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1)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附件5: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选学模块五、教学实施(二)教学方法建议1.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
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一、课程性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学生通过全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掌握必要的电工电子理论知识,还可以独立进行电工电子线路的操作、维护及简单调试,并进行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
这样的研究可以让学生成为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该课程前导课是物理,后续课程分别为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PLC编程与应用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技术、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运行维护技术、自动生产线组装与调试技术、电工考级技能训练。
它是集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二、职业活动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方向: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设备销售。
2.岗位描述: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与运行、维修与管理;从事各行业生产设备的生产线(自动线)安装维修与操作及管理;从事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加工工艺编制、机电产品营销及企业管理。
3.工作条件:工作地点一般为室内(车间);配备安装、调试、维修工具、仪表等;配备安全防护用具;符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
4.学员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初中毕业,身体要求健康,年满18周岁。
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动手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自学能力较强。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研究,学生能够熟悉电工电子的操作规程,熟练使用电工工具和电工电子仪表,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并能正确识别和选用电工电子元件。
学生还能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能识读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初步学会按照图纸要求安装照明电路并排除简单故障。
此外,学生还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工作过程及使用方法,掌握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等知识与技能,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解决机电系统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掌握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制造、调试、维护、改造的工程应用技能,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陕西省理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所必需的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职业应变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学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其它相关类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集成和实践基础。
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注意思想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知识目标(1)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
(3)学会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2)电工、电子材料、元器件的选用能力(3)电气图的读图、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能力(4)具有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的能力;(5)简单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能力(三)素质目标:(1)初步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用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和理解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工作原理和特点;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应用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一、知识要求1、掌握电路的概念、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理解基尔霍夫定律。
(完整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专业应用性很强的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贯彻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重点,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模拟电子技术。
第二类为数字电子技术。
在教学中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各种基本功能电路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性能特点,熟悉电子技术工艺技能和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初步具有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正确使用元器件的能力、读识常见电子线路图的能力、测试常用电路功能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能复述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并能利用逻辑门电路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并能分析简单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
为后续课程学习准备必要的知识,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内与课外实验,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加大实验比重,使学生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培养学生查阅科技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电学问题;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课程基本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充分体会有关电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注重学科渗透,关注科技发展,有机结合时代的新产品;创造团结协作的氛围,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知能力;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课程内容和要求]序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与要求考核要求号1 晶体二极1、熟悉二极管器 1.半导体的概念;二极管的单管及整流电路件的外形和电路图形符号2、熟悉二极管的主要特性和参数3、了解整流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其工作原理,能进行简单的工程计算。
中职电子专业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汇编(专业课部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目录《电工基础》课程标准 (3)《protel2004》课程标准 (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17)《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22)《数字电路》课程标准 (30)《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37)《电子整机装配》课程标准 (40)《电子技能与工艺》课程标准 (47)《制冷与空调技术》课程标准 (51)《小家电技术与维修》课程标准 (55)《电子测量仪器》课程标准 (65)《电工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相关中等应用人才所必需的安全用电、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场与电磁感应、变压器、仪器仪表、元器件等知识和仪表使与制作,元器件识别与检测,常用单相交流电路的安装与测试等技术。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与思路1.按照“以能力为本,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形成电路的制作、安装和测试能力为目标,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能力和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关联度。
2.学习项目的选取依据本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编排依据职业所持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
