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与社会的契约关系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与社会的契约关系社会契约论一书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著,深入探讨了社会契约的概念、形成以及与社会的关系。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社会契约论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社会契约论从根本上探讨了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卢梭认为,人们在原始状态下是自由而平等的,但为了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和获得更好的生活,他们自愿地选择建立一个公共权力机构,即政府,通过社会契约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这种社会契约的建立是为了追求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社会契约论对我的触动之一是对于人与政府的关系的重新思考。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把政府视为一种权力和管控的象征,而社会契约论则提醒了我们,政府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机构,旨在维护人民的权益和福祉。
我们作为公民,要通过参与社会契约的过程,与政府共同建立起一种公平、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秩序,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社会契约论还使我意识到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及责任。
根据卢梭的观点,人们在参与社会契约的过程中,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我们不能仅仅要求政府为我们提供福利和权益,而忽视了我们自己对社会的奉献和付出。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履行社会角色,为社会的良好运转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契约论还启发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社会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而社会契约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解决的路径。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契约的形成和目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同时,社会契约论也提醒我们,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和奉献,而不仅仅依赖于政府的行为。
总结而言,社会契约论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本思想启发之书。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强调了社会契约的重要性以及人们的社会责任。
通过理解和应用社会契约论的原则,我相信我们可以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和谐的社会。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800字《社会契约论》读书心得五篇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800字《社会契约论》读书心得五篇第一篇:社会契约的本质与意义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人们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自愿达成的协议。
这种契约的目的是保护个人的生命、财产和自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社会契约被违背,权力被滥用,公民权利被剥夺。
这让我意识到,社会契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完善和调整。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社会契约的执行情况,确保其真正发挥作用,保护每一个人的权益。
第二篇:政治权力的来源与限制卢梭认为,政治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权,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政治权力被滥用,导致腐败、专制等问题。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权力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监督。
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政治权力的监督,确保其始终服务于人民,而不是成为少数人的工具。
第三篇:公民自由的保障与实现第四篇:社会契约与个人道德的关系卢梭认为,社会契约的实现需要人们的道德自律。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人们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弃社会契约,甚至损害他人利益。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道德对于社会契约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使每个人都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契约,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第五篇:社会契约的未来展望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社会问题的全新视角。
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这让我意识到,社会契约需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
我们应该在继承和发扬卢梭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和完善社会契约,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而努力。
《社会契约论》这部作品让我受益匪浅。
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契约的重要性,以及政治权力、公民自由、个人道德等方面的关系。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和完善社会契约,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800字《社会契约论》读书心得五篇第一篇:社会契约的本质与意义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人们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自愿达成的协议。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读卢梭《社会契约论》从前听人说:“读书就是与圣贤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总觉得有几分矫情。
但翻阅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时,笔者终于能明白这种愉快的、探索的、却又似朝圣般的阅读体验:时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时而与作者的观点相左而恨不得与其理论一番,却始终贯穿着对作者智慧的深深敬仰。
一、本书的内容概要说起卢梭和他的《社会契约论》,总绕不开“天赋人权”和“人生而自由平等”等字句,这是契约论的起点和基础。
卢梭尤其强调人的自由权利:“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放弃自己的义务……而且取消了自己意志的一切自由,也就是取消了自己行为的一切道德性。
