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西方文化史陈铎文修改版

西方文化史陈铎文修改版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1.莱茵军战歌:1792年,欧洲封建国家发起武装干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战争,革命处于危急阶段。

此时法国立法会议决定向普。

奥两国宣战,下莱茵省的志愿军接到集合命令。

懂得音乐的工兵上尉鲁日·德·里勤能为之创作,于1792年4月24日连夜谱写了《莱茵河军队战歌》。

人们称之为《马赛曲》。

它成为奋起保卫祖国的法国人民的战歌。

后来人们称之为《马赛曲》。

这首歌当时成为奋起保卫祖国的法国人民的战歌,1795年7月14日被定为法国国歌。

2.乌托邦思想:乌托邦思想是理想的一个完善,乌托邦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

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 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3.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在各个领域有不同的意思。

大多指文学上的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大体上说,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描述,期间运用最新的科学方法,以达到真实的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自然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蜕变的产物,也是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理论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

自然主义思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成就基本只局限于文学领域。

4.法国的原样派: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法国文坛的一个小说创新派别。

该派成员是一些围绕《原样》杂志编辑撰稿的青年作家,核心人物是菲利普·索莱,还有让·蒂博多,让·皮埃尔·法耶等人。

这派的作家认为,文学创作不仅要反映和剖析现实,更重要的是要抓住生活本质,把作者的意志渗透到现实中去。

他们反对改变世界、人生和人类本身的想法,而力图在创作中获得世界。

在创作手法上,这一派的作品和“新小说派”有近似的地方又具有象征主义的某些特点。

他们提倡情景描写,认为小说创作应该是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写人绘物要各具神韵,各有特色。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

“白板说”: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须遵守“三一律”等。

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

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拉辛等。

狂飙突进运动,又称“狂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十五年。

它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

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

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以宗教改革为内容的大规模社会政治运动。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教廷势力越来越大,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与世俗政权联系密切又彼此争斗,教廷和一些教士的腐化极其严重,各阶层民众对之日益不满。

1517 年10月31日,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矛头直指罗马教皇,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1520 年,路德又发表《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敦促教廷和教会恢复使徒时代的廉洁和简朴。

此后宗教改革运动迅速在欧洲展开。

在德国,出现了一批支持路德主张的封建主和市民教会;在瑞士,出现了以加尔文、茨温利为首的激进改革;在英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不承认教会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不承认教士沟通神人的中介作用,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原则,因信即可称义,教徒能够与上帝直接相通相遇;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主张教士可以婚娶。

西方文化史导言

西方文化史导言

二、西方文化的起源、形成和特点
西方文化有三种传统:一种是希腊的, 一种是罗马的,一种是基督教的。 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启蒙运动, 西方文化把希腊的、罗马的、基督教 的东融合起来,实现了向现代西方文 化的转化。
在政治上是以代议制为特征的 民主宪政; 在经济上是以利益原则为制动 力的市场经济机制; 在精神上是以经验主义、理性 主义和唯物主义为基本特征的 对自然界的科学探索。 对西方文明具有支撑之力的就 是这三根支柱。
前和特点 三、西方文化的传播
一、 什么是“西方文化史” ?
1、“西方”与 “东方” 2、什么是“文化”? 3、“文化”与“文明”
本门课所讲的西方文化史,指的是发 端于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一支文化。 西方文化在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形 成后,逐渐传播到整个欧洲地区。到 了近代时期,又传播到了美洲和大洋 州,也传播到了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 区。最典型的西方文化还是存在于西 欧地区的文化,进入20世纪后,北美 地区的文化影响越来越大,北美与西 欧已经成为西方文化圈的中心地区。 本门课所讲的主要是西欧、北美地区 的典型的西方文化演变的历史。
三、西方文化的传播
1.西方文化扩散的途径 2.从西方文化扩散的后果
“文化”一词有出于自然而又能驾驭自然之 意,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领域逐渐引申到精 神领域的。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文化就是指人的整个社会生活方式 以及由此而创造出来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也就是说,一切自然的现象和事物,只要 经过人的任何和创造即“人化”,便被赋 予了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以语言文字或其他手段 为媒介,所记载和保留下来的人类所创造 的文明成果。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四)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四)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四)2017考研倒计时136天第五章近代西方启蒙文化四.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和史学(一)古典主义文学v 古典主义文学特征:思想上崇尚理性和自然,手法追求艺术形式完美和结构严谨。

法国是古典主义文学的摇篮,主要成就在戏剧创作上,代表人物有悲剧作家高乃依、拉辛和喜剧作家莫里哀。

v 古典主义是整个17、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v 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法则——剧本必须限于一个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剧情发生在一天之内v 古典主义文学的摇篮:法国v 高乃依《熙德》是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

