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方案

合集下载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评估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评估

2 血糖控制不满意 ,且从未确诊为糖 尿病 . 2
告诉患者
此次血糖高 于正 常,有患糖尿病 的可 能性 ,但 一次测量 出的血糖升高 ,不一定是糖尿病 ,去除可 能引起血糖升 高如患病 的急性期 、感染 、应激等原 因后 ,3天 内再测
1 为社 区每一位居 民建 立健康 档案 询 问居 民基本信 . 1
◎ MMI远致 EOSUF DD代AC .EC] 屡 N O CREN I 现D ND C ET程 为A I NO
20下 第1第 04半 1期9 0 ・期 8月 月 年 4 第 总刊 7
社 区糖尿病高 危人群 的筛查及评估
刘春萍 王淑 云 冯 冶 吉林省 吉林市新世 纪 医院 ( 3 0 1 12 2 )
选择项 目,一般 以适量 、全身性 、有节奏 的有氧运动 为
好,如慢跑 、快走 、游泳 、舞蹈 、太极拳等 。运动一般 在饭后 l h开始 ,每次 2  ̄6 m n左右 ,每周至少 5 0 0i ~7
次 ,运 动 后 心 率 < l0 7 一年龄 岁 。运 动项 目要 与 患者 的年
龄、社会 、经济、文化 背景及 身体素质相适应 。 34 保持 良好 的心理状 态 糖尿病 的发病 机制 中,无 . 论是 家族遗 传 、遗传 易感 等方 面 ,都与 环境及 精神 因
B 在 1.~2 . g 为正常体重 , MI 85 3 k/ 9 m2 超过 2 k/ 提示 4 g m2 超 重或肥胖 。腰 围:男性超过 8 m ( 5c 2尺 6寸 ) 、女性 超过 8 2尺 4寸 ) 0 m( c 提示 向心性肥胖 。 腰臀 比 ( R) WH :
3 理想体重计算 标准体重 ( ) 身高 (m . 2 = c )一15 0; 理想体重= 标准体重 ±1%;超过标准体重 2 %为肥胖 ; 0 0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健康干预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健康干预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健康干预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崇明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现状,为社区糖尿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共完成筛查792例糖尿病高危人群,其中男性227例,女性515例,平均年龄63.93±6.38岁。

结果:检出糖尿病患者116例,检出率14.65%。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超重肥胖、高血压史、糖尿病家族史和血脂异常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可以较好的发现糖尿病患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应重视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健康干预Community diabetes screening and health interventionFan Yunyan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Chenjia Town, ChongmingDistrict, Shanghai Shanghai202162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high-risk population of diabetes in Shanghai Chongming community,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mmunity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ethods: Using questionnaires, physical examinations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s, 792 high-risk groups of diabetes were screened, including 227 males and 515 female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3.93±6.38 years.Results: A total of 116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 detected,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14.6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history of hypertension,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and dyslipidemia we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for high-risk groups of diabetes. Conclusion: The screening of high-risk groups of diabetes can better detect diabetespatients and their related risk factor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creening of high-risk groups of diabetes in the community, and targeted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the risk of diabetes.Key words:diabetes;high-risk population;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与死亡率日益上升,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1]。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制度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制度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制度
.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制度
为初期辨别和筛查本辖区的糖尿病患者,提升糖尿病的初期诊疗率、确诊率,达到早发现、早干涉、早治疗的成效,特制定本制度。

