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
壮族稻作农业史
壮族稻作农业史一、壮族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壮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壮族人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其中广西是壮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在壮族人的生产生活中,稻作农业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 稻作农业起源稻作农业是指以水稻为主要种植品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
而壮族稻作农业则更早,在距今约6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2. 稻作农业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壮族人逐渐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并将其发扬光大。
在唐代时期,广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区之一。
到了明清时期,广西更是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稻产区之一。
二、壮族稻作农业技术与特点1. 稻作栽培技术(1)水田建设:壮族人利用山地水源,修建了大量的水田。
他们采用了“梯田”、“坎田”等方式,将山地分成一层层的平台,形成了具有壮族特色的“梯田文化”。
(2)育秧:壮族人采用的育秧方法是“泥揉法”。
即将稻谷放入泥浆中,揉捏后再晒干。
这种方法可以使稻谷迅速发芽,并且可以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3)灌溉:由于广西气候多雨,壮族人并不需要大量灌溉。
但是在旱季时,他们会利用山上的水源进行灌溉。
(4)收割:壮族人采取手工收割的方式,使用镰刀等简单工具进行收割。
2. 稻作农业特点(1)多样性:壮族人种植的水稻品种非常多样化。
据统计,在广西境内就有近千个不同品种的水稻。
(2)生态友好:壮族人在进行农业生产时非常注重环保和生态平衡。
他们通常采用有机肥料和天然农药,并且在耕作过程中不会破坏土地的生态环境。
(3)文化传承:壮族人将稻作农业视为自己的传统文化,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将其传承下来。
在壮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水稻也是非常重要的食品和文化象征。
三、壮族稻作农业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1. 经济影响壮族稻作农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水稻是广西乃至中国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水稻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考古学部分考研真题(北大、中大、南大)
北京大学1993年考题名词解释1直立人:直立人化石最早发现于爪洼,1891年荷兰Dubois发现一块头骨化石,后又发现骰骨化石,1894年正式命名为直立猿人,现称人属直立种。
中国境内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主要包括蓝田人、北京人、巫山人、元谋人等,中国最早直立人脑量为800-1000ml,一般认为直立人存在的时间为距今200-20万年补充:Homo erectus一类形态特征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
曾称作猿人,含有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的意思。
生活在距今约180万~20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考古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早期。
直立人可能起源于非洲,一般认为大概是由能人进化来的,后来进化成早期智人。
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以后发现地点不断增多,主要集中在亚洲南部和中部、非洲东部和西北部及欧洲西部。
直立人头骨平扁,骨壁厚,眉脊粗壮,脑量平均小于1000毫升(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
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高大,平均身高为160 厘米,平均体重据估计约有60千克,肢骨与现代人差别不大。
有名的直立人化石,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中国的蓝田人和北京人、北非的毛里坦人等2类型学:也称为形态学或标型学,是研究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的外部形态顺序的方法论。
在近代科学中,生物学最早使用这种方法。
1903年瑞典考古学家蒙特留斯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中专门总结并论述了类型学原理。
二十世纪30年代类型学理论传入中国。
类型学最初是为了解决考古遗存的时代问题,也被应用于各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3铜石并用时代:1877年意大利学者G.基耶里克提出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增加铜石并用时代作为过渡期,从此确立了这一概念。
铜石并用时代以红铜的使用为开始的标志。
世界各地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的时间是不同的。
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上限可以到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时代则是晚期铜石并用时代,中国铜石并用时代的金属工具不仅仅是红铜,还有黄铜、青铜,只是后二者较少。
山西大学考古考研题
1.论述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农业起源与发展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
稻作农业的起源概括起来主要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两种论点,关于粟作农业的起源地主要有三种说法,即华北说、黄河中游说、西辽河流域说。
虽然史前稻作和粟作农业的发展道路不同,但从起源到稳定发展,它们大体上经历了酝酿、萌芽、确立、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
酝酿期大致距今20000—11500。