他的另外三部名作是《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v 若望·拉辛《安德洛玛利》(取材自希腊史诗)和《费得尔》v 莫里哀(法国三大古典剧作家中最伟大、成就最多的一位)《伪君子》《悭吝人》(阿巴贡)v 布瓦洛《诗的艺术》全面阐述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

v 英国约翰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均取材自圣经。

《失乐园》被认为是继但丁《神曲》之后又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不仅含有古典主义特征,更多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二)法国启蒙文学v 主要探索理性,是哲理和文学的混合体。

v 卢梭《新爱洛伊斯》,书信体,影响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v 博马舍善写戏剧,著名作品《塞尔维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三)英国小说v 18世纪,小说成为英国文学的主要形式。

v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18世纪第一位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作家,代表作《鲁宾逊漂流记》,采用逼真的现实报道形式,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追求个人主义、艰苦创业的冒险家精神。

v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也是一部著名的海上流浪汉型冒险小说,更富有浪漫色彩和讽刺意味。

至少综合运用了五种文学传统:文学游记、现实主义、乌托邦式、象征主义和异想天开的航行。

v 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直接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英国社会生活。

代表作《汤姆琼斯》v 劳伦斯斯泰恩《感伤旅行》开感伤主义之先河。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俗喜剧。

【荷马史诗】1古希腊史诗的总称2西方最早的独立文学作品,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3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4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第二章中古文学【教会文学】1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2主要指的是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3体裁有圣经故事、祷告文、赞美诗、梦幻故事、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4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骑士文学】1欧洲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世俗封建主文学2骑士酷爱荣誉,把为自己心爱的贵妇人去冒险并获得胜利视为最大的荣耀,并形成了“骑士精神”。

骑士文学反映了大量的骑士与贵妇人之间的“典雅的爱情”3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4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其中心在法国北部。

【英雄史诗】1欧洲中世纪各民族的史诗2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人民的口头创作3早期表现群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代表《贝奥武甫》、日耳曼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卡列瓦拉》4后期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封建社会的英雄人物,体现了爱国英雄形象,代表作法国的《罗兰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市民文学】1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是欧洲中世纪反映市民生活与思想的作品2取材现实,强调“机智”,融讽刺,风趣,现实性于一体3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列那狐传奇》】1寓言讽刺叙事诗,作品以动物寓人2反映城市社会的矛盾冲突3狮子代表君主,狼代表贵族大臣,狐狸是典型的市民阶级4宣扬运用机智与强权周旋的思想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14——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西方文化的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的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的部分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表现主义:表现主义这一概念最初运用在绘画评论,后来用于文学艺术各领域,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均有表现,其特征为思想上不满社会现实,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实物的内在实质,在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2、营造幻象:是卡夫卡小说创作的方法与特点,在总体上呈现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梦幻的世界,一个并不存在的荒诞的世界,这个幻象的世界看似不合逻辑但却并非虚妄,揭示了人类自下而上更本真的图景。

3、虚拟现实:也是卡夫卡小说创作的方法和特点,他的小说擅长营造一种在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存在但又有逻辑上的存在可能性的现实情景,是未必发生却可能发生的情境。

4、意识流:包含的意思可以指一个现代主义的流派,指一种小说文体,指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一种技巧。

5、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它的哲学基础是法国现代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心理时间观,它的心理学基础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

6、心理时间:是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提出的理论,他的哲学中的“时间”不是通常理解的体现在钟表刻度上的物理时间,而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时间。

7、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中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一种最常用也最重要的技巧,是人物内心无声无息的的语言意识的表达。

8、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指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程往往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

“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手法,通常指电影镜头的组合、叠加。

而意识流小说中蒙太奇的运用指的则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

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进一步分为时间蒙太奇与空间蒙太奇两种。

9、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文学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战后形成了高峰,存在主义文学作品表现的是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自由选择”及“荒诞体验”是其重要的观念和基本主题,存在主义文学的显著特征是哲理化。

西方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命运:A、命运是希腊悲剧的基本主题,它是潜藏在悲剧主人公的自由行动背后的一种决定论力量,最典型的命运悲剧如《俄底浦斯王》等;B、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在稍后的希腊哲学中发展为决定现象的本质,其实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

2、布匿战争:A、布匿战争是罗马人对外扩张的第一场战争,其对手是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该战争共打了三次,以罗马的最终胜利和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终;B、布匿战争加速了罗马对外扩张的步伐,成为罗马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序幕。

3、修道运动:随着基督教的国教化,到了4世纪末,基督徒已经在罗马人口中占有多数。

主教们开始为它的纯洁而忧虑。

修道运动的最初是真诚的基督徒面对罗马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洁身自好的应战状态,它的本义是为了维护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

基督教的圣徒们为了上帝的缘故而折磨自己的肉体,以独身、清贫、禁欲和脱离尘世的沉思冥想来与骄奢淫逸的罗马生活方式抗衡。

4、因信称义A、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神学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只有信仰才是得救(称义)的唯一根据;B、“因信称义”思想的意义在于,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各种善功称义思想针锋相对,反对通过买卖赎罪券等活动来达到称义目的的虚伪主张。

5、前三头同盟A、前三头同盟是指罗马共和国晚期克拉苏、庞培、恺撒三人缔结的政治同盟;B、前三头同盟的出现标志着罗马共和国已经走向没落,骑士阶层开始公开地与元老院相抗衡,并且逐渐控制了罗马共和国的命运。

