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教学案
生物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教学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_高一年级生物备课组课堂练习:1、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最丰富的是:A、脂肪B、固醇C、磷脂D、维生素D2.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一组元素是:A、C H OB、 C H PC、C H O PD、 C H O N P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功能不正确的是:A、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防止有用的物质流失C、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绝对避免有害物质进入细胞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靶细胞上的受体物质接受激素,完成信息交流。
B、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
C、白细胞完成对侵入人体病菌的吞噬。
D、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5.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是()。
A.纤维素和果胶 B.纤维素和蛋白质C.磷脂和蛋白质 D.核酸和果胶6、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请回答:(共60分,每空10分)(1)“血影”的化学组成是脂质、、;其中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的是,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膜中该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血影”中的脂质主要是。
(3)对红细胞所谓的特殊处理是。
(4)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或人)的红细胞做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破裂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结构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7、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你能解释其原理吗?。
生物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教学设计6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与案例一、课标解读本节课课程标准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认同细胞膜作为边界对细胞的重要作用。
“简述”是知识性目标性为动词,属于了解水平,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所处位置和功能实现再认或回忆;“体验”是情感性目标动词,属于经历(感受)水平,即要求学生通过制备细胞膜实验,建立对细胞膜的感性认识;“认同”也是情感性目标性为动词,属于反应(认同)水平,要求学生在建立了细胞膜的感性认识之后,对细胞膜的价值——功能做出清晰判断。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如下内容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能力目标1.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如下内容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二、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动物和植物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2.主要内容细胞膜是细胞必不可少的结构。
教学主要内容是讲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教材首先由问题探讨入手,推断细胞与细胞膜的存在;再通过实验证明细胞膜的存在;接着讲述细胞膜的成分,渗透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观点;之后,联系实际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最后简要讲述了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
三、学生情况分析在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学生知道了蛋白质、糖类和脂质是重要的化合物,但是对于这些物质的存在位置还不清楚;基于初中有关细胞内容的学习,学生知道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的。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min)
教师提前进行实验“台盼蓝染色法鉴别酵母菌细胞死活”,将用台盼蓝染液染色后的死细胞和活细胞(放大200倍)的实验结果照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活细胞不能被染色,而死细胞能被染色?”
学生观察教师实验结果,回答教师问题由此推测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c.1970年,科学家用绿、红荧光材料分别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表面蛋白质分子实验;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1)学生仔细观察和思考给出的材料,回答教师问题,对细胞膜的功能自行归纳。
2)学生通过科学史的了解,思考回答教师问题。
1)引导学生得出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的结论;引导学生得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通过动画让学生直观理解细胞膜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a.1895年,欧文顿研究各种受精卵细胞的透性;1925年,戈特和格伦德尔用有机溶剂抽提人的红细胞膜的膜脂成分,并测定膜脂单层分子在水面的铺展面积。教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为什么表面积为两倍?可以尝试构建细胞膜模型吗?”
b. 1935年英国学者丹尼利和戴维森提出了“蛋白质—脂类—蛋白质”的三明治模型;1959年,罗伯特森用超薄切片技术获得了所谓的“单位膜”模型。教师向学生提问:“现在可以说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吗?它们是如何构成细胞膜的?”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主题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科目
生物
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授课时间
40min
授课类型
讲授法
教学工具
PPT
教学目标
生物高中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教学设计4
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本节介绍的是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因为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将详细介绍生物膜结构的研究历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及物质出入细胞的几种方式,因此本节在介绍细胞膜时,对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如何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只需点到为止,不用详述。
四、学生情况分析:在初中生物课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学生对细胞膜已经有所了解。
学习第一章时,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对细胞结构有一定的认知并有浓厚兴趣。
由于很难看清细胞膜,合理引导,能激发其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策略:由于第1章“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和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内容,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同时,本章内容又是后续章节学习的基础。
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背景下主动建构新知识。
毕竟细胞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观察图片和亲自作实验来体验细胞的存在。
在初中生物课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学生对细胞膜已经有所了解。
但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是很难看清细胞膜的。
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兴趣。
细胞膜的成分部分,为避免直接讲授学习,体现探究性学习,我们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亲自体验细胞膜的制备过程。
这个实验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制备细胞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科学方法(如,材料的正确选择等),并通过评价的激励机制和导向作用,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大胆推测,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优质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细胞膜
的结构和功能》优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内容。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介绍了细胞膜的功能,其中介绍了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历程。
接着介绍了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最后讲述了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细胞膜的功能及其决定因素,了解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从中受到感悟。
2.掌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三、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探究细胞膜的功能,阐明细胞各部分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强化结构与功能观;既能基于结构阐释功能,又能基于功能理解结构。
