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2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ppt课件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ppt课件
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关系范畴, 具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
编辑版pppt
7
编辑版pppt
8
技术本质的不同认识.doc
❖ 第二节 技术的构成要素和技术体系 ❖ 1.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 一、技术的构成
编辑版pppt
9
编辑版pppt
10
❖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经验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的
体验, 主要是对生产方式及方法等直觉体验的积累
❖ 技术作为合目的手段和人的行动,它表征了 人类改变或者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
❖ 技术作为人体器官的延长,它表征了生命的 存在之一的人的特征,并构成了人类进化的 现实;
❖ 技术作为文化,它表征了技术在社会实践中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技术在 整个文化中的中心地位;
编辑版pppt
4
❖ 技术作为知识和知识体系,它表征了技术是 关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知识,是设计、制造、 调整、运作各种人工事物和人工过程的知识、 方法与技能的体系;
编辑版pppt
29
❖ 未来技术体系中的主导技术一般会认为是生 物技术。
❖ 生物技术就是利用生物学过程、生物因素或 生物的特殊功能来实现物质生产的一门新兴 技术。内容包括: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 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大体系。技术 要素:生物材料技术、生物能源技术和生物 信息控制技术。未来的主导技术就是材料技 术、能源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在生物工程上 达到内在的综合统一。
编辑版pppt
1
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编辑版pppt
2
一、技术的本质
❖ 技术是什么?
❖ 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改造关系或实践 关系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9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自然辩证法)9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第三篇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技术观是关于技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

技术方法论则是关于技术方法及其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

本篇以技术的本质和结构为逻辑起点,重点阐述技术认识论和技术方法论,分析技术价值和技术伦理问题,落脚于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的过程和机制的探讨。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着重探讨技术的本质与技术的结构问题。

【案例与讨论】1O种新技术将改变世界美国《技术评论》认为,有十种新兴技术在不远的将来会产生巨大影响。

这些技术是全新的,很快就可以改变计算、医疗、制造、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

1.无线传唤器网络。

2002年夏季,研究人员把许多被称为“尘埃”的很小的监控装置装到了有海燕巢的洞穴中。

这些装置的尺寸只有一对1号电池那么大,并且装备了一个处理器,一个小量计算机存储器和监控光、湿度、压力和热量的传感器。

这些“尘埃”还预示着一个到处是以电池为电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未来,这些传感器可监控环境、机器甚至人类自己。

2.可注入组织工程。

在美国,每年有7O万患者要做关节替换手术。

这些用人造关节来取代膝关节或髋关节的手术是高度入侵性的,因此很多患者尽可能地推迟手术。

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埃利西芙开发了一种方法来注射关节,用的是特殊设计的聚合物、细胞和生长刺激剂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可以凝固并形成健康组织。

尽管大部分可注入系统的研究都集中在软骨和骨上,但观察家们认为,这项技术应该可扩展到如肝脏和心脏的组织。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替代一个器官的致病部分或增强其功能。

在出现心力衰竭时,不是打开胸腔植入一个人造瓣膜或肌肉组织,而是简单地注入合适的细胞和作为生长信号的物质的混合物就可以了。

3.纳米太阳能电池。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阿利维萨特斯制造的原型太阳能电池由厚度仅为200纳米的纳米棒聚合物复合材料薄片组成。

