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陋室铭赏析

合集下载

《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

《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

《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陋室铭》和《爱莲说》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称:“彭城刘梦得,诗之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如梦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他有写时事之作,如《平齐行》、《城西行》、《平蔡州》等。另外,他感世伤怀、托物寓情之

《陋室铭》清廉思想赏析

《陋室铭》清廉思想赏析

《陋室铭》清廉思想赏析

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刘禹锡撰写的《陋室铭》之所以能够传诵至今,因为它既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俱高的文学、美学佳作,又是一则不向腐败势力低头、敢于向权贵们挑战的廉政宣言。文中智慧,历久愈新,于当今社会而言,仍然有其巨大的参考价值: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极富观赏价值的视听盛宴,也带来了超凡的精神享受和艺术美感;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本人的廉洁风范、廉政意识对于我们反对“四风”、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四个自信”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道德之美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道德之华美。全文共分三层:

第一层文章开头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极显其出手不凡,并运用类比手法点明主旨(惟吾德馨),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下文皆由此而生,更显其颇有章法言其居室于世人则为陋室,而于我则非但不陋而且备感温馨,正如山之因仙而名、水之因龙而灵,陋室也自然会因其主人的情趣高雅、品德优良而蓬荜生辉、满屋芬芳。

第二层描写居室环境、日常生活,充分揭示“德馨”的内涵——以环境之清幽衬托主人之淡泊,以访客之博学表明主人之高雅,彰显其虽然谪居偏远乡村,但仍能恬然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安贫乐道的廉洁品质。

第三层言陋室堪比“诸葛庐、子云亭”(注:诸葛庐指三国时期蜀国名相诸葛亮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纪念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的建筑,扬雄字子云),且以孔圣人之言总结全文,结语引经据典,显得既气势磅礴、又警策有力,并与篇首“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极言居室之不陋及主人道德之美。

爱莲说 陋室铭赏析

爱莲说 陋室铭赏析

陋室铭(八上)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言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二、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三、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有仙则名.出名 2 .斯.这 3.惟.只吾.我徳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 谈笑有鸿儒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博学的人 5.往来无白丁

6.阅金经

..不加装饰的..佛经 7.可以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

8.无丝竹之乱.耳扰乱

9.无案牍

..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官府的公文之劳形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6.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呢?

五、用原文语句回答。

1.点明全文主旨(总领全篇)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本文描写陋室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16《短文两篇》课文解读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16《短文两篇》课文解读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16《短文两篇》课文解读赏析

第一篇:

《陋室铭》赏析

一、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谈笑有鸿儒(6),往来无白丁(7)。可以调素琴(8),阅金经(9)。无丝竹之乱耳(10),无案牍之劳形(11)。南阳诸葛庐(12),西蜀子云亭(13)。孔子云:何陋之有(14)?

二、注释:

(1)选自《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行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

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西蜀:今四川。子云:即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哲学家、文学家。

(14)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清廉思想赏析

《陋室铭》清廉思想赏析

《陋室铭》清廉思想赏析

《陋室铭》清廉思想赏析

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刘禹锡撰写的《陋室铭》之所以能够传诵至今,因为它既是一篇思想性、艺术性俱高的文学、美学佳作,又是一则不向腐败势力低头、敢于向权贵们挑战的廉政宣言。文中智慧,历久愈新,于当今社会而言,仍然有其巨大的参考价值:它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极富观赏价值的视听盛宴,也带来了超凡的精神享受和艺术美感;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本人的廉洁风范、廉政意识对于我们反对“四风”、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四个自信”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道德之美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道德之华美。全文共分三层:

第一层文章开头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极显其出手不凡,并运用类比手法点明主旨(惟吾德馨),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下文皆由此而生,更显其颇有章法言其居室于世人则为陋室,而于我则非但不陋而且备感温馨,正如山之因仙而名、水之因龙而灵,陋室也自然会因其主人的情趣高雅、品德优良而蓬荜生辉、满屋芬芳。

第二层描写居室环境、日常生活,充分揭示“德馨”的内涵—

1/ 4

—以环境之清幽衬托主人之淡泊,以访客之博学表明主人之高雅,彰显其虽然谪居偏远乡村,但仍能恬然自适的生活态度和安贫乐道的廉洁品质。

第三层言陋室堪比“诸葛庐、子云亭”(注:诸葛庐指三国时期蜀国名相诸葛亮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纪念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的建筑,扬雄字子云),且以孔圣人之言总结全文,结语引经据典,显得既气势磅礴、又警策有力,并与篇首“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极言居室之不陋及主人道德之美。

七下语文版必考文言文梳理

七下语文版必考文言文梳理

九二班七年级下册必考文言文梳理

主笔人:郭甜甜王文鸽一、《河中石兽》

作者: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谥号文达。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纂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并撰有《阅微草堂笔记》。

