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油理论的发展
生油理论的发展
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油气成因的认识基本上分为无机成油和有机成油学说两大学派。
(一)无机成因说1、碳化说:1876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石油是地下深处的金属碳化物与下渗的水相互作用所生成。
生成的石油蒸气在冲向地壳的过程中冷凝形成油气藏。
3FemCn+4mH2O——mFe3O4+C3nH3m 2、宇宙说:1889年俄国索柯洛夫:碳氢化合物是宇宙所固有的,在地球处于熔融阶段时即已存在于气圈之中了,以后地球冷却被吸附凝结在地壳上部形成油气藏。
3、岩浆说:苏联库德梁采夫(1949,10),在纪念宇宙说六十周年时突然由有机说的观点转变为无机说,认为地球深处的岩浆中,含有C、H,还有O、N、S及石油中其他灰分元素。
在6000℃—12000℃下,C、H可形成甲基,到3000—4000℃可形成次甲基,随着温度降低,可形成甲基,最后形成甲烷,甲炔基可聚合形成各种烃,在温度、压力适合时形成石油。
其证据是:岩浆岩、变质岩中相继发现油气藏,二)有机成因说1、十八世纪中叶,罗蒙诺夫提出“石油是煤在地下高温蒸馏的产物——蒸馏说2、二十世纪初,发现石油中有卟啉化合物,石油有旋光性——有机说盛行“植物说”、“动物说”、混合说、脂肪说、碳水化合物说、蛋白质说3、“混成说”(1932年古勃金):含有各种类型的分散有机质的淤泥,在成岩早期产生分散状态的石油,在压实过程中和水一起进入储层形成油气藏。
——早期有机成因说4、早期有机论(P.V.Smith,1952—1954):石油是有机质在沉积(埋藏成岩)早期生成的,是许多海相生物遗传下来的天然烃的混合物。
5、晚期成油说(P.H.Abelson,1963):石油是由沉积岩中占有机质70-90%的不溶部分(干酪根)经过一定的埋藏演化,在成岩作用晚期,经热解产生的。
——干酪根热解成油说6、液态窗(Pusey,1973):液态烃分布规律,主要分布66.5~148.9℃地温间,高于此温度大部分为凝析气田、气田、干气田;低于此温度则为生物成因气。
中国从劳动中诞生的发明
中国从劳动中诞生的发明一、陆相成油理论发明创新概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及天然气的国家之一。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陆相盆地生油理论"和"陆相盆地成油理论"指导了大庆油田的发现。
人们一直认为只有在海相地层中才有可能出现的大的油田,中国的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只要条件适宜,陆相沉积也可能生成大油田的理论。
世界影响:中国石油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对全球陆相生油及油气藏形成理论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质系主任A.D.马洛尔教授在了解了中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情况后著文说"中国油气藏普遍形成于陆相沉积。
作为陆相沉积盆地专家,我从那里(中国)学到了许多有关盆地的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陆相石油地质研究在短时期内从勘探实践到确立理论取得如此明显而巨大的进展,的确使世界石油地质界的一部分科学家难以理解和接受。
直到1966年,仍有一些国外著名地质学家发表文章认为,中国人在渤海湾地区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陆相生油论"是"不可能的,是耸人听闻的说法"。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世界陆相盆地中又有一重大发现,人们在澳大利亚的吉普斯兰盆地和库珀盆地找到了一系列由陆相沉积所形成的大中型油气田。
重要的是,李四光的“陆相成油理论”让中国人彻底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尤其是大庆、大港、胜利等地连续建成大油田,陆相成油理论的作用功不可没。
李四光的“陆相成油理论”曾经在中国的7大标志性科技成就中,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位列第四,仅次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杂交水稻。
二、杂交水稻发明创新概述: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籼型杂交水稻比传统水稻增产30%以上,它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
美联社之前文章称,袁隆平的高产水稻研究帮助养活了全世界人民。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简答题题库
1、井下断层存在的可能标志是什么,应用这些标志应注意哪些问题?.首先就是地层的连续性被打破,诸如地层的重复、缺少、杂乱排列等等;其次是看到断层碎屑;其他的一些断层的经典标志在井下可能不会太显现;2.(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在这个阶段,埋藏深度较浅,温度、压力较低,有机质除形成少量烃类和挥发性气体以及早期低熟石油以外,大部分转化成干酪根保存在沉积岩中;(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这个阶段产生的烃类已经成熟,在化学结构上显示出同原始有机质有了明显区别,而与石油却非常相似;(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凝析气和湿气大量形成,主要是与高温下石油裂解作用有关,二石油焦化及干酪根残渣热解生成的气体量是有限的;(四)深部高温生气阶段已形成的液态烃和重质气态烃强烈裂解,变成热力学上最稳定的甲烷,干酪根残渣在析出甲烷后进一步浓缩,成为沥青或是次石墨。
