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培训课件
血常规检查培训讲稿精品PPT课件
有关参数
目录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 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红 细胞数 正常值:27-34pg
目录
实验用品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 5ml 真 空 采 血 管 ( 含 有 K2EDTA 抗凝剂); 止血带(压脉带); 一次性注射器; 医用络合碘; 棉签。
目录
2、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CFU-S→CFU→Eo→Eosinophil E增殖和成熟程序与N相 似,成熟的E在外周血中很少,占全身E总数1%左右, 大部在于BM和组织中 生理功能主要为吞噬作用,趋化作用
目录
2.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 哮喘 荨麻诊 药物过敏 ②寄生虫病 血吸虫、丝虫、囊虫 ③皮肤病:湿诊 剥脱性皮、银屑病 ④血液病:CML、Lyphoma E白血病 ⑤某些急性肿瘤:肿瘤转移或有坏死灶的恶性肿瘤 ⑥某些传染病,传染病感染期,E常↓
4.3、异型淋巴细胞
外周血有时可见到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C, 正常偶见,<2%,可能由T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来 增高:①病毒感染,如传单
N是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产生的, 它的生成受多种因素调控 1.1、中性粒细胞增多
1)生理性N增多:饱餐、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可 使N暂时性↑ 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可增高, 生理性增多都是—过性的,不伴有白细胞质量变化
2)病理性N↑: 原因很多,大致归为反应性增多和异常增生性增多两 大类:反应性增多是机体对各种病因刺激的应激反应, 动员骨髓贮存池中的粒C释放或边缘池粒C进入血循环。 因此,增多的粒C大多为成熟的分叶核粒C或较成熟的 杆状核粒C,而异常增生性增多为造血组织中原始或幼 稚粒C大量增生,释放至外周血中的主要是病理性粒C。
血常规医学课件
2023-11-08CATALOGUE目录•血常规检查简介•血常规检查流程•血常规检查异常指标分析•血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血常规检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01血常规检查简介血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查方法,通过测量血液中不同种类的细胞数量和其他指标,帮助医生诊断疾病、了解病情和评估治疗效果。
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采集静脉血液样本,然后使用显微镜和自动化仪器对血液样本进行分析。
什么是血常规检查评估病情血常规检查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例如,感染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可能下降。
诊断疾病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出许多疾病,如感染、贫血、白血病、过敏反应等。
指导治疗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感染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贫血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输血或补铁治疗。
血常规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凝血系统的状态,血小板计数下降可能表示凝血系统功能低下,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血常规检查的基本内容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身体的免疫状态,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表示存在感染或炎症,白细胞计数下降可能表示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可以反映身体的贫血状态,红细胞计数下降可能表示存在贫血,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是衡量贫血程度的指标,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可能表示贫血程度较重,需要尽快治疗。
02血常规检查流程通常在清晨空腹时进行采血,特殊情况需遵从医嘱。
采血时间静脉采血为主,采血量根据检测项目而定。
采血方式一般选择肘静脉,必要时可选择颈静脉或股静脉等。
采血部位采血前应告知患者放松心情,避免紧张情绪,同时做好消毒等准备工作。
采血前准备标本采集采得的血液需加入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凝固,常用的抗凝剂包括EDTA盐、肝素等。
抗凝处理分离处理储存处理将抗凝后的血液放入离心管中,以一定速度离心,分离出血清和血细胞成分。
实验诊断学血常规ppt课件
Alder-Reilly畸形
主要的形态特点是白细胞中(包括嗜中性、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胞浆中含有粗大的染成深蓝色的 (嗜天青)颗粒,有的压在核上,易与中毒性颗粒混淆; 通常颗粒不多,但仔细观察较易发现。本病为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是一种粘多糖代谢障碍性疾病。异常颗粒是由于 溶酶体缺乏某些水解酶,造成粘多糖和神经鞘磷脂堆集, 成为可染色的颗粒。患者常同时伴有脂肪软骨营养不良或 Hurler综合症。
(二)实验诊断学与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 临床检验(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
·临床检验:标本→检测→客观资料(结果、数 据、 信息)以检验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为重点。
·实验诊断:客观资料→分析和思维→客观依据( 诊疗、研究、保健)以检验信息的临床应用为 重点。
适用:急诊室、诊所、家庭检测等 缺点:标准化、规范化、质检等较差
5、影响因素与质量保证 全面质量控制
分析前 分析中 分析后
全面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检测
室内质量控制(部、省、市、国际)
6、循证检验医学
(evidence based laboratory medicine,
EBLM)
临床专家
检验专家
共同优选 检验项目
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
WBC<4 × 109/L称白细胞减少,主 要以N↓为主。
N<1.5×109/L称粒细胞减少症。 N<0.5×109/L称粒细胞缺乏症。
(1)某些感染:
病毒感染: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 、巨细胞病毒等。
细菌性感染:ST、TB、脓毒血症等。
血常规(图文精美)ppt课件
幼单核细胞增多,成熟型亦见
增多;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可
见大量幼稚单核细胞;骨髓增
生异常综合征时除贫血、白细
备注:单核细胞减少在临床意义不大。
胞减少之外,白细胞分类时常
见单核细胞增多。
精选课件
43
淋巴细胞—增多
生理性 儿童 病理性 绝对增多(计数值)
相对增多(百分比值)
精选课件
44
淋巴细胞—病理性绝对增多
单核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某些感染
