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656-2006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精)

DLT656-2006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精)
DLT656-2006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精)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Code for acceptance test of turbine control system

in fossil fuel power plant

DL/T 656—2006

代替DL/T 656—1998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度电力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

办工业[2006]1093号文的安排对DL/T 656—1998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标准与DL/T 656—1998的主要变化为:

——增加了汽轮机控制系统适应机组协调控制方式的各项功能测试要求;

——增加了当协调控制系统单元主控设在汽轮机控制系统侧时接受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的测试要求;

——对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其他功能和性能的测试作出了新的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 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庆松。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 656—1998。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1998年3月19日,本次是第一次修订。

w w w .360d l .c o m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验收测试的内容、方法以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为125MW~600MW 等级机组火力发电厂新建工程各个阶段或技术改造工程的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的验收测试。

其他容量机组的验收测试以及机组重大检修后的验收测试也可参照执行;汽动给水泵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的验收测试可参照本规程的有关部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 657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9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 701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

DL/T 711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采用的其他术语、定义和缩略语参见DL/T 701。

3.1 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 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DEH

由电气原理设计的敏感元件,按电气、液压原理设计的放大元件和伺服机构,实现控制逻辑的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一般由电子控制器、电液转换装置和液压伺服机组成,简称电液调节系统

或电调系统。

3.2 汽轮机自启动 automatic turbine control(ATC

根据汽轮机的热应力或其他设定参数,指挥汽轮机控制系统完成汽轮机的启动、并网带负荷或停止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 3.3 超速保护控制 overspeed protection control(OPC

机组甩负荷的同时,或转速超过预设值时,自动关闭调节汽门,防止转速达到超速跳闸保护动作值,并维持机组在额定转速下运行。

3.4 自动发电控制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

根据电网负荷指令,控制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自动控制系统。

3.5 辅机故障减负荷 run back(RB

当发生部分主要辅机故障跳闸,使锅炉最大出力低于给定负荷时,CCS 将机组甩负荷快速降低到实际所能达到的相应出力,并能控制机组在允许参数范围内继续运行称为辅机故障减负荷;RB 试验是通过真实的辅机跳闸来检验机组在故障下的运行能力和CCS 的控制性能,RB 功能的实现为机组在高度自动化运行方式下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w w w .360d l .c o m

4 验收测试内容及测试条件

4.1 验收测试内容

4.1.1 在完成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调整试验,机组进行试运行的过程中,结合机组的启动过程应对系统的功能按

5.1.1、5.1.3~5.1.6、5.2~5.4、5.5.1、5.7,对系统的性能按第6部分进行测试,确认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满足要求。

4.1.2 汽轮机控制系统接受RB 指令,参与RB 功能的测试应结合锅炉安全监控系统的该项测试一并进行。

4.1.3 汽轮机控制系统参加机组协调控制和接受AGC 控制的功能测试工作,可以和模拟量控制系统进行协调控制功能的验收测试一起进行。

4.1.4 在机组试运中结合机组的超速试验,按

5.1.2和5.6的要求对汽轮机控制系统的保护功能进

行检查;结合机组的甩负荷试验,按5.1.7的要求对汽轮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进行测试。

4.1.5 对完成的测试项目应有合格的测试记录(该记录需有业主、施工、调试等有关方签字,在最终验收时,验收方可根据需要对某些项目进行抽查测试。

4.2 测试条件 4.2.1 接入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全部现场设备均应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安装、调试、试运行并通过验收合格。

4.2.2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书和有关标准完成安装和调试,已投入连

续运行,并提供完整的调试报告。

4.2.3 最终验收测试应在汽轮机及其辅机在试生产阶段中已经稳定运行,且控制系统已随机组连续运行时间超过60天。

4.2.4 控制系统的工作环境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4.2.5 机组具备带满负荷的基本条件。 4.2.6 系统具有可靠的两套电源供电,供电品质符合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4.2.7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资料应能满足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的要求,系统投入运行后的运行记录应完整。运行记录的格式参见附录A。

4.2.8 测试所用的计量仪器应具备在有效期内的检定合格证书。计量仪器的误差应不大于被校对象

误差限的1/3。 4.2.9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接地应符合制造厂的技术条件或有关标准的规定。

5 功能测试

5.1 转速控制功能

5.1.1 控制系统在转速控制方式下,按机组启动升速的各阶段设置目标转速和升速率进行升速,当机组升速到额定转速时,机组实际稳定转速与设定转速的偏差应小于额定转速的±0.1%。

5.1.2 结合机组的超速试验,由控制系统从额定转速升速到机组超速保护的转速定值,其转速控制性能亦应满足5.1.1的要求,检查控制系统对机组转速的全程调节功能。

5.1.3 按照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大升速率升速,其转速的超调量应小于额定转速的O.2%。

5.1.4 设定额定转速为目标转速,按机组的临界转速检查控制系统自动高速冲过临界转速的功能,其过临界转速时的升速率应满足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5.1.5 具有主汽门启动方式的控制系统,在进行阀门切换时,转速波动范围为额定转速的±O.5%。

5.1.6 当机组升速至额定转速时,检查汽轮机控制系统与自动同期的接口功能。控制系统应能根据w w w .360d l .c o m

自动同期装置的指令完成发电机的转速匹配以保证发电机能自动并网,并给出机组应带的初负荷,不应产生逆功率工况。

5.1.7 首台新型机组或进行了汽轮机调节系统改造后的机组应做常规法甩负荷试验,其他机组可按测功法进行试验。试验要求、方法和安全措施等应按DL/T 711执行。

5.2 负荷控制功能

5.2.1 在机组带负荷运行的情况下,锅炉压力稳定并满足负荷变化的要求,消除一次调频的影响,按给定的负荷指令和变负荷率改变负荷给定值,使机组改变负荷,实际负荷与负荷指令的稳态偏差应为额定负荷的±0.5%。

5.2.2 按照机组的不同运行方式可进行控制回路切换,切换过程中不得引起扰动。

5.2.3 负荷指令可以由运行人员给定,也可以由协调控制系统的负荷指令确定,各种方式的负荷调节精度均应能满足5.2.1的要求。

5.2.4 负荷变化率可以由运行人员给定。当具有热应力监控系统时,可以通过汽轮机热应力计算来确定和修改负荷变化率。在机组带负荷运行的条件下,按确定的负荷变化率改变机组负荷,以检查

系统适应负荷变化率变化的功能。 5.2.5 检查负荷和负荷变化率限制功能。当设置超过可调的机组最大、最小负荷和负荷变化率时,应能将负荷和负荷变化率限制在最大、最小值内。

