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目入静法
入静的十种方法

4、自训法:这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办法,当上述三种入静法均告失败,一般是暂不练功,把功收掉在下一次再练习,不予勉强。本法是用一些扪心自问的话来激励自己,如“修禅威力无量,勤修苦炼坚持内外合炼……”“自持三尺剑,斩尽九丈妖”等等,或用自己喜爱的名句、名诗,默念默诵。这是由一次入静过渡到另一次入静过程中,控制杂乱思想的另一手在练功时,默念呼吸的次数(一呼一吸为一次)“一,二,三,四……”从一至十,从十至百,用单纯的默念呼吸来转移杂乱的思想,有帮助入静的作用。逐渐杂念没有了,数念也逐渐地被自己忘记,渐渐地进入安静阶段。
3、数字法:在杂念丛生,上述手段失败时,可以用这个方法,即反复默念“一,二,三,四,……十”,念时不能太快,太快了会影响入静,反而起副作用,要在心中默念,音调要由高到低的似带弧形,长而柔和,但千万不要出声,如此由一到十,反复默诵。这一办法,过去有人用来做催眠,当可用在此以助入静。
8、视物法:这也是一种因势利导的办法,将自己最喜欢的物件,如:美丽的花朵,可爱的雕塑像,名人名画,玻璃缸的金鱼,等等,放在前面,眼睛微微张开,含情欣赏,这也能带来导致入静的良好刺激,使思想逐渐入静下来。等到杂念已悉尽消除时(或至少逐渐减少而不是接连出现时),可轻轻闭上眼睛,逐渐着意意守物景,以达到入静的阶段。
10、自然法:在自我难以入静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在意守部位,一般在丹田(一般指脐下一寸半)的位置,升起一轮明月,此月分外皎洁;或自身置于一桃花村中,绿树成荫,落英缤纷;或在美丽的青岛之滨的海滩中游泳,置身于涟漪荡漾的万顷碧波中。在做这些暇想时,悠然自得,静坐者面带笑容,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融化在这些意象和事象中。这样,就不知不觉地被引导到自我入静的境地。
1、默念法:当静坐时杂念较多时可默念一些短小精悍的词句,如“松……”“静……”“松静……”“松静消杂念……”“身体安静……”以上例句,择一而用,念时不出声,尾声拖长,以自己听得见为度。也可以根据自己在静坐中出现的急燥情绪而引起思想分散和具体情况,默念“不要急……”“慢慢练……”,字数不要太多,一般以五六个字(不宜超过)为适量,以助入静,以此来替代那杂乱的思想。
静坐养生法

静坐养生法一、什么是入静入静是气功锻炼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体育、武术等其它健身方法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入静,又常被称为打坐入静,就是双腿盘坐,闭目凝思,排除杂念,细长呼吸,抛却思想上的种种烦扰,以精赤的单纯开创出一个内心的无限,松松爽爽地投入逍遥游,让空澄的心灵与浩淼的宇宙进行着不断的能量转换。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入静就是自我催眠,即通过自我暗示,使自己的意识从普通清醒状态逐步过渡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
入静,是一种“关心自己”的保养功夫,不光是佛家、道家强调,儒家也很讲究,是所谓“闭目养神”者也。
大量的实验表明,我们沉浸在入静的境界之中,就会产生心情宁静、周身融融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实在是一种高级而并不奢华的享受。
如果能在一天的忙碌之后,挤出一定时间盘腿入静、闭目养神,暂时摆脱世俗的滚滚浊流,抛却纷杂事务的缠绕,定会受益无穷!二、入静的养生意义静坐少思寡欲,冥心养气存神,是谓修真要决。
入静的意义多多,下面重点介绍三点。
1、有利于减低焦虑、稳定情绪。
练习打坐入静,要求排除杂念、松静自然,实现从里到外的放松,这样,日常生活中带来的肢体上的疲惫感和内心的焦虑感,都会随着这种放松的状态而大大降低。
已有的研究指出,静坐时,人的呼吸次数每分钟减少大约5次,皮肤带电反应减少70%,心跳次数每分钟减慢约24次,增加脑波中的α波,肌肉紧张的程度也大大降低,血压也相对平稳。
有静坐经验的人,心跳减慢现象更为明显。
当他们在受到刺激时也会改变心率,但却比没有静坐经验的人,更容易恢复正常心率。
有的人练习打坐入静以后,睡眠减少了,但睡眠质量大大提高,睡醒后的精力充沛了,工作起来毫无倦意,因而静坐被人们称为是一种更高级的休息。
2、能够治疗多种疾病。
生命本身都有一定的自行修复功能,这也是一种潜能。
这种潜能如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体内的疾病就会得到有效的抑制,紊乱的生理功能就会趋于协调并逐步恢复正常,坚持长期锻炼,可以使人体器官的某些实质病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修复。
《闭目养神中医静养经络养生》