当阳光照到这些薄片时,它们就吸收光子,激发在复合材料中占90%的聚合物和纳米棒中的电子,结果在电极产生了有用的电流。

技术哲学11:技术的本质

技术哲学11: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本质
• 自然技术(机械技术):传统技术哲学的 自然技术(机械技术):传统技术哲学的 ): 关注点 • 伴随时代的发展,自然技术的内涵越来越 伴随时代的发展, 丰富,包括工艺、程序、规则、设备、 丰富,包括工艺、程序、规则、设备、系 方法,甚至创意、理念和活动等等。 统、方法,甚至创意、理念和活动等等。 • 因此,鉴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此,鉴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使得给技术下定义极为困难。 使得给技术下定义极为困难。
• 人类文明主要以技术成就为标志:人工取火、石器 人类文明主要以技术成就为标志:人工取火、 (新旧)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 新旧)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 电气时代、信息技术时代等。 电气时代、信息技术时代等。 • 但是,从技术的历史来看,技术首先是身体技术、 但是,从技术的历史来看,技术首先是身体技术 身体技术、 其次是社会技术 再次是自然技术 机械技术) 社会技术, 自然技术( 其次是社会技术,再次是自然技术(机械技术) • 身体技术:人类自身的进化 身体技术: • 直立人:约700万年前出现手足分化的直立人 直立人: 万年前出现手足分化的直立人 Hominid, , • 大约 大约250万年前出现“能人”Homo habilis,即能制 万年前出现“ 万年前出现 能人” , 造工具的人,会打制石器等,会用火;( ;(一般以肯 造工具的人,会打制石器等,会用火;(一般以肯 尼亚的塔纳河以东地区发现的“ 号人” 尼亚的塔纳河以东地区发现的“1470号人”作为人 号人 类最早代表,其石器迄今已290万年前)。 万年前)。 类最早代表,其石器迄今已 万年前
技术的本质
• 马克思主义对技术的批判分析: 马克思主义对技术的批判分析: • 技术是人类生存的方式!表现了人与自然 技术是人类生存的方式! 的实践关系。 的实践关系。 • “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 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 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 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 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 产过程。 产过程。” ——马克思 马克思

自然辩证法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自然辩证法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WENKU DESIGN
技术定义及内涵
技术是实现人类目的的手段
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是构成 社会生产力的重要部分。
技术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关系
技术是劳动工具的延伸,是提高劳动对象利用率的手段,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
技术的内涵包括
技术自身发展规律
技术自身存在着由低级向高级 、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规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结构 和功能不断完善和优化,推动 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学理论对技术发展的指 导作用
科学理论为技术的发展提供理 论支持和方向引导。随着科学 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对 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也不断加 强。
技术创新对技术发展的推 动作用
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关系
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前提,技术革命则是科学革命的延伸和拓展。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提供理 论支持和方向引导,技术革命则为科学革命的验证和应用提供物质手段和实现途径。
技术发展动力机制
社会需求对技术发展的推 动作用
社会需求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根 本动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生产、生活等领域的 需求不断提高,推动着技术不 断发展和进步。
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通过废弃物分类、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生态修复技术保护自然环境
采用生物治理、生态工程等措施,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功能。
PART 06
总结:自然辩证法视角下 技术本质与结构认识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技术本质
技术结构
技术发展
促进技术创新
了解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技术问题,提 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与结构PPT教学课件

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与结构PPT教学课件
1、技术是人类社会的需要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相 结合的产物。
2、技术是主体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工 具、机器设备等)的统一。
3、技术自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 过程;
4、技术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生产力性质和水 平的标志。
2020/12/10
7
技术具有二重性: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活动是指人类在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 手段;广义的技术活动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 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 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2020/12/10
6
二、技术的特征
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关系范畴,其 特征显现出独特的辩证性质。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以生产工具为主 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分为“活技术”和 “死技术”。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以科学为基础的 技术知识,它是现代技术构成中的主导要素。
2020/12/10
11
不同形态技术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特点
相关性与独立性 互补性与主导性 自稳性与变异性
2020/12/10
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 革和利用自然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 革天然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的调控过程 中,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2020/12/10
8
三、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而技术回答“做什 么"、“怎么做”。
科学的目的是认识客观世界,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可能, 而技术的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即把可能变成现实。
2020/12/10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第一节技术的本质和特征一、技术的本质“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考工记》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为了同一目的而共同协作完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的体系。

美国学者R·B·费希尔认为:“人们使用各种手段来为人类的生存和舒适提供物质对象,这些手段的总和就叫技术。

”认为技术是“满足整个公共需要的物质工具、知识和技能的集合。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一)、技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二)、技术与科学的区别1、与自然的关系不同2、目的不同科学:属于认识范畴,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技术:实践范畴,回答“做什么”、“如何做”,建立相应的操作体系3、可预见性程度不同科学不可预见,技术可以预见4、评价标准不同科学: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扩大科学知识的储备技术:能否生产出新的和更好的产品(三)、技术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1、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

