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化妆品工艺学
化妆品工艺学
第一章绪论1、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指甲、口唇、口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2、化妆品按用途分:(1)清洁类(2)保护类(3)营养类(4)美容类(5)特殊用途类按使用部位分:(1)毛发用化妆品类(2)皮肤用化妆品类(3)唇、眼用化妆品类(4)指甲用化妆品类3、特殊用途类有: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晒九类。
第二章皮肤与毛发科学1、表皮分层:(更新周期约28天)角朊细胞特点功能角质层5-20层已死亡的扁平、无核细胞组成,叠瓦状。
1抗摩擦、防止体内组织液向外渗透;2防止体外化学物质和细菌侵入的作用,再生能力极强;3角质细胞含有保湿因子,能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有很强的吸水性。
透明层仅见于手掌和脚掌。
由2-3层扁平、无核、细胞界限不清的细胞组成,呈无色透明状,光线可以透过透明细胞层防止水和电解质通过屏障作用颗粒层3-5层梭形细胞,内含透明角质板层颗粒,能够将糖、酯类物质释放到细胞间隙内,在细胞外形成多层膜状结构,构成阻止物质透过表皮的主要屏障。
对光线反射有阻断作用,过滤紫外线。
可防止异物侵入。
棘层 4 -10层多边形细胞,细胞较大,细胞间明显成棘状,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具有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可不断地制造出新细胞,从而一层层往上推移。
可散有朗格汉斯细胞。
基底层附着于基底层,是未分化的细胞,代谢活跃,每天有30%细胞核分裂。
基底细胞含有不均匀的黑色素细胞,在真皮和表皮的交界处树枝状细胞特点功能黑素细胞分布于基底细胞间,占基底细胞的10%产生黑素,遮挡和反射光线的作用,保护下层组织免受辐射损伤郎格汉斯细胞分散于表皮的棘细胞间,占表皮细胞3-5%。
识别、结合和处理侵入皮肤的抗原,皮肤免疫功能的重要细胞。
梅克尔细胞位于基底细胞间内,含神经内分泌颗粒,与神经末梢共同构成触觉感受器与感觉有关2、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变化,反映了角蛋白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移动和脱落的过程,也是细胞逐渐生成角蛋白和角化的过程。
化妆品工艺学精编
化妆品工艺学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第一章绪论1、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指甲、口唇、口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2、化妆品按用途分:(1)清洁类(2)保护类(3)营养类(4)美容类(5)特殊用途类按使用部位分:(1)毛发用化妆品类(2)皮肤用化妆品类(3)唇、眼用化妆品类(4)指甲用化妆品类3、特殊用途类有: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晒九类。
第二章皮肤与毛发科学1、表皮分层:(更新周期约28天)角朊特点功能2、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变化,反映了角蛋白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移动和脱落的过程,也是细胞逐渐生成角蛋白和角化的过程。
3.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属致密结缔组织,由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细胞、基质组成。
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4.皮下组织(又称皮下脂肪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含血管、神经、淋巴管、小汗腺、顶泌汗腺等。
5.皮肤附属器:毛发、毛囊、皮脂腺、汗腺、指(趾)甲及血管、神经与肌肉等6.皮肤的生理功能:保护作用、温度调节、感知作用、吸收作用。
7.皮肤老化原因:内在因素:生活方式,饮食,情绪,健康。
外在因素:紫外线,保养不当,地心引力,恶劣环境。
8、头发的组织结构:毛干、毛根、毛囊、毛乳头9、头发的化学组成:头发基本成分:角质蛋白(从外到里):毛表皮、毛皮质、毛髓质6、毛发的化学性质:(1)氢键:在水中或受热时很容易被破坏。
(2)盐键:静电吸引作用(盐键有助于组成蛋白链),pH在之间,是盐键最强的时候。
(3)二硫键:头发链键组织中最结实的键。
物理性质:吸水性、弹性与张力、颜色、与pH的关系(最佳pH为)7、热烫发原理:头发中的二硫键很容易被还原剂破坏,可将头发浸上碱性药水,用卷发器将头发卷曲,然后对头发进行加热,使头发发生水解而破坏二硫键,从而可形成新的硫化键将头发形成的波纹固定下来。
第三章学时化妆品工艺学
较大的液滴;然后,大的液滴进一步被破坏成小液滴。因而,
液滴的破坏是乳化过程关键的一步。在任何情况下,液滴必
需先形变才被破裂。当两相界面的两侧有压力差时,界面将
是弯曲的,界面张力为 γ粘度为η的弯曲界面凹面的一侧的压
强较凸面的一侧高。将热力学的概念用于该界面,可导出压
强差与界面曲率之间的关系,此压强差称为Laplace压强△p
乳化体——将油和水互不相溶的二相通过机械搅拌(或均质) 和乳化剂的作用并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使其中的一相均匀地 分散在另一相中得到体系称为乳化体。
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已经学过了部分表面化学的内容。
提问:
1.油水搅拌混合的现象? 2.在油水溶液中加入洗涤剂?
