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醚合成机理的进展

合集下载

聚苯醚

聚苯醚

性能特征
• PPO无毒、透明琥珀色、密度为1.06g/cm3、难 燃、力学性能优良、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高,冲 击强度由于PC,蠕变值仅0.98%。 • 热性能优良、长期可使用在120℃、间断使用可 达到205℃。 • PPO电绝缘性优异,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小、体 积电阻率高的特点。 • PPO具有优良的耐化学介质和耐水性。 • PPO的阻燃性好、具有自燃性、耐光性差。
聚苯醚
第二组
聚苯醚的制备
以苯酚为原料,在MgO的催化作用下与 甲醇反应得到2,6-二甲醛,在CuCl2和 (CH3)2NH催化下进行氧化偶联聚合 而成。
聚苯醚的特性
• PPO大分子主链是由芳环和醚键交替构成,芳环 使得分子链本身具有较高的刚性和硬度,赋予了 优良的冲击性和低温性能。 • 由于两个甲基封闭了酚基上的两个邻位的活性点, 使PPO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 PPO本身不含极性基团,因而具有优良的电绝缘 性。 • PPO无定形聚合物,但由于本身结构规整对称, 具有一定的结晶能力,其次Tm与Tg相差较小。
加工特性
• PPO的吸水性小0.03%,成型时不需要干燥。 含水量大时,成型会产生发泡。干燥加工 会提高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 • PPO分子链刚性大、熔体黏度高、成型时 模温在100℃以上,以削弱制品内应力。Tg 高,一旦取向很难松弛。
PPO制品主要应用汽车、电子电器、机械工业。
制品应用
• PPO可以通过注塑和挤出等方法加工 成各种制品 • 成型加工时应注意适当提高温度和压 力,以提高熔体的流动性。

聚苯醚的合成工艺

聚苯醚的合成工艺

工艺条 件
表3.1催化剂合成温度与产物和副产物的 催化影剂响合成温度对产物中含量的影响并不大,在050度的范围内,含量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图上可 见含量在20℃时有一最低点。考虑到以上因素,
23 本次设计将最佳的催化剂配制温度定在 摄氏
度。
工艺条 件
催化剂配置温度: 结论
通过研究我们组同学仪 器 的 精 确 程 度 可 以 发 现 催化 剂 合成 温 度保证,但在处理聚苯醚 对 产 物中 含 量的 影 响样品时,要经过洗涤,沉 并 不 大 , 在 0-50 ℃ 的 范淀,过滤,会对样品中的 围内,含量没有太大的含 量 造 成 一 定 的 影 响 变 化 。 从 图 上 可 见 含。考虑到以上因素,本 量 在 20 ℃ 时 有 一 最 低次 设 计 将 最 佳 的 催 化 点 。 含 量 的 测 定 采 用剂 配 制 温 度 定 在 23 ℃
• (III)ChenBeasjou认为 苯酚的氧化偶合过程 是通过一步双电了转
聚合机 理
• 即先形成的苯氧阴离 了与金属络合物催化 剂的两个铜离了络合
• 通过双电了转移生成 苯氧鎓离了与苯酚偶 合为DPP,DPP再进行链 增长反应得到聚合物。
聚合机 理
合成工艺
催化剂配置温度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铜-胺催 化剂体系
本次设计此时考虑到实验的成本,故采用最小的氧气压力
为0.05兆帕。
工艺条 件
反应温度的 确定
图3.9反应温度与产物中DPQ含量的关系
工艺条 件
反应温度的 确定
图3.10反应温度与PPO产 率的关系
工艺条 件
反应温度的 确定
图3.11反应温度与特性粘数 的关系 催化剂合成温度对产物中含量的影响并不大,在050度的范围内,含量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图上可 见含量在20℃时有一最低点。考虑到以上因素,

聚苯醚的制备与合成工艺

聚苯醚的制备与合成工艺

聚苯醚的制备与合成工艺化材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0150134 袁臣剑摘要:阐述了聚苯醚的发展历程和聚苯醚的合成方法。

介绍聚苯醚的性能、成型、应用、发展前景。

关键词:聚苯醚;合成;2,6-二甲基苯酚1前言聚苯醚化学名称为聚2,6-二甲基-1,4-苯醚,PPE(Polyheylene ether)或简称PPO(Polyphenylene Oxide)。

又称为聚亚苯基氧化物聚苯撑醚,是一类耐高温的热塑性树脂。

1957年,首先由美国通电气公司Allan S Hayt通过氧化偶合法由2,6-二甲基苯酚聚合得到,于1965年率先建成年产4.54×10tPPO的工厂,并在之后的十几年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直至1979年,日本旭化成公司才打破垄断。

我国对PPO的研究工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但目前尚未掌握大规模化工业化生产PPO树脂的工艺技术。

市场上通用的主要为改性的聚苯醚,简称MPPO。

PPE 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材料,突出的是电绝缘性和耐水性优异,尺寸稳定性好,它有如下优点:介电性能居工程塑料之首;良好的机械性能及热性能优异的耐水性;阻燃性良好,具有自息性;收缩率低,尺寸稳定性好;无毒,密度小;耐介质性和耐光性。

