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导读

合集下载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逻辑分析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逻辑分析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逻辑分析作者:赵毅来源:《教育界·下旬》2018年第10期【摘要】教育研究活动需要严密的逻辑性,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论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对于教育研究有借鉴意义。

文章指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逻辑性的具体体现,对提高教育研究的逻辑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逻辑性一、前言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他处在工业文明兴起和宗教思想发生激烈冲突的时代。

在夸美纽斯生活的年代,人们还普遍信奉基督教,人们的教育思维规则还是被基督教的教育观念所束缚。

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夸美纽斯把宗教理论转化成新式教育理论。

他写的《大教学论》体现了从宗教统治一切向资本主义崇尚自然的教育思想转变。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根据宗教理论和自然类比论证教育问题,按照三段论的推理规则,经过推理、论证得到符合自然规律的教育结论。

现代教育研究需要借鉴《大教学论》中的逻辑特征,提高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二、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逻辑性的具体体现(一)教育目的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建构了一个宗教和自然相统一的教育思想体系,一方面大量引用神学著作中的名言证明教育是实现人生崇高理想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自然现象论证教育内部的具体问题。

关于人生的目的方面,他认为人生目的在于宗教,自然是宗教精神的体现,人是神的理性造物,为了体现人的理性,人需要通过认识世间的一切来培养自己的智力,进而控制自身和外部环境,还要让自己和万物都归属于神。

人生只是整个生命的一个阶段,人在世间需要获得理性的灵魂,人最终的目的是走向永生。

为了实现人生的最高目的,人需要在世间修炼,以形成理性的灵魂,教育是最好的途径,这样才能为来世做好准备,实现人生价值。

(二)教育内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教育内容建立在“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纯粹、最卓越的”逻辑起点上,上帝把他的生命力与人的生命力融合为一,赋予人类掌管万物的权力和能力。

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解析研读夸美《大教学论》

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解析研读夸美《大教学论》

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解析研读夸美《大教学论》一、概述《大教学论》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杰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誉为近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其中所蕴含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成为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基石。

本文旨在对这一思想进行深入的解析与研读,探讨其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意义与价值。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主张教育应该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的普遍法则。

这一思想体现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目标等各个方面的论述中,为后世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通过对《大教学论》的研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把握其精神实质,进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借鉴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分析《大教学论》中的“教育适应自然”教育思想,阐述其内涵、特点和实践价值,以期为当前及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简述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神学家和改革者,被誉为“近代教育之父”。

他的杰作《大教学论》(Didactica Magna)于1632年首次出版,这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从哲学、伦理学等母体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系统阐述了其“教育适应自然”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还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历史地位来看,《大教学论》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它首次将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后来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夸美纽斯在书中提出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为现代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成为后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教师读《大教学论》心得体会7

教师读《大教学论》心得体会7

读《大教学论》心得体会本周阅读的书籍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首先阅读的时候,还以为是关于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的书籍,可是经过冯教授导读以后才发现是一本关于教育的著作,那么经过冯教授的导读以后,我就谈夸美纽斯关于学校管理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教育由国家管理夸美纽斯认为国家要重视教育,普遍设立学校,同时管理教育,设置督学进行监督。

在17世纪就提出国家重视教育及教育由国家管理的教育管理思想是多么先进的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普及义务教育夸美纽斯在强调国家管理教育的同时,进一步提出普及教育的主张。

他在《大教学论》的副标题中注明,《大教学论》将阐述“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他主张各个阶层的孩子不论男女不论贫富贵贱都应该进入学校学习。

在17世纪的欧洲国家,夸美纽斯能提出普及教育不论贫富贵贱可见是多么有魄力。

在我国现在就实行的普及义务教育,普及义务教育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为祖国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普及义务教育首先要推进教育公平,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具体为:1、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实行均衡编班制度,不设重点班,不以学生成绩为入学依据。

2、建立控辍保学机制,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

3、关爱弱势群体学生(留守、单亲、孤残儿童),实行免费入学(免学费、免教科书费、免费营养餐),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4、开足开齐各级各类课程,保证音体美课程开展,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2小时。

学习应该不分性别,不能剥夺女生学习知识的权利,我支持夸美纽斯的这一思想!3、建立全国统一学制夸美纽斯提出了建立统一学制的思想。

他按学生的年龄, 把一个人从诞生到成年分成四个时期: 婴儿期(1一6 岁) 、儿童期( 6 岁一12 岁) 、少年期( 12 岁一18岁) 、青年期( 18 岁一2 4 岁) 。

