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e-M-a”教学模式构建

合集下载

《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工程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李先明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数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专业理论的素质。

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熟悉线性代数处理问题方法和特点,掌握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基本运算的能力。

2、理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性的科学,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定能力。

二、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课程是在学生完成高等数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基础上,介绍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内容。

这些内容的设置是为学生学习后继的专业课程和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数学基础的知识和方法。

就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一是非工科的学生,数学知识差,;二是即使是工学生和教师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学生和学习集体在整个学习期间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技术媒体代替了常规的,口头讲授的、以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的人际交流(这样与自学计划区别开来)。

它相当于一个工业化的教育过程。

”传统教育教学形式,师生在同一教室,进行“情感交流”、学习成果转化,教学效果好差取决于情境的创设。

远程教育,师生处于分离状态,应借助网络技术,通过“引”的方式,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处于一间虚拟教室之中,实施“情感交流”、学习成果的转化。

为达到此目的,根据学生的工作性质,我们制订了学生自主学习技法培训计划:学习品质塑造(转变学习观念,夯实学习技能,实现学习目标);媒体学习技法指导(包括学习媒体介绍和媒体使用方法);信息检索技法指导(包括信息检索方法和信息使用);实训技法指导导设计时教学,达工程辅导可靠性生为什么学生当明引导效果个新同学,首先应引导他使用网上教学资源,掌握自主学习技法,是关键。

工程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数学理论与专业应用相结合

工程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数学理论与专业应用相结合

应 、 大 电路 、 放 滤波 电路 等理 论 , 师在 熟 悉 复 数计 教
算 和 积 分变 换 理论 的同 时 , 模 拟 电子 技 术理 论 也 对
要 十 分 熟悉 。除此 以 外 . 工程 数 学在 很 多专 业课 中 都 有 重要 应 用 , 只讲 解 数 学计 算 和方 法 , 不介 绍它
0 引 言
高 要求 。
本 文对 我校 信 息 工程 学 院 各相 关 专 业 的工 程 在 高等 学校 工 科 专业 的 数学 教 学体 系 中 , 工程 数 学 是继 高等 数 学 之 后 ,具 有重 要 地 位 的 课 程 系 列 。『 通 常包 括 《 1 1 线性 代数 》 《 率论 与数 理统 计》 、概 、 《 复变 函数 》 《 和 积分 变换 》 。前两 门课在 研究 生入 等 学考 试 中 占 有一定 的分 数 比例 , 此 本科 教 学 中 师 因 生都 较 为 重视 , 对 来说 比较成 熟 。但 《 相 复变 函数 》 和 《 分变 换 》 为后 续 专 业课 的 数学 基础 , 教学 积 作 在
Reerh 0 h ec ig Mo eo n iern te t s sac n te T ahn d fE gn eig Mah mai c
— —
c mbi a in f mahe tc l he r t s e ily pp ia in o n 【 o t mai a t o y wi o h p ca t a lc to
过程 中却 存在 很大 问题 。一方 面学 生对 数学理 论课 程 缺 乏兴趣 . 上近 年 来应 用 型本 科 建设 指 导 思 想 加 下对 此类课 程 的学 时压 缩 , 来对 教 学效 果 的负面 带 首 先 , 人 员配 置 上提倡 由 各专 业 教师 负 责 本 在 专 业 工程 数学 的课 程 教 学 。 并保 持 授 课 队伍 的相 对

《工程数学》(E)教学大纲

《工程数学》(E)教学大纲

《工程数学》(E)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2213课程名称:工程数学E英文名称:Engineering Mathematics(E)课程总学时:48 (其中理论课48 学时,实验0 学时)学分: 3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面向专业:计算机维护,计算机应用开课单位:基础学科部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工程数学D包括线性代数及复变函数两门数学课程,其课程性质为专业基础课,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应该以“学以致用”为基本原则,在强化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这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定位点。

《线性代数》属于工程数学类基础理论课。

由于线性问题广泛存在于技术科学的各个领域,某些非线性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线性问题。