聚苯醚有上述优点,但纯PPE树脂玻璃化温度高,熔融流动性差需要在300℃高温下加工。

为此科研工作者对PPE进行了多种改性,主要有物理改性(共混、填充和增强等)和化学改性(如共聚﹑嵌段和接枝等)方法。

聚苯醚的应用广泛,根据它的不同性质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产品。

MPPE密度小,容易加工热变形温度在90-170℃,有不同规格商品,尺寸稳定性好,适用于制造办公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等箱体、底盘及精密部件;MPPE的介电常数及介质损耗角正切在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最低,绝缘性最好,并且耐热性好,适用于电气工业。

易于制作用在潮湿而有载荷条件下的电绝缘部件,如线圈骨架、管座、控制轴、变压器屏蔽套、继电器盒、绝缘支柱;MPPE的耐水及耐热水性好,适用制造水表水泵。

聚苯醚的合成工艺pptx

聚苯醚的合成工艺pptx
1. 温度
温度是影响缩聚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子量的重要因素。高 温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可能导致产物分子量降低。
2. 压力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压力可以促进甲醛的蒸发和扩散, 提高反应速率。但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3. 催化剂
酸性催化剂可以促进缩聚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速率。 但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也会影响产物的分子量和热稳定 性。
《聚苯醚的合成工艺pptx 》
2023-10-28
目录
• 聚苯醚简介 • 聚苯醚合成工艺原理 • 聚苯醚合成工艺步骤 • 聚苯醚合成工艺优化 • 聚苯醚合成工艺实例分析 • 聚苯醚合成工艺展望与发展趋势
01
聚苯醚简介
聚苯醚的定义
聚苯醚是热塑性树脂的一种,通常由苯酚与甲醛经过缩聚反应制备。
它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的非结晶性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和产业化,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4. 原料配比
苯酚和甲醛的配比对产物分子量和性能有重要影响。需 要根据工艺要求和实验结果来确定最佳配比。
03
聚苯醚合成工艺步骤
原料准备与计量
原料
纯苯、催化剂、引发剂、溶剂等
计量
按照反应比例对原料进行精确计量
催化剂准备与计量
催化剂
氧化铝、三氟化硼等
计量
根据催化剂的活性及反应体系的要求,精确计量催化剂的用量
05
聚苯醚合成工艺实例分析
实验方案设计
目标
实验材料
实验设备
实验步骤
了解和掌握聚苯醚的合成工艺, 通过实例分析来熟悉其制备过程 、影响因素和性能特点。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 二氯苯酚(DP)、催化剂、甲 醇钠等。

聚苯醚

聚苯醚
Page 10
聚苯醚的加工
☢PPO的加工工艺性 ①PPO分子链刚性大、玱璃化转变温度高,丌易结 晶不取向,强迫取向后难松弛,制品内应力高, 成型后需要后处理,后处理一般为180℃油浴4h 左右。 ②PPO吸水率很低,微量水分在高温下对其化学结 构无影响,但可能会使制品表面出现银丝、气泡 等缺陷。因此可在130℃以下干燥3~4h。
Page 9
聚苯醚的性能
电性能 PPO分子中无明显的极性丌会产生偶极分离人, 很难吸水,因此它的电绝缘性十分优异。 化学性能 PPO不MPPO均具有十分优良的耐水性和耐化学 介质性,对以水为介质的化学药品(酸、碱、盐、 洗涤剂等),无论在室温还是高温都能抵抗。 受力情况下,矿物油、酮类、酯类会使其产生应 力开裂。卤代烃会使其溶胀,其它有机溶剂对其 作用甚小。 PPO不MPPO的耐水性十分突出,在沸水中经 10000h后,拉伸、冲击强度和伸长率均没有明 显降低,因此,可作为高温耐水制品。
Page 6
聚苯醚的结构
聚苯醚的结构
5.分子结构中无任何可水解的基团,具有突出的耐 水性。
6.分子链无显著的极性,电绝缘性优良。
7.PPO分子链的端基为酚羟基,受热时易从端基处
氧化。
8.PPO不PS能够充分熔合,两者相容性极好。相容 后具有单一的Tg,且混合后的Tg不其组成变化呈 线性关系。
Page 7
Page 12
பைடு நூலகம் 聚苯醚的加工
☢PPO的成型加工方法 PPO的主要加工方法是注塑,其次是挤塑、吹塑 和发泡。 注塑成型用于加工形状复杂、带有嵌件的零件。
挤塑成型用于加工棒材、管材、片材和电缆包覆 层等。
吹塑成型用于中空制品。 发泡成型用于加工具有高比刚度、耐热、阻燃、 隔音、隔热的泡沫塑料制品。

