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部分)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部分)平时作业
第一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性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
2、美术创作:是指儿童依据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儿童自身掌握的美术语言和方式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情境或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二、简答题
1、简述儿童美术的特点。
答:时间性与主体性、审美游戏性、直觉性。
2、简述美术创作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答:(1)开阔视野,发展儿童创造性的审美能力。(2)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3)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4)发展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儿童全脑功能与一般智慧的发展(5)帮助儿童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3、简述幼儿园艺术教育目。
答: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目标包括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三个方面。
4、简述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中的儿童美术创作的观点。
答:(1)美术创作是儿童美术教育的范畴(2)美术创作是儿童情感表达的需要(3)美术创作是需要技术支持的(4)美术创作是儿童个性化特征的体现(5)美术创作强调儿童的“创造”。
三、简析题
1、简析美术创作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答:(1)开阔视野,发展儿童创造性的审美能力。(2)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3)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4)发展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儿童全脑功能与一般智慧的发展(5)帮助儿童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2、简要说明你对幼儿园艺术教育教育目标的理解?
答: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目标包括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三个方面。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体现了通过艺术教育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现成就感。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三个方面的基本思想与原则。
第二章作业:
一、简答题
1、简述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是:“涂鸦期”、“象征期”、“概念画期”、“写实期”。
2、简述儿童手工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儿童手工能力发展的三阶段:无目的活动期、基本形状期、样式化期。
3、简述儿童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1)婴儿的感知期(0—2岁)(2)符号的认识期(2—7岁)(3)“写实主义”的高峰期(7—9岁)(4)“写实主义”高峰的衰退和审美感受性的出现期(9—13岁)
4、简述儿童美术创作的三个阶段。
答:儿童美术创作信息的获取、儿童美术创作的视觉转化、儿童美术创作的表象输出。
5、简述儿童在象征期时,色彩认知与运用方面的特点。
答:从色彩上看,儿童的辨色能力提高很快,对颜色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从构图上看,儿童在画面所画的形象较多,不太注意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但已经开始试图表现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从构思上看,儿童在美术创造中的构思是不稳定的。
6、简述儿童在涂鸦期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1)未分化的“涂鸦”(2)有控制的“涂鸦”(3)圆形“涂鸦”(4)命名“涂鸦”。
二、简析题
1、请结合儿童美术创作阶段理论,谈谈应该怎样开展儿童美术创作教学。
答:儿童美术创作中的“教”: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身份。在实践中,要让儿童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活动中真正“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建构积极、有效的多向互动。教师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儿童适合的技能支持,对儿童美术创作顺利展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儿童美术创作中的“学”: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学”,领会儿童“学”美术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自主性的美术创作行为的发生,进而促成儿童审美能力、审美意识、审美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美术创作中的“用”:从观念上来看,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儿童美术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儿童能自主运用美术知识与技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从实践操作上看,教师要研究如何帮助儿童“用”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策略,对“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课时比例进行统筹安排。设定“用”的课时比例,在同类型物象的动态教学中,引导儿童开展知识、技能的联想与迁移。
2、简要分析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学”、“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教与学是辩证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既有美术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教学,也有学习态度与规范方面的教学,要研究“教”,也要研究儿童的“学”。自主性的美术创作行为发生是儿童美术教学的理想追求。美术的“教”与“学”应以“用”为目的,“用”要以“教”与“学”为依托。
第三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艺术无错原则:旨在明确儿童美术创作要追求创造的自由与变化。
2、个体差异原则:儿童美术创作应将儿童的整体发展放置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要体现对儿童主体地位的尊重,同时承认儿童个体差异的存在。
3、审美性原则:是由美术的学科性质、儿童审美心理特性所决定的。审美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引领儿童美术创作时,要遵从美术学科的特性,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特性。
4、体验优先原则:旨在从最贴近儿童、跟儿童生命结成一体的客体(环境)出发,多方位、多元化地为儿童创设感知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给予儿童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引导儿童自觉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感觉,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形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强烈兴趣,从而让儿童不自觉地迸发出动之以情、感之于心、
思之于形、联之于境、赋之于美的艺术情感。
5、在“关系”中学习:美术创作过程中涉及不同维度的多种“关系”的构建与运用,诸如美术知识、技能与儿童内心体验的“关系”,美术各个表现要素之间的“关系”,儿童内心体验与环境的“关系”等。
6、尝试错误:是指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给予儿童自由体验式的尝试机会,以获取有关美术学习或者美术表现的“困难”与“问题”经验的引导策略。
7、联想与迁移:联想是指由某物或者某种情景想到与之有关联的某物或某种情景。迁移是指以前的学习对以后学习的影响。
8、多维示范:是指在儿童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师为儿童提供多维度的范例刺激,以促成儿童美术创作基本能力的养成。
9、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是指由教师依据儿童的能力、兴趣以及美术学习的需要,提出创作主题与要求,儿童按照创作主题与要求完成美术创作。
10、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是指儿童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由自己独立确定美术创作的主题和内容,运用所掌握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的美术创作形式。
二、简答题
1、简述美术欣赏四个基本环节。
答:描述、形式、解释、评价四个阶段是美术欣赏的基本环节。
2、简述美术创作的意义。
答:(1)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2)形成必要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态度(3)构建美术创作氛围,诱发创作冲动。
3、简述儿童美术创作方法。
答:在“关系”中学习、尝试错误、联想与迁移、多维示范。
4、简述示范的方法。
答:示范方法包括:原形示范、正反例示范、发散性示范、变化示例数量与示范恰当的行为五个方面。
5、简述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三种主要形式。
答:(1)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2)意愿式儿童美术创作(3)命题式儿童美术创作与意愿式美术创作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