《闭目养神——中医静养经络养生》<p class="MsoNormal"style="mso-margin-top-alt:auto;margin-bottom:0cm;margin -left:74.75pt;margin-bottom:.0001pt;text-indent:18.0pt;line-heig ht:18.75pt;mso-outline-level:2;mso-list:l0 level1 lfo1;tab-stops:list 74.75pt;background:#FBFBFB"> 张海生北京生远堂中医研究院院长,师从于五代家传中医杨玉峰先生及六代家传中医杨军老师20年。
临床师承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杨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治未病健康服务站站长、北京大学MBA 健康协会会长和中国保健协会减肥分会体重控制专家。
师从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罗根海教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张其成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治未病及健康管理。
编著《闭目养神——中医静养经络养生》一书,<p class="MsoNormal"style="mso-margin-top-alt:auto;margin-bottom:0cm;margin -left:74.75pt;margin-bottom:.0001pt;text-indent:18.0pt;line-heig ht:18.75pt;mso-outline-level:2;mso-list:l0 level1 lfo1;tab-stops:list74.75pt;background:#FBFBFB"> 中医闭目静养的锻炼可以使人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达到天人相应、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脏腑协调、经络通畅、身心康泰、延年益寿、开发智力、激发人体浅能的目的,可以在预防、治疗、保持人体健康和激发特异潜能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闭目养神15 法

舍 , 目独 坐 , 闭 眼珠 上视 , 聚 头 刻 ,这 对迅速 恢复 精 力和养 生保 神
顶 , 微 仰 面 昂首 , 松 思 想 , 微 放 尽 健 都 大有益处 。
1 . 目回忆 : 3闭 随着 年龄 的 增
长 , 的记 忆 力 日渐衰 退 , 常会 人 常
量默 忆 、想 象能愉 悦 身心 的得 意
1 . 目释 烦 : 言道 : 眼 不 遇到 忘记 某个人 的名 字 、想 不起 0闭 常 “
欢愉之 往事 , 即可心神 平衡 , 悲伤 见 , 不烦 。这话 很有 道理 。 心 ” 遇到 某件 事。此 时不妨 闭 目静 养几 分 使全身放松 , 心平 气和 , 或许 烦乱之 情逐 渐消 失 。 繁 杂吵 闹的场合 、 自己不愿 看的 钟 ,
精 学克 劳瑟发 现 ,如 果不 是严 重 的 “ 神 畅游 ” 非 常有 利 于 身心 健
5闭 目卧思 : . 即卧 而不 寐 , 闭 高血压 患者 ,经常 晒太 阳就 能 够 康 。 l. 目静 息 : 果暂 时睡 不 5闭 如 目臆 想。 在这 种 思维状 态下 , 大脑 降低 血压 。 当人 的 皮肤 受到 阳光
1 目静 心 : 诸 事纷 扰 、 . 闭 在 头 感染 和哮 喘 患者 , 昏脑 涨 时 , 一 清静 之 地 , 找 正襟 危 闭 目静 养 以 培 补
坐 , 目闭合 , 匀呼吸 , 守丹 元 气 。 双 调 意 田。 良久 则心平 气和 , 心静如 水 。
8闭 目赏 乐 : .
北京 大学衰老同 时用 可 离开是 非之地 , 目思量 。研究中 心增 进 大 脑 活 动 。 闭
双 手食 指 指 端 轻 轻 按 压 在 眼 睑 调 节 中枢 神 经 系
护眼功法六种

晚上可以用香,也可用一个绿色的发光二极管,用两节干电池即可点亮, 很省电的,五号电池都可用一百多个小时。发光二极管价很低,五毛钱以内,也可在有些旧 电路板上拆,用交流电变压也行。也可用日光灯上的起辉器氖管串一个高阻值电阻器做照明。
②运视功:指沿眼周围运视法。功势要领同前,闭目、松体,意念集中, 先闭目内视双眼上下,左右,正视,然后从左至右、后从右至左旋轻练习。重复练习九次。
③运点功:指运气时选某一点的练法。功势与要领同前。闭目、松体、意 念集中,先远望数米内的某一固定点。(如树木或花草)眼目虎视即瞪视,然后闭目内视。双 眼一睁一合。如此重复九次。
(十)点按“巨 ” 以点按为主,用两手食指同时点按,按时吸气 18 次,松手时呼气 18 次。
(十一)转睛 合目凝神,眼球向左转动 14 次,同时吸气;随即向右转动 14 次,同时呼 气。然后定神片刻,双眼忽然睁开,注视前方一点,约半分钟。
(十二)揉“太阳”,浴面收功 1.以两手拇指取“太阳”穴、另四指贴前额,用两拇指掌同时轻揉“太阳 “穴 18 次。 2.将两掌心搓热“浴面”,两手由唇下“承浆“穴沿鼻梁直上至“百会” 穴,经后脑部,过后颈,沿两腮返“承浆”为一周。如是,做 36 次收功。
④运按功:即运气于手指以意点按眼部经穴法。功势与要领同前,闭目、 松体、意念集中,意领气于两手剑指(食指或中指)进行点按。运按的路线有三条:甲:先 从百会,然后气沿督脉,经神庭注入印堂穴(即百会→神庭→印堂)。乙:再沿双眼周围循穴 进行。即从印堂→攒竹→鱼腰(沿眉)→丝竹空,眼角→球后→承泣→健明→崐终于睛明, 运按一周。即先从左眼眉弓至右眼眉弓,反自右眼眶下,顺逆方向各七圈。丙:再从百会→ 印堂→分循两眉左右绕眼睛周围,经睛明下至鼻旁两迎香穴会于人中,顺前胸下至丹田重复 练习。
内视及内视疗法