在距今约1.8万年末次冰盛期之后,不少大型的陆生物种因气候变化而灭绝,人类在扩大肉食资源猎取范围的同时,也扩大了可食植物的采集范围。
此时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有仙人洞、吊桶环第二期和第三期、柿子滩晚期和下川文化。
萌芽阶段距今11500-9000年。
新仙女木事件导致的急剧降温结束后,我国南北方相继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以仙人洞、吊桶环第四期、上山文化早期、东胡林、南庄头、于家沟、转年、李家沟等遗存为代表。
华北地区的先民着重选择了耐寒、耐旱的粟类作物,而南方先民则选择栽培水稻,出现了“南稻北粟”格局的萌芽。
距今9000—7000年,我国逐渐进入气候适宜期,稻作遗存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大量发现,对应有彭头山文化、上山文化晚期、跨湖桥文化早期、顺山集文化。
与此同时,北方地区普遍发现有粟作遗存,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南部、山东半岛和甘肃东部地区,尤以华北南部和黄淮地区发展程度最高,代表性文化有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后李文化、兴隆洼文化等。
仰韶时代,华北地区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进入高峰期后段,粟作和稻作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此时中国可以分为三个农业区,即北方的粟作农业区、南方的稻作农业区和黄淮地区的稻粟混作农业区。
距今5000年前后,由于气候波动,稻粟混作区南移,稻作区缩小,粟作区则向南扩大。
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后,农业成为主导性的生计方式。
华北地区、黄淮地区的农业水平始终处在发展前列,为中原王朝的诞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高中地理】浙江9千年前遗址证明水稻种植源于我国
【高中地理】浙江9千年前遗址证明水稻种植源于我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最近在浙江龙游发现的距今9千年的青碓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对此又添新证。
它充分证明浙江的钱塘江上游地区不但是浙江新石器时代文明发祥地,而且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重要的稻作农业文明发祥地。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9日在龙游县考古现场举行的学术通报会上介绍,今年8月23日至31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龙游县博物馆共同对县内的钱塘江上游衢江、灵山江流域进行新时代考古调查。
调查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发现了青碓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初步勘探确认,青碓遗址原产范围南北长170多米,东西阔160多米,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
遗址涵盖两个阶段的文化层沉积,遗存大量的陶器和石器。
其中,下层遗物具备浓烈的上山文化晚期特征,年代距今9千年,上层遗物具备显著的跨湖桥文化特征,年代距今8千多年。
上山遗址位于距龙游县约100公里的浦江县境内,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2001年至2021年发现并发掘的,距今有8600-11400年的历史〖古工作者还在其中发现了长江下游地区迄今最早的稻作遗存,把中国稻作文明的时间表由过去河姆渡文化的7千年提前到了1万年。
蒋乐平研究员就是当时上山遗址考古队领队。
他说记者,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大背景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实行了“浙中地区以上山文化为核心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专题调查”,青碓遗址调查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目前,浙中及附近地区在上山遗址之后,已经辨认出了10处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上述区域均属于钱塘江上游地区,蒋乐平认为,青碓遗址的发现,说明上山文化的分布已向浙西地区延伸,这充分证明钱塘江上游地区不但是浙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重要的稻作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
从年代看看,上山文化之后依次就是跨湖桥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蒋乐平说道,青碓遗址就是浙江境内第三处辨认出上山文化与跨湖桥文化轻易地层梯状关系的遗址,其上时下层器物之间存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更有力地证明了跨湖桥源于上山文化的假设,更充份地证明了钱塘江早期文明源远流长的沿袭发展关系。
史上最早水稻发掘日记
以过分 高兴 而 收场 。 下 午 回来 的路 上 ,碰 到 一 群 当 地 职 校 的学 生 ,因 为 是 学 外 们才 发现 ,对于这里 的 人 ,这 里的物 ,都开始依依不舍 了,我 寄 希望 于以后能够常来 ,作为一个地道 的湖南人,我更愿意常来家 乡看看。
再 见 ,玉 蟾岩 。固
( 为刘 许 生翻 拍 ) 图
大学、美国毕士博博物馆等科研单位一 行1人再赴玉蟾岩,进行 了为期2天的考 2 8
察 ,这 次考 察 的 结 果是 发 掘 了6 古稻 化 粒 石 ,张文 绪也在 其 中,此 时 , 已经 是7 高 0
龄了
考古 队有外 国人 ,他 们特别高兴 ,都趁
20 1月9 0 俾 1 日大雨
道 县 已 经 两 个 月 没 有 下 雨 了 ,今 天 下 了一 场 大 雨 ,酣 畅 淋 漓 。虽 然 雨 水 对
一
米 ,宽 1 4 米 。 .毫 9
“ ,太棒 了!”我们一起 叫道 , 哇
压 抑 了 一 天 的 情 感 此 刻 才 爆 发 出来 。顾 海 滨 说 要 去 喝 酒 ,但 是 我 们 都 没有 动 , 而 是 沉浸 在默 默地 欢喜 当中 。 然 后 ,袁 家 荣 提 醒 我 们 不 要 向外 公 布 发 现 了水 稻 ,这样 会 引 起 很 多 麻 烦 , 会 惹 来 许 多 相 关 部 门 和 新 闻记 者 ,疲 于
展 ,这 是 唯一让 我们 不 开心 的地 方 。
送 的当年道县玉蟾岩古稻化石 发掘者之
一
、
中 国农 业 大 学 教 授 张 文绪 的 考 古 日
记 ,里 面记 录 了 19 年 、20 ̄ 两 次对 玉 95 04 蟾 岩 的 发 掘 经 过 ,并 表 示 其 中 的 内容 可
中国稻作文化
