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特色讲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特色
浅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特点
【摘要】:说到现当代中国文坛,余秋雨是一位始终绕不开的作家。特别是
他标志性的历史文化散文,更是引领了文坛一股鉴史伤古的散文创作潮流。其《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霜冷长河》等散文集更是成为近一二十年年来经久不衰的畅销书,余秋雨可以说是现当代历史文化散文的开创者和领跑者。本文结合余秋雨散文的具体描写,试通过对其文章的探究以及写作笔法的剖析,浅析其历史文化散文的特点和特色。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特色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余秋雨是中国现代文坛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国文脉》等文集,被公认为全球华人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从“历史文化”视角写人状物,余秋雨总能注入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传达对民族文化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文明批判,将人、自然、历史与文化浑然融为一体,具有广博而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但其一些历史散文中也不免为了突出情感而故作矫情,给人一种虚假做作之感。下文将从历史的追忆、人文情怀、主体意识和诗意的语言、以及部分片段的做作矫情等几个方面对余秋雨的散文特色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对历史的追忆
作为历史文化散文,对名胜古迹的凭吊以及对历史的追寻与反思自然是第一位的。余秋雨的散文都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对历史的追寻。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永远无法也不能为人们所忘却的文化传承,中国的历朝历
代都
有写史的传统,可见历史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独特情感。余秋雨在散文
作中将历史与文化相融,使其作品散发出强烈的历史厚重感。
在余秋雨笔下,历史并不是没有生命的,而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漫漫长河,过去、现在与未来都在文化历史中紧密相连。余秋雨写过敦煌,写过都江堰,但写到最后一篇却是《这里真安静》,是一片荒凉的坟墓。余秋雨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写道:“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在《莫高窟》中,他写道:“莫高窟可
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这是何等的气魄,在余秋雨的笔下,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前人留下的骨架,而是充满了血肉、永远不会凋零的生命。在《道士塔》中,余秋雨面对面前的断壁残垣,想起了:“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这一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余秋雨重新诉说历史时,想象了一些细节,进而使感情更加浓烈。这是作者对那些卑劣行径的的声讨,对那段屈辱历史的的哀叹,是以史为鉴,敦促现代人不走过去的老路,更好的保护中华民族古老绚烂的文化。
《一个王朝的背影》等许多文章也是这样,余秋雨重现历史却不拘泥于历史,通过遗迹和历史故事抨击那些曾经肆意践踏我们民族文化的行径与当时国人的愚昧,从而对现代人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历史的根本意义,也是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出发点。
二、强烈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余秋雨追寻历史过程中发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以及价值取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于是在他的文章中,关注的不仅仅是历史本身,而是延伸出对人本身的关注,希望借自己的笔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人们做出更利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价值选择。
余秋雨从历史的丰富与深邃入手 ,聚焦于人的灵魂底蕴。他在《霜冷长河》中大谈友情、名誉、善良等问题,指出友情应真诚付出,没有目的,面对名誉当有淡然的心态,善良之心则应广博开阔等,希望读者能够铭记历史但不沉溺于过去的辉煌和屈辱,为他们构建出面对人生百态时应有的人格与良知。这也是我们所讲的“文学担当”。文学作品的生命源泉便在于文学担当,文学担当就是其作品是对社会、对人民是有益的,能够帮助劝导人们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读者自己的某一方面发展,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无疑具备强烈的文学担当的,他对历史的追寻追根到底是为了引导人们去反思自身、引导社会去反思历史。他从沉重的历史中,以及紧迫的现实中试图去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表达作为中华儿女心中的拯救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愿望。
可能同为文人,更能明白历代文人的心理活动。余秋雨散文中更多关注推崇的是历代文人。在他眼中“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 ,不是帝王 ,不是贵妃 ,不是将军 ,而是这些诗人。”可是这些封建文人大多只能成为权力的附庸,少数不愿趋炎附势的文人只能寄情山水、云游四方、独善其身。所以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小人牵着大师 ,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 , 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这也正是文人和社会的无奈。余秋雨通过这些叙说,表达了作为文人的他对前辈的哀叹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他所期望的文学是人民的文学,是对人的灵魂的触碰和指引,而不是少数人操纵的虚假文学。这些体现了他作品中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文学担当。
三、第一人称以及诗化的语言
余秋雨的散文中多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好像在讲他自己的故事,但读者都能从“我”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他通过描述“我”的情感体验与心理活动,把“我”放在当时的大的时代背景下,让读者看到了“我”的个性。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个向导一样,为读者讲述历史故事,带领读者游览古迹,更兼顾着评论员的身份,为读者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
物,让人身临其
境,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在余秋雨的《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语言为读者描述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宅,让读者感受到当年晋商的豪迈,进而了解晋商的兴起与衰落,跟随着“我”的讲述,读者不知不觉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都带着自己浓厚的情感体验,作者将读者带进了主体情感世界,对历史进去思索和追问。
所谓诗化语言,即语言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中就充满了诗意的语言。他的散文语言表达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他继承了前人的文风,并更加的抒情诗化,有着独特的风味。他的文章是诗与散文的结合,既有诗的柔情,又有散文的行云流水。
在他的文化历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情感体验来确定主题,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使“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以小见大,以小“我”见大“我”,从自身出发去探究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历史全貌。
四、部分片段的虚构做作
余秋雨说:“我是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传递文化。”他的散文无疑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历史传递中华文化。然而,读多了余秋雨散文的人也会发觉,他的散文几乎都是一种模式,《文化苦旅》中《道士塔》、《一个王朝的背影》、《西湖梦》等文本的叙事模式,一般是以历史名胜古迹为文章的出发点,然后讲述与历史景物、自然山川有关的人文景观,又突出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会自然而然地阐述自己的历史观感,对整篇文章进行升华。余秋雨的这种写作模式中,全凭主观感情的拿捏。有时为了突出特别的情感,在还原历史时会参杂一些细节描写,但这些细节与情感大多是作者的主观臆造,给人以虚假之感。余秋雨在有一段关于王道士生活起居的描写:“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作者的这些细节不知从何得来,可能是为了反映那个时代人们的愚昧守旧而故意捏造。有时候会让人觉得他是为了营造一种感伤的气氛、悲剧的色彩,故意构造一些虚假的故事,读多了会给人不真实的阅读体验。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抒情是文学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余秋雨的散文中表现的更为突出。余秋雨的散文成功的运用了抒情的语句,但在一些片段上他为了抒情而抒情,给读者无病呻吟的感觉。在《这里真安静》中作者写道:“多少倩笑和呐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