内视及内视疗法一、内视内视指在排除外界干扰,没有浮思杂念的情况下,合闭双目,观窥躯体某一部位。
又称内观。
其目的是为了入静,《青华秘文》曰:“心之不能静者,不可纯谓之心,盖神亦役心,心亦役神,二者交相役,欲念生焉。
心求静必先制眼,眼者神游之宅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故抑之眼而使之归于心。
”故以目内视时,思想集中,元气充沛,返视内照,心平躁释。
修炼时,凝神安息,舌柱上腭,心目内注,俯视丹田,很快就能入静。
内视也就是气功中的“存想”,而“存想”有很多异名,如内照、返观、存思、默照、采外景、守内景等。
存想的内容可分以下几类:①色彩鲜明、绚丽的视觉形象,如“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②自身脏腑器官的某种模想,如“意守丹田、观脐如豆大”;③寒热对治法,是根据不同的病征,以热治寒,以寒治热的方法;④存想具有巨大威力的自然现象或作夸大的想象,如“存作大雷电,隆隆巍巍,走入腹中,为之不止,病自除矣。
”(《无生经》)还可以“思心气上下四布,正赤同天地,自身大且长,令人气力增益”(《诸病源候论》)。
在中国传统的气功中,常常通过“内观”来达到调神的目的,而“内观”实际上就是内视。
“内观”的具体做法包括:①观想体内的感觉或活动状态,比如“任督脉循行”(即大、小周天);②内“视”脏腑的形象(存想内景);③悬想某特定事物的形象(外景与内景相结合存想)。
内视是在环境安静、心情平静、全身放松、主观上有意但却不是用意刻求的特定的条件下出现的。
它与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思考迥然不同,后者是在意识高度清醒,意识严密支配注意的情况下实现的;而冥想是在意识清醒但未达到“警觉”的程度,意识的清醒程度下降但又未达到昏睡程度的情况下进行的。
《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论内视:“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
”《紫度炎光内视中方》曰:“常欲闭目而卧,安身微气,使如卧状,令旁人不觉也。
乃内视远听四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
站桩打坐内视入静法(道家的秘法)

站桩打坐内视入静法(道家的秘法)
站桩打坐内视入静法(道家的秘法)
这个是道家的功夫,以眼神和注意力修炼的方法,练习后精神会迅速得到提升,并且没有其他功法那么单调乏味,很容易入静。
很适合练习其他方法不得要领或者容易烦躁的同学。
站桩打坐的时候都可以。
闭目内视。
就是闭着眼睛,心神通过眼睛看身体的内部,修炼好了有可能能看清楚身体的内部,那你身体有什么问题就一清二楚了。
注意了,是看身体的内部,下面不重复提醒你了。
眼睛从内视头顶开始沿着头部一点点往下看往下走。
头部,颈部,左肩膀,往下大臂,手肘,小臂,手腕,手掌,五指。
再从左手五指原路返回到左肩膀,然后从胸部到右肩膀,往下和左面一样的到五指,再从五指回到右肩膀。
然后从胸部一点点下降到上腹部,下腹部,直到和两大腿连接处。
然后左胯,左大腿,膝盖,小腿,脚掌,脚趾,再原路返回到左胯。
然后再从左胯内视到右胯,然后和左面一样到脚趾再原路返回到右胯。
然后再从下腹部到上腹部到胸部再到左肩膀后一点点到五指再原路返回然后再右面重复一遍。
然后再回到胸部往上到颈部,头部,到头顶结束。
桩子说全部是用眼神内视身体的内部,一点点的不间断的反复扫描内视自己的身体。
有任何感觉舒服的不要留恋,难受的不要排斥,之前出现过的美妙感觉不要期待,平常心对待这一切出现的感觉。
我们要做的就是重复重复重复,从头顶到脚趾,再从脚趾到头顶,就这样轮回。
病灶的地方可以稍微多停留一会,至于多久自己做主,一般两三分钟之内吧。
练习这个有些敏感的同学会眼睛看到光色,还是一样的原则保持平常心,视而不见就对了。
黄帝内经闭目养神的十三种方法