中国稻作文化稻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至今已有一万年以上的水稻种植历史。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与吊桶环遗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以及浙江浦江县上山遗迹的考古研究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已经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
而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水稻生产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人留下的大量稻谷遗存、骨耜(耕地农具)、家蓄的骨头、陶甑等陶器、干栏式住宅、水井等遗存充分说明了当时稻作农业的成就。
到公元前4000-3000年时,稻作农业已发展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赣江流域、闽江流域、珠江流域,并向北推进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北线已到达北纬35度附近。
稻作农业的北上促进了稻文化和栗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合。
历史进入到公元前3000-2000年以后,稻作农业已向北扩展到山东半岛,并传播到朝鲜半岛,然后进一步到达日本。
到唐代时,水稻农耕已北进到北纬43度地区。
唐代文献中所提到的渤海国“庐城之稻”是也。
庐城即今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龙井市一带。
在探讨水稻农耕的起源时涉及三个核心问体:稻作农耕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由什么人发明?在什么时间?原始水稻农耕的起源应该在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以后的公元前一万年左右时间。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迹、浙江浦江县上山遗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迹、浙江萧山跨湖桥遗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迹、浙江余杭良渚遗迹揭示着稻作农耕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
在什么地方?根据现有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来判断,原始水稻农耕的发祥地应该在我国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区或华南地区,而且不一定是从一个点到面上的传播,也可能是多点起源。
也不能否认原始水稻农耕在亚洲其他地区起源的可能性。
中国的江南、华南、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都有可能。
但从考古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来看,水稻农耕起源于中国江南的可能性最大。
由什么人发明?根据现有的考古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研究成果来看,原始水稻农耕的发明者可能是古代百越族群的祖先或南蛮族群的祖先。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2.稻作的起源关于稻作的起源,中国的学者倾向于人口压力说:“(长江流域)夏季炎热,植物生长茂盛;冬季寒冷干燥,除某些地下块茎植物外,很难找到就便的植物性食物,而狩猎也难以保证稳定的食物供应。
在人口随着史前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这个矛盾必定会尖锐化,迫使人们去寻找那种能够增产又便于储存的食物。
一旦人们发现了野生稻的食用价值和易于长期储藏的特点,必定会着意培养繁殖。
”也有个别学者倾向于宴享说。
如陈淳先生就认为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起源,可能是原始先民们为了寻找味美的食物而选择了野生稻,然后有意加以栽培[10]。
其次,就中国本土农业而言,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是各自独立起源的,并无先后继承的关系。
即黄河流域是旱作农业区,主要栽培粟、黍、稷、麻、豆等旱地谷物。
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区,主要栽培水稻。
“二者在农业发展上是并行的两个系统,而不是前后继承的关系。
”[11]这是由各自的自然条件造成的,也为考古发掘资料所证实。
因而国内外学者大都持赞同观点。
不过,中国的学者更注意着力探讨的是稻作起源地的问题。
关于稻作的起源地,国际学术界素有争议。
在20世纪上半叶,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稻作起源于印度,然后渐次传到中国、日本和南洋诸岛。
这是因为当时考古出土的稻谷标本以印度的较早。
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考古事业蓬勃发展,各地出土的稻谷标本的年代越来越早,远远超过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国家,于是,更多的学者(特别是中国的学者)主张应该在中国本土寻找稻作起源地。
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几种观点。
(1)起源于华南最早提出这一假说的是已故中国着名农学家丁颖教授。
早在1949年他就提出“中国之稻种来源,与古之南海即今之华南有关”[12]。
1957年他在《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中,再次论证“根据我国五千年来稻作文化创建过程并由华南与越泰接连地带的野生稻分布和稻作民族的地理的接壤关系,特认定我国的栽培稻种是起源于华南”[13]。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和新思考
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和新思考朱乃诚【作者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关键词】中国/新石器/农业 China/Neolithics/agriculture/origin 本文依据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的新发现,提出稻作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形式是中心起源、边缘发展的看法,即稻作农业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起源于自然食物来源充足的中国南方腹心地带,于公元前7000年后发展于“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区边缘的两湖平原西部地区和钱塘江流域,并逐步向淮河流域推进。