乳化是一种液体被分裂成小液滴,分散于另一不相混溶的 液体中形成乳状液的过程。
3.1膏霜配方设计原理 3.1.1乳化理论 一.乳化体类型
由两种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粗分散系统称为乳 状液。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均匀地分散在另 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中构成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多相分散体系。
两种不相混溶的纯液体不能形成较稳定的乳状液,必需要有 第三组分——乳化剂(例如肥皂和表面活性剂等) 存在而起乳 化和稳定作用。
第三章护肤类化妆品
1.教学目的 了解: 全面了解膏霜类化妆品的结构,组成,原料及生产设 备,全面了解膏霜类化妆品的制备原理 理解: 乳化理论 掌握 :膏霜类化妆品配方设计原理,用HLB值法设计膏霜类 化妆品配方的原理、护肤类化妆品的制备及工艺 2.重点,难点 重点:膏霜类化妆品配方设计原理 重点:用HLB值法设计膏霜类化妆品配方的原理
搅拌可产生所需的压强梯度。液滴越小,使液滴破裂需要 的搅拌作用更强烈。因而,除非η很高,一般情况下,在乳 化过程中液体流动为湍流。
《化妆品工艺学》课件
效果与成本
考虑原料的效果和成本,平衡产品性能和价格。
可持续性
选择能够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原料,推动可持续 化妆品制造。
化妆品生产工艺
化妆品生产工艺涵盖了从原料混合到产品包装的整个过程。生产工艺的合理 设计和控制对于获得高质量、稳定原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符合产品 标准和规范。
化妆品工艺的基本流程
1
配方设计
2
根据产品需求和原料特性设计合适的配
方。
3
包装与贮存
4
对制成品进行包装,并妥善贮存在适宜 的环境条件下。
原料准备
收集、筛选和准备化妆品制造所需的各 种原料。
生产过程
通过混合、加热、冷却等工艺步骤,将 配方转化为最终产品。
化妆品配方设计
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设计符合潮流和趋势 的配方。
2 生产过程控制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保证产品 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成品检验
对成品进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和安全 要求。
4 持续改进
根据市场反馈和监测结果,不断改进产品质 量和生产工艺。
化妆品工艺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化妆品工艺将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 化妆品工艺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个性化定制和高效生产。
《化妆品工艺学》PPT课 件
这个《化妆品工艺学》PPT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化妆品制造的各个方面,包括 基本流程、配方设计、原料选择与使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以及行业的发 展前景。
化妆品工艺学简介
化妆品工艺学是研究化妆品制造过程的学科,涵盖了从原料选择到最终产品的生产工艺。了解化妆品工艺学将 帮助您理解化妆品的制造原理及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原料相容性
化妆品工艺学
洁肤化妆品洁肤化妆品概述清洁皮肤是皮肤护理的第一步,是保持肌肤卫生健康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皮肤护理的基础。
当皮肤在进行新陈代谢时,会分泌出皮脂和汗液,与灰尘混合形成污垢,洁肤产品的目的则是除去皮肤表面附着的皮肤角质层的屑片、皮脂的氧化分解物、汗液的残渣等皮肤生理代谢产物以及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还有女性使用的美容化妆品等。
根据人体污垢来源的不同,可将污垢分为3种类型,即油溶性污垢、水溶性污垢和不溶性污垢。
油溶性污垢主要由皮肤分泌的皮脂、润肤剂的残留物、防水化妆品组成,这类污垢要使用亲油性清洁剂来去除;水溶性污垢的来源为亲水性化妆品、可溶性皮肤分泌物和污垢,此类污垢则要用亲水性的清洁剂来清除;不溶性的污垢为的细胞、美容化妆品的颜料、使用硬水时沉淀的金属皂。
洁肤产品根据其去污机理和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以皂基型和非皂基表面活性剂为主的表面活性剂型和以油性成分和保湿剂、酒精、水等为主的溶剂型两种。
另外,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水包油乳化型。
洁肤化妆品通常的产品有沐浴露和洁面乳、清洁霜等,在上述产品中,产品的稠度、稳定性和泡沫这几个配方参数非常重要。
沐浴露(1)清洁皮肤通过软化皮肤角质层,溶解并除去皮肤表面的皮屑,洗净皮脂和污垢并去除身体的气味,同时不会对皮肤产生刺激。
