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第5课时)
第五单元重点课时练习 第5课时 解决问题(含答案)
π
π
π1
ππ
π
四、1 cm
1.5 cm
2 cm
a cm
五、62.8÷ =80(m2)
4
4
42
44
4
四、完成下表,你会发现什么?
正方形边 截取最大圆
长
半径
圆的面积占正方 形面积的比
π
1 cm
0. 5 cm
4
2 cm 3 cm 4 cm a cm 我发现:在任何一个正方形里截取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占正方形的( )。 五、根据你 上面的发现求出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 。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 一、1.50.24 2.50.24 39.4384 圆的 3.4∶1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教材例 3P69~74)
一、我会填。
1.在一个边长是 8 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面积是(
)平方
厘米。
2.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都是 25.12 厘米,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的面积大。[来源:]
3.一个圆的半径正好等于另一个圆的直径,这两个圆的面积的比是(
1 二 、 6×6 - 3.14×(6÷2)2 = 7.74(cm2) 3.14×(6÷2)2 - 6×(6÷2)× × 2 =
2
10.26(cm2) 边长 三、1.1×1-3.14×(1÷2)2=0.215(m2) 答 :外面的正方形与内部的圆之间的面
积差是 0.215 m2。 2.3古钱币 面积是 2534.65 平方厘米。
)。
二、求出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A E
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等 于正方形的(
北师大版三上数学第5课时 里程表(一)课时训练练习作业
第5课时里程表(一)1.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北京——天津137北京——济南497北京——徐州814北京——蚌埠979北京——南京1160(1)济南到天津有多少千米?(2)979-814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3)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沿铁路线大约已经行驶了1000千米,在图中标出火车的大概位置。
(4)济南到蚌埠与天津到徐州这两段铁路,哪段长?长多少千米?2.细心算一算。
567+219-378 274+435+196 800-389+146600-347-85 834-(256+438)652-(543-375)3.奇思家和妙想家在学校的同一侧,奇思家、妙想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
奇思家距学校528千米,妙想家距学校715千米,奇思家和妙想家相距多少千米?参考答案:1.(1)497-137=360(千米)答:济南到天津有360千米。
(2)979-814求的是蚌埠和徐州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3)自己标一标。
(4)济南到蚌埠:979-497=482(千米)天津到徐州:814-137=677(千米)482<677 677-482=195(千米)答:天津到徐州这段铁路长,长195千米。
2. 408 905 557 168 140 4843.715-528=187(千米)答:奇思家和妙想家相距187千米。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第5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班班通
板书设计:
练习课
135×5= 675 269×6 = 1614 273×5=1365
1 3 5 2 6 9 2 7 3
×5×6×5
6 7 5 1 6 1 4 1 3 6 5
课后作业:
1、一列火车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有118个座位,这列火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300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郊游。前3辆汽车各坐78个同学,第4辆汽车要做多少个同学?
3、完成练习十三P65第12、13题。
2、列式计算
(1)234的5倍是多少?
(2)6个346是多少?