3.课程按照学习项目的内容量和地位分配。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应用人才所必需的电路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1.会执行与职业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2.能阅读一般电路图;3.会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4.会识别和正确选用电气元件;5.能选用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器仪表;6.会对电路故障进行判断并能排除。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一安全用电任务一安全用电操作1.了解各种电气符号的含义2.知道安全用电的要求3.遵守安全电压的规定4.熟悉安全接地的方法5.会采取预防触电的措施任务二触电急救1.知道触电的种类和方式2.会分析触电的常见原因3.能对触电现场进行处理4.会快速实施人工急救项目二常用直流电表的使用与制作任务三常见电阻器的识读1.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2.了解常见电阻器分类3.会识别常见电阻器任务四伏安法测电阻1.会测量电流、电压和电位2.会选用和使用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3.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任务五直流电压表的制作1.理解串联电路及其规律2.能测定表头内阻和满偏电压3.了解电压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会扩大电压表的量程任务六直流电流表的制作1.理解串联电路及其规律2.理解基尔霍夫定理3.能测定表头内阻和满偏电流4.了解电流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会扩大电流表的量程任务七电桥制作与测试1.进一步了解串、并联电路规律2.掌握电桥的工作原理3.能制作简易直线电桥4.会用电桥测量电阻任务八简易欧姆表的制作1.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了解戴维南定理2.了解欧姆表的工作原理3.能设计欧姆表的测量线路,会制作简易欧姆表项目三常用电磁装置的测试与使用任务九电磁式继电器的测试与使用1.了解电流的磁效应2.了解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会正确使用电磁式继电器并制作简单继电器控制电路任务十磁电式测量机构1.了解磁电式测量机构的结构和原理2.能简单分解和重组磁电式测量机构3.能正确使用磁电式测量机构任务十一常见电感器的识别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和自感现象2.理解电感的概念3.能识读常见电感器项目四单相交流电路的制作与测试任务十二电工基本操作1.熟悉常用电工工具的名称及作用2.了解电工基本操作工艺要求任务十三白炽灯照明电路的制作与测试1.了解正弦电路的基本概念2.理解交流电的三要素3.了解白炽灯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4.能正确安装白炽灯照明电路5.会分析并排除电路常见故障任务十四日光灯电路的制作与测试1.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2.能正确安装日光灯电路3.会分析和排查故障任务十五常见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1.理解电容的概念和电容串、并联规律2.能对不同常见电容器进行归类3.会识度并检测常见电容器任务十六提高电路功率因素1.理解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和功率因数2.会测量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因数5. 关注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
中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电子电器专业)专业带头人:系主任:教学中心:批准日期: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应专业:电子电器专业开设时间:学时数:51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电工电子基础》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在先导课和后续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应用电子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建设采取以知识内容的组合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建设方式。
模块化结构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可拆拼组合适应不同专业的需要。
本课程设置电路分析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三个内容模块。
这三个模块不仅符应用电子专业的需要,也是可以增设其它模块以满足其它专业的需要。
让学生系统掌握电工电子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设备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和维修工作,以及电子产品、元器件的采购和销售工作。
也可以从事一些电工相关的行业。
分析岗位群对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相关内容的要求确立课程的内容知识点。
本课程设计主要分模块以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各模块内容的特点施教,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
本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一个电系统的整体角度下手分析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能够解决应用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通过各项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二、课程目标1、总目标《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具体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学会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3.掌握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简单计算方法4.掌握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5.掌握低压电器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能和主要工作原理6.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二)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示波器等)的能力2.具有正确测量基本电学量(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的能力3.具有正确识读和分析常用电工电子电路图,并完成有关电路参数计算的能力三、内容标准(一)学习目标: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各自独立的知识体系、综合知识的应用,而且能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设计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强创新意识。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较系统的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一定的电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电学方面的实际问题。
(一)知识和德育目标1.理解电路的主要物理量和电气符号,掌握直流电路元件及分析方法。
2.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表示方法及三相交流电的相关概念。
3.掌握纯电阻、纯电容、纯电感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4.了解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用途。
5.知晓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6.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7.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作用、主要参数及测试方法。
8.理解典型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及用途。
9.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培养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及成果,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形成团队协作精神。
10.培养良好的安全、质量与环保节能等意识。
11.增强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电学问题,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工具、仪器、仪表等。
2.能识读和分析典型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3.能分析简单电路,会诊断并排除电路的简单故障。
4.明确逻辑门电路的功能,会分析简单组合逻辑电路及时序逻辑电路。
5.能借助工具手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分析电路、查阅电子元器件及产品的相关数据和使用方法等。