2、人能动地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主观的目的。

“理性何等强大,就何等狡猾。

理性的狡猾总是在于它的间接活动,这种间接活动让对象按照它们本身的性质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它自己并不直接参与这个过程,而只是实现自己的目的。

”3、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演化,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

“手的专业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的具有改造作用的反作用,意味着生产。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0.
• 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 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这个观点是 十分深刻的,因为:
– 第一,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 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 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 手段和方法。
• (3)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出发
–自主技术论或技术决定论
• 技术是社会中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观点看来, 技术一方面超越于社会,是一种自主性的存在, 超越道德与人类抉择;另一方面,技术是人类社 会生活的根底、基础与前提,以及我们未来生活 的最终决定者。
–社会决定论,技术的社会建构论
• 技术是社会价值的体现,是一种社会建构。在它 看来,社会价值最终决定了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路 径。
“什么是技术”;“现代技术的本质”; “现代科学的技术本质”
一、定义技术的基本方式
• (1)从技术与人的关系出发
–E.Kapp认为,技术是人体器官的投影,技术 制品是人的体外器官,它们是人的自然器官 的模仿与延伸。 –A.Gehlen认为,技术是客观化的人类器官, 技术具有三种功能:
• 技术补偿人体器官的缺陷。人体器官不足以应付 恶劣的生存环境,以技术补不足。 • 技术强化已有器官。锤子、斧头;望远镜、显微 镜。 • 技术替代器官。轮子替代我们的腿。
• (2)从技术与生产、经济的关系出发
–技术是企业乃至地区和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 源,它可以改变竞争态势和产业结构,是经 济竞争乃至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力量。 –在这里,技术或者被理解为生产过程中的劳 动手段,或者被理解为体现在工艺制造程序 和产品设计上的专有知识与信息。 –技术具化在人、原料、设备、程序、物理过 程中,而关键技术却以隐含的形式存在。 (tacit knowledge)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1、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前
在18世纪中叶以前,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从总体上说, 主要表现为技术对科学的推动,其模式是“技术 科学” 在这个时期中,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与生产经验的总 结,而不是科学的应用。相反,科学的发展,则是对技术 的总结。
2、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后到20世纪初
近代自然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之后,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发 生了变化。在技术推动科学发展因而仍然表现为“技术 科学”的模式的同时,科学逐渐发挥了对技术的推动作用, 呈现出“科学 技术”的特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这种 变化,是从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的。 蒸汽机 发电机 电动机 无线电 这一时期的科学已经开始跑到了技术的前面,它的突 破往往成为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先导。
(3)、科学与技术“一体化”,形成了现代科学技 )、科学与技术“一体化” 科学与技术 术的完整体系 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加强,一方面使自然科学在学科门类上发展得更为 齐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另一方面使生产技 术发展得越来越复杂,为了直接研究生产中的实际 问题,研究新产品,创造新工艺等,在原来应用科 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工程技术这一学科门类。随着 工程技术的发展,单靠自然科学理论成果直接应用 到工程技术中去就不够了,这样使得解决工程技术 内部的理论问题日益迫切,于是在自然科学与工程 技术之间涌现出了大量的“中介”学科,即技术科 学。
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一、技术的本质
技术一词出自希腊文téchnē(工艺、技能)与 lgos(词、讲话)的组合,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和应 用技术进行论述。当它在17世纪首次出现时,仅指 各种应用技艺。产业革命后,技术涉及工具、机器 及使用方法和过程,其含义远比古希腊多。 狄德罗在其主编的《百科全书》中,对技术的定义 为“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 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 技术体系内部各类技术之间的关联性日益加 强。技术体系是以材料、能源、控制、工艺 和管理等技术系统,按照一定社会的目的和 技术规范,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 体系中的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 技术或者技术系统互相包含、互为前提。
❖ 这一模式首先表明各行各业在横向上的联系
18世纪初,英国的棉花生产得到了较大发展。 改革纺织技术(凯伊的飞梭、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自动织布机)——漂染业和印 花业——机械加工、交通运输、和冶铁和化 工行业连锁式的发展起来。“随着纺织部门 的革命必然会发生整个工业的革命”,“一 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 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所有的技术部 门和各种级别的技术,又把全部技术紧密地 联系在一起,维持着生产能力的平衡、市场 供求的平衡,这样就形成了近代第一次产业 革命时期的以机械化为中心的技术体系。
❖ 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建制,它表征了技 术活动具有自身的职业化的组织研究机构, 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
❖ 技术作为直接生产力,它表征了人改造自然、 控制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
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改造关系或实践关 系。
❖ 技术的本质就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的劳动过程中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 方法的总和.
在BM 段,标志着技术规范的建立和发展,人 们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实践,主要以典型的先 导技术和主导技术为范例,向各个技术领域 转移和扩展,使之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的基 础技术、辅助技术发展起来,导致技术体系 形成,技术革命适应社会需要而蓬勃兴起。
❖ MC段,技术规范得到完善和进一步积累,主 导技术在技术规范的导引下进一步成熟起来, 技术革命形成高潮。
❖ 技术作为人体器官的延长,它表征了生命的 存在之一的人的特征,并构成了人类进化的 现实;

