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进口武士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刀剑的前世今生,明清时期的进口日本刀
中国刀剑和日本刀剑的发展历史相互交错。隋唐时期,中国大陆盛行的短柄长刀——横刀被遣唐使团带回日本,在日本引发了一场刀剑革命。“唐样大刀”的直刀切刃型制和装具风格大行其道。成为日本上层贵族甚为喜爱的兵器,著名的圣德太子就热衷于身着隋唐士大夫的服饰,佩戴“唐样大刀”。可以说日本刀的原型是来自于中国,又在唐样大刀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演变。
一贯斋义弘
明朝初年战功赫赫的名将蓝玉,因为功高震主恃宠而骄,最后被明太祖以剥皮酷刑处死,而压死蓝玉这匹骆驼的稻草之一,就是锦衣卫在他的府上搜出了近万把倭刀。证明了在明太祖在位时期,通过各种途径流入中国的倭刀数量相当可观。到了明成祖即位后,通过朝贡贸易流入中国的倭刀更是数量大增。根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所提供的统计,第一、二次勘合船所带剑刀还不过三千把,第三次就升到九千九百六十把,第四次三万把,第五次七千余把,第六次竟达到三万七千余把!第七、第八次各为七千把,第十次是二万四千一百五十二把武士刀。
当时中国不但进口日本刀、进口武士刀还进行仿制和改进。谈到明朝人仿制的倭刀,许多历史爱好者就会联想到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著名的抗倭英雄戚继光目睹倭寇手里的武士刀锋锐难当,能轻易截断明军士兵的长枪和腰刀,于是痛定思痛仿制倭刀装备部队,借此与倭寇抗衡。
虽然在平定倭寇作战期间戚继光确实有仿制倭刀之举,但仿造的却是大
太刀、野太刀那样的重型双手长刀。同时,明人成批仿制倭刀的历史要比这早得多。
根据清代编撰的《续文献通考》第131卷《兵器》的记载,早在洪武十三年(1380),明朝廷设置“军器局”时,军器局所制作的各类刀剑名目中就有“倭滚刀”的记录。明武宗正德年间,由内廷宦官主管的“兵仗局”则制作了“倭腰刀万二千把,长柄倭滚刀二千把。”而《明会典》中也有“红鲨鱼皮靶黑斜皮鞘錽银事件倭腰刀”的名目。以上仿造倭刀的文字纪录,比戚继光的生年都要早多了。
弘久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到了多血槽雁翎刀型大行其道的清代,仍然存在部分倭样腰刀。根据皇甫江先生在《中国刀剑》一书中的记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收藏的一口清初贝勒佩刀,刀条就是典型的明倭腰刀式样。不过随着热兵器的普及,这种制作成本相对较高的腰刀,逐渐被各种粗制滥造的宽刃刀所取代,淡出了历史的舞台。
然而今天,进口的日本古董刀作为一种历久弥新的高端艺术品,受到越来越多国内艺术品收藏者的喜爱,因为其不但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并且保存良好,日本刀剑保存协会出具的证书保证了日本古董刀的品质,并且进口日本刀价格合理,逐年增长的价值也使其成为投资型收藏家的心头好。
更多资讯请关注凯业美术官网和公众号。凯业品牌创立于2007年,隶属于上海喻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经营高端进口古董艺术品为主,是国内
首屈一指的刀剑及盔甲艺术品与服务提供商。在上海、北京、广东设有直营展厅,东京和大阪设有办事处。多年来与日本多家专业协会以及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曾与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共同举办过刀剑展览,由日本国驻上海总领馆授予“日本刀文化推广指定后援伙伴”称号。电影“最后的武士”主演之一村山俊二先生为凯业品牌代言!
凯业美术有“三守三创”: 一守诚信、二守品质, 三守价格公道,这是凯业艺术品历经十多年走到今天的关键所在,其所有艺术藏品100%正品、承诺假一罚十,并且享受三天包退七天包换的保障服务!凯业美术的三创: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凯业美术首创了日本刀代购服务,代售以及代拍服务并建立了在线交流平台“日刀资讯网”,为客户及收藏者提供更透明的价格,更完整的收藏品交流渠道以及更细致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