根据年龄分期, 设立相应的学校,婴儿期在母育学校,儿童期在国语学校,少年期在拉丁语学校,青年期在大学。

试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感觉教育思想

试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感觉教育思想

试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感觉教育思想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感觉教育思想,揭示其重要性和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

夸美纽斯,作为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大教学论》被誉为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夸美纽斯详细阐述了他的感觉教育理论,强调了感觉教育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将对夸美纽斯的感觉教育思想进行概述,阐述其核心理念和基本观点。

接着,将深入探讨感觉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感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分析夸美纽斯感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实践的启示,探讨如何在当代教育环境中运用这一理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夸美纽斯的感觉教育思想,挖掘其内在价值,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感觉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推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二、夸美纽斯的感觉教育思想概述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改革者,他的著作《大教学论》被誉为近代教育学的开端。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深入探讨了感觉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他坚信,感觉是知识的入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起点,他极力主张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和激发学生的感觉器官,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他强调感觉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决性。

夸美纽斯认为,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最初和最直接的方式。

他主张教育者应该首先通过感觉教育,使学生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初步联系,为后续的认知活动打下基础。

夸美纽斯提倡通过多种方式刺激和发展学生的感觉器官。

他鼓励教育者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实验操作、户外观察等,来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再次,夸美纽斯注重感觉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他认为,感觉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文本细读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文本细读

第十四章
教导的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是不受任何阻碍的
第14-19章 教学论
第十五章 延长生命的基础
第十六章 教与学的一般要求;即一定能产生结果的教与学的方法 第十七章 教与学的便易性原则 第十八章 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
第十九章 教学的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
第二十章
科学教学法
第二十一章 艺术教学法
《泛智学校》、《组织良好的学校准则》和《世界图解》。
4、身处逆境,奋斗不息,精神永存
1656年,瑞典和波兰发生战争。与瑞典交战的波兰执政者疑心捷克兄弟会 成员同情瑞典人,便把兄弟会的最后避难所——黎撒城放火烧毁了,夸美纽斯又 一次失去了自己几乎是全部的手稿。 当时,文化教育较发达的荷兰拨款救援捷克流亡者,并欢迎夸美纽斯去荷
《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
一、《大教学论》阶段背景
生活的时代背景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正值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
时期新兴科学异军突起,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正在形成。欧洲哲学有了更大 的发展。培根“经验论”的哲学思想被人们所接受,“认识的方法来源于 实验”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在文化、思想领域,人权和神权、理性和信 仰、现实与未来、科学与迷信、民主与专制之间发生了激烈碰撞。
兰工作和定居,夸美纽斯于是又辗转避难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来到荷兰第二年,
1657年,阿姆斯特丹的元老院决议出版了他的教育论著全集、《走出经院哲学 的迷宫》等。在荷兰,他仍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教育工作,于1670年11月15日因 病去世,终年78岁。
二、《大教学论》主要内容
《大教学论》
共33章
第1-13章
此期间,夸美纽斯由于所写的几本有关教育的著作的出版而享有世界声誉。

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导读

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导读

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导读第一篇:教师必读的教育名著导读教师必读的外国教育名著推荐与导读“研读教育名著,做学者型教师。

”了解教育史上的巨人是谁,他的肩膀在哪里,本文通过对教育经典名著的精概与引读,旨在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在有限的时间了解更多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让我们的教师更有文化和教育涵养,更加理性的思考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通过“读、议、省、写、用”,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

柏拉图《理想国》《理想国》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论述教育的书,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之一。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政治学》中所提出的教育思想代表了古希腊教育发展史上的最高成就,对西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创立了教育学的基本体系,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产生。

洛克《教育漫话》《教育漫话》被誉为标志西方哲学、社会和教育思想的主要转折点和17世纪学校教育的大宪章卢梭《爱弥尔》《爱弥尔》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了新的儿童教育观,从而完成了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斯宾塞《教育论》《教育论》是除洛克《教育漫话》之外读者最多的英国教育学著作,本书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的发展。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共称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座里程碑。

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教育与美好生活》中浓缩了罗素教育研究的心得体会、以及教育子女的实践经验,是20世纪教育经典著作之一。