(2)保湿和护肤通过加入润肤作用和其他活性作用的物质,促进血液循环和末梢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加速体内废弃物的排泄。
(3)对皮肤疾患的治疗通过加入疗效性的物质,沐浴时起到抑菌、软化角质层等作用,对角化异常症、干癣及其他慢性皮肤病产生疗效。
(4)放松神经、缓解疲劳通过芳香剂以及色素等的加入,使沐浴者心情舒畅、精神安宁。
此外,新功能如香熏、活血、瘦身、药疗等也将是沐浴露的一个发展方向。
沐浴露所用原料(一)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沐浴液主要成分,它的基本性能是去除皮肤上的油污并产生泡沫,润滑皮肤。
要求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泡沫性能良好、无毒、刺激性低、与皮肤相容性好、温和性的特性。
(完整版)化妆品工艺规程
XXXX工艺规程文件编号:H-GY-A001-00会签表目录1.产品概述 (4)2.生产工艺流程图 (5)3.配方和依据 (6)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6)5.质量监控及工艺检查要点 (13)6.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操作文件 (16)7.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7)8.卫生 (19)9.技经指标、物料平衡、定额消耗 (21)10.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23)11.成品、中间产品、原辅料、包材质量标准 (24)12.包装材料样张 (25)13.变更记载 (26)一、产品概述:1.1 产品名称通用名:XXXX汉语拼音:1.2 主要成分:原料Y1.3 性状:淡黄色膏体,略有原料Y特征气味。
1.4 规格:10g/瓶、15g/瓶1.5 包装:1瓶/盒×100盒/箱。
1.6产品用途:对于反复摩擦损伤或暴露在严寒气候所导致的皮肤干燥、皲裂、破裂(如冬季干燥双手),该产品起到滋润舒缓、保湿和促进修复的作用。
1.7 使用方法:取适量XXXX软化,然后在所需处细细涂抹均匀。
1.8 贮存条件:室温、干燥处保存。
1.9 保质期:3年二、生产工艺流程图:三、配方和依据:3.1配方3.2依据:XXXX产品技术要求HZGF2016XXXX3.3批准文号或备案号:四、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 领料4.1.1 车间领料员按照《领料岗位操作规程》(文件编号:H-CZ-A004)进行领料,依据生产指令单填写“领料单”并提前组织领料,所领取物料种类、品名应与指令单相符,领取数量应满足批生产计划量。
4.1.2 物料交接时,车间领料员需认真复核物料编码、品名、批号、规格、数量,所领取的物料必须是经检验合格且外包装完好。
4.1.3 生产指令单必须由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有效,领料单必须有车间领料员签字、并由部门主管(经理)签字批准后方可有效。
4.2 生产前准备4.2.1 人员按照《员工进入清洁区(洁净区)管理制度》(文件编号:H-ZD-A010)进行更鞋、洗手、更衣。
《化妆品工艺学》全套培训课件
例如:日本对化妆品中禁止配合的成分有规定(见P47页 ~48页)。
(二)安全性的鉴定 1、诊断性试验 诊断性试验有覆盖的局部涂布试验和敞开的局部涂布试 验,前者适用于刺激性较低小的产品;后者适用于刺激性较 强的产品。如染发剂、香波等。 1、覆盖的局部涂布试验方法: 具体试验方法可见教材P49页 2、敞开的局部涂布试验方法:此法常在较敏感的部位进行, 每次在6cm2的皮肤上涂布试样,不要洗掉,24小时后观察有 无反应,若无,再涂一次,24小时后再观察,反复三次仍无 反应,则无过敏性。
三、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1、首先要“捕捉”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 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取得消费者的信息和要求,便从商品计 划开始进行产品化研究。 3、产品化研究包括内容物配方和容器等外包装的研究,在 充分探讨四个质量特性之后完成配方、制法和容器的工序, 申请得到药品管理部门许可,同时生产许可证也要获得,即 可进行生产。
三、化妆品的开发程序
四、化妆品的安全性
一、化妆品的概念和分类
(一)化妆品的概义:为了保持人体清洁、美化人体、或使人 体改变容貌、增添健美的效果,以物理、化学等原理和方法制 造出来并使用在人体上的物品。。 (二)化妆品的分类: 1、按功能分类:a:清洁类、卫生类;b:护肤类;c:护发类; d:美容类;e:美发类。 2、制剂(或剂型)和制造方法分类:a:膏霜、乳液; b:液体类;c:粉剂类;d:棒状类。 3、按使用部位分类:
《化妆品工艺学》 教案
精细化工专业
任课教师:
目
第一讲 化妆品概论 第二讲 胶体的性质
录
第三讲 大分子化合物溶液 第四讲 乳化理论
第五讲 乳化体的类型和乳化技术
[精选]化妆品工艺学概述
1.1化装品科学的定义以及内容
