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1、含义:近代化(现代化):即约16世纪起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 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
2、近代化内容: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政治方面— 专制独裁向民主化、法制化转变
以科技为动力,手工生产向机器化、工业化、市场 经济方面— 化和专业化转变
思想方面— 愚昧迷信向民主科学、理性和经济主义转化 文化方面定民主革命纲领; 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运动; 井冈山道路的探索; 抗战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战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双半社会结束
思想文化方面: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主 流思潮
毛泽东代表的中共,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国情相结合,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的理论 成果——毛泽东思想
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
(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地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 引发世界 范围内三 股进步历 史潮流 工业革命 大背景下 中国社会 变化 (中国近代 化开始)
①自由主义潮流——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资产 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俄德美日)
②民族主义潮流——民族解放运动
③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潮流兴起
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是资产阶级, 最突出的领域是政治领域,这一时期的成果 是:
政治---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起资产阶 级共和国; 经济---民族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思想文化---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阶段: 1912—1927(从辛亥革命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建立)-曲折前进 曲折:北洋军阀在政治、思想、外交上的黑暗统治,中国的近代 化进程遇到了逆流。 前进: 经济上,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思想领域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民主科学、宣传马克思 主义、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政治方面孙中山为捍卫共和制度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中共的 创立及国民大革命的开展。 事件: ①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③文化:新文化运动: 前期: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政治:孙中山的斗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民大革命。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contents
目录
• 起步阶段(1840-1895) • 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 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 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建设(1949-至
今)
01
起步阶段(1840-1895)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总结词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详细描述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化历 程的起点。
全国解放
03
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逐渐掌握了全国的政权,解
放战争胜利结束。
04
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化建 设(1949-至今)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1949-1978)
优先发展重工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迅速建 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施了优 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计划经济体制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资源进 行集中配置,推动国家工业化 进程。
02
01
03
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依法治国
加强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 公平正义。
05
04
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 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洋务运动
总结词
学习西方器物的现代化尝试
详细描述
洋务运动是一场由清朝统治阶级发起的运动,旨在通过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军 事装备,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场运动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 输业等,对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 (1840— 1919年)
1.1898戊戌变法走 君主立宪道路 2.1906“预备立宪” 3.1912辛亥革命建 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 结果:戊戌变法 遭封建顽固派镇 压;“预备立宪 ”假立宪真专制 ;辛亥革命推翻 了君主专制统治 ,但是袁世凯窃 取革命成果真正 的民主政治并没 有建立起来
联系点
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国工业近代化起步,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近代化 运动集中在经济方面。这一阶段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社会生活 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生活中逐渐推广 从世界角度看,中国经济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三阶段
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 (1895—1919前)
北洋军阀统治、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 成立蒋介石独裁统治、日本侵华
治
1905中国同盟会、1911武昌 起义、1912中华民国、清帝 退位、1912《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颁布;辛亥革命的历 史意义。 袁世凯窃取政权北洋军阀统 治、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 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 五四运动 1921中共“一大”召开,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国民革命 1927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建立井 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1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 1934红军长征、 1935遵义会议、 1937全民族抗战 1945中共 “七大” 1946全面内战爆发、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1949新中国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意义。 政治协商会议与《共同纲领》 确 立多党合作、协商制度、人民民主专 政
1949)
新民主主义经 济(1927--1956 )
政治:中国社会开始一步步沉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中国人民开始了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斗争 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尚在萌芽状态。 思想: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接触,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主 张向西方学习,开启了民智,专制势力仍很强大,广大的中国人思想仍然僵化。 从世界角度看: 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近代化进程
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国近代化是指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法制化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全方位变化的过程。
1840年至1919年,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1919年后的30年,中国近代化程度虽有所深化,但发展缓慢,成效不显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经济的近代化1、近代化的开始——洋务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清政府内外交困。
(2)派别:洋务派,即封建开明地主阶级代表。
(3)代表人物: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等。
(4)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以实现“自强”“求富”之路。
(5)主要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即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内镇压人民反抗,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6)主要活动: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成立海军、创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等。
(7)历史作用:a.洋务运动是开明地主阶级发起的一场学习西方科技、维持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方案破灭。
b.它的主要作用:引进了西方科技,使中国出现了机器生产,为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对外国经济扩张起了抵制作用等。
(如在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影响等方面也是很深远的。
)(8)失败根源:只学习西方科技,反对政治变革,没有触动封建统治基础。
(如洋务派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以学习西方科技挽救封建统治危亡。
)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C 60,70s,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以及明清时期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的解体。
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C末,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条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近代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
晚清时期(1840-1912年) 北洋军阀统治(1912-1927年)