阿兰《教育漫谈》《教育漫谈》所体现的思想,对反对进步教育,推动永恒主义教育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童年的秘密》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马卡连柯《教育诗》《教育诗》中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

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
2、改革旧教育
在学校设立方面,夸美纽斯认为学校作为教育青年的场所是必需的,批判在较小的村庄和村落中没有设立学校,认为在每一个秩序良好的居民区(不管它是一个城市,一个乡镇,或是一个村落),都应该设立一所学校,或者一个教育青年的地点。
在学生方面,他主张普及教育,“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他批判了旧教育中学校不是为整个社会设立的,而是为富人设立的,穷人很难有机会进学校,提出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
4、兄弟会的生活环境
夸美纽斯生长在捷克兄弟会家庭和捷克兄弟会环境之中,他接受教育的经费是捷克兄弟会成员资助的,他本人还担任过兄弟会牧师和兄弟会学校校长。捷克兄弟会是一个新教教派组织,会员多为贫苦农民和城市下层居民。兄弟会内部奉行互助共济生活原则。其成员十分重视儿童的教育,主张人人受教育。兄弟会学校招收学生不论贫富、男女,一律平等。学校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形式。捷克兄弟会的这种生活环境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参考文献
① [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② 毕诚.中外教育名著评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874-882.
③ 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1-74.
④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91-210.
3、教与学的原则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提出了几条教学原则:一是教学的便易性原则。他认为教育应当从开始;受教育者有接受教育的适当准备;教学进程从一般到特殊;教学应当从易到难;学生的负担不能过重;教学应该是缓慢发展的;按照学生的年龄,顺应儿童的天性,采用正当的方法;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彻底能接受知识;教学的知识应是实用的;教学应该采用同一种方法。二是教学的彻底性原则。 其中包括只教有价值的学科,不省略任何有价值的知识;在教学细节之前,应在学科的一般概念、学生的求学欲望以及感官和心智的实际指正方面打好基础,“明白它的目标、限度和内部结构”“自然把根底打得很深”“自然发展一切事物从根底开始,不从别处入手”;教学应将学科的各部分相联系,将教学的前后相联系,注意相似学科的相似点;教学应考虑起使用性,并在复习和练习中加强,“凡是学过的东西都应该由一个学生传授给另一个学生,使没有知识不被利用”“教导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三是教学的简明性和迅速性原则。他提出实行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要紧的”;每门学科只用该用一本书,“一方面为了参考方便,一方面某段一定在某页,是可以帮助记忆的”;制定每门学科的教学计划,使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定的工作;一切学科与语言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教授;每件事都应该彻底地、扼要地、简练地教,使悟性经过一个钥匙开启以后,就能自行解释新的问题;一切相连的事物都应该联合教授;教学要循序渐进,使一天的功课可以扩充前一天,引起后一天的;排除与避免障碍。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导读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导读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

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1611年,又由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博恩(Herborn)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

在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接触了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了宗教改革以来各国的教育发展动向,探讨了当时德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革新主张,为他后来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1614年,他回到捷克,在母校普雷洛火拉丁文法学校任教,1618年调任富尔涅克城牧师兼兄弟会学校校长。

同年,30年战争爆发,捷克完全丧失了独立,新教徒惨遭迫害,夸美纽斯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失去了全部家产、书稿和妻儿。

1627年,随同30000户兄弟会员家庭迁往波兰的黎撒(Lissa)避难,先在该地兄弟会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了校长,又被推选为兄弟会长老。

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学入门》(1631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 (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中学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年)。

其中《语言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了12种欧洲文字和四种亚洲文字,在各国广泛流行,使夸美纽斯获得了世界声誉.1634年起,他开始探讨“泛智论”.1639年出版了《泛智论导言》。

1641年,英国邀请他主持编纂“泛智论”工作。

不久英国发生内战,1642年又应邀到瑞典协助解决拉丁文教学问题,用六年时间为瑞典编写了一套拉丁文教科书、教学法指导书和字典。

1648年,30年战争结束,他再次回到黎撒主持宗教与教学事务。

1650年,接受匈牙利德兰西瓦亚公国的邀请,担任长年教育顾问,创办了一所泛智学校并自任校长。

夸美纽斯论文大教学论论文

夸美纽斯论文大教学论论文

夸美纽斯论文大教学论论文: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摘要: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的一些教育教学思想:普及教育、幼儿教育及班级授课制等在当时不仅具有超前性,有些于今还显现出普适性。