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第一节技术的本质和特征一、技术的本质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

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考工记·总序》:“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春秋战国时,工商食官的格局已渐打破,出现了私人手工业者,故《论语·子张》中有“百工居肆,以成其事”,以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

鲁班是春秋末期鲁国著名的科学家,被古人称为“机械之圣人”,“百工之首”。

《近代以来,技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应用导致了技术的理论化趋向,产生了技术科学,从而在技术的构成要素中,技能、经验等主观性因素不再占主导地位,“技术”一词也从最初的techne转变成technology,其后缀—ology有“学问”、“学说”之意。

争论并不能阻止技术发展的脚步,只要人类有实践活动,就会必然发展出技术,而技术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和强大。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从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把握技术的本质.这样,技术成果。

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首先,技术和科学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都属于生产力范畴,但它们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或一般生产力;技术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再次,二者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科学的具体的发展途径如何,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已有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

由于技术有了科学的根据,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并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包括人力、资金和技术条件进行规划,因此总体来说技术是可预见的。

二、技术的特征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关系范畴,其特征显现出独特的辩证性质:1.自然性和社会性技术作为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是直接作用于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这决定了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现代技术更是人类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发展动力ppt课件

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发展动力ppt课件
8
4、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一、联系 科学认识自然是技术改造自然的前提,技术改造自然是科 学认识自然的最终目的。科学为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技术 是科学价值的进一步实现。 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科学会研究技术提出的问题,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技术 也会研究科学提出的问题,应用一定的科学知识。 现代科学与技术日趋一体化。科学日趋技术化,技术日趋
4
近代的“技术”——知识应用
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技术对科学理论的依赖
越来越明显了,最终导致了技术的理论化趋向,产生了技
术科学,从而使得在技术的构成要素中,科学、知识开始
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开始视技术为客观的自然规律在
生产实践中有意识的运用,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
理而发展成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这;
(2)技术涉及物质装置;
(3)技术涉及技艺;
(4)技术涉及知识;
(5)技术涉及目的;
7
• 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 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 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 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 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技术的本质、特征及发 展动力
制作人:王安汀 李康 刘畅 霍扬帆 宣讲人:张文静
1
本章内 容
1、技术的本质 2、技术的特征 3、技术分类 4、技术的构成 5、技术发展的动

