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鉴赏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刀鉴赏基础知识
作者:不详来源:转载发布时间:2008-1-18 15:54:22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日本刀基础知识一:雕物与切先
雕物类:
樋:日本刀上的“血槽”。

作用相信会被很多人误解,认为是用来放血的。

其实不是。

是为了减轻刀身重量而又不能让刀性能下降太多设计的。

为了减轻重量,刀身其他地方不能修改,因此就只能在镐地上打主意,移去一部分物料。

如此既不影响刀姿。

又能达到减轻刀的重量。

放血那是副作用啦。

角:樋尾部为直角方形
丸:樋尾部为弧形
留:樋不到锄内
止:樋到锄内但不入刀茎
搔流:樋延伸到刀茎内
搔通:樋贯穿刀茎
太樋:大血槽
二筋樋:并行的两个小血槽
太樋添樋:并行的大血槽小血槽
腰樋:古怪的樋,以镐为中间线雕于镐地与刃之间的很短的樋
薙刀樋:很短的樋
素剑:外形有点像阳具的雕物,为神器之一种。

栋削:有一部分的栋削去,也许是为了刀身平衡。

镐削:将一段镐削去。

使得这一部分看起来像平造。

剑卷龙:佛教典故内的东西
千手观音:相对不动明王来说用得比较少的雕像。

梵文:对我们来说是很抽像的文字,但自有它的艺术价值。

与佛教有关的东
西,不过用的最多的恐怕是不动明王的梵文。

俱利伽罗:很广泛的雕物,形状为一条全身火炎的龙缠着素剑,传说是不动明王的化身
不动明王:用得比较广泛的雕物,是手持素剑的不动明王,也有梵文的
莲台:梵文的一种,看上去有些像莲花
切先类
从横手至刀尖的长度划分,单位(厘米)
大锋:4.7以上
中锋:3__4
中锋延:4__4.7
小锋:3以下
猪首锋:看起来很短的切先
------------
日本刀基础知识二:刀姿与刃文
刀姿类
刀姿:刀身给人最直角的观感,如形状、大小等。

反:就是弯曲的意思,根据形状可分为腰反、中间反(鸟居反)、强反、弱反或棒之姿(接近无反直刀)
定寸物:可用于各种刀具,意思是其寸法很中性,不致于太短或太长,太刀与打刀的定寸为二尺二至二尺三左右。