化装品工艺学的特点 3 化装品属流行产品,更新换代特别快。 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品种、新 剂型、新配方,提高产品竞争力,才 能迎合消费心理,满足市场需求。 4 化装品必须坚持质量至上、安全第一 的原则,新产品上市之前,必须经过 严格的安全性试验,方可投放市场。
1.2化装品的定义和作用
1.3化装品的开展史
➢第三代是添加各类动植物萃取精华的化装 品
诸如从皂角、果酸、木瓜等天然植物或者从动物皮肉和内脏中提取 的深海鱼蛋白和激素类〔Hormoues〕等精华素参加到化装品中去。 提取方法中比较先进的有超临界C02萃取法,提高了有效物质的得率 和萃取纯度,由此制成的功能性化装品品在国外已经流行了四五十年, 使人们始终追求的美白、去粉刺、去斑、去皱等成为可能,直到如今, 这些化装品有的还很受欢送。 功能性化装品这种化装品又称疗效性化装品 〔MedicatedCosmetics或干脆称Cosmeceuticals〕,有时也 称quasi,意思是介于化装品〔Cosmetics〕和药物〔Drugs〕之间。
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和以后人们大量的实践中,化装品生产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从过去原始的初级的小型家庭生产,逐渐开展成为一门 新的专业性的科学技术。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国化装品行业才成为目 前我国轻工行业中开展最迅猛,最受广阔民众欢送的诺大行业。就连 著名的FDA〔食品药品管理 会。FoodDrugAdministration〕也 正在考虑更名为FDCA〔食品药品化装品管理 会Food Drug Cosmetics Administration〕。
8〕块状化装品:如粉饼、眼影等。 9〕锭状化装品:如唇膏、防裂膏等。 10〕笔状化装品:如唇线笔、眉笔等。 11〕蜡状化装品:如发蜡等。 12〕气雾状化装品:如喷发胶、摩丝等。 13〕薄膜状化装品:如湿布面膜等。 14〕胶囊状化装品:如精华素胶囊等。 15〕纸状化装品:如香粉纸、香水纸等。
第3章24学时化妆品工艺学
但是光有搅拌只能形成暂时的稳定如油水剧烈搅拌时 的暂时混合,一旦搅拌停止油水就会分层固必须还有其 他的条件。
第二个制备乳状液的条件一般是需要有合适的表面活 性剂(称作乳化剂),其作用是降低表面张力γ值(例如由40 mN ·m-1降低至5 mN ·m-1 ),从而能降低Laplace压强, 使形变容易发生,液滴易被破坏而分散在外相中。
公式中的沉降速度就是体系中 的微粒(滴)的聚集速度,显 然聚集速度若大,则体系的内 相(油相或者水相)就很容易 聚集在一起造成油水分离而不 稳定,所以,沉降速度愈小, 膏霜或乳液体系就愈稳定;
现今,常根据分散相液滴的大小将乳状液分成三类:
粗乳液(macroemulsions),液滴的直径>400nm(0.4u m), 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液滴的形状和大小,呈蓝白至乳 白色,通常称为乳状液或乳液;
微乳液(mlcroemulslons)液滴的直径<100nm(0.1um),呈 半透明或透明的液体;
因此搅拌和乳化剂以及界面膜和乳化条件都非常重要。
二.乳化体类型的判据(233页)
(1)将产品涂抹在表面皿上约1.6mm厚度,面积约为6.5cm2 的薄 膜,在薄膜的不同部位;分别洒上少量经研磨过的油溶性染料和水 溶性染料,如果油溶性染料扩展,表明乳化体是油包水(W/O)型; 如果水溶性染料扩展,则表明乳化体是水包油(O/W)型。
第3章24学时化妆品工艺 学
2021年8月5日星期四
第三章护肤类化妆品
护肤类化妆品是指滋润、保护、营养、美化皮肤的化妆 用品。是化妆品中的一大类产品,包括膏霜、奶液和蜜 类等不同类型和护肤、营养、防裂、美容等不同用途的 产品。护肤品主要是膏霜产品,是由不相溶的油相和水 相通过乳化剂的作用并在一定的工艺条件和搅拌或均质 下制备的稳定的乳化体,是化妆品中技术要求较高的一 类产品,下面根据乳化理论和亲水亲油平衡值法介绍膏 霜类化妆品配方的设计原理和步骤,为产品开发打下一 定的基础。
化妆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化妆品工艺学复习资料导言:化妆品工艺学是化妆品生产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它涵盖了化妆品的原料选择、配方设计、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化妆品工艺学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一份完整的复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化妆品工艺学的相关知识。