正常儿童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较成 人稍多,平均为9%,出生后2周 的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 多,可达15%或更多。
如亚急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 黑热病等;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等单核细胞增多;活动性肺结 核可致血中单核细胞明显增多 。
某些血液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时可见
某些急性传染性疾病
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 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 淋巴细胞常明显增多。
某些慢性感染
如结核病恢复期淋巴细胞也 增多,但白细胞总数一般仍在 正常范围内,须借助白细胞分 类来识别。
精选课件
45
淋巴细胞—病理性绝对增多
淋巴细胞白血病
嗜碱性粒细胞轻度增高可 作为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一个早 期征象,持续大于0.1×109/L则 是骨髓增生性疾病的共同特 征。常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 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 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
嗜碱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可达 20%以上,多为幼稚型。
备精注选:课件嗜碱性粒细胞减少在临床意义不大。42
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 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速即恢复原有水平。 这种短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 重新分配所致。
血常规解读(课堂PPT)
红细胞增高
相对增高
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 毒
绝对增高 原发性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 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民
病理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紫绀心脏病、 肿瘤
38
红细胞增高
骨髓增殖性肿瘤
39
网织红细胞
参考值:0.5%-1.5%,(24-84)×109/L 增多:骨髓红系增生旺盛,见于溶贫、急性失血、
嗜酸粒细胞增高
正常值:0.5-5%,0.05-0.5X109 嗜酸粒细胞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大于0.5X109
16
嗜酸粒细胞增高
反应性
过敏 感染 皮肤病
继发性
结缔组织病 肿瘤 内分泌疾病
克隆性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4EO) 骨髓增殖性疾病
性贫血、血栓病 减低见于造血衰竭或造血抑制,如再障、脾亢、急性
12
中性粒细胞减低
生成缺陷
细胞毒药物、化学药物和辐射 某些感染 骨髓异常成分浸润:白血病、淋巴瘤 骨髓衰竭:再障、PNH 先天性 成熟障碍:MDS、叶酸维生素B12缺乏
破坏或消耗过多
免疫因素 非免疫因素
分布异常
13
中性粒细胞减低
再生障碍性贫血
14
中性粒细胞减低
药物:化疗
15
减低见于贫血或血液稀释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RDW偏高MCV减小,见于缺铁性贫血 RDW偏高MCV正常,见于早期或混合性营养性贫血 RDW偏高MCV增大,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
RDW正常MCV减小,见于慢性疾病、轻型海洋性贫 血
RDW正常MCV正常,正常,也可见于慢性疾病、脾 切除
血常规检查最新版培训课件
白细胞系统
正常状态下,白细胞可分为5种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 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等,其组 成有一定比例,有时白细胞计数正常, 但比例发生变化,也可能预兆某些疾病。
eg: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是传染病或化脓 性疾病的征兆。
血常规检查最新版
12
正常情况:(4-10)*10的9次方/L 升高:急性化脓性感染引起的急性周身 性感染,局部炎症,白血病,恶性肿瘤 尿毒症,手术后,急性失血后,酸中毒 等。 其中尤以慢性白血病增多最高,有时可 达几十万。 。
血常规检查最新版
7
贫血初判断
①大细胞型贫血: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平均红细胞
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正常或。如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之贫血;某些溶血性贫 血,肝疾患所致的贫血及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机能低下所
致的贫血等。
②正常细胞型贫血:此种贫血之MCV、MCH及 MCHC均 正常 。如急性失血后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 血及其他骨髓病所致之贫血。
肘止血,不要捻动棉签以免皮下淤血,若针眼周 围青紫,24小时 Nhomakorabea可做热敷。
血常规检查最新版
25
血常规检查最新版
26
3. 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 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如上结果。
血常规检查最新版
6
减低见于
1.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2. 慢性疾病——感染、炎症造成或伴发的贫血 3.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缺
铁性贫血 4. 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贫血——溶血性贫血 5. 急性失血——大手术后
③单纯小细胞型贫血;此种贫血之 MCV和 MCH均 ,但 MCHC 正常 。如慢性感染、慢性肾疾患等。
诊断学基础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 (临床诊疗课件)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是从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产生的,它的生成受多种因 素调控。
1.1、中性粒细胞增多
1)生理性N增多:饱餐、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 新生儿、月经 期、妊娠5个月以上可使N暂时性↑ ,生理性增多都是—过性的,不伴有 白细胞质量变化。
2)病理性N↑: ①急性感染或化脓性炎症:N增多最常见的原因。 ②急性中毒:化学药物、生物毒素,代谢性中毒。 ③急性大出血:常在1-2小时内迅速上升。 ④严重组织损伤或急性溶血:严重外伤、烧伤、大手术及急性心肌梗死。 ⑤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
(2)原发性RBC增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因未明,RBC持续增多,可达7-10×1012/L,Hb可达 180-240g/L,血容量、WBC、血小板亦增加。
(二)RBC及Hb减少
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RBC数、Hb量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即可认为有贫血.