”1可见,在卢梭看来,自由是人的本质。
由此,卢梭阐述了自己的国家理论:设想人类曾经处于自然状态,即人人自由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遇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这种障碍“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我所能运用的力量”。
2人们不得不“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3于是,普天之下就默认了一份公约,内容是“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益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不可分割的部分”。
4在卢梭看来,人们通过这份契约,用“以个人的力量为其界限的自然的自由”换取“被公意所约束着的社会的自由”,5而契约“以道德的与法律的平等来代替自然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身体上的不平等”。
6他认为这才是合理的国家起源,而不是家庭起源理论或者暴力起源理论。
公意是契约论的一个核心概念。
卢梭通过公意和众意的比较来表述公意的含1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页2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页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页4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页5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页义:“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通用12篇)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篇1《社会契约论》分为四卷,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秩序并非来源于自然。
社会秩序来源于共同的原始、朴素的约定。
当自然状态中,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够承受的地步,人类就被迫改变生活方式。
人类不能产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集合并形成力量的总和来克服生存的阻力。
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
主权者是尽可能包括最多社会成员的、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
共同体中的约定对于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
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
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不可以转让,不可分割。
主权由共同利益所决定和约束,籍着法律而行动。
法律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公意的行为。
立法者的存在就是必要的。
然而本身并没有权力只是指导者。
他们起草和提出法律建议,只有人民自己才有权设立法律。
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运作形式。
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而非主权者本身。
政府中的执政者只是受委托来行使行政权力。
世上主要存在着三种政府形式:民主制,即由全体或大部分人民治理;贵族制,由少数人所治理;国君制,由一人治理。
结构单一的政府是最好的;实际上政府都是混合形式的,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其他形式。
没有一种政府适用于一切国家,但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必须与其人民的特点相适应。
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
公意是不可摧毁的,通过投票来表达。
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选举模式,例如:人民大会、保民官、独裁、监察官等。
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一个宗教,只要他们的教条一点都不违反公民的义务。
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
卢梭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
卢梭声称,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公意)所控制的,虽然他没有定义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但他建议由公民团体组成的代议机构作为立法者,通过讨论来产生公共意志。
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表述是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1
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如初——《社会契约论》读书笔记内容梗概:《社会契约论》由18世纪的法国天才让·雅克·卢梭所作, 其中的提出的精辟创新而又经典实用的理论观点超越了时代, 至今仍熠熠生辉。
它由四卷构成, 每一卷下面又分成若干章;每章抒发或论证一个小观点, 层层递进构成一卷的一个主题, 四卷主题也逐渐深入, 环环相扣形成一部书的理论体系。
第一卷共九章, 探讨了人类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以及如何这种社会约束合法化的问题;第二卷共十二章, 探讨了主权的特性及立法问题;第三卷共十八章, 探讨了政府的形式;第四卷共九章, 探讨了公意以及保障公意的各种制度最后做出结论。
第一卷是根本的理论核心是理论架构的前提所在, 第二卷是从理论向制度架构的过渡论证, 第三卷是重要的制度架构分析, 第四卷是对其中一些理论的补充论证以及总结。
读书心得:由于卢梭自小经历社会底层的各种苦难, 这使他形成了怜悯众生的自然情怀, 这种情怀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就是自由和平等。
正是卢梭在政治领域对自由平等的不断思索和追寻, 最终超越了简单的自然自由而提出法律保障下的自由如初, 这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观点。
“人生来自由,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是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论点。
在读完这部著作后, 我在法律与自由、政治制度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多启发, 尤其在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这一方面启发最大。
本篇读书笔记我选择其中的法律保障下的自由这一角度, 结合卢梭其他相关著作来阐述书中的观点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自然状态下的自由《社会契约论》系统全面的构建了一套社会体系, 这使我们对自由有了新的理解, 自由唯有在法律的保障之下才能真正实现。
法律并非是自由的藩篱, 反而正是自由的保护伞, 在法律的保障之下, 人们在文明社会中才能自由如初的生活。
在理解“文明社会下如何自由如初”之前, 我们首先要明白“如初的自由”是什么, 即我们原始自然状态下自由的原貌,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一、《社会契约论》的创作背景:十八世纪大革命之前的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仍占有绝对地位,政治上的绝对专制统治,经济上沉重剥削,思想上竭力强化宗教神学对人民的思想统治,从而达到束缚和奴役人民的目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十八世纪中期,法国农民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与此同时,处在第三等级中的资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法国的逐步发展实力也有所增强,就如恩格斯所说:“在法国从十八世纪起,富有的、强大的资产阶级就在形成”[1]就是在这种状况下,法国思想革命成为其政治革命的先导,率先举起反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