(3)543乘7的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评议。重点让学生说乘的顺序的进位的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巩固练习:
1.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展台展示,学生评价)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5=8456
课题: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练习课
学科:数学
执教教师:
执教班级:302、307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
笔算乘法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2、完成练习十三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开火车)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时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时多项式除以单项式(348)1.计算:(1)(6x3y2−7x4y)÷xy;(2)(0.3a2b−13a3b2−16a4b3)÷(−0.5a2b)2.某天数学课上,小明学习了整式的除法运算.放学后,小明回到家拿出课堂笔记,认真地复习课上学习的内容,他突然发现一道三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题:(21x4y3−+7x2y2)÷(−7x2y)=+5xy−y.被除式的第二项被污染了,商的第一项也被污染了,你能算出两处被污染的内容是什么吗?3.已知多项式2x3−4x2−1除以一个多项式A,得商式为x,余式为x−1,求这个多项式4.已知A=2x,B是多项式,在计算B+A时,小马虎同学把B+A看成了B÷A,结果得x+12,则B+A=5.计算:(1)(23a4b7−19a2b6)÷(−13ab3)2;(2)(23a2b2)3÷(13ab2)2×34a3b2;(3)(−a n+1b2)÷(−a n b2)2·(−a n b n)2;(4)[(x+y)2−y(2x+y)−8x]÷2x.6.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做猜数游戏,规则:学生在心里想好一个除0以外的数,然后按以下顺序进行计算:(1)把这个数加上2以后再平方;(2)减去4;(3)除以所想的那个数,得到一个商.最后把所得的商告诉老师,老师立即知道学生猜想的数,你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吗?7.由(x−3)(x+4)=x2+x−12,可以得到(x2+x−12)÷(x−3)=x+4.这说明x2+x−12能被x−3整除,同时也说明多项式x2+x−12有一个因式为x−3.另外,当x=3时,多项式x2+x−12的值为0.根据上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有一个关于字母x的多项式A,当x=a时,A的值为0,那么A与式子x−a 之间有何关系?(2)利用上面的结果求解:已知x+3能整除x2+kx−18,求k的值,在括号里应填的式子是8.对于等式6x2y6÷()2=23a3平方米,那么这个9.一个长方体水池的容积为20a5立方米,它的底面积为53水池的高为米10.计算:(1)8x8÷2x3;(2)12m2÷3m;(3)20x3y5z÷(−5x2y3);(4)(2ab)5÷(2ab)311.计算(12x3−8x2+16x)÷(−4x)的结果是()A.−3x2+2x−4B.−3x2−2x+4C.−3x2+2x+4D.3x2−2x+412.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x2−2xy+x,高是x,则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A.x−2yB.x+2yC.x−2y−1D.x−2y+113.计算8a3÷(−2a)的结果是()A.4aB.−4aC.4a2D.−4a214.若8x3y m÷4x n y2=2y2,则m,n的值为()A.m=1,n=3B.m=4,n=3C.m=4,n=2D.m=3,n=415.计算(−2xy2)3÷4x3y的结果是()A.−2y3B.2y4C.−2y5D.−8xy216.计算a6b2÷(ab)2的结果是()A.a3B.a4C.a3bD.a4b17.数学课上,老师讲了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放学后,小丽回到家拿出课堂笔记,认真地复习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她发现有这么一道题:−3x2·(2x−+1)=−6x3+3x2y−3x2,那么横线上的一项是()A.−yB.yC.−xyD.xy18.若a为整数,且x2a=5,则(2x3a)2÷4x4a的值为()C.25D.10A.5B.5219.地球的体积约为1012立方千米,太阳的体积约为1.4×1018立方千米,太阳的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倍数是()A.1.4×105B.1.4×106C.1.4×107D.1.4×10820.计算3x6÷x2的结果是()A.2x4B.2x3C.3x4D.3x321.计算:(3a2−6a)÷3a=参考答案1(1)【答案】解:(6x3y2−7x4y)÷xy=6x2y−7x3.(2)【答案】解:(0.3a2b−13a3b2−16a4b3)÷(−0.5a2b)=−35+23ab+13a2b22.【答案】:解:被除式的第二项=(−7x2y)×5xy=−35x3y2.商的第一项=21x4y3÷(−7x2y)=−3x2y2.所以第一处被污染的内容为35x3y2,第二处被污染的内容为−3x2y23.【答案】:解:根据题意,得A=[2x3−4x2−1−(x−1)]÷x=(2x3−4x2−1−x+1)÷x=2x2−4x−14.【答案】:2x2+3x【解析】:根据题意,得2x(x+12)+2x=2x2+x+2x=2x2+3x5(1)【答案】解:原式=(23a4b7−19a2b6)÷19a2b6=23a4b7÷19a2b6−19a2b6÷19a2b6=6a2b−1.(2)【答案】解:原式=827a6b6÷19a2b4×34a3b2=2a7b4.(3)【答案】解:原式=−a n+1b2÷a2n b4·a2n b2n=−a n+1b2n−2.(4)【答案】解:原式=(x2+2xy+y2−2xy−y2−8x)÷2x =(x2−8x)÷2x=x2−46.【答案】:解:设此数为a,由题意,得[(a+2)2−4]÷a=(a2+4a)÷a=a+4.可以看出商减去4就是学生猜想的数7(1)【答案】解:多项式A能被x−a整除,同时也说明多项式A有一个因式为x−a.(2)【答案】解:由上面的材料可知,如果x+3能整除x2+kx−18,就是说当x+3=0时,多项式x2+kx−18的值也为0,因此当x=−3时,x2+kx−18=0,所以(−3)2−3k−18=0,解得k=−3.8.【答案】:±3xy3【解析】:设括号里的式子为A,则A2=6x2y6÷23=9x2y6,所以A2=(3xy3)2,所以A=±3xy39.【答案】:12a2【解析】:由题意可得20a5÷53a3=20×35×a5÷a3=12a210(1)【答案】解:8x8÷2x3=4x5.(2)【答案】解:12m2÷3m=4m.(3)【答案】解:20x3y5z÷(−5x2y3)=−4xy2z.(4)【答案】解:(2ab)5÷(2ab)3=4a2b211.【答案】:A【解析】:(12x3−8x2+16x)÷(−4x)=−3x2+2x−412.【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得(x2−2xy+x)÷x=x−2y+1. 故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x−2y+1. 故选D13.【答案】:D14.【答案】:B【解析】:原式=2x3−n y m−2=2y2,∴3−n=0,m−2=2,∴n=3,m=415.【答案】:C【解析】:原式=−8x3y6÷4x3y=−2y516.【答案】:B【解析】:a6b2÷(ab)2=a417.【答案】:B【解析】:−3x2·(2x−y+1)=−6x3+3x2y−3x2.故选 B18.【答案】:A【解析】:∵x2a=5,∴(2x3a)2÷4x4a=4(x3a)2÷4x4a=4x6a÷4x4a=x2a=519.【答案】:B20.【答案】:C21.【答案】:a−2。