黄帝内经闭目养神的十三种方法黄帝内经强调养生,其中闭目养神是其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以下是黄帝内经中闭目养神的十三种方法:1. 静坐闭目:这是最基本的闭目养神方法。
要在安静的环境中坐下来,闭上眼睛,让心灵得到放松和休息。
2. 睡觉闭目:在睡觉时,也可以闭目养神。
睡眠是人体养生的一个重要部分,闭目养神有助于加深睡眠,缓解压力,提高免疫力。
3. 沙发闭目:在家里的沙发上,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
这可以缓解疲劳和压力,让身体得到恢复。
4. 步行闭目:在安全的环境下,可以在外面闭目散步。
这可以帮助身体放松,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5. 手摸闭目:闭上眼睛,用手指轻触自己的眼睛和眉毛,可以帮助缓解眼部疲劳和头痛。
6. 足疗闭目:在足疗店里闭目,享受脚底按摩的同时,也可以让整个身体得到放松,帮助缓解压力和疲劳。
7. 温泉闭目:在温泉中闭目可以享受泉水的舒缓和放松作用,并且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和废物。
8. 瑜伽闭目:瑜伽练习中,闭目可以帮助身体和心灵更好地放松,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和协调能力。
9. 冥想闭目:冥想是一种专注于内心的练习,闭目可以帮助人更好地聚焦在内心上,减轻压力和焦虑,提高幸福感。
10. 音乐闭目:在安静的环境中听音乐,闭目可以帮助人更好地享受音乐,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情绪问题。
12. 艺术闭目: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闭目可以帮助人更好地陶冶情操,提高心灵的素质和修养。
13. 读书闭目:在阅读的过程中,闭目可以帮助人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知识,加深思考,提高智力和学习能力。
总之,闭目养神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户外,只要能够让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都可以是一种有效的闭目养神方式。
养生健康大宝典-气功疗法-气功练习入静法

养生健康大宝典-气功疗法-气功练习入静法
入静是在气功锻炼过程中,思维活动相对单一化,杂念减少,对人体内外环境刺激信号反应减弱,高度宁静,轻松舒适的一种状态。
进入“入静”的状态的要点是:
①练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凡与练功无关的一切事情都暂时撇开,把心思全部集中到练功上来。
要有一个培养练功情绪的过程,大约需要5~10分钟。
这样就可使练功中杂念减少,易于意守,从而入静。
②练功要选择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
练功入静时,外界的声响很易觉察到。
遇到这种情况,要做到“充耳不闻”。
一般说来,练功者
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即使在比较杂乱的环境中也能安静地练好功,达到入静的要求。
③练功时要调整好姿势和呼吸。
当姿势不正确,全身某些肌肉不能放松而处于紧张状态时,必然影响入静;呼吸对入静的影响更加突出。
意守是入静的手段,意守某部位之初,均由意守呼吸开始,而呼吸调整直接关系到能否入静。
“息调则心定”,即是上述关系的概括。
呼吸悠、匀、细、缓的活动本身可成为单一良性刺激信息,而有助于入静。
眼保健操

第一节闭目入静本节为眼保健操的预备式。
动作要求:坐姿或站姿。
双脚分开与肩等宽,双臂自然下垂,身体保持正直,全身放松,两眼轻闭。
动作重点:两眼轻闭,切勿睁眼。
作用:可缓解睫状肌紧张,消除视力疲劳。
第二节按压睛明睛明穴位置:双眼内眼角。
动作要求: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双侧睛明穴,其余手指呈握拳状,每拍按压一次。
作用:具有防治视觉昏蒙的功效。
第三节:按揉太阳、攒竹,抹刮眉弓太阳穴位置;眉稍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寸凹陷处。
攒竹穴位置:位于眉毛内端。
动作要求:第一、二个八拍,双手拇指按揉太阳穴,食指按揉攒竹穴,每拍按揉1次。
第三、四个八拍,双手食指弯曲,余指握拳,由眉毛内端向外抹刮,每2拍抹刮1次。
动作重点:对太阳穴和攒竹穴采取按揉手法,而不是挤压。
抹刮眉弓时,采取由内向外的方式进行。
作用:防治眼病和视力减退。
第四节:按压四白取穴法;先把左、右食指和中指并拢对齐,分别按压在鼻翼上缘的两侧,然后食指不动,中指和其他手指缩回呈握拳状,食指所在的位置便是四白穴。
动作要求:每拍按压四白穴1次。
动作重点:取准穴位,采取按压手法,而不是按揉手法。
因为按揉穴位不易准确。
作用:防治眼病。
第五节:捻压耳垂,转动眼球动作要求: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夹住耳垂,每拍捻压1次。
转动眼球,第一、二个八拍眼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左、下、右。
第三、四个八拍眼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右、下、左。
每拍转动一个方向。
动作要点:耳垂采取捻压手法,而不是挤压和按压手法。
转动眼球时,头部不动。
作用:耳垂上有两个主治眼病的穴位。
转动眼球,可缓解眼肌的紧张度。
第六节揉捻合谷,眺望景物合谷穴位置:位于拇、食指掌骨间,微偏食侧凹陷处。
动作要求:第一、二个八拍右手拇指压于左手合谷穴,食指垫于掌面与拇指呈对应位置,每拍揉捻1 次。
第三、四个八拍,双手轮换,每拍揉捻1次。
与此同时双眼远眺晃物。
动作要点:合谷穴采用揉捻手法。
远眺景物与揉捻合谷穴同时进行,但须注意,远眺时应背向阳光,尽里望远处目标。
怎样拴心猿锁意马?