一、化妆品工艺学概述1.1 化妆品工艺学的定义和意义1.2 化妆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1.3 化妆品工艺学在化妆品生产中的作用二、化妆品原料选择与配方设计2.1 原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2.2 化妆品成分的分类和作用2.3 化妆品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三、化妆品生产工艺3.1 化妆品生产的基本流程3.2 化妆品各个环节的工艺要点3.3 关键工艺步骤的注意事项四、化妆品质量控制4.1 化妆品质量标准和指标4.2 化妆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4.3 化妆品质量控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五、化妆品安全评估5.1 化妆品安全评估的基本要求5.2 化妆品安全评估的内容和流程5.3 化妆品安全评估的重要意义六、化妆品工艺学与新技术6.1 化妆品工艺学与生物技术的结合6.2 化妆品工艺学与纳米技术的应用6.3 化妆品工艺学与绿色技术的发展七、化妆品工艺学的发展趋势7.1 化妆品工艺学在现代化妆品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7.2 化妆品工艺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结语:通过本文的复习资料,读者可以对化妆品工艺学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化妆品工艺学作为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学习和掌握化妆品工艺学的知识,对于从事或有兴趣学习化妆品生产的人士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到读者,为他们学习和研究化妆品工艺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化妆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1、 中国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2008.9.1 ):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于人体(皮肤、毛发、指趾甲、 口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化、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 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产品。
注:接近欧盟,包括牙膏。
2、 化妆品分类:清洁类、保护类、营养类、美容类、特殊用途类(按作用分类) 其中美容类,美容类化妆品是指涂敷于面部、指甲等部位,达到修饰矫形、赋予 色彩、增强魅力等作用的化妆品。
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修饰性。
这类化妆品中都 含有色素成份,对于改善肤色,调整五官轮廓和面部凹凸结构有明显的效果。
3、 未来产品=已有技术+时新理念化妆品的趋势向着科学、天然、安全和有效的方向。
第二章皮肤与毛发科学1、 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约占人体质量的 15%具有保护、控温、感知、吸收 等多种重要功能。
2、 黑素细胞是生成黑色素的细胞,8-10个基底细胞间有一个黑素细胞。
黑色素 能吸收和散射紫外线。
3、 皮肤附属器官包括毛发、毛囊、汗腺、皮脂腺、指(跖)甲及血管、神经与 肌肉等。
4、 顶泌汗腺是皮肤中另一种腺体,分泌物为较粘稠的乳状液且被细菌分解后产 生特别的气味。
皮脂腺,其分泌功能受身体激素水平的调节,主要是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 甲基质一旦受损,指甲不能再生。
皮肤的生理功能:保护作用(防毒、防紫外等);温度调节;感知作用;显示 情绪等 8、 皮肤的颜色:决定皮肤颜色的主要因素:黑色素、类黑色素、叶红素、氧化血红蛋白、还原血 红蛋白等色素以及表皮的厚度、皮下血管和光的散射度等。
肤色实际决定于黑素细胞中的黑素粒产生的色素,即黑素粒传递到角化细胞的数 目、成熟度和在角化细胞中的分布方式。
9、 黑色素的生成机理是:体内的酪氨酸由酪氨酸酶氧化成多巴,进而氧化成多 巴醌、多巴色质、二羟基吲哚等,最后生成黑色素。
10、 皮肤老化的原因:年龄、遗传、化学物质、营养、内分泌、精神、日光照射 11、 一般认为:UVC 不会晒黑,但会引起红斑;UVB 会引起红斑,经常暴晒会损 害DNA UVA 穿透力强,产生很多生物学效应,使皮肤变黑、色素沉着、皮肤老 化,可引起皮肤癌,可引起自由基和活性氧化物。
化妆品工艺学
《化妆品工艺学》重要知识点第一章1.化妆品定义和分类P1 P3化妆品广义上讲是只化妆用的物品,具体来讲主要是为了清洁和美化人体、增加魅力、改变容貌、保持皮肤及头发健美而涂擦、散布于身体或用类似方法使用的物品。
欧盟定义:化妆品是只接触于人体各外部器官[表皮、毛发、指(趾)甲、口唇和外生殖器]或口腔内的牙齿和口腔黏膜,以清洁、发出香味、改善外观、改善身体气味或保护身体使之保持良好状态为主要目的的物质和制剂。
美国定义:化妆品是通过摩擦、倾倒、喷洒、涂布等方式导入或用于人体表面,为清洁、美化、增进魅力、改变外貌而又不影响机体机构和功能的物质。
我国定义:以涂抹、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施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指甲、口唇、口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产品。