6、弥赛亚运动:“弥赛亚”一词源自希伯来文,希腊文译作基督,本意为受膏者或受上帝祝福的人。

在犹太人中弥赛亚与君主、救世主同义,每当犹太人受到本族或异族的统治者的压迫和欺凌,生活痛苦无法忍受时,就会有一位犹太人宣布自己就是众所期待的弥赛亚,领导犹太人进行反抗运动。

7、宗教裁判所13~19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

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1、种族:又称做人种,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种族“这一概念以及种族的具体划分都是具有相当争议性的课题,其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差异,种族的概念也牵涉到诸如社会认同感以及民族主义等其他范畴。

2、早期宗教表现出来的形式有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态之一。

在早期适应自然与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出于本能对许多自然物和自然力产生依赖和畏惧的情结。

于是,他们便赋予这些自然现象以生命、意志和能力,并加以崇拜。

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等。

图腾是指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动物、植物或其他物品。

“图腾”一词原为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他的亲族”,“他的标记”。

原始人把某种在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动植物当作自己的亲属,认为它和自己有着共同的血缘,或者认为自己氏族的一切成员都起源于它。

为了向它表示崇拜,氏族往往以它命名。

除自然崇拜外,原始人还有祖先崇拜、死人崇拜和生殖崇拜等等宗教观念。

3、早期人类曾经使用过结绳记事和刻痕的方法来传递和记录信息。

新石器时代产生了最早的图画文字,它通常是被刻画在树皮、石头、动物骨骼或皮革上。

文字的符号化是文字产生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要能确切表意,还要包含一定的发音。

由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演化而来的象形文字,既是以一定的形象符号来表达确切意义的文字,且有一定的读音,因此,它已是真正的文字。

在象形文字之后,表意文字产生,定型的符号取代了形象,并有固定读音。

4、目前所知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

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

5、原始绘画大多表现为岩画或壁画形式。

绘画的总体风格是由简到繁。

最早发现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岩画《受伤的野牛》被认为是欧洲最早、最经典的史前绘画作品。

6、两河流域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也可以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阿卡德地区,南部为苏美尔地区。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 文艺复兴是指15世纪至17世纪初欧洲发生的一场从中世纪脱胎而生的文化革新运动。

这场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出现,后来影响了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研究和追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对欧洲和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宗教改革指的是16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与罗马天主教会斗争的宗教运动。

该运动的领导人包括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等人,他们对教会的教义和实践提出了批评和质疑,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义和教派。

宗教改革最终导致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分裂,并对欧洲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是指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场主张人类通过理性思维解放自己的运动。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主张摒弃过去的迷信和专制,追求真理和进步。

这一运动对政治、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都有深远影响,促进了民主、科学和人权的发展。

4.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发生的一场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经济和技术变革。

工业革命以机械化和工厂制生产为标志,推动了农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这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

5. 民族国家(Nation-State):民族国家指的是以民族为基础的政治实体。

在西方文化史上,民族国家的形成通常与16世纪后的宗教改革和17世纪后的绝对君主制有关。

民族国家的发展不仅强调民族一体性和国家主权,也对形成现代国际关系和民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6. 进化论(Evolutionism):进化论是指19世纪达尔文等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的理论。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答: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把希腊人口头流传的诗歌整理编纂而成,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构成。

史诗用古希腊语的爱奥尼亚方言写成。

荷马史诗以迈锡尼时代晚期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其情节始终贯穿人和神两条线索。

反映了公元前11-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还可看迈锡尼时代的痕迹,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成为欧洲文学的渊源。

反映了希腊宗教正向人格神崇拜过渡。

它为奥林帕斯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于希腊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

2、《上帝之城》答:是罗马帝国晚期著名的神学家和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的著作。

410年,罗马城被西哥特人攻破,人们把灾难归咎于基督教,奥古斯丁写了此书对罗马帝国衰亡作解答。

本书共二十二章,第一部分主要驳斥对基督教不实的攻击,第二部分说明地上城和上帝城的不同起源、进展和结局。

奥古斯丁指出,罗马的衰退归咎于道德的衰败,而基督教则有助于道德的提升;基督教徒归属于上帝城;地上城与上帝城根本差别于,前者人民的共通点是爱自己,后者则是结合于上帝的爱和彼此的爱。

从而构成了基督教的历史观。

3、启蒙运动答:发生于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其爆发中心为法国,代表领袖是伏尔泰。

启蒙思想家们宣扬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和博爱,进一步论证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这场运动矛头直指封建制度以及天主教会,促进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同时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起了催化剂作用。

4、凯恩斯主义答: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时由社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需求不足造成的,要消除经济危机就应该相应采取国家干预经济、赤字预算、增加投资的政策。

外国文化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化史名词解释

古典柱式体系:古典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重要造型手段。

柱可分为柱基、柱身、柱头(柱帽)三部分。

由于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状的不同,加上柱身处理和装饰花纹的各异,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柱式。