5.2.6 阀位限制功能检查。机组在阀位限制方式下运行,应能满足机组的正常运行要求。

5.2.7 压力控制功能检查。在定压运行方式下,汽轮机控制系统通过压力控制器将主汽压力维持在

设定值,实际压力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应满足DL/T 657的要求。 5.2.8 控制系统与旁路匹配检查。机组在旁路配合运行的方式下,通过试验检查汽轮机控制系统与旁路的配合情况,控制系统应能发出正确的指令,且与旁路之间有可靠的接口,控制系统与旁路配

合应能满足机组运行的要求。 5.2.9 一次调频功能测试。机组参与一次调频控制时,在负荷给定值不变的情况下,机组所带实际负荷应随电网的频率改变而改变,一般情况下转速不等率取3%~6%。

5.3 阀门管理和阀门在线试验功能 5.3.1 动力油使用高压抗燃油时,应检查阀门管理和阀门在线试验功能,采用透平油的可视其具有

的功能进行检查。 5.3.2 在机组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通过实际试验检查阀门管理功能,多阀控制和单阀控制方式均应能有效地控制机组的正常运行。

5.3.3 在机组带负荷运行过程中,控制系统置于阀门试验方式,逐个或分组进行阀门活动试验,以检验阀门机械部分的工作情况,试验过程中引起的机组负荷扰动应小于规定值。

5.4 汽轮机自启动功能

5.4.1 控制系统置于汽轮机自启动运行方式,运行人员按下自启动键,机组能自动进行冷态启动、热状态判定和各种热状态下的启动,升速至目标转速,并网带初负

荷。在此过程中,目标转速、升速率、过临界转速的升速率的给定、暖机过程控制以及阀切换等也应由控制系统自动给出相应的稳定数值。

5.4.2 具有ATC 功能的系统,在机组带负荷过程中,ATC 程序能根据对机组的热应力计算确定最佳目标负荷和负荷变化率,可靠地控制机组负荷。

5.5 机组保护控制功能

5.5.1 超速保护控制(OPC功能检查。按制造厂设计的功能逐项检查测试,如使汽轮机转速达到规定值(例如103%额定转速时,OPC 正确动作,关闭高中压调节汽门,待转速达到重新开启阀门的条件时w w w .360d l .c o m

重新开启这些阀门,维持正常额定转速。OPC 动作时的转速与设定转速的偏差应在±2r/min 以内。

5.5.2 在机组带负荷运行的工况下,汽轮机控制系统应能接受RB 指令,快速降低机组负荷,以与辅机局部故障的机组运行工况相适应,并满足DL/T 657中的相关要求。

5.6 机组保护功能

5.6.1 超速保护跳闸(OPT功能检查。当转速达到机组超速遮断保护动作值时,能发出信号,控制系统应能可靠接受汽轮机保护装置发出的指令,迅速关闭主汽门和调节汽门,使机组安全停机。超速跳闸动作转速与设定值偏差应在±2r/min 以内。

5.6.2 对于危急保安装置具有在线试验功能的汽轮机保护装置,在对电磁阀进行在线试验时,不应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

5.6.3 防进水保护功能检查。通过模拟试验检查防进水保护功能是否正常。

5.7 机组运行监视功能 5.7.1 检查汽轮机运行参数的监视功能,CRT 应能显示机组运行状态及重要参数和有关趋势图,提供给运行人员操作指导。

5.7.2 对于专用装置的汽轮机控制系统,检查其与DCS 之间的通信接口是否有效,信息是否共享,

传送数据的实时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5.7.3 检查显示单元和显示面板(如有的话的显示和操作功能。

5.7.4 检查系统的定时打印和事故追忆功能。机组运行过程中系统应能按规定的时间定时打印,在事故状态下能进行事故追忆;应能按规定的打印方式打印数据和画面,事故追忆至少应包括事故前后不少于1min 的数据,打印内容齐全。事件顺序

记录的分辨力不应超过1ms。对于采用一体化DCS

的汽轮机控制系统,该项功能纳入DCS 系统的验收测试时进行。 5.8 参加机组协调控制功能

5.8.1 在机组协调控制运行方式下,检查汽轮机控制系统与协调控制系统的接口是否可靠,汽轮机控制系统应能接受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负荷指令或阀位指令进行负荷调节,协调控制系统主控设计在汽轮机控制系统侧时,应检查其与锅炉控制系统的接口是否可靠,汽轮机控制系统应能正确地送出负荷设定指令。

5.8.2 在机组协调控制运行方式下,汽轮机控制系统从本地控制切换到远方协调控制方式的切换应是无扰的,并且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汽轮机控制系统切换到合适的控制回路。

5.8.3 在机组运行的情况下,协调控制系统投入锅炉跟随的方式,运行人员从协调控制系统主控发一个负荷变化指令,汽轮机控制系统能正确接受负荷变化指令,并按预置的负荷变化率改变负荷,变化方向正确。在锅炉的燃烧率变化能跟上负荷需求的情况下,实际负荷与负荷指令的偏差应满足DL/T 657中的相关要求。

5.8.4 在机组运行的情况下,协调控制系统投入汽轮机跟随的方式,运行人员从协调控制系统主控发出负荷变化指令,汽轮机控制系统改变进汽阀门开度,控制汽轮机适应锅炉负荷,维持主蒸汽压力为设定值,压力稳定值与给定指令的偏差应满足DL/T 657中的相关要求。

5.8.5 在机组运行的情况下,协调控制系统投入协调方式,运行人员从协调控制系统主控发一个负荷变化指令,汽轮机控制系统能与锅炉控制系统共同作用,在满足负荷变化的同时维持主蒸汽压力到给定值,其偏差应满足DL/T 657中的相关要求。

5.9 接受AGC 调节的功能

5.9.1 在协调控制方式下,机组能接受由电网调度中心直接发出的负荷变化指令,并按预定的负荷变化率改变负荷。汽轮机控制系统按照协调控制系统的不同模式参加协调控制,检查机组满足外界负荷变化的要求和维持主蒸汽压力的能力,应分别能满足5.8.1~5.8.3的要求。 w w w .360d l .c o m

5.9.2 当协调控制系统的单元主控设在汽轮机控制系统侧时,进行5.9.1的测试;当协调控制系统的单元主控是在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中时,汽轮机控制系统则是配合模拟量控制系统对该项目进行测试。