三、参考学时124学时四、课程学分8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应积极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以实习实训场所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利用创造性实训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运用新器件、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制作的主观能动性,并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在了解与掌握本课程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得到较好的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1.前言1.1课程性质电工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相关基本原理,以及常见典型电路安装、调运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用电行为习惯,为后续电子技术基础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任务引领、做学一体原则,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电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安全用电操作”、“电量的测量和检验”、“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工作任务所需要职业能力,紧密联系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选用相关理论知识,参照《电工》国家职业标准,并融入电工(五级、四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课程内容的组织遵循知识技能学习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为主线,设计有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的分析及测量、交流电路的分析和测量、照明线路安装与维修、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等五个学习任务。
以学习任务为引领,通过学习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与态度。
本课程建议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掌握电气安装和控制的相关知识,具备相应的电气操作技能,树立电气操作的安全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素养目标:逐渐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静心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增强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严格遵守电子技术行业相关的安全文明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操作的行为习惯;具有较强的节能环保意识,注意节约电能,养成良好的节能环保行为习惯;养成吃苦耐劳、不怕累不怕苦不怕脏的职业精神。
职业能力目标:?能遵守并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具有安全防护意识;?能识别常见低压电器;?能检测与装接低压电器;?能识读电气原理图,并能按图进行线路的安装、调试;?能完成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基本环节控制线路装接;?能执行并遵守安全、健康、环保操作规程。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中职三年制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
二、课程性质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等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包含了电工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专业必备的电工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任务是:阐明直流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电磁现象的基本现象和规律;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和晶闸管的等特性及其应用;低频放大电路、脉冲数字电路、直流电源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参考学时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建议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区别,各专业的教学时数分别为:㈠、28 学时(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㈡、60 学时(适用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这一课程的教学统一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具体学时分配建议在第七部分:内容纲要中。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最基本的体现专业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增加一些问题探究等内容,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结构。
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要以应用技术专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了解焊接设备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安全技术能力、以提高焊接职业素质、符合焊接职业资格标准的需要为目标,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电子技术说课5模板
测 试 类 任 务
能正确查阅手册了解测试电路中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及 测试任务准备 其引脚图,了解其各引脚的功能,掌握测试设备的使用 5% 方法 能根据测试电路接好电路图,进行电路的调试及故障的 电路的连接与调试 20% 处理 能正确记录测试结果,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电路的功能 测试结果记录及分析 5% 分析 测试报告 总体方案选择 能规范撰写测试报告 10%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及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 10% 画出电路的总体方案原理图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及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列 10% 出所用的元器件 能查阅手册正确使用集成电路进行电路的连接和调试, 20% 并能正确使用仪器进行电路的检测及电路故障的处理 小组汇报条理清晰,设计作品能实现设计功能 能规范撰写设计报告 10% 10%
1.课程性质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 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子
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
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
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1.会识别、检测、选用 1.具备良好 常用电子元器件 的职业素养; 2.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 2.自主学习、 操作能力; 认真严谨、 3.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求真务实的 焊接、调试及检测能力 精神; 4.简单放大电路的安装、3.团结协作、 焊接、调试及检测能力 不断创新的 5.集成电路的检测与应 意识。 用能力; 4.遵纪守时 6.数字集成电路芯片资 料查阅能力; 7.小型数字电路的分析 与设计能力。
逻辑代数基础
组合逻辑电路
集成逻辑电路
浅谈电子电工的教学互动
五、 及 时 为 学 生 解 决难 题
对于学 生学 习上碰 到的疑难 问题 ,教 师应 采取灵活 多样
此, 课堂 教学 的难度要 适 当 , 才 能促 进教 与学 的双边 互动 , 才 的教 学方法加 以疏 导与解决 。例如 , 三相 电动机单 向转动 、 点
浅谈 电子 电工的教学互动
韩学凯 ( 河北省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涉县 0 5 6 4 0 0 )
【 摘 要 】 电子 电工是 中等职业学校 的一 门专 业基 础课程 , 是研 究 电能应用技术 的一 门抽 象学科 。 由于职 业学校 的学生物
理基础 差, 专 业底 子薄 , 学 习难度 比较大 , 不少 学生对 电子 电工课程存 在畏惧 心理 与厌 学情绪。在 课堂教 学过 程 中, 师生双边 互
教 学环境 。 教 育教学工 作不仅是对 学生负责 , 更是对 社会未 来 而且 能找 出不好 的原 因及使 用万用表 哪个 量程 最好 。很 多学
发 展负责 , 因此 , 教师 应关 爱学生 , 给学生 多一 些爱 心 、 关心、 生动 手实验后 , 会积 极展开讨 论和分析 , 各抒 己见 。 这时 , 教师
质, 即原有 的知识 与学 习能力 , 然后根 据教学 的要 求设计 相应 够理想 、 知识 点欠缺的学生 , 教 师则应 加以 引导 。 这样 , 学 生在
的授课 内容与方式 ,对学生进 行 引导 与传 授 ,让 学生 易学易 项 目的实施 过程 中每 一点滴 的进步 ,都可 以通过 同学的 鼓励
了解 学生 的心理和学 习情况 ,及 时疏 导他们 学习 电工 专业 课 动 。
产 生的畏难 情绪 ; 利用课 余时间给他们 补 习 , 夯实他 们的基 础
浅谈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子电工的兴趣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职教幼教3 3 浅谈如何激发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电子电工的兴趣◆李红亮电子技术是中等专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可以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必须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
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讨论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电工电子的兴趣。
电子电工电子技术学习兴趣 电子技术是中等专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年必须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为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
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激发学生学习电子电工兴趣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