古典柱式体系主要是古希腊三柱式和对古希腊柱式继承并发展的古罗马五柱式。

希腊人善用柱廊,创造了多利克、爱欧尼亚、科林斯和人像柱的石柱形式,多力克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最早出现于公元前7世纪的柱式。

罗马人除了继承发展了希腊三种基础柱式外,还创造了塔司干柱式、组合柱式等。

其中以多力克、爱奥尼柱式在古典时期最为广泛,前者朴实,后者秀丽,可称为西方古典柱式的典型范例。

其中帕特农神庙取多力克式,胜利女神神庙取爱欧尼亚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庄严、和谐、精致、爽朗。

经院哲学:经院哲学产生于11~14世纪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及欧洲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附属学校中产生的教会学院的一种哲学思潮。

它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属于欧洲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天主教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经院中教授的理论,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学者(经师),故名经院哲学。

它是运用理性形式,通过抽象的、烦琐的辩证方法论证基督教信仰、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

经院哲学的基本内容并不限于共相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还有神的存在的证明、神的本性及属性问题。

这实际上是理性对宗教信仰如何说明,关系如何的问题。

托马斯所代表的理性主义使经院哲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当罗马教皇和教会因世俗化而威信日渐之时,基督教统治的理论基石: 经院哲学也走向了衰落。

中世纪末所带来的悲痛与灾难主义渗透到神学中,便是对人们自身理解力的怀疑。

从13世纪末起,以司各脱和奥卡姆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开始怀疑理性与信仰结合的可能性,认为理性不能用来证明信仰,并对经院哲学的权威阿奎那哲学体系提出了批评。

骑士文学:骑士文学就是一切关于骑士的文学作品,大致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骑士小说及后来的反骑士小说。

骑士文学盛行于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

西方文化史重点知识(考点 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史重点知识(考点 名词解释)