主要对以下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并实时记录和随访。

1)过去有糖调理受损史
2)年纪≥40岁
3)BMI≥24,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2型糖尿病的一级家属
5)高危种族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 4kg)生产史,妊娠糖尿病病史
7)有高血压(成人血压≥ 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00mg/dl,即)者,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心脑血管病变者,静坐生活方式
10)有一过性类固醇引诱性糖尿病病史者
11)BMI≥30kg/m2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12)严重精神病和或长久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
.'
1 / 1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管理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管理
诊疗康 复
E-mail:qiuhuayan@ 责编/邱华艳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管理
文/ 陈耀(福建省第二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已接近 11%,患者数量达到1.1亿,位居全球第 一,同时也是世界上糖尿病发病率上升幅 度最大的国家之一。遗憾的是,我们尚未 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给予足够重视。对此, 笔者认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首先要注重高危 人群的筛查,以尽量做到在糖尿病前期早 发现、早诊断和早管理,这对于预防或延 缓糖尿病及心血管危险的发生至关重要。
高危人群 结合笔者临床实践及相关指南,糖 尿病高危人群主要包括:⑴有糖调节受损 史;⑵年龄≥45岁;⑶超重、肥胖者,身 体质量指数(BMI)≥24kg/m2,男性腰围 ≥90cm,女性腰围≥85cm;⑷2型糖尿病 患者的一级亲属;⑸高危种族;⑹有巨大 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尿 病史;⑺高血压(血压≥140/90mmHg), 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⑻血脂异常(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0.91mmol/L及甘油三酯 ≥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⑼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⑽有一过性糖皮质 激素诱发糖尿病病史者;⑾BMI≥28kg/ m2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⑿严重精神 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者;⒀遵行静坐生活方式的人群。
此外,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进行的 药物干预试验显示,降糖药物二甲双胍、 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脘二酮类、二甲双 胍与其他降糖药的联合干预以及减肥药奥 利司他等都可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 尿病的危险性。但是,尚没有充分证据表 明药物干预具有长期疗效和卫生经济学益 处,因此目前国内外临床指南尚未广泛推 荐药物干预作为预防糖尿病的主要手段。
总而言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管理, 生活方式干预最重要,且安全、有效,故 家庭医生应坚持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科 普教育、饮食运动指导,并进行严格的随 访和监督。但是,临床工作中有些糖尿病 前期人群的依从性并不好,很难取得理想 的效果。因此,对执行强化生活方式有困 难者,可考虑首选药物干预;或强化生活 方式干预6个月以上血糖仍不达标者,可考 虑药物干预。

2023年糖尿病活动方案策划书

2023年糖尿病活动方案策划书

2023年糖尿病活动方案策划书活动方案策划书一、活动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

为了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促进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我们拟定了以下的糖尿病活动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促进糖尿病的早期预防和筛查。

2. 给予糖尿病患者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他们对糖尿病的管理能力。

3. 加强医疗机构和社区的合作,建立糖尿病管理的长效机制。

4. 加强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形成多方合作共同推进糖尿病防控的局面。

三、活动内容1. 宣传推广:- 制作宣传资料,如海报、手册等,在社区、医疗机构、学校等公共场所进行宣传。

- 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糖尿病知识普及。

- 举办座谈会、讲座等形式,邀请专家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讲解。

2. 糖尿病筛查:- 在各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开展糖尿病筛查活动。

- 为高危人群提供免费的糖尿病筛查服务。

- 对筛查出的糖尿病疑似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指导。

3. 糖尿病管理培训:- 针对糖尿病患者和其家属,组织糖尿病管理培训课程。

- 培训内容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合理使用、心理调适等。

- 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面对面的讲解、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

4. 糖尿病防控网络平台:- 建立一个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在线平台,提供糖尿病知识、健康管理方案等内容。

- 设立在线问答、交流讨论等功能,使患者能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 定期组织在线讲座、专家答疑等活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5. 医疗机构和社区合作:- 医疗机构与社区共同开展糖尿病防控活动,加强糖尿病的管理和服务。

- 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社区提供场地和宣传资源,共同推进糖尿病的防控工作。

- 通过建立定期通讯、组织联合活动等方式,加强医疗机构和社区的合作。

6. 多方合作:- 与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推动糖尿病的防控工作。

- 可以邀请企业、慈善机构等提供赞助和支持,举办义诊活动、亲子游园等公益活动。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方案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方案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方案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良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并防止糖尿病的发生,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文将从高危人群的确定、筛查方法以及筛查结果的处理等方面,提出一份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方案。