2、试述有机质向油气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1)埋深:0-1000米;(2)温度:10-60度;(3)演化阶段: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碳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4)作用因素:浅层以细菌生物化学作用为主,较深层以化学作用为主(5)主要产物:生物成因气、干酪根、少量油(6)烃类组成特征:烃类在有机质中所占比例很小(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1)深度:1500~2500—3500米;(2)温度:50~60—150~180度(3)演化阶段:后生作用的前期,有机质成熟,进入生油门限(4)作用因素:热力+催化作用;(5)主要产物:大量石油,原油伴生气,湿气,残余干酪根;(6)烃类组成特征:正烷烃碳原子数及分子量减少,中、低分子量的分子是正构烷烃中的主要组成组分,奇数碳优势消失,环烷烃及芳香烃的碳原子数也递减,多环及多芳核化合物显著减少(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1)深度:4000-6000米;(2)温度:180-250度;(3)演化阶段:后生作用后期,碳化作用的瘦煤-贫煤阶段,有机质成熟时期;(4)作用因素:石油热裂解、热焦化阶段;(5)产物:残余干酪根及液态烃,热裂解产生凝析气、湿气及干酪根残渣;(6)烃类组成:液态烃急剧减少,低分子正烷烃剧增,主要为甲烷及其气态同系物(四)深部高温生成气阶段(1)深度:>6000米;(2)温度:>250度,高温高压;(3)作用阶段:变生作用阶段,半烟煤-无烟煤的高度碳化阶段;(4)作用因素:热变质;(5)主要产物:湿气、凝析气、干酪根残渣,深部高温高压下热变质成干气和石墨。
现代生油理论
现代生油理论现代生油理论是生产油和液态石油产品的重要理论,它帮助人们了解石油的来源和形成过程,以及影响油藏形成和有效利用的因素。
它结合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加以概括和简化,确立了可用的石油勘探和开采的理论原理。
现代生油理论的最初是由德国石油勘探家克莱门茨马太林于1913年提出的,在他提出的理论基础上,后来经过几十年来不断完善,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成为推动石油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广泛应用于油气水勘探中,为勘探和开采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现代生油理论中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石油来源和形成过程、石油与其它油气类型的联系、油藏形成条件及其影响的因素等,也包括油气水勘探与开发的原则、手段与技术等。
首先,石油的形成是由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作用作用而形成的,是一种由有机物及类似有机物演变成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混合物,其中有机物又是由大量优质原料,经过长期地壳演化而形成。
例如,石油主要由有机物组成,包括碳、氢、氧、氮、硫、氧等元素。
在这里,碳是以烃(烷烃、环烃)的形式存在的,也是石油的主要组分。
其次,对油藏形成的影响因素也是现代生油理论的重要内容,油藏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地质和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地质和物理因素是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岩石性质、岩石结构、油气类型、地质构造、温度、压力等等。
化学因素是生油作用的催化剂,它们能促使有机物形成更高级别的物质,是油藏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最后,生物因素是油藏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它们的作用是将原有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变化,使之形成石油或液态石油产品。
此外,现代生油理论中还涉及到油气水勘探与开发的原则、类型、手段和技术等。
这些技术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化学勘探与分析、生物勘探与分析、油气水开发技术、钻井工程技术等,它们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也是油井成藏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现代生油理论是生产油和液态石油产品的重要理论,它集合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有助于人们了解石油的来源和形成过程,以及油藏形成、开采与有效利用的因素,是推动石油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石油勘探和开采工作的理论指导。
关于海相生油理论和陆相生油理论问题
烃源岩生油理论的组成部分 , 都具有相 同的沉积环境、 相同的有机物质来源、 相同的岩性特征及沉积成岩和
有 机 物 质 热演 化 过程 , 客 观 上 并 不存 在 独 立 的海相 生 油理 论或 陆相 生 油理 论 , 更 不存 在 仅仅 适 合 某 国家或
某地 区的特 色海相 生 油理论 或 陆相 生油理 论 。
源岩 千酪根 类型存 在 的差 异 。
来源: 《 石 油观 察 》
因为任何 地 区和 国 家只是 全球 各 行 政 单元 的 具体 名 称 , 从 石 油地 质 角度 分析 , 任 何 地 区或 国 家的石 油
地质特征 , 都是全球石油地质发展 演化过程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都应 当具有全球石油地质特征 的普遍性规
律和 局 部 区域 的特 殊性 。从 石 油地 球 化 学 角度 分 析 , 唯 一 不 同的是 由 于全球 三 大地表 沉积 环境 所 造成 的 烃
此, 历 史上存在 的海相 生油 与 陆相 生油之 争 , 实际上 是 由 于在石 油 地质研 究和 石 油勘 探 的初 期 阶段 , 仅 根 据
表 面现 象得 出的 片面结论 造 成的 。
从 目前全 球 的石 油勘 探 实践 及 石 油 地球 化 学研 究成 果分 析 , 不论 是 海相 生 油还 是 陆相 生 油 , 都 是 全 球
.