2.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0.05×109/L)
临床意义较小,见于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
也是由骨髓干细胞产生,突出的生理功能为参与超敏反应 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过敏性
疾病、转移癌、糖尿病、某些传染病。 B↓:无临床意义
三、血小板参数检测
E增殖和成熟程序与N相似,成熟的E在外周血中很少,占全身E总数1% 左右,生理功能主要为吞噬作用,趋化作用
2.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0.5×109/L)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哮喘、荨麻疹、药物过敏 ②寄生虫病:血吸虫、丝虫、囊虫 ③皮肤病:湿疹、剥脱性皮炎、银屑病 ④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
《血常规检查》课件
血常规检查可以查出哪些疾病?
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白细胞计数是否升高或 降低,有助于发现感染性疾病。
贫血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浓度等指标,用于诊断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
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异常的血液成分,如白 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其他疾病
血常规检查还可以提供关于其他疾病的线索 ,如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常可能提示感染 、炎症或血液系统疾病,需进一步 检查。
复查与追踪的建议
对于异常指标,建议在短期内复 查,以确认结果并排除偶然误差
。
若指标持续异常,建议进行追踪 检查,以了解指标变化趋势并采
取相应治疗措施。
根据复查和追踪结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健康状况得
到有效管理。
解读报告
正确解读血常规检查结果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医生应结合患 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来解读报告,避免误诊或漏诊。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血常规检 查结果,应在采血前告知医生 是否正在服用相关药物。
异常结果解读
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出现异常 ,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综
合分析和诊断。
02
血常规检查指标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 ,计数可以反映感染、炎症等状况。 正常值范围为4-10 x 10^9/L。
浆、血清和血细胞成分。
检测分析
对分离出的血细胞成分进行计 数、形态观察和分类等检测分
析。
报告解读
医生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患者 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贫血PPT课件
.
2
红细胞形态改变
① 大小异常:小细胞低色素 直径<6μm、淡染区扩大
巨幼细胞
直径>15μm、淡染区消失
② 形态异常:球形细胞
直径<6μm、淡染区消失
椭圆形细胞
正常血涂片中1%,明显增多>25%
靶形红细胞
红细胞边缘部和中心染成红色呈靶状
减少: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病性贫血等。
.
11
贫血
定义: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RBC或Hb低于正常。
分类: 速度——急性、慢性 红细胞形态——大细胞性、正常细胞性、小细胞低色素性 血红蛋白浓度——轻度、中度、中度、极重度 骨髓增生情况——增生性(溶血性、缺铁性、巨幼细胞性)、增生低下性(再障) 发病机制——红细胞生成减少性、红细胞破坏过多性、失血性
见于感染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或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严重贫血等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单核巨噬细胞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如脾机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医学科学部专题培训:血常规和贫血
致力于成为最值得信赖的CRO
破坏过多
红细胞内:先天性 • 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酶缺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 Hb异常: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外:后天性 • 免疫因素: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 • 非免疫因素: 感染、理化因素、DIC、脾亢
.