一、高危人群的确定1.家族史:有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的人群。

2.年龄:年龄超过40岁,特别是超过45岁的中老年人。

3.肥胖:BMI指数大于25或腹部肥胖(腰臀比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5)的人群。

4. 高血压:血压大于等于140/90mmHg的人群。

5. 血脂异常: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2mmol/L,或甘油三酯超过1.7mmol/L的人群。

6.子宫内巨大儿:出生时体重大于4公斤的人群。

7.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8.其他: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妊娠糖尿病史、确诊糖尿病家族史未做一次筛查的人群。

二、筛查方法1.风险评估问卷:根据高危人群确定的指标制定风险评估问卷,包括年龄、家族史、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

根据答案的得分确定个体的糖尿病风险程度。

2. 血糖筛查:对风险评估问卷得分高于一定阈值的人群进行空腹血糖筛查。

筛查结果大于等于7.0mmol/L的被判定为糖尿病,大于等于5.6mmol/L小于7.0mmol/L的被判定为糖尿病前期,小于5.6mmol/L的被判定为正常。

3. 口服糖耐量试验:对空腹血糖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

2小时后,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被判定为糖尿病,大于等于7.8mmol/L小于11.1mmol/L被判定为糖尿病前期,小于7.8mmol/L的被判定为正常。

三、筛查结果的处理1.糖尿病:对筛查结果为糖尿病的人群,建议立即到医院进一步确诊,并进行病因分析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糖尿病前期:对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建议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和控制体重。

糖尿病社区策划书3篇

糖尿病社区策划书3篇

糖尿病社区策划书3篇篇一《糖尿病社区策划书》一、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而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贴近居民、方便快捷等优势,因此在糖尿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1. 提高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2. 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支持,帮助他们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3. 建立社区糖尿病防治网络,加强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糖尿病的防治工作。

三、具体措施1. 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业医生或糖尿病专家,定期在社区举办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向居民普及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治疗原则等,提高居民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了解。

2. 设立糖尿病咨询服务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居委会设立糖尿病咨询服务点,为居民提供免费的糖尿病咨询服务,解答居民的疑问,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3. 建立糖尿病患者档案对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和管理,建立糖尿病患者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治疗方案等,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开展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培训组织糖尿病患者参加自我管理培训,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技能,如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5. 组织糖尿病患者交流活动定期组织糖尿病患者交流活动,让患者之间分享治疗经验和心得体会,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6. 加强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加强社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同时,邀请医疗机构的专家定期到社区进行义诊和指导,提高社区糖尿病防治水平。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具体时间区间 1])成立糖尿病社区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开展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了解社区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

糖尿病工作计划

糖尿病工作计划

1、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城市建档率达99%,农村达 99%;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体检率达到 95%以上;对明确诊断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率达到 60%以上,规范管理率达到 85%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率达 95% 以上。

(一)高血压患者管理根据《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高血压患者筛查途径为:对辖区 35 岁及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量血压;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中测量血压;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主动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系;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问询等。

2、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

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按要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体检、咨询、随访与健康干预等,将相关信息与活动记录在居民健康档案中进行登记,实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血压患者登记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工作流程制度化、登记资料规范化,达到全国高血压登记规范要求。

在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机构要对辖区高血压登记数据质量进行评估,上报到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过程中,要用好用活健康档案,不断充实和丰富健康档案内容。

3、高血压患者管理。

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要提供至少 4 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问询病情,开展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开展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

4、高血压患者健康检查。

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包括全身物理检查、尿液分析、血常规、血糖 (随机血糖、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心电图、肝功、 B 超、 (检查肝、胆、胰、脾、肾)胸部 X 光片。

(二) 2 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根据《2 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 18 岁及以上 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糖尿病筛查工作方案

糖尿病筛查工作方案

糖尿病筛查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管理工作, 保证我镇糖尿病病人能有效发现并得到基本健康教育和治疗指导, 特制定我镇糖尿病筛查方案。