寸延物:同样可用于各种刀具,意思是寸法比普通的要长些,还未致于太夸长的地步。

寸诘物:多用于短刀、胁差类。

表示寸法比标准要短些。

长寸物:多用于打刀、太刀。

表示极长,二尺八寸甚至三尺。

为了减轻重量一般刀背不会太厚,而且也雕有樋用于减轻重量。

背负太刀:又名大太刀,刀身、刀柄均极长。

甚至有六七尺者。

古代武将习
惯配上战场用于显示腕力。

踏张:太刀刀姿一种,其特征是元幅与先幅落差很大,腰反较强,日本人称为优美的刀姿,多见太刀。

豪壮:多指寸法长大、身幅广阔、元幅先幅落差小、切先长大的太刀或刀。

动乱、战乱时期多见的极实用的刀姿。

杀伤力无用置疑。

磨上:古时用于实战的太刀寸法太长大在太平盛世实用价值不大,法令也不允许配带长大的刀,因此就将长刀的茎磨短。

把刀身一部分磨刀茎,因此刀姿看起来不太自然。

另一种磨上是由于切先损坏。

只好将先幅的一部分改成切先,原切先则截去。

这样切先就没有帽子导致性能下降。

大磨上:同磨上,但是刀茎完全由刀身磨来,原刀茎消去。

宽文新刀:刀身偏直的弱反刀姿。

太刀:总体来说多为腰反细身,当然不是绝对,阔身豪壮的太刀也不少,刀工铭位于刀栋右则。

刀装华贵大方。

为古代武将出征或重臣出席仪式所配。

便于马上使用。

打刀:其反为中间反,刀身较宽,多数元幅与先幅差异普遍较小,刀工铭位于刀栋左则。

刀装简约精致,一般用于便装地面战。

例外的如忠吉,他做的刀多数用太刀铭打在右侧。

胁指:平造的短刀,一般不会太长。

胁差:与刀一样镐造的短刀,长度比较大,平时与打刀一起配带,刀装则与所配打刀配套。

小太刀:与太刀一起配带较短的刀,弯度较大。

地位相当于古时的胁差
小刀:比胁指或胁差还短的刀。

妇女、商人多配。

其中贵族用的短刀多数装具极为华丽奢侈。

刀身小给予了以最少的材料做出最华丽的刀装的优势。

镐造:整体感觉棱线分明,有切先
平造:有些叶子的感觉,除了栋线就没有其他棱线了。

切先造:整个刀身切先部分占一大半的短刀。

菖蒲造:镐延伸到刀尖,切先无横手
双刃造:感觉就是将双刃剑弯曲的样子。

有名代表为传天国作小鸟丸
锋两刃造:只在物打这一段地方做成两刃。

蛤刃:从刀尖看过去整刀的感觉有些像蛤(合拢的贝壳)一样。

据说极为耐用。

片切刃:一面镐造另一面为平造。

少见的刀姿
栋:就是刀背,按形状分有庵(截面三角形)、丸(截面半圆)、三(截面梯形)、平(无突起)四种,庵栋最广泛,几乎贯通古刀到现代刀期。

其他三种或许是因为实战中不如庵栋所以只在古刀期偶尔出现过
刃文类
刃文:烧刃与地铁交界形成的图案。

各流派均有自己特色。

丁子:丁子系刃文皆长船派的拿手刃文,形状像丁子实
重花丁子:丁子足纵横交错的刃文
蛙子丁子:丁子刃感觉好像在水中欲浮难浮的气泡
拳形丁子:丁子刃时大时小看起来像人们紧握的拳头
中直刃:刃与地的交界线为直线,刃与地的幅在刃上各占一半。

名作代表有来一门。

古今往来采用直刃文的刀匠不少。

细直刃:地的幅比刃广的直刃文。

广直刃:刃的幅与地广的直刃文。

三本杉:互之目交尖刃,代表有关之兼元及其门下孙六一干刀匠。

肩落互之目(蟹爪):互之目呈平行四边形,感觉很像在一条木棍中向同一方向同一角度斜斩许多刀的形状,或是将箱乱刃弄歪的感觉。

互之目:小波形整齐的乱刃的通称
尖互之目(锯刃):感觉很像锯子一样的刃文
兼房乱(坊主乱):互之目头为圆形的互之目刃文。

整体感觉好像将和尚的头并列起来。

马齿(箱乱、角互之目):方块形的烧刃,美浓系与村正系多见。

涛澜:看起来有波涛的感觉的大乱刃。

感觉磅礴大气,创始人为二代目助广。

后代有水心子正秀等采用。

飞烧:地铁中偶见烧刃颗料
皆烧:地铁中到处可见班驳的不规则烧刃,相州传的代表。

栋烧:栋中可见班驳的不规则烧刃,也是相州传的代表作
数珠:代表有上总介兼重、虎彻、堀川国广等,在幕末、昭和期比较广泛,其特征是整齐的互之目乱刃,好像和尚的数珠一样。

小乱:小模样的乱刃,感觉有些像直刃。

食违刃:直刃文折返呈“Z”状态
湾刃:大模样的弓的形状。

代表作有正宗等
砂流:地铁与烧刃的交界感觉杂乱又有序,有种拿扫帚平扫砂地的感觉
亷刃:整刀随时可见极强的砂流。

仑出来:烧刃中白色的类似气雾的状态。

如果比较宽的话就称为仑幅广。

学名称"马氏结晶体"。

仑占主体的刃文称为仑出来或仑本位。

叶:烧刃中偶见的异色的颗料
沸出来:烧刃中大量醒目的异色颗粒,从本质上来说与仑是同一物事,只不过是因为仑的颗粒太微小了聚起来反射为白色。

沸占主体的刃文称为沸出来或沸本位。

金筋(稻妻):烧刃中的沸聚集成异色的线条
明讶
映:在地铁中呈现出的类似刃文的倒映的现象
地景:某块地肌纹呈现出与别的地肌与众不同的颜色
汤走:
地肌类
地肌:工匠制刀时由于铁被反复折叠锻打,形成花纹。

各有其特色。

板目
梨子地
正木
小板目无地风
帽子类
帽子:就是切先部分的花纹。

同样各流派有各流派的特色,其形成原理为:刀匠打刀快完成时在刀头弯折上去。

就形成了“返”。

因为难度高,所以也是评价刀工水平的依据之一。

大丸返:地铁在切先的开头形状为大圆形并返回镐地中。

小丸返:地铁在切先的开头形状为小圆形并返回镐地中。

地藏:看上去像地藏普萨,美浓物多见。

火焰:帽子先端形成尖形的火焰
坚止:指的是某个返的帽子的后端突然成直角在回到栋中。

一枚:切先中无地,全烧刃。

但镐地中仍见返
三品:湾入先小丸返的帽子,此流派称为“三品一门”
烧诘:无返,刃文直接到达栋上方。

扫挂:类似刃文中的砂流,感觉好似用扫笊扫出的灰尘纹路一样
乱入:整个帽子为乱刃文
返深:帽子返的很深
刀装具类
镡:就是护手,质地分可分为铁地、透雕、肉雕、平雕、象嵌等。