13
贫血病因分类 丢失过多(失血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血液学检验-血常规.ppt
形 状:双凹圆碟形 平均直径:约8μm, 周
边最厚处约2.5μm, 中央最薄处约1μm。 体 积:约90μm3。
RBC的可塑变形性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该比值越大变形能力越强, 双凹圆碟形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大于球形 红细胞, 变形能力大;
②红细胞内的粘度 粘度愈大其变形能力愈小。 红 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增高或变性, 粘度将增大;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一)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 可塑变形性 deformability
2. 悬浮稳定性 suspension stability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简称血沉。
3.渗透脆性 osmotic fragility
红细胞计数的原理
• 用等渗稀释液将全血 稀释至一定倍数,充 入血细胞计数池,在 光学显微镜下计数一 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 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 中的红细胞数量。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 血红蛋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 铁血红蛋白,后者与氰结合形成 稳定的棕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HiCN),HiCN在规定的波长和液 层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消光 系数,据此可求出血红蛋白浓度。
卟啉合成
• 卟啉作为血红素的前体,合成过程复杂。 • 卟啉合成不足会引起卟啉病,导致神经精神症
状、光敏性皮肤水疱以及溶血性贫血。 • 卟啉定量:几乎所有的遗传性或获得性卟啉代
谢疾病均可发现尿中排出的卟啉或其前提增加。 收集24小时尿液,不同的卟啉和其前体可通过 色谱仪进行分离和量化。是筛选卟啉病的推荐 试验。
实验诊断学
血液检验
Laboratory diagnosi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RBC大小不均:Φ相差一倍以上,严重的增生性 贫血,尤为巨幼贫为最明显。
一、红细胞计数(RBC)
【方法】
显微镜法:目视计数法 血细胞分析仪法:电阻抗法、光散射法
【参考值】
成男:(4.0~5.5)×1012/L 成女:(3.5~5.0)×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意义】RBC形态变化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RBC大小不一:小RBC、大RBC、巨RBC、 RBC大小不均。
2、RBC内血红蛋白含量改变:正常色素性、 低色素性、高色素性、多色性、细胞着色不一。
3、RBC形态改变:球形、椭圆形、靶形、口 形、镰形、棘形、新月形、泪滴形、缗钱状、裂 RBC、RBC形态不整。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意义】
基本同RBC计数。但对贫血程度的判断上优于红细胞计 数。以下两种情况值得注意: ①在某些病理情况下,Hb和RBC的浓度不一定能正确反映 全身红细胞总容量的多少。大量失血(主要是血容量的缩小, 血浓度变化很少,从Hb等数值上很难反映出贫血的存在)、 水潴留(血浆容量大,红细胞容量正常,但红细胞浓度低, 表面看有贫血)、失水(血浆容量小,浓度偏高,即使有贫 血也看不出); ②大细胞贫血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二者浓度不成比例。 大细胞性贫血的Hb浓度相对偏高,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HB 虽低于正常而红细胞计数可正常。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新生儿; 气压降低; 精神因素; 剧烈体力运动和劳动; 年龄与性别的差异; 妊娠中、后期,6个月~2岁的婴幼儿,老年人。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病理性变化
(1)RBC和HGB减少: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 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通常称 为贫血),由于各种病因导致外周血单位体积RBC减少, 即为病理性贫血。贫血按病因分为RBC生成障碍、过度 破坏和丢失3大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大RBC: Φ> 10µm,染多色性或含有嗜碱性点 彩,巨幼贫,溶贫,恶性贫血。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巨RBC: Φ> 15µm,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12巨幼 贫。
医学决定水平: 1、高于6.8×1012/L应采取相应的冶疗措施。 2、低于3.5×1012/L为诊断贫血的界限。 3、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RBC增多
a、原发性RBC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 b、继发性RBC增多症:机体缺氧。心血管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Hb的代谢 RBC衰老破坏后释放出的Hb分子被单核-吞噬细胞系
统细胞降解为铁、珠蛋白和胆色素。铁进入铁代谢池供机 体重新利用;珠蛋白被分解为氨基酸参与氨基酸循环;胆 色素经肝脏代谢后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
肺疾病、异常HGB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相对性RBC增多症:体内水分丢失。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血红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或HGB)
【参考值】
成男:120~160g/L 成女: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a、 急性、慢性RBC丢失过多:如各种原因的出血,见于消化
性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等。
b、RBC寿命缩短:溶血 c、造血原料不足:缺铁、维生素B12、叶酸,继发于其他 疾病的不足,药物原因引起的不足。 d、BM造血功减退:药物、物理因素、某些疾病导致体内 有毒物质潴留、原因不明。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参考值】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瑞氏染色:双凹圆盘形,细胞大小相似,平均直径 7.5µm(直径范围6~9 µm);淡红色,中央1/3为生理性 淡染区;胞质内无异常结构。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红细胞检查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胞内出现异常结构:嗜碱性点彩、豪焦小体、 卡波环、寄生虫、有核RBC 。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小RBC: Φ<6 µm,低色素+小细胞(缺铁性 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色素+小细 胞(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RBC形态检查
各种病因可作用于RBC生理进程的不同阶段, 从而引起RBC相应的病理变化,导致某些类型贫 血的RBC产生特殊的形态变化。此种形态学改变 包括RBC大小、形态、染色和内涵物的异常。 RBC形态检查与Hb、RBC计数结果相结合可粗略 地推断贫血原因,对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 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