6 性能测试

6.1 系统电源切换的测试

人为切除工作电源,备用电源应能自动投入工作。在电源切除过程中,控制系统应能正常工作,中间数据不得丢失,保证机组正常运行。 6.2 系统容错能力的测试

系统容错能力的测试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 采用计算机的控制系统,应具有双机备份,人为退出工作主机,备用主机应能正常投入工作, 在双机切换过程中,控制系统应保持正常工作,维持机组的正常运行;

b 重要参数的检测元件应为三取二(开关量或三取中(模拟量的冗余配置,采用去掉一个测

量元件信号或在一个测量元件输出端改变信号的方式,检查其冗余的可靠性。

6.3 卡件可维护性的测试

任意拔出一块输入或输出卡件,系统应能显示该卡件的异常状态,插入该卡件后,系统能恢复正常工作。在插拔过程中,控制系统及机组的运行安全应不受到任何影响。 6.4 系统重置能力的测试

切除或恢复系统的外围设备,控制系统不得出现任何异常现象。

6.5 CRT 画面响应时间的测试

通过键盘调用CRT 画面时,从最后一个调用操作完成到画面全部内容显示完成的时间为画面响应时间。在调用被测画面时,对一般画面,响应时间不得超过1s;对复杂画面,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s。 6.6 输入输出通道测试

6.6.1 采用与机组主控DCS 不同型号的汽轮机控制系统时,应进行单独的输入输出通道测试。测试的方法和标准参照DL/T 659的要求进行。

6.6.2 采用与机组主控DCS 一体化的汽轮机控制系统时,其输入输出通道测试随DCS 测试时进行。对汽轮机控制系统特有的输入输出通道,如转速测量(脉冲输入通道等,应单独进行测试。 6.7 系统储备容量的测试

采用与机组主控DCS 不同型号的汽轮机控制系统时,应进行单独系统储备容量的测试。测试的方法和标准参照DL/T 659的要求进行。 6.8 负荷率测试

通过工程师工作站或其他由制造厂提供的方法检查控制站的中央处理单元负荷率,在恶劣工况下,中央处理单元的负荷率不应超过40%。 6.9 OPC 控制器处理周期检查

采用硬件的OPC 控制器的动作回路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0ms,采用软件系统的OPC 处理周期应不大于50ms。

w

w

w

.3

60

d l

.c

o m

7 文档资料验收

系统提供的技术文档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技术协议。在签订订货合同时,订货方和供货方签订的技术协议包括对系统性能和功能的各种要求,对技术协议中提及的特殊要求应按技术协议的要求进行测试确认。

b 系统操作说明。系统供应方应提供详细的操作说明以满足系统操作运行的需要。

c 硬件配置。应具有完整的系统硬件配置,包括硬件详细清单和硬件配置图。

d 软件组态说明。应具有详细的软件组态图,并提供组态光盘。

e 系统出厂试验记录。

f 硬件测试记录。按照制造厂的测试要求和相关的技术规范对硬件进行测试的记录。

g 系统调试报告。包括系统的各项功能试验和性能试验的报告和系统试运期间的调试报告,对系统投入试运行和出现的问题应有详细的记录。

h 系统运行记录。系统投运后,应按照运行操作规程和运行管理的要求进行系统运行记录。

8 可用率考核

8.1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可用率(A应达到99.9%以上,可用率的统计范围只限于汽轮机控制系统本

身,不包括接入系统的变送器和执行器等现场设备。

8.2 可用率的统计工作自系统整套投入运行后即开始进行,开始计算可用率的时间可以由供需双方商定。

8.3 自开始计算系统可用率的时间起,汽轮机控制系统连续运行60天(即1440h,其间累计故障停用时间小于1.4h,则可认为可用率的试验完成。若累计故障时间超过1.4h,可用率的统计应延长到120天(即2880h,在此期间,累计故障时间不得超过2.9h,完成可用率考核的最高时限为120

个连续日。若超过这一时限,系统的可用率仍不合格,则认为系统的可用率考核未能通过。 8.4 系统可用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t t ——实际试验时间,它是指整个连续考核统计时间扣除非本系统因素造成的空等时间; t f ——故障时间,它是指被考核系统中任一装置或子系统在实际试验时间内因故障而停用的时间,经加权后的总和;

K fi ——第i个装置或子系统故障加权系数,加权系数见附录B; t fi ——第i个装置或子系统故障停用时间。

实际试验时间和故障时间根据运行班志(依据计算机记录确定。运行记录格式表参见附录A。 8.5 可用率考核期间,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各种备件应齐全,且备件应存放在试验现场,出现故障应及时处理。故障时间是指故障设备或子系统的停用时间和故障的正常处理时间,除去因无备件造成

w

w

w

.3

60

d l

.c

o m

的等待时间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等待处理故障时间。如发生备件短缺,卖方应在48h内提供所缺备件;如超过48h,48h后的等待备件时间将累计到故障时间中去。

8.6 在可用率考核期间,如发生由汽轮机控制系统原因引起汽轮机跳闸、甩负荷、全部操作员站功能丧失或冗余通信总线功能丧失,则认为系统的可用率考核未能通过。

8.7 在新投产机组168h(72h考核期间,如发生由汽轮机控制系统原因引起汽轮机跳闸、甩负荷、全部操作员站功能丧失或冗余通信总线功能丧失,则认为系统的可用率考核未能通过。

m

o

c

.

l

d

6

3

.

w

w

w

(资料性附录运行记录格式

运行记录格式见表A.1。

表A.1 运行记录格式

时间年月日时分

运行或故障情况

机组负荷 MW 恢复时间日时分

工作人

w

w

w

.3

60

d l

.c

o m

(规范性附录

汽轮机控制系统加权系数

汽轮机控制系统加权系数见表B.1。m

o

c

. l d 6 3 . w w w

火力发电厂2018贮灰场运行管理

火力发电厂贮灰场运行管理 一、前言 燃煤火力发电厂的贮灰场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而建造的。贮灰场根据其设计运行方式分为水力贮灰场和干式贮灰场。贮灰场是为贮存粉煤灰而运行建造的贮存运行场地,灰场中的初期坝大部分都采用碾压式堆石坝建成,而后期的粉煤灰子坝,采用含水量35%左右的粉煤灰分层碾压而成。 贮灰场工程是整个电厂水工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的运行质量及进 度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展,要求在锅炉点火前使灰场具备贮灰条件,且工程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随着近年来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开展以及干灰场的建设,水力贮灰场所需库容和利用年限将逐步减小,但贮灰场仍是整个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就贮灰场运行步骤、有关构筑物运行概况、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以及运行管理方面等情况进行论述。 二、运行准备阶段 2.1灰场运行前必须具备下列文件及竣工资料:灰场运行蓝图、说明书、验收评 价资料、竣工报告、环境评审资料及安全评价资料,库区或坝址的地形测量资料、工程地质资料、沉降观测资料及水文气象资料,有关部门同意在灰场征购土地的批文等;征购土地手续;灰坝库区内必须拆迁的项目,应按有关合同规定拆迁完毕;与运行分包单位签定粉煤灰综合处置合同,与监理单位签订工程监理合同等。 2.2灰场运行前应进行运行图设计交底和运行图技术会审等工作。 2.3编制和审核灰场粉煤灰综合处置规程。粉煤灰综合处置规程是运行单位