怎样拴心猿锁意马?(几则很实用的入静方法)不论是修行人还是普通人,每一天能能给自己留出一段时间让我们的大脑停下来休息休息这才是身心健康的人必须做的事情,就像吃饭睡觉一样。
不要以为我们动脑筋,思考问题,大脑不停地运转是免费的午餐,什么也不付出就白白地使用大脑,不是这样的!我们常说“劳心费神”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动脑筋耗的是心神,心神是能量体,也就是说我们动脑筋消耗的是能量,消耗的是我们的寿命。
真正会用脑的人是知道用脑是耗神的但同时也知道怎样养神。
我们常说“闭目养神”就是一种养神的方法,闭目养神实际上就是拴心猿锁意马的过程。
心静时我们感觉不到心的存在,念头出来了心就出来的,这时候的心就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东跑西颠没休没停,所以有个词叫“心念”,心是以念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还有个词叫“心意”,心动了意念或意识就出来了,心出来后就叫意念或意识,它就像脱缰的野马狂奔不停。
那么怎样拴心猿锁意马呢?方法有很多,根据末学的经验做到以下几点就不错了。
1、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认真真,一心一意地去做,不要一边干着活一边想心事,全身心地投入。
2、到公园、街上欣赏景色、街景,无论我们看到什么景色或什么稀奇古怪事情都不要动心去评论、去判断它们的是非好坏,也就是说看就是看,可以认真地、仔细地看但就是心不升起任何意念,不带任何自己的主观看法。
3、吃饭就是吃饭,不要一边吃饭一般说话或一边想心事,不管饭菜是咸是淡,是甜是辣,也不要判断,感知到就可以了;另外,吃的每一口饭都要知道它到了什么地方。
4、走路或散步就是走路和散步,也不要一边走路一边说话或想心事。
如果你养成了早晨散步的习惯,那末学建议你按照我说的方法试一试。
散步时把注意力放在脚底下,两眼平视前方,你要准确地知道每一步都是怎样落地的,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路------脚板要落到实地上,要在地上留下你整个的足印而不是一部分。
只要你大脑一溜号你就不知道那一步或几步是怎样落地的,如果道不好走,肯定有东西绊你或硌你一下。
什么儿童容易近视 教你如何保护眼睛

什么儿童容易近视教你如何保护眼睛人体器官中,眼睛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多儿童都有了近视的症状,那么,哪几类儿童最容易近视?一、哪几类儿童最容易近视1、早产儿童早产2周或2周以上的小儿,其在儿童期常发生近视眼。
这些儿童发生近视眼的机理,与低出生体重儿童发生近视眼的机理是一样的。
2、睡觉时间少的孩子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加速期,特别是7—9岁和12—14岁时,如果孩子睡眠时间减少,或人为剥夺睡眠时间(功课负担过重),会引起部分儿童发生近视眼。
3、父母为近视眼的儿童近视的遗传程度随度数的加深而增加。
一般来说,300度以下的近视与遗传关系不大:300—600度的近视与遗传关系密切;600度以上的近视几乎都与遗传有关。
4、低出生体重的孩子凡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克的小儿,其在青春期前容易发生近视眼。
这主要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童的先天发育不良,后天遇到不良因素导致眼轴发育过长所致。
保护眼睛的方法1、闭目放松法静心闭目片刻,以两掌轻捂双眼,两肘支撑在桌子边沿,全身肌肉尽量放松,30秒钟后,睁眼闪眨多次。
每日做3-5次。
此法能明显改善视力,特别适用于经常阅读和写作的中老年人。
2、入静养目法端坐,全身放松,眼微闭,双手放在膝头,手心向上(有心脑血管病者手心向下),心中反变意想:我在气中,气在我中,天人合一,气为我用,静养15分钟,然后慢慢睁开眼睛,深吸三口气,气沉下丹田。
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3、远眺按摩法每日晨起,在空气新鲜处,闭目,眼球从右到左,再从左到右各转5次,然后突然睁眼,极目远眺;平静端立或坐定,用眼依次注视左、右、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反复5次;用洁净的两手中指由鼻梁两侧内角鼻凹处开始,从上到下环形按摩眼眶,然后眨动20次。
4、转动眼球法坐在床边或椅上,双目向左转5圈,平视前方片刻。
每日早晚各做一次,不要间断,日久必见成效。
青少年近视眼者长期锻炼也有良效。
入静的十种方法