卢梭作为法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者,就登上了历史舞台,创作了《社会契约论》。
二、《社会契约论》主要内容:卢梭的巨著《社会契约论》,全书共四卷,四十八章,每卷论述的主题都不同。
虽然当时无人问津,但为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
第一卷在确立基本原理之上,着重研究的是契约论的内容第一卷描述了人类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状态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制度以及社会契约存在的必要性:人是生而自由与平等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
[2]但国家需要一定的社会秩序来维持。
而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力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力,秩序并非来源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着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人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有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 [3]在他看来,这种结合的形式只能是这样一种契约:每一个人把他的全部的自然权利让渡给每一个人,从而形成一种普遍的意志,这种普遍意志就是公意。
公意既代表了每个社会成员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要,又能促进他们的公共利益。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探讨政治哲学的经典著作。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类社会组织的本质和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
以下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对《社会契约论》的读后感。
一、政治权力的合法性1.1 卢梭认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应当建立在人民的共同意志之上,即人民自愿放弃一部分自由来换取社会秩序和安全。
1.2 这种社会契约的形成是基于人类天性中的自利和自私的一面,但也体现了人类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追求。
1.3 通过社会契约,政府获得了统治的合法性,同时也对人民有责任保障人民的权利和福祉。
二、政府的职责2.1 卢梭认为政府的最主要职责是保障人民的自由和财产权,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2 政府的权力应该是有限的,不应该侵犯人民的基本权利,否则人民有权反抗不当的政府。
2.3 政府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实现民主和平等。
三、社会秩序的建立3.1 社会契约的形成是为了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保障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3.2 社会秩序的建立需要政府的有效管理和法律的规范,同时也需要人民的自觉遵守和合作。
3.3 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共同契约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个体与集体的关系4.1 个体和集体之间存在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个体的权利和责任是建立在集体利益之上的。
4.2 个体应该在社会契约的框架下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为社会的利益和发展做出贡献。
4.3 社会契约的实现需要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有个体和集体相互尊重和支持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繁荣。
五、对社会契约的思考5.1 通过阅读《社会契约论》,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政府的职责,以及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5.2 社会契约的理念是人类社会组织的基础,是实现公正和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5.3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社会契约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优秀8篇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优秀8篇存在的疑惑篇一最后,将阅读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疑问在此一并列出,留待今后与老师同学交流探讨。
1、第一卷第三章中关于强力不构成权利的展开观点“如果必须要用强力使人服从,人们就无需根据义务而服从了;因而,只要人们不再是被迫服从时,他们也就不再有服从的义务〞,与同卷第七章的观点“人们要迫使他自由〞,二者之间是否矛盾?2、第一卷第七章可否理解为由于立法者这一职务“缔造了共和国,但又绝不在共和国的组织之内;它是一种独特的、超然的职能,与人间世界毫无共同之处〞,所有最高的立法者只能是宗教或者外邦人?3、对于第一卷的总结段“人们尽可以在力量上和才智上不平等,但是由于约定而且根据权利,他们却是人人平等的〞,是否可以理解为第四卷中的投票权、监察权、罢免权等政治权利可以超越家庭出身、财产、教育水平等因素的不平等?如果是这样,后者对于参政能力和水平的影响应该如何解释?这是不是现代社会一局部人所提倡的“过程平等优于起点平等和结果平等〞?4、第二卷第十二章讨论法律各种类别时指出刑法“是对其他一切法律的裁定〞,这与现今我们对于刑法的理解有所出入,原因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法律的法律〞的定义?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篇二18世纪的欧洲,在经历了漫长、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之后,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的生产方式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一股新的社会思潮渐渐兴起,他们试图在旧的社会体制上建立一个全新的合理、合法、符合人性道德、保障人民权利的社会形态。
其中对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就是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
在法国大革命中,它曾被大多数革命领袖奉为革命的“圣经〞,它成为18世纪法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纲领,其“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一直影响到现代社会的各种政治制度。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有两个理论前提:人生而自由、社会秩序神圣,其理论的特点是反对暴力——不管是政府的还是个人的,其要解决的问题是:“把权利所允许和私利所期望的结合起来,使得正义和功利不再分割〞。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通用13篇)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通用13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篇1我认为“公意说”是《社会契约论》全书的核心。