组织灰场运行的总体运行部署,运行方必须遵守和贯彻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 规程和各项技术政策。粉煤灰综合处置规程的编制内容、深度及编审办法,应按电力建设运行技术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其主要内容应包括:运行综合进度;运行总平面布置;运行方案、劳动力和运行机具;保证灰场运行质量、安全、降 低成本的措施;运行期的防汛方案和措施;运行现场平面、高程控制网的确定。 运行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细致,越能保证顺利运行,在具备了上述运行基本条件后,灰场才能逐步开始运行。 三、各级子坝材料 各级子坝采用含水量35%左右的粉煤灰分层碾压而成,在子坝施工前,必须要求 运行施工方,对粉煤灰进行见证取样,到有专业检测资质的试验室,进行粉煤灰击实度检验,依据检测的结果,对粉煤灰进行有措施的配比工作。 3.1库区料场复查。运行单位进入现场后,应对设计提供的料场勘查报告和调查 试验资料进行认真核查,对设计文件中选定的每个料场储量与质量在可能范围内 取样复核。 3.2库区料场规划。料场的使用规划,应根据灰坝坝型、料场地形、运行分期 和导流渡汛方式等具体运行条件,并按照运行方便、降低费用、保证质量及筑坝材料在运行期间使用均衡的原则进行规划。 3.3粉煤灰运输。粉煤灰原料必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必须采取和制定具体可行 的技术管理措施。 每个库区使用前应根据粉煤灰综合处置规程进行场地布置,规划为灰库区、 渣库区。具体工作有:划定库区的边界并埋设界标,砍伐树木并清除树根,清除

汽轮机旁路系统

汽轮机旁路系统文献综述 沈启杰3100103300 车伟阳3100103007 金涛3100102964 郑忻坝3100103419 摘要: 汽轮机旁路系统在汽轮机整个运行过程当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系统,除了高旁、低旁中的减温、减压作用外,还有其他很多重要的功能。本文通过明确汽轮机旁路系统的定义概述,并阐述旁路系统的具体功能。重点介绍高压旁路系统和低压旁路系统的结构、控制等。最后通过两个实例,汽轮机旁路自启动系统APS和FCB工况下的汽机旁路控制系统来进一步研究汽轮机旁路系统。 关键词:旁路系统功能自启动FCB 定义: 中间再热机组设置的与汽轮机并联的蒸汽减压、减温系统。 概述: 汽机旁路系统采用两级气动高、低压串联旁路,利用压缩空气做为执行器的动力源。可以实现空冷汽轮机的冷态启动、正常停机、最小阀位控制、阀位自动、流量控制以及高、低压旁路快开、快关保护功能。允许主蒸汽通过高压旁路,经再热冷段蒸汽管道进入锅炉再热器,再通过低压旁路而流入空冷凝汽器,满足空冷凝汽器冬季启动及低负荷时的防冻要求。通过DEH汽轮机可以实现不带旁路(旁路切除)启动,即高压缸启动方式,又可以实现带旁路(旁路投入)启动,即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方式。 一、旁路系统的作用、功能以及构成 旁路系统的作用有加快启动速度,改善启动条件;保证锅炉最低设备的蒸发量;保护锅炉的再热器;回收工质与消除噪音等。 旁路系统的主要功能又可分为以下四点: 1、调整主蒸汽、再热蒸汽参数,协调蒸汽压力、温度与汽机金属温度的匹配,保证汽轮机各种工况下高中压缸启动方式的要求,缩短机组启动时间。 2、协调机炉间不平衡汽量,旁路调负荷瞬变过程中的过剩蒸汽。由于锅炉的实际降负

火力发电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火力发电厂消防安全管 理规定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以下简称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企业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同时适用。 第三条公司所属各企业应当遵守消防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第二章管理体系及消防安全职责 第四条公司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消防安全责任人是公司法人代表或总经理;消防安全管理人是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基建的副总经理和(副)总工程师;消防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是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每个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为岗位员工,各企业必须明确内部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和专兼职管理人员。 第五条职责

一、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证公司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公司消防安全情况。 (二)将消防工作与本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公司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三)为公司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四)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五)批准整改重大火灾隐患所需经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二、公司安全生产部消防职责 (一)拟定公司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监督检查各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组织完善消防安全制度。 (三)拟定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工作。 (四)督促消防安全职能部门和各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五)组织召开公司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 (六)协助各企业完成新、改、扩建消防设计审查及验收工作。 (七)依照消防法规履行公司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消防安全职责。

