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管理心理学讲义.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体的基点: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 严格的群体规范。
对个体社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②次属群体(secondary group)
这是人们根据库利提出的首属群体概念提出 来的概念,指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 确社会结构的群体。例如,学校、工厂、政 府机构等。
基点:比首属群体规模大,运转依赖于社会 角色关系,成员分工明确。
那么,一定出现这种现象吗?研究表明,如果被试 相信自己的行为效率可以被鉴别出来,或是对个 人行为贡献单独进行测量,则即使与群体一起完 成一项工作,也不再有社会惰化作用存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研究表明,群体共同完成一 项工作并不必定导致“混水摸鱼”式的社会惰化 作用,这种情境有:
⑴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
东西方存在差异吗?心理学家拉特纳等(D·Myers, 1983)人发现,社会惰化作用并不是西方个人主义 文化的产物。在强调集体主义的亚洲国家和地区, 包括日本、泰国、台湾、印度、马来西亚等,也 同样存在这种现象。
社会惰化的原因: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 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 低。(待续)
③共同兴趣
由于兴趣不同,直接导致了人们在群体归属上的分 化。
④压力情境
大量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都显示,高压力的情境 会直接促进人们形成群体或加入群体。
⑤群体的工具作用
§人们加入某一群体有时是为了达到某种 功利目的,或实现与群体无关的期待。 此时,人们加入群体成了实现其他目的 的手段。
§心理学家罗斯(I·Rost, 1952)研究发 现,工会成员们报告,工会成员身份的 意义在于得到高薪和更大的工作保障。 威 勒 曼 等 人 ( B·Willerman & L·Swanson, 1953)的研究揭示,女大 学生参加联谊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试 图通过这种身份增加自己的学校声誉。
⑵群体的类型
☆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
①首属群体(primary group)
又称初级群体,由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 (C·H·Cooley, 1923)提出。他指个人直接 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 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例如,家庭、邻里、 青少年的友伴群体(peer group)等,都属 于初级群体。
⑵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 的卷入水平;
⑶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⑷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
⑸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象自己一样努力。
赞同+ 中性0 反对-
讨论前
讨论后
图 群体极化假设预言的群体讨论对群体态度倾向的影响
2.冒险转移
日常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决策情境常常是两难的。社 会心理学家对于此类冒险决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 究,广泛涉及了投资冒险、赌博冒险、获取成功 冒险等课题。结果表明,人们在独自进行决策时, 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的选择成功 可能性较大的行为。而如果共同决策,则最后的 决定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心理学家 柯根等人(N·Kogan & M·A·Wallach,1967) 的研究表明,个人单独决策时,倾向于认为需要 有70%的成功把握时才能够进行投资。而群体决 策所形成的决定把成功的可能性降到了50%。 (待续)
2.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也叫社会逍遥,指群体一 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 成时偏少的现象。
例如,“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 和尚没水喝”,说的就是这种含义。
早在1930年,心理学家达谢尔(J·F·Dashiell)就 通过“拔河实验”发现这种现象的存在。结果发 现,如果一个人独立参加实验,那么平均拉力可 达63公斤;如果是群体一起参与,则参加人数越 多,每个人所贡献的平均拉力越小。2人一起拔河, 每人平均拉力下降到了59公斤;3人时继续下降为 53.3公斤;8人时人均仅剩31公斤。(待续)
1 9 8 8 年 , 心 理 学 家 杰 克 逊 等 人 ( J·M·Jackson & K·D·Williams)总结了49项有关社会惰化问题的研 究。结果发现,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目标的群体越 大,个人所作的努力水平也越低。当群体规模增 大到8人时,个人的努力程度仅为单独工作时80%。 在一定范围内,群体规模增大,个人努力水平还 继续下降。
②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
③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 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1.什么是社会助长 ⑴概念
社会助长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 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最早揭示这种现象的是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 (M·Triplett, 1988)。他1897年的研究,别人在 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 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路 程(单独骑、一人跑步伴同、与他人竞争骑)。
3.影响群体形成的因素 ①共同目的
②隶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
这是指个人认同于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并以 相同方式行为,以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在现实生 活中,每一个体都需要选择一个基点对自己评价, 否则就难以自我确认,就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 因此,人需要将自己归属到一个自己认同的群体。 这就是隶属需要。
第六章 群体心理
-、群体及其形成 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三、群体极化
-、群体及其形成
1.群体的概念 ⑴什么叫群体?
☆群体(group)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 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 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 的两个以上的人群。
☆群体特点
①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通常会制定一 系列规范;存在特定的亚文化)。
⑵性质
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 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的确取决于工作任务 的性质是否复杂。(待续)
三、群体极化
1.群体极化的概念 所谓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指
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 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 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按 照群体极化假设,群体讨论会使群体的 态度倾向朝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不同 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见下图)。
这种群体是人们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途 径。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社会心理学家梅奥 (E·Mayo)在霍桑工厂实验中提出的概 念。
2.群体与个人
个体Fra Baidu bibliotek同于群体,群体也不等同于个体的简单 相加。个体与大社会之间联系的中介是群体。
个体心理的实质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而群体心理则是普遍在其成员头脑中存在, 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心理状态与 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