分类:按化妆品用途分:清洁类、保护类、营养类、美容类、特殊用途类按剂型分类:乳化类产品、油剂类产品、表面活性剂溶液类产品、粉状产品、块状产品、悬浮状产品、液体水剂类产品、气溶胶产品、膏状产品、笔装产品、珠光装产品、蜡状产品按化妆品使用部位分类:毛发用化妆品、皮肤用化妆品、唇、眼用化妆品类、指甲用化妆品类2.国内外化妆品工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P7~8)第二章1.皮肤结构和附属器的结构皮肤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附属结构:毛发,毛囊,汗腺,指甲及血管,神经与肌肉2.皮肤的生理功能和颜色生理功能:保护作用、温度调节、感知作用、吸收作用、其他功能。
皮肤颜色变化:皮肤的颜色随人种和个体而变化,也随着年龄,地域,季节和身体的不同部位而有所不同,同时收到健康和情绪压力的影响。
皮肤的颜色能够反应色素的多少,决定肤色的因素有黑色素,类黑色素,胡萝卜素,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
3.皮肤的老化和护理皮肤老化包括两方面:自然老化和光致老化。
皮肤科学护理措施:a.防止外界刺激;b.保证充足的睡眠;c.注重整个机体的保养和营养,特别要注重饮食的营养。
化妆品化学与工艺技术大全
第四节 矿物油脂,蜡
• 特点: 1,一般非极性 2,沸点大于300度 • 3,以直链饱和烃为主要成分 • 优点:来源丰富,易精制,价廉物美,稳定性高,不易 氧化 • 一,液体石蜡—50-018200-01, 50-040200-01 • 二,凡士林—50-021600-01 • 三,石蜡—50-030500-01,50-076700-01 • 四,微晶蜡—50-134100-01,50-046600-01 • 五,地蜡---50-040600-01, • 六,褐煤蜡—50-147400-01
第二节 植物油脂、蜡
• • • • 主要来自植物种子和果实 按碘值分为干性油、半干性油和不干性油 根据所含主要脂肪酸分为九类 超精练技术(快速色谱,分子蒸馏,超临界流体萃 取和反渗透技术)—CRODA公司率先推出,改善 颜色和气味,去除氧化产物和诱导氧化物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蜡类 作为固化剂提高制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赋予产品摇变性,改善使用感觉; 提高液态油的熔点,赋予产品触变性;改善对皮 肤的柔软效果; 增强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薄膜; 赋予产品光泽; 改善成型机能,便于加工操作; 3.油脂或蜡类衍生物 脂肪酸: 高级脂肪酸: 酯类: 磷脂:
我国化妆品的分类
• 按用途:1.护肤类;2.毛发类;3.美容类 4.口 腔用品;5.芳香化妆品;6.气雾剂制品;7.特 殊用途的化妆品—我公司的美白、防晒产品
按剂型:液剂(保湿爽肤业液)、乳剂(水 分平衡乳液)、乳膏剂(高水分面膜霜)、固 融体油膏剂(两用粉饼)、固融体棒型剂(口 红)、粉剂(三喜散粉)、嗜喱(舒活眼膜霜) 和丸锭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指甲、口唇、口腔黏膜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2、化妆品按用途分:(1)清洁类(2)保护类(3)营养类(4)美容类(5)特殊用途类按使用部位分:(1)毛发用化妆品类(2)皮肤用化妆品类(3 )唇、眼用化妆品类(4 )指甲用化妆品类3、特殊用途类有: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晒九类。
第二章皮肤与毛发科学2、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变化,反映了角蛋白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移动和脱落的过程,也是细胞逐渐生成角蛋白和角化的过程。
3•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属致密结缔组织,由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细胞、基质组成。
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4•皮下组织(又称皮下脂肪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含血管、神经、淋巴管、小汗腺、顶泌汗腺等5•皮肤附属器:毛发、毛囊、皮脂腺、汗腺、指(趾)甲及血管、神经与肌肉等6. 皮肤的生理功能:保护作用、温度调节、感知作用、吸收作用。
7•皮肤老化原因:内在因素:生活方式,饮食,情绪,健康。
外在因素:紫外线,保养不当,地心引力,恶劣环境。
8、头发的组织结构:毛干、毛根、毛囊、毛乳头9质(1)氢键:在水中或受热时很容易被破坏。
(2)盐键:静电吸引作用(盐键有助于组成蛋白链),pH在4.5-5.5之间,是盐键最强的时候。
(3)二硫键:头发链键组织中最结实的键。
物理性质:吸水性、弹性与张力、颜色、与pH的关系(最佳pH为4.5-5.5)7、热烫发原理:头发中的二硫键很容易被还原剂破坏,可将头发浸上碱性药水,用卷发器将头发卷曲,然后对头发进行加热,使头发发生水解而破坏二硫键,从而可形成新的硫化键将头发形成的波纹固定下来。
温度越高,pH 值越大,或处理的时间越长,损失的硫就越多。
冷烫原理同样是通过还原剂破坏二硫键。