第三部分《西方文化史》1-4章考点+名词解释第一章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最初的奴隶制文明、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爱琴文化◆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西方文化的精神祖先:古代希伯来人、古代希腊人一.一.欧洲史前文化(一)(一)旧石器文化1. 1.早期文化有三个: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克拉克文化2. 2.阿布维利—阿舍利文化代表工具:手斧3. 3.克拉克文化代表工具:石片4. 4.欧洲最早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尼安德特人化石5. 5.尼安德特人创造的文化:莫斯特文化6. 6.欧洲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现代欧洲白种人的祖先)7.7.晚期智人阶段主要文化: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德林文化8.8.克罗马农人最突出的文化成就:岩画艺术(多以动物为题材)代表作: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西班牙)拉斯科洞穴岩画(法)最早的雕刻:“持角杯的少女”(也称“洛塞尔的维纳斯”)(二)(二)新石器文化1. 1.欧洲中石器文化的代表:阿齐尔文化(法)、马格尔莫斯文化(北欧)2. 2.阿齐尔文化主要工具:石镞、骨镞、骨质鱼叉3. 3.马格尔莫斯文化:鱼叉、鱼钩------渔猎生活4. 4.新石器文化主要特征: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家畜驯养和定居农业的出现5. 5.欧洲最早的农业居民遗址在:南欧6. 6.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克里特岛进入青铜时代二.二.爱琴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一)(一)爱琴文化的发现◆发现者:亨利•谢里曼(德)阿瑟•伊文斯(英):发现米诺斯王宫(二)(二)克里特文化(前2600---前1250)1. 1.早期爱琴海非希腊语居民(创造早期爱琴文化):皮拉斯吉人、卡里亚人或勒列吉人2. 2.克里特岛最为强大的奴隶制小国:米诺斯王朝3. 3.克里特重要雕刻品:石雕(“斗士杯”和“军官杯”);克里特人有斗牛的习俗4. 4.米诺斯王朝书写形式:从图形符号发展为线形音节文字(线形文字A)5. 5.克里特人是海上民族,航海业发达;克里特文化兼具海洋性和开放性(三)(三)迈锡尼文化1. 1.迈锡尼文化的创造者:阿该亚人2. 2.阿该亚人创造了另一种泥板文书:线形文字B3. 3.表明迈锡尼社会进入奴隶制阶段的是:线形文字B里有关奴隶的字样4. 4.特洛伊战争时间:前12世纪初5. 5.以爱琴社会为题材的著作:《荷马史诗》,对于希腊精神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三.古代近东文化古代近东居民:美索不达米亚各族、埃及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一)(一)自然环境与古代近东文化1. 1.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造就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孕育埃及2. 2.“尼罗河的赠礼”:埃及“肥沃的新月地带”:两河流域包括巴勒斯坦3. 3.古代埃及与美索布达米亚地区都经历了由城邦走向统一的过程,形成了奴隶制神权统治,王权与法律均来自神授4. 4.埃及文化:单一发展进程5. 5.两河流域最早奴隶制文明创造者:苏美尔人6. 6.古代埃及人发明了:太阳历(二)(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以苏美尔文化为基础,由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等发展而来)1. 1.阿摩利人的古巴比伦王国,亚述人的亚述帝国以及迦勒底人的新巴比伦王国先后统治美索不达米亚地区2. 2.前3000年:苏美尔人开始使用楔形文字3. 3.最初的学校出现在:苏美尔4. 4.亚述学:通过楔形文字来研究两河流域历史文化5. 5.美索不达米亚最著名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6. 6.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宗教观:多神信仰、神的人格化、灵魂不死观7.7.古巴比伦珍贵遗产:《汉谟拉比法典》(共282条),保留了原始的“同态复仇”习惯法8.8.《汉谟拉比法典》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其进步意义:1)以成文法的形式使古巴比伦社会人人有法可依2)规定了明确的诉讼程序9.9.美索不达米亚建筑杰出代表:“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七级大庙塔”10.10.几何学:巴比伦人运用勾股定理11.11.代数学:巴比伦人使用十进位与六十进位制12.12.古巴比伦人制定太阴历13.13.今天历法中星期制度的来历:每周七天,即日、月、水、火、木、金、土(三)(三)古代埃及文化1. 1.象形文字的发明者:古代埃及人2. 2.使文字开始具有抽象含义的是:表意符号的出现3. 3.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三个部分构成:表形、表意、表音4. 4.字母文字的创造者:腓尼基人5. 5.埃及学诞生的标志:1882年商博良(法)释读象形文字6. 6.古代埃及人最初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7.7.埃及法老被视为太阳神的化身,又被称为太阳神之子,其权力来自神授8.8.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创作:《阿顿颂诗》9.9.古代埃及著名诗歌:《打谷歌》《阿顿颂诗》10.10.古代埃及最著名的箴言《伊浦味箴言》11.11.古代埃及著名建筑:金字塔、“迷宫”、底比斯的阿蒙神庙12.12.古代埃及雕塑代表:狮身人面像、涅菲尔提提王后像(阿玛尔纳艺术)13.13.数学成就:埃及人应用十进位法、求出圆周率3.1614.14.天文成就: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四)(四)古代近东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1. 1.古代近东文化包括: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埃及文化2. 2.西方文化的两大精神祖先:希腊人、希伯来人3. 3.《旧约圣经》中“通天塔”的原型:巴比伦城的七级大庙塔4. 4.古代希腊字母:由腓尼基字母发展而来,腓尼基字母(22个)是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希腊字母后来发展成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5. 5.希腊雕像考罗斯:具有埃及人的气质6. 6.埃及的《阿顿颂诗》影响了《旧约圣经》的《诗篇》7.7.前45年,朱里亚.凯撒在埃及立法的基础上制定“朱里亚历”(“儒略历”),在罗马推行8.8.16C末,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制定“格里高利历”(今天通行世界的“公历”)9.9.数学方面,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继承古代埃及几何学四.四.希伯来文化希伯来宗教伦理思想成为现代西方宗教和伦理思想的主要源泉,希伯来人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始祖之一(一)(一)希伯来人与犹太教1. 1.希伯来人宗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摩西十诫”2. 2.所罗门死后,希伯来人国家分裂为:以撒玛利亚为都城的以色列(北部)以耶路撒冷为都城的犹太(南部)3.著名先知以西结极大发展了犹太教,增加了救世主(弥赛亚)4.犹太人宗教与社会生活的中心:犹太会堂5.犹太教分裂出的教派:法利赛派、撒都该派、艾塞尼派6.研究古代希伯来人宗教与历史的珍贵资料:《死海古卷》7.犹太教思想成为基督教主体思想,其经典构成了基督教的《旧约圣经》8.以色列及散居各地的犹太人的名族语言:希伯来语(二)(二)《旧约圣经》(犹太教的经典)1. 1.《旧约圣经》共39卷,由法律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组成2. 2.旧约的主题和核心:“法律书”,在旧约中地位最高,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名数记》《申命记》(为摩西所传,又称《摩西五经》)3. 3.“先知书”地位次于“法律书”,从希伯来人建国至新巴比伦征服犹太王国这段时间的历史记载和先知言行录4. 4.“圣录”的地位次于“先知书”,内容包括“巴比伦囚徒”至波斯统治时期的犹太历史和诗篇5. 5.《七十子希腊译本》:被翻译成希腊文的旧约,比希伯来文经典多出一部分经卷,人们把没有争议的经卷称为“正典”,有争议的称为“后典”(三)(三)希伯来人的宗教---伦理思想1. 1.犹太教宗教思想的特点:1)坚持一神论,只有雅赫维才是唯一真神2)契约观念3)注重戒律,如摩西十戒4)弥赛亚和天国观念第二章第二章西方古典文化的繁荣理性主义与人文主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是希腊古典文化的精髓,造就了西方文化中的古典传统。

西方文学史名词解释

西方文学史名词解释

1·古希腊神话:(1)神诞生的故事;创世神话;神与人的关系。

(2)神与人的关系:神与人同形同性,神长生不死,比人的力量大。

2·神话功能:解释未知;对生活与人进行陌生化处理3、俄林波斯神统:(1)以宙斯为众神之王的神话系统,因众神居住在希腊最高的俄林波斯山而得名。

其中宙斯是雷电神,他的兄弟波塞冬是海神,哈得斯是冥王,神后赫拉是婚姻生育神。

宙斯的子女中,阿波罗是日神,阿尔忒弥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赫淮斯托斯是匠神,雅典娜是智慧之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

