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丨我国现代土壤科学的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
本文追朔了我国现代土壤科学的起源。从 1930 年地质调查所土
壤研究室成立到 1953 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建立的 20
多年时间里,我国第一代土壤学家艰苦创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文章从我国现代土壤科学起源的背景,成立经过,主要业绩,干
部培养和学风 5 个方面来阐述。80 年前成立的土壤研究室给后
人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应该珍惜。
文/龚子同王浩清张甘霖作者均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土壤》(2010年第6期),原题为“我国现代土壤科学的起源——纪念前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成立 80 周年”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近年对太湖古土壤研究表明,早在 6 000 ~ 7 000 年前我国就已有水稻栽培。在这漫长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我国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识土、用土和改土的经验。
公元前 4 世纪前后战国时期《禹贡》一书就将九州土壤的类型、分布和土地等级作了记述。这是我国关于土壤分类和土地分级的最早著述。
但由于受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以及长期以来闭关锁国的影响,19 世纪在西方科学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进步却十分滞缓,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和日本。
但随着西方的现代科学包括农学和土壤学逐渐传入我国,我国现代的土壤学至上世纪 30 年代开始起步,比国外至少迟了半个世纪。这是一段我国土壤学者艰苦创业的历程,值得我们追忆。
1 中国现代土壤科学发端的背景
1.1 19 世纪现代土壤学的诞生
虽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指出:“土壤学连同生态学好像发源于中国”,但现代土壤学却是从欧美传入中国的。
1840 年J.V.李比希(Liebig)发表《化学在农业和植物生理学上的应用》,创立矿质营养学说,确认矿物质是植物营养的基础;1840—1850 年间,H.S.汤普生(Thomposon)和J.T.魏(Way)提出了“土壤吸附学说”; 1883 年俄罗斯学者道库恰耶夫(Dокучаев в.в.)发表了《俄罗斯黑钙土》,阐明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5 大成土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创立了“土壤发生学说”;1986—1888 年间,H. 海尔盖尔(Hellriegel)和H. 惠尔法斯(Wilfarth)证实了碗豆根瘤形成与N2同化作用的关系。这 4
项成就为现代土壤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土壤学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学科之林。
1.2 现代土壤学在我国的传播
在现代土壤学建立之初的 50 年里,欧美现代土壤学从不同途径传入我国。这里首先应该提到的是 1877年《格致汇编》刊载的《农事略论》中论及英国农
业时,首次介绍了李比希以及农业化学基本知识,这是西方现代农业化学研究最早传入中国的译作。
上世纪20 年代至 30 年代俄国学者T. P. Gordeef]以及V.A.Baltz和B.B. Polynov分别发表关于东北土壤和植被的论文,文中介绍了当地黑钙土、
变质黑钙土、灰色森林土、泥炭沼泽土和黑色石灰土等类型和分布。这是可以找到的我国最早的现代土壤分类资料。
西方先进土壤学理论也吸引了我国学子。著名土壤学家邓值仪即是中国自费赴美留学攻读土壤学的第一人,他在 1909—1914 年间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和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土壤学,1914 年获得硕士学位。
1919年著名土壤肥料学家彭家元获公费留美名额,因公费被挪用,至 1920 年才筹得旅费赴美深造,先后入威斯康星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和依阿华州立大学,1923 年获农学硕士学位。
此外,1930 年前,先后有戴弘、黄野萝和张乃凤先后赴日、德、美学习土壤学。同时,至 1930 年,全国有 10 所大学院校分设农科或农学院陆续开设土壤肥料课程。这些都进一步引进了西方新的土壤肥料学的理念和方法。
1.3 我国农业实践和呼唤
上世纪初,我国正处于历史更替、社会变革的大动荡时代。农村凋敝,民不聊生,自耕不能自食,自织不能自衣。在此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纷纷为振兴我
国农业献计献策。
1910 年公费赴美留学的竺可桢认为,中国以农立国,万事以农为本,所以一开始进入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求读。后来在我国气象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张謇(1853—1926)把教育与实业称为“富强之本”,对发展我国垦殖事业作出了贡献。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聘任他为临时政府实业部长,北洋政府中担任农商
总长,为了发展农业他主张广设农事试验场,以作为改良中国农业之根本。在他创导下,农业试验场逐渐增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作用。
作为地质学家的翁文灏在 1929 年 10 月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中国地理区域与其人生意义》的演讲,指出我国人口多、耕地少,需要对地形、气候和土壤作较大规模的研究。1932 年在《独立评论》上发表了《中国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一文,进一步阐明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的困境,说明土壤调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凡此种种都催生我国土壤研究机构的设立和土壤研究工作的开展。
2 土壤研究室的建立和发展
2.1 太平洋科学会议的促进
1920 年美、澳、加、日、菲、爪哇、新西兰等太平洋国家的 50 多位科学家联合于檀香山成立太平洋国际科学会议组织,其宗旨是提倡和辅助该地区重要科学问题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次太平洋会议于1929 年 5 月在爪哇万隆召开,中国科学家以翁文灏为首,包括竺可桢等 13 人出席。会议有两项重要决议,即要求各国开展土壤调查和成立土壤研究机构。
随即,南京金陵大学农经系邀请美籍教授J.L.贝克(J.L.Buck)于 1929 年着手中国土地利用调查。
贝克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不了解土壤,继而又请美国土壤学家肖查理(Chards Shaw)来我国作土壤调查,此实为我国土壤调查之先声。
2.2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