聚苯醚及其改性

聚苯醚及其改性
(李玲玲)
高密度塑料
美国一家公司生产了一种高密度超重塑料 。这种高密度塑料是在一种塑料原料中按比例添加一种重矿物超 微粒子制成的 ,从而大大提高了塑料的密度和比重 。该塑料加工简便 ,成型时间短 ,表面加工质量可以达到金属的 光洁度 ,可用于代替合金制造某些高强度机械零部件 。
(李玲玲)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较高温度的工程塑料 。1957 年 ,首先由美国通用电气
(即 GE 公司) Allan S Hay 通过氧化偶合方法由 2 ,62二
甲基苯酚聚合得到 。该聚合物吸水率很低 ,室温下饱和
吸水率 < 011 % ,耐燃自熄 ,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
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 ,高温下耐蠕变性极好 ,具有
优良的耐酸 、碱和盐水的性能 ,且成型收缩率和膨胀系
_O
θ
β + nH2O n
CH3
聚合方法有非均相聚合 (也称沉淀聚合) 和均相聚
收稿日期 : 2001201204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54
吴 青 聚苯醚及其改性
合 (也称溶液聚合) 。均相聚合工艺过程又分为间歇式 和连续式 。
数小 ,尺寸稳定 。基于此 , GE 公司对它作出了进一步开
发并实现工业化的决策 ,并于 1965 年率先建成了年产
4154 ×10tPPO 的工厂 。PPO 虽有许多优点 ,但也存在缺
陷 ,主要表现在熔融温度高 ,熔体粘度大 ,热塑成型性

聚苯醚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

聚苯醚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

聚苯醚生产技术及市场分析1 引言聚苯醚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强度工程塑料,化学名称为聚2,6-二甲基1,4-苯醚,简称PPO(Polyphenylene Oxide)或PPE(Polypheylene ether),又称为聚亚苯基氧化物或聚苯撑醚。

聚苯醚树脂(PPO)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也是工程塑料合金中消费量最大的品种之一,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电绝缘性、耐蒸汽性、尺寸稳定性和抗蠕变性等。

聚苯醚是目前中国市场需求最旺盛的工程塑料之一,同时列为2020年国家发改委鼓励类产业目录。

2 聚苯醚生产技术2.1 国外聚苯醚生产技术及发展目前,国外聚苯醚仍是以美国GE 公司和日本旭化成两大工业化生产商家为主,两大生产厂家均是采用2,6- 二甲基苯酚作为单体进行氧化偶合缩聚制得聚苯醚。

氧化偶联法制取聚苯醚(PPO)由1915年W.H.Hunter 研究成功。

1954年美国GE 公司的A.S.Hav 采用氧化偶联法获得高分子质量聚合物,并于1967年实现工业化。

1979年日本旭化成成功开发PPO 技术并实现工业化。

20世纪80年代,美国GE 公司的专利到期,巴斯夫、三菱、住友化学公司纷纷加入这一市场。

截至2019年底,国外聚苯醚市场以美国GE 公司占比59%,日本旭化成占比29%,其他占比12%。

2.2 中国聚苯醚生产技术及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进军聚苯醚行业,很多科研院所开始研究聚苯醚合成技术。

浙江大学申屠宝卿、大连化物所黄家辉等均在聚苯醚合成领域有所突破,但仍处于中试阶段,还没有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

2007年蓝星公司芮城新材料引进捷克800 吨/年聚苯醚技术放大到1万t/a 产能,经过近五年多的反复改造优化,终于成功实现聚苯醚工业化生产,打破了聚苯醚市场全部进口的供应格局。

2014年,邯郸鑫宝新材料公司采用自主技术进行聚苯醚合成,并于2016年建成首套拥有自主技术的万吨聚苯醚装置,并一次产出合格产品,产品畅销于中国聚苯醚市场。

科技成果——低分子量聚苯醚合成

科技成果——低分子量聚苯醚合成

科技成果——低分子量聚苯醚合成
技术开发单位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学科领域精细化工
项目阶段中试放大
成果简介
聚(2,6-二甲基-1,4-苯醚),简称聚苯醚(PPE或PPO),是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因其优异的电性能、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

195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率先以硝基苯作为溶剂,铜-吡啶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均相体系中实现了2,6-二甲基苯酚(DMP)的氧化聚合,合成了聚苯醚,并于1960年迅速实现产业化。

目前,工业上一般采用铜-胺络合物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在常温、常压下由2,6-二甲基苯酚(DMP)单体在甲苯、苯、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中通过碳-氧偶合反应得到聚苯醚。

但是该工艺有以下几个缺点:
(1)氧气和有机溶剂共存,反应剧烈放热,存在较高爆炸风险,需使用防爆反应器;
(2)反应后期粘度高,扩散困难,导致产物分子量分布较宽;
(3)催化剂残留量高,氧化副产物联苯二醌含量高,严重影响品质。

我们发展了第二代聚苯醚合成新工艺,其具有以下优点:
(1)反应放热均匀,传热容易,整个反应过程安全、可控;
(2)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可以制备不同分子量聚苯醚,特别是小
分子量聚苯醚(分子量小于一万,而且可以精细调变);
(3)催化剂残留量很低,氧化副产物联苯二醌含量也很低,因而聚苯醚品质很高。

我们的第二代聚苯醚合成新工艺一旦工业化应用,将极大提升我国聚苯醚行业水平,促进聚苯醚(特别是小分子量聚苯醚)在国内的大规模使用。

现在寻求企业合作,希望通过技术转让等方式,实现该新工艺在国内的工业化应用。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投资规模大于1000万。