认同细胞各部分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密切联系,使细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基本的生命系统,强化系统观点;在以系统观理。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节课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节课教案优秀5篇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节课教案优秀5篇生物由非细胞生物、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组成,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让课堂更有效率,这里我整理了一些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节课教案【篇1】一、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很多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
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
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首先,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酶的发展历程、特性、作用等都已经知道并理解。
这些都与接下来的酶的特性紧密相关。
也一定程度上反馈了上节课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掌握情况。
并且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为指导。
其次,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说加酶洗衣粉,学生都可能接触过,那么他们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了:加酶洗衣粉添加了什么类型的酶呢?酶在洗衣粉里是怎样工作的?在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等等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学生会形成无意注意,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欲望,学习效果也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收集资料,增大信息量,活跃课堂气氛。
再者,酶的生产应用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觉得生物对他们来说,不是只是抽象的某某技术,某某发现,某某科学家等等,而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很常见的东西,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掌握了这个,那我是不是就相当于令人羡慕的科学家了呢?”这样,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也为以后的择业多一个选择。
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在这节课中,我打算先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酶的本质,作用。
然后问大家一个问题:“生活中你遇到酶了吗?”其次,给大家展示几张酶的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看大家反应,并尝试总结。
高中生物教案必修一 第三章第一节
C.新细胞的产生只能是来自原来存在的细胞D.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审题导析】正确理解和记忆细胞学说的内容是解题关键。
【精讲精析】A项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
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并非是指所有生物;新细胞的产生是原来细胞分裂的结果,不会自然发生。
【答案】CD【过渡】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都离不开重要的研究工具--显微镜。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9-P31内容,了解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显微镜的种类等基础知识。
二、显微镜【问题导思】①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②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是什么?③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光学显微镜(1)结构①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等。
②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镜筒、粗(细)准焦螺旋等。
(2)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例2(2013·徐州高一期末)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玻片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审题导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解答本题应明确两条主线:【精讲精析】根据目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正比,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故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②③⑤的组合放大倍数最大。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视野中物像变大,需将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操作时应先移动装片,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正确顺序为: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答案】 D思考交流:观察样品时,电子显微镜是否一定比光学显微镜好?举例说明。
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细胞膜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细胞膜的重要性和意义。
另外,我在课堂上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和实验法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参与度不高,这让我意识到在分组时需要更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点,以便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此外,板书设计方面,我力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并通过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表现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设计得到了他们的喜爱。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黑板上绘制细胞膜结构图这一环节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空间想象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深入知识掌握不足。在知识层面,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比喻来加强认识。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有待提高,对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还不够熟悉。素质方面,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在自我管理和学习方法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
简短介绍细胞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细胞膜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功能。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教案植物生长调整剂对植物插条的生根状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影响程度不同。
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一起看看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教案!欢迎查阅!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教案1【教材回放】1.画出达尔文试验的示意图、写出试验现象和结论2.画出詹森试验的示意图、写出试验现象和结论3.画出拜尔试验的示意图、写出试验现象和结论4.画出温特试验的示意图,并补充画出对比试验图,写出试验现象和结论5.右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育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6.如右图,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一云母片,从右侧用光照耀,胚芽鞘的生长状况是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D.不生长7.2,4-D(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
在麦田中喷洒肯定浓度的2,4-D,可以抑制或杀死杂草(双子叶植物),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
请依据所学内容分析缘由。
8.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种激素的浓度不同可能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B.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长素的调整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D.无子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9.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试验方案。
(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
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试验处理。
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看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
(2)、试验结果猜测①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
新教材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教学课件
小思考 1.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有什么影响? 提示:在一定的反应物浓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 反应物浓度达到某一定值后,再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也不再上升。这是受 酶活性或酶浓度的限制。 2.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有什么影响? 提示:当反应物浓度大大超过酶浓度时(底物充足),酶浓度与酶促反应的速率成 正比。