2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和 特征
一、技术的本质
1、“技术”的词源及变迁
techne technique technology
9
二、区别 研究的对象不同:人工自然物,天然 自然物
活动的性质不同:实践活动,认识活 动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精选完整ppt课件
23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3、科学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 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 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在与自然接触的 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 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 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 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 组成部分。
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发展以及人的解放问题。
恩硌斯在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自然
科学和哲学的关系、科学的分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等问题 。
精选完整ppt课件
10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基本内容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三)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恩格斯强调 科学技术对哲学的推动作用,认为推动 哲学家前进的,“ 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 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科学的发展 也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科学与哲学 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和内 在的一致性。科学研究作为一种认识活 动,必须通过理论思维才能揭示对象的 本质和规律,这就自然地与哲学发生紧 密的联系。
精选完整ppt课件
18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家需要依靠 历史的产物和群众的智慧。马克思指出, 正是I7世纪机器的应用,“ 为当时的大数 学家们创立现代力学提供了实际的支点 和刺激。” “18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 属于某一个人的。” 马克思、恩格斯也肯 定了科学家个人在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 作用。

技术的本质pdf

技术的本质pdf

技术的本质一、技术的本质是什么?1、技术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有目的的编程我们现知的所有技术归纳起来都可以用这句话概括,首先,技术总是指向某个目的,用来解决某个问题,这既可能来源于人类的生存需求,比如健康、穿衣、娱乐,也可能产生于某些技术自身,如当汽车制造技术出现后,就产生了对加油站、道路系统的需求。

其次,技术解决的思想都来源于对自然现象的捕捉,从最早的木头摩擦生火,到随后深层的化学、电力学等,再到更深次一些的隐蔽现象,如核磁共振的量子效应,这些构成了技术赖以产生的源泉,所有的技术,无论简单或者复杂,都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应用了一种或几种现象之后打扮出来的。

比如,汽车的发明便是来源于两种现象的组合:化学物质燃烧会转化为动能,以及圆形的东西摩擦力比方形小,发动机加上四个圆形车轮便构成了汽车技术的最核心组件。

当然,技术的出现并不是和现象如影随行,如何将发现的现象整合、转化为具体的技术,同样需要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战略组合能力,但是离开了现象,技术便不会存在,这构成技术最本质之所在。

2、科学与技术我们经常把科学技术连到一起使用,然而二者并非等同,最早期的技术都是人类经验的产物,其实与科学毫无关系,只是到近代科学革命后,科学由于其严肃系统的实验方法,具备对深层现象不断发掘的能力,如量子效应、生物遗传等的发现,技术才开始了大规模地向科学借鉴。

借助科学的方法,大量现象得以被捕捉,而这些被发现的新现象有帮助了深化理解和对新现象的发现,最后便呈现出一个个现象簇,如光学、力学、化学、生物学等,其体系得以不断深入和完善,这些科学实验下现象(或者自然原理)的发现,给了技术增长以巨大的源动力,西欧国家工业革命后技术上长期领先,原因便在此,即便到当下,科学研究之重要性同样为各国政府所重视。