课堂教学不仅要处理好老师、学生、教材等关系,还要尽可能地发挥三者各自的特长,这就是教学的最优化。
目前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
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刻板沉寂的的氛围。
基于学科性质特点的认识和定位,师道尊严被简化为教师面孔的冷峻,动作的单调和形象的呆板,学生的课堂行为也就相应地被规范为: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讨论,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能发挥出来呢?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活动气氛,应该让学生身体在课堂中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内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能迅速地捕捉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反应,从而及时地把握住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适当地增减教学内容,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电工电子技术》说课
04
教学资源与环境
教材与教辅材料选用
教材选用
选用符合国家规划教材,内容全面、系统、科学、先进,适应当前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
教辅材料
配合教材,选用高质量的教辅材料,包括习题集、实验指导书、课件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知 识。
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室建设
建设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电工电子技 术实验室,满足课程实验和综合性、设 计性实验的需求。
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设计
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设计,将工程实践案例融入课程内容, 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企业工程师授课
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分享工程实践经验和技术前沿动态,拓 宽学生视野。
校企合作项目
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共同研发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推动课 程内容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06
教学效果展示与评价机制建立
THANKS
感谢观看
成果汇报效果
学生在成果汇报中表现积极,能够清晰地阐述项目背景、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和成果,汇报内容丰富、 逻辑清晰,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及改进措施汇报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满意度较高,认为课程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教师授 课生动有趣、重点突出。
VS
实训基地建设
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 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职业素养。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与开发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网站 、专业教学资源库等网络教学资源,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
网络教学资源开发
结合课程教学需求,自主开发或与企 业合作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在线 课程、虚拟仿真实训项目等,丰富教 学内容和形式。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电子电工类各专业学生掌握电子电路安装、检测和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单片机技术》《EDA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44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电子电工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电子产品的制作与调试等基本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电子产品装配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电子电工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按电路类型划分模块,以典型电子电路为载体设置教学单元,以常用电子产品的制作与调试为综合实训项目,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自觉遵守电子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1.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了解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
2.会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原理图、简单PCB图和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会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填写测试记录,排除简单电路故障。
《电工与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
《电工与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以我校电子专业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例,阐述了该方法的实施条件及具体过程,通过实践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可以广泛开展。
【关键词】中职电子专业教学理实一体化【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21-01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目的旨在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是生产、技术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
结合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实际发展情况,中职电子专业教学应进一步淡化学科色彩,适当弱化深、偏、难的理论,突出知识的应用,对有关电路的定理、定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数学或理论推导,突出正确理解和应用。
对难度较大,求解上较复杂的例题、习题进行删减,着重安排巩固基本概念以及锻炼实用技术的练习。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加强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掌握电子专业必备的公共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面向多个相关岗位群和职业群,拓宽学生从业范围,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过去采用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学方法弊端诸多,教师在上理论课时学生由于基础差或者内容枯燥而提不起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差。
再上实训课时,理论知识又忘记了,甚至会出现理论和实训内容相脱节等情况。
因此,在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上采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我校电子专业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施行了围绕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改革的一系列探索,主要措施如下:一、理实一体化教材的改革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改革。
原来的教材大多理论知识居多,实践动手环节少,也有一些新编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教材但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又很难开展。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中职三年制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
二、课程性质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等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包含了电工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专业必备的电工和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任务是:阐明直流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电磁现象的基本现象和规律;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和晶闸管的等特性及其应用;低频放大电路、脉冲数字电路、直流电源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参考学时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建议根据专业不同,有所区别,各专业的教学时数分别为:㈠、28学时(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㈡、60学时(适用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这一课程的教学统一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具体学时分配建议在第七部分:内容纲要中。