10、自然法:在自我难以入静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在意守部位,一般在丹田(一般指脐下一寸半)的位置,升起一轮明月,此月分外皎洁;或自身置于一桃花村中,绿树成荫,落英缤纷;或在美丽的青岛之滨的海滩中游泳,置身于涟漪荡漾的万顷碧波中。在做这些暇想时,悠然自得,静坐者面带笑容,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融化在这些意象和事象中。这样,就不知不觉地被引导到自我入静的境地。
2、数息法:在练功时,默念呼吸的次数(一呼一吸为一次)“一,二,三,四……”从一至十,从十至百,用单纯的默念呼吸来转移杂乱的思想,有帮助入静的作用。逐渐杂念没有了,数念也逐渐地被自己忘记,渐渐地进入安静阶段。
3、数字法:在杂念丛生,上述手段失败时,可以用这个方法,即反复默念“一,二,三,四,……十”,念时不能太快,太快了会影响入静,反而起副作用,要在心中默念,音调要由高到低的似带弧形,长而柔和,但千万不要出声,如此由一到十,反复默诵。这一办法,过去有人用来做催眠,当可用在此以助入静。
5、天地存一物法:在自然界有的一些单调音响,如轻微的机器声(夏天的电风扇的嗡嗡声),秋天的唧唧鸣叫的草虫声,吱吱的小鸟叫声,淙淙的流水声,雨打檐瓦声……总之,在自然界中一切柔和,有节奏的音响,均能有助于入静;而自己的意念慢慢的只存到这个声音的寄托上,如天间只有此物了。
6、忆音法:如果在静坐时,用“天地存一物”法,无声音可寄托,那么静寂无音的境地本来就是一个良好的环境;但还是不能入静,又找不到一个可借的物音,那就可以用回忆的办法,用“天地存一物”办法中的那些声响,在自己思想中占一个位置,使这些良性的单调、柔和、有节奏的音响在自己意守部位回荡,使人感到轻松自在。用意不可牵强执着,仿佛若有若无,逐步达到入静的目的。
1、默念法:当静坐时杂念较多时可默念一些短小精悍的词句,如“松……”“静……”“松静……”“松静消杂念……”“身体安静……”以上例句,择一而用,念时不出声,尾声拖长,以自己听得见为度。也可以根据自己在静坐中出现的急燥情绪而引起思想分散和具体情况,默念“不要急……”“慢慢练……”,字数不要太多,一般以五六个字(不宜超过)为适量,以助想事物。但是,在不能入静,杂念丛生时,不妨因势利导,如回忆生活中一些愉快的往事,特别是亲身经历中的感受最深,最有回忆意义和趣味的事。如祖国名胜古迹,一次值得欣慰的纪念,和朋友的一次畅叙谈心,远方的友人,等等,但这千万要注意只想某一件事或物,不要牵涉太多,仅只圈定在一个最佳的镜头,否则,更进一步引起暇想,那就再也不能入静了。这主要是用突出一点来抑制其他的杂念。
黄帝内经闭目养神的十三种方法

黄帝内经闭目养神的十三种方法
1.静坐闭目:双手合十放于腹部,闭上双眼,调整呼吸,使呼吸平稳缓慢,集中注意力,使心境平静。
2. 夜间闭目:睡觉前闭上双眼,调整呼吸,放松身体,避免过度思考,让身体和脑子得到充分的休息。
3. 静坐观想:闭上双眼,用意念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健康、幸福的人,同时也可以想象一些美好的场景,放松身心。
4. 静坐调息:闭上双眼,通过调整呼吸的频率和深度,达到舒缓身心的效果。
5. 闭目充电: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疲劳、压力大的时候,可以闭上双眼,集中注意力,让自己得到充电和放松。
6. 走路闭目:在安全的场所,可以尝试闭上双眼走路,这样可以增加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性,同时也可以缓解疲劳。
7. 静坐听音乐:选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闭上双眼,让音乐渗透到身体和心灵深处,让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
8. 瑜伽闭目冥想:在瑜伽练习中,闭上双眼,放松身体,静心冥想,可以达到身心平衡、增强身体免疫力的效果。
9. 灯光闭目:在黑暗的房间里,点亮一盏灯,闭上双眼,让眼睛适应黑暗,这样可以促进深度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10. 水中闭目:在游泳或浸泡水中时,可以闭上双眼,放松身体,呼吸平稳,让身体得到放松和恢复。
11. 自我按摩闭目:闭上双眼,用手轻轻按摩头部、面部、颈部
等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压力。
12. 冥想闭目:选一个安静的场所,闭上双眼,通过冥想来静心、放松、调整自己的身心。
13. 芳香闭目:选一些具有舒缓、镇定、安神作用的芳香精油,闭上双眼,让香气渗透到身体深处,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
入静方法

入静方法
白天拉上窗帘,晚间关灯,仰卧床上,身体自然放松,调匀呼吸,尽量排除杂念,意守丹田(一周左右,感觉秒针滴答声波撞击丹田部位,顺其自然)利用秒冲,心中默念(想)“经络通气血行袪疾病,经络畅注能量气血旺正气长身体壮”。
每次历时至少半个小时,最好是每天坚持二到四个半小时。
收功:三个深呼吸,意想:吸入清气,呼出浊气。
慢慢坐起,把手搓热,干浴面(由下向上),干梳头(由前至后),干擦耳(由后至前),各108次。
只要持之以恒,气感逐步增强,功到自然成!睡前入静只要到半个小时,若困了,可顺其自然入睡。
养生功之静坐法