提取《大教学论》中一些重要的教学思想进行了论述,比照当下我国教育现状,初步探讨了其思想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改革扬·阿姆斯·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 1670)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他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也是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他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也是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

他在该书中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大教学论》为本,笔者将从以下几点逐步探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一、提倡普及教育,广泛兴建学校夸美纽斯非常注重教育对人的作用,他认为“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39为此他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倡普及教育思想。

由于当时的学校只是为达官贵人的子弟设立的,穷人是没有机会进入学校的,夸美纽斯提出“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入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入学校”[1]52。

他主张女子也可以进入学校学习,虽然这并不代表着男女在受教育上是平等的,男女所受的教育内容不同,但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已是很大的进步了。

为了使他的普及教育思想有实施的场所,他还提出了“在每一个秩序良好的居民区(不管它是一个城市,一个乡镇,或是一个村落),都应该设立一所学校,或者一个教育青年的地点”[1]49。

无论天性愚笨还是聪明伶俐的人都应该接受教育。

“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聪明的人更需要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1]42。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读书笔记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读书笔记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读书笔记夸美纽斯(JOhann Alnos COmenius,1592一1670)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奠基者,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革新家。

他总结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和当时进步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套系统而又全面的教育理论。

同时,他还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革新运动,为近、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奠定了根底,因而被称为“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和“现代教育之父〞。

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称他是“一位精髓而有独到见解的哲学家,他在新生一代的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完成了一场革命,他是一位博学而天才的教育家〞。

【大教学论】是他于17世纪20年代创作完成的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名著,这部著作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构建了教育开展史上的第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对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也进行了创新,夸美纽斯的教育主张是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一、夸美纽斯主张普及教育夸美纽斯主张“人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进学校的人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管贫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该送入学校。

〞夸美纽斯指出,普及教育要从学前期开始。

他认为:“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适宜〞,“应该赶快对上天的植物及时加以培植、修剪和灌溉,把他们谨慎地形成,使在学问、德行与虔信方面获得兴旺的进展〞。

他认为一切人都要受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素质。

教育对于国家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的根本途径,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大力开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根底。

在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中,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作用。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直观教学
夸美纽斯强调直观教学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观察实物、图像 或模型等直观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培训的应用
教师职业化
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选拔,提高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教师评估
夸美纽斯提出了一套教师评估标准, 包括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职 业道德等方面,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和提高教学质量。
自然适应性原则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应适应 自然法则,遵循儿童的年 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提出将学生按照 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由 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 授课。
课程与教材
综合性课程
01
夸美纽斯主张设置包括宗教、科学、艺术、体育等在内的综合
性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简化教材
02
夸美纽斯认为教材应该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避免冗长繁琐。
对未来教育的展望
个性化教育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这一思想为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 启示。
教育公平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公平,主张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应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这一思想对于推动教育公平和均 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与社会的融合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与社会紧密结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思想对于推动教育与社会的融合 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目录
• 引言 • 《大教学论》的主要内容 • 《大教学论》的影响与评价 • 《大教学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夸美纽斯简介
出生背景
夸美纽斯出生于捷克摩拉维亚的一个贫苦家庭,自幼便失去了父母。

最新通用-《大教学论》读书笔记

最新通用-《大教学论》读书笔记

《大教学论》读书笔记读了《大教学论》后,有很多的感想。

书的作者夸美纽斯是捷克摩拉维亚人,他生活的年代是1592到1670年,相当于我国明代万历二十年到清康熙九年,是一个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间的时代。

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

他继承了培根的唯物观点,发扬了捷克兄弟会的民主传统,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而被推崇为教育学生的哥白尼。

他的教育体系为现代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始基,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的教育学说包括在他的《大教学论》里。

《大教学论》实际上包含了整体教育学的内容,并且奠定了今日分科教学法的基础。

他26岁时因为战争开始了流亡的生活,从此他几乎颠沛流离一生。

也可能是这种艰苦成就了他深邃的思想,它是人类教育史上第一个注意到人民大众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主张的人。

他还系统地制定了分班上课的教学制度。

提出了学校教育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与规则。

通过读这本书,加深了我对“教学相长”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与学不仅局限于老师和学生,而是泛指“教”与“学”的活动。