一、目旳:通过开展糖尿病筛查, 发现辖区居民中旳现患病人和无自觉症状旳病人, 提高病人发现率, 及早将病人纳入管理, 有针对性旳进行健康教育, 生活方式指导和非药物治疗及用药指导, 控制病情, 减少并发症, 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二、筛查方式:糖尿病人通过问询糖尿病史及血糖检查筛查。

三、筛查措施及纳入管理原则:1.搜索登记已被医疗单位诊断为糖尿病旳人, 提议到公卫科进行空腹血糖检测进行随访, 确因多种原因不能到医院进血糖检测旳由村医生实行血糖检测。

2、为提高糖尿病病人旳发现率和资金有效运用率, 筛查工作重点围绕下列高危人群进行:(1)、体重减轻, 找不到原因, 而食欲正常者。

(2)、妇女分娩巨大儿(体重>4000克)者。

(3)、有过妊娠并发症, 如多次流产、妊娠中毒症、羊水过多、胎死宫内、死产者。

(4)、年龄超过45岁, 体重指数≥24。

(5)、肢体溃疡持久不愈。

(6)、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庭史者(双亲或同胞患糖尿病)。

(7)、肥胖或超重, 尤其是腹部肥胖者。

(8)、有高血压、高血脂者(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2.75 mmol/L))。

(9)、有反应性低血糖者。

(10)、会阴部瘙痒、视力减退、反复皮肤感染及下肢疼痛或感觉异常而找不到原因者。

2.对筛查发现旳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者,应详细登记, 并提议病人空腹到卫生院公卫科作深入明确诊断(由村医生开具送检单到公卫科, 再由公卫科送到检查室。

)3、对被诊断旳糖尿病人纳入糖尿病人管理。

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者, 纳入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每六个月进行一次随访管理)。

四、组织实行卫生院负责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方案旳制定、综合协调和组织管理。

公卫科、检查室负责筛查工作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评价, 并负责对各村上报旳高危人员确诊、建档及信息录入。

新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筛查方案

新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筛查方案

新建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糖尿病筛查方案筛查目的:为加快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本着预防为主、政府主导、综合干预、社区居民受益的原则,提高35岁以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管理率,减少上述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的关注,共同抵抗慢性病的危害。

一筛查对象辖区内35岁以上的居民。

二筛查方法免费为辖区内居民测血压。

每年免费测血糖一次。

三筛查途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血糖、住院病人、60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健康教育讲座、义诊咨询等形式为辖区居民免费测血压、血糖。

四筛查分工一、门诊、住院医生:1.必须为每位35岁以上首诊病人认真测量血压,并记录在“门诊日志登记本”上。

2.询问35岁以上首诊病人是否有高血压病史,如果有应完整填写《高血压病人随访表》。

3.将无高血压病史但本次测得血压值异常的病人信息填入《首诊高血压、糖尿病病人随访登记本》,负责在三个月内进行电话追踪随访并记录。

4.对疑似糖尿病的病人要询问是否有糖尿病史,如果有应完整填写《糖尿病病人随访表》。

5.将首次测量血糖值异常的病人填入《首诊高血压、糖尿病病人随访登记本》,负责在三个月内进行电话追踪随访并记录。

6.住院病人中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或新诊断为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病人也应登记。

二、公共卫生科:1.每周负责统计门诊医生、住院部、检验室的门诊日志及相关登记表格上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情况,记录并上报未按要求执行的情况。

2.负责每天收集门诊、住院医生填写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病人接诊记录单,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电脑。

3.负责对义诊、宣传、健康讲座等院外活动中的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并做好统计汇总。

五筛查标准及处理按照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高血压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空腹血糖6.1mmol。

筛查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高血压、糖尿病报病和管理工作规范

高血压、糖尿病报病和管理工作规范

高血压、糖尿病报病和管理工作规范为进一步规范我区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工作,提高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现和管理水平,降低两病造成的疾病负担,保障辖区居民的健康。

根据《XX 市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慢性病防治工作规范》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规范。

一、机构职责(一)区卫生人口计生局负责本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

1.制订本辖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相关政策,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