聚苯醚

聚苯醚

• (6) PPO本身结构规整且对称,具有一定的结晶能力, 冷却时,从熔融状态到形成结晶的时间很短,使大分子
链来不及结晶,所以一般生成无定形聚合物。(但在 Tm附近恒温一定时间,可得到结晶PPO)
2. PPO的主要性能
• (1)物理性能 纯PPO为琥珀色透明固体。难燃,离火
后熄灭,火焰明亮有浓黑烟,熔融后发出花果臭气味。
三、聚苯醚的结构与性能
• 1.聚苯醚的结构
• 聚苯醚的结构式为
• (1)线性主链上含有-O-,本应增大链的柔曲性,但 是由于次苯基芳环,使得链段的内旋转困难,从而使分 子链变硬,刚性增大,T g 增高,熔点升高,粘度增大, 加工困难。
• (2)链的刚性增大,一方面使高聚物受力时变形小, 尺寸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另一方面刚性大,阻碍
• ⑤玻璃纤维增强聚苯醚
• 这种改性聚苯醚可以提高聚苯醚的力学性能、耐 热性能等。
五、聚苯醚的成型加工
• 1. 聚苯醚的加工工艺特性
• (1)聚苯醚是无定型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的流 变性基本接近于牛顿流体,但随熔体温度升高偏 离牛顿流体的程度增大。
• 由于聚苯醚熔体粘度大,因此加工时应提高温度并适当增 加注射压力以提高熔体充模流动能力。
• 改性聚苯醚的力学性能可与PC相近,其耐 热性比PPO低一些。 • 改性聚苯醚耐水解性较好,耐酸、耐碱, 但可溶于芳香烃和氯化烃中。它的电性能 与PPO一样优越,而且成本低。
• 改性聚苯醚最显著的应用是代替青铜或黄铜
输水管道,其次是耐压管道;
• 其他如电子电器零部件、继电器盒、无线电
电视机部件、计算机传动齿轮等;汽车工业
了分子的结晶和取向,制品易产生内应力。
• (3)两个侧甲基封闭了酚基的二个活性点,使聚合

溶液法合成聚苯醚的工艺技术研究

溶液法合成聚苯醚的工艺技术研究
关键词 :聚苯醚 ;溶液 聚合 ;催 化剂 中图分类号 :T 36 3 3;T 3 65 Q 1.3 Q 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0 5 7 ( 0 1 3— 0 9— 4 0 5— 7 0 2 1 )0 0 3 0
Re e r h o t o e s a c no o y o y h tc PPE o u i n Po y e i a i n s a c n he Pr c s nd Te h l g f S nt e i by S l to l m r z to
l t n p l me z t n w r t a o o t n n t e s l e t a wt , t e moa a i o mi e t u u i oy r a i e e me h n lc n e ti h ov n s w s 1 % o i o 5 h l r rt fa n o C C1 o 2
cnb el e yajsn etl n n ta o rt .T eb s cn io s f rp rt no P yS— a erai db dut gt u eadme n l a o h et o dt n e aai f E b O z i h oe h i i op o P
wa 0 1a d ter a t n tmp rtr s3 ℃ . s4 / n h e ci e eau ewa 0 o
Ke wo d :P E; S l t n P l me z t n; C tl s y rs P o ui oy r ai o i o a ay 之 一 ,具 有 优 良
2 ,6一二 甲基 苯 酚 :纯 度 9 . % ,蓝 星 芮 城 分 98
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尺寸稳定性 ,以及优异的介 电性 能和 良好 的 耐 热 性 ¨ 2。 聚 苯 醚 的合 成 按 其 反 应 介 Ij

聚苯醚的合成工艺.PPT

聚苯醚的合成工艺.PPT

•.
•36
产品和应用
•.
•37
主要品种
聚苯醚
M PPO应用的主要品种有:PPO/PS, PPO/H IPS, PPO/ ABS, PPO/ PA, PPO/ PBT。M PPO。 据报导我国需年进M PPO 3 kt左右
•.
•38
主要品种
聚苯醚主要产品
介电、绝缘与阻燃覆铜板
具有优异抗湿性和可再利用性阻 燃树脂组成物 透明阻燃聚芳醚模塑材料
人带有反应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如含有活泼卤原 子或酸卤基团等,封端后的PPO为PPO合金的相容 剂。
•.
•35
改性研究
• 主链改性
• PPO既可以进行亲电取代又可以进行自由基反应, 通常主链改性有多种,如进行澳代反应、磷酸醋化 反应、乙烯化反应、胺交联反应、狡基化与磺化反 应、硝基与氨基取代、硅取代、引人烯丙基基团等。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PPO柔韧性、阻燃性、耐老 化性、耐腐蚀性、改善其溶解性、提高机械性能等。
• (I) Hay提出的DMP与金属络
合物催化剂发生单电了转移
形成苯氧自由基,苯氧自由 行
• C-)•.偶合为DPP
•12
聚合机理
图3.2氧化耦合机理
•.
•13
• (II)Viersen等认为与金属络合 物催化剂络合的苯氧自由基发 生C-)偶合生成DPP
• (III)ChenBeasjou认为苯酚的 氧化偶合过程是通过一步双电 了转移进行的。
表3.1催化剂合成温度与产物和副产物的影响
催化剂合成温度对产物中含量的影响并不大,在0-50度的范围内,含 量没有太大的变化。从图上可见含量在20℃时有一最低点。考虑
23 到以上因素,本次设计将最佳的催化剂配制温度定在 摄氏度。