同时惊讶于夸美纽斯对“节制”这一品德的理解。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是非常有必要阅读和了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该书开头几章,便深深的吸引了我,触动了我内心,解开了心中十几年的困惑:人生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的终极目标在于来世”——“我们在今生中的一切行动与情爰都表明,我们在今生不能达到我们的终极目的,而是一切与我们有关的事物和我们自己都有另一个终极目的。

因为不论我们是什么,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打算做什么,得到什么,拥有什么,都包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虽然我们不停地攀登,达到更高的层次,然而什么仍在继续前进,从没有达到最高点。

”“假如有人贪图快乐,那么,即使他的一切感官全都沉浸在快乐的溪流里面,但是他已习惯了快乐,他的嗜欲仍会爱了这样又爱那样。

《大教学论》读书笔记(5—9章)

《大教学论》读书笔记(5—9章)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第五章这三者(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自然存在我们身上我们理解的自然这个词是指普遍的神的预见,或不断在万物身上发生一切作用的神的仁慈的影响。

一切生存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目的,都赋有达到那个目的的必要器官与工具。

并且它还赋有一定的倾向,使凡事不会不愿地和勉强地去达成它的目的,而能凭借自然的本能,如果加以阻碍就会招致痛苦与死亡,这样迅速地、愉快地去达成。

人心的能量是无限的,它在知觉方面像个无底的深渊。

我们除了身内有个理性的灵魂以外,并且还有器官,这些器官可以比作密使与间谍,灵魂得到它们的帮助就可以支配身外的万物。

在灵魂的运动里面,最重要的转轮是意志;钟锤是那些左右意志的欲望与情爱。

第六章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教育确乎人人需要,我们想象各种不同程度的能力,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

其实聪明的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希奇的、有害的事情。

第七章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去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得合适第一,人生无常。

第二,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长硬之后,就不容易改变了。

第三,为使人类能够形成人性起见,上帝给了他青春的岁月,那只合于教育之用,别的都不合适。

第四,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

最后,假如人不从小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

第八章青年人应该受到共同的教育,所以学校是必需的第九章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部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

一切生而为人的人,生来都有一个同样的目的,就是他们要成为人,即要成为理性的动物,要成为万物的主宰及其造物主的形象。

读夸美纽斯

读夸美纽斯

读夸美纽斯第一篇:读夸美纽斯读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教育思想的感悟17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依据自然适应性原则,第一个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结构完整,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以下是我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主要思想的摘录与感悟:一、关于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的教育指导原则在《大教学论》中,始终贯串着一个核心指导原则,即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原则。

中国的道家也是十分强调“道法自然”的,人必须是自然人,而不是病态的人,自然的才是美的,自然的才是符合人性的,教育当然要遵循这个规律,千万不要将孩子教育成病态的、异化的人。

所谓教育适应自然,就是指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在夸美纽斯看来,自然界存在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

他认为旧学校的根本错误是它违背了自然,他强调学校改良的基础应当是一切事物里的恰切的秩序。

他借用鸟儿选择春天繁殖,园丁选择春天种植,它们或他们的活动都选择合适的时机,借以批评经院主义教育没有选择运用心理的恰当时机,指出遵循自然的秩序,人类的教育应当从“人生的青春”即儿童时期开始,强调遵守合适的时机。

为此,他还列举大量自然现象来论证自己的每一个教育主张。

教育适应自然,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身心特点。

教育要依照儿童的自然本性去进行教育,培养心智和谐发展的“自然人”。

夸美纽斯主张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划分儿童的学龄阶段,建立全国统一的学校制度。

他向自然引证:一年有四季,四季循环有序,依次相连,因此儿童的“全部期间应当分成四个明显的阶段,即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我们应给每期分派六年的光阴和一种特殊的学校”。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样的根据人的成长的各个阶段的规律而分期教学的现象在全世界都很普遍,这不得不说夸美纽斯思想的超前与伟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

12岁失去双亲,中断了学习生活。

16岁由兄弟会资助进入普雷洛夫(Prerau)市拉丁文法学校接受中等教育。

1611年,又由兄弟会选送到德国的赫尔博恩(Herborn)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

在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接触了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了宗教改革以来各国的教育发展动向,探讨了当时德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革新主张,为他后来从事文化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1614年,他回到捷克,在母校普雷洛火拉丁文法学校任教,1618年调任富尔涅克城牧师兼兄弟会学校校长。