与热烫不同的是新的硫化键的形成必须经过氧化剂的氧化作用。
8、常见发用产品的pH润发剂(2.8-3.5)洗发剂(6.5-7.5)烫发剂(8.8-9.5)染发液(9.0-10.0)头发拉直剂(11.5-14.0)第X章化妆品的组分1. 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阳>阴>两性~非离子2•主表面活性剂:皂基型:脂肪酸及碱盐;非皂基表面活性剂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沐浴霧的配方组成氏—*4•表面活性剂:在溶剂中加入少量该物质,就能显著地降低溶剂(一般为水)表面张力(或液/液界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从而产生润湿或反润湿、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及增溶等作用,以满足应用要求5•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6. 表面活性剂胶束的作用:乳化;起泡消泡;增溶;分散7. 两性表面活性剂:pH 高于等电点,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H 低于等电点,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pH 处于等电点,呈两性离子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皂特点:去污,发泡好,耐硬水差。
9•单烷基磷酸酯(MAP)型开发难点:①粘度小;②泡沫少;③流变性差;④洁后肤感差;⑤稳定性差10•两性表面活性剂:①咪唑啉型;②甜菜碱及其衍生物;③氨基酸型(油酰基丙氨酸钠(雷米邦A);N-月桂酰基谷氨酸钠)11.润肤剂(赋脂剂):植物油脂;聚硅氧烷;脂肪酸酯。
12•保湿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同时阻止皮肤的水分散失。
如甘油、山梨醇、丙二醇、聚乙二醇13.调理剂:对蛋白质基层有附着性,使皮肤光滑,增加舒适感如聚季铵盐类、季铵化羟乙基纤维素、季铵化羟丙基瓜儿胶、季铵化水解角蛋白、季铵化二甲基硅氧烷聚季铵盐类:(1)聚合性阳离子表活稳定性好,与阴离子表活配伍好;(2)作柔软剂、抗静电剂;(3)用作沐浴露、香波14•增稠剂:水溶性增稠剂:PEG-6000卡波姆、纤维素衍生物、阳离子瓜尔多胶、汉生胶透明溶液的增稠:有机增稠剂:羟乙基纤维素15. 酯类增稠剂的机理:通过与表面活性剂形成棒状胶束,与水作用形成三维水化网络结构或利用自身的大分子长链结构等使体系达到增稠的目的。
最常用的水溶性非离子增稠剂:PEG150 二硬脂酸酯。
16. 聚丙烯酸类:卡波树脂增稠机理:(1 )中和增稠:聚丙烯酸类经中和后,使其分子离子化后沿着聚合物的主链产生负电荷,同性电荷之间的排斥使分子伸直张开形成网状结构达到增稠效果(2)氢键结合聚丙烯酸先与水形成水合分子,再与羟基给予体(如乙氧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结合,使其卷曲的分子在含水体系中解开形成网状结构达到增稠效果。
17. 有机天然水溶性聚合物:淀粉、(与阿拉伯树胶合并使用)、阿拉伯树胶、黄原胶、琼脂(用于制备防止皮肤干裂这里和凝胶类产品)18. 聚氧乙烯类的增稠机理:主要与高分子聚合物链有关,并不依赖于表面活性剂体系。
19. 无机高分子及其改性物增稠机理20. 脂肪醇、脂肪酸类增稠机理:脂肪醇、脂肪酸能插入表面活性剂胶团, 促进胶团的形成, 同时由于该极性有机物与表面胶团、活性剂的分子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碳氢链间的疏水作用加极性头间的氢键结合) , 使两分子在表面上定向排列得很紧密, 大大改变了表面活性剂胶束性质, 达到增稠的效果21. 无机盐的增稠机理: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电解质的存在使胶束的缔合数增加,导致球形胶束向棒状胶束转化,使运动阻力增大,从而使体系的黏稠度增加。
22. 活性成分:天然提取物;PH调节剂: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螯合剂:EDTA-2NA(软化水的硬度);珠光剂:乙二醇单脂肪酸酯。
防腐剂:苯甲酸,尼泊金酯23. 化妆品被污染的现象:①变色;②臭味和形成霉斑;③发生流变;④PH下降;⑤乳化体分层。
24. 化妆品中微生物污染来源:(1)一次污染(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2)二次污染(化妆品使用中不注意卫生而引起)25. 化妆品中微生污染的控制:①生产环境的卫生控制;②制造设备的微生物控制;③原材料的微生物控制;④作业人员;⑤制品的微生物控制(产品的防腐能力)26. 常见的防腐剂:甲醛供体类:咪唑烷基脲(甲醛供体)、乙内酰脲(DMDM ,甲醛供体,广谱)、异噻唑啉酮(凯松,甲醛供体)季铵盐-15 (甲醛供体,高毒,对皮肤致敏性)其他:苯甲酸(酸性坏境)、苯氧乙醇、尼泊金酯、波罗波尔(广谱)、IPBC 三氯新27. 油脂酸败:化妆品中常含有油脂,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键易被氧化而发生变质分解成低分子羰基化合物(醛、酮、酸)等,这种氧化变质称为酸败28. 影响油脂酸败的因素: 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碳碳双键,此部位是结构中的弱点”极容易被氧化而生成过氧化物,此过氧化物继续分解或氧化,生成低级醛和羧酸。