1、生字词:

河干(gān)圮(pǐ)棹(zhào)木杮(fèi)湮(yān)

啮(niè)坎(kǎn)

2、重点字词解释:

临:靠近河干.:岸边圮:倒塌阅:经历棹:船桨,这里指划船

竟.不可得:最终设帐:讲学物理: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岂:怎么,

表反问是非:这,不是湮:埋没颠:颠倒盖:连词连接上一句或上一段表原因激:冲激啮:咬,这里是冲激如.其言:按照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只

3、重点句子翻译: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这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道其中第二点的多了,可以凭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

4、道理:

认识事物不能主观臆断片面地理解,应全面深入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

二、《陋室铭》

1.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3.重点句子翻译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简陋的屋子,好在主人我有美好的德行(就不觉得简陋了)

馨:散步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①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此句的妙处。

拟人。分析:把自然物写活了,赋予“苔痕”、“草”生命,仿佛这些清新、美丽、生机盎然的植物成了往来“陋室”的客人,让我们忘却了陋室的凄凉荒芜,而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爱莲说》《陋室铭》教材评价

《爱莲说》《陋室铭》教材评价

《爱莲说》和《陋室铭》这两篇教材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以下是对这两篇教材的评价:

《爱莲说》是一篇以莲为题材的散文,作者通过对莲的形象和气质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崇尚。整篇文章结构紧凑,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佳作。同时,这篇文章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

《陋室铭》是一篇以陋室为题材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评价,表达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崇尚和追求。整篇文章构思精巧,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佳作。同时,这篇文章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生活态度,培养他们的简朴品质和人文精神。

总体来说,《爱莲说》和《陋室铭》这两篇教材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在教材编写中,可以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主题和思想内涵,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教育作用。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爱莲说》知识点归纳

一、译文

《陋室铭》: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出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神异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都是平民。可以弹琴(调弄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杨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却只喜爱莲──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的人,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人,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二、文体知识:

《陋室铭》: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

《爱莲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三、理解性默写

(一)《陋室铭》:

《陋室铭》文章内容理解与赏析(选择题解析)

《陋室铭》文章内容理解与赏析(选择题解析)
【解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明作者交往之雅,交往 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并没有歌颂和鄙薄之 意。B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6.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开头,用比兴的手法,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 “惟吾德馨”,后面的文字皆由此而发。 B.“德馨”揭示了文章中心,是本文的文眼。 C.作者写“诸葛庐”“子云亭”的目的是为了赞颂自己的陋室比之更有名 。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二字用的生动传神,以 动写静,或者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 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解析】本文写法新颖别致,采用了反向立意的写法。A项表述 错误,故选A项。
9.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比兴起头,以实衬虚,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 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B.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陋室""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作者自己 。 C.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 是“陋室不陋”,而不陋的原因则是室主人的品德高尚。 D. 本文对陋室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 特征: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

短文两篇(《陋室铭》和《爱莲说》)

陋室铭

刘禹锡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白居易称之为“诗豪”。著有《刘宾客集》《竹枝词》《柳枝词》等。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资料链接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课文详解

名师点评

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文章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朗读节奏

初中文言文主题分类比较阅读分析

初中文言文主题分类比较阅读分析

初中文言文主题分类比较阅读分析

近几年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出现,给文言文的复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初中三年我们共学文言文43篇,按主题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

1、言志篇:《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

以上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意志情趣:《桃花源记》寄托了陶渊明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陋室铭》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五柳先生传》安贫乐道的精神,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追求。《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鱼我所欲也》表现了孟子的态度,认为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

但他们的体裁又有所不同:有议论文、有记叙文。无论是在表现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体现写作方法及写作的特色上,都是大不相同的。如:《陋室铭》《爱莲说》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桃花源记》《惠子相梁》故事性强,想像丰富。《鱼我所欲也》虽是议论文,但善于比喻,大量使用排偶句,富于文采和气势。

2、战争篇:《唐雎不辱使命》《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刿论战》

内容上,上述几篇九年级的文章都是与战争有关的,《唐雎不辱使命》讲的是秦国与安陵国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公输》讲的是楚国将要对宋国发动的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战争为例进行议论,《曹刿论战》讲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虽然都与战争有关,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唐雎不辱使命》侧重表现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公输》通过记叙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表现墨子机智勇敢的特点,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则是以战争为例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曹刿论战》主要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诗文比较阅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诗文比较阅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诗文比较阅读

阳泉六中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陋室铭》与《爱莲说》比较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 (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对比【甲】文【乙】文,比较其在表情达意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分)

