r u h te t ntg o p,21 a e , t a i e o e y i a e c s s he b sc r c v r n 5 c s s, sg iia ti infc n mprv me ti c s s efci e n 8 a e , I ai c s o e n n 8 a e , fe tv i c s s nv ld 0 a e; t tlef cie r t b t e te t g o s P < 0 0 oa fe tv ae ewe n h wo rup 5, t a h h tt e
I t g a i e M e i i e C l c lO b e v to n Tr a m e fSt o e S q l e n e r tv d c n i a ni s r a i n o e t nto r k e uea
中风后遗症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的优化及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风后遗症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的优化及临床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中风后遗症是中风患者在恢复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临床上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包括认知障碍、言语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中西医结合已成为中风后遗症康复的主流治疗方式之一。
由于中西医结合理论不同,治疗方式和原则也不同,因此需要对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进行优化,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的优化及临床研究,并通过临床实验,评价优化后的康复方案在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选取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优化后的治疗,另一组接受传统康复治疗。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优化后的治疗包括中医按摩、中药汤剂、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和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西医治疗方法。
传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理疗、康复运动、言语治疗等。
采用神经功能评估、认知功能评估和活动日志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复发率等各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因素。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的优化,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并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中西医结合康
复治疗方式的应用。
此外,研究结果对于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风后遗症康复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 与西医大致相同,这里不再重复。
诊断
• ①以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愦,半身 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为 主症。
• ②多急性起病。 • ③病发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
病史者。
• ②常在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时突然发病。 • ③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和偏瘫等局
灶神经体征。
• ④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多数为血性。 • ⑤头颅CT或 MRI扫描可确诊。
治疗
• 一、出血性脑血管病; • ⒈原发病治疗;如降压等。 • ⒉恢复期治疗;1.防止血压过高和情绪激
动,避免再次出血。2.功能锻炼:3.药物治 疗: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脑复康、 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等。 4.理疗、体疗及 针灸等。
诊断
•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诊断要点为:①50岁 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史或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者; ②在安静休息或睡眠发病,症状在1—3天达到高 峰;③无明显的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④有颈 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的症状和体 征;⑤脑脊液检查一般正常。⑥CI和MRI有助于 确诊。
•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 ①大多数发生在50岁以上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
• ④情志过极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 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 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为中风。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 综观本病,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 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 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 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 气逆,导致⒈脑脉痹阻或⒉血溢脉外,引起昏 仆不遂,发为中风。其病位在脑,与心、肾、 肝、脾密切相关。
•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体会
•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 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 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 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 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 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 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 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 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 在兴奋、激动、用力等因素的影响下,血压骤 然升高,超过其血管壁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受损 的动脉破裂而出血。
•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 • 病因;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
高血压,其它病因有脑动脉炎、先天性脑血管畸 形、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高凝状态等。 此外尚有体内其他部位脱落的栓子栓塞于脑血管。 • 发病机理;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因使脑血管受损, 管壁粗糙,管腔狭窄。因睡眠、失水、心律失常、 心衰、休克等原因使血流缓慢、血压下降、血液 粘滞度增高时,在病变的动脉壁处易形成血栓, 使原已狭窄的血管阻塞,而出现脑功能障碍。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遗症认识
• 中风后遗症;是指脑血管病病情控制后, 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的遗留症 状。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 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 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 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 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 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症状。
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一、出血性脑血管病; • 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粥样硬化。 • 较少见的原因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
液病、脑动脉炎、抗凝或溶栓治疗。 • (二)发病机理; • 长期高血压和小动脉硬化,在一些经常承受高
压部位如大脑中动脉的分支豆纹动脉等处,由于 其与主干成直角和管壁较薄等解剖特点,易形成 微小动脉瘤。
• ③脾失健运;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 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 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 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 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此 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 热生风也”。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 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 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 而发为中风。
病机
• 其病机有;①虚(阴虚、气虚)、②火(肝火、 心火)、③风(肝风)、④痰(风痰、湿痰)、 ⑤气(气逆)、⑥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 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病性多为本虚 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 乱。而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 神明失用。
病因
• ①积损正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 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 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 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 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 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 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 ②劳倦内伤;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 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 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 脉络。
•
• 由上述两种病变共同作用结果,导致脑局 部的血流中断和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如 果影响到由脑神经控制的运动神经系统, 就会出现偏瘫、肢体障碍等相应的后遗症; 如果影响到脑神经控制的语言中枢神经, 就会导致语言障碍甚至失语等相应神经系 统症状。
临床表现
• 在脑血管病基础上出现;偏瘫(半身不 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 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 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 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 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症状。
•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 • ⒈原发病治疗; • 如脑血管扩张剂使用、降血粘、血脂、血压、
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使用。
• ⒉恢复期治疗; • 主要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瘫痪肢体应加
强被动运动及按摩,防止关节畸形。可根据条件 条选用理疗、超短波疗法。同时鼓励患者进行肢 体活动锻炼。有失语者应进行语言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