火力发电厂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火力发电厂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发表时间:2017-09-25T11:42:18.7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作者:焦娟霞 [导读]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增强,我党和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从国际上引进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好的推动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十分显著的发展。 (浙江广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增强,我党和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从国际上引进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好的推动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十分显著的发展。本文将主要针对当下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火力发电厂方面的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并重点对其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提出相应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随着现阶段“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国策在我国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各行各业再起发展过程中除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之外,开始更加注重于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火力发电厂在其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大气环境所造成的污染是相关部门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也成为当下相关部门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一、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国土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长久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在给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极大的支持的同时,对我国自然环境也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在进行社会建设的同时对于大气、水源、土地等种种资源产生了极强的破坏,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将会对整个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势在必行:首先,大气环境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元素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将会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人们的身体,污染的大气空气和环境将会对人们的呼吸系统产生非常巨大的伤害;其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有助于帮助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我国大气情况,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对相关的项目工程等在其后期的施工中可能造成的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进行科学的规定;第三,对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有助于帮助相关部门在对大气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使用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作用,使环境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二、火力发电厂对大气的污染构成分析 火力发电厂对大气的污染大致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以氮氧化物、硫化物等形式存在。对于氮氧化物(NOx)来说,其是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污染致成气体。我国NOx污染日益严重,一些特大型城市的空气氮氧化物浓度超标,氮氧化物的环境容量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大量排放将产生一系列危害: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危害人类健康。2011年7月29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对于新建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机组执行100mg/m3的氮氧化物限值;自2014年7月1日起,现有的火力发电锅炉和燃气轮机机组执行100mg/m3的氮氧化物限值;重点地区的火力发电锅炉和燃气轮机机组执行100mg/m3的氮氧化物限值;近几年部分地区执行超洁净排放标准,对氮氧化物的排放执行50mg/Nm3的限值,二氧化硫35mg/Nm3的限值,烟尘5mg/Nm3的限值。 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分析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现阶段在我国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集中方法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一)大气环境预测分析 为了有效对大气环境进行预测,相关部门在进行正式的工作之前需要根据不同的大气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预测和推算方法的制定,具体来说:首先,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实际的大气情况对其大气环境中所含有的污染物质进行准确的估计,其所指的污染物不单纯指的是大气中的杂志,同时也包括有大气中降雨清洗、沉降、层流以及光化学反应等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杂质种类的准确判断进而对大气环境进行预测;其次,通过对大气环境中相关杂质和污染源进行估量之后,相关部门还需要根据不同污染源所在的区域和高度及其污染源产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第三,通过上述情况的不同制定出完善的大气扩散模式的计算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具体计算出大气环境重污染含量并绘制相应的数据分析图表,为其进行下一步的措施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 (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对于大气环境中污染元素所产生的影响来说,其主要包括有自然因素影响和人体健康影响两个部分,针对这两个部分其影响评价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组成部分:首先,需要根据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指数以及大气环境中各项要素具体的观测值对其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计算;其次,根据污染指数进一步确定其污染物和污染含量对于人体和生存环境的破坏程度,为其下一步的治理措施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四、火力发电厂的大气环境影响案例分析 火电厂作为我国发电的重要部门,在其长期的发展中为我国电力事业做出了十分卓越的贡献,但是其所产生出的各种大气污染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置否的,本文将主要以我国国内某一装机容量为100MW的火力发电厂为例,对其所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首先,该发电厂烟囱高度为150m,作为整个发电厂重要的气体排放构成,该烟囱所排放的废弃物以及污染物对于大气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对其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相应的降尘计算公式和点源模式进行;其次,根据上述数据相关部门可以准确的计算出该会里发电厂在不同季节中所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并对其进行具体的评价分析,对于其中不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内容要求该火力发电厂进行及时的整改,特别是对于地面顺势浓度分布情况,需要相关部门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 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火力发电厂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并重点对其所产生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希望能在未来我国火力发电厂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荣基,冯裕钊,张小琴,李洪鲁,盛利伟.重庆市某再生铅企业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汽轮机旁路系统存在问题及处理

汽轮机旁路系统存在问题及处理 北京京桥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王永红 摘要:京桥热电二期燃气联合循环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存在旁路装臵二次蒸汽超温情况,通过分析运行数据,找出了旁路装臵二次蒸汽超温的原因是减温水压力低和一次蒸汽压力高,最后确定通过更换减温水调节门套筒和弹簧喷嘴等办法避免旁路装臵二次蒸汽温度超温情况发生。 关键词: 旁路阀减温水超温 0 引言 北京京桥热电二期工程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的高、中、低压旁路系统采用德国宝马公司制造的旁路装臵,在机组调试过程中发现旁路装臵存在减温水量不足,二次蒸汽存在超温现象,影响了机组安全运行。 1、旁路阀超温原因 1.1减温水压力低 高压旁路装臵减温水取自高压给水泵中间抽头,满负荷运行时设计压力为7.88MPa.g、166℃;中、低压旁路装臵减温水取自凝结水,满负荷运行时设计压力压力为2.8 MPa.g。在调试过程中满负荷运行工况,高压给水泵中间抽头给水和凝结水的最高压力分别为 6.77 MPa.g、2.4MPa.g,分别比设计至低约1 MPa.g、0.4 MPa.g,即运行压力比设计压力低12%~14%。 旁路装臵由蒸汽控制阀、减温水调节门和弹簧喷嘴等组成,减温水量和压力由减温水调节门控制,当蒸汽控制阀后温度高于设定值时减温水调节门开大增加减温水量并提高减温水压力,减温水克服弹簧喷嘴阻力后减温水进入蒸汽控制阀从而达到降低蒸汽温度目的。由于旁路装臵减温水运行压力低于设计值,到达弹簧喷嘴的减温水压力也会降低,但是弹簧喷嘴的阻力恒定,这必然造成弹簧喷嘴的开度减少,即进入蒸汽控制阀内的减温水流量减少。当减温水调节门大开减温水流量仍然达不到需求时,蒸汽控制阀后蒸汽温度就会超温。 旁路装臵减温水压力 1.2极端工况旁路装臵一次蒸汽参数高于设计值 高、中、低压旁路装臵一次蒸汽设计压力分别为12.38 MPa 、3.12 MPa 、0.69 MPa, 旁路装臵超温大部分发生在锅炉主蒸汽安全门校验过程中和汽轮机甩负荷时,在此非正常工况,高、中、低压主蒸汽压力分别达到14.3Mpa、4.05Mpa、1.1MPa,远远高于旁路装臵一次蒸汽设计压力值,根据旁路装臵减温水喷嘴的工作原理可知,当进入旁路装臵内的蒸汽压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149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标准版本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在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设计是基础和关键,火力发电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着完整的设计方案,尤其是防火设计,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在日后带来火灾危害。 一、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依据 原电力工业部先后颁发了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国家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

厂设计规范》(GB50660)、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等,进一步规范了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火力发电厂的消防系统也从单一的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到今天的多种型式的灭火系统,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等相结合的完整的消防体系。 二、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建筑耐火构造、安全疏散、建筑内部装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灭火系统、消防供电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等方面。 (一)总平面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厂区的用地面积较大,建(构)筑物

火力发电厂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火力发电厂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火电厂对电力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能忽视的是,它仍对资源和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是火电厂能否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阐述火电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火力发电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城市环境;经济发展 abstract: thermal power plant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but can not be ignored is, it still has some influence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s the key power plant can achieve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function of city environment impact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and thermal power plant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reference. keywords: thermal power plant; city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m621 0 引言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也遭到破坏,由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主要“制造者”火力发电厂被要求降底城市污染,才可实现经济、环