点易错 1.两者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ATP和ADP相互转化时,反应所需要的酶、能量 的来源和去路、反应的场所不同,可以总结为物质是可逆的,但能量不可逆。 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与水的消耗和形成: (1)ATP转化为ADP是ATP的水解反应,消耗水; (2)ADP转化为ATP的过程是合成反应,有水的生成。
②AB段表示随O2供给量增多,有氧呼吸明显加强,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 的能量增多,ATP的产生量随之增加。 ③BC段表示O2供给量超过一定范围后,ATP的产生量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 可能是酶、ADP、磷酸等。 (2)乙图可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ATP来自无氧呼吸,与O2无关。
小思考 1.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ATP与ADP的含量还能保持着动态平衡吗?为什么? 提示:能。ATP与ADP之间可相互转化,其含量在生物体中都保持着动态平衡。 2.ATP中的能量都储存在磷酐键中吗? 提示:不是。ATP的普通化学键和磷酐键中都储存着能量,只不过大量的能量储存 于磷酐键中。
拓思维
多酶片
1.组成:多酶片是双层糖衣片,外层是普通糖衣,内层为肠溶片。 2.作用:进入胃后不被胃酸溶解,直至进入小肠接触到碱性的肠液后才溶解,使药 物在小肠发挥作用。若咀嚼服用,消化酶在胃中会被胃酸破坏而失去作用。 3.用途:多酶片中含多种消化酶,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一教学案:第3章 第1节 细胞膜与细胞壁 Word版含答案
第1节细胞膜与细胞壁1.细胞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系统。
2.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3.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有很多,但最有代表性的是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4.细胞膜具有稳定细胞内部环境、控制物质出入细胞和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5.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与保护细胞的功能。
1.细胞膜的分子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另外还含有少量的胆固醇与多糖等成分。
2.细胞膜的结构模型(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①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支持着许多蛋白质分子。
②蛋白质分子的分布具有不对称性,有的在表层,有的嵌入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③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不是静止的,是可以流动的。
(2)细胞膜上的糖被:①位置: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②成分:是多糖分别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和糖脂。
③作用:与细胞的识别有关。
3.细胞膜的功能(1)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中间形成的疏水区域,阻挡了膜两侧水溶性物质的任意出入。
(2)能选择性地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膜中的蛋白质能保证细胞将自身需要的物质转运入细胞,将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以及合成的分泌物等转运出细胞。
[跟随名师·解疑难]1.细胞膜的成分[关键一点](1)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膜,其蛋白质含量和种类越多。
(2)糖被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还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
2.细胞膜的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①磷脂分子的状态:亲水的“头部”排在外侧,疏水的“尾部”排在内侧。
②作用:使得脂质、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
①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
②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物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教案1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物质组成、细胞膜的探究历程、流动镶嵌模型等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生命观念:说出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科学思维:理解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科学探究: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社会责任: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以及对科学的热爱.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PPT展示相关图片,引出问题:细胞中有无细胞膜的存在?材料: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结论: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质膜)。
一、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人们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逐渐聚集并且相互作用,演化出原始的生命。
在原始海洋这盆稀薄的热汤中,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秕,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实验分析:实验一:取A、B两个烧杯,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清水和沸水,然后将新鲜的紫色苋菜叶分别浸入A、B两个烧杯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实验二:取数量相等的玉米粒两份,为A、B两组,将B组玉米粒煮熟,然后分别加入红墨水,几分钟后用缓水流冲洗两组玉米粒。
思考:实验一中B烧杯的水为什么变成紫红色?而A烧杯颜色不变?实验二中B组玉米粒为什么被染成红色,而A组的颜色不变?你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细胞膜的功能吗?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三章教案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的历程。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程序3、2 细胞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的①尝试说出细胞器的种类和分布。
②通过观察图片认识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构建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器之间各自分工不同,同时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图片认识细胞器的基本结构三、教学难点构建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课件,模型构建,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设计七、板书设计3、2 细胞器一、各种细胞器的分离方法二、细胞器之间的分工三、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指导思想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并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课标分解课标陈述: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句型结构:结果性目标行为动词:阐明(二级目标、理解水平)核心概念: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3章第3节的内容,介绍的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因在此之前课本已经介绍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细胞的多种结构,如细胞器等,所以关于本节课内容课本的整体思路仍然遵循着“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思想,只不过本节课先介绍的是细胞核的功能,而后才介绍细胞核的结构,这是符合客观的历史发展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精品教案第三章第一节水与无机盐
水与无机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知识目标说出水在细胞中的作用,概述细胞内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生理作用。
2.核心素养生命观念:在此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任何生物都是自然界中的珍贵生命。
科学探究:科学推理,根据实例学会推理分析。
社会责任:我们应保护水源,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保护生命,维系地球。
【教学重难点】水对生命的作用;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体细胞以及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细胞都离不开水。
水在细胞结构的维持和物质的运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细胞内的代谢过程都需要在水环境下进行。
水为什么对生物如此重要?这与水分子的哪些独特性质有关呢?为什么要在运动员喝的饮料中添加无机盐?无机盐在细胞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水与无机盐!二、讲授新课(一)水在生命体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依次展示课本P56页资料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下列问题: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2.不同生物体以及人体不同器官或组织的含水量情况如何?3.人体的心肌和血液含水量大体相似,但状态明显不同,你能尝试给出合理的解释吗?师生共同讨论得出: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2.不同生物体的含水量不同,人体不同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含水量也不同。
3.人体的心肌和血液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不同导致其状态明显不同。
由此归纳细胞中水的几个特点:特点一: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细胞重量的三分之二。