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反映父权制社会时期的生活。

(2)出现了比较细密的分工和职位;涉及到神对人的监管(道德监管);出现了一些故事的原型(代表一些道德的含义,最早模范)4《奥德赛》——《奥德赛》以海上冒险和家庭生活为中心,描写俄底修斯的不畏艰险和佩涅洛佩的坚贞,歌颂了智慧、勇敢和忠诚。

第一部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史诗,在此之的史诗主要为集体性,个人性格不是很突出。

回家的主题,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欧洲第一部以个人遭遇为内容的小说,为后世的文艺复兴的小说和18世纪的流浪汉的小说(《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做了示范。

第一次描写航海之事,第一部详细描写家庭生活的史诗。

比喻的修辞手法,涉及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

5·早期的基督教文学——产生在公元1世纪中叶到公元2世纪末叶,基督教文化是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由矛盾、冲突到交流、融合而产生的新文化。

早期基督教文学是用希腊文写成。

到了3世纪,经过教会筛选,选出27卷编为《新约全书》,定为基督教的经典。

早期基督教的文体有四种,即福音书、史传、书信、启示书。

6·中世纪文学的分期: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这一期间,即封建制度从形成走向灭亡的阶段,史称“中世纪”。

(中世纪文学指的是前两个时期的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指的是后期)(1)初期:公元5世纪~公元11世纪,封建制度形成时期(2)中期:公元12世纪~公元15世纪,封建社会全盛时期,形成了几个主要的欧洲国家,先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后期:公元15世纪~公元17世纪中叶,封建社会没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时期7、教会文学:(1)欧洲中世纪盛行的为封建教会服务的正统文学,作者大多为僧侣,亦称“僧侣文学”。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力图保持客观冷静的叙述,从体裁上来看《高卢战记》是一本关于高卢地区战事的历史回忆录。

它以对高卢和日耳曼各地区的人氏族社会逐渐解体到萌芽状态国家出现这段时间的政治、社会、风俗和宗教的记述,《高卢战记》成为我们研究原始社会和民《希腊罗马名人传》又称《对传》(简称《名人传》或《传记集》。

它是罗马帝国早期希腊传记作家和伦理学家普鲁塔克的传世之作,也是西方纪传体历史著作之滥觞。

本书以古代希腊罗马社会广阔的历史舞台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全书共有50篇,其中46篇以类相从,是名符其实的对传。

尽管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专著,但因作者以其独特的风格,以古希腊罗马的重要历史人物为中心,详尽地描述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保存了许多已散件的文献材料和难得的传说佚事,至今仍是研究希腊罗马历史所必不可少的典籍。

《英吉利教会史》是中世纪英国历史上的卓越学者、历史家比德最重要的成果,此书除以开头的半卷篇幅追记罗马不列颠时期外,下余部分叙述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以后的历史,直到731年为止。

全书五卷,主要是依据教会的重大事件来划分的。

在字里行间人们可以朦胧地看到这一时期不列颠社会经济的变化,可以看到岛上一些早期封建国家的统治和斗争,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经过罗马教廷的振兴。

比德的《教会史》成为5世纪中期到731年这段时间唯一的记录,为英国保存了这段珍贵的历史。

这部史书长期以来被视为英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比德长期以来受到英人的尊敬,被称为“英国历史父”。