According to the new discoveries from the cultural vestigesin the earlier Neolithic age, this thesis argues about theorigin and the early developing style of the rice agriculture.That is ,about 10,000 BC.the rice agriculture was derivedfrom the center of Southem China abounding in natural food;then about 7,000 BC it develop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wo-Lake-plain and the valley of Qiantang river, which were onthe margin of the cultural area of plenty foodcollection;later,it moved foward to the valley of Huai river.中国是农业古国,是稻作农业和粟作(包括黍)农业的故乡。
在中国境内探索早期新石器文化,其中任务之一,是要解决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地理区域与环境状况,稻作与粟作农业发生与早期发展的形式及其规模,以及这种农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等重大学术课题。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就(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稻作农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早在史前时代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就发展出了较成熟的稻作农业。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
大致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稻作农业大发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是稻作农业的成熟时期。
正是在史前稻作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才产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显示出史前稻作农业的辉煌成就,并最终从史前走向了文明。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稻作农业是对栽培稻的耕种。
现代植物学、遗传学、农学的研究已经揭示出,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经人工培育驯化以后,改变其遗传性状而来的。
普通野生稻是一种多年生的可食用植物,栽培稻则是一种一年生的粮食作物。
要把普通野生稻培育驯化成栽培稻,其中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尤其是在人类历史的初期,生产力水平还十分原始的情况下,这个过程更要漫长。
那么,我们的远古祖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如何把野生稻培育驯化成栽培稻的呢?1994年中美联合考古发掘了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两个遗址以及大约同一时期湖南省的考古学家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掘,都为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初步线索。
仙人洞是一个洞穴遗址,其附近的吊桶环是一个临时营地兼作猎物屠宰场的自然岩棚。
在这两地的发掘发现了三个时期的堆积(1)。
旧石器时代晚期只见于吊桶环下层(即j~o层),碳14测年未校正数据约在公元前1.8万年以后。
中石器时代(或归属旧石器晚期之末)包括吊桶环中层(即f~1层)和仙人洞下层。
以上两个时期主要出土打制石器,未见磨制石器,也无陶器。
新石器时代早期包括吊桶环上层(即b~e层)和仙人洞上层,碳14测年约公元前1.4万~前9000年(未校正),最大的变化是新出现少量的磨制石器或局部磨制石器,特别是新出现了较多陶器。
对稻作文化起源前沿的研究
对稻作文化起源前沿的研究作者:李国栋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年第01期摘要:“照叶树林”文化理论和稻作文化理论都试图从本质上阐释东亚季风带的文化特征。
两者都以植物命名,但“稻作”远比“照叶”更能说明东亚季风带的文化本质。
另外,稻作不仅是一种文化,还支撑过一个伟大的古代文明,即尚未被世界文明史认可的“长江文明”。
关键词:野生稻;粳稻;籼稻;糯稻;火耕水耨;果隋赢蛤中图分类号:S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1-0021-17一、照叶树林文化理论的基本框架20世纪,日本人类学家为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贡献了两个充满睿智的理论——照叶树林文化理论和稻作文化理论。
两个理论都以阐释东亚文明的本质为宗旨,但在如何看待稻作文化方面却产生了根本的分歧。
照叶树林文化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首侣者是中尾佐助。
该理论一经提出,便获得了许多支持与赞许。
从喜马拉雅山腹地东经尼泊尔、不丹、阿萨姆、再穿过东南亚北部山地、中国云南南部、贵州山地、长江南岸直至日本西部,在这片湿润温暖的地带生长着广袤的常绿阔叶林,即日语所说的“照叶树林”(树叶表面有光泽的树林)。
因此,日本学者把这一地带称为“照叶树林带”,把这一地带的文化也称为“照叶树林文化”。
照叶树林文化理论家们认为,照叶树林文化源自山地森林,其核心区域位于不丹、阿萨姆至云贵山地以及湖南西部的部分地区。
参照“西亚半月弧”,这一核心区域可以称为“东亚半月弧”。
照叶树林文化理论的基本框架由三大发展阶段构成:1.前农耕阶段;2.以栽培杂谷为主的刀耕火种阶段;3.卓越的稻作阶段。
照叶树林文化具有以下文化特征:喜食糯性食品,制作纳豆、麴(qu)酒、茶、漆器和竹制品,养蚕(包括不食桑叶的蚕虫),住悬挂式墙壁的干栏式房屋,另外,还有对歌、山神崇拜、仪式性狩猎以及特有的神话传说等等。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长江中下游稻作考古的进展,与“照叶树林”理论密切相关的稻作“阿萨姆·云南起源说”被推翻,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观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赞同,而且“照叶树林”文化理论所强调的那些“照叶树林”文化特征,其实也都可以理解为稻作文化特征。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1)
一、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阶段中国是世界上稻作农业最早的发生地。