民国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年)
2.革命时期划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个革命时期(1919-1949年) 3.近代化历程:
孕育阶段:1840-1860年 启动阶段:1860-1895年
私有制
社会 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 经济主张 绝对平均主义
1859年为改革内发政展, 衰弱时期 私有制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 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群众基础 作用 相同
最大限度满足农民利益 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
和要求,群众基础广泛 要求,群众基础薄弱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 未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
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农民反应不积极
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近代化:(现代化或资本主义化) 核心:工业化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封建主义转向资本主义
从政治制度看: 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 近代工业: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工业部门
中国资本主义的三种形式
【知识梳理】 1.政治上(读本P38)
鸦片战争 (1840-1842、英) (原因、结果、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民阶级)
(主要史实、纲领、新特点、作用及局限性) 2.经济上(读本P38)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原因、标志、影响),中国经济开始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思想上: 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
4.社会生活上: 生活习俗变迁
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 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中西合璧)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1840—1949)第一阶段:中国近代化的全面启动:(1840—1912)【阶段特征】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
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等领域全面展开。
政治:(1)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与反动势力的勾结。
史实:(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先进的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殖民侵略,追求民主富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史实:经济和阶级:工业化,市场化:列强侵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更多商品化,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的经济、阶级出现并发展。
史实:思想:民主化、科学化:中国人将救灭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相结合,从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经历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史实:生活:19世纪中期,伴随近代工业起步,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史实: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发展(1912~1927)【阶段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阶段,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阶段,社会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集团的矛盾。
资产阶级道路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政治:民族危机继续加深;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史实:(1)民族危机加深:一战爆发,与日本签《二十一条》;袁世凯北洋政府独裁卖国;思想上复古尊孔;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山东权益出让给日本。
(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A民族资产阶级:从帝制到共和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历史】复习线索串讲——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近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1.政治近代化(1)维新变法——开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序幕第一,提出了在中国进行改革、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目标。
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第二,为推动清政府改革,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维新派进行了改良活动。
这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第三,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辛亥革命——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里程碑第一,它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时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了国民集会、结社等自由权利;国民的政党意识、参政意识加强。
第二,它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辛亥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首要障碍——封建君主制度,使中国出现了一个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天。
第三,它促进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人民的社会意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追求民主、平等,反对专制、愚昧,提倡妇女解 放等 。
第四,它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无论是体制上还是内容上,都真正确立了中国近代化教育模式。
(3)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努力第一,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第二,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争取和平建国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2.经济近代化(1)近代工业的出现——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通商口岸开办的工厂,成为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企业。
(2)经济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第一,在经济观念上,洋务思潮冲击了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念,确立了与近代社会相适应的“以工商立国”的观念。
第二,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管理经验。
第三,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近代中国经济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
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1、阶段性的成果:(1)经济上:①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③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3)思想文化上:开始了“西学东渐”,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
2、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也是最重要的阶段。
1、阶段性的成果:(1)政治上(民主化):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经济上(工业化):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3)思想文化上(理性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2、阶段特征: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⑥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
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
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
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
中国近代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发展历程中国近代发展历程是一个经历了曲折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
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遭受到列强侵略的压迫,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1861年起,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中国,使得清朝政府的统治陷入混乱。
随后,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并得到一系列特权。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出现了一系列变革运动。
戊戌变法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然而,由于阻力和内外因素的干扰,戊戌变法未能成功,清朝政府继续腐败衰落。
在兴民运动和战争风暴的推动下,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共和政体的先河。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和社会的不稳定仍然存在。
中国社会陷入内战和混乱,农民起义、战争和政治斗争层出不穷。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如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以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重建任务。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实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革措施,如土地改革、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然而,这些政策和运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牺牲,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转折点。
1978年,邓小平发起了改革开放政策,致力于实现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开放经济和市场改革为核心,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中国逐渐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逐渐凸显。
中国政府于此次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加强环境保护和改善民生,以应对这些挑战。
