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个人信息)
唐宋散文八大家简介
唐宋散文八大家简介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唐宋散文八大家,又称为“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柳宗元: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生于长安,贞元九年(公元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享年不到50岁。
著有《柳河东集》等。
欧阳修: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曾巩:曾巩(1019年-1083年,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汉族,建昌南丰(今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西)。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上池村),汉族。
六国论
六国论
二.解题
1 . 六国
(宋 苏洵)
2. [故事]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 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 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 延请素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 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 吃,行令要从 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 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 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 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六国论
(宋 苏洵)
六国论
一、作者简介
(宋 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 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 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 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 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赂秦力亏
(宋 苏洵)
事
实
论 断
不 战 胜 负 判 智 力 孤 危 败 亡 与 秦 相 较 或 未 易
结 论
无使为
破灭之道
(赂者)
诸候所亡 固 不在战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积威所
劫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不赂者)
齐附于秦 燕行刺客 始速祸焉 赵诛良将 用武不终
毋从六
国破灭 之故事
量
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
六国论
苏洵生平个人简历
苏洵生平个人简历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苏洵生平个人简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内容请关注!苏洵生平个人简历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至和、嘉佑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欧阳修上其所着《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
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
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而卒,年五十八岁。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着有《嘉佑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一、人物生平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1009年5月22日)出生于四川眉山。
苏洵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象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
后来又陪同儿子两次进京,一次经水路,一次经陆路,遍游了沿途的名胜古迹。
苏洵游过的道释名胜古迹大致有青城山和峨眉山、成都的玉局观、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虔州的天竺寺、丰都的仙都观等。
苏洵游峨眉山和青城山是在青少年时期,其《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诗中云:“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岷峨最先见,晴光压西川。
”19岁时娶妻程氏,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庆历年间,苏洵进京参加制举考试,不中,又举茂才异等,又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便南游嵩洛庐山,在庐山他游历了东林寺和西林寺,并同这里的两位高僧讷禅师和景福顺长老交游月余。
《忆山送人》诗中详细记载了这次游历的情形:“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
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
逾月不厌倦,岩谷行欲殚。
”苏洵在庐山同二僧共游居一个多月,并“获高僧言”这件事,苏轼、苏辙都有记载。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简介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简介苏洵个人简介姓名: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性别:男生卒年:1009—1066所属朝代:宋代所属文学时期:宋代文学所属流派:三苏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品:权书衡论生平介绍苏洵,北宋散文家。
汉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字明允,号老泉。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
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有《嘉佑集》。
亦有一女,名唤小妹,人称苏小妹。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
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的名言名句集锦1、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
2、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
3、天下无内忧必有外惧。
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5、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6、知理而后可以兵举兵,知势而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7、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