我曾在《谈公意》一文中,将卢梭的公意、众意、私意和黑格尔的普遍、特殊、个体作了比较研究。
卢梭在第三卷第二章《论各种不同政府形式的建制原则》中有一段话对这三个概念解释得非常清楚。
他说:“在行政官个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区别三种本质上不同的意志:首先是个人固有的意志,它只倾向于个人的特殊利益即私利;其次是全体行政官的共同意志,惟有它关系到君主的利益,我们可以称之为团体的意志,这一团体的意志就其对政府的关系而言则是公共的,就其对国家的关系而言则是个别的(即众意),政府构成国家一部分,国家指执政者和人民全体。
第三是人民的意志或主权者的意志,这一意志无论对被看作是全体的国家而言,还是对被看作是一部分的政府而言,都是公意。
” 这里所说的私意、众意、公意一目了然。
卢梭说的公益永远应该是主导并且是一切其他意志的规范,也容易理解。
困难的是如何来确认公意?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张奚若在他的《社约论考》中说:“公意是以公利公益为怀,乃人人同共之意。
而众意则是以私利私益为怀,为彼此不同之意。
所以公意是私意之差,而众意是私意之和。
”张氏算式将公意表述为完全排除私意,仅以剩下的纯粹为公利公益的共同意志为内容,这是接近卢梭的原旨的。
卢梭的公意正如黑格尔的“总念的普遍性”一样,这个普遍性将特殊性与个体性统摄于自身之内,从而消融了特殊性与个体性的存在,变成了纯粹抽象。
有一位令人尊敬的思想家扬言,如果我把个人所具备的一切和所做的一切称为A,那么这个A产生于a+x,其中a包括这个人所受到的外界影响,即国家、人民和时代对他的影响,x则代表他自己的特征,他的自由意志的产物。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通用8篇)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通用8篇)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通用8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通用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1虽然卢梭一直谦虚地认为《社会契约论》只是自己在以前不自量力从事,而后来又放弃了的一部长篇着作的摘要,是一篇简短的论文。
但是我认为《社会契约论》是西方近代史上的一本伟大的思想着作,因为卢梭的这本书最早提出了现代政治的核心问题——即政治权威与法制、民主。
《社会契约论》是一本饱受摧残的书籍。
在1762年,卢梭这本着作一出版就遭到禁毁,并且在日内瓦和巴黎被当众焚烧,官方和教会人士也对这本书大加指责,甚至连同一时期的大哲学家、文豪伏尔泰也对这本书持有偏见。
但是随着欧洲近代史上的反对君主独裁的民主政治革命的暴发,人们开始承认了这本书的地位和正确性。
卢梭可以说是当时唯一一个敢说不让国王掌握主权的政论家,有人去这样评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问世,在政治理论上实现了一个大的突破,它推翻了国王的宝座,驱散了君主的幽灵,主权在民的新学说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使备受压迫的人民开始觉醒,知道自己才是国家的主人。
”对于一本受到这样高评价的著作,我在一个暑假里只能说自己是粗浅的阅读了几遍,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这本书的精髓,我只能说说自己浅薄的见解。
卢梭的这本书可以说是从两方面写起的,一是民主,二是法制。
而通过这两方面的深入论证也提出了这本书的核心问题,即合法的政治权威是否存在。
谈到这里,我要说一下自己对于卢梭书中政治权威的理解,卢梭书中的政治权威并不能单纯从字面上理解为政治的权威,而是要引申理解为政治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正当性。
因而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可能存在政治权威的,根据卢梭书中的理论解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理想的,合法的政治权威是存在的。
卢梭在这个问题上参考了另一位思想家、法学家格劳修斯的理论,在书中对于合法的政治权威是如何产生的,作了如下一种阐述:政治权威是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的过程中形成的。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一书名:社会契约论二作者:让·雅克·卢梭(1712-1778)三出版社:2002年/北京/商务印书馆(据巴黎奥比埃出版社版译)四页数:191五全书提要《社会契约论》又称《政治权利的原理》,于1762年在法国出版,是卢梭思想最深刻、最成熟的著作,为法美的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虽然这本书在出版时无人问津,但日后却列入十八世纪最伟大作品之列。
《社会契约论》之前,早在1750年,卢梭便因为《论科学与艺术》一文声名鹊起,成了巴黎的宠儿。
但巴黎的美好生活并不能使卢梭步入伟大之列,而且卢梭本人更喜欢乡下的生活。
1754年,卢梭在蒙莫朗森林附近终于邂逅了自己的隐庐,在此,思想的汪洋一旦打开便不可收拾:《新爱洛依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在六年里相继问世。
《爱弥儿》的出版可以说是卢梭生活的转折点,此后,他成了思想界的叛逆,与众多思想家反目成仇,这些人包括伏尔泰、狄德罗、休谟。
1778年,穷困潦倒的卢梭在阿蒙农维拉去世。
晚年遭人唾弃,死后却受人膜拜:巴黎剧院不断上演卢梭的戏剧,曾经的叛逆者成了圣人。
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决定为卢梭树立雕像,以金字题词“自由的奠基人”。
热月政变后,卢梭被安葬在巴黎先贤祠。
巧合的是,伏尔泰灵位就在他旁边。
六读书感想《社会契约论》共四卷四十八章,由于种种原因,我只读了前两卷共二十一章。
第一卷九章,主要阐述人的自由和社会公约,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这项权利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第二卷十二章,主要论述了人民主权论,认为公益能够按照国家创制的目的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因此主权作为公意的使用,永远不能转让,主权也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卷第一章开头处卢梭写到: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人既然生来是自由的,又怎么会在枷锁之中?谁给的枷锁,什么样的枷锁?既然已经成了一切的主人,怎么又成了奴隶?这句话反映的是什么?这种变化如何形成卢梭本人也不清楚。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一)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一)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一、背景介绍社会契约论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所著的一本政治哲学著作,主要探讨了人类社会的政治起源和政府的正当性问题。
二、主要内容1. 原始社会卢梭认为,在原始社会中,人类是自由而平等的。
但是随着私有财产和社会阶级的产生,社会矛盾也开始激化。
2. 社会契约为了解决社会矛盾,人们开始进行社会契约。
在社会契约中,人们放弃了一部分自由和权利,换取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利益的政府保护。
3. 政府的正当性卢梭认为,政府的正当性来自于人民的意志,而不是神权或者血缘关系。
政府应该是人民的代表,依靠人民的授权行使权力。
三、我的思考在我看来,社会契约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例如,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政府的正当性问题始终是一个关键的议题。
此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自由和平等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四、结论总的来说,社会契约论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政治哲学著作,提供了许多有启发性的思考和观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政治起源和政府的本质。