特别是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解大型线性方程组,求矩阵的特征向量等已经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经常遇到的课题,因此该课程所介绍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这些领域的各个学科,这就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具备有线性代数基本理论知识,并熟练地掌握它的方法。

《复变函数》是物理与电子信息学类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处理电子信息问题的一些基本数学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数字信号处理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

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及学习其它课程有所帮助,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的基础性体现在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和掌握工程数学D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本课程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照“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基础理论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建构了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教学改革为依托、以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新体系。

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计算机维护及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课程的任务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工程数学D,要求较好地理解线性代数和复变函数的抽象理论,具有严谨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柝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领会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对地方综合院校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与研究

对地方综合院校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与研究

对地方综合院校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与研究根据教育部提出“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课程群改革与建设”的课程群建设思路,结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和学校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认真开展以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的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研讨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以及数值计算等相关课程的整合优化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鉴于工程数学程群建设是一项系统过程,首先要全面规划,突破单科教学,设置课程群,然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教学改革理念,加快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最后整合优化,完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层次.一、突破单科教学,设置课程群目前大多地方综合院校对于工程数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重视度不高,尽可能的减少学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为减轻较少学时对教学的限制,缓解庞大内容对教学的压力,必须突破传统的单科教学,探讨课程之间的内在,设置课程群,突出课程体系的主体结构.结合我校实际,公共数学教学部构建如下课程群.高等数学课程群: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大学文科数学,医用数学,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工程数学课程群:线性代数Ⅰ,线性代数Ⅱ,概率统计Ⅰ,概率统计Ⅱ,复变函数,数值分析.其中高等数学是精品课程,以此为龙头,带动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的精品课程建设,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数值分析统一在一起,综合教学.课程群的构建当然不是简单的课程集合,而是基于知识体系的课程模块,这还需大力地开发与研究.二、加强师资力量,研究教学改革课程群建设的主体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群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制度上,加强课程群所在教研室教学管理制度,经常开展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学和教改工作,如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与学术交流,形成固定的交流制度,互相听课,集体备课,保留个人空间,发挥集体优势等.在结构上,充分考虑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平衡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如年龄结构方面,应形成中青年教师为主体,比例在70%以上;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比例应在25%以上,符合主讲教师资格的比例在90%以上;学历结构方面,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的比例在80%以上,35岁以下教师应具有硕士学历等.课程群建设过程中,特别要重视教学改革研究,一方面积极探索先进的改革指导思想,汲取相关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有益成果,借鉴相关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成功经验,参加各类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研讨会,不断丰富教学理念,及时充实教学思想,并赋予行动. 另一方面认真衡量教学成果,研究课程课时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增减、不同教学体系的比较等方面带来的实际效果,同时也关注学生对教改的反应与认可程度,多次做调查研究,分析得失,从而积极做教学研究和撰写教研论文,甚至申报各级教研项目,完善并促进教学改革.三、加快教材建设课程群建设必须反映到教材建设上,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精神和要求,对大学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实施与课程群建设配套的特色教材建设工程,优化教学内容.首先立体构建,课程群理论、实验和素质拓展课教材一般要有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及学习指导书,构建成相对完整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其次因材定位,力求将系列教材精准定位在与本校类似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层次上,便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知识拓展等诸方面均要与目标对象有机衔接,打造合理的教材平台.最后拓展创新,教材注重科学思想及研究方法的介绍,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研究的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用数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传统内容与现代科学知识的合理融合,让系列教材尽量反映各相关学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四、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与研究,以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以及数值分析等工程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来展开.通过课程群建设,不断整合、优化这些工程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理顺课程之间的知识.一方面将原线性代数(Ⅰ)(Ⅱ)、概率统计(Ⅰ)(Ⅱ)等课的教学内容整合到工程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中;考虑到复变函数课程与高等数学课程的紧密,将复变函数课程的教学重新设计,大量使用比较教学法;对数值分析课程增加实验教学.另一方面,重新编订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大纲,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制作课程群的教学多媒体课件;自行开发课程试题库.利用学校络资源和丰富的媒介,探讨交互式双向教学;增加或革新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内容,提高学生理论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通过工程数学课程群建设工作,可以突破传统的单科教学,可以实现课程之间的整合优化,对于公共数学的教学有实际意义,可以提高教师队伍、教材和络教学的建设水平,最终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新工科院校数学分级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新工科院校数学分级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新工科院校数学分级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韩思雨;朱剑;卞继承;黄达
【期刊名称】《科技视界》
【年(卷),期】2022()20
【摘要】分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数学能力的深浅不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上采取不同级别教学,做到了因材施教,多维度教学,为个性化教学作出探索。