特点二:不同生物含水量有所差别,同一生物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含水量也不相同。
特点三: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器官,水的存在形式不同。
由于水是极性分子,生命活动中很多分子也都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水,因此,水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里呢?(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查找答案)师生共同讨论得出:1.细胞中的良好溶剂;2.参与生化反应;3.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4.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5.水对温度的变化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项目
内容
课题
1.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1.细胞膜的成分
2.细胞膜的功能
3.细胞壁
4.体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教学重、
难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
过程
一、细胞膜的成分
细胞膜也称质膜,是由类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质膜中的类脂也称膜脂,是质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质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例1、甘油、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优先进入细胞,这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密切关系()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
C.细胞膜上的多糖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答案:B
例2、细胞膜上与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
答案:A
例3、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细菌,而它们从来不吞噬血液循环中的自己正常的细胞。这是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A.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细胞识别”功能
答案:D
例4、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它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细胞膜能够()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细胞膜是生命系统的边界,它使细胞与外界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假若没有它的存在,生命物质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扩散而达到平衡,细胞就不复存在了。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一)、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成分:主要是脂质...,还有少量糖类..和.蛋白质①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②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③少量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外侧外侧,与细胞识别有关2、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①磷脂双分子层----基本骨架②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③糖蛋白------------外侧外侧,与细胞识别有关3、细胞膜的特点(1)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①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②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等。
③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
(2)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和数量....的种类.....(取决于载体蛋白①表现: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神经细胞对K+的吸收和对Na+的排出,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小肠的吸收等。
②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种类、数量决定选择性。
(3).二者的区别与联系①区别: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方面的特性,选择透过性体现了细胞功能方面的特性,主动运输能充分说明选择透过性。
②联系: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
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
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
4、细胞膜制取:①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②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楚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
可看到浸水的部分红细胞发生变化: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变大,很快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处。
注意:选用红细胞的原因是“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二)、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给靶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导学案
高一生物导学案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导学案姓名班级组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自主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自主学习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 ________。
2.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实验原理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____________中没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选材——制片——滴加蒸馏水——观察(3)实验现象:凹陷___________,细胞体积___________,很快细胞_________,内容物____________。
3哺乳动物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红细胞的_______ 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____________ 腾出空间。
4.细胞膜主要由 _____ 和_______ 组成。
此外,还有少量的____ 。
其中___ 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______约占40%,糖类占_____ 。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____最丰富。
______ 在细胞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_______的细胞膜,蛋白质的_____和____越多。
5.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将生命物质与____________分隔开,产生了原始的细胞,并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____________的相对稳定。
6.细胞膜能控制____________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____________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 (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 ____________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第一学期教学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_高一年级生物备课组
课堂练习:
1、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最丰富的是:
A、脂肪
B、固醇
C、磷脂
D、维生素D
2.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一组元素是:
A、C H O
B、 C H P
C、C H O P
D、 C H O N P 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功能不正确的是:
A、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防止有用的物质流失
C、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绝对避免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靶细胞上的受体物质接受激素,完成信息交流。
B、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
C、白细胞完成对侵入人体病菌的吞噬。
D、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
5.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是()。
A.纤维素和果胶 B.纤维素和蛋白质
C.磷脂和蛋白质 D.核酸和果胶
6、科学家将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请回答:(共60分,每空10分)
(1)“血影”的化学组成是脂质、、;其中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的是,功能越复杂的细胞,细胞膜中该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血影”中的脂质主要是。
(3)对红细胞所谓的特殊处理是。
(4)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或人)的红细胞做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破裂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结构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7、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
你能解释其原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