2.负责将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纳入区卫生工作计划和区卫生系统白皮书。

3.定期对辖区各医院和社区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评。

4.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区汇报工作发展情况。

(二)区慢性病防治院1.根据全市计划安排,制定本辖区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

指派专人对各医院和社区进行指导和催促。

3.负责辖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培训。

4.组织专家解决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中浮现的技术难题5.负责全区工作的资料采集和工作总结,及时上报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和区卫生人口计生局6.组织对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执行单位的年度考核。

(三)辖区各医院1.执行 35 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

2.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新发报病工作。

3.落实医院-社区双向转诊工作。

接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转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承担确诊工作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将已确诊且病情稳定的患者转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随访管理。

4.区属医院社管中心要为所辖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提供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工作必要的人财物支持和保障,定期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的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协调解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中浮现的问题和艰难。

5.接受市、区慢性病防治机构的督导和考核。

(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负责完成社区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建档、追踪随访和评估工作。

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方法

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方法

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方法一、传统筛查方法1. 血糖检测方法:血糖检测是最简单直接的糖尿病筛查手段,包括静脉血浆血糖检测(空腹血糖、任意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毛细血管血血糖检测(指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

但空腹血糖及随机血糖结果容易受到睡眠、情绪、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因为标准化、普及度、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检测成本方面的问题,还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早期筛查。

OGTT 能够进一步降低漏诊率,但其复杂的操作过程增加了筛查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2. 疾病评分模型方法: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Chinese Diabetes Risk Score,CDRS)是一项利用全国范围内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制定的评分体系。

该评分体系所纳入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腰围、BMI、收缩压及糖尿病家族史,为糖尿病筛查和风险评估提供了可选择的模式化工具。

通过非侵袭性的风险模型筛选出糖尿病高风险的人群,再进行更具针对性的筛查试验,如OGTT,是目前更符合中国国情和卫生经济学的做法。

二、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筛查方法鉴于传统方法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未能满足筛查的所有临床需求,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些生物标志物,对这些标志物进行筛查,能弥补传统筛查方法的不足。

1. 脂联素:脂联素是一种具有抗炎效应的保护性脂肪细胞因子,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及葡萄糖代谢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作为糖尿病早期风险预测的新型指标。

脂联素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高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低风险相关,低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高风险相关,低脂联素水平可预测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提高脂联素水平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脂联素测定在糖尿病早期筛查中具有以下优势:(1)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及可操作性;(2)我国科研团队通过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首次制定出了中国人的脂联素参考值(男性参考值为:>3.0 mg/L,女性参考值为:>3.4 mg/L),为脂联素在中国人群中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3)血清脂联素水平能直接反映2 型糖尿病最核心的病理生理变化,提示疾病的病理进程;(4)脂联素在血液中含量稳定,临床实践可行性强。

最新: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

最新: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

最新: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直击现状:中国糖尿病高危人群庞大,预防迫在眉睫2023年的全球糖尿病联盟调查研究显示,糖尿病患病率10.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35.2%o糖尿病高危人群数量相当庞大,筛查和管理糖尿病高危人群依然成为我国慢病管理的重要内容。

健康中国糖尿病防治行动强调由治疗转为预防!不管是〃健康中国2030〃还是〃健康中国行动〃都强调了坚持预防为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在糖尿病防治行动中糖尿病前期人群成为重要的关注人群。

在这样的背景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应运而生。

打破壁垒:〃筛查-干预•评估”循环模式助力关口前移1、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对象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进展为糖尿病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陡然升高。

这无疑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和社会负担。

共识中推荐:糖尿病高危人群进展为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变的风险等均显著增加。

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筛查对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降低疾病治疗负担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筛查的对象包括:年龄≥40岁;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两者同时存在)史;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静坐生活方式;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高血国收缩压≥14O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血脂异常(HD1-C≤0.91mmo1∕1和/或TG≥2.22mmo1∕1),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PCOS患者或者伴有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2、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的方法传统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ic),各有利弊。

专家视角: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解读

专家视角: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解读

专家视角: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解读一、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逐年上升。