根据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和对古代植物遗存的分析鉴定成果,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大约始于公元前10000年前后,整个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栽培稻的起源栽培稻的起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从理论上讲,栽培稻的起源,是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野生稻分布区域内。
关于稻作的起源,曾流行过农学方面的、民族学方面的和考古学方面的多种看法。
我曾提出栽培稻起源于中国南方腹心地带,主要是根据近十年来的两项考古发现提出的。
一项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现。
另一项是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发现。
这两项重要发现及初步研究成果,已告诉我们中国栽培稻起源的时间与区域。
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
中国栽培稻发生的区域可初步圈定在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至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范围内。
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至道县玉蟾岩遗址的这一区域,从水系上分析,属长江流域;从地形和气候上分析,属华南亚热带;而从整个中国的地形分析,它处于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腹心地区。
该区域的东部为武夷山,西部为中国地形上的第二级阶梯的前沿——雪峰山,北部为南丘岭与幕阜山,南部为南岭。
其中,东北部可包括浙江西部仙霞岭与千里岗之间的衢州一带。
从平面上看,这一地区似呈不规则四边部,又似呈斜目形。
从整个中国南方的地形来看,这一地区位于第三级阶梯的西部,属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
据此可以认为中国栽培稻是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南方腹心地区,包括其四周的山问谷地。
2.史前稻作农业的兴起目前考古发现的史前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分布在两湖平原西部地区的彭头山文化和分布在淮河上游支流沙河、汝河、洪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
此外,钱塘江流域也有了新的发现。
彭头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的环洞庭湖西北至南部的平原地区及湖北西部枝城至秭归的长江沿岸地带,其年代约公元前6500~前5500年。
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说与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
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说与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关于中国稻作起源地问题的再探讨——兼论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游说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
中国的农业文化从古到今,主要由北方的粟作文化和南方的稻作文化两大体系来构成。
关于中国稻作起源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已进行过专题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述有:陈文华先生的《中国稻作起源的几个问题》①;丁颖先生的遗著《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及其演变》②;严文明先生的《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③;游修龄先生的《太湖地区稻作起源及其传播和发展问题》④;杨式挺先生的《从考古发现试探我国栽培稻的起源及其传播》⑤;李江浙先生的《大费育稻考》⑥;童恩正先生的《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⑦。
诸位先生在各自的大作中对中国稻作起源地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各自都提出了不同的主张,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种观点:1、起源于云贵高原;2、起源于华南;3、起源于长江下游;4、起源于黄河下游;5、多中心起源。
笔者在拜读了上述各位先生的大作后,通过对现有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得出了与上述五种观点皆不相同的结论。
故草拟此文,对上述五种观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中国稻作的起源地在长江中游。
一、关于中国稻作起源地五种观点的讨论(一)对于起源于云贵高原说的看法。
中国稻作起源于云贵高原,是国内外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教授曾提出水稻的原产地是从印度阿萨姆邦到中国云南的椭圆形地区⑧;菲律宾学者张德慈博士将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定在北纬20°~23°之间,即西起恒河河谷中部,东至中国南海之地,且认为“可能系自尼泊尔阿萨姆-云南地区经由云南引入黄河流域,且自越南经由海路引入长江下游盆地”⑨。
我国学者则多主张起源于云南或云贵高原,如农学家柳子明教授认为:“根据云南、西江流域、长江流域、海南岛、台湾省等广泛地区,都分布有野生稻的事实和文献记录,可能说明起源于云贵高原的稻种沿着西江、长江及其发源于云贵高原的河流顺流而下,分布于其流域或平原地区各处”(10)。
学术论文标题专用名词归纳
——《〈资治通鉴〉长编分修再
Discussion talk or write about something 谈论,论述,讨论 例:The Era of Multitudinous Nation in Ancient China——A Concurrent Discussion on the Origin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tates and Nations in the PreQin Period ——《 中国古代史的“万邦时
——《王安石提出”三不足”之说 质疑》(复旦大学学报2000年第一期)
topic that is being or needs to be discussed; problem that need to be solved 问题 例:Some Questions about Emperor DaoWu’s Young Life