四、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最基本的体现专业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增加一些问题探究等内容,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结构。
中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要以应用技术专业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了解焊接设备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安全技术能力、以提高焊接职业素质、符合焊接职业资格标准的需要为目标,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计划引言:电工电子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领域,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和实践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1.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电子器件的组装和维修。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开展电工电子技术项目。
4.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以适应社会对电工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1.基础课程:(1)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元器件、电磁学、电力学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2)电工工艺:包括安全用电、电工工具、电工操作规范等方面的学习。
(3)电子工艺:包括电子器件组装与焊接技术、电子设备维修与调试技术等方面的学习。
(4)实验课程:包括电子电路实验、电工实验等实践操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专业课程:(1)电子器件与电路:包括电子器件的分类、特性和参数,以及各类电子电路的理论与实践。
(2)电工系统与设备:包括电机、变压器、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电工设备的操作与维修能力。
(3)数字电子技术: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以及数字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4)模拟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各类模拟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5)通信与控制技术:包括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通信与控制能力。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理论知识。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和实际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电工电子技术相关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4.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或单位进行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职业学校《电子技术》教学
电子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器件、新技术、高技术含量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
作为电子技术学科教师,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理论,练好技术,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就是确立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要了解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目前,由于国家教育形势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基础与水平比较低,这一点必须正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一点,将学生的基础与水平估计过高,无异于拔苗助长;如估计过低,则造成教育的浪费。
正确估计学生水平,是课程定位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明确教育和培养层次。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特别是用人制度不健全,人才高消费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层次是应用型技术人才。
既然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那么,在理论上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不要紧盯着几个重、难点不放,应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同时要兼顾部分学生的进一步求学深造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培养层次问题,决不能只放在嘴上,停留在纸上,必须落实在教育行动上,这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学校的生存。
课程定位,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若定位不准,学校就会失去学生,失去市场,被市场所淘汰。
课程定位一定要实事求是,若定位过高,学生便会缺乏兴趣,容易失去学习动力;若定位过低,贻误学生。
二、课程设置
1.教学要求
从课程定位分析来看,教学要求应当定位在“双基”上。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双基去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只能是本末倒置,离开“双基”而大谈特谈什么“素质”、“能力”,只能是无缘之水,无本之木。
如电子技术课程,我觉得应采用“基本要求”+“较高要求”的双轨教学要求比较合适。
基本要求立足双基,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进而形成基本技能。
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以“较高要求”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够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小问题。
同时有效兼顾继续深造学生的要求。
2.课程体系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的。
电子技术课需要物理课和电工基础课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门课程也为后续课程如电力拖动、继电保护等课程打下基础。
3.课程特点
电子技术具有不同于数学等学科的一些分析方法:①基础课往往强调完整性和严密性,技术课则要突出主要矛盾,往往采用近似的方法。
如果只片面追求数学上的严密,那么必然使问题复杂化,甚至无法解决。
②电路课程往往只讨论线性元件、线性电路,而电子学则主要讨论非线性元件及电路,分析时要采用等效的方法。
③为直观形象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常采用图解法。
④电子学中,单靠理论分析并不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决定性步骤是实验调整。
其采用的是“定性分析、定量估计、实验调整”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方法探讨
1.传统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使用的教材跟不上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力求对教材讲细讲透,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学习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消失。
同时电子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一般的实验安排的内容都是简单验证性的,学生只要按照指导书去做就可以得到结论。
然而,有些教师怕麻烦而摒弃实验环节,只是在黑板上讲实验。
2.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电子元件为基本的知识单元,注重从元件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等进行反复讲解,使本来就怕学习的学生更加厌烦。
因此,教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陈旧、落后,认识到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增加技能训练、实验实习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去掌握电子知识。
3.教学内容和方法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一线工人,而且学制大多以三年为主。
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业岗位和学习时间,都要求降低理论教学难度。
在开设电子技术课的同时,应添加技能训练课程,使两者有机结合。
在理论教学中,始终要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通过演示性实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采用将灌输式改为启发式、理论和实践相互渗透式的教学方法。
采取在实践中讲解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模式。
加强实验、实习教学环节。
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验内容,有意识的把相关概念、方法步骤讲清楚,教师再提出一些疑问,让同学们把问题带到实验课中去探索答案、验证结论。
实习可以安排在期中和期末,用2~3周的时间全天实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电路的设计、印刷板的制作、元器件检测、焊接、组装、调试、故障分析和处理,这是对学生所学电子技术的综合考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普遍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