4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油 气 地 球 物 理
2 0 1 5 年1 月
关 于 海 相 生 油 理 论 和 陆 相 生 油 理 论 问题
通 过 海相 烃 源 岩和 陆相 烃 源岩 的 对 比分 析 不难 发 现 , 海 相 生 油与 陆相 生 油不仅 没有 本质 的 区别 , 而且
生物燃料的发展历史
生物燃料的发展历史生物燃料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生物燃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真正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
以下将从不同的类别来介绍生物燃料的发展历史。
1. 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开始尝试使用动植物油来替代传统石油柴油。
随着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柴油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20世纪90年代,欧洲开始在大规模生产生物柴油,而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则是生物柴油大规模推广的时期。
如今,许多国家都开始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产业,以减少对传统石油的依赖和减少空气污染。
2. 生物乙醇生物乙醇是一种利用植物或农作物等可再生物质发酵制成的液体燃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20世纪初,生物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被提出,但由于制备难度大、质量不稳定以及制备成本高等限制因素,其发展并不顺利。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的精力在生物乙醇的研发和生产上。
3. 生物气生物气是利用生物质进行厌氧发酵制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燃料。
生物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其真正的发展始于20世纪。
20世纪初,德国开始在大规模生产生物气,并在二战期间取得了重要的军事胜利。
21世纪以来,生物气的发展不断加快,许多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生物气产业。
4. 生物油生物油是一种利用生物质进行热解或压力催化反应制成的液态或半固体燃料,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燃料。
生物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但其发展始终受到技术难题和制造成本等方面的限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油的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未来生物油有望成为一种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燃料。
总体来看,生物燃料的发展历史即是一段从传统石油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史。
在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燃料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0.2 我国油气地质与勘探发展简史
《油气地质与勘探》(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loration)绪论0.2 我国油气地质与勘探发展简史1. 历史的回顾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描述了陕北富县、延安一带石油的性质和产状,推论了石油的利用远景:“石油……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
”“此物后必大行于世,……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穹,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1. 历史的回顾1840以前钻井工艺和天然气开采走在世界前列。
十二世纪,在陕北钻成了一批世界上最早的油井。
1820年,钻井深度达1050~1400m。
近代(1840~1949)受鸦片战争等影响,发展缓慢。
1867年、1911年,分别在台湾、陕北钻探石油;收获甚微→国外学者提出“中国贫油论”。
1933年,王竹泉和李春昱分别对陕北和四川进行石油地质调查。
1936年,成立四川油矿,潘钟祥等对四川进行石油地质调查。
1939年,在四川石油沟钻探井,获工业性天然气流。
潘钟祥 李春昱王竹泉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地质家不懈努力地寻找石油:1938年冬,孙健初对酒泉、玉门一带进行石油地质调查,1939年8月获日产原油10t ,发现老君庙油田。
1939~1943年,黄汲清等对四川威远进行了详查,对新疆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并提出陆相生油理论。
1941年,潘钟祥:“我国陕北和四川石油陆相成因问题”孙健初黄汲清1. 历史的回顾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只有台湾、甘肃老君庙、四川自流井、新疆独山子、陕西延长等几个小油田。
石油产量最高的1943年:32×104吨。
全国90%以上面积未作石油地质调查。
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工业基本是新中国建立之后发展起来的。
2. 新中国油气地质及勘探理论发展简况(1)初期发展阶段(1950~1959)山前坳陷、盆地边缘找油。
“背斜论”+“海相生油”,根据油气苗找油。
重点:西北、四川。
原因:①地表油气显示比较丰富;②地质基础工作较多;③受海相生油论的局限;④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
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
1.有利生油深坳(凹)陷控制了油气的形成和 分布
2.面临生油深坳(凹)陷的同生二级构造带是 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3.有利生油区基本控制了油气的区域形成和分布。
6
生油中心控制着油气分布
7
(三)复式油气聚集理论
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指位于同一构造单元之上, 彼此具有相同的成藏地质背景和密切成因联系的若 干个油气藏的集合,其中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 而以其它类型油气藏为辅,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 点,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构成了不同层系、不同类型 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含油气带。
油气田规模序列数学模型法:根据自然现象的概率分布特 征来估算资源量。
储、产量分析法:一种利用累计发现量与累计生产量之间 的关系,求得最终累计发现量的方法。
28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
(四)油气藏或圈闭规模概率分布规律法
--解释评价区资源量的结构,评价油气藏个数、最大油气 藏、某级别的油气藏个数;校正由其它方法给出的资源总量。
勘探初期发现的油气藏一般比最后阶段发现的油气藏要大。 应用该方法应具有边界条件: ①给定最小工业油气藏或最小油气圈闭; ②评价区的油气资源总量; ③已发现的油气藏要达15~20个以上; ④最大工业油气藏。
29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
(五)特尔菲法与专家系统
主要采用概率曲线法,将评价区进行有效划分,进而统计有 关各项资料,分别根据不同专家的认识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平衡 所有专家的认识,给出对某个盆地或区域的可靠的资源量。
•井筒技术 3.录井技术
——多参数、大信息量,现场快速、实时,为识别和及时 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性质、选择试油层段、进行烃源岩的 评价、储层评价、产能预测等提供依据。
什么是海相生油理论
口 赵士振
海相 生 油 是 海相 沉 积 层 生 成石
油 的 泛 称 。 海相 生 油 是 世 界 油 气勘探 的主要趋 势。
人 类发现 并利 用天 然 气和石 油
的历
史可
以
追
溯到几
千年前
但
.
是
应
用近代
科 学技
术手段
发展石
油
天
、
然
气 只 是 近 10 0 年 的 事情 。 经 过 不 懈 的
、
中 东等许
多地
区
都找
,
到
了
海
洋环 境 生 成 的 大 量 石 油 。
从 世 界 范 围看 , 有两 个基本事
实一 :
是 大 多数 含 油 气 盆 地 的 生 油 岩
是 海 相 沉 积 地 层 ;二 是 世 界 上 产 油 量
多储 ,
量规
模
最大
, 最丰富的含
油
区
在 中东地
区
石
,
油
产量
储
、
量
占世
界
石
油
覆盖起 来 于是在海底 形成一 种沉 积 .
