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分析(ppt 39页).ppt
合集下载
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分析-39页PPT精品文档
![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分析-39页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597de3ff18583d0496459cb.png)
L
25
5.4.2 IS不变时,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r
r1
LM
r2
LM ’
r0
IS
0
2019/9/23
Y1
Y2
IS不变,LM曲线处于凯恩斯流动性陷
阱时,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但如果
r1=r0,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何?
华东师范大学 贺思辉
L
26
IS不变时,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Y 增加 增加 增加 增加
2019/9/23
华东师范大学 贺思辉
5
5.2 货币政策不变时,财政政策效 应
5.2.1 财政政策的一般效应 5.2.2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5.2.3 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因素 5.2.4 财政政策的效果度量
2019/9/23
华东师范大学 贺思辉
31
5.5.1 松财政松货币
财政扩张时保持较低的利 息率,减少“挤出效应”。
经济萧条时用
r
LM LM ’
r1
E
r2
re
IS ’
IS
2019/9/23
Y Y Y 华东师范大学 e贺思辉1
2
Y
32
5.5.2 松财政紧货币
r r r21
dY
1
dM[1b(1t)]dh k
2019/9/23
华东师范大学 贺思辉
23
5.4 不同区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效果
5.4.1 LM曲线三个区域的财政政策效果 5.4.2 IS不变时,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5.4.3 IS垂直时货币政策效果 5.4.4 两种极端的情况IS不变时
E re
2019/9/23
中级宏观经济学_Ch14_稳定政策 39页PPT文档
![中级宏观经济学_Ch14_稳定政策 39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bc03a32ff00bed5b9f31d46.png)
前面的知识表明预测常常是错误的。 这是为什么某些经济学家反对主动 政策支持者的原因之一。
第十四章 稳定政策
slide 14
卢卡斯(Lucas)批判
由 Robert Lucas 提出
因其“合理预期”理论,获得2019年Nobel奖
使用带有历史数据的估计模型估计出的某一政
策的效果,通常是不会出现的。
第十四章 稳定政策
slide 16
The Jury’s Out…
回顾一下近来的历史,不难回答第一个问题: • 从某些数据中识别某种冲击是困难的, • 假如实际上某一政策没有执行,很难说清
事情发展的结果会有何不同。
第十四章 稳定政策
slide 17
问题 2:
Should policy be conducted by rule or discretion?
source of LEI data: The Conference Board
第十四章 稳定政策
1982 1984 1986 1988
Leading E conom ic Indicators Real GDP
1990
slide 11
LEI指数与实际 GDP, 1990年代
a n n u a l p e rc e n ta g e c h a n g e
•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带有估计参数的大型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 预测某些内生变量对冲击或政策的反应。
第十四章 稳定政策
slide 8
LEI 指数与实际GDP, 1960年代
a n n u a l p e rc e n ta g e c h a n g e
LEI( Leading
20
Economic
第十四章 稳定政策
slide 14
卢卡斯(Lucas)批判
由 Robert Lucas 提出
因其“合理预期”理论,获得2019年Nobel奖
使用带有历史数据的估计模型估计出的某一政
策的效果,通常是不会出现的。
第十四章 稳定政策
slide 16
The Jury’s Out…
回顾一下近来的历史,不难回答第一个问题: • 从某些数据中识别某种冲击是困难的, • 假如实际上某一政策没有执行,很难说清
事情发展的结果会有何不同。
第十四章 稳定政策
slide 17
问题 2:
Should policy be conducted by rule or discretion?