人教PEP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第5课时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PEP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第5课时课后练习题(带答案)教科书第53-54页:B. Read and write Let’s check.Ⅰ.听录音,为下列问题选出正确答案。
( ) 1. What would Sarah like to eat?A.She would like to eat some noodles.B.She would like to eat a hamburger.C.She would like to eat some beef.( ) 2. What is Sarah’s art teacher like?A.She is young and pretty.B.She is strict.C.She is kind and funny.( ) 3. What can Zhang Peng do for the party?A. He can dance for the party.B. He can sing for the party.C. He can do some kung fu for the party.( ) 4. Where is the basketball?A. It is beside the door.B. It is above the door.C. It is behind the door.( ) 5. What is in the picture?A. There is a photo in the picture.B. There are two plants and a photo in the picture.C. There is a desk, a photo and two plants in the picture.Ⅱ.连词成句。
1. are the dirty room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pencils crayons are on there floor and th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everywhere are and photos pictures the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a see my mouse I behind comput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is there some books a and computer desk the 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第5课时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时练习题)
2023秋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练习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5课时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填空题1. 25加上一个数的2倍等于128的一半,这个数是。
2. 一批货物,如果大卡车运输需要20辆,如果用小卡车运输需要25辆。
已知每辆大卡车比小卡车多装2吨,这批货物一共吨。
3. 六(1)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提前在网上预约了几条船。
经计算,若增加一条船,则正好每条船坐6人;若减少一条船,则正好每条船坐8人,这个班共名同学。
4. 公园里有3只小猫,恰好一只比一只大一岁,它们的年龄之和是60,最小时猫岁。
5. 小明把720mL糖水倒入9个小杯和2个大杯中,正好倒满。
一个小杯与一个大杯容量的比是1:3,每个小杯的容量是毫升,每个大杯的容量是毫升。
6. 如果把正方形的两对边同时伸长3米,另外两对边同时缩短2米,可得到一个周长为26米的长方形,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米。
二、判断题7. 鸡兔同笼,鸡与兔的只数的比是2:3,共有80条腿,那么鸡有10只。
()8. 同学们参加“喜迎十四运”绘画展览,五年级一共去了264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比四年级的1.4倍少16人,设四年级去了x人,则可列方程为1.4x-16=264。
()9. 如果设甲为x,乙为2x,且已知甲、乙两数和为12,则甲是3。
()10. 小华读一本书,计划10天读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3页,结果提前2天读完,则这本书共有160页。
()11. 买一支钢笔比买6支铅笔还贵0.6元。
每支铅笔0.85元,每支钢笔多少元?列方程为x+6×0.85=0.6。
()三、单选题12. “一块梯形试验田的面积是300m²,下底比上底多20m,高是15m,求上底是多少m?”若设上底为X米,下列方程中()是正确的。
A. (X+20)×15=300B. (X-20)×15=300C. (X+X+20)×15=300D. (X+X+20)×15÷2=30013.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630 km的两地相向开出,经过4.2小时相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5课时 商的近似数练习
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教材P32,例6)一、(新知导练)想一想,填一填。
1.20.0682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位,“四舍五入”后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按“四舍五入”法写出商的近似数。
二、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6×0.5=1836÷2.5=14.436÷4.5=8 36÷0.5=72三、列竖式计算,按要求取商的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
5.52÷0.74÷92.保留两位小数。
5.47÷5 1.194÷4四、生活中的数学。
1.某公司在电视台黄金时间插播一条宣传广告,每天播出0.48分钟,付人民币5万元。
插播这条广告平均每分钟大约付人民币多少万元?(得数保留整数)2.科学调查表明,一块55公顷的湿地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00t,释放氧气584t。
(1)平均1公顷湿地一年大约可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平均1公顷湿地一年大约可释放氧气多少吨?(得数保留一位小数)五、41.134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商是一个两位小数,商保留一位小数是5.2。