新疆工程学院数学课程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及立德树人的总目标的要求下采用分级教学形式,就目前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求能为新工科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3页(P127-129)
【作者】韩思雨;朱剑;卞继承;黄达
【作者单位】新疆工程学院数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应用型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2.应用型工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3."西方音乐史"课程在工科类院校中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
4.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数学"层次+模块"教学改革探索——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5.语文"分级+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施MS―EEPO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3页word资料

实施MS―EEPO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3页word资料

实施MS―EEPO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一、MS-EEPO要素组合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EEPO的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概念1.要素: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听、看、讲、想、做,加上动静转换这七个基本元素。

2.组合:不同要素的不同组合、排列,教学活动效果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它的组合形式有五千多种(5040),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3.要素组合方式的基本形态就是七个要素换着用。

充分调动学生感官,顺应学生学习心理、生理特点,让学生能全神贯注地学习,这样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

实施要义:“要素组合方式”课型,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活动,属于基础课型形态。

要素组合方式在九大课型的教学活动中所占的分量在60%左右。

我实施MS-EEPO高效课堂是以一个基础比较差的初二学生作为试验对象,每一个环节实施所花的精力与时间是比较多的,学生反应由慢到快,由不配合到配合,从厌学到爱学的转变,使我由衷地喜欢用这种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应用EEPO有效教学新理念,具体的操作实施,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知识性都得到了科学整合和发挥,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师生关系也变得很融洽,特别是在农村中学的教学改革中成效是相当大的。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EEPO的有效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课堂的调配、约定、单元组等要素组合方式充分使教师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高度参与教与学的活动。

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机械地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在相应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在日常的高效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以要素组合方式的“七要素”作为教学载体,循环利用不同的要素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挖掘学生潜能的目的。

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建设探讨

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建设探讨

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建设探讨一、课程目标《工程数学》是研究生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课程目标应该是通过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课程的目标包括:1. 建立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学习《工程数学》,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2. 培养工程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和仿真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中。

3. 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和综合应用数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工程优化、控制理论、信号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4.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且注重团队合作,促进学生的创新和领导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体系《工程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贴近工程实践,包括基础、拓展和应用三个方面。

具体来说,应包括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多元函数优化、复变函数、泛函分析等基础知识;同时也应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信号处理、控制理论、数值计算等工程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方法;最后还应包括工程实例分析、工程优化与决策分析等应用实际工程问题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对于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来说,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采用问题导向、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实例分析和仿真实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并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工程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训以及课程设计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工程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情景教学: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应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植入数学软件,构建新型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体系

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植入数学软件,构建新型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体系

12国 务 院 2 0 . 0 5年 颁 发 的 《 于 大 力 发 展 职 业 关
【 收稿 日期】 0 9 1 - 9 2 0— 0 0 【 作者简介】 周光 ̄ ( 5 -, , I 1 7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 E9 男 研究方 向: 高等数学 。
Z o a ga h u Gu n y
(c unE g er g eh i l ol eD yn i un 6 80 hn) S h a ni e n cnc l g, ea g c a , 10 0C ia i n i T aC e Sh
Ab t a tT i p p r ito u e eo main o t O le i ih r v c t n n e h ia olg s s sr c : hs a e n rd c s a r fr t f mah C U- n hg e o ai a a d tc nc c l e :u e o S ol l e Mah a , t ot r , o b e a ss n o n s ewh l r c s f e ma a h n , n rw a t c d amah s f wae t et sit t o l d u e i i t oe p o e so t t c ig a d d a h a t a tnh h t h e n w p f t o re ta h n y tm f ih r o ain n c nc olg s whc n l d sfu id f e t e o h c u s c i gs s y ma e e o g e c t a a d t h ia c l e , ih i cu e r n so h v ol e l e o k
ta hn se e c i gs tm y