聚苯醚的聚合方法

聚苯醚的聚合方法

聚苯醚的聚合方法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聚苯醚的聚合方法。

你知道不,聚苯醚这玩意儿可是挺重要的材料呢!那它咋来的呢?这就得说说聚合方法啦。

一种常见的聚合方法就好像搭积木一样,把各种小分子一点点地组合起来,变成那个我们需要的聚苯醚大分子。

这过程可不简单呢,就跟厨师做菜似的,得掌握好火候和调料的搭配,不然做出来的菜可就不美味啦。

比如说自由基聚合,这就像是一群活跃的小家伙们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就形成了聚苯醚。

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欢快地碰撞、结合,一点点地长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还有离子聚合呢,这可比自由基聚合要精细一些啦,就好像是在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

各种离子在特定的环境中,有序地进行反应,逐步构建出聚苯醚的结构。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巧妙的聚合方法,我们哪能得到性能这么好的聚苯醚呀!那我们生活中的好多东西可都没法实现啦,像那些高质量的电子设备、精密的仪器,不都得靠聚苯醚嘛。

那这些聚合方法难不难呢?当然啦,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

就好像学骑自行车,一开始可能摇摇晃晃的,但只要多练习,掌握了技巧,不就骑得稳稳当当啦。

在实际操作中,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可得小心翼翼地调控各种条件呢,温度呀、压力呀、反应物的比例呀,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出岔子啦。

这就跟走钢丝一样,得时刻保持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

咱再想想,要是能把聚苯醚的聚合方法研究得透透的,那能带来多大的好处呀!不仅能让我们的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还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呢。

所以说呀,聚苯醚的聚合方法可真是个大学问,值得我们好好去钻研、去探索。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事儿,但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还怕搞不定它吗?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聚苯醚聚合方法,它背后蕴含的可是大大的智慧和无限的可能呢!。

一种聚苯醚的合成方法

一种聚苯醚的合成方法

一种聚苯醚的合成方法
聚苯醚是一类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由苯环上的氧原子与邻苯环相连而构成。

在合成聚苯醚的过程中,通常采用酚类化合物与酸性氧化剂反应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聚苯醚合成方法是利用苯酚与二氧化锰反应。

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1. 首先,将苯酚与一定量的酸性氧化剂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

常用的酸性氧化剂有二氧化锰、过氧化氢等。

溶剂可以选择乙醇、环己酮等。

2. 然后,将该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如70-90摄氏度。

加热的目的是促进反应的进行。

3. 接下来,向溶液中缓慢滴加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或者其他氧化剂。

这个步骤是引发聚合反应的关键。

4. 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会逐渐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苯醚。

通常情况下,反应时间持续2-4小时。

5. 反应结束后,将溶液进行冷却、过滤和洗涤等处理,以去除未反应的物质和杂质。

6. 最后,将固态的产物通过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聚苯醚。

这种合成方法具有简便、高效、产率较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聚苯醚的工业生产中。

此外,合成聚苯醚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他选择,例如使用过硫酸铵等氧化剂,或者利用釜式反应器等工艺设备来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合成聚苯醚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滴加速率等因素,以避免副反应的发生。

同时,也要注意对产物进行后续的处理,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总的来说,聚苯醚的合成方法主要利用酚类化合物与酸性氧化剂的反应,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引发聚合反应生成聚苯醚。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是聚苯醚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聚苯醚树脂及其改性材料的发展 Word 文档 (3)

聚苯醚树脂及其改性材料的发展 Word 文档 (3)

聚苯醚树脂及其改性材料的发展摘要:介绍了聚苯醚及其改性材料的基本概况,以及在不同性能下的应用和以后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聚苯醚改性聚苯醚应用性能发展●论文:1.1聚苯醚简介分子式:聚2,6—二甲基—1,4—苯醚结构式:中文名称:聚苯醚中文别名:聚苯撑醚英文名称:Polyphenylene Oxide或Polyphenylene ether俗名:PPO或PPE制备方法:以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甲苯或甲醇为溶剂。

铜胺络合物为催化剂,通入氧气,经氧化偶合的方法缩聚而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定量的甲苯一般为单体重量的(5-8)倍, 并加入定量的络合催化剂(催化剂为CuBr或CuCl,加NaBr以及二乙胺,从瓶底通入定量的氧气, 搅拌, 使温度升至反应温度时(一般为30-40℃ ), 滴加2,6-二甲酚单体, 始终保持恒温反应, 反应2-4小时,即可得到高聚物PPO的甲苯溶液。

其主反应可以下式表示:[5]1.2改性聚苯醚简介中文名称:改性聚苯醚简称:MPPO或MPPE英文名称:modified polyphenylene oxide或Modified Polyphenylene ether制备方法:主要是聚苯醚和聚苯乙烯共混而得。