除数最小是多少?先想想商最大是()。
第5课时商的近似数一、1.四20.06820.072.二、×÷÷÷三、1.7.90.4 2.1.090.30四、1.5÷0.48≈10(万元) 2.(1)800÷55≈14.55(t) (2)584÷55≈10.6(t)五、5.2441.134÷5.24=7.85。
小学 二年级 数学下册第5课时 练习十五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六单元导学指导案课题:练习十五课型:练习课课时:第5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第69-71页练习十五的第3题、第5—11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1、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有目的的练习,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感知、理解、掌握、运用.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经历巩固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知识运用的乐趣.学习重点:巩固所学知识.学习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具:投影仪。
教法:组织指导、反馈练习法。
学法:独立思考、练习、合作交流法。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一、导学目标(一)、独立尝试(预习)自学课本第69-71页练习十五的第3题、第5—11题。
(二)、复习并检查(温固)。
1、练习十五第3题。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学生独立练习。
集体订正时交流:怎样很快写出商和余数,你有什么好办法?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齐读目标)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5题。
①第32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引导学生看图。
问:花是按什么规律摆的?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思考交流。
2、练习十五第6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第一个问题。
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②重点指导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
学生先思考,再分组讨论。
3、练习十五第7题。
问: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围一圈需要几个3米?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评讲。
4、()里最大能填几?()×5<19 8×()<52 7×()<61 ()×3<20()×8<37 ()×6<31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检测达标)。
1、练习十五第8题。
6.5比的练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5课时
6.5比的练习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5课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5课时,比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比的化简、求比值等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比的化简和求比值是难点,因此会特别强调这部分的内容,并给出相应的例题进行讲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概念,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具和实际例子,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比的存在和应用。
是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两辆汽车的速度比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速度比。
然后是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个比的化简例子,比如 12:18,通过讲解步骤和解释原因,让学生理解化简比的方法。
接着是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独立进行比的化简和求比值的计算,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和讨论。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比的化简和求比值的方法步骤写下来,并标注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比的化简和求比值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思考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比的概念和方法,并尝试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这就是我对于比的练习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比的练习课中,我发现比的化简和求比值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注意到学生常常对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概念混淆,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因此,我将重点关注这部分内容,并给出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我会通过多媒体教具和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比的存在和应用。
我会展示两辆汽车的速度比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速度比。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比的概念。
然后,我会讲解求比值的方法。
我会给出一个比的求比值例子,比如 12:18,并解释求比值的方法是将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5课时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练习题
第5课时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教材例4,P43)
一、列竖式计算。
960-45368+455704-228845+96
二、圈出得数大于300的算式。
259+98968-788203+99400-101
三、妈妈在网上购物,一件上衣278元,一条裤子195元,妈妈的支付宝里有400元,估一估够支付吗?若不够,还差多少钱?