一流本科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一流本科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一流本科背景下大学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作者:罗来珍李兴华赵辉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06期摘要:一流本科背景下,如何有效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众多地方性本科院校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学数学课程作为理工科高等院校重要的必修通识课程,是培养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通过推进大学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重塑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满足一流本科背景下对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一流本科;大学数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6-0061-02大学数学课程作为必修通识类课程,是培养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课程。

它不仅为学生后继工科专业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而且对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思维、辩证理性思维等综合思辨能力,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一流本科背景下,对大学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教学模式的改革带动其他环节的改革,将学生互动学习、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结合当前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巨大优势,全面深入实行启发式交流、互动式交流、探究式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

以教学模式改革带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个维度的改革,建设大学数学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推动大学本科数学课程的体系建设,促进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整体变革。

一、以终为始,明确教学目标目标始终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统领,通过确定一门课的课程目标来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由此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任课教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活动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学生明确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这是所有教学活动的最好开始,也是所有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

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
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近年来,STEM教育理念的崛起使得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工程类高职学校
学生数学素养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面对STEM教育理念的构建,工程类高职数学教
学模式也应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努力探索。

首先,要根据STEM教育理念,以“动手操作为主”为宗旨,把实践性教学活
动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实例设计,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体验、感悟、思考、探究,积极参与实践操作中,从而发挥学生自身潜能。

其次,注重知识的深度,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更加认真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概念化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协作思维、创新思维,更加深入的学习数学。

此外,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让数学在实践中更活跃、更有意义,以供工程类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就业市场。

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门及政府应加大对工程类高职学校数学教学的支持力度,
提供更充足的资金,聘用过硬的教师,使之成为一流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实践为主、有创新精神的高职学生。

综上所述,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应结合STEM教育理念,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宗旨,做到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扎实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掌握就业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领悟能力,以求助学生日后投身于社会保证学生充满活力和实用性的发展。

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建设探讨

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建设探讨

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建设探讨《工程数学》课程是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这门课程主要涉及数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概率与统计等内容。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研究生能够掌握数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数学支持。

地方理工类高校应该加强《工程数学》课程的建设,以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地方理工类高校应该重视《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更新与选材。

由于工程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与应用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研究生在课程学习中需要接触到最新的理论和方法。

地方理工类高校应该加强与实际工程应用的联系,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了解最新的工程数学理论和应用,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选材。

地方理工类高校应该加强《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优质教育的基础,只有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才能够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数学素养。

地方理工类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高校还应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鼓励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地方理工类高校应该加强《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高校需要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可以引入案例学习、实验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实际的应用例子和实验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高校还应该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设置合适的实践环节和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地方理工类高校应该加强《工程数学》课程的评估和质量保障。

通过完善的评估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高校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课程建设提供反馈和指导。

高校还应该鼓励研究生参与课程建设和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课程的不断完善提供动力。

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教育中的《工程数学》课程建设需要加强。

通过教学内容的更新与选材,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评估和质量保障,可以提高研究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建设探讨

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建设探讨

地方理工类高校研究生《工程数学》课程建设探讨随着国内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供给日趋紧张,传统工程建设面临着许多困境,同时,技术的快速更新也使得建设工程的数学基础需求愈发广泛和深入。

因此,对于地方理工类高校,建设一个符合实际需求的《工程数学》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目标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适合地方理工类高校的《工程数学》课程。

一、目标定位地方理工类高校《工程数学》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在理论和技能两个方面的能力。