29. 抗氧化剂的分类:(1)酚类:二羟基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等。
(2) 酮类:叔丁基氢醌、生育酚 (维生素E )等。
(3) 胺类:乙醇胺、谷氨酸等。
(4) 有机酸、醇及酯: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等。
(5) 无机酸及其盐类:磷酸及其盐类、亚磷酸及其盐类前三类抗氧剂主要起主抗氧剂作用,而后两类则起辅助抗氧剂作用30. 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出现的过氧化物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诱导期,一旦生成了过氧化物,则此过氧化物即以自己的催化作用促使氧化反应迅速进行,尽早使用抗氧化剂就可能尽早地切断其反应链。
31. 抗氧增效剂:增效剂本没有抗氧化作用,但与抗氧化剂一起作用能增强抗氧化作用,如柠檬酸、抗坏血酸及其酯、氨基酸、EDTA 等均有抗氧化增效作用32. 常用的抗氧化剂:BHT 、BHA 、PG 生育酚(VE )、TBHQ,维生素C ,AP 33. 化妆品色素的分类:合成色素、无机色素、天然色素34. 水的规格:常用水(自来水,井水)、精制水(化妆品用水,蒸馏或离子交换)、注射用蒸馏水(蒸馏精制)35. 化妆用水不合格的情况:在制造含水量较高的产品时,微量的钙、镁、铁和铝形成一些不溶性的残留物,更严重的是一些溶解度较小的香料化合物会一起沉淀出来。
36.水质的预处理:①机械杂质的去除(砂过滤,微孔过滤) 、②有机物的去除(活性炭吸附)、③离子交换树脂37. 化妆品用水的灭菌和除菌:①化学处理(氯气)、②热处理(加热)、③紫外线消毒38. 化妆品的组成成分:表面活性剂、赋脂剂、调理剂、增稠剂、活性成分、 PH 调节剂、螯合剂、珠光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化妆品用水39. 中和度的计算方法:中和度=(氢氧化钾的用量*氢氧化钾的纯度)x 1000 /(体系中所用的脂肪酸的用量 *脂肪酸的酸值)酸值:中和1g 样品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v V c 56.1X40. 沐浴露的制备工艺 P120原料准备T 混合(乳化)7混合物料的后处理T 包装41. 沐浴露的质量控制① 黏度变化一活性物含量、无机盐含量(1) pH 过高或过低,原料水解(如琥珀酸酯磺酸盐类)—— pH 缓冲剂;(2) 单用无机盐或皂类做增稠剂,体系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一一水溶性高分子增稠剂;②珠光效果不良或消失(1)体系缺少成核剂(无机盐、柠檬酸)(2)珠光剂用量过少(3)表面活性剂增溶效果好(4) 体系油性成分过多,形成乳化体 (5) 加入温度过低,溶解不佳(6) 加入温度过高或pH 过低,珠光剂水解(7) 冷却速度过快或搅拌速度过快 珠光浆,较低温度加入③ 浑浊分层(1) 体系黏度过低,不溶性成分分散不好 (2) 高熔点原料含量过高,低温放置固体析出 (3) 体系中原料发生化学反应,破坏了表活胶体结构 (4) 微生物污染(5) 制品pH 过低、某些原料水解 (6) 无机盐含量过高,低温出现浑浊④ 变色、变味(1) 原料中含氧化剂或还原剂,使有色制品变色 (2) 色素在日光下褪色 (3) 防腐效果不好,发生霉变 (4) 香精与原料发生化学反应,变味 (5) 原料本身气味过浓,无法通过香精遮盖⑤ 皮肤干燥脱屑、刺激性大表面活性剂刺激性大;皂类皂化不完全2、脂肪酸、乳化剂、润肤剂及油脂类混合,加热至75C;配方组成 原料配方组成 原料脂肪酸月桂酸(十二酸)、肉豆蔻酸(十四酸)、 棕榈酸(十六酸)、硬脂酸(十八酸)、 油酸(十八烯酸)表面活性 剂 AES 氨基酸类、咪唑啉、甜菜碱、MAP 类、 磺酸类、氧化胺、烷基醇胺 中和剂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醇胺 水 去离子水保湿剂 甘油、丙二醇、丁二醇、山梨醇、聚甘油 赋脂剂 二甲基硅油、杏仁油等油脂类 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防腐剂尼泊金酯、凯松等其他辅料 功效成分、螯合剂、香精、色素、珠光片乳化剂 磷酸酯类或单甘酯类!皂基洁面乳制铸工艺丁冋?■珠光卿 CAB-35尚腐剂、色素 夫扁子水产品陈化谯装43.皂基洁面乳操作方法1、室温下将KOH 溶于水中,加入分散剂(多元醇) ,加热至75 C;40.皂基型沐浴露(洁面乳)基本配方组成脂肪酸;中和剂(碱);多元醇(保湿剂);表面活性剂;赋脂剂(甘油酯等);增稠剂;防腐剂;其它辅料、水41、珠光沐浴露 P129 42.皂基洁面乳(沐浴露)的制备工艺组分AES -功艇液加刑产品一〔陈化、过痕嫌3、 将油相置于乳化锅,搅拌下将水相快速加入油相中;4、 保持体系在 80C -90C 皂化30-60min ;5、 皂化结束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注意因搅拌产生的泡沫;6、 降温至50 C 左右加入香精和防腐剂;7、 降温至40C 左右,继续搅拌 30min 以上,出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