8、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9、明于大而暗于小。
10、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
11、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12、兵良而食足,将贤而士勇。
1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4、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15、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8、君子不待囊而劝,不待贬而惩。
宋朝苏洵的简介
宋朝苏洵的简介苏洵,字子存,宋朝著名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是宋代文艺复兴思潮的引领者,也是一名卓越的官员。
一、背景介绍苏洵生于宋初,出生于今福建漳州,先民后地,家境贫寒。
经母亲幼时教导,他早年便展示出非凡的才华,聪慧的头脑,迅速的成长。
由于家中无遗,他从小到大没有过什么社会地位,但是却展示出了杰出的文学天分。
苏洵5岁就能读书抄写,7岁就能读诗并加以写作,是宋朝罕见的秀才。
二、改革精神苏洵反对唯物主义思想,强调宗教信仰和儒家思想与自然联系,秉承本土文学及处世10000岁之理。
此外,他重新审视传统文学形式,认为文学不可局限与社会阶级隔阂而只能是人人皆可谈论的问题。
三、文学及思想成就苏洵是宋朝最具影响力的文艺复兴思潮的先驱者,在节奏、押韵、文字把握上有着相当成熟的技巧。
苏洵也不断完善与改进自己的文学技巧,对宋朝文学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苏洵思想深邃,批评社会公平,尊重人权,反对虚伪和炫耀,每一句诗都经过细腻的内心洗涤,充满了丰富的内涵。
他的诗歌写的几乎涉及了宋朝社会不同层面的人物,展示了中国文学的厚度和多样性。
四、出任官职苏洵后期被封为宋朝的大夫,相继出任拓跋仳车阇、宣城太守,掌管过衙门、布政使及翰林学士等职务,曾任桂州令,又担任宣国公(枢密院大学士)兼宣城太守,官至司马,苏洵成功地将文学融入官职,把文学艺术运用在外交政策,使宋朝的文学从空想到实践。
五、经典作品苏洵的文学作品简单又深刻,历久弥新,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桃花源记》、《拾遗记》、《聊斋志异》、《在宗祠偶习》、《灯影簿》等。
苏洵晚年夫妻二人创作了700余首诗文,组成诗集《清明上河图》,其中诗文离奇、意境深远,极具艺术性。
六、结束语苏洵曾表示:“办事必须由爱开始;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完美,才是最伟大的心愿。
”由此可见苏洵深厚的慈悲以及坚贞的品质和责任感。
由此,苏洵也就体现了宋朝文学思潮的精髓——心灵控制与社会实践,为宋朝及全局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人们永远尊敬。
唐宋八大家苏洵名篇六国论
六国论 分析(三)
指燕国不要对秦国采用个人谋杀手段;“良将犹在”,是指赵国不要相信秦国的流言蜚语而 杀掉自己的将领。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 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 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第四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 怎样对付秦国。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 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则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愤图强,敢于斗争,并且团 结一致,联合抗秦。秦国即使想要吞并六国,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咙里去的,可惜六国没有 这样做。六国在敌人强大的威势面前屈服了,不敢斗争或者不能坚持斗争,最后全部破灭。 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苏洵最后说:“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
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
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
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
六国论
●
译文(三):
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 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 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
六国论
●
原文(二):
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 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 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 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唐宋八大家苏洵的简介资料
唐宋八大家苏洵的简介资料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唐宋八大家苏洵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唐宋八大家苏洵简介苏洵,字明允,字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与二子苏轼、苏辙三人均以文学著称于世,并称“三苏”,三人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洵于公元1009年,出生于眉州眉山,少时不喜读书,常外出游荡,直到二十五岁才开始读书,仗着聪明,认为读书没有什么难的,但第一次应考乡试举人时却落败了,自此才开始发愤读书,彼时苏洵已经二十七岁。
后曾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被录取,期间一直发愤读书。
公元1042年,苏洵经过五六年的刻苦钻研,学问已有所成,开始教授儿子读书。
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进京应试,得到了欧阳修的赞赏,一时苏洵的文名大胜。
次年,苏轼、苏辙同时应试及第,一时轰动京师。
公元1059年,苏洵带着全家游京,次年苏洵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一年后又被任命秘书省试校书郎。
公元1066年,苏洵著《易传》一书,但尚未完成便病重,遂令苏轼将《易传》写完,四月在京师病逝,其二子尊照父亲遗愿将其与妻子合葬。
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故事先和大家讲一个苏洵引导孩子学习的故事。
苏洵的两个儿子,在很小的时候,不喜欢上学堂,十分好动,常常是看着书就走神了,苏洵也打骂过,但似乎只是加重了孩子的叛逆心理,于是他就想了个很睿智的办法。
苏洵之后每次一看到孩子们在身旁嬉戏玩闹,他就故意什么都不说,然后悄悄的跑到一旁看书,还一副特意怕让两个孩子看到的样子,这么一来,两兄弟也想知道父亲看的是什么,于是在父亲走了之后,就去偷偷的把书找出来,也在墙角处看了起来。
时间长了,两个孩子都爱上了读书,不管是哪家之作,都要看上一看,好的地方留着自己借鉴。
苏洵的目的也就这样容易的达到了,作为一个父亲,他为孩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这就是关于苏洵教育引导自己孩子读书的小故事,看起来很容易,却真正的起到了教育作用。
当然,和这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像是苏洵本人,他是非常有才华的,可他的这些才情都是从书中一点点积累来的,甚至曾经因为写不出自己满意的文章,一度焚烧了原有的书稿,这才有了突破和进步。
苏洵,字明允,
苏洵,字明允,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苏洵。