四、根据下面的信息解决问题。
商品衣服裤子鞋子
单价/元289 178 285
1.爸爸想把这三样服装都买下来,他带了800元钱,够吗?说一说理由。
2.收银员一共要收多少钱?
五、一个数减去487,小马虎将被减数的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互换了,结果得172,那么正确的差是多少?
第5课时
一、915823476941
二、259+98203+99
三、把278看成280,把195看成200,280+200=480(元)480元>400元,所以不够支付。
278+195=473(元)473-400=73(元)答:不够支付,差73元。
四、1.289+178+285≈800(元)答:三个数都估大了,够。
2.289+178+285=752(元)答:一共要收752元。
五、172+487=659569-487=82答:正确的差是8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5第5课时(3a-SelfCheck)练习(答案+解析)
【优选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5第5课时(3a-SelfCheck)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汉译英:整句根据汉语意思及括号内所给英文提示语,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语。
1.你期望从肥皂剧中学到什么?(expec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凯特(Kate)昨天打扮得像个男孩。
(dress u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谁能替我完成这项工作?(take sb.'s plac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们在这场足球比赛中表现很好。
(do a good jo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她演花木兰演得很好。
(rol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用单词的正确形式完成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方框中选择恰当的单词或短语填空,有的需要变换形式。
Hey, friends! Let me introduce (介绍) three 6.to you.The first one is Magic Brush (《神笔》). It7.in 1955. It describes a poor boy called Ma Liang. He loves painting. He always uses his magic brush to fight against bad people in the village.The second cartoon is Baby Tadpoles(蝌蚪)Look for Their Mother. The story is very8.. A group of tadpoles try their best to 9.who their mother is.The third cartoon is The Monkey King, from the Chinese novel (小说) Journey to the West. It's the10.of the three cartoons. Sun Wukong is the11.character in this cartoon. Both Chinese and many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like him. Why is he popular? One of the main12.is that he is not a common man. He 13.help others. And he can do all kinds of things to fight against bad people.参考答案1.What do you expect to learn from soap operas?2.Kate dressed up like a boy yesterday.3.Who can take my place to finish the work?4.You did a good job in the soccer game.5.She played Mulan's role well.【分析】1.期望expect,常用句型是expect to do sth.期望做某事;从…学…learn from,肥皂剧soap opera,根据句意"你期望从肥皂剧中学到什么"可知,要用一般现在时,故答案为What do you expect to learn from soap operas?2.根据题干中英文对比,可知dress up like打扮得像…;结合时态为一般过去时,故答案为:Kate dressed up like a boy yesterday。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练习课(第5~7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练习课(第5~7课时)人教版我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堂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练习课,这是第一单元的练习课,包括第5~7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人教版教材中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练习。
一、教学内容本次练习课的主要内容有:1. 第5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 第6课时: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复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3. 第7课时:混合运算。
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练习课,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教学重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练习题。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第5课时: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
(2)解决实际问题:小明有2/3杯果汁,小红有1/4杯果汁,他们一起喝掉了一些果汁,请问他们还剩下多少果汁?2. 第6课时:分数的乘法和除法(1)复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解决实际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3,宽是长的3/4,求长方形的面积。