以2,6-二甲基苯酚与2,3,6-三甲基苯酚的共聚物为主成份与聚苯乙烯共混而制成。

[1]●性能:2.1 a、密度:1.07克/立方厘米b、吸水率:0.06%c、收缩率:0.3-0.8%2.2力学性能:a、抗拉强度σb (MPa):≥65.7b、伸长率δ5 (%):20~30c、冲击韧性值αk (J/cm2):带缺口:5.8~6.9d、拉伸弹性模量 (MPa):15.7~24.5e、硬度:≤78M2.3热性能:a、热变形温度:1.86MPa:130~190℃b、连续使用温度:100~130℃c、燃烧性:自熄2.4介电性能居工程塑料之首PPO树脂分子结构中无强极性基团,电性能稳定(广泛的温度及频率范围内保持良好)。

聚苯醚合成反应式

聚苯醚合成反应式

聚苯醚合成反应式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聚苯醚的合成反应式,这就像是一场超级有趣的化学魔法秀呢!聚苯醚合成的一种常见方法是通过氧化偶联反应。

想象一下,原料就像一群小士兵,比如说2,6 - 二甲基苯酚(C8H10O),这就好比是一群带着特殊装备(它的化学结构就是它的独特装备啦)的小战士。

反应式大概是这样的:nC8H10O + [O] → (C8H8O)n + nH2O这就像是小战士们(2,6 - 二甲基苯酚)在氧化剂这个神奇魔法棒([O])的作用下,手拉手(通过氧化偶联)组成了一个超级大的战队(聚苯醚 (C8H8O)n),同时还产生了一些小水滴(H2O),就像他们在组队过程中不小心洒出的小汗珠一样。

再来看另一种可能的合成途径。

假如把反应体系当成一个大厨房,各种试剂就是食材。

我们有铜盐作为催化剂,这铜盐就像是厨房里的超级大厨,指挥着整个反应的进程。

反应式可能是在一些复杂的条件下,以2,6 - 二甲基苯酚为主要原料,在铜盐催化下发生反应,类似这样:2C8H10O + CuX2 + 其他试剂→ (C8H8O)2 + CuX + 其他产物这就好比是大厨(铜盐)拿着两个小战士(2,6 - 二甲基苯酚),经过一番魔法操作(反应条件),把他们变成了一个小的战斗小组((C8H8O)2 ,这里只是简单表示一下类似的聚合单元),同时还产生了一些小助手(CuX等其他产物),这些小助手可能在后续反应里还起着微妙的作用呢。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反应想象成一场赛车比赛。

2,6 - 二甲基苯酚是参赛的小汽车,氧化剂是赛道上的加速带。

反应式可能是:mC8H10O + 强氧化剂→ (C8H8O)m + 氧化产物小汽车(2,6 - 二甲基苯酚)在加速带(强氧化剂)的助力下,一辆接一辆地连接起来(聚合),变成了长长的车队(聚苯醚 (C8H8O)m),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其他像是赛车碰撞后掉下来的小零件一样的氧化产物。

有时候,合成聚苯醚就像搭积木。

聚苯醚生产工艺

聚苯醚生产工艺

聚苯醚生产工艺
聚苯醚(Polyphenylene ether, PPE)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
优异的电绝缘性能、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下面介绍聚苯醚的生产工艺。

聚苯醚的生产主要通过原料的聚合反应、溶剂处理、热稳定化处理和制备成型等步骤完成。

1. 原料聚合反应:聚苯醚的主要原料是苯酚和环氧化合物。

首先将苯酚和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适当的温度。

然后加入环氧化合物,进行聚合反应。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聚合度适中。

2. 溶剂处理:聚苯醚反应后得到的产物含有大量的溶剂和无机盐等杂质。

为了提取纯净的聚苯醚,需要进行溶剂处理。

将反应产物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过滤和洗涤等步骤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聚苯醚。

3. 热稳定化处理:聚苯醚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和失去稳定性。

为了提高聚苯醚的热稳定性,需要进行热稳定化处理。

将纯净的聚苯醚通过加热的方式进行再晶化和结晶,然后进行热处理,使其结晶度提高,分子链排列更加有序,从而提高聚苯醚的热稳定性。

4. 制备成型:热稳定化处理后的聚苯醚可用于制备各种形状的成型件。

制备成型的方法包括注塑、挤出、压延等。

首先将聚苯醚加热至熔点以上的温度,使其融化成液体状,然后通过注
射、挤出或压延等方式将熔融的聚苯醚注入到模具中,使其冷却凝固成型。

最后通过后续的加工和表面处理等步骤,得到具有所需形状和性能的聚苯醚制品。

以上就是聚苯醚的生产工艺。

聚苯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生产聚苯醚的工艺流程简述

生产聚苯醚的工艺流程简述

生产聚苯醚的工艺流程简述
聚苯醚(Polyphenyl Ether)是一种具有优异热稳定性、电绝缘性、耐化学腐蚀性的高分子材料。

以下是生产聚苯醚的工艺流程简述:
1. 原料准备:准备聚苯醚的原料,主要包括对苯二酚(Dihydroxybiphenyl)和二氯苯(Dichlorobenzene)。