同年,30年战争爆发,捷克完全丧失了独立,新教徒惨遭迫害,夸美纽斯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失去了全部家产、书稿和妻儿。

1627年,随同30000户兄弟会员家庭迁往波兰的黎撒(Lissa)避难,先在该地兄弟会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了校长,又被推选为兄弟会长老。

在这里,他完成了他的一些最重要的著作:拉丁文教科书《语言学入门》(1631年)、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 (1632年)、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1632年)、中学物理教材《物理学概论》(1633年)。

其中《语言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了12种欧洲文字和四种亚洲文字,在各国广泛流行,使夸美纽斯获得了世界声誉。

1634年起,他开始探讨“泛智论”。

1639年出版了《泛智论导言》。

1641年,英国邀请他主持编纂“泛智论”工作。

不久英国发生内战,1642年又应邀到瑞典协助解决拉丁文教学问题,用六年时间为瑞典编写了一套拉丁文教科书、教学法指导书和字典。

1648年,30年战争结束,他再次回到黎撒主持宗教与教学事务。

1650年,接受匈牙利德兰西瓦亚公国的邀请,担任长年教育顾问,创办了一所泛智学校并自任校长。

在此期间,他主要撰写了《泛智学校》(1650年)、《论天赋才能的培养》(1650年)、《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1652年)、《青年行为守则》等教育著作和论文。

还编写了著名的儿童初级读物《世界图解》(1654年)。

这是一本简化的语言入门,为年龄太小、不能学语言入门的孩子所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附有插图的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小百科全书,被译成了多种文字,流行了近200年。

1654年,他再次回到黎撒,继续研究“泛智论”。

1656年,黎撒城毁于波兰与瑞典的战争,夸美纽斯应邀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工作和定居。

从1657年起,他将他的教育专著、论文和教科书汇编成《救育论著全集》(四卷)陆续出版,留给了人类一份珍贵的教育历史遗产。

夸美纽斯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总结自己长期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资产阶级教育问题,奠定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基础。

《大教学论》(Magna Didactica,1632),1632年用捷克文写成。

1635—1638年间,他听从友人的劝告,把它译成了拉丁文,同时作了修改和补充。

1657年,他将该书列为《教育论著全集》的首卷首篇公开发表。

此书很晚才传到中国,20世纪初,我国学者王国维对它的内容曾作过简要介绍。

193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傅任敢的中文译本《大教授学》,后又改译为《大教学论》。

1957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了新l版,译者去世之前,又将译文作了较大修改,作为外国教育名著丛书的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出了新2版。

全书共760页,20余万字。

本书是夸美纽斯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育论著。

正如作者在本书开篇所写的,本书主要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其写作目的是: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

该书除前言《致意读者》等部分外,共计33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讨论了人生的目的。

作者以《圣经》的《创世纪》为根据,加上传统的神学目的论,认为人不仅要认识自己,而且还要认识上帝,因为上帝是永生、智慧和幸福的根源,人是上帝的造物、爱物和形象。

人的终极目标是死后、来生,与上帝相结合。

人的生活和住所都有三重,即母亲的子宫、世上和天堂,从第一重到第二重,人经历的是诞生;从第二重到第三重,人经历的是死亡与复活;到第三重就永不再动、歇在那里。

他认为,现世的人生严格讲并不是人生,而是永生的序幕,世间的生活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其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情。

人的终极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为此,人在有形的造物之中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一切造物的主宰和造物主的形象与爱物。

人生成就要:熟悉万物,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

人类的一切优点都完全表现在博学、德行和虔信这三种品质中,这是今生与来生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要点。

第六章至第九章讨论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学校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认为,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应该从祈祷、教育、行动中去取得,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从知识、道德、虔信、艺术和身体等方面去发展人。

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一个人愈是多受教导,他便愈能按照准确的比例胜过别人。

塑造人、教育人,应从少年儿童时期开始,因为这时候欲望正在沸腾,思想很迅捷,记忆很牢固。

因此,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把人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者认为,学校的产生为少年儿童接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他建议,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都应该进学校。

他坚信人受教育而能获得发展的可能性,驳斥“智力迟钝’儿童不宜学习的论调。

指出,人的心性愈是迟钝孱弱,他便愈加需要帮助,使他能尽量摆脱粗犷和愚蠢。

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性孱弱到了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地步。