物 。 淤 泥 沉 积 物越 积 越 厚 。 海水加 在
淤泥上
的压
力很
大 这 时候 .
淤泥
.
沉
积 物 结 晶成岩— — 海相沉 积 岩 后 深 .
埋 地 下一
定深度 .
就 开始 生成 油 气。
这 一 过 程 不 断地 进 行 着。 目前 , 欧 洲 、
美洲
.
.
原 始 物 质 是 低 等 海 洋 生 物 。 前 苏联 地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docx
石油地质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 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氧、氮、硫以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3•组分组成:石油中的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4•石油的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9石油与4°C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420表示。
5. 石油的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
6. 天然气:广义上指岩石圈中存在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石油地质学中研究的主要是沉积圈中以姪类为主的天然气。
7. 气顶气: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产出的天然气。
8•气藏气:单独聚集的天然气。
可分为干气气藏和湿气气藏。
9.凝析气(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坯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10•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煤型气: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2•煤成气: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13•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14•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15•油田水矿化度: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C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单位ml/l、g/l或ppm。
16. 储集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7. 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效孔隙度:岩样中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盆地为例陆相生油
1941年,《中国陕北和四川白垩系陆相生油》这篇放射光芒的划时代论文首次在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会议上宣读。“中国陆相生油”这一崭新的命题出自当时正在美国堪萨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位中国青年?潘钟祥。1931年,潘钟祥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4次到陕北进行石油地质调查,并在四川等地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他指出“陕北的石油产自陆相三叠系及侏罗系,四川产天然气的自流井无疑也是陆相地层”。赴美求学后,他在浩瀚的文献中也发现了诸如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北部泡德瓦斯油田的原油产于陆相第三系的例证,终于提出了“陆相地层生油”的论点。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世界陆相盆地中又有一重大发现,人们在澳大利亚的普斯兰盆地和库珀盆地找到了一系列由陆相沉积所形成的大中型油气田。
中国在进入70年代以后,先后在湖北江汉盆地、陕甘宁地区以及苏北和豫西南等地区发现了一批油气田。1975年末,河北任丘的古潜山油田的发现开拓了石油勘探的新领域。陆相石油地质理论也经历了从背斜油田、断块油田到复式油气聚集带等不同的认识论发展阶段。
中国老一辈地质学家以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结合多年石油勘探经验,建立了适合中国的“陆相找油”理论。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1928年撰文指出:“美孚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办。”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以谢家荣、潘钟祥、黄汲清、孙健初等为代表的地质学家先后到陕北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及天山南北进行油气地质调查,分别于1937年和1939年在陆相盆地中找到了新疆独山子油田和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1936年,孙健初三出嘉峪关,对玉门老君庙和石油沟进行了地质和石油资源的详细勘察。1938年冬,他与严爽、靳锡庚等一行9人骑着骆驼,顶风冒雪到达玉门老君庙,次年陆续钻浅井6口,发现了老君庙油田。老一辈石油地质学家坚持实践第一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大自然奥秘不断求索的精神,拉开了中国陆相找油的序幕。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一、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第一节油气勘探的理论一、世界油气勘探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初期阶段-原始找油理论(19世纪40年代以前)早期油气勘探活动中,由于人们缺乏对地质规律的认识,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找油工作主要是依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感觉进行的。
如利用油气苗找油,靠迷信观念布井等。
钻井的方式为顿钻及麻花钻,深度不超过500~1000公尺。
勘探方法仅限于钻井法。
勘探领域局限于油气苗附近和浅层。
缺乏地质研究,勘探效率低,成本高。