主再热蒸汽旁路系统介绍

主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介绍 本机组的主蒸汽系统采用双管一单管—双管布置。主蒸汽由锅炉过热器出口集箱经两根支管接出,汇流成一根单管通往汽轮机房,在进汽轮机前用一个45°斜三通分为两根管道,分别接至汽轮机高压缸进口的左右侧主汽门。汽轮机高压缸两侧分别设一个主汽门。主汽门直接与汽轮机调速汽门蒸汽室相连接.主汽门的主要作用是在汽轮机故障或甩负荷时迅速切断进入汽轮机的主蒸汽。汽轮机正常停机时,主汽门也用于切断主蒸汽,防止水或主蒸汽管道中其它杂物进入主汽门区域。一个主汽门对应两个调速汽门。调速汽门用于调节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以适应机组负荷变化的需要。汽轮机进口处的自动主汽门具有可靠的严密性,因此主蒸汽管道上不装设电动隔离门。这样,既减少了主蒸汽管道上的压损,又提高了可靠性,减少了运行维护费用。 在锅炉过热器的出口左右主蒸汽管上各设有一只弹簧安全阀,为过热器提供超压保护。该安全阀的整定值低于屏式过热器入口安全阀,以便超压时过热器出口安全阀的开启先于屏式过热器入口安全阀,保证安全阀动作时有足够的蒸汽通过过热器,防止过热器管束超温。所有安全阀装有消音器。在过热器出口主汽管上还装有两只电磁泄压阀,作为过热器超压保护的附加措施.设置电磁泄压阀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弹簧安全阀过于频繁动作,所以电磁泄压阀的整定值低于弹簧安全阀的动作压力。运行人员还可以在控制室内对其进行操作。电磁泄压阀前装设一只隔离阀,以供泄压阀隔离检修。 主蒸汽管道上设有畅通的疏水系统,它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在停机后一段时间内,及时排除管道内的凝结水。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在机组启动期间使蒸汽迅速流经主蒸汽管道,加快暖管升温,提高启动速度。疏水管的管径应作合适选择,以满足设计的机组启动时间要求。管径如果太小,会减慢主蒸汽管道的加热速度,延长启动时间,而如果太大,则有可能超过汽轮机的背包式疏水扩容器的承受能力。 本机组的冷再热蒸汽系统也采用双管一单管—双管布置。汽轮机高压缸两侧排汽口引出两根支管,汇集成一根单管,到再热器减温器前再分成双管,分别接到锅炉再热器入口集箱的两个接口。主管上装有气动逆止阀(高排逆止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高压排汽倒入汽机高压缸,引起汽机超速。气动控制能够保证该阀门动作可靠迅速。 冷再热蒸汽管道上装有水压试验堵板,以便在再热器水压试验时隔离汽轮机,防止汽轮机进水。冷再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消防设计方法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消防设计方法 1.1 消防设计范围 消防设计范围为垃圾焚烧发电厂围墙以内,厂区不设消防站和消防车,灭火时利用附近消防站的消防车辆。 1.2 生产厂房火灾危险类别 垃圾焚烧发电厂房生产类别属于丁类,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本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轻柴油作为启动点火和辅助燃料,日用油箱间、油泵房为丙类生产厂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日用油箱间用防火墙与其它房间隔开。 1.3 主要设计原则 消防系统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范、规定。消防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本工程范围内设置了消防系统,并按本工程各车间、场所发生火灾的性质和特点选择不同的消防措施,防止火灾危害,以确保焚烧发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本工程消防设计的主要依据为: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9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J16-87)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4 消防设施 1.4.1 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消防规范,室外消防水量为20 l/s,室内消防水量为25 l/s,火灾同时发生次数为一次,消防延续时间为2h,储存集水池中。2h的室内外消防水量为324m3。消防给水采用临高压给水系统。室内外消防采用低压消防系统。 各厂房内设置消防栓,旁边设有报警按钮,信号送至控制室,室外设置消防栓。 1.4.2 消防系统 整个厂区消防系统为: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火灾时