①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读:《陋室铭》的艺术手法及主题思想

解读:《陋室铭》的艺术手法及主题思想

解读:《陋室铭》的艺术手法及主题思想

解读:《陋室铭》的艺术手法及主题思想

导语:《陋室铭》,实际上也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一点与《爱莲说》颇为相似。下面小编就来解读作者的写作手法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铭”是古代刻于金石上的一种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和昭申鉴戒。《陋室铭》一文,作于和州任上。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陋室铭》开篇即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大气之语开篇,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功颂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刻金石以记之喽。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这种奇妙构思,唯有让我等后人击节赞叹了。

作品主题、立意以及主题思想: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

【诗词】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及赏析

【诗词】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及赏析

【诗词】陋室铭原文及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翻译

山不在于高低,有仙人(居住)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了蛟龙就有灵气。这是间

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青

葱的小草映入竹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与我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

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

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都很简陋,但居住的人都很有名,所以就不

感到简陋了)。孔子说:“(既然君子住在里面),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陋室铭赏析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

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

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

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

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

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课文原文

一、《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1]斯、是:均为指示代词。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2]惟:同介词“以”,2起强调原因的作用。德馨(xīn新):意指品行高洁。馨:能散布到远方的香气。

[3]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

[4]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不学无术之人。

[5]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6]金经:即经书。

[7]丝竹:弦乐、管乐。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8]案牍: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

[9]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老师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0]子云:汉代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1]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它的高低,有仙人居留便会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有蛟龙潜藏就会显得神灵。这虽然是一间陋室,但我的道德高尚却到处传闻。

苔痕布满阶石,一片碧绿;草色映入帘帷,满室葱青。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之士,浅薄无识之徒不会到此。可以随心抚弄素琴,可以潜心阅读佛教。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听觉,没有繁忙的公务催劳伤神。这间陋室如同南阳诸葛庐,又如西蜀子云亭。正如孔子所说:“有什么理由认为它是粗陋的呢?”

九年级语文《陋室铭》《爱莲说》《诗词七首》以及辨析语病的方法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陋室铭》《爱莲说》《诗词七首》以及辨析语病的方法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陋室铭》《爱莲说》《诗词七首》以及辨析语病的方法语

文出版社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陋室铭》《爱莲说》《诗词七首》以及辨析语病的方法

【教学步骤】

《陋室铭》

1. 背诵、默写、翻译。

2. 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著名诗人,字梦得。

3.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4. 注音、解释:

名馨xīn苔tái鸿儒rú白丁

dú劳形何陋之有?

调素

..琴乱牍

5. 文章思路: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6. 思想内容:

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7. 修辞、押韵的写法:

(1)押韵:韵脚为名、灵、青、丁、经、形、亭。

作用:节奏感、音韵美。

(2)修辞:

A. 对偶(基本上是通篇对偶)

作用:工整

B. 比喻(山不……则灵。)

作用:以山水比喻陋室,以仙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表示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C. 排比(山不……则灵。苔痕……白丁。)

作用:加强了语气,有助于表现室主人的性情。

D. 反问:(何陋之有?)

作用:增强语气,警策有力,引人深思。

《爱莲说》

1. 背诵、默写、翻译

2. 选自《周元公集》

3. 作者:周敦颐,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

4. 注音、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八上)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言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二、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三、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有仙则名.出名 2 .斯.这 3.惟.只吾.我徳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 谈笑有鸿儒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博学的人 5.往来无白丁

6.阅金经

..不加装饰的..佛经 7.可以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

8.无丝竹之乱.耳扰乱

9.无案牍

..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官府的公文之劳形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6.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呢?

五、用原文语句回答。

1.点明全文主旨(总领全篇)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本文描写陋室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从正反两方面表现室内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问答题。

1.指出“龙”和“仙”比喻什么?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2.作者为陋室作铭为什么要从“山”“水”“仙”“龙”写起?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运用了比兴手法,表明陋室也具有山水名灵的特点,更好的突出了文章“惟吾德馨”的主旨。

3.文章从哪几方面衬托陋室不陋的?

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或:环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

4.《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陋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5.作者在文中写到“诸葛庐”“子云亭”,这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以古代名人的居室衬托自己的’陋室”不陋,也隐含有古代名人自比之意,表明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高尚的生活情趣。

6.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文末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出自《论语》,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与开头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7.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表现作者对灯红酒绿的腐朽生活、对官场生活的鄙视。

8.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着这个看法?为什么?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和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

9.作者写陋室却从不陋来立意,为什么?

这是作者反向立意的写法,作者只字不写陋室,却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更有利于突出本文“惟吾德馨”的主旨。表明了陋室主人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八上)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

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与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

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与美学情趣。

二、文学常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

物,我们学的《爱莲说》就属于这类文体,其作者是北宋(时

代)的周敦颐(人名),字茂叔,本文选自《周元公

集》。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多

2.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

3.宜乎众矣应当

4.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而不妖美丽而不端庄

5.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立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

四、翻译下列语句。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

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8.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五、理解性默写

1.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2.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的两句话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人们常用“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两句话来比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

不孤高自许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