source of LEI data: The Conference Board
第十四章 稳定政策
1982 1984 1986 1988
Leading E conom ic Indicators Real GDP
1990
slide 11
LEI指数与实际 GDP, 1990年代
a n n u a l p e rc e n ta g e c h a n g e
•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带有估计参数的大型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 预测某些内生变量对冲击或政策的反应。
第十四章 稳定政策
slide 8
LEI 指数与实际GDP, 1960年代
a n n u a l p e rc e n ta g e c h a n g e
LEI( Leading
20
Economic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6a24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3.png)
• 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缺口时,实行紧缩性 财政政策,不应担心会产生更大的盈余。
• 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政府的财政职能是实 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综述
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 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 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 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 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3
功能财政的提出否定了原有财 政平衡预算思想。
1
年度平衡预算
2
周期平衡预算
2024/1/21
经济衰退
税收随收 入减少而 减少。
年度平衡预算
递进关系
政府为 减少赤 字减支 增税。
经济过热
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
政府为 减少盈 余增支 减税。
税收随收 入增加而 增加。
坚持年度预算只会使 经济波动更加严重。
5
•
BS*=ty*G-TR
• 实际预算盈余: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
•
BS=ty-G-TR
• 二者关系:BS*-BS=(ty*-G-TR)-(ty-G-TR)
•
=t (y*-y)
9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意义
• 一、将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就消除了经 济周期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能准确反映财 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根据预算状况判 断财政政策方向。
周期平衡预算
退经济衰
经济繁荣
在经济衰 退时正文政内府容 实 行扩张政策 有意安排预 算赤字。
结果
以繁荣时的盈余 弥补衰退时的赤字 使经济周期的盈余 赤字相抵而平衡。 理论上似乎很完整 但实践起来很困难, 因为很难估计衰退 与繁荣的时间和程 度,难以确定预算, 因此无法实现
在经济繁 荣时政府实 行紧缩政策 有意安排预 算盈余。
• 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政府的财政职能是实 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综述
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 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 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 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 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3
功能财政的提出否定了原有财 政平衡预算思想。
1
年度平衡预算
2
周期平衡预算
2024/1/21
经济衰退
税收随收 入减少而 减少。
年度平衡预算
递进关系
政府为 减少赤 字减支 增税。
经济过热
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
政府为 减少盈 余增支 减税。
税收随收 入增加而 增加。
坚持年度预算只会使 经济波动更加严重。
5
•
BS*=ty*G-TR
• 实际预算盈余: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
•
BS=ty-G-TR
• 二者关系:BS*-BS=(ty*-G-TR)-(ty-G-TR)
•
=t (y*-y)
9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意义
• 一、将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就消除了经 济周期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能准确反映财 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根据预算状况判 断财政政策方向。
周期平衡预算
退经济衰
经济繁荣
在经济衰 退时正文政内府容 实 行扩张政策 有意安排预 算赤字。
结果
以繁荣时的盈余 弥补衰退时的赤字 使经济周期的盈余 赤字相抵而平衡。 理论上似乎很完整 但实践起来很困难, 因为很难估计衰退 与繁荣的时间和程 度,难以确定预算, 因此无法实现
在经济繁 荣时政府实 行紧缩政策 有意安排预 算盈余。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PPT课件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02e2f8a8114431b90dd8f4.png)
2、k:G↑→Y↑→L1↑、k大→L1大幅度↑→挤出效应大 3、h:G↑→Y↑→L1↑→L2↓、h小→r 必须大幅度上升,才能满足L2下降的要求→挤出
效应大 4、d:d大、r↑→I大幅度下降→挤出效应大 5、总结: KG、 k、 d与挤出效应成正向变动; h与挤出效应成反向变动。
第9页/共87页
二、货币政策: 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利用货币
r
E’ Y
Y0 Y1 Y第2 11页/共87页
第12页/共87页
(二)IS形状不变,LM形状对财政 r 政
策效果的影响
1、LM陡峭(k大、h小),移动IS 曲线,政策效果小(Y3Y4)
2、LM平缓(k小、h大),移动IS 曲线,政策效果大(Y1Y2)
从图上可以看出,
Y1Y2>Y3Y4,而IS移动的距离是相同
• 美联储是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于1913年12月 成立,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局(美联储) 与许多国家不同的是,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分散 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由12个大区联储银行以及这 些银行的分支机构组成,所有这些银行的运作都由 位于美国首府华盛领的美联储理事会监管。为保护 美联储免受短期政治压力的影响,同时又确保它能 完成职责,美联储被设立为美国政府中一个"独立" 的部门,根据自己的盈利而不是由国会拨款来运作, 其董事局成员的任期期限长,并且任期起始时间交 措,由此将美联储受短期政治考虑的影响降低到最 小程度。
响 1、LM陡峭(红线):k大,
r
h小,移动LM,政策效果
E
大
E’ r0
2、LM平缓(兰线):k小,
h大,移动LM,政策效果
小
初始状态相同(r0、Y0), LM右移距离相同(EE’),
效应大 4、d:d大、r↑→I大幅度下降→挤出效应大 5、总结: KG、 k、 d与挤出效应成正向变动; h与挤出效应成反向变动。
第9页/共87页
二、货币政策: 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利用货币
r
E’ Y
Y0 Y1 Y第2 11页/共87页
第12页/共87页
(二)IS形状不变,LM形状对财政 r 政
策效果的影响
1、LM陡峭(k大、h小),移动IS 曲线,政策效果小(Y3Y4)
2、LM平缓(k小、h大),移动IS 曲线,政策效果大(Y1Y2)
从图上可以看出,
Y1Y2>Y3Y4,而IS移动的距离是相同
• 美联储是根据《美国联邦储备法》于1913年12月 成立,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局(美联储) 与许多国家不同的是,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分散 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由12个大区联储银行以及这 些银行的分支机构组成,所有这些银行的运作都由 位于美国首府华盛领的美联储理事会监管。为保护 美联储免受短期政治压力的影响,同时又确保它能 完成职责,美联储被设立为美国政府中一个"独立" 的部门,根据自己的盈利而不是由国会拨款来运作, 其董事局成员的任期期限长,并且任期起始时间交 措,由此将美联储受短期政治考虑的影响降低到最 小程度。
响 1、LM陡峭(红线):k大,
r
h小,移动LM,政策效果
E
大
E’ r0
2、LM平缓(兰线):k小,
h大,移动LM,政策效果
小
初始状态相同(r0、Y0), LM右移距离相同(EE’),
宏观经济政策PPT模板
![宏观经济政策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4f387b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1.png)
3 货币政策的运用
经济萧条时期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失业持续增加。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 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以解决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经济繁荣时期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为了抑制总需 求,中央银行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 15 —
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的基础理论是现代货币数量论,即认为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率而是货币量。货币主 义者反对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认为货币政策不应该是一项刺激总需求的政策,而应该是防止货币本身成为 经济失调根源的政策
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 9—