在理论方面,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解法方法,轻松地应用于工程实际问题中。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该能够善用计算机软件及MATLAB等工具实现指定功能,达到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目的。

同时,要引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工程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培养出自主探索和独立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内容地方理工类高校的《工程数学》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工程实际需求来制定,要紧跟时代潮流,反映最新技术应用的成果,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分为两部分,理论和实践,理论:一般而言,课程的内容应包括环境与工程应用数学、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最优化理论等所有重要的数学概念,要求对每个概念和方法进行详细解释,推导,加入理解和分析方法。

多样的解题技巧和问题实例加以练习,独立归纳总结,打牢理论基础。

实践:在实践方面,应促进学生理论运用技能的提升,侧重于应用场景训练,主要推进计算机软件和MATLAB的实践案例,让学生实际操作应用数学所学,加深理论记忆。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工程数学》课程成功的关键,需要采用一些可持续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解释中,教师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把概念点讲解,为学生打开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讨论,会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教师讲授中加入模拟演示,即给学生预先做模拟解决方案的机会,激励学生进行实验和应用数学的演练。

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eMa”教学模式构建

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eMa”教学模式构建

[摘要]探讨了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性地提出“e-M-a ”的教学模式,即数学为主,工程及应用为辅的课程教学形式,并具“专业情境+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

从师资高效融合、教学内容选择、课堂组织和设计、考核方式多元化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工科类;工程数学;“e-M-a ”;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4-0076-02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e-M-a ”教学模式构建①张海娥(唐山学院基础教学部,河北唐山063000)一、引言地方型本科院校定位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以唐山学院为例,工科专业学生数量占总人数的3/5。

工程数学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鲜有机会了解其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造成学无以致用。

另外,工科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中的难题最终归结为数学问题,导致学生和指导教师对数学教师提出质疑,所以,如何改进工科类工程数学教学模式,如何解决工程数学与学生后续课业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教学成果[1-9]。

特别指出,王培光[1]以课程内容的整合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华杰、常喜等[2]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特点,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卢磊[3]研究了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上述教学成果大都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体系的改革,而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果还很少见。

本文将构建“e-M-a ”的教学模式[e (engineering )工程、M (mathematics )数学、a (application )应用],即数学为主,工程及应用为辅的课程教学形式,旨在培养具备良好数学功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回归教育初衷。

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e-M-a”教学模式构建

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e-M-a”教学模式构建

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e-M-a”教学模式构建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社会对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型院校的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受限于条件与资源,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种适合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e-M-a”教学模式备受关注。

通过电子化(e)、多媒体化(M)与自治学(a)相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e-M-a”教学模式构建,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概述,分析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特点,研究“e-M-a”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与步骤,评估实施效果并展示成果,最终形成结论总结并展望未来,为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e-M-a”教学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采用“e-M-a”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工程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积极性。

地方型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单位,承担着培养各类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

构建“e-M-a”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地方型院校的教学水平和竞争力,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科人才奠定基础。

工程数学作为工科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e-M-a”教学模式在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中采用“e-M-a”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及其实施效果评估,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拓展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2024年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范文

《2024年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范文

《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愈加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素养。

在此背景下,整合性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该理念强调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工程类高职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模式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二、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特点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大学科的相互融合,具有以下核心特点:1. 跨学科性: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将四大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机整合。

2. 实践性:注重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以应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挑战。

4. 综合性: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三、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在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2. 跨学科融合:将数学与其他工程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融合,形成综合性的教学内容。

3. 实践导向:注重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 创新驱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而言,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设计:根据工程领域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综合性的数学课程,将数学与其他工程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机整合。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4年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范文

《2024年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范文

《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其中,STEM教育理念(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整合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构建适用于工程类高职的数学教学模式。

二、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

这种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

在工程类高职教育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挑战当前,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多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缺乏与实际工程的联系。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工程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工程领域的需求。

四、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为了构建适应工程类高职的数学教学模式,我们需要将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中。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跨学科知识融合: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工程等)的知识进行融合,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能够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综合素养。