尽管中国近代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很多曲折和困难,但中国始终坚持自力更生、坚定前行。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大国,在经济、科技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第一阶段:1840——1870中国在各方面的变化与回应(1)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地主阶级发动洋务运动。
(2)政治:各阶级的回应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产生。
(3)思想:固步自封—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农民阶级:《资政新篇》中国近代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早期维新思想:王韬、郑观应的主张(选修)。
第二阶段:1875——1927 整体发展阶段(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初步发展、短暂春天)(2)政治: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君主立宪制;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
(3)思想文化上: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第三阶段:1927——1949 曲折前进阶段(1)经济:国民党统治前期,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的近代化。
国民党统治后期,中国的近代化陷入绝境。
(2)政治:国民政府屠杀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影响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建立以蒋介石为核心的独裁统治和国民党一党专政。
(3)现代化发展: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的主要角色。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
第四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腾飞阶段(1)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2)政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进行修订和完善。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思想上:文革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中国的近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
鸦片战争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起点。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一些爱国志士和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关心时事政治注重研究现实,接受外来知识。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也是向西方学习的最早的提倡者和实践者。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启蒙。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仁干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发展商品经济,并制定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
这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其核心是引进和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军事技术。
在民用工业方面主要有采矿、冶炼、纺织等近代企业。
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运动,并由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的时代。
在这一运动中,维新派将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独立富强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依照欧美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在中国创立了一个以"三权"为核心的近代民主国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规定,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
这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
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以来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
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历程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程,从清朝末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近现代的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塑造了今天的中国。
1860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底特律条约签署,中国开启了以向西方国家开放的时代。
1861年,洋务运动开始,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和知识,发展了航海、军工、工业和教育等领域。
然而,洋务运动虽然有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限制。
清朝政府的固守保守和漠视民生的态度使得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陷入停滞。
同时,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军事压力迫使中国开放市场,加剧了中国内外的矛盾。
民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各种政治混乱和战乱。
不过,这段时期也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探索,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这些运动促进了人民觉醒和国家意识的觉醒,并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现代的又一次重要转折。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推翻了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中国。
此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探索,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
然而,这些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陷入了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许多知识分子和文化遗产受到了损害。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标志着中国再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
通过引进外资、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开放市场等一系列举措,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科技、国防、外交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同时,改革开放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挑战。
人口增长、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如实施一胎化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和推进社会公平等。
论述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论述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国近代化是一个历程,它不仅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更是中国人民摆脱封建社会、追求自由、繁荣昌盛的精神奋斗之路,更是中华民族发展新时期的发端。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包括:一、启蒙运动这是打破封建社会秩序的起点,大踏步走向现代化的开端。
它最早始于19世纪初洋务运动,同时也受到传播英法文化、思想的影响,更替了中国封建时代传统的社会思想,标志着中国发展的新起点。
二、改良派运动主要是以改革现实制度,开拓时代,创造新生活为目的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事衣食住行到学术思想,从反抗宋元政治腐敗到义务教育普及,从文学创作到新闻自由宣传,都有改良派运动体现。
三、开明时代是从1840年的洋务运动的瓶颈产生,到1860年“太平天国”的灭亡,在“坚守尊严”与“顺应国情”政策中形成的一个阶段,使得中国山河拨乱,一切返老还童,国家财力严重恶化,却井然也,是现代化转折点之前的一段重要时期。
四、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转折点,它象征着中国从共和政体走向帝制君主主义政体的变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变化,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五、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人民革命的政治力量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发展,更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格局,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是沿本中国近代化发展最完结的一步。
它是中国社会制度上的根本性变革,是中国从共和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转抩,使中国进入到市场经济,从而把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总之,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是一段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历史进程,在洋务动派的开明、改革派的改良、辛亥革命的转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实施等历史使命的任务完成下,中国从“旧中国”走向“新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跨越,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一、洋务运动19世纪中叶,中国面临列强入侵和国家危机的局面。
洋务派主张引进西方科技和制度,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建设近代工业、训练新式军队、兴办新式学堂等。
虽然洋务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二、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实行戊戌变法,试图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方式。
然而,这场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最终失败。
戊戌变法的失败宣告了改良道路的破产。
三、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开始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
然而,辛亥革命并未能完全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转型。
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旨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推动中国文化现代化。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民主和文学革命等现代理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反思和探索。