闭目养生的身法、静的涵义、要领及凉、热、麻、胀、痛等正常的功态反应1、基本身法闭目养生法的锻炼不分时间、地点、方向,它的基本身法是垂腿坐式,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度,小腿与大腿成90度角,两脚平行着地,两腿间距离稍宽于肩,两手心向上,自然地放在大腿上面,面带微笑、在乐观状态中默想把身体内的不良因子和疾病全部排除,然后没有意守、只需顺其自然、放松入静,在静坐30分钟以后如想收功时睁开眼慢慢活动一下即可。
这里所说的静是指身体、脏腑、肌肉和骨骼的松静,不是指思维的静,不是指什么也不想、完全没有意识;因此闭目养生的静坐可以获得三大收益即:治病强身、思考人生和修持开悟,可以在静坐过程中思考和反思自己工作、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积累高能静电,强身祛病、增长高智慧。
工作繁忙的人可以把手机、电话放在手边,静坐中也可以在功态下闭着眼睛接电话,通话结束后再继续静坐。
静坐过程中腰要尽量坐直,又不能挺胸,脚要内含,只要能做到肩放松,肩肘微微下垂,就自然形成含胸拔背,腰一伸直,腰椎就放松了,这是松的关键,有利于通小周天;另外,颈椎要直,要放松;头要微微内勾,下巴内收,百会穴就朝上顶了;眼睛微闭,脸含微笑,舒展脸部;同时,上下牙齿和嘴唇要轻轻闭上,舌头放在口腔中间,要稍悬空,这样就容易产生唾液,静坐过程中产生的唾液,含有很多物质要吞咽下去。
当然对于中老年和病患者,可以不必拘泥于姿势,可以在闭目养生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坐姿,以最为舒服的姿势为宜。
此外闭目养生跟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不矛盾的,任何人都可以习练,不带有任何的宗教色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静坐习练,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而获得一个好的身体,再更好的去工作、生活、去追求和实践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此外闭目养生跟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不矛盾的,任何人都可以习练,不带有任何的宗教色彩,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科学的静坐习练,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而获得一个好的身体,再更好的去工作、生活、去追求和实践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养神百法静为高神奇的闭目养神法组图

养神百法静为高神奇的闭目养神法组图中医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如果晚上休息不好,救护看上去没精打采,就是因为没有精神。
中医望诊也是要观察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分为“得神、失神、少神、假神”,可见神的充耗,关系到人的壮老;神的得失,义关系到人的昌亡,养生者当慎养之。
商业巨子李嘉诚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闭目养神。
越是繁忙时,越是需要闭目养神:这一点做起来很容易,即坐下来,闭上眼睛,脑子里什么都不想,直到呼吸平稳、全身放松为止。
一般大约10分钟左右。
李嘉诚称此为提神醒脑的“绝招”,每天至少保证闭目养神三次。
现代研究证明,人脑是“元神之府”,主管思维,眼睛则是大脑直接的“外显物”和“心灵的窗口”。
在眼球那小小的视网膜上,布满了密密麻麻、数量上亿的神经元。
人脑近一半信息来自视觉。
因而,只要闭上双目,就几乎阻断了视觉信息对大脑思维活动的干扰。
因此,闭目养神10分钟后,顿觉精神焕发。
自古以来,许多医学家、养生家都主张“养生贵在养神”。
中医认为:神有两种,一种是“元神”,一种是“识神”。
“元神”是先天的,它有一种增加人体自愈力的本领;而“识神”是后天的,除学到的一些知识外,它还包括有七情六欲、杂念和干扰。
道家有言:“识神退而元神现。
”如“元神”足者,又何病之有呢?所以要想调动人体的自我修复这个“医生”,就要注重“元神”的提升,而“闭目养神”就是提升“元神”的较好方法之一。
“闭目养神,是中国古人提出来的。
而这个观点来自中国医学和哲学。
闭目养神,为什么闭目能养神。
目,属阳,甚至有的道教丹书中说,周身皆阴,唯二目属阳,而神也属阳。
我们经常会说到,两眼炯炯有神,眼神之类的话。
所以,眼睛是神的表现。
然后再说神,这个神大部分医学家和道士认为五脏皆有神,而藏于心。
注意,中医中的心与现代解刨医学中的心,位置略不同。
也有人认为神并不存在,如黄庭经,神仙道士非有神。
总而言之,神,就是主宰五脏的,有一神离去,人就会死,而五神是居住在心的。
道家练眼睛的方法