(复旦大学学报2004年第三期)
例2:Ban Gu and History of Han——A Study of Relevant Individuals and Events about History of Han
——《班固与《汉书》——一则知 人论事的考察》(复旦大omparative Study of Merchanilis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China and in the West
(复旦大学2005年第四期)
Examination: Look at carefully in order to learn about or from;inspect closely 仔细观察,审查,调查 例:An Examination of Envoys from Different Counties Visiting the Ancient China ——《古代来华使节考论》
稻作的起源和演化
稻作的起源和演化稻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稻米更是人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稻作的起源和演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将介绍稻作的历史沿革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一、稻作的起源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稻作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
当时,人们开始从采集狩猎生活转为以农业为主,开始栽培玉米、小麦、豆类作物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需求,人们开发出了适合于生长的稻种,逐渐在中国境内开始了稻作的实践。
稻作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手段的封建社会中,稻米成为了重要的粮食来源,被广泛种植和使用。
二、稻作的演化稻作的传播和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迁移密切相关。
在中国境内,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稻作不仅在种植方式上表现出了多样性,同时在文化和饮食习惯等方面也体现出了地域特色。
稻作文化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稻作和农耕的描写,其中有许多赞美劳动的经典句子。
在古代,稻神也成为了人们祈求稻作收成和平安的守护神。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稻作的选择、布局、管理等方面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和化肥、农药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稻作的生长周期和增加了产量,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环境和健康话题。
三、总结总之,稻作的起源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
从最初人们尝试栽培野生稻到现在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每一阶段都反映了农业文化的变化和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稻作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渐渐减弱,但其在饮食文化、文化习俗、精神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和价值仍旧不可磨灭。
考古发现与探索课件06农业革命
Shanghai
Tianluoshan Site Hemudu Site
Ningbo
河姆渡遗址与田螺山遗址的地理位置
三 遗址的生态环境与建筑
❖ 当遗址被栖居的时候,这里离海岸不过10公里,为一 片山地、森林、丘陵、平原、湖泊、沼泽和海洋相间 的地理环境。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动植物丰富
❖ 从考古发现来看,遗址出土的动物至少有61种,大型 动物有大象、犀牛、老虎、黑熊、貉、豺、红面猴和 穿山甲等,饲养的动物有猪、狗和牛,水生动物有龟、 鳖、蟹、螺蛳和蚌类,以及各种鱼类
四 文化层的年代与出土器物
❖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引进碳14测年技术,因此对河姆渡遗 址出土的有机物进行测定就可以了解文化堆积的时代
❖ 最下面的第四文化层测定了9个标本,最大值为6950年,最小值为 6570年,平均值为6770,下限已达7000年
❖ 第三文化层测定了4个标本,平均值为6141年 ❖ 第二文化层约为距今5730年 ❖ 第一文化层为距今5000年左右,遗址前后沿用约2000年之久 ❖ 第一文化层出土遗存具有崧泽文化的特点,第二层的文化与马家
❖ 当人口接近土地载能而向外移民十分困难时,会迫使 人们利用以前不利用的资源,这种转变会促使形成多 样化的觅食方式和种类多样的食谱,并必须发明和应 用各种新技术来开发和储藏资源以应付粮食短缺的压 力。农业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5 竞争宴享理论
❖ 加拿大考古学家海登提出了与人口压力相左的一 种理论,认为农业可能起源于资源丰富且供应较 为可靠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社会结构会因经济富 裕而相对比较复杂 。
❖ 考古学的实践表现为努力发现最早的谷物来寻 找起源的中心 ,而传播论倾向认为它起源于 一个中心,然后向外扩散。
历年考古文博专业考研试题选辑[1]1
2001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南方古猿2莫维斯线3兴隆洼文化4牛河梁5新莽嘉量6冯素弗墓7文思院8熹平石经9炳灵寺石窟10园冶二、简述1中国铁器的出现及其意义2西汉帝陵的布局特点3瓷器的出现时间及地域三、大题1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的内容及其意义2从姜寨聚落的布局分析仰韶时期的社会组织3从考古材料论周代的丧葬制度4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的变革2002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三棱大尖状器2城背溪文器3蒙特留斯4周原5滇王之印6印纹硬陶7新考古学8法门寺9大明宫含元殿10号墓为陵二、简述1简述水稻起源阶段考古新发现2判断考古遗存年代的方法3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三、大题1马家窑文化特征,并画出代表性陶器2商周墓葬制度及等级意义3邺城考古发现及意义4元大都考古发现及意义2003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细石器2陶寺文化3丁公陶文4成都金沙遗址5李济6《世说新语》7耶律羽之墓8萨栅银币9湖州镜10黄肠题凑二、问答题1简述莫维斯线和自己对这一命题的认识2黄河流域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3根据考古材料概述中国冶铁术的发达及铁器普遍使用过程4唐大明宫特征及主要遗址5绘图并说明商周鬲的形态特征2004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广谱革命2石器拼合3瑶山墓地4柴尔德5里耶秦简6沂南汉画像石墓7华清池8安伽墓9长沙窑10葡萄镜二、问答题1论述中国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2 