五四运动提倡民主、科学、自由等现代理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北伐战争1926-1928年,北伐战争爆发,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中国的统一和现代化。
北伐战争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七、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战争爆发,旨在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利。
土地革命战争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八、抗日战争1937-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在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锻炼了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九、解放战争1945-1949年,解放战争爆发,是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斗争。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一、近代化的含义概念:“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的,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近代化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领域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和思想领域的人性化、科学化为主要标志。
这是整个世界近代化最为主要的发展线索,中国近代历史也不例外。
过程: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内容:经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标志,并引起经济、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等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实质: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前提:在中国近代,在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完全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殖民者打开了中国大门,他们既是“强盗”,也是“先生”,他们侵略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其中包括近代的科学技术,近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和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价值观。
三、中国近代化的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化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和军事的近代化;中国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的近代化;中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中国社会结构的近代化。
1、中国经济和军事的近代化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近代人的企业,但多是西方殖民者开办的;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近代工业、铁路、轮船、电讯。
洋务运动时,中国的军队开始使用新式枪炮,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海军。
甲午中日战争后和清末“新政”期间,又开始编练军事组织、武器装备近代化的“新军”。
2、中国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的近代化1858年,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861年初,清政府开始设立总理衙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近代化的中央行政机构。
5、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历程:
1、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始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2、洋务派领导洋务运动:
建立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教育制度;建立近代国防;开始近代外交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3、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八股倡西学
极大推动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实行内阁制;奖励和发展实业;废除科举制;编练新军
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5、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临时约法》);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和君主专制制度)、思想近代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生活方式近代化
6、新文化运动:
宣传民主和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7、新中国建立后:(50——60年代)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
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立
8、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香港和澳门回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中国社会近代化问题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9年)(1)起步阶段(1840——1895年):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21年中共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
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2.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要表现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③明确提出富强(经济现代化)、民主(政治现代化)、文明(文化现代化)的目标现,中国经济开始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
2.从19世纪60年代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为主体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中国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专题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思想上的人性化、科学化,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
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戊戌变法,3. 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
主要表现在:五四运动答案是:D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后期有宣扬马克思主义内容,不属于近代化。
(近代化是资本主义化)一、关于“近代化”概念近代化即现代化,指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为推动,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
政治上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思想上争取自由、民主、科学;经济上向西方学习现代军事技术、努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
二、中国近代化的背景国际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资本主义近代化成为时代潮流。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实力和野心。
国内形势:(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一步一步地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也传入中国,加速了中国社会落后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解体。
三、内容(一)经济上:近代工业兴起。
1. 洋务企业:(1)创办的背景:外患:两次对外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认识到外国的船坚炮利;60年代中外暂时和好。
内忧:尖锐的社会矛盾,农民起义、统治危机。
(2)评价洋务运动:①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生产技术方面:A.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装备了我国第一批近代军工、航运、采冶、纺织、电讯等生产部门,生产工具发生变革。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概述(PPT79张)
解题技巧:1、看清问题,把握问题中的限制词语。2、找出相关信息、提取关键词句。 3、组织语言,尽量精简。
训练设计
材料: 著名学者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 总论卷》中写 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抗拒”与“接 受”间剧烈的冲突,……在这两种显而易见的立场之外,还有 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 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 务。……因此是“反现代化”(“反现代化”并不反对现代 化)。……问题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现代化”和“反现代化” 有可能同时存在,两个相反的运动在同一过程中出现。 • 请回答: (1)据材料观点,你认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反现代化”运 动的典型事例是什么? (2)关于这场“反现代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 影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任选以下若干角度:运动的指 导思想、结局、经济和思想影响,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你的观点。
第一阶段 内 容 (1840--1860 )
第二阶段 (1860— 1895)
第三阶段(1895-1919)
第四阶段 (1919-1927)
第五阶段 (1927--1949 )
“师夷长 思 鸦片战争 康有为梁启 孙中 毛泽东思 想 后林则徐、 技” 超的维新变法 山新三 想(工农武装 魏源等有 “中体西 思想 民主义 割据 ) 用” 识之士 孙中山三民 马克 思主义 “开眼看 主义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题: 世界” 民主共和 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 (新思潮 实业救国 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 的萌发)、 陈独秀李大 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钊等的民主和 成为当时近代中国社会最深刻最重要的时 科学 代主题,成为近代爱国主义最核心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史海燕
教学目标:理解近代化的含义;经济近代化、政治近 代化、思想文化近代化等中心内容;近代化的层次; 西方近代化的进程;近代化的启示。 能力目标: 近代化的含义,培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讲解近代化的内容,培养归纳问题能力。 通过比较中西方近代化历程,培养学生比较历史 问题的能力。 思想目标: • 要求学生理解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实现 近代化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化不能实现的 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近代化才能 迎来新纪元。
本课到此结束,谢谢!
