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陋室铭比较阅读答案卷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及评分详细)

《爱莲说》译文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积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叶柄中间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理解性默写:1、写莲生长环境:(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和污,但又不孤高自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写莲体态香气的句子:(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美名远扬):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写莲清高风度的句子(比喻君子志洁清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点明主旨的句子(高度概括莲的品质)莲,花之君子者也。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偾世疾俗,暗含讥讽,表现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世态鄙弃的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内容理解1、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2、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通达事理,行为方正,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3、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答: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陋室铭》和《爱莲说》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和《爱莲说》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陋室铭》和《爱莲说》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比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
②逸致:情趣。
③迨:及,等到。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濯清涟而不妖(2)香远益清(3)日上日妍(4)及花之既谢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4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6、“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乙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3分)答案:13、本题2分,每小题1分。
(1)洗,洗涤。
(2)更加(3)一天天(4)等到14、本题2分。
(1)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2)这样(因此),我在花开之前,先享受到无穷的情趣了。
(“远”或“亵玩”如果译错,扣1分;“是”译错扣1分)15、本题2分,答对一处给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6、本题3分。
写出句子得1分,写出启示得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全分)。
示例(找出其它句子,如分析有道理,也可给分):(1)“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启示: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启示: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要展示自己的美好之处。
(3)“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陋室铭 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及评分详细)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及评分详细)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及评分详细)一、陋室铭1.作者简介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是中国唐代的一位文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
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才华横溢的文学作品而闻名于世。
2.内容概述陋室铭是一篇描写自然环境与人生哲理的文章。
作者通过对自己贫穷而简陋的居所进行描绘,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3.文本分析在陋室铭中,作者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世俗浮华的抵制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他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比喻来形容陋室与精神境界的关系,以此来强调内心的清净和高尚。
4.主题思想陋室铭的主题思想是“精神超越物质”。
作者认为,物质贫乏并不妨碍一个人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高尚品质。
他以自己的陋室为例,告诉人们应当追求内在的美和精神的清净。
5.体裁特点陋室铭是一篇散文,具有明确的主题和鲜明的情感。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环境,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以平实的语言触动读者的心灵。
二、爱莲说1.作者简介爱莲说的作者白居易,是中国唐代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以其纯美的诗歌创作而闻名于世。
2.内容概述爱莲说是一首描写荷花美丽和品质高尚的诗歌。
作者通过对荷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纯洁和高尚美的追求。
3.文本分析在爱莲说中,作者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优雅,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纯洁和高尚美的追求。
他通过对荷花花香和花态的描写,赞美了荷花的品质和境界,与自己的理想契合。
4.主题思想爱莲说的主题思想是“追求纯洁和高尚美”。
作者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美的向往和追求。
他以荷花为比喻,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追寻。
5.体裁特点爱莲说是一首七言绝句,具有优美的诗意和鲜明的艺术形象。
作者通过对荷花的描绘,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附件:1.陋室铭全文2.爱莲说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质生活: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需的食物、衣物、住宿等物质需求。
《陋室铭》和《爱莲说》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和《爱莲说》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陋室铭》和《爱莲说》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镉《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运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玢)(1)淡笑有鸿儒(2)花之隐逸者也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B.有仙则名名之者谁C.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5.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表达自已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
(2分)16.两篇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陋室铭》和《爱莲说》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二」(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陋室铭 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及评分详细)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答案及评分详细) 陋室铭爱莲说对比阅读正文:一、译文1:《陋室铭》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嵩高细骨嶙,劒佩声单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爱莲说》爱莲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脉迷蓝,青枫古渡,浩浩江水荡孤帆。
风起时,百花争妍;风歇时,千柳共舞。
二、注释和解释1:《陋室铭》注释:a:陋室铭:简称“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骈文。
生活在草莽纷繁、官场腐败的时代,通过描绘朴实的生活环境凸显自身修养和品德的高尚。
b:德馨:指品德高尚、美好。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指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d:千金散尽还复来:意味着儿女事业兴旺,家庭富裕。
e: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愿因钱财之事而烦恼。
2:《爱莲说》注释:a:落霞与孤鹜齐飞:表达了秋天景色美丽壮观的意境。
b:彭蠡之滨:古代地名,指彭蠡湖边。
c:衡阳之浦:地名,指湖南衡阳的湘江边。
d:迷蓝:迷离的蓝色。
e:青枫古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地名。
f:千柳共舞: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孤傲之美。
附件:1:陋室铭原文与译文。
2:爱莲说原文与译文。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文字、音乐、艺术、影像等创作的独占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等。
2:民法:指规范民事关系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婚姻、继承、合同、侵权等方面的规定。
3:法律责任:指个人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
《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北京西城区中考二模)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中通外直通情达理政通人和阡陌交通B.斯是陋室如是而已各行其是是非曲直C.香远益清精益求精老当益壮相得益彰D.花之君子何陋之有醉翁之意持之以恒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可以弹奏白色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丝弦竹影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理解:作者写弹古琴、读佛经,远离嘈杂世俗与公务缠身的生活,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乙】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翻译: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赏玩啊。
理解: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莲洁净雅致的形象,而且高度概括出莲具有傲然不群、凛然不可侵犯的君子的气质与品格。
【丙】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理解:菊花清高,喻避世隐者;莲花高洁,喻花中君子:牡丹艳丽,喻富贵俗人。
作者通过衬托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菊花的仰慕和喜爱之情。
3.下面材料中的柳公权和杜甫,哪个属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安贫乐道的贤士?哪个属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不媚的君子?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陋室铭》《爱莲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爱莲说》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5分)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XXX】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XXX独爱菊。
自XXX,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XXX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解释加点词的含义(4分)⑴惟吾德馨:⑵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⑶可爱者甚蕃:⑷XXX:__________11.翻译句子(4分)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出以下说法中有误的一项()(3分)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的文辞精练,一般都用韵,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说”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
B.《陋室铭》用XXX开首,以山川引出陋室,凸起“XXX”二字;《爱莲说》第一句泛写“水陆草木之花”,再举XXX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作衬托,凸起“予独爱莲”。
C.“说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从来往人之儒雅的角度论证了陋室不陋,施展阐发居室主情面怀高洁傲岸,不屑与平民来往。
D.“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与前文“予独爱”相呼应,施展阐发出与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糊口立场,同时也慨叹世间与自己志趣不异的人太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陋室铭》比较阅读
[甲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3分)
1、斯.是陋室(这)
2、惟吾德馨.(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3、白丁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4、甚蕃.(多)5、濯.(洗涤)6、妖.(美丽而不端庄)
二、句子翻译:(6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4、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译: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三、内容理解:
1、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陋室铭和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志向与抱负,但也有所不同,《陋室铭》开头运用类比立论,引出全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爱莲说》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来衬托“莲之爱”,引出文章主旨莲,花之君子者也。
2、甲文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情操。
乙文表达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洁白的操守和正直品德的生活态度。
3、甲乙两文所谈的都是人的品德修养,其中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答: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志趣。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依然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更应注重品德修养,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4、《陋室铭》谈到“山”“水”,《爱莲说》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与“世人甚爱牡丹”作用相同吗?为什么?
答:不相同。
《陋室铭》开篇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是运用类比立论,引出本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爱莲说》以“晋陶渊明独爱菊”与“世人甚爱牡丹”作衬托,含蓄表明自己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突出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洁白的操守和正直品德,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五、内容拓展:
你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答:我喜欢梅花。
因为它绽放在百花凋谢的寒冬,让我明白了做人应不怕困难,坚韧顽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