第十章至第十四章论证了改革旧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设立新学校的基本原理。

作者认为,人人应该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应该借助学校做到: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学会语文;形成诚笃的德行;虔诚地崇拜上帝。

学校应成为造就人的工场,实现真正的人生目的。

夸美纽斯指出,当时没有一所完善的学校,设立了学校的地方,学校不是为整个社会设立的,而只是为富人设立的;学校教导青年的方法是非常严酷的,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与书本都感到厌恶;继续学下去的人都没有获得一种认真的或广博的教育,获得的只是一种荒谬的和害人的教育;学校培养不出合乎德行的品性,培养出的只是一种虚伪的道德外表,一种令人生厌的、外来的文化皮毛和一些专务世俗虚荣的眼光与手脚。

夸美纽斯特别强调要改革旧教育,创办新学校。

新教育的体系主要有以下内容:(1)一切青年都能受到教育;(2)他们都能学到一切可以使人变成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科目;(3)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4)实施教育不用严酷或强迫方法,而用温和轻快、自然的方法;(5)这种教育应是真实的、彻底的;(6)教育是轻松的,课堂教学每天只有4小时,一个先生可以同时教几百个学生,而所受的辛苦要比现在教一个学生少10倍。

他根据日月运行、动物的活动、人体结构、国家组织以及马车、大炮、印刷机和时钟的机械原理,证明在宇宙万物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自然秩序,并把教育适应自然作为改革学校的主导原则。

他要求教师像园丁、画家和建筑师那样步随自然的后尘,从自然中寻找教育工作的秩序。

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个原则彻底地被掌握以后,艺术的进行立刻便会同自然的运行一样容易。

作者提出了教学的五项原则:(1)延长生命的原则;(2)精简科目,使知识能够更快地获得的原则;(3)抓住机会,使知识一定能被获得的原则;(4)开发心智,使知识容易获得的原则;(5)使判断力变锐利,使知识能够彻底地被获得的原则。

第十五章至第十九章重点讨论了教学理论,详细论证了提出的教学原则。

作者指出,良好的学校组织主要在于工作与休息分配得当,有赖于读书、松缓、紧张的间隙与娱乐的分配。

教师要引导儿童遵守饮食有节制、身体有运动、注意休息这三个原则,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生命与健康。

为了使儿童能茁壮成长,作者对教与学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建议,如人类的教育要从儿童时期开始;早晨最宜读书;一切学科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书籍与教学所需的材料必须事先准备好;例证应比规则先出现;时间与学科的划分应该严格遵守等。

在这部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自然现象,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了详细论证,最后归纳出规则。

夸美纽斯着重对教学的便易性、彻底性和迅速性原则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如废除强制灌输的方法,多方激发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应从观察开始,运用直观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从一般到特殊,务使先学的为后学的扫清道路;依据学生的智力特点安排课程;加强练习、实践以巩固知识;实行班级授课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等等。

第二十章至第二十四章主要讨论了各科具体教学法和道德、宗教教育方法。

作者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的知识,讲授科学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向学生讲授所有应该知道的事物;(2)所教的内容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3)要通过事物的原因去教;(4)先教事物的一般原则,后教事物的细节;(5)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适当的顺序去教授;(6)要强调事物之间的区别,使学生得到的知识更清晰和明白。

艺术与实践息息相关,学生学会一种艺术,除了备好工具、材料和模型之外,还需要三件事:材料的正确利用、熟练的指导、经常实践。

因此,艺术的教学必须强调模仿、练习和不断的实践。

语文是一种手段,可使我们得到知识,并把知识传授给别人。

语文教学要注意掌握语法规则、和事物的学习相联系、多实践运用这三个问题。

夸美纽斯认为,学校是人类的锻炼所,一切德行都应当培植到青年身上。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他提出了以下建议:(1)主要的德行,如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应当首先培植;(2)持重应当从接受良好的教导,从学习事物间的真正区别和那些事物的相对价值去获得;(3)节制应当在儿童的饮食、睡眠与起床、工作与游戏等方面去培养;(4)坚忍应当从自我克制中学习;(5)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早早就教;(6)德行是由经常作正当的事情学来的。

第二十五章主要讨论了教材问题,他认为《圣经》是知识的唯一真实来源,学生应以全部时间去寻求它们的真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