江苏省口岸中学 历史教研组
二、近代化的主要内容
阅读材料: 材料1 鸦片战争以后,来华商船的日益增多,为了维修船 舶,外商投资擅自设立船坞。接着,为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剥 削廉价的劳动力,外商创办了各种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 厂等。 材料2 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 匠,仿制西式枪炮;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了轮船招 商局,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材料3 1866年,方举赞以200元资金,在上海虹口创办 发昌机器厂。这个厂开始时只有打铁炉一座,工人四五人, 三年以后,开始使用车床,由一个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阅读材料,请判断以上三则材料中提及到的企业分别属于什 么性质的企业。
A、经济的近代化
(一)实质:
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
(二)表现:
洋务运动:
前期: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求富--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过程 产生
时间
条件/原因
影响
备注
主要企业 及分布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军事工业— 经费: 产品: 管理:
民用工业— 经费: 产品:
D
)
3、我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根本原因是 ( B ) A、最早受到列强侵略 B、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 C、便于发展对外贸易 D、被迫辟为通商口岸 4、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先天不足,后天畸 形”。“先天不足”指的是 ( ) B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5、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促进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B、导致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生 C、壮大了无产阶级队伍 D、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C
)
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回答第6题。 6、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 D ) A、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B、创办洋务企业官员的贪污腐败 C、帝国主义的阻挠和压制 D、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重大表现。根 据相关知识,回答7——8题。 7、戊戌变法实质上是 ( C )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派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引进欧美政体,改革各级官制
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最后均以失败告 终,其根本原因在于 ( C ) A、资产阶级始终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B、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未得到充分发展 C、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长期延续 D、资产阶级没有进行暴力斗争
民主共和
孙中山
C、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1、实质:
从封建思想文化向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转化
2、表现 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
三、中国近代化的层次
[问题引导] 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的 道路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19世纪 中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 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试结合史实对 这一观点加以论证。分析指出促成“器物” 变革到“制度”变革的因素。
1、“近代化”没有成功 2、先要民族独立,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3 、要有先进阶级领导 4、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为资本主义扫清道 路,但同时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不会让其 资本主义化 (中国用速成法进入“现代化”)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据此回答1–4题。 1、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 性质近代工业的人是 ( ) A A、商人、地主和官僚 B、官僚和工业主 C、手工工场主和地主 D、商人和高利贷者 2、中国的近代化从根本上说是 A、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B、向西方学习 C、树立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 D、发展机器大生产 (
经济 政治 思想文化
主流
先进技术
政治制度
民主科学
器物 →制度 →思想
1、孕育阶段(15世纪-18世纪中期) 经济:资本主义兴起、发展 政治:英国──君主立宪 思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2、第一次近代化浪潮(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政治:美国 ── 三权分立,民主共和 法国── 民主共和 思想:自由主义 ──英法美等国进入近代化 3、第二次近代化浪潮(19世纪70年代以后)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英法美──健全民主法制,政治模式成熟 思想:国家干预经济 ──英法美等国近代化进一步发展 德意日等国也步入近代化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中西方近代化比较 教学方法:分析法、归纳法
课
型:专题复习课
导入新课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 中国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 鸦 片 战 争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中 法 战 争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义和团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日 俄 战 争
一、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 化为主要标志。在近代中国,近代化也就是指 工业化(机器大生产)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 治、经济、阶级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其 实质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 近代社会。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基本经历了起步 (1840~1895年)、整体发展(1895~ 1927年)和曲折前进(1927~1949年)三 个发展阶段。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近代前期的中 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南通大生纱厂
[思考]你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 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中国自身导;外商企业刺激 民族资产阶级的自身努力;自然经济进一步瓦 解;清政府放宽限制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 时放松;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 [讨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有没有实 现经济近代化?分析其原因。从经济近代化 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经验教训?
二、问答题: (2003江苏)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 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 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 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 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政治: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经济: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阶级:产生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新的阶级 教育:出现了新式学堂 科技: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B、政治的近代化
(一)实质:
从君主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转化
(二)表现:
维新变法-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辛亥革命-革命派的政治主张:
[讨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政治近 代化的最终结局如何?根本原因是什么?
早期-革新, 实行君主立宪
反对君主专制, 兴民权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康有为
三民主义
洋务运动破产;民族危机加深;
民资初步发展;民资力量壮大
[问题引导]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渐 进过程,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近代化进程 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个阶段所涉及的领域及主 流是什么? 阶段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归纳中国近代化层次: 领域
四、西方近代化的历程
[思考]洋务运动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 流 ,在近代化(主要是近代工业化)的道路 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相比,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方面 的特点、原因。
领导──地主阶级洋务派 过程──先创办军事工业 ,后创办民用工业 官办──封建把持
五、中国近代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