五、读后感社会契约论是一本庞大而深入的著作,为我带来了很多启发。
它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政治哲学的一些核心概念,例如自由、平等和正义等。
同时,它也引发了我对一些现代政治问题的思考和反思,例如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国家权力与人权的平衡等。
最后,我认为要认真对待卢梭提出的问题,并从中寻找灵感和思路,来更好地面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六、参考文献•卢梭《社会契约论》•Rousseau, “The Social Contract,” in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Other Later Political Writings, trans.Victor Gourevit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读书心得五篇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读书心得五篇读后感灵活多样,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社会契约论》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一)《社会契约论》是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代表作。
18世纪的欧洲,在经历了漫长、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之后,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的生产方式及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一股新的社会思潮渐渐兴起,他们试图在旧的社会体制上建立一个全新的合理、合法、符合人性道德、保障人民权利的社会形态。
其中对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就是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
在法国大革命中,它曾被大多数革命领袖奉为革命的“圣经”,它成为18世纪法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纲领,其“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一直影响到现代社会的各种政治制度。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旗下的新华网读书频道也把它列入“两会代表推荐书目”之一。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有两个理论前提:人生而自由、社会秩序神圣,其理论的特点是反对暴力——不管是政府的还是个人的,其要解决的问题是:“把权利所允许和私利所期望的结合起来,使得正义和功利不再分割”。
在卢梭看来,“放弃自由,就是放弃了人性,抛弃了做人的权利和义务”。
但是在卢梭的思想中,人做为个体显然不是至高无上的,“人生而自由”的理论会产生极端的思想——“任何人都可以认为他是他人的主人”,这样的社会暴力横生,个人自由反而失去保障,这不是卢梭想要的社会。
因此,卢梭认为“社会秩序是一种神圣的权利,它是其他一切权利的根本”。
卢梭反对用暴力来改变社会制度,他认为“暴力并不带来权利,我们只有义务尊崇合法的力量”。
既然社会秩序那么重要,暴力又不能带来权利,那么如何产生一个权威来管理社会呢?卢梭认为,“正因为任何人对他人都没有天然的权力,正因为暴力不能产生权利,所以人类社会任何合理的权威都应建于人民之间的约定”。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再次,从主题深度来看,《社会契约论》探讨了政治权力合法性、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以及性别平等等多个层面的问题。这些探讨不仅使我对政治哲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女性主义视角的思考。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性别平等问题,确保政治权力能够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第一篇范文:《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通过论述人类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转变,揭示了政治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和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社会组织和国家构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其次,卢梭强调了政治权力合法性来源于人民的意志。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治权力应该体现人民的意志。当政府违背人民的意愿时,人民有权利反抗,甚至推翻政府。这一观点为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也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再次,卢梭在书中探讨了国家机器的运作机制。他认为,国家机器应该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相互制衡,以防止权力的滥用。这一观点对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社会契约论》,让我们看到了这部经典作品中的一些不足,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线索。这种视角的意义在于,它使我们意识到性别平等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需要在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等方面入手,切实保障女性的权益。
第三篇范文:《社会契约论》读后感——主题与个人感受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8世纪提出的一种政治哲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法律、政治和伦理学的研究之中。
读完社会契约论后,我深感其深邃而独特的思想观点对于理解和反思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契约论中,卢梭对社会契约的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
他认为,人类最初是生活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然而,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社会秩序的建立,人们选择通过签订契约来组成社会和政府。
这个契约的核心原则是人民的意志,政府必须受到人民的授权并为人民的利益服务。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对于我来说有着深远的启示。
他的观点揭示了我们与社会、政府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而非天赋或者专制的所谓统治权。
这使我意识到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参与和监督政府的运作,以确保政权的合法性和为人民谋福祉。
社会契约论还引起我对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思考。
卢梭坚信,社会不平等是由私有财产的出现而产生的。
他认为,卢梭社会契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权利并维护社会秩序,但他同时也提出了“群众的最大幸福”概念。
在当今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不均衡分配问题依然存在,社会契约论提醒我们要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通过政策与制度的改革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读完社会契约论后,我也对政府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政府作为契约的执行者,应当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政府应该尊重人民的意愿,并鼓励人民的参与和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此外,社会契约论也激发了我对于教育的重视。