代表性成果:我国自流井气田、巴库苏拉汉、巴拉汗浅油层及中东的一些油泉和浅油层。
(二)中期阶段-圈闭找油理论(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人们在长期寻找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实践中,随着地学水平的提高,逐渐认识到,油气的聚集常和地下构造有关。
•找油理论1:线状分布理论--油气田呈线状分布,沿出油点的直线上找油。
这一认识对解释盐丘翼部分布的油田有效,因盐丘构造多沿断裂分布。
•找油理论2:背斜理论—石油聚集于背斜构造的顶部,沿构造等高线分布,背斜高点找油最有利。
19世纪后期,美国的怀特发表了背斜聚油的论文。
“背斜聚油理论”大大提高了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在“背斜论”的指导下,油气勘探由单纯依据油气显示,转为依据背斜构造。
地面地质测量寻找背斜构造成为找油的主要依据,地质家正式成为找油必不可缺少的专业人才。
1917年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成立,确立了石油地质家在油气勘探中的主导地位。
勘探领域扩大,主要为山前坳陷,山间坳陷。
在石油成因理论上,认为石油是由生物形成的有机成因理论逐渐抬头,最后占据主要地位。
该理论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理论至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油气勘探方法也有了很大发展,除在露头区采用地质法(地质填图找背斜)外,在覆盖区产生并逐步完善了重、磁、电、地震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寻找背斜圈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为在钻井中划分出油气水层,电测和地质录井方法都有了相应的发展。
石油地质学思考题(1-8带答案)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绪论1.什么是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石油地质学:又称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藏及其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对象:油气藏。
2.石油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成盆、成烃、成藏研究是石油地质学的三大主要内容。
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可归纳为:生、储、盖、圈、运、保,所以本课程根据由浅到深可归纳为以下四部分内容:油气藏的基本要素:流体、生储盖层、圈闭。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生成、运移、聚集。
油气藏成藏分析:成藏条件、保存与破坏。
含油气盆地及油气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
3.石油在国民经济中有何作用?答:①在工业及交通运输上作为燃料,称为工业的血液;②在轻纺工业上,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称为工业食粮;③在农业上,为农机燃料,化肥、农药的原料,是良田沃土;④在军事上,为战略资源和物质基础。
4.解放后我国石油工业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答:第一阶段:1949年——1958年油气勘探重点在西部地区,56年5月发现克拉玛依、四川的扬高寺气田,56年12月发现鸭尔峡油田。
第二阶段:1959年——1978年勘探重点由西部转向东部,1959年9月26日,发现了大庆油田,1963年发现胜利油田,1964年发现大港油田,1965年发现江汉油田,1967年发现下辽河油田,1970年发现长庆油田,1971年发现南阳油田,1975年发现任邱油田,1975年发现中原油田。
第三阶段:1978年12月——现在稳定东部,发展西部,面向海上,进军国际石油市场。
发展东部:东部油田继续增储上产,寻找隐闭油气藏。
发展西部: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等大油田的相继建成,……面向海上:发现海上大陆架,查明近海盆地的油气概况,有近10盆地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油储量主要在渤海4亿多吨,珠江口4亿多吨,北部湾1亿多吨;气主要在琼东南,东海、辽东有少量的气,……。
深部海域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存。
进军国际石油市场:自1992年以来,先后在秘鲁、加拿大、苏丹、委内瑞拉、马六甲、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合作项目或股权,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和南美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上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的战略区。
陆相石油与生油理论
陆相石油与生油理论
何志高
【期刊名称】《石油知识》
【年(卷),期】2003()1
【摘要】长期以来,在我国科学技术领域、学术界,当然尤其是在石油地质界,'陆相生油理论'盛行,它实际上早已成定论,几乎无人公开质疑:在《辞海》,从1980年第1版到1999年版,均已《陆相生油说》为词目:同时,该《辞海》在定义《生油说》词条时,把'陆相生油理论'称之为一种:'生油说',立于'无机生油'。
【总页数】2页(P32-33)
【关键词】陆相石油理论;陆上生油理论;石油;成因
【作者】何志高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关于海相生油理论和陆相生油理论问题 [J], ;
2.陆相层系的石油生成和生油岩评价 [J], Powe.,TG;徐景君
3.一个理论,一座丰碑--记中国陆相生油学科带头人黄第藩 [J], 国晔
4.陆相生油理论的确立(连载)潘钟祥与陆相生油说的提出 [J], 石宝珩
5.陆相生油理论的确立(连载)——其他老一辈地质家对陆相生油说的贡献 [J], 石宝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油理论的发展
生油理论的发展姓名:xxx学号:xxxx班级:xxx石油成因是石油地质学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只有石油生成之后才有运移、聚集、演化和破坏等一系列地质现象。