3. 第7课时:混合运算(1)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解决实际问题:一个水池,注水速率是每分钟1/6立方米,排水速率是每分钟1/8立方米,问水池几分钟能注满?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混合运算七、作业设计2/3 + 1/41/2 1/32/3 × 3/41/6 ÷ 1/81/2 + 1/3 1/41/5 × 2/3 + 1/6 ÷ 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次练习课,我发现同学们在分数的加减乘除方面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还需要加强。
2018年秋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5(第5课时)课时练习含答案
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第五课时Section B (3a-Self Check)A 基础起航Ⅰ.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
(每空一词)1.我喜欢排球。
它对我来说很容易。
I __love/like__ volleyball. It's __easy__ for __me__.2.放学后他总是看电视。
He always __watches__ TV __after__ __school__.3.我没有足球,但是我有一个篮球。
I __don't__ __have__a soccer ball, __but__I __have__a basketball. 4.我只是在电视上看排球比赛。
I __only__ __watch__ volleyball games __on__ __TV__.5.我们上同一所学校。
We go __to__ __the__ __same__ school.6.在学校,我下课后和我的同学们打网球。
At school, I play tennis __with__ my classmates __after__ __class__.7.我不做运动。
I __don't__ __play/do__ __sports__.B 语法扬帆Ⅱ.单项选择。
( B )1.—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________.A.You're right B.Thank youC.You are OK D.Don't say so( C )2.—Let's play computer games.—That ________good.A.looks B.watchesC.sounds D.listens( B )3.The music(音乐) is________.I like it.A.difficult B.relaxingC.boring D.bad( C )4.We need one ping-pong ball and two ________.A.ping-pongs bats B.ping-pongs batC.ping-pong bats D.ping-pong bat( A )5.The question is not easy.It's very ________.A.difficult B.interestingC.relaxing D.fun( D )6.—Do you like ping-pong?—Yes, I do. It is easy ________ me.A.after B.withC.on D.for( C )7.I love sports. I play them ________ class.A.on B.forC.after D.with( A )8.The girl always goes to the school library ________ her classmates.A.with B.onC.for D.afterC 提升冲浪Ⅲ.完形填空。
第5课时: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练习培优
等腰直角三角形专题练习基本性质:在等腰R t △ABC 中,AB=AC,∠BAC=90°,AD ⊥BC 于D 点, 1、 边:AB=AC ,AD=BD=CD=21BC 2、 角:∠BAC=∠ADB=∠ADC=90°; ∠B=∠C=∠BAD=∠CAD=45° 3、 形:等腰R t △ABC , 等腰R t △ABD , 等腰R t △ACD一、如图,M 为等腰R t △ABC 斜边BC 的中点,D 为AB 上一点,ME ⊥MD 交直线E , (1) 求证:MD=ME其他结论:①AD+AE=AB ;②BD+CE=AB ;③△MDE 为等腰R t △;④S 四ADME=21S △ABC (2)如图,若D 为AB 反向延长线上一点,其它条件不变,请完成图形并探究(1)中的结论。
二、如图,已知点D 为等腰R t △ABC 内一点,∠CAD=∠CBD=15°,E 为AD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1) 求证:DE 平分∠BDC ;(2) 若点M 在DE 上,且DC=DM,求证:ME=BD三、如图,D 为等腰R t △ABC 直角边AC 的中点,AE ⊥BD 交BC 于点E ,连接DE. (1) 求证:①∠ADB=∠CDE ;②AE+DE=BD ; (2) 如图2,若AM=CN,AE ⊥BM 交BC 于点E ,BM 、EN 交于点P 。
求证:①∠AMB=∠CNE ;②AE+PE=BPAB C DA BC A B CDME D M ① ② AB CA B C DE E P MN①②四、如图1,在等腰R t △ABC 中,D 为直线BC 上一点,过点D 作AD 的垂线DE ,过点B 作AB 的垂线BE 。
(1) 求证:AD=DE ;(2) 拓展变化一:图形的演变(纵深演变)如图2和图3中,当点D 分别在BC 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时,求证:AD=DE ;(3) 拓展变化二:条件的演变(横向演变)如图4、图5和图6中,等腰R t △ABC 中,D 为直线BC 上一点,以AD 为腰作 等腰R t △ADE,连接BE,求证:AB ⊥BECA B D E ①五、(1)如图,等腰R t △ABC 中,AC=BC, ∠ACB=90°,P 为△ABC 形外一点,∠APB=90°,求证:∠APC=∠BPC=45°;(2)如图,等腰R t △ABC 中,AC=BC , ∠ACB=90°,P 为△ABC 形外一点,∠APC=45°, 求证:∠APB=90°六、如图,以任意△ABC 的两边AB 、AC 为腰作两个等腰R t △ABD 和等腰R t △ACE ,连接BE 、CD 交于O 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课(第5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中第1、4、5、6、7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已学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已学的乘法口诀,并应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记忆口诀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你们都记熟了吗?