汽轮机旁路系统的布置设计

汽轮机旁路系统的布置设计 发表时间:2019-05-17T09:36:47.0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作者:黄晓琳 [导读] 摘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轮机路旁系统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对旁路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不适应正常发展需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不断提高汽轮机工作状态下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等。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轮机路旁系统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对旁路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不适应正常发展需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不断提高汽轮机工作状态下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等。同时重点分析旁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结合具体情况和经验进行分想,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合理性和高效性,更好的保证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汽轮机旁路系统的布置设计。 关键词:汽轮机;旁路系统;布置设计 1、旁路系统的组成及优点 旁路系统是指汽轮机并联形成的降温减压系统,最为主要的功能是能够进一步排放余热锅炉中所产生的温度压力,进一步对其进行冷却,这个过程中是不需要冷凝器进行做功的。旁路系统主要包括蒸汽旁通阀、旁通阀控制系统、液压执行器、旁通蒸汽管和喷水减温系统等部分。 在常规的燃气电厂中,为了适应汽轮机组频繁的启停,目前汽轮机旁路系统主要分为了3个系统,即高压、中压和低压旁路系统,而容量是达到了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的最大蒸汽产量。M701F蒸汽机组高压旁路系统由高压旁路阀减压后的高压主蒸汽管道连接至再热冷段管道;中压旁路系统由再热冷段连接至减压后的冷凝器。低压旁路系统由低压旁路阀减压后由低压主蒸汽管路与冷凝器连接。旁通阀的工作由液压控制,高压给水泵中水龙头采用高压侧减温水,从冷凝水泵出口冷凝水系统获得中低压旁路减温水。燃气-蒸汽循环机组旁路控制系统具有很多优点,主要结果如下:1)在机组的整个启动过程中,不合格的蒸汽可以排放到凝汽器,使汽轮机的正常工作温度与余热锅炉的蒸汽温度一致,从而缩短了机组的启动时间,进一步控制工质的流体损失。2)采用旁路控制系统,可有效降低或减小机组启动过程中管路和转子的热应力,从而进一步控制设备损失,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3)在燃气轮机正常运行条件下,可以实现机组的自动调节功能,主蒸汽压力和主蒸汽压力可有效控制温度,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同时在不正常的工作条件下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确保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2、汽轮机旁路系统中的问题 2.1 旁路阀的布置位置不合理 如果没有合理的设置旁通阀的位置,可能会导致两个问题:1、阀与管道不能有效结合。高压旁通阀与冷顶之间的距离过长,导致它们难以有效结合。2、如果旁通阀与管道之间的距离较大,则旁通管在启动时很难使管充分加热,从而抑制了机组的启动速度。 2.2 旁路系统热备用中存在问题 在机组发生事故时,旁路系统的热备随时可以打开,并可以通过流量,提高了机组处理事故的能力,能够更好的确保整体的运行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使用设备管理,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影响到整体的蒸汽,从而使得整体的负荷产生影响,影响到设备的运行。 2.3旁路系统泄漏 所谓“旁路系统泄漏”,即旁路系统内部泄漏,目前其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故障。如果阀体内有泄漏,会使得具有高品质的蒸汽不能进行正常工作,同时通过使用旁通阀的内泄漏点进入再热冷却段或冷凝器,从而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机组的运行,影响整体的经济性和效率。 2.4喷水减温系统中存在问题 对于高压、中压、低压来说,旁路喷水减温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高压旁路系统从高压泵中抽头减温水;中压和低压旁路水从冷凝水泵出口管道。在喷水灭火系统中,很容易出现管道设计流量和减温水调节门喷水不足的问题。如果冷却水不足,将导致旁通管路温度过高,导致管路破裂。 3、汽轮机旁路系统的布置设计 3.1增加启动及运行过程中自动控制功能 只要高、低压旁路线路的热备状态良好,机组才能够运行正常,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使得低压旁路处于自动的状态,而如果主要蒸汽或者再热蒸汽发生一定的升高,就能使得低压旁路直接进入到运行状态,更好的确保整体安全运行。较为成熟的自动旁路控制逻辑是:在锅炉点火之前,高压旁路调节阀可以预设较低的开度,当主蒸汽压力低于Pmin时,主蒸汽压力被设置为Pmin。高侧调节阀的开启保持不变(最小开启模式)。当主蒸汽压力高于Pmin时,高侧调节阀的开启度增加,主蒸汽压力保持不变,这是最小压力控制方式。一旦预置阀达到预置的开口,阀位置将保持在预置位置或在预置位置之上,并且主蒸汽压力将被控制(压力上升模式)。当主蒸汽压力达到冲洗压力时,高压旁路保持主蒸汽压力不变,直到高压侧关闭。当高侧关闭时,旁路在滑动压力下运行。根据启动曲线,控制高压旁路。当主蒸汽压力达到额定压力时,获得高压旁路。变为恒压运行,控制压力为额定主蒸汽压力 P0+ΔP。低压旁路也可用于机组的启动类似控制。 3.2优化机组甩负荷有关旁路系统逻辑 机组甩负荷后,对低压旁路注水调节阀和蒸汽调节阀进行保护和实施。根据机组甩负荷后高压旁路开度和主蒸汽压力的变化,高压旁路可快速开启到50%左右,喷水阀可快速开启到100%左右,然后根据高温后温度的变化实现自动控制。为了防止阀门的异常运行,高低压旁通蒸汽调节阀应该在阀门后面增加高温保护。 3.3系统处理 (1)采取保护措施,确保系统线路清洁。(2)在具有节流孔的阀门中,在保持架底部开孔的方法可用于在密封表面的周边产生更多的空隙,并减少管道中的杂质,由固体颗粒、氧化物层等破坏密封表面。(3)蒸汽过滤器安装在旁路进气管道的适当位置。三通管件用蒸汽过滤器,进出口管焊接,配有过滤器可拆卸,可定期清洗。采用蒸汽过滤器可有效防止杂质和颗粒对密封面的损伤。(4)在一些发电机组的旁路设计中,为了改善旁通阀的工作环境,在旁通阀的前面安装隔离阀。(5)对高低压侧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6)旁路阀修复。对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对阀内件密封面的表面质量、尺寸、硬度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校核。同时根据相关缺陷的特点进行修改或者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要点详解-bd1f0e31f61fb7360a4c659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要点详解 徐文明 东北电力设计院长春市130021 摘要:《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已经发布实施,本文介绍一些本次修编中的一些主要条文及说明,便于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规范条文解释 Abstract: The code for fired-protection design of power plant and substation issu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ome primary items in the code. In order to be extracted in project for architecture design. Keyword: code item explain 1 概述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的修编工作已经完成,并于2007年4月1日实施。本次修编的建筑防火部分着重解决了电厂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主厂房防火分区、主厂房主要建筑构件耐火要求、钢结构运煤(储煤)建筑的防火要求、主厂房及附属厂房的安全疏散、主厂房电梯的消防要求,增加了脱硫建筑、燃机电厂的消防要求等等。并且协调了规范与其它相关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的关系。 2 主厂房的防火分区及防火间距 “3.0.3主厂房的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建筑面积不宜大于6台机组的建筑面积;其地下部分不应大于1台机组的建筑面积。” 由于火力发电厂建筑的特殊性,主厂房面积较大,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常常是将主厂房综合建筑看作一个防火分区,目前大型电厂一期工程就是2 X 600MW或4X600MW,其占地面积多达12000m2以上,由于工艺要求不能再分隔。主厂房高度虽然较高,但一般汽机房只有3层,除氧间、煤仓间也只有5~6层,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有些层没有人,运转层也只有十多个人。况且汽机房、锅炉房里各处都有工作梯可供疏散用。建国50多年还没有因主厂房没有防火隔墙而造成火灾蔓延的案例。根据电厂建设的实践经验,一般不超过6台机组。 对于主厂房防火分区的理解,应该将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锅炉房、集中控制楼综合建筑看成一个防火分区。主厂房的每个车间的定义为:汽机房(或含除氧间)各层统一为一个车间;煤仓间各层统一为一个车间;锅炉房为一个车间;集中控制楼为一个车间。但考虑到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对各个车间隔墙的门作了要求,应为乙级防火门(包含了汽机房内电气车间的部分等等)。 原规范“汽机房、除氧间与锅炉房、煤仓间或合并的除氧煤仓间之间的隔墙应采用不燃烧体。运转层以下纵向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4h,运转层以上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lh。”条文本次修改为“3.0.6除氧间与煤仓间或锅炉房之间的隔墙应采用不燃烧体。汽机房与合并的除氧煤仓间或锅炉房之间的隔墙应采用不燃烧体。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lh。”再一次强调了此处的墙体为隔墙,只是针对墙体的耐火极限作了限制,相应此隔墙上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QHN-1-0000.08.026-2015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厂燃煤机组环境保护监督标准

Q/HN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HN-1- 0000.08.026—2015 火力发电厂燃煤机组环境保护监督标准 Supervision standar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for coal-fired thermal power plant 2015- 05-01发布 2015- 05 -01实施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5) 4 监督技术标准 (5) 4.1 除尘系统监督 (5) 4.2 脱硫系统监督 (10) 4.3 脱硝系统监督 (15) 4.4 废水处理系统监督 (21) 4.5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监督 (25) 4.6 烟囱防腐的监督 (28) 4.7 各类污染物排放监督 (29) 4.8 燃煤中硫份、灰份的监督 (33) 5 监督管理要求 (33) 5.1 环保监督管理的依据 (33) 5.2 日常管理内容和要求 (35) 5.3 各阶段监督重点工作 (39) 6 监督评价与考核 (40) 6.1 评价内容 (41) 6.2 评价标准 (41) 6.3 评价组织与考核 (41)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环保设备台账编写格式 (42) 附录B(规范性附录)环保技术监督不符合项通知单 (48) 附录C(规范性附录)环保技术监督季报编写格式 (49) 附录D(规范性附录)环保技术监督信息速报 (53) 附录E(规范性附录)环保技术监督预警项目 (54) 附录F(规范性附录)环保技术监督预警通知单 (55) 附录G(规范性附录)环保技术监督预警验收单 (56) 附录H(规范性附录)环保技术监督动态检查问题整改计划书 (57) 附录I(规范性附录)环保技术监督工作评价表 (58)