在卢梭看来,教育是培养公民品质、提升人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他强调了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个体自由的平衡,提倡培养人们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作为当代人,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的质量与公平,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通过阅读社会契约论,在乱糟糟的现代社会中,我对于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社会学名著《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学名著《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让-雅克·卢梭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
作为一本社会学名著,《社会契约论》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组织方式有着深刻的探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社会契约的概念以及对社会正义的思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篇报告将就《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观点和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展开阐述。
1. 社会契约论的核心观点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主张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契约。
他认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是自由而平等的,通过签订社会契约来建立政治社会,并符合人们的共同利益。
个体在社会契约中,放弃一部分个人自由,以换取共同安全和利益的保障。
这种社会契约使得政治组织得以建立,并为社会契约中的成员赋予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2. 社会契约的合法性和正义性卢梭认为,社会契约是合法的,因为它是在人们自主意志的基础上达成的。
社会契约是平等的,因为每个签约者都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社会契约是合理的,因为它保护了每个成员的生存权、财产权和自由权。
同时,社会契约也要求公正的分配社会资源,保障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3. 社会契约与现实社会的启示《社会契约论》对于现实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社会契约理论提醒我们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合法性,从而反对专制和暴力统治的存在。
其次,社会契约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社会规范与公共利益关系的思路。
以这种思路为基础,我们可以更好地构建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制度和法律。
此外,社会契约也提供了对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和改良,以期望建立更人性化和公正的社会。
通过阅读《社会契约论》,我不仅深入了解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也对于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社会契约论提供了一种思考社会问题的理论工具,使我深思自己作为一个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不断探索和应用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社会契约论》作为一部社会学名著,对于社会的理解与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引言概述:《社会契约论》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探讨了人类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本质。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社会契约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社会契约的概念1.1 社会契约的起源社会契约的概念源自启蒙思想,认为人类在进入社会之前是自由的个体,通过契约形成了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
1.2 社会契约的内容社会契约包括个体放弃部分自由权利,以换取社会秩序和安全保障的权利,形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和制度。
1.3 社会契约的意义社会契约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理性的基础,使得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能够得到合法性和稳定性的保障。
二、社会契约与政治制度2.1 政治制度的合法性社会契约理论认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自愿参与,而非来自于统治者的权力。
2.2 政治制度的稳定性通过社会契约,政治制度得以稳定发展,因为人们在契约中放弃了部分自由权利,换取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保障。
2.3 政治制度的变革当政治制度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时,人们可以通过重新订立社会契约来实现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改革。
三、社会契约与社会秩序3.1 社会契约的规范作用社会契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规范和约束,使得人们在社会中能够相互尊重、合作和共存。
3.2 社会契约的公平原则社会契约要求社会中的资源和权利分配应当公平合理,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3.3 社会契约的和谐发展通过社会契约,社会可以实现和谐发展,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四、社会契约与公共利益4.1 公共利益的保障社会契约确保了公共利益的保障,使得社会中的资源和权利能够合理分配,实现公平和正义。
4.2 公共利益的实现通过社会契约,人们在契约中放弃了个人的私利,以换取公共利益的实现,促进了社会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4.3 公共利益的维护社会契约要求每个人都要为维护公共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7篇)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精选7篇)社会契约论读后感(精选7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社会契约论读后感(通用7篇),欢送阅读与收藏。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我读了几遍,与霍布斯的《论公民》相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显得逻辑性更强,观点更鲜明。
开始读《社会契约论》的时候,觉得似乎很简单,但读了一阵后才发现读懂不那么容易。
外表上看该书的构造非常简单明了,且每一章节文字并不多。
但读懂其中逻辑关系却非易事。
为了读懂卢梭,我还读过李平沤写的《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李平沤解读卢梭<;社会契约论>;》以及相关的一些参考书。