财政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即政府收
入小于支出。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的。
赤
字
财
政 政
第一,赤字财政会引发通货膨胀,货币筹资时这是必然结果;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 6—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 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实施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
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 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组成,主要可以分为政府购 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大类。
政府购买是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政府补贴 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收入的总额, 包括税收和公债两部分。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可以分为三类: 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
经济萧条时期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失业持续增加。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 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以解决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经济繁荣时期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为了抑制总需 求,中央银行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 15 —
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的基础理论是现代货币数量论,即认为影响国内生产总值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率而是货币量。货币主 义者反对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认为货币政策不应该是一项刺激总需求的政策,而应该是防止货币本身成为 经济失调根源的政策
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 9—
财政政策
赤字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即政府收
入小于支出。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的。
赤
字
财
政 政
第一,赤字财政会引发通货膨胀,货币筹资时这是必然结果;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 6—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 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实施的政策。
财政政策的内容
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 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组成,主要可以分为政府购 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大类。
政府购买是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政府补贴 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收入的总额, 包括税收和公债两部分。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可以分为三类: 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4)PPT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4)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9f94110c22590103029d74.png)
◦ 美国二战以来的自然失业率一直在4%~7%之间摆动。
11
充分就业
当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u=u*,就实现了充分就 业。
当失业率大于自然失业率时u>u* ,经济就出现了 需求不足的失业。
当失业率小于自然失业率时u<u* ,经济就出现了 过度就业。此时往往伴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
12
2、物价稳定
dk +h(1- β)
31
y=dm+h(α+e+g-t0)
dk+h(1-β)
dy
h
1
dg dk+h(1- ) d(k / h)(1)
y =
1
g
d(k / h)+(1- )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收入的影响取决于d、k、h和β
的大小。
假设k和β比较稳定
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d、h的大小。
32
4.1宏观经济政策简介 4.2财政政策效果 4.3货币政策效果 4.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注:参见第十六章内容
2
4.1 宏观经济政策简介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三、宏观经济政策简介
3
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上一章提到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自发实现的均衡不一 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
23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繁荣时期:y↑
y↑→符合纳税标准的人↑→T↑→△yd↓→△c↓
从而抑制了经济过热。
24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繁荣时期:y↑
y↑→符合救济标准的人↓→tr↓→△yd↓→△c↓
从而抑制了经济过热。
25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萧条时期:y↓ y↓→农产品价格↓→政府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
11
充分就业
当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u=u*,就实现了充分就 业。
当失业率大于自然失业率时u>u* ,经济就出现了 需求不足的失业。
当失业率小于自然失业率时u<u* ,经济就出现了 过度就业。此时往往伴随着工资水平的上升。
12
2、物价稳定
dk +h(1- β)
31
y=dm+h(α+e+g-t0)
dk+h(1-β)
dy
h
1
dg dk+h(1- ) d(k / h)(1)
y =
1
g
d(k / h)+(1- )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收入的影响取决于d、k、h和β
的大小。
假设k和β比较稳定
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d、h的大小。
32
4.1宏观经济政策简介 4.2财政政策效果 4.3货币政策效果 4.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注:参见第十六章内容
2
4.1 宏观经济政策简介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三、宏观经济政策简介
3
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上一章提到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自发实现的均衡不一 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
23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繁荣时期:y↑
y↑→符合纳税标准的人↑→T↑→△yd↓→△c↓
从而抑制了经济过热。
24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繁荣时期:y↑
y↑→符合救济标准的人↓→tr↓→△yd↓→△c↓
从而抑制了经济过热。
25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萧条时期:y↓ y↓→农产品价格↓→政府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ppt课件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6afa9accbff121dc36838f.png)
率 情
而 况
有pp差t课异件
29
2.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
(1) IS形状不变,货币供给增加
rr
IS2 IS2 IS1
IS0
r0
LLMM10 LM1 LM2
LM0右移到LM1, IS曲线斜率不变,
r下降,i增加,
收入增量=ki×d×△r (1)LM平坦(h→∞)
△r小, 收入增量越小, 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 显
IS1
y0 y1 古典主义极端下的货币政策 凯恩斯极端的财政政策情况
yy
ppt课件
处于经济过热时期特征 1)LM曲线垂直 2)IS曲线水平; 3)h趋向于 0 4)d趋向于∞
结论: 财政政策无效(完全的 挤出效应); 货币政策十分有效
31
财政(货币)政策效果总结
(1)私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大小 ①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小 ②私人投资对利率越敏感,货币政策就越有 效;财政政策就越无效;私人投资对利率 越不敏感,货币政策就越无效,财政政策 就越有效。
ppt课件
7
一、挤出效应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 政府转移支付、减税),利率和收入水平都提高; 紧缩性财政政策,反之。
扩张性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 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ppt课件
8
扩张性
的财政
r
LM 政策
r1
E1 E0
y1y3: 挤出效
r0
应 IS1
IS0