苏洵。
字明允。
自号老泉。
汉族。
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
与其子苏轼。
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
世称“三苏”。
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
尤其擅长政论。
议论明畅。
笔势雄健。
著有《嘉祐集》二十卷。
及《谥法》三卷。
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本名,苏洵。
字号,字明允,自号老泉。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眉州眉山。
出生时间,1009年5月22日。
去世时间,1066年5月21日。
主要作品,《权书》《衡论》《嘉祐集》。
主要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苏之一。
职位,官吏。
信仰,道教。
人物生平。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
出生于眉州眉山。
苏洵少时不好读。
由于父亲健在。
没有养家之累。
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像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
走了不少地方。
北宋祥符九年。
约于此年苏洵开始读书。
学习断句。
作诗文但没有学会就放弃了读书。
北宋天圣六年。
苏洵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
程氏时年18岁。
北宋天圣六年。
苏洵尚未发奋读书。
终日嬉游。
不知有生死之悲。
程夫人生长女但未满一岁夭亡。
北宋天圣七年。
苏洵仍未发奋读书。
其父“纵而不问”。
北宋天圣八年。
苏洵游成都。
于重九日至玉局观见青城山张仙师画像。
用身佩玉环换回安置于家中。
每日旦起焚香祷告祈求得子。
是年冬生长子景先。
北宋明道元年。
苏洵母亲史氏病故。
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苏氏祖坟。
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
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
从士君子游。
”时间实已太晚。
何况一开头的时候。
态度又不很认真。
仗着聪明。
看看与他同辈的人。
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
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
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
他却不幸落第。
这次失败。
使他痛自检讨。
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
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
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
一把火烧个干净。
决心取出《论语》。
《孟子》。
韩愈文来从头再读。
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史籍记载)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史籍记载)《宋史》卷四百四十三·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苏洵传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录其《心术》《远虑》二篇。
《心术》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
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
用人不尽其所为,所以养其心。
故士当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嶮。
邓艾缒兵于穴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迁,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敛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
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苏洵简介_苏洵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苏洵六国论的阅读参考一、作者介绍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敢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家。
据说27岁才发愤,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信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武、苏辙到洋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上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嘉伤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伤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排困,雄奇道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武、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著有《嘉信集》十五卷。
《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
二、背景材料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范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
《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日,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界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历史上的苏洵是谁
历史上的苏洵是谁苏洵是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成就斐然,与二子苏轼、苏辙三人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的苏洵,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的苏洵苏洵(公元一OO九年至一O六六年)字明允,四州眉山人。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乃悉焚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
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
历迁陈州项目城令。
与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而卒。
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的生平简介苏洵于公元1009年,出生于眉州眉山,少时不喜读书,常外出游荡,直到二十五岁才开始读书,仗着聪明,认为读书没有什么难的,但第一次应考乡试举人时却落败了,自此才开始发愤读书,彼时苏洵已经二十七岁。
后曾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被录取,期间一直发愤读书。
公元1042年,苏洵经过五六年的刻苦钻研,学问已有所成,开始教授儿子读书。
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进京应试,得到了欧阳修的赞赏,一时苏洵的文名大胜。
次年,苏轼、苏辙同时应试及第,一时轰动京师。