指名学生背出7~9的乘法口诀。
师:下面老师还要抽查一下。
师生一起对口令。
二、计算练习
1.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第1题。
师:乘法口诀同学们已经记得很熟练了。
下面我们比一比,看谁用乘法口诀计算得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题目,另外补充一些算式。
学生依次说出得数和口诀。
【设计意图】应用乘法口诀进行基本的口算练习,加深学生对口诀的熟练程度。
2.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第5题。
师:简单的口算大家已经很会算了,那下面的计算你还能做到一样熟练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师:你能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要熟记口诀、看清运算符号、弄清运算顺序等几点,教师可适时予以表扬。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按顺序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第4题。
师:仔细观察表格,谁能说说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横行和竖行相交处的位置是两个数的乘积。
学生填写,全班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重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第6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发现车头用了8个车轮,要引导学生发现隐藏的信息:每
节车厢要用6个车轮。
师:题目中又补充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情预设】小亮一共有40个车轮。
要求的问题是:他能组装出一列有6节车厢的
小火车吗?为什么?
师:你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解答后全班交流。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学情预设】先求出6节车厢需要多少个车轮:6×6=36(个);再算加上车头一
共要多少个车轮:36+8=44(个)。
44>40,所以不能。
2.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会
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四、提升练习
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第7题。
师:“最大”是什么意思?应该怎样想?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最大”就是要让乘积最接近已知数,而且比已知数小。
可以用乘法口诀思考,如:()×4<29,就想几乘4的积最接近且小于29,7×4=
28,28接近29且小于29,所以括号里最大填7。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为后面除法中的试商打基础。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提示】
解答此题时,
熟记口诀是关键,
先根据口诀确定哪
两个数的积最接近
已知数且小于已知
数,再进行解答。
▶教学反思
这节练习课的教学,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的:
一、把握重点,明确要求。
把握教学知识的重难点,紧紧围绕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展开,突出实效。
二、归类整理,统筹安排。
经过精心选择练习题,抓住典型的题型统筹安排,练习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易于接受。
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P56第一至五题。
一、算一算。
5×9+12= 6×8-21= 4×6-24= 5×9+29=
7×8-6= 4×9+8= 7×9+30= 6×8-4=
二、45名学生参加团体操比赛,想排成下面这样的队形,人数够吗?
三、王师傅运来30个车轮,先组装了4辆自行车,用剩下的车轮组装7辆三轮车,够吗?
四、光明小学60名学生去看表演。
1.观众席2可以坐多少人?
2.观众席2坐满后,观众席1和观众席3够剩下的人坐吗?
五、妈妈带了40元钱,最多可以买多少双袜子?
参考答案
一、57 27 0 74 50 44 93 44
二、6×7+2=44(人)或6×8-4=44(人) 44<45,人数够。
三、4×2=8(个)3×7+8=29(个)29<30,够。
(其他解法合理即可)
四、1.4×8=32(人)
2.60-32=28(人) 3×4+3=15(人)
15+15=30(人)28<30,够剩下的人坐。
五、44×9=36(元) 5×9=45(元)最多可以买4双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