外形有多种如圆形、葵形、木瓜形、方形。

材料有铁、真瑜等,其地位等于小盾牌与拨刀的开关。

柄:就是刀柄,太刀与打刀形状有微妙的不同
柄卷:在柄上系的带,有正绢、皮革等材料做成。

其作用是防滑与固定目贯、
柄鲛:鲛鱼是一种形似鳐鱼的鲨类动物,数量稀少而珍贵。

鲛鱼皮上布满石质颗粒,打磨染色后用"续饭"贴于柄预刻的槽上。

其中有一面是最珍贵的,上面布有数颗由中间大至两边小的颗粒,为天然形成,如珍珠一样,相当漂亮,其作用无外乎吸汗与防滑。

缘金具:介于柄与下切羽片之间的圆筒状金具,一般有精美的金工雕物。

锄金具:介于刀刃与上切羽片之间的金具,从其外观特征可以看出其金具的产地与金工流派。

有银、金着、红铜、真瑜等材料制成,也有将雕物或族徽刻于上面的。

柄头:就是柄的尾端,打刀一般有平底与圆底两种。

多有精美金工雕物。

目贯:金具之一,一般由一对同一主题但形状不同的个人信仰的事物为图样做成。

其就等于将某一事物分为两半分别置于柄之两端。

一般来说,打刀其外侧置于柄表侧上方,而其里侧置于柄里下方,总之要保证握刀时两手手指都能握到目贯。

起防滑作用。

太刀或军刀两边都是位于中段的居多。

切羽:由上切羽与下切羽片组成,一般由赤铜或真瑜制成的卵圆形片,周围有齿。

其作用无非是夹紧刀。

鞘:几乎各国的刀具都有的东西,不用的时候就把刀放入去保护刀刃。

日本刀鞘用朴木制成
鲤口:就是鞘口,一般用牛角制成,可以使刀鞘耐磨些,拨刀时显得更为重要
鲤口金具:鲤口上包上金具装饰,多见于太刀。

打刀较少。

笄:很难说的清楚用途,从外形来说有可能是当发髻用的,相当精美的配件。

一般只有高档半太刀或打刀上才有的配件。

有笄的一般都配有小柄。

实用性不高但艺术价值高。

小柄:普及比笄高,有它的地方不一定有笄,其作用不明,不过据说可以当手里剑使。

平常当工具小刀使也未常不可,在平造短刀鞘上的几率比太刀或刀高。

粟形:用牛角制成的配件,作用是系下绪,一些粟形的孔里也有金具
下绪:一般是与柄卷相同的材料,不用刀的时候可以用来系住刀镡防止刀滑出。

携带刀的时候可以系住腰带。

返角(折金):少有的设计,一个弯形的角突出于鞘中段。

可能是为了拨刀时勾住衣带吧。

铛:刀鞘底包住的金具。

猿手:太刀柄头中的一个金具,为一活动环,但上面多有精美雕刻,也有无雕刻者,半太刀多无此东西。

芝引:外形有些像中国的玉如意,在鞘上,方位则对应太刀的“物打”部位的金具。

半太刀罕有
责金物(柏叶):在鞘中后段的金属装具,为有突出装饰的环形
石突金物:位置同打刀铛,不过形状不同,外形稍像马蹬
太鼓革:对应系太刀绪的座,很华丽,一般有雕物。

革先金物:在二足金物下的一个刀装金具
渡卷:在太刀的鞘上卷上类似柄卷的东西。

太刀绪:类似打刀下绪,但要长得多,而且系得很美。

足金物(分一足、二足):支起太鼓革的支架。

口金物:同打刀鲤口金具
粤金:太刀柄头,形状不同。

续饭:严格来说不是刀装具,用大米与水熬成的粘结剂。

优点是没有化学粘结剂的那种腐蚀性。

一般用来粘鞘、柄鲛皮等。

只要放量得当对刀很有好处。

鸠目:由动物角制成的目钉穴眼,多见于白鞘刀。

萨摩存:以实用性为先的刀装,刀装极朴素但却很结实。

柄鲛为牛皮。

刀柄很长。

目钉也很多。

肥后存
歌仙存
武藏存
柳生存
刀茎类
普通形
雉子股形振袖形腹形
舟形
茎尻类切

刃上粟剑形
入山形卒塔婆铭类
受领铭折返铭额铭
极铭
截断铭菊水铭:滤目类产地类有名刀工有名金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