油气从哪里来?或者说什么是油气的先质?这些先质是如何转化为油气的?这些问题是从油气被发现以来,就摆在油气勘探开发工作者的重大课题是油气地球化学必须回答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具有阐明油气成因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油气勘探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
比如,在确定勘探区域和选择主要目的层时,实际上都是在一定成因假说的指导下进行的。
回顾众说纷纭的石油成因争论,主要体现为有机起源与无机起源两大派别的对垒。
油气成因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无机成因说,早期有机成因说,晚期有机成因说,以晚期有机成因为主兼顾其他成因理论。
由于石油工业早期找到的更多的是油,因此早期的油气成因理论更多关注的是原油的成因问题。
但现代石油成因理论应既包括油也包括气。
(一)无机成因说无机成因理论认为油气是无机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形成的。
1、碳话说:1876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石油是地下深处的金属碳化物与下渗的水相互作用所生成。
生成的石油蒸气在冲向地壳的过程中冷凝形成油气藏。
3FemCn+4mH2O——mFe3O4+C3nH3m2、宇宙说:1889年俄国索柯洛夫:碳氢化合物是宇宙所固有的,在地球处于熔融阶段时即已存在于气圈之中了,以后地球冷却被吸附凝结在地壳上部形成油气藏。
3、岩浆说:苏联库德梁采夫(1949,10),在纪念宇宙说六十周时突然由有机说的观点转变为无机说,认为地球深处的岩浆中,含有C、H,还有O、N、S 及石油中其他灰分元素。
在6000℃—12000℃下,C、H可形成甲基,到3000—4000℃可形成次甲基,随着温度降低,可形成甲基,最后形成甲烷,甲炔基可聚合形成各种烃,在温度、压力适合时形成石油。
其证据是:岩浆岩、变质岩中相继发现油气藏。
无机成因说的主要证据证据之一:烃类已经在实验室内通过无机物合成例如,著名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很早就已在实验室中由无机的碳化物合成出烃类Szatmari(1989)、张景廉(2001)等认为地幔脱气生成的CO2,CO,H2沿破裂带上升到超基性的蛇纹岩带,发生费-托合成反应:费-托反应合成的烃类伴随着岩浆活动(如火山喷发)沿花岗岩缺失的“通道”上升,并运移到储集层形成油气藏。
海相生油理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海相生油实验报告姓名:学号:日期:指导教师:简述 (3)一、海相地层的特点 (4)二、海相地层的生油原理 (5)三、海相沉积 (6)四、海相石油的特点 (8)五、我国海相生油现状分析 (8)六、中国海相生油理论的发展与实践 (10)参考文献 (13)海相生油是海相沉积层生成石油的泛称。
海相生油是世界油气勘探的主要趋势。
人类发现并利用天然气和石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手段发展石油、天然气只是近100 年的事情。
经过不懈的理论探讨和勘探实践,人们逐步确立和完善了系统的油气生成、聚集以及油气藏形成、分布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基础和结论都认为,石油的生成和油气藏的形成都是在特定大地构造单元内的海相环境中进行的。
早在1863 年,加拿大著名石油地质学家T.S. 亨特就阐明了石油的原始物质是低等海洋生物。
前苏联地球化学之父B·A·别纳科依在其名著地球化学概论》中指出,石油是海洋生物生成的。
1943 年美国地质学家W·E·普赖特再次强调:“石油是未变质的近海成因的海相岩层中的组成部分。
”“海相生油”理论认为,浅海之中生活着极小的动物———“浮游生物”,每年都有大量的浮游生物死去并且沉到海底。
河流又把大量枯萎的植物和淤泥带到海洋,植物和浮游生物混合在一起,然后淤泥和盐分又把它们覆盖起来,于是在海底形成一种沉积物。
淤泥沉积物越积越厚。
海水加在淤泥上的压力很大,这时候,淤泥沉积物结晶成岩———海相沉积岩后,深埋地下一定深度,就开始生成油气。
这一过程不断地进行着。
目前,欧洲、美洲、中东等许多地区,都找到了海洋环境生成的大量石油。
一、海相地层的特点海相地层,往往表现出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这样一次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也就是每一套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海相盆地具有优越的、比较稳定的水下环境。
众所周知,沉积物中有机质得以保存的关键因素是环境的缺氧程度。
海相生油 陆相生油
• 最早提出“中国的陆相也可能生油”概念的是一 名老地质学家潘钟祥。1941年,当时正在美国堪 萨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潘钟祥在美国石油地质 学家协会上首次提出,陕北的石油产自属于陆相 沉积的三叠系及侏罗系,此外,四川产天然气的 自流井也是陆相地层。但作为一名沉积学家,他 只是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石油探测的新可能。 • 同时,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等于1937年在新 疆发现了独山子油田,1938年在甘肃玉门开发出 了老君庙油田。为实践上证实中国可以从陆相地 层中找到石油提供了先期准备。
“陆相生油论”摘掉中国贫油帽
1978年,中国原油年产 量首次突破1亿吨,进入世界 产油大国行列,而陆相生油 指导了整个新中国石油开发 的进程。
“解放前,中国石油的产量很少,年产 量不到9亿吨,基本都靠国外进口的洋油, 比如美孚等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 明回忆。解放后,随着多位石油地质学家 的理论探索,和大庆、渤海湾等大型油田 的勘探和开发,中国终于脱掉了“贫油” 这顶帽子,向世界证明了又一个石油大国 的存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主要的理论指 导,就是“陆相生油”理论。
“贫油”帽子戴多年
• 1913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组织了一个调查团到中国的山 东、河南、陕西、甘肃、河北、东北和内蒙古部分地区进 行石油勘探调查,没有什么收获。据此,美国明尼苏达大 学埃蒙斯教授于1921年断言:“所有的产油层几乎毫无例 外地都是海相地层或与海相地层密切相关的淡水地层。” • 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教授勃拉克韦尔德在 一篇题为《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的论文中再次强 调,中国没有新生代海相沉积,似乎为“中国陆相贫油” 又增加了论据。 • 跟随世界流行的“海相生油”理论,中国在解放前的 的确确心甘情愿地戴着“贫油” • 这顶帽子。“解放前只有甘肃、新疆、陕西和四川四 个地方有一点油气,根本出不了什么油,一年只有9万吨 油。”那个时候,中国更多的是进口“洋油”,“美孚” (Mobil)公司的变和石油勘探重点战略的东移让中国 的石油工业发生了巨变。 50年代末,松辽盆地的特大型油田———大庆油田被发 现。 大庆油田的原油产自白垩系陆相储层,厚度达1000米以 上,油田规模约1000平方公里,年产量达5000万吨。