设扩张货币政策,政府追加货币供应为M, 则m=300 + M,新LM方程为 r = -60 - 0.2M + 0.04y. 联立方程r = 100 - 0.04y,r = - 60 - M + 0.04y 求得y = 2000 + 2.5M。当y = 2020时,M = 8。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PPT 42页)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PPT 42页)](https://img.taocdn.com/s3/m/8575bb8dcf84b9d529ea7a36.png)
– 央行降低贴现率,则有相反的结果:利率下降,信贷规模扩大和 政府债券及股票价格上涨,使投资增加、GNP扩大和就业增加。
2020/12/2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7
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率
– 贴现率调节原则:逆风向行事
如经济形势趋于萧条时,即总支出不足或失业增加的情况 下,央行应降低贴现率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投资,刺激经济 发展;
如经济发展趋于过热即总支出过大或价格水平过高时,央行
应提高贴现率以压缩信贷规模,减少投资,抑制经济发展。
– 贴现率政策缺点
比较被动:如经济萧条,贴现率降得再低,银行可能增加超额 准备,不一定增加信贷规模等;被动还再于央行只能等银 行上门贷款。只能间断调节:不具有连续性。
2020/12/2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又会引起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带来结构性失业。 –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有矛盾。因充分就业引起 国民收入增加,进而必然引起进口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状况 恶化。 – 目标之间也有相互协调性和关系性。
2020/12/2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
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
8货币政策工具源自款准备率– θ变动的作用:影响信贷能力和利率 央行若提高存款准备率,则银行吸收的同量存款中上存央行 的存款准备金就增多,银行贷款趋紧或创造货币能力(可从货 币乘数公式看出)下降,使贷款利率提高减少投资需求,进而 也使债券和股票价格下降,经济转冷,GNP减少和失业增加。
– 存款准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时的可能选择: 按逆风向行事原则,如经济形势趋于萧条则降低存款准备率; 若经济形势趋于扩张则提高存款准备率。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 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宏观调节政 策。
2020/12/2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7
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率
– 贴现率调节原则:逆风向行事
如经济形势趋于萧条时,即总支出不足或失业增加的情况 下,央行应降低贴现率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投资,刺激经济 发展;
如经济发展趋于过热即总支出过大或价格水平过高时,央行
应提高贴现率以压缩信贷规模,减少投资,抑制经济发展。
– 贴现率政策缺点
比较被动:如经济萧条,贴现率降得再低,银行可能增加超额 准备,不一定增加信贷规模等;被动还再于央行只能等银 行上门贷款。只能间断调节:不具有连续性。
2020/12/2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又会引起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带来结构性失业。 –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有矛盾。因充分就业引起 国民收入增加,进而必然引起进口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状况 恶化。 – 目标之间也有相互协调性和关系性。
2020/12/23
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
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
8货币政策工具源自款准备率– θ变动的作用:影响信贷能力和利率 央行若提高存款准备率,则银行吸收的同量存款中上存央行 的存款准备金就增多,银行贷款趋紧或创造货币能力(可从货 币乘数公式看出)下降,使贷款利率提高减少投资需求,进而 也使债券和股票价格下降,经济转冷,GNP减少和失业增加。
– 存款准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时的可能选择: 按逆风向行事原则,如经济形势趋于萧条则降低存款准备率; 若经济形势趋于扩张则提高存款准备率。
财政政策
–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 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宏观调节政 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提高,产出水平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需求大于货 币供给(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了,但货币名义供给量未 变),因而利率会上升,并导致投资水平下降。但一 般说来,不对私人投资支出产生完全的“挤出”。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7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1.财政政策效果的含义 财政政策效果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
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 生的影响。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2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3.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斜率而异 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
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 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4
图15—1 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5.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第一,政府支出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 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 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8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形成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的原因 第一,LM为水平线,不同政策手段的效果不同 ②财政政策有效
若政府用增加支出或减税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 求,则效果十分大。因为政府实行这类扩张性财政政 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出售公债券),并不会使利率上 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财 政政策十分有效。
2.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斜率而异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
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 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 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3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0
图15—4 IS在凯恩斯陷阱中移动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1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形成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的原因 第二,IS为垂直线时,货币政策无效
IS为垂直线,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 即不管利率如何变动,投资都不会变动。在经济停 滞时期,利率即使发生了变化,也不能对投资发生 明显的影响。即使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对收入也 没有作用。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5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3.货币幻觉条件下,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得总需求增加 货币幻觉就是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
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物价上涨了,名义工资虽未变,但实际工资下降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2
图15—5 IS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3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的概念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
或投资减少的效果。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4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2.充分就业条件下挤出效应的原因 充分就业条件下,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