对苯二酚是聚苯醚的主要单体,二氯苯则是反应介质和催化剂的来源。

2. 酯化反应:将对苯二酚和二氯苯混合,加入酯化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

此反应中会生成聚合物酯化物。

3. 缩合反应:在高温下,继续进行缩合反应。

这一步骤中,聚合物酯化物会进一步聚合,生成聚合物链。

4. 脱酸反应:将反应混合物进行脱酸处理,使用碱性的水溶液或氢氧化锂等化学品进行处理,去除酸性成分。

5. 洗涤:对脱酸后的聚苯醚进行洗涤,去除杂质和残留的化学物质。

6. 过滤和干燥:通过过滤和干燥等工艺,将洗涤后的聚苯醚分离出来,并获得干燥的聚苯醚产品。

7. 包装和贮存:将聚苯醚产品进行包装,并进行贮存,待用于制造各种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仅为生产聚苯醚的一般工艺流程,具体的工艺参数和操作细节可能因生产厂家和工艺条件而有所不同。

聚苯醚化学反应工程

聚苯醚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论文]题目:聚苯醚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班级:姓名:指导老师:摘要:聚苯醚作为通用工程塑料之一,性能优良,但是其熔体粘度高,熔融流动性较差,加工成型性极差,抗冲击性能不好,制约了其应用。

为改善PPO的性能,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对其改性扩大其应用领域,改性后的PPO 称为MPPO。