公元1059年,苏洵带着全家游京,次年苏洵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一年后又被任命秘书省试校书郎。
公元1066年,苏洵著《易传》一书,但尚未完成便病重,遂令苏轼将《易传》写完,四月在京师病逝,其二子尊照父亲遗愿将其与妻子合葬。
苏洵的小故事苏洵二十五岁那年,被史彦辅和陈公美两人拉着,把峨嵋山玩个里外透彻。
游山途中,他们听说西北数百里外的岷山也很壮美,于是再去岷山游历,一转悠又是半年。
饱览岷山秀色之后,苏洵回来歇了几日,这才发现妻子面带忧虑,只是不愿形诸言表。
原来程夫人并不指望夫君能够光宗耀祖,却将满腹期望全部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终日教他们读书认字,却又自叹精力不足。
北宋文学家苏洵个人简介及代表作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
苏洵代表作品:《六国论》【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翻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
历史人物唐宋八大家苏洵
历史人物唐宋八大家苏洵历史人物唐宋八大家苏洵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苏洵,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四月二十五日,父亲苏序,母亲史氏,有两位兄长苏澹、苏涣。
苏洵少时不好读,19岁时娶妻程氏,程氏知书达礼,能课子读书。
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四月,年五十八岁。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
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
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而卒。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
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
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
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
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精辟。
苏洵提倡学习古文,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
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法和共同要求。
他特别善于从作品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与艺术特色。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
唐宋八大家苏洵
唐宋八大家苏洵苏洵,字明允,字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与二子苏轼、苏辙三人均以文学著称于世,并称“三苏”,三人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唐宋八大家苏洵,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宋八大家苏洵苏洵(公元一OO九年至一O六六年)字明允,四州眉山人。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乃悉焚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
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
历迁陈州项目城令。
与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而卒。
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唐宋八大家苏洵经历父亲苏序,母亲史氏,有两位兄长苏澹、苏涣。
苏洵少时不好读,19岁时娶妻程氏,27岁时立下决心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苦读,学业大进。
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
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嘉祐三年(1058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祐五年(1060年),经韩琦推荐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命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唐宋八大家苏洵评价苏洵 -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1039~1112) 。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
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
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
历史上的苏洵是谁
历史上的苏洵是谁苏洵是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成就斐然,与二子苏轼、苏辙三人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历史上的苏洵,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洵(公元一OO九年至一O六六年)字明允,四州眉山人。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乃悉焚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欧阳修上其所著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
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
历迁陈州项目城令。
与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而卒。
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的生平简介苏洵于公元1009年,出生于眉州眉山,少时不喜读书,常外出游荡,直到二十五岁才开始读书,仗着聪明,认为读书没有什么难的,但第一次应考乡试举人时却落败了,自此才开始发愤读书,彼时苏洵已经二十七岁。
后曾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被录取,期间一直发愤读书。
公元1042年,苏洵经过五六年的刻苦钻研,学问已有所成,开始教授儿子读书。
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进京应试,得到了欧阳修的赞赏,一时苏洵的文名大胜。
次年,苏轼、苏辙同时应试及第,一时轰动京师。
公元1059年,苏洵带着全家游京,次年苏洵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一年后又被任命秘书省试校书郎。
公元1066年,苏洵著《易传》一书,但尚未完成便病重,遂令苏轼将《易传》写完,四月在京师病逝,其二子尊照父亲遗愿将其与妻子合葬。
苏洵的小故事苏洵二十五岁那年,被史彦辅和陈公美两人拉着,把峨嵋山玩个里外透彻。
游山途中,他们听说西北数百里外的岷山也很壮美,于是再去岷山游历,一转悠又是半年。
饱览岷山秀色之后,苏洵回来歇了几日,这才发现妻子面带忧虑,只是不愿形诸言表。
原来程夫人并不指望夫君能够光宗耀祖,却将满腹期望全部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终日教他们读书认字,却又自叹精力不足。
苏洵从她对孩子认真管教上,看出了自己的顽劣和不足,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如若继续散漫下去,将来可能会落到让儿子们耻笑的境地,这才认真琢磨起自己和家庭的未来。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