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 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 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结 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 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即政府支 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LM为水平线,表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 人们持有货币而不买债券的利息损失是极小的,而买 债券的资本损失风险极大,因此,这时人们不管有多 少货币都只想持在手中。这样,用增加货币供给来降 低利率以刺激投资,是没有效果的。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9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5
图15—2 财政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1.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的概念 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
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 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了,工人如仍像物价未变时一样提供劳动,那么,在 短期内,由于企业对劳动需求增加,因此,就业和产 量将会增加。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6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4.非充分就业条件下也存在挤出效应 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使总需求水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7
图15—3 凯恩斯极端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8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形成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的原因 第一,LM为水平线,不同政策手段的效果不同 ①货币政策无效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 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 得到调节。这些影响可以在IS-LM图形中表示出来。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7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1.财政政策效果的含义 财政政策效果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
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 生的影响。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2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3.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斜率而异 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
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 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4
图15—1 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5.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第一,政府支出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越大,政府支出所引起的产出增加 固然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 减少也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8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形成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的原因 第一,LM为水平线,不同政策手段的效果不同 ②财政政策有效
若政府用增加支出或减税的财政政策来增加总需 求,则效果十分大。因为政府实行这类扩张性财政政 策向私人部门借钱(出售公债券),并不会使利率上 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 ,从而财 政政策十分有效。
2.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斜率而异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
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 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 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3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0
图15—4 IS在凯恩斯陷阱中移动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1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形成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的原因 第二,IS为垂直线时,货币政策无效
IS为垂直线,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 即不管利率如何变动,投资都不会变动。在经济停 滞时期,利率即使发生了变化,也不能对投资发生 明显的影响。即使货币政策能改变利率,对收入也 没有作用。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5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3.货币幻觉条件下,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得总需求增加 货币幻觉就是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
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 物价上涨了,名义工资虽未变,但实际工资下降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2
图15—5 IS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3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1.挤出效应的概念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
或投资减少的效果。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4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2.充分就业条件下挤出效应的原因 充分就业条件下,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
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 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 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结 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 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即政府支 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LM为水平线,表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 人们持有货币而不买债券的利息损失是极小的,而买 债券的资本损失风险极大,因此,这时人们不管有多 少货币都只想持在手中。这样,用增加货币供给来降 低利率以刺激投资,是没有效果的。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9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5
图15—2 财政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1.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的概念 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
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 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了,工人如仍像物价未变时一样提供劳动,那么,在 短期内,由于企业对劳动需求增加,因此,就业和产 量将会增加。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6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4.非充分就业条件下也存在挤出效应 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使总需求水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7
图15—3 凯恩斯极端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8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形成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的原因 第一,LM为水平线,不同政策手段的效果不同 ①货币政策无效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 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 得到调节。这些影响可以在IS-LM图形中表示出来。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1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