《马可波罗游记》:又称《东方见闻录》,此书被称为“世界第一奇书”,作者是马可波罗,意大利人,是西方世界第一个遍游东方而又留下历史记载的人,此书介绍了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科学文化及商业贸易等内容,此书的介绍极大地促进了西方人世界观上的转变,又为西方世界向东方扩张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这些叙述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法兰克人史》——是六世纪法兰克国家历史的主要著作,作者格雷戈里是中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展示)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展示)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展示)一. 名词解释 (1)1. 十二铜表法 (1)2. 塔西佗 (1)3. 罗马五大法学家 (1)4. 七艺 (1)5. 骑士精神 (1)6. 经院哲学 (1)7. 存在主义 (1)8.《荷马史诗》 (1)9. 结构主义 (2)10.《上帝之城》 (2)11. 启蒙运动 (2)12. 凯恩斯主义 (2)13. 特兰托宗教会议 (2)14. 浪漫主义画派 (3)15. 克吕尼运动 (3)16. “马基雅维里主义” (3)17. 汉谟拉比法典 (3)18. 旧约圣经 (3)19. 尼西亚会议 (3)20. 米兰赦令 (3)21. 狂飙突进运动 (4)22.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4)23. 迈锡尼文化 (4)24. 批判现实主义 (4)25. 象征主义 (4)26. 荒诞派戏剧 (4)27. 黑色幽默 (5)28. 迷惘的一代 (5)29. 意识流小说 (5)30. 表现主义 (5)31. 存在主义文学 (5)32. 卡夫卡式 (5)33. 魔幻现实主义 (5)34. 新小说 (6)35. 骑士文学 (6)36. 文艺复兴 (6)37. 人文主义 (6)38. 禁欲主义 (6)39. 蒙味主义 (6)40. 赫西俄德 (6)45. 人文主义 (7)46. 浪漫主义 (7)47. 现实主义 (7)48. 荷兰画派 (7)49. 自然法学派 (7)50. 莫扎特 (8)51. 猫王 (8)52. 甲壳虫乐队 (8)53. 重农主义 (8)54. 重商主义 (8)55. 修昔底德 (8)56. 亚里士多德 (8)57. 柏拉图 (8)58. 修道院 (9)59. 加洛林文化复兴 (9)60. 垮掉的一代 (9)61. 年鉴学派 (9)6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9)63. 希腊悲剧 (9)64. 贝多芬 (9)65. 达芬奇 (9)66. 爱因斯坦 (10)67. 骑士制度 (10)68. 因信称义 (10)69. 新柏拉图主义 (10)70. 早期基督教教义 (10)71. 洛可可艺术 (10)72. 黑暗时代 (10)73. 贤人政治 (10)74. 三一律 (11)75. 古典主义 (11)76. 实用主义 (11)77. 弗洛伊德主义 (11)78. “超人”哲学 (11)79. 表现主义文学 (11)80. 法兰克福学派 (11)81. 抒情歌谣集 (11)82.教会文学 (11)83.古典主义 (12)88. 楔形文字 (12)89. 吉尔伽美什史诗 (12)90. 贝希斯敦铭文 (12)91. 四因说 (12)92. 斯多噶学派 (13)93. 爱琴文化 (13)94. 东西教会大分裂 (13)95. 英雄史诗 (13)96. 世纪病 (13)97. 城市文学 (13)98.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 (13)99. 抒情时代 (13)100. 自然主义 (13)101. 唯美主义 (13)102. 迷惘的一代 (14)103. 凯撒 (14)104. 普林斯制 (14)105. 多米那特制 (14)106. 罗马式艺术 (14)107. 哥特式艺术 (14)108.《君主论》 (15)109.《太阳城》 (15)110. 伏尔泰 (15)111. 卢梭 (15)112. 孟德斯鸠 (15)113. 路德宗 (15)114. 加尔文教 (16)115. 安立甘宗 (16)116. 兰克学派 (16)二. 简述题 (17)1. 人类社会共经历了几种婚姻形态? (17)2. 荷马时代部落或部落联盟实行军事民主制,它的主要机构是什么? (17)3.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

西方文化史(1)

西方文化史(1)

西方文化史(肖翠松)一、名词解释1.希腊文明:希腊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它诞生于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域,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到拜占庭和中世纪时期,希腊又是东方文化和欧洲文化的交汇点。

古希腊文明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悠久的文明给后代留下了绚丽灿烂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希腊人的,也是全人类的无价瑰宝。

2.《荷马史诗》:是相传于公元前8世纪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整理编纂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神话传说是史诗的重要题材,而史诗又对早期希腊神话的整理和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

荷马笔下的神是人格化的神,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史诗以迈锡尼时代晚期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反映了公元前11-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是研究“黑暗时代”希腊社会的惟一文字史料,对于希腊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也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成为欧洲文学的渊源,在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3.赫西俄德:赫西俄德是一位古希腊诗人。

从小靠自耕为生,他可能生活在前8世纪,以长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文明于后世,一些古典作家认为《列女传》也是赫西俄德的晚期作品。

今天赫西俄德的作品是研究希腊神话、古希腊农业技术、天文学和记时的重要文献。

4.希腊神话:即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

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

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头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来在《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神谱》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后人将它们整理成现在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

5.罗马古典文化:6.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中叶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后来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

《西方文化史》是历史系学生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主要讲授西方文化演变的历史,在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和西方文化演变过程的同时,还兼具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提高其人文素养的作用。

与本课程相关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有诸多方面的内容,以这些丰富的文化素材为媒介,使学生接受一种理念--与主流社会保持一定程度的疏离,培养自己独立的个性、自由的精神和有益的价值取向。

针对这门课程中有趣的、可以进一步探求的教学内容,笔者尽力挖掘其中的内涵,作广度、深度的延伸,使之呈现出新意和深意,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学生的思索,使其浸入老师授课过程中营造出的课堂氛围,而这种氛围更多的是与学生的心灵相沟通,触及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一个较为纯净的精神世界展开思考、判断,启迪其心智,使其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和感染,从而获得美好情操的陶冶和积极的价值取向。

第一是文学、艺术审美意识的培养。

通过讲授西方文化史中有关文学、绘画、雕塑、建筑和音乐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审美。

这一层次的审美较为浅白、直接,学生进入得比较快,也比较好,但容易流于肤浅、通俗,因此,在这一层次审美意识的培养中,笔者特别注重以准确、优美、新鲜的语言,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讲授相关的教学内容,力图讲出新感觉、新认识,更新学生之前的旧知识、旧观点。