一旦读懂之后,对卢梭的感觉又回到开始的状态,他的观点非常鲜明,简单。
与别人连篇累牍的政治学论文相比,他的文字不算多,写作的时间也不算长,仅有短短的两个月时间。
而李平沤的书更是集其精华,真正介绍卢梭内容的文字更是少了一半,非常适宜时间较少又想理解卢梭的人士阅读。
卢梭是非常伟大的,他集社会契约思想的精华而为《社会契约论》,他的思想中的许多内容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借鉴的。
卢梭的许多观点或者其主要观点我是同意的,如今凭记忆记录下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主要观点:1、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
对此,我的理解是,假设将“契约”一词改为“合作”,可能更符合社会现实。
因为人们一般对契约的理解多着重于商业的契约,并且是价值相等的交换性的契约为主。
用合作那么可以避开一定要等价的思维框架。
此外,也可以用来回击一些人对社会契约论的攻击,他们声称,并没有看到谁来签订契约,社会契约何来之有?2、卢梭认为政府的权利被统治者的认可。
卢梭的时代虽然有共和国,而且卢梭当时也是日内瓦共和国之公民。
但当时国家形态的主要形式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故卢梭有此观点问世。
我个人认为,假设不提出这样的观点,而是明确提出政府是公民的代理机构,国王或总统是公民的代理人的观点可能更容易解释他的逻辑。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黎岚1.背景介绍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音乐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现代民主政体之父”。
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强调自由平等,反对压迫;提出“天赋人权”,反对专制、暴政。
其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当时欧洲大陆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大量的民主思想诞生,以启蒙运动的英法德为代表,主张反封建的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到广泛传播,英国和荷兰先后开展了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的国家,前人伏尔泰从中借鉴要求实现开明君主,但这种民主思想似乎并不适合封建势力强大的像法国这样的封建农业国.思想家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其中就以卢梭为代表人物有人说,《社会契约论》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
的确,它探讨了政治权利的原理,为人民民主主权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正如它的最大优势,它非常及时地提供了一种政治模型,并在历史进程之中满足了革命的理论诉求,在全球实现其主张。
这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产物。
2.内容简介第一章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即“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接下来各章都是论述社会的,他指出家庭是唯一自然的社会,维护自身的生存是人性的首要法则。
强力并不构成权利,不能迫使人民服从。
他认为“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
因为人类碰到了不利生存的障碍,需要在维护自身的同时,聚集全体的力量,这就需要每个人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而且作为全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时人类丧失了天然的自由,获得了社会的自由。
第二卷的12章,论述的是主权、法律和人民。
卢梭认为众意和公意是有区别的,众意是个别意志的总和,着眼于私人利益,公意着眼于公共利益,永远是公正的,页脚内容1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因而主权是不可转让的和不可分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国君制:没有比国君制更有活力的政府;但这种政府也具有很大的危险;如果其前进 的方向不是公共福祉,就转化为对国家的损害。君主们倾向于追逐绝对的权力,大臣 们只是阴谋家。
第三卷
结构单一的政府是最好的; 实际上,政府都是混合形式的,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其他形式。 没有一种政府适用于一切国家,但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必须与其人民的 特点相适应,一个不靠外来移民的办法、不靠归化、不靠殖民地的政 府,而在它的治下公民人数繁殖和增长得最多的,就确实无疑地是最 好的政府。
评
价
关于国家的起源和国家现有基础的理论,其最简单的形式认 为国家起源于一种“契约”。这就是说每一个社会成员放弃本身 的“自然权利”以换取法律之下的新权利。社会契约论对于历史 上国家形成的大多数情形都不适用,却适用于新宪法的制定,如 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就是如此,这部宪法至少有一部份确实是 在社会契约论指导下制定的。《社会契约论》并不是直接作为解 释性理论或社会学理论出现的,其历史作用是像一种伦理学或逻 辑学的理论,目的是对现存制度进行道德评价或改造,以及为革 命等提供理论根据。
图书简介
社会契约论(法文:Du Contrat Social,又译《民约论》,或称政治权 利原理)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 于1762年写成的一本书。《社会契约论》 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 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 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 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 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 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 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契约的实质就是解决国家权力来源合法性基础的。在 现代民主政治国家,政府及其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的直接或间 接授权。人民与政府的授权和被授权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契约 关系。政府享有并行使职权的前提是缔约一方当事人即公民的 同意,包括通过行政立法等具体方式分配双方在行政管理等领 域的各项权利义务,而不能由政府单方面决定。政府行使其职 权的范围不得超出缔约双方的约定,即国家宪法、法律、法规 规定的范围。
对我国的启示
同时,政府必须承担不履行法定义务、滥用权力等违约行为的法律责任。 因此,法律是人民与政府达成的契约文本。政府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 务,就是履行其与人民的契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 展、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实现了 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地方政府也正面临日 益严重的信用危机,存在不同程度的信用缺失,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合法性。 为此,我们要在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上,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
第三卷