*8.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名词作动词,
礼遇
古今异义:
其实 祖父 古:那实际情况 今:副词,实际上 古:智慧和力量 今:理解事物的 能力
古:祖辈和父辈 智力
今:父亲的父亲
至于
古:达到……结局(动词) 今:另提一事(连词)
古:第二天
故事
古:先例,旧事
今:明天 今:真实或虚构的有关人物或事情
先
词类活用
“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 *1. 日割月削 天,一月月 *2. 盖失强援 “援”动词作名词,援助
*3. 义不赂秦 “义”,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4. 不能独完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5. 李牧连却之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 *6. 小则得邑,大则得城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理固宜然
得百倍 对
大欲
失百倍
数量上
大患 献易 无厌 侵急繁
不尽
不灭
道理上
赂 秦 力 亏 , 破 灭 之 道
第四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齐 与嬴不助五国 不赂者 燕 赵 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 不能独完
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第六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第五段 (承上启下)
↓
第六段
得到,获得,动词 较秦之所得 此言得之 适宜,得当,形容词 能,能够,动词 诚不得已 暴秦之欲无厌 想要,追求,动词 则秦之所大欲 欲望,名词 暴霜露 暴露,显露,动词 暴秦之欲无厌 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文化常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 以论证为主,善于说理, 析理透彻。如《六国论》、 《过秦论》等。“论”为 分析、评论的意思。“六 国论”即为“论六国”。
唐宋八大家之三苏简介
唐宋八大家之三苏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苏轼与其父苏洵(1009~1066)、其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
年五十八岁。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
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
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
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而卒。
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
在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有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的苏轼。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
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北宋文学家苏洵
北宋文学家苏洵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
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像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约于此年苏洵开始读书,学习断句、作诗文但没有学会就放弃了读书。
天圣五年(1027年),苏洵与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程氏结婚,程氏时年18岁。
天圣六年(1028年),苏洵尚未发奋读书,终日嬉游,不知有生死之悲。
程夫人生长女但未满一岁夭亡。
天圣七年(1029年),苏洵仍未发奋读书,其父“纵而不问”。
天圣八年(1030年),苏洵游成都,于重九日至玉局观见青城山张仙师画像,用身佩玉环换回安置于家中,每日旦起焚香祷告祈求得子,是年冬生长子景先。
明道元年(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苏氏祖坟。
苏洵第一次上欧阳内翰书说:“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
”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很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
但是到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他却不幸落第。
这次失败,使他痛自检讨,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决心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
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
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
所以欧阳修作墓志铭,张方平作墓表,史本传皆言:“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
”明道二年(1033年),老泉自序二十五岁,始知读书。
苏洵六国论
•
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
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 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D)
• A、暴霜露
“暴”同“曝”。读pù,晒,引申为“暴露”,意为
• B、暴秦之欲无厌 ““冒厌着””同“餍”。读yàn,满足。
•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无”通“毋”,读 wù 不,不要。 • 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二.作者介绍、时代背景:
宋朝建国以后吸取唐末五代的教训,采用中央专制 集权 ,一切权力归中央,削弱了将帅的权力,但 同时造成兵力渐趋衰落,以致在与辽和西夏的交战 中输多胜少,只好割地赔款以求和。针对这种现实, 作者以 上六国灭亡的教训立论,借古讽今,借六 国因贿赂强秦而亡的 批评宋王朝贿赂契丹、西夏 的失策。
文本思考
1.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在于何处?他的观点是什么? 请用原句回答:
2. 作者所持的观点是否有太过武断之嫌?请说明。 3.第三段中作者又用了那些论证方法,请说明。 4.作者是怎样描绘三国国君在赂秦这件事上表现出的心态的? 5.第三段重在论述一个什么道理? 6.作者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何在?燕国和赵国灭亡又何在? 7.这一段和作者的论点是否统一?试具体说明。 8.最后两段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 E、当与秦相较
“当”同“倘”,如果
• 3、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 A、日割月削 • B、以地事秦 • C、义不赂秦 • D、不能独完
“日”“月”,名词作状语
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 侍“义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 E、李牧连却之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