在很大程度上,未来一个国家希望能引领先进技术,需要的并不是投资更多工业园等,而是要建立其基础科学,而且不带任何商业目的。

国内华为公司的发展便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经过多年的技术跟随,其利用自身的成本和产品优势走向了领头羊的位置,而面对未来的技术不特定性,任何一种新发现都可以颠覆现有体系,因此要保证持续的领先,华为唯有引进多领域人才,在科学上不断投入,包括引进各领域的科学家,与外部科研机构合作,爆炸可能发生在任何领域,无人能预测,但一定来源于科学的发现,这个层面上已经不仅是某个公司战略,更是一种国家层面的科技战略。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第九章: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亚里士多德
近代,机器的出现
卡普:技术的“人体器官投影说”
工具乃是人的器官的投影,人 类在工具中继续生产自己 技术除了指个人的技能、技巧, 也常常意指那些在功能上强化或 提高人的技能、技巧的各种机器 和工具等物质手段
技术发展的现实使技术的含义在此扩展,除 了技能、技巧和工具、机器等之外,工艺、 程序、规则等也包含在技术的含义之中了
(二)技术的分类
小结:
重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难点:技术的特征
区 别 科 学 技 术
现实形态 与自然的关系 直接生产力 经验主义的 古希腊理性主义的 来 源 学者传统 工匠传统 是什么,为什么 做什么,怎么做 目 的 认识事物 改造事物 成 工艺流程、设计 果 概念、定律、论文 图、操作方法 知识形态 间接生产力
科学家研究、观察一个现象时, 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工程师 看待这些现象时,则认为这个世界是 可以改造的。科学家试图表明理论是 符合实际数据的;数学家要对抽象概 念进行逻辑证明;工程师则寻求对设 计工作的验证。科学家不能解答所有 的问题;数学家不能证明可能存在的 所有联系;工程师也不能为所有难题 找出解决办法。
maxqld@
自然辩证法概论
技术的本质是什么? 技术发展有哪些规律性? 如何看待技术带给我们的利和弊?
“近代人面对着他自己”,这句话最适用于这个技 术的时代。以前各个时代里,人类觉得他所面对的只是 大自然本身。万物聚集的自然界是一个按照自身的规律 而存在的领域,人类不得不设法去适应它,然而在我们 这个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被人类如此彻底地改造过的 世界里,以致在每一领域中——不论我们拿起日常生活 用具,还是啜食用机器制备过的食品,或是到被人类根 本改造过的乡村去旅行——我们总会遇到人工创造物,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遇到的只是我们自己。诚然, 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这一过程还远远没有完结,但在 这些地方,人类迟早也必定要建立起自己的霸权。 ——W.海森堡 《物理学家的自然观》

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 教学课件

第九章  技术的本质和结构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 教学课件

二、技术的特征
• 1 .自然性和社会性 • 2 .物质性和精神性 • 3 .中立性与价值性 • 4 .主体性和客体性 • 5 .跃迁性 技术的工具性与价值负载性 • 技术的有益性与有害性 • 技术的自主性与社会建构性
• 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 技术是取之于自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对自然界物体 作业,具有自然属性 同时,技术也是用之于社会的, 要人来操作,并产生各种关系,因而具有社会属性。
• 技术含义的历史变化
• 可以把技术理解为那些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 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 内的操作体系。
– (1)技术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干预 – (2)技术涉及到物质装置 – (3)技术涉及到技艺 – (4)技术涉及到知识 – (5)技术涉及到目的 – (6)技术是一种可操作性的体系
• 从哲学的层面出发
– 对于海德格尔(M. Heidegger)来说,对技术的 本质的询问需要从形而上学的层面上回答。技术不 是手段也不是所谓的人类活动,而是一种展现(事 物的出场与呈现),一种与自然(如树的成长)而 不同的非自然的展现方式(床的制作)。在现时代, 整个自然,甚至包括人自己,都成了技术的原材料。
– 前哈佛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项目主任梅塞纳(E. Mesthene)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曾这样说 道,“技术为人类的选择与行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但也使得对这些可能性的处置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 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因此, 在他看来,技术可能比朴素工具论者所预测的更具不 可预见性和开放性,但他对我们管理和调控技术以实 现其社会利益的能力确信不疑。因此,技术或多或少 是与进步同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知识技术为先导,以使我国今后的技术发展有后劲 以实体技术为主体,以使我国目前的技术发展有实力 以经验技术为基础,以使我国的技术发展全面和完善
(二)技术的分类
1. 按照人类实践活动的领域划分:
• 自然技术 • 社会技术 • 人类自身的技术
自然技术
• 实验技术 • 专业技术 • 工程技术 • 生产技术
旧石器时代技术体系
新石器时代的技术体系
青铜时代的技术体系
铁器时代的技术体系
工场时代的技术体系
蒸汽时代的技术体系
电力时代的技术体系
社会需要 原有主导技术的衰落 原有技术体系的瓦解
新的主导技术诞生 新的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更高社会需要