陆相生油理论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论述陆相生油理论地质1201班李楠032120113简述20世纪初,中东、北美、欧洲及前苏联的油气大多是在海相地层中发现的,因此,那些地方的石油地质学家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只有海相沉积地层才能生成油气,这便是所谓的海相地层生油论。
其中有一些石油地质学家(如富勒、克拉普等)还来中国作过石油地质调查,当看到中国大陆地表地层大多为陆相地层时,便认为“中国自石炭纪以后的地层主要是陆相成因,绝大部分地层缺少能够生成大量石油的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出版物中把中国与日本、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列为石油远景最差的国家。
这种观点一度影响了中国石油地质学界,几乎阻碍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正常发展。
可幸的是中国石油地质学家没有被海相生油论所禁锢。
潘钟祥、谢家荣、翁文灏、孙健初等对“非海相不能生油”的理论提出了质疑。
最早提出“陆相生油”的是潘钟祥,而后黄汲清、翁文波、李春昱、陈贲、尹赞勋、阮维周、王尚文、高振西等学者先后都论述了石油同陆相沉积的关系。
解放后,我们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进行了大规模的油气勘探,终于在陆相地层中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辽河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等油田,用勘探实践确立了陆相地层生油论,这是中国石油人对世界石油地质学理论的重大贡献。
一、陆相地层的特点陆相层序地层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层序地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陆相盆地沉积受多种因素控制,而且不同类型盆地的主要控制因素又各不相同,造就了陆相盆地沉积类型多、相变快、横向连续性差、纵向上层序厚度变化大,频繁的湖侵湖退使湖盆沉积垂向上韵律变化快;因此陆相层序地层的形成、结构和模式更为复杂,研究更为困难。
在研究与实践中,中国学者根据陆相盆地的边界特征、体系域边界特征、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是否有坡折带等因素,建立了符合中国盆地沉积实际的坳陷型盆地和断陷型盆地层序地层格架和模式。
控制陆相地层层序发育的因素主要是湖平面的变化、构造、气候、基准面的变化和物源的供给,特别是构造和气候显得十分重要,它们直接控制了湖平面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油理论的发展
----油气地球化学
CUG 021103班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在长期寻找、勘探和研究油气的基础上,提出各种生油假说。
不断地发展、改进完善,直至今天,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理论,逐步被大多数人接受,但是
世界上第一个试图探索石油成因的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
早在1763年,他就提出了以下观点:地下肥沃的物质,如油页岩、碳、沥青、石油和琥珀都起源于植物。
石油是当今世界使用最普遍的能源和最重要的化工原料。
然而关于石油的起源,自从100~200 年前,俄国两位有名的科学家分别提出了石油的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以来,学者们也就分成旗帜鲜明的两大学派,各持一说,至今仍争论不休,难分胜负。
石油工业发展早期,认为是石油是无机成因的,无机成因说大致可归为2类:一是地深成因说,认为烃形成于地球深处;二是宇宙成因说,认为烃类早在宇宙阶段已经形成。
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油气成因的认识基本上分为无机成油和有机成油学说两大学派。
(一)无机成因说
石油成因的一种假说。
这种假说认为,石油是由自然界的无机碳和氢经过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石油无机成因说大致分为两类。
①地深成因说,认为烃类起
源于地球深处。
其依据是:在火山喷出的气体及熔岩流中含烃,来自地下深处的岩浆岩中发现有C1~C2的烷烃及可供生成烃类的化学元素;变质岩、岩浆岩及穿入前寒武系结晶岩的伟晶岩中也见到含油显示,甚至在结晶基岩中发现可供开采的工业油气流。
②宇宙成因说,认为烃类在宇宙形成阶段即已生成。
其依据是:在天体中常有碳、氢、氧诸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存在。
例如,彗星头部的气圈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在太阳系行星的大气圈中也存在一定浓度的甲烷;在陨石中也已鉴定出烃类化合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化石燃料”来称呼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经过千百万年才形成的,埋藏在地层中的能源。
在煤层中,人们早已发现了树木的性状和由树木的脂类物质形成的琥珀等直接证据,表明煤炭确是由死去的植物变成的;对于天然气,石油地质工作者们也已证明,它们可以由石油、甲烷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煤炭的分解作用而形成,还可以从地下深处的岩浆中释放出来富含甲烷的“无机成因天然气”。
石油是由古代生物(包括动物与植物,尤以浮游生物为主)生成的,既有机成因,这一点也被大多数学者认同。
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石油勘探难度的增加和人们对油田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现象用“石油有机成因”的理论无法解释,长期失宠的无机成油理论又重新受到世界石油地质家的普遍重视。
1、碳化说:1876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石油是地下深处的金属碳化物与下渗的水相互作用所生成。
生成的石油蒸气在冲向地壳的过程中冷凝形成油气藏。
2、宇宙说:1889年俄国索柯洛夫:碳氢化合物是宇宙所固有的,在地
球处于熔融阶段时即已存在于气圈之中了,以后地球冷却被吸附凝结在地壳上部形成油气藏。
3、岩浆说:苏联库德梁采夫(1949,10),在纪念宇宙说六十周年时突然由有机说的观点转变为无机说,认为地球深处的岩浆中,含有C、H,还有O、N、S及石油中其他灰分元素。