2500-2000BC,中国史前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都有哪些,试述这些区域文化较3墓葬资料所见秦文化与楚文化的异同4试述北魏洛阳城的布局特征及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2005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金石学2裴文中3碳144燕下都5湾漳墓6朱封大墓7天龙山石窟8汉代铁官9夏商周断代工程10低温釉陶二、论述题1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2东周都城的多样性和原因3举例说明汉代诸侯王墓形制及特点。
4北宋皇陵建制2006年考题一、名词解释1、三大气候信息库2、AMS测年3、蛋壳陶4、瑶山墓地5、吴城文化6、金涂工艺7、石阙8、模型明器9、虞弘墓10、号墓为陵二、论述1、什么叫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论述史前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和东传
作者: 安志敏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63-70页
主题词: 稻作文化;稻作农业;长江中下游;稻作起源;栽培稻;野生稻;考古学;稻谷;朝鲜半岛;经济文化
摘要: <正> 以亚洲为中心的稻作农业,有着广泛的地理分布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考古发现上证实,中国拥有最古老的稻作遗迹和丰富的稻作文化。
关于稻作文化的起源及其传播途径,也就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不过这些研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因而结论也往往相异。
本文以稻作的起源及其向东北亚的传播为重点,来阐述稻作农业在亚洲文化史上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作起源的考古学探索陈淳/郑建明【英文标题】An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 of Paddy AgricultureCHEN Chun ZHENG Jian-ming(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lics and Museology,Fudan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保留字段】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文明与国家起源理论探索及对中国实践的启示》,批准号:01JA780003。
【作者简介】陈淳(1948- ),男,浙江奉化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3郑建明(1971- )男,浙江金华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研究生。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3根据农业起源理论与考古学实例分析,长江下游的水稻栽培发生在野生资源非常丰富的自然环境里,其驯化机制并非饥谨和用于果腹,很可能是为了增加美食的酿酒。
稻作农业在良渚阶段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与复杂社会强化剩余产品生产密切相关,良渚酋邦解体后的马桥文化又退回到了狩猎采集经济。
农业经济最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野生资源持续减少、人口增长和社会复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章呼吁,中国的农业起源研究要摆脱一味寻找最早栽培谷粒来确定农业起源时间和地点的模式,从人地关系的互动来了解农业起源的潜因和具体进程。
古代经济史研究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archaeological theory and unearthed data,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domestication of rice was started inthe environment with fertile resources.The dynamic of rice domestication might have been brewing rather than feeding.Paddy agriculture might have been caused by social complexity in the Liangzhu period when chiefdoms forced people to produce more surpluses.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Liangzhu chiefdoms,the Maqiao Culture retreated to hunter-gathering subsistence pattern.The irreversible trend that paddy agriculture became human dominant subsistence pattern might have been the result caused by the decrea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complexity.The article appeals that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should free itself from searching for the earliest cultivated rice and shift to understand its mechanism and process in terms of man-and-land relationship.[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89(2005)04-0126-0061 稻作起源的新证据2004年12月17日《科技日报》报道,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了12000年前的5粒炭化稻谷,它们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将人类的稻作文明又推前了3000年。