信息时代的技术体系
技术成果数
100 80 60 40 20
2.技术结构与社会的物质技术基础之间的 矛盾,决定了主体技术结构的异位
➢经验型技术结构——农业化社会小生产方式 工业化
➢实体型技术结构——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方式 信息化
➢知识型技术结构——后工业化社会信息生产方式
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技术活动要素 技术结构
社会物质技术基础
经济基础
矛盾 矛盾 矛盾
技术结构的转变
二、技术的构成和分类
什么是技术要素?
要素VS因素
(一)单项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 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技术要素 古代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 近代以机器操作为基础的经验技能 现代以技术知识为基础的经验技能
• 代表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
中主体活动能力或方式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单项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
• 主要是指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主要
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手工工具 机械装置 自控机床
• 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手
段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单项技术构成的基本要素
1700 1800 1900 2000
技术体系更替周期律
年代
技术中心转移论
什么是技术中心?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成果数占 世界同期技术成果总数的25%以上的国家 或地区就是技术中心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成果占世界同期技 术成果总数的百分比超过50%,则称这个 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发展处于“技术高潮” 阶段
现代三相的 技术结构模式
经验型
经验型 实体型 经验型 实体型 知识型
手工操作 机械操作 自动装置
智能技术
经验知识 半经验 半理论 理论知识
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技术活动要素 技术结构
社会物质技术基础
经济基础
矛盾 矛盾 矛盾
技术结构的转变
主体技术结构的异位
主体结构异位的 时机和速度
1.技术活动要素与技术结构的矛盾,决定 了技术结构的转变
• 机械技术 • 物理技术 • 化学技术 • 生物技术
三、技术的体系和结构
(一)技术体系
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一主导技 术为核心组合起来的、能够满 足整个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 功能的体系
技术体系
先导技术
主导技术 辅助技术
技术体系的特征
功能的整体性 目的的社会性 构成的层次性 环境的制约性
技术体系的演化和变迁
主体技术结构的异位
主体结构异位的 时机和速度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技术中心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希腊 古罗马 中国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英国 德国 美国
社会的技术能力
一个国家的技术系统在推动整个国家科技 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本领
包括科技人员集团研究能力、实验技术装 备的质量、技术情报系统的效率、技术劳动 结构的组合程度和技术教育水平等五大基本 要素
社会条件对技术发展的制约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
• 主要是指以技术知识为基础的主体化技术
要素,它是现代技术构成中的主导要素 经验知识 理论知识
• 表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认识能
力的不同发展阶段
技术系统的构成
不同形态技术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全面发展各种技术形态之间的比例关系
生产技术
• 根据生产中改造对象的不同
物质材料技术 动力能源技术 信息通讯技术
生产技术
• 根据生产过程进行分类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 信息产业生产过程中技术
生产技术
• 根据各个生产要素在生产部门集中
的程度划分
劳动密集型技术 资本密集型技术 知识密集型技术
2.按照基本运动形式划分:
技术中心的兴起 技术中心的发展 技术中心的衰落 技术中心的转移
技术中心主要是由各国技术系统本身、社 会环境和当时国际竞争程度综合作用的结 果。
技术发展水平在国际上所占据的比例
(二)技术的结构
三种技术结构模式之比较
类 型 结构功能单元 物化技术
古代单相的 技术结构模式
近代双相的 技术结构模式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பைடு நூலகம்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技术中心一览表
时间跨度(年)
BC5000~BC1000 BC4000~BC2000 BC800~BC150 BC250~AD150 AD100~AD1100 AD1380~AD1520 AD1480~AD1570 AD1680~AD1760 AD1690~AD1870 AD1860~AD1930 AD1870~今
技术体系更替论
技术中心转移论
技术体系更替论
技术体系的更替模式
主导技术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和决定着这一 技术体系中众多其它技术的发展,决定着 技术体系的整体性质,同时,也决定着技 术体系的变更与否。
人类历史上技术体系的八次更迭
➢ 旧石器时代技术体系 ➢ 新石器时代技术体系 ➢ 青铜时代技术体系 ➢ 铁器时代技术体系 ➢ 工场时代技术体系 ➢ 蒸汽时代技术体系 ➢ 电力时代技术体系 ➢ 信息时代技术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