物理改性包括填充改性、共混改性(聚合物合金),化学改性包括端基改性、主链改性等。

关键词:聚苯醚改性合金化学改性应用目录1.聚苯醚简介 (1)1.1聚苯醚的结构与性质 (1)1.2聚苯醚的发展历史 (1)1.3聚苯醚的国内外生产厂家及消费结构 (2)2.聚苯醚的合成与生产工艺 (4)2.1合成机理 (4)2.2生产方法概述 (4)2.3 2,6-二甲基苯酚单体的制备 (5)2.4有机溶液法 (5)2.4.1均相溶液缩聚法 (5)2.4.2沉淀缩聚法 (6)2.5成型工艺 (7)3.聚苯醚的改性及其应用 (8)3.1聚苯醚合金 (8)3.1.1 PPO/PS合金 (8)3.1.2 PPO/PA合金 (8)3.1.3 PPO/PP合金 (9)3.1.4其他PPO合金 (9)3.2 化学改性 (10)3.2.1端基改性 (10)3.2.2溴化及其衍生反应 (10)3.2.3羧基化与磺化 (11)3.2.4硝基与氨基取代 (11)3.2.5引入烯丙基基团 (11)3.3其他改性 (11)3.3.1填充改性 (11)3.3.2互穿网络(IPN)结构聚合物 (11)4.聚苯醚的技术进展与展望 (12)4.1产品开发 (12)4.2加工技术进展 (12)4.3国产PPO树脂改性产品研究近况 (13)5.结束语 (14)6. 参考文献 (15)1.聚苯醚简介1.1聚苯醚的结构与性质聚苯醚是有由2,6-二甲基苯酚经氧化、偶联、缩聚制得的聚合物[1],中文化学名称为聚2,6—二甲基—1,4—苯醚,简称PPO[2](Phenylene Oxide)或PPE (Polyphemian ether),又称为聚亚苯基氧化物或聚苯醚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6年,Finkbeiner等 认 [9] 为当 Py含量较低时,催化剂为 双 核 铜 配 合 物,有 利 于 DPQ 的 生 成;而 当 Py过量时,催化剂为单核铜配合物,有利于 PPO 的生成。而 Price等[10]的 研 究 则 认 为 增 加 Py用 量 有 利 于 C—C 偶合反应,其原因为 Py用量的增加促进了配位自由基从配合物中解离出 来,接 着 发 生 C—C 偶 合;而与配合物结合的“受控自由基”将有利于 C—O 偶合的发生。然而,这两种假设都没有足够的证据。 动力学分析 表 [11,12] 明氧化偶合反应符合 Michaelis-Menten酶催化动力学(如图 2 所示),并且n(Py/Cu) 的增大有利 C—O 偶合,但产物的生成速率常数k2基 本 不 变,只 是 Michaelis常 数 Km 变 小。 当 有 一 个 苯 酚自由基与铜形成“受控自由基”时,偶合反应朝有利 于 C—O 偶 合 的 方 向 进 行。 并 且 DMP 聚 合 反 应 过 程中的苯氧-铜(II)配合物、苯氧自由基和苯氧-铜(I)配合物三种中间物种会相互转换。 如果氧化偶合反 应是聚合反应速率的决定 步 骤,那 么,反 应 过 程 中 两 种 铜 配 合 物 至 少 有 一 种 是 可 以 被 观 察 到 。 鉴 于 此, Tsuruya等 以 [13] CuCl2/Py/KOH 混合物为 催 化 剂,通 过 电 子 自 旋 共 振 (ESR)检 测 反 应 的 自 由 基 物 种。 在氧化2,4,6-三叔丁基苯酚的研究中,发现了自由基物种,而在 2,6-二甲基苯酚 的 氧 化 反 应 中 却 未 检 测 到自由基物种。Talsi等 研 [14] 究了氧化反应中的乙 酸 铜-酚 自 由 基 物 种。 在 氧 化 2,4,6-三 叔 丁 基 苯 酚 的
(Ⅰ)Hay[4]提出的 DMP 与金 属 络 合 物 催 化 剂 发 生 单 电 子 转 移 形 成 苯 氧 自 由 基,苯 氧 自 由 基 进 行 C—O 偶合为 DPP;
(Ⅱ)Viersen等 认 [5] 为与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络合的苯氧自由基发生 C—O 偶合生成 DPP; (Ⅲ)Chen[6]和 Baesjou等[7]认为苯酚的氧化偶合过程 是 通 过 一 步 双 电 子 转 移 进 行 的 。 即 先 形 成 的 苯氧阴离子与金属络合物催化剂的两个铜离子络 合,通 过 双 电 子 转 移 生 成 苯 氧 鎓 正 离 子,苯 氧 鎓 正 离 子 与苯酚偶合为 DPP,DPP 再进行链增长反应得到聚合物。
C 偶合产物 DPQ 的生成,而苯氧自由基协同配合物的偶合反应[见图 1(II)]则有利于 C—O 偶合产物的 生成,即 PPO。Endres等 研 [8] 究了 CuCl/吡啶(Py)催化剂催化 DMP 氧化聚 合,发 现 提 高 Py对 Cu的 比 率有利于 C—O 偶合,而当吡啶的2,6-位有取代基团或反应温度较高则有利于 C—C 偶合反应的进行。
引言
聚苯醚 (polyphenylene oxide,polyphenylene ether 或 polyxyphenylenes)也 称 聚 苯 氧,简 称 PPO、 PPE,是当 今世界五大通用型工程塑料之一,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以 及 良 好 的 耐 热 水 性 、电 绝 缘 性 、蠕 变 性 能 等 优 点 ,广 泛 应 用 于 电 子 电 气 、汽 车 工 业 、机 械 制 造 、办 公 设 备 、航 空航天等领域 。 [1] 在聚苯醚诸多异构体中,具有实际意义而且研究最广的是对位结构的聚合物,如下式:
聚(2,6-二甲基-1,4-苯醚),是美国 通 用 电 气 公 司 的 Hay[2]于 1959 年 首 次 采 用 溶 液 法,以 氯 化 亚 铜- 吡啶络合物为催化剂,硝基苯作溶 剂,氧 气 为 氧 化 剂,在 常 温、常 压 下,由 2,6-二 甲 基 苯 酚 (DMP)单 体 通 过碳-氧偶合方法制的,并于1965年实现工业化,建成世界第一座年产4.54ktPPO 的工厂。 在碳-氧偶合 的同时,还 伴 有 些 许 碳-碳 偶 合 反 应,生 成 少 量 3,3′,5,5′-四 甲 基-4,4′-联 苯 醌 (DPQ)副 产 物。 反 应 式 如下:
· 33 ·
1 氧化偶合机理研究进展
经 过 半 个 多 世 纪 的 详 尽 研 究 ,铜 -胺 络 合 物 催 化 剂 作 用 下 的 氧 化 聚 合 反 应 ,其 大 多 数 反 应 机 理 得 以 阐 明并为学术界认可。但对 DMP 的偶合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存在 C—O 和 C—C 两种偶合方式,其 中 C—O 偶合生成4-(2′,6′-二甲基苯氧基)-2,6-二甲基苯酚二聚物(DPP),C—C 偶联生成 DPQ,这种偶 合机理仍然没有完全阐明 。 [3] 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
其中主链上取代基 R、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可形成许多不同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其中,最具 代表性 的 是 R、R’都 由 甲 基 取 代,即 聚 (2,6-二 甲 基-1,4-苯 醚 ),英 文 名 称:poly(2,6-dimethy-1,4- phenylene oxide)(简称 PPO)。
· 32 ·
高 分 子 通 报
2012 年 11 月
聚苯醚合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杨 勇,张洪彬* ,许东海
(中 国 船 舶 重 工 集 团 公 司 第 七 一 八 研 究 所 ,邯 郸 056027)
摘要:聚苯醚是当今世界五大通用型工程塑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聚苯醚 从 首 次 合 成 出 来 距 今 已 有半个多世纪,但是关于聚苯醚的合成机理至今仍然 没 有 完 全 阐 明。 本 文 主 要 介 绍 了 合 成 聚 苯 醚 氧 化 偶 合 反 应的三种可能机理:苯氧自由基协同 配 合 物 偶 合 机 理、单 电 子 转 移 偶 合 机 理 和 一 步 双 电 子 转 移 偶 合 机 理。 其 中,一步双电子转移偶合机理是目前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并进一步阐述了聚苯醚合成过 程 中 醌 缩 酮 中 间 体 再 分配和醌缩酮中间体重排两种合成聚苯醚的链增长机理。 关 键 词 :合 成 机 理 ;双 电 子 转 移 ;醌 缩 酮 中 间 体
收 稿 :2012-03-31;修 回 :2012-08-16; 作 者 简 介 :杨 勇 (1987- ),男 ,硕 士 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高 分 子 化 合 物 的 合 成 ; * 通讯联系人,E-mail:hbin_zhang@通 报
图1 DMP 氧化偶合机理 Figure 1 Oxidative coupling mechanism of DMP
1.1 苯 氧 自 由 基 协 同 催 化 剂 配 合 物 的 偶 合 机 理 由于 DMP 的偶合机理存在 C—O 和 C—C 两种偶合途径,通常认为苯氧自由基偶合机理有利于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