对于政府而言,仅有立法是不够的,法律的强制实施亦非常必要。虽然主 权体有立法权,但是它不能赋予自身执法权。它需要一个介于主权体和国民之 间的中介者,在公意的指示下实施法律。这就是政府的角色,政府是主权者的 执行人,而非主权者本身。政府中的执政者只是受委托来行使行政权力;他们 是主权者的官吏,他们的职能不是契约的结果,而是以主权者的名义行使被托 付的权力。他们从主权者接受命令,并将命令转达给国民。主权者可以根据自 己的意愿限制、改变或收回行政权。
第二卷:阐述主权及其权利
第三卷:阐述政府及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形式
第四卷:讨论几种社会组织
第一卷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秩序并非来源于 自然。家庭是最古老和自然的社会形态;但是,父母与能够自立的子女之间的联 系,有必要用一系列约定来维系。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认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 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某些哲学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奴役和统治是天然的,但他们混淆了原因 与结果;如果有些人天生为奴,那么一定是因为有反自然的奴隶制度存在为先。 社会秩序不可建立在强力的基础上,因为最强者无法一直保持强势霸权,除非他 能把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在那种情形下,权利与强力就要互换 位置。如果必须要用强力使人服从,人们就无须根据义务而服从了;因而,只要 人们不再是被迫服从时,他们也就不再有服从的义务。
第四卷
公意是不可摧毁的,通过投票来表达。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选举 模式,例如:人民大会、保民官、独裁、监察官等,历史上的共和国 古罗马、古希腊,特别是斯巴达,教导了我们这些形式的价值。
第四卷
宗教是国家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在公民的生活中占主要地位。基督 教的统治精神是和他的体系不能相容的。基督教是一种纯精神的宗教;基 督徒的祖国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基督徒以一种深沉的、决不计较自己的 成败得失的心情在尽自己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一个宗教,宗教可以 使他们热爱自己的责任,这件事却是对国家很有重要关系的。这种宗教的 教条,却唯有当其涉及到道德与责任——而这种道德与责任又是宣扬这种 宗教的人自己也须对别人履行的——的时候,才与国家及其成员有关。
世上主要存在着三种政府形式:民主制,即由全体或大部分人民治理;贵 族制,由少数人所治理;国君制,由一人治理。
第三卷
• 民主制: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民主制 需要太多的预设条件和美德,实现全民民主非常困难。“如果有一种神明的人民,他 们便可以用民主制来治理。但那样一种十全十美的政府是不适于人类的。” 贵族制:可以是自然的、选举的与世袭的。第一种只适于纯朴的民族;第三种是一切 政府之中最坏的一种。第二种则是最好的;它才是严格说来的贵族制。第二种贵族制 除了具有可以区别两种权力的这一优点而外,并且还具有可以选择自己成员的优点。 用这种方法,则正直、明智、经验以及其他种种受人重视与尊敬的理由,就恰好成为 政治修明的新保证。
主权是公意的运用,不可以转让, 不可分割。主权由共同利益所决定和约 束,籍着法律而行动。法律是以公共利 益为依归的公意的行为。虽然公意总是 对的,但是它并非总是能作出明智的判 断,因此也并非总能找到共同利益之所 在,于是立法者的存在就是必要的。然 而立法者本身并没有权力,他们只是指 导者。他们起草和提出法律建议,只有 人民自己(或者说主权者、公意)才有 权设立法律。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图书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5月) 外文书名: (法文:Du Contrat Social,又译《民约 论》,或称政治权利原理) 丛书名: 社会契约论 平装: 18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00092868 商品尺寸: 787 x 1092mm
评
价
《社会契约论》所体现的毕竟是西方在自由和人权下诞生的政权,当 然也有不少与中国现实差异很大的观点,但是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不 免有些曲折,我们看这本书还是应该怀着去糟粕取精华的理念。
经典句子
• 唯有公意才能够按照国家创制的目的,即公共幸福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 个别利益的对立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个别利益的一致使得社会的建立 成为可能。治理社会就应当完全根据这种共同的利益 ——论主权是不可转让的 政府就是在臣民与主权者之间建立的一个中间体,以便两者得以互相适合, 它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 我把行政权力的合法运用称之为政府或最高行政,并把负责这种行政权力的 人或团体称之为君主或行政官。 ——政府总论
•
•
经典句子
• 自然状态中存在不利于人类生存种种障碍,人类如果不改变其生存方式,就会消灭。人类 既不能产生新的力量,只能结合并运用已有的力量,所以人类便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自存, 除非是集合起来形成一种力量的总和才能克服这种阻力。 归结为: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每个人把自己全部地 奉献出来,所以对于所有的人条件便都是同等的。其次,转让既是毫无保留的,联合体也 就尽可能地完美。每个结合者也就不会再有什么要求了。最后,每个人向全体奉献自己, 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 所让渡给他的同样的权利,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 来保住自己的所有。
主要观点
卢梭相信,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 约关系。与约翰·洛克一样,卢梭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 卢梭声称,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公意)所控制的, 虽然他没有定义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但他建议由公民团体组成的代议机构 作为立法者,通过讨论来产生公共意志。 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表述是探究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人是生而 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所说的政治权威在我们的自然状态 中并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 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 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
时代背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有着 深刻的思想根源。在18世纪 上半叶,著名的思想启蒙运 动就以不可阻挡之势深入人 心了。孟德斯鸠、伏尔泰、 卢梭、狄德罗等杰出的思想 家和哲学家提出了一系列资 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抨击封 建专制制度,为大革命的爆 发准备了条件。
名卷内容
第一卷: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
第一卷
卢梭在卷首阐明了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在社会秩序中, 考察就人类的实际状况和法律的可能情形,在政治社会中能 否有某种合法的而确定的政权规则。”P1 并且,“在研究 中,尽力把人们对权力的许可和对利益的要求这两者结合起 来,这样,正义和功利就不会出现分歧。”P1
由此引出了正义和功利两个概念。
第二卷
1762 年 第 一 次 出 版 的 《 社 会 契 约 论 》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 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