2. 实践导向的教学内容: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强化工程应用:将数学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G背景下独立学院工程数学OBE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5G背景下独立学院工程数学OBE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5G背景下独立学院工程数学OBE教学模式改革初探李凤萍[摘要] 基于OBE教学理念,独立学院的工程数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改革。

介绍OBE基础理念和5G技术现状,分析独立学院工程数学教学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基于5G和OBE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重点将OBE中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引入独立学院教学中,并加入5G信息传输技术快速获取学生基础数据并形成成果反馈,从而建立和完善一套多元化、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及全新的教学质量评估。

将具体方案应用于独立学院工程数学教学改革试点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教学的效果,进一步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 OBE教学理念;5G;工程数学;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工程数学是理工科和经管类专业本科非常重要的数学基础课。

在本科阶段的很多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都要依靠工程数学中的基础知识。

通过工程数学的基础教学,学生能够不断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一些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也能够联系上工程数据中的一些数据理论和方法。

本文首先以当前独立学院已经开设的工程数学为例,对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OBE 的基础教学理念引入到教学中来,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入了5G 信息通信新技术手段,能够更好地形成OBE 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核心。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构建一套工程认证背景下的工程数学教学改革新模式。

1.核心概念概述1.1 工程学习在培养工程师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在大学教育阶段,在预备教育阶段普通中学的文化基础教育中也略有涉及。

1.2 工程体验在培养工程师的过程中,联合工程学习和工程专业实践的中介桥梁,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工程师大学教育阶段和工科应届毕业生的初入职场阶段。

1.3 工程实践在培养工程的实践过程中,工程师的专业实践过程,大部分发生在工程职场中。

2.总体研究框架本文的总体研究框架如图1 所示:图1 总体研究框架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运用对比研究,重点体现引入5G 技术及新的OBE 理念后的教学模式对比,总体研究框架共包含五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针对国内外进行OBE现状及工程教育现状调研,总结当前研究进展情况,确定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针对第一部分现状,总结当前工程教学在独立学院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问题;第三部分:结合多年来的独立学院工程数学教育经验,确定在OBE 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确定改革思路和方案;第四部分:依托当前5G 技术,探讨形成基于OBE 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第五部分,研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并对比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对比,总结在引入5G 技术及新的OBE理念后的教学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型院校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e-M-a”教学模式构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地方型院校
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
学质量,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提出了“e-M-a”教学模式构建。

一、“e-M-a”教学模式的内涵
“e-M-a”教学模式是指在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中,通过电子化(e)、模块化(M)、交互式(a)的教学方式,构建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电子化”是指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展网络教学、在线交流和资源共享;“模块化”是指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形成
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将每个模块进行独立教学和评价;“交互式”是指通过学生和教师之
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1. 电子化教学
在工科类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资源,构建在线教学平
台和资源库。

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发布课程教学内容、学习资料、教学视频等资源,学生
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教师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在线讲解、答疑和作业
布置,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在线互动和交流。

将工程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将整个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模块,形成完整的
教学体系。

每个模块都具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学生可以
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节奏,独立地学习每个模块,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评价。

这种模块
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3. 交互式教学
在工程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交互式教学工具,如在线讨论平台、虚拟实
验室等。

通过这些工具,学生可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的交流和讨论,共同探讨问题、
解决难题。

通过模拟实验和应用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和创新思维。

1. 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电子化教学,可以实现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的共享,学生可
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模块化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
习计划和能力进行学习,更加高效地掌握知识。

2. 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交互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模块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每个模块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这些都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学改革。

通过“e-M-a”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
方法的更新和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也可以促进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教学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适应
“e-M-a”教学模式的需求。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使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
电子化教学平台和交互式教学工具,开展模块化教学。

2. 完善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应该建设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

也要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保障“e-M-a”
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校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主动借助网络资
源进行学习和研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4. 加强教学管理和评估。

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监
控教学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e-M-a”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