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对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解读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策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糖尿病。

二、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1. 高危人群定义糖尿病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家族史、肥胖、年龄、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

这些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应进行定期筛查。

2. 筛查方法糖尿病筛查主要包括空腹血糖检测、餐后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三年进行一次筛查。

3. 筛查时机建议高危人群从40岁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筛查频率。

三、糖尿病干预策略1. 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增加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

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2.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发生糖尿病的患者,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常用药物包括双胍类、磺脲类、胰岛素等。

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3. 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监测,以评估病情控制情况。

4. 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了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四、总结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关键措施。

通过早期筛查、健康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方案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不仅给患病个体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损害并导致寿命的缩短,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正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为提高发现我县糖尿病患者并规范患者治疗和自我管理,切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的
通过开展糖尿病筛查,发现辖区居民中的现患病人和无自觉症状的病人,提高病人发现率,及早将病人纳入管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和非药物治疗及用药指导,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二、筛查标准
为提高糖尿病病人的发现率,筛查工作重点围绕下列高危人群进行:
①年龄40岁以上;
②有轻度血糖升高(糖调节受损史)者;
③肥胖和超重者(体重指数﹙BMI﹚≥24Kg/m2),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④静坐生活方式,且常年不参加体育锻炼者;
⑤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双亲或同胞患糖尿病);
⑥妊娠糖尿病患者或曾经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的妇女;
⑦高血压患者﹙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⑧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 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200mg/dl即2.22 mmol/L)者;
⑨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⑩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⑪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三、筛查方法与建档管理
1、筛查渠道和方式
依据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标准,逐村(社区)逐户和对就诊的居民进行高危人群筛选和确定,筛选过程发现未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居民要及时给予建档,筛查的所有对象要进行档案更新和体检表的录入。

前期组织大规模人群筛查以快速血糖仪测量为主。

筛查时要严格对测量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对筛查发现的空腹血糖≥5.6mmol/L(100mg/dl)者,应建议其进一步明确诊断。

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组织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时,可结合慢病患者随访和体检工作,同时更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

对已纳入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复核,排除高危人群筛查对象范畴,若有被糖尿病对象,应删除糖尿病专项卡。

纳入管理对象,要确保糖尿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分类准确,防止不真实信息录入系统。

2、复核诊断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依据临床症状、空腹、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空腹和2小时血糖值来进行判定。

对筛查发现的血糖异常者,要根据诊断的标准方法进一步确诊;对于血糖处于临界水平者,两周后重复检测空腹血糖或OGTT,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3、建档管理
对于筛查过程中发现已确诊或复核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糖尿病患者管理要求进行年度体检,及时建立糖尿病专项管理卡,并将信息录入到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进行定期随访管理。

同时对健康档案中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更新。

对复核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录入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纳入高危人群管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糖监测,跟踪干预指导和转归评估,提供膳食和身体活动等个体化行为指导服务。

四、工作安排
1、时间安排:2016年10月31日前完成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并完成信息报送、资料整理和撰写总结。

2、任务安排:根据各乡镇、街道辖区常住人口数和目前糖尿病患者管理情况分配任务目标。

五、组织实施及责任分工
1、县卫计局负责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工作方案的制定、综合协调和组织安排。

2、县疾控中心负责筛查工作指导、质量控制、考核评价及资料收集汇总、撰写总结等工作。

3、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复核确诊、建档管理、信息收集、上报、录入、资料整理、撰写小结等工作。

4、村卫生室负责入户筛查、随访追踪、档案更新及相关表格填写。

六、督导与评估
根据工作要求,将对筛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工作进度、筛查效果质量进行督导和考核,对最后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效果将予以通报,同时作为年终考核依据。

附表
1、2016年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筛查原始登记表
2、2016年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筛查统计表
附表1
2016年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筛查登记原始表县、区镇、街道村、社区筛查时间:
或无;4、综合判断:是根据体质指数、吸烟饮酒情况、血压血糖值、复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填写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正常。

.
附表2
2016年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筛查统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