汽机旁路系统控制原理

一、旁路系统信号、联锁、保护及自动调节要求: (1)概述 当机组在启动或运行中,通过调节高压旁路、低压旁路压力调节阀开度和减温水流量,维持高压旁路、低压旁路出口蒸汽压力及温度至设定值。通过调节汽机本体减温减压器减温水流量,调节进入凝汽器旁通蒸汽温度至设定值。 (2)高压旁路的调节 a.高压旁路的压力调节是以主蒸汽压力为被调量,旁路减压阀作为调节手段,用改变减压阀的开度来维持主蒸汽压力。 b.高压旁路的温度调节是以旁路阀后温度为被调量,喷水减温作为调节手段,用改变喷水调节阀的开度、改变减温水量来维持再热器出口温度给定值。 (3)低压旁路的调节 a.低压旁路的压力调节是以再热蒸汽压力作为被调量,旁路减压阀作为调节手段,用改变减压阀的开度来维持按机组负荷变化的再热器出口压力给定值。 b.低压旁路的温度调节是以减压阀后的温度为被调量,喷水减温为调整手段,用改变喷水调节阀的开度、改变减温水量,使进入凝汽器前的温度位置在给定值以下。 (4)高压旁路联锁保护: a.减压阀和喷水减温阀开启联锁,即减压阀一旦打开,喷水减温阀要跟踪或者稍微提前开启;喷水减温阀的开度根据高压旁路阀后温度与给定值的差值进行调节。 b.高压旁路阀后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报警,过高时关闭阀门。 c.主蒸汽压力或者升压率超过限定值,旁路阀开启。 d.汽轮机跳闸,减压阀快速开启。 (5)低压旁路联锁保护 a.凝汽器真空低、温度高、超过限定值时,减压阀快关。 b.减压阀与喷水减温阀开启联锁。 c.减压阀与布置在凝汽器喉部的喷水减温阀开启联锁。 d.减压阀后流量超过限值时,减压阀立即关闭。 e.汽轮机调整,减压阀快速开启。 (6)高、低压旁路联锁保护 a.高旁减压阀开启,低旁减压阀即投自动或者有相应开度。 b.低旁减压阀故障,经过设定的延迟时间后仍不能开启,则高旁减压阀立即关闭。 c.其他的联锁保护和报警信号,如系统失电、油压低或变送器故障等,系统立即能自动切成手动,并报警。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简易版_1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 求简易版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在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设计是基础和关键,火力发电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着完整的设计方案,尤其是防火设计,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在日后带来火灾危害。 一、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依据 原电力工业部先后颁发了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国家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电力

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 (DL/T5094)、《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等,进一步规范了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火力发电厂的消防系统也从单一的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到今天的多种型式的灭火系统,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等相结合的完整的消防体系。 二、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总平面、建筑耐火构造、安全疏散、建筑内部装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灭火系统、消防供电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设计等方面。 (一)总平面防火设计要求 火力发电厂厂区的用地面积较大,建

汽机旁路系统介绍

汽机旁路系统介绍 一,旁路系统的基本组成: 汽机旁路系统是以汽机高、低压旁路控制阀门为中心,为了实现阀门的控制动作而配置的包括阀门本体、液压系统和定位控制系统等组成的一套独立的系统。它主要由阀门本体、液压及液压控制系统和阀门定位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1,阀门本体: 高压旁路系统中共有3个阀门,1个高旁压力控制阀,1个高旁减温水控制阀和1个高旁减温水隔离阀。 低压旁路系统中共有6个阀门,2个低旁压力控制阀,2个低旁减温水控制阀和2个低旁减温水隔离阀。 下图为高低压旁路阀门在系统中的示意图: 2,液压及液压控制系统: 液压系统由独立的液压供油油站、液压执行机构、液压执行元件以及油管路等组成;液压控制系统是用来控制液压油稳定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在故障状况下为液压系统提供保护,并给出报警信号的系统。液压和液压控制系统为阀门的控制动作提供稳定的液压动力,并且配合定位控制系统完成阀门的控制动作。 下图为高低压旁路系统液压系统图:

3, 定位控制系统: 根据DCS 给出的阀位指令信号,与位置反馈信号进行对比,通过液压执行元件(比例阀),对阀门实行定位控制。并且将阀门的实际阀位反馈及开关量信号反馈给DCS 。

二,液压及液压控制系统: 1, 油站: 油站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1)油箱,1a )液位计,1b )球阀,1c )空气过滤器,2.1) 2.2) 齿轮泵,3.1) 3.2) 泵支架,4.1)4.2)弹性联轴器,5.1) 5.2) 电机,6.1) 6.2) 止回阀,7.1) 7.2)高压软管,8,循环阀和压力释放阀,9)压力表,9a )压力表软管,11)电子压力开关,11a )压力表软管,12)皮囊式蓄能器,13)安全及关闭块,14)压力表,16)压力过滤器,19)双温度开关,27)液位开关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

编号:SM-ZD-88440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 求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要求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在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设计是基础和关键,火力发电厂的规划建设必须有着完整的设计方案,尤其是防火设计,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在日后带来火灾危害。 一、火力发电厂防火设计依据 原电力工业部先后颁发了行业标准《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了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随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更具针对性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国家标准《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660)、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建筑设计规程》(DL/T5094)、《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5029)等,进一步规范了火力发电厂的防火设计,火力发电厂的消防系统也从单一的消防给水系统发展到今天的多种型式的灭火系统,并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供电系统等相结合的完整的消防体系。

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火力发电厂 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DLGJ102—91 (试行) 主编部门:能源西南电力设计院 批准部门: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 施行日期:1991年6月1日 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 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 设计规定》DLGJ102—91(试行) 的通知 电规技(1991)13号 各电管局,省(市、自治区)电力局,直属电力设计院,省(自治区)电力勘测设计院,华能集团各有关公司,新力公司: 为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经与能源部安环司共同商定,我局委托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编制了《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及其条文说明,经组织审查,现批准颁发DLGJ102—91《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设计规定》(试行)(包括条文说明),自发行之日起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或需要补充修改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及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西南电力设计院。 有关征订事项,请与北京市二里沟水利电力出版社发行部联系。邮政编码:。 1991年3月4日 编制说明 本规定是根据能源部安环司和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1989年下达的任务要求,由能源部西南电力设计院编制的。 本规定是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设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本规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执行国家计委和环委联合以(87)国环字第002号文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编制过程中,对现行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及电力行业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等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本规定明确了环境保护设计中应该遵守的原则,对各个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深度、设计管理等也提出了统一的要求。本规定的执行,将有助于电力环保设计工作的规范化。 由于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势必对电力环保设计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在本规定试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若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能源部西南电力设计院,并抄送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在火力发电厂工程(以下简称火电厂)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