在6000℃—12000℃下,C、H可形成甲基,到3000—4000℃可形成次甲基,随着温度降低,可形成甲基,最后形成甲烷,甲炔基可聚合形成各种烃,在温度、压力适合时形成石油。
其证据是:岩浆岩、变质岩中相继发现油气藏。
(二)有机成因说
石油是在质时期中生物死亡后,有机物分解而形成的。
石油有机成因假说的主要依据是:①石油馏分具旋光性(见石油)。
生物有机质普遍具有这种旋光性,而无机质则普遍不具有这种旋光性。
②现代沉积物及代沉积物中都含有构成石油的各种烃类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也称碳氢化合物)。
石油成因的理论研究,由于对原始物质的看法不同,出现了有机与无机成因之争,形成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两大学派。
无机成因论者认为,石油是由自然界的无机物生成的(见石油无机成因说);有机成因论者认为,石油是由自然界的有机物生成的(见石油有机成因说)。
在有机成因学派中,又有早期成油说和晚期成油说(见干酪根成油说),以及唯海相有机质成油与陆相有机质亦能成油之争(见陆相成油说)。
目前,石油有机成因说得到绝大多数石油地质学者的支持,特别是石油有机成因的晚期成油说在石油地质勘探工作中占主导地位。
石油勘探
实践表明,世界上已发现的99%以上的油气田都分布在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岩区,火成岩或变质岩中储存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石油是由附近的沉积岩中生成的石油运移而来。
由于干酪根热降解成油说能比较合理地解释石油的生成和分布,因而成为油气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
1、十八世纪中叶,罗蒙诺夫提出“石油是煤在地下高温蒸馏的产物——蒸馏说。
2、二十世纪初,发现石油中有卟啉化合物,石油有旋光性——有机说盛行“植物说”、“动物说”、混合说、脂肪说、碳水化合物说、蛋白质说。
3、“混成说”(1932年古勃金):含有各种类型的分散有机质的淤泥,在成岩早期产生分散状态的石油,在压实过程中和水一起进入储层形成油气藏。
——早期有机成因说
4、早期有机论(P.V.Smith,1952—1954):石油是有机质在沉积(埋藏成岩)早期生成的,是许多海相生物遗传下来的天然烃的混合物。
5、晚期成油说(P.H.Abelson,1963):石油是由沉积岩中占有机质70-90%的不溶部分(干酪根)经过一定的埋藏演化,在成岩作用晚期,经热解产生的。
——干酪根热解成油说
6、液态窗(Pusey,1973):液态烃分布规律,主要分布66.5~148.9℃地温间,高于此温度大部分为凝析气田、气田、干气田;低于此温度则为生物成因气。
液态烃存在的温度范围称为液态窗。
表明石油的分布于温度有关,存在于一定深度范围,并不在地表,从而支持了晚期有机说。
近来,石油有机成油理论的又一进展是煤成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现了一批与中、新生代煤系地层有关的油气田。
这表明煤系地层不仅是天然气的主要来源,而且也能形成相当数量的石油聚集和大油田。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通过有机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和实验模拟对煤成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提出了煤系地层有机质生烃机
理和演化模式。
这就更拓宽了油气勘探领域。
(三)与传统石油有机成因理论相悖的现象
近年来,传统石油地质理论和长期从事油气勘探的专家学者们遇到的许多问题,难以用传统的石油“有机成因理论”圆满地解释:
一、一些地区为什么找到了大约15亿年前形成的石油?而按照传统的石油地质与生物学理论,当时的生物量似乎并不足以形成石油。
为什么在不含生物的地层中也能找到石油?比如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阿塔巴斯河区和美国堪萨斯的克拉富特———普鲁斯油田,都是在没有富含生物的沉积岩层。
二、为什么许多大型油气田都分布在地壳的大型线状断裂带上?它们的分布显然受地球板块的边界控制,比如美国在洛杉矶的逆掩断裂带上就发现了19个油田。
为什么一些油气田都与大山脉相邻——那里大多是板块或者地块的结合带。
我国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在著名的“克——乌大断裂带”附近就找到了十余个油气田,而离开这条断裂带就很难发现油气田。
三、为什么世界上的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大多集中分布?比如中东地区,这仅仅用“那里的海相地层可以更多地富集有机质”的观点解释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四、为什么大型油气田的分布区内,往往地热值都较高?而且大油田的地层深部大多存在着一个地幔柱—那是油藏与地下深处相通的证据。
五、为什么世界上许多油田的汞含量都很高?其含量高于大气中含量的几十到几百倍。
为什么一些油气区中的的氦含量也高得惊人(比如我国四川南部天然气田中的氦的比例相当高,经过提纯后可以生产工业性氦)?为什么在世界许多
大型铅锌矿中都发现了大量碳质沥青?而铅锌矿富集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壳深部的热液上涌。
六、1973年辽宁省大地震后,辽河油田的石油勘探形势突然好转,1986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一跃成为继大庆、胜利油田之后我国第三大油田。
而且,辽河盆地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年产原油近一万吨;山东胜利油田的面积仅为3000平方公里,但采出的原油已达3000万吨;玉门老君庙油田经过60年的开采以后,已经采出了几倍于原来探明的地质储量,这些都是用常规的石油地质理论难以解释的。
七、传统的石油地质理论认为,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数百万年以上的时间,但是,最新的实验室内热模拟试验表明,石油的生成并不需要太高的温度和压力,人们对美国黄石公园内热泉的有机质研究也表明,生成石油的时间有几千年足矣!更有甚者,墨西哥湾水域漂浮的藻类经太阳暴晒数周后,竟有液态的油滴生成。
面对这些向传统石油地质理论挑战的现象,人们似乎有理由认为:世界上有些油田的石油似乎正在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一些油气可能来自地壳深处;石油的生成、运移、聚集可能与地震有关,而地震恰恰是地壳运动的表征,它能把地下深处的油气“送”上来吗?
总之,任何一种学说都没有穷尽道理,而只是开辟了通往真理之路。
任何的理论都在不断地进展,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今天和明天的油气地球化学者区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