道家练眼睛的方法
道家练眼睛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以下几种:
1.闭眼养神法:闭上眼睛,放松身心,让精神集中在眼睛周围,从而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2.眼旋转法:将目光转动,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或者画出八字形,帮助眼睛锻炼眼肌,增强眼部灵活性。
3.拍眼法:用手掌轻轻拍打眼睛周围区域,帮助血液循环,消除眼部疲劳。
4.揉眼法:用双手揉搓眼球,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
5.闭目冥思法: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进行冥思,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缓解眼部压力。
以上是道家常见的练眼睛方法,可以有效帮助人们缓解眼部疲劳,保护视力健康。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闭目入静法。
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虽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诱导人体渐渐进入睡意蒙胧状态。
②鸣天鼓法。
上床后,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头弹击后脑勺,使之听到呼呼的响声。
弹击的次数到自觉微累为止。
停止弹击后,头慢慢靠近睡枕,两后自然安放于身之两侧,便会很快入睡了。
(4)睡眠诱导。
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火车运行声、蟋蟀叫、滴水声以及春雨淅沥淅沥声音的磁带,或音乐催眠音带,有助睡眠,还可以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
(5)饮热牛奶法。
睡前饮一杯加糖的热牛奶,据研究表明,能增加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增加氨酸进入脑细胞,促使人脑分泌睡眠的血清素;同时牛奶中含有微量吗啡样式物质,具有镇定安神作用,从而促使人体安稳入睡。
(6)合适的睡姿。
睡眠姿势当然以舒适为宜,且可因人而异。
但睡眠以侧卧为佳,养生家曹慈山在《睡诀》中指出:“左侧卧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于右股间。
右侧卧位反是。
”这种睡眠姿势有利于全身放松,睡得安稳。
(7)若疲劳而难以入睡者,不妨食用苹果、香蕉、橘、橙、梨等一类水果。
因为,这类水果的芳香味,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水果中的糖分,能使大脑皮质抑制而易进入睡眠状态。
(8)若因出差在外,不适应环境而致失眠时,应先有思想准备,主动调适,有备无患,不致因紧张担心睡不好。
同时还可采用以上助眠之法,则可避免失眠。
采用上述诸法,做到寝时不言谈,不思索;先睡心,再睡眠,即:睡前不过度用脑,上床后排除一切杂念,保持安静;另外,注意卧室环境清静,空气新鲜,床铺硬软适宜,则能提高睡眠质量。
睡得好,起床后精力自然充沛。
祝你早日摆脱失眠困扰,一觉睡到大天亮!!!
现代医学家证实,食疗对于失眠来说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优于安眠药,无副作用。
下面介绍数则以供试用:
(1)食醋一汤匙,倒入一杯冷开水中饮之,可以催眠入睡并睡得香甜。
(2)经常失眠者,用莲子、龙眼、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有令人入睡的疗效。
(3)血虚失眠者,可常服藕粉,或用小火煨藕加蜂蜜适量吃;也可用龙眼肉10g,红枣5个去核,蒸鸡蛋一个食用,每日一次。
(4)心虚、多汗、失眠者,用猪心一个切开,装入党参、当归各25g,同蒸熟,去药,吃猪心并喝汤,有良效。
(5)因高血压而致的失眠者,用芭蕉根50g,猪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6)怔忡不安而失眠的病人,取芭蕉根50g,猪瘦肉100g,同煮服用,能催眠入睡。
(7)神经衰弱的失眠患者,可取莴笋浆液一汤匙,溶于一杯水中。
由于这种乳白汁液具有镇静安神功能,所以有一定的催眠疗效。
(8)临睡前吃苹果一个。
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可以镇静中枢神经,帮助入睡。
(9)洋葱适量捣烂,装入瓶内盖好,临睡前放在枕边嗅闻其气,一般在片刻之后便可入睡。
你可以试一试以下方法:
治疗失眠的50种方法
1,吃安定片2,睡前喝热牛奶...... 3,临睡前喝点热牛奶,用热水泡脚30分钟左右4,洗个热水澡?5,躺在床上后虾米也不要想......或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数数羊或者其它什幺动物,数女人也好...... 6,听古典音乐and背红宝书...7,喝脑白金8,买一个"好眠工房"的安睡枕头,效果很好?马上入睡?9,喝点酒,醉倒10,到街上散步,听听已经听得很熟了的歌11,吃点褪黑素试试,最主要是精神放松?12,喝醋!要捏着鼻子一口喝下去,奇爽啊! 13,以头撞墙先,要不就先做200个俯卧撑14,晚上出去跑5千米,对你放松有好处,也锻炼了身体洗个澡喝点水保证倒床就睡15,不要很早睡下去,否则就会躺在床上睡不找,还有不要有心理负担,你现在估计老是怕今晚又睡不着吧?这种心理其实也是导致失眠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要老想今天不要失眠,今天我要睡觉,好了睡吧之类的老是想让自己睡着之类的想法,因为没有失眠的人睡觉是不会去想这些的,好象很乱,不要老想着我一定要睡觉?16 1?失眠是神经衰弱的一种,建议,去医院开些调节神经的要,2?要不就去看看老中医用中药调节一下3?可能最近运动较
,睡前按摩太阳穴,双臂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①上床以后,仰卧在床上,先晃动、放松一条腿,进行几次慢速的腹式深呼吸;放松另一条腿,再进行几次使你更放松的呼吸。
②接着放松你的手臂、肩和颈部,再放松你的面部肌肉,尤其是眼和嘴的肌肉。
记住每放松一次肌肉群就深呼吸一次,在不知不觉中,你就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