比如,在讲授英国文艺复兴的高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笔者首先播放了《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在海边悬崖上的独白片段,在学生情绪受到感染之后,笔者讲授了哈姆雷特这一形象与以前只凭血气之勇的舞台复仇者形象的截然不同,仔细分析了哈姆雷特忧郁多思、犹豫不决,对复仇一拖再拖的原因,阐明这一形象的复杂之处就在于他是以人文主义者的新面孔出现的复仇者,他的忧郁、复杂正是他的特别之处,也最能触动人心。

这种塑造方法使人物由浅显、单一变得复杂而富有层次,由画中人变为真实的人,从而凸显出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创造特征。

第二是思想审美意识的培养。

外国文学史名解

外国文学史名解

外国文学史名解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4-16世纪),产生的新生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中世纪基督老文化的重重樊篱,打开了中世纪的神权统治,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从观念形态上开辟了道路,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为中心的人文中心。

它是在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2.人文主义文学: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其内容具体来讲,人文主义用人性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反对教会的神权;用个性解放、个人幸福来反对禁欲主义,政治上人文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意义。

成就:近代文学的抒情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都发源于这一时期,在整个人类文化以展的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规则,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在一时间内在一个地点发生一件事,是谓三个整一。

特点:1、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2、注重理性3、模仿古代,重视格律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要求遵循著名的“三一律”。

明确规定一出戏里只能模仿一个完整的行动,发生在一昼夜之内和同一地点。

三一律是建立在对古希腊戏剧的曲解之上的,对克服法国戏剧的混乱状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分拘泥于这一规则,便成为束缚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

4.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曼弗雷德》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

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5.多余人: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

西方文化史及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史及名词解释

仇富心理r‎e sent‎m ent ‎o f /t‎o ward‎s/aga‎i nst ‎t he r‎i ch‎1毕达哥拉‎斯(Pyt‎h agor‎a s,57‎2 BC?‎—497 ‎B C?)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

‎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的,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爱‎琴海中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小‎岛),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

‎以后因为向‎往东方的智‎慧,经过万‎水千山来到‎巴比伦、印‎度和埃及(‎有争议),‎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公‎元前480‎年)。

2‎苏格兰——‎欧洲硅谷‎在高科技领‎域,介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Ed‎i nbur‎g h)与第‎一工商大城‎格拉斯哥(‎G lbsg‎o w)之间‎的狭长地带‎,自195‎0年起便成‎为全球高科‎技电子厂商‎群集的热门‎地点,发展‎至今聚集了‎超过420‎家电子厂商‎(其中15‎8家为跨国‎公司),形‎成闻名于世‎的苏格兰欧‎洲硅谷,并‎与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加‎州硅谷相互‎辉映。

3‎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作‎“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 sh E‎a st I‎n dia ‎C ompa‎n y,简称‎B EIC是‎一个股份公‎司。

160‎0年12月‎31日透英‎皇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

于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

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

1‎773年东‎印度公司法‎案通过这个‎法令英国国‎会对公司的‎管理和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它‎明确地建立‎了国会对公‎司的主权和‎最终控制权‎力。

此法令‎承认公司的‎政治职责并‎明确规定“‎公司为皇室‎代行皇室之‎主权,而不‎是为公司自‎己获得主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板说”: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有严格界定,如禁止混淆悲剧体裁和喜剧体裁,剧本创作须遵守“三一律”等。

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

代表作家有高乃依和拉辛等。

狂飙突进运动,又称“狂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叶的德国,历时十五年。

它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

其名称来源于音乐家克林格的歌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

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宗教改革运动;16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以宗教改革为内容的大规模社会政治运动。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教廷势力越来越大,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与世俗政权联系密切又彼此争斗,教廷和一些教士的腐化极其严重,各阶层民众对之日益不满。

1517 年10月31日,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矛头直指罗马教皇,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1520 年,路德又发表《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敦促教廷和教会恢复使徒时代的廉洁和简朴。

此后宗教改革运动迅速在欧洲展开。

在德国,出现了一批支持路德主张的封建主和市民教会;在瑞士,出现了以加尔文、茨温利为首的激进改革;在英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不承认教会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不承认教士沟通神人的中介作用,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原则,因信即可称义,教徒能够与上帝直接相通相遇;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主张教士可以婚娶。

宗教改革之后,西欧北欧各国的世俗君主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并把各国教会制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产生了脱离罗马教廷的基督教第三大派别即新教各宗派;在德国和北欧诸国有路德宗,法国、瑞士和苏格兰有加尔文宗,英国有安立甘宗等等,各种民族语言的《圣经》也相继出版。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封建制
度和天主教教会,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扫清了道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位一体:虽然只有一位神,但是神格中有三个永恒区分及平等的位格,就是父、子、圣灵。

三位各自不同,但合二为一是一位神,三位一体就是表达这样的一个观念。

比如申命记地六章4节“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神是独一的主”,里面独一在希伯莱文是echad ,意思是合一,这经文强调了神的独一性,也强调了神的合一性,三位一体中,三位都拥有神的属性的总合。

就是说[在神来说,不是有三个一起存在或分开的个性,而是在一个神圣的本质内,有位格上的自我区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