农业起源与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一起并列为世界考古学的三大战略性课题,而稻作农业的起源也是中国考古学探索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这项课题的研究还处于实证的层次,即以寻找最早的稻谷遗存来确定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和地点。
在阐释层次上,学者们还倾向于把稻作起源看作是人类的创造,它起源于一个中心,然后向外扩散。
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过印度起源说、东南亚起源说、长江下游说、长江中游说、华南说甚至淮河流域说。
上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稻谷,使学界认为长江下游是稻作起源的中心。
1988年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出土了9000~7800年前的栽培稻,学界又将稻作起源的中心移到了长江中游。
与此同时,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也出土了9000~7000年前的稻谷。
1993年起,在湖南澧县八十dàng@①、道县玉蟾岩陆续出土了炭化稻谷,后者年代可达一万年以上[1]。
无独有偶,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和浦江上山遗址也分别出土了8000年前到10000年以上的稻谷[2]。
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稻作起源,何处是摇篮?2 理论与实践我国对农业起源的研究和认识基本仍处于国外上世纪50年代的“发现论”阶段,认为农业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或发现,是社会经济的“革命”性事件,因此农业起源的原因是一个无须深究的问题。
于是,考古学的实践表现为努力发现最早的谷物来寻找起源的中心、时间以及传播和扩散的轨迹。
对河姆渡和玉蟾岩发现古老炭化稻谷的认识,就是“发现论”思维的表现。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学界认识到,农业起源不是发明或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于是研究的范例开始从寻找最早驯化的植物种子,转向探讨狩猎采集经济为何向粮食生产转变的原因和动力机制。
伴随这一范例的转变,出现了人口压力、竞争宴享、社会结构等诸多学说,把农业起源研究推进到更深的层次。
目前,国际上比较重要的农业起源理论有以下几种:人口压力理论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提出,认为农业起源是对人口增长的反应,是在人口压力下强化劳力投入的结果[3]。
美国学者雷丁指出,当一个地区人口/资源失衡时,一般向外移民是代价最小的选择。
当人口接近土地载能而向外移民十分困难时,会迫使人们利用以前不利用的资源,这种转变会促使形成多样化的觅食方式和种类多样的食谱,并必须发明和应用各种新技术来开发和储藏资源以应付粮食短缺的压力。
农业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他认为,如果没有人口压力和资源短缺,驯养动植物的行为被认为完全是浪费时间和白费精力[4]。
竞争宴享理论加拿大考古学家海登提出了与人口压力相左的一种理论,认为农业可能起源于资源丰富且供应较为可靠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社会结构会因经济富裕而相对比较复杂,于是一些首领人物能够利用劳力的控制来驯养主要用于宴享的物种,这些物种因为劳力投入比较高,但是或是一种美食或可供酿酒,所以它们只有在复杂化程度比较高的社会中产生。
海登还认为,在农业开始的初期,栽培与驯化的动植物因其数量有限与产量不稳定,在当时人类的食谱中不可能占很大的比重,也有一些驯化物种是与充饥无关的非主食品种,它们只是在食物资源比较充裕的条件下,为了增添美食种类,以便使那些首领人物利用宴享来控制劳力、忠诚和资源。
[5]富裕采集文化理论和海登的理论模式有些相仿,美国考古学家索尔在50年代初曾提出过一种“富裕采集文化理论”,他认为,农业并不起源于食物的逐渐或长期减少,而是发生在天然条件非常富饶的自然环境里。
其论点是,在饥馑阴影之下生活的人们,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来从事缓慢而悠闲的实验步骤。
以选择的方式改进植物品种以便于人类利用,只能在讥馑水平之上的、有相当大的余暇来生活的人群中做到。
索尔认为,东南亚地区就是农业起源的一个理想地区[6]。
与竞争宴享理论不同的是,富裕采集文化理论没有解释为何不愁吃穿的人群要从事农业这种时间和劳力支出很大,而且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劳动?因此,上面的宴享理论也许可以作为一种补充。
社会结构变迁理论这一理论注重农业经济产生的社会基础,认为农业起源的原因是社会性的,少数群体试图扩大资源消费来控制其他群体,刺激了粮食生产的出现[7]。
随着社会的日趋增大和复杂,会出现比简单社会更多的需求。
对权力与个人的财富追求,也促进了少数人扩大生产的愿望,特别是在分化日益明显的社会中。
原始社会中的这种增大的需求成为剩余产品生产的主要动力。
从上述几种流行的理论模式来看,都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是落实到对不同地区农业起源的解释时,需要从具体发现做进一步的检验。
比如,我国华北旱地农业和长江下游的稻作农业的起源应该有着不同的动力机制,因为两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和驯化物种完全不同。
华北的旱地农业似乎和人口压力的理论模式比较吻合,而稻作起源则用宴享模式或富裕采集文化模式来解释更加合理。
这表明,农业在不同的生态环境里可以由不同的动力机制所激发。
对动植物繁殖进行操纵在史前的狩猎采集经济中应该早就存在,而改变局部环境或选择利用的物种也是普遍的一种活动,然而从栽培转向农业,也就是说使栽培作物成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很可能是环境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为科学研究导向性的思维,理论的发展导致了多学科的合作和方法技术手段的更新,学者们力图从技术、物种、生态环境、气候、社会结构、心理准备等诸多方面的探索来检验这些不同的理论阐释。
考古研究也不再局限于发现最早的栽培谷物和起源中心,而是转向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观察长时段中人地关系的互动和变迁,寻找和解释狩猎采集向农业转变的潜因。
这项工作也无法单凭考古学、植物学、地质学、土壤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独家学科能力所能解决,需要各科领域的通力合作。
3 考古学观察目前我国稻作起源研究存在两个缺陷:其一,即使考古发现将炭化稻谷时代追溯得再早,也不能告诉我们农业起源的原因。
其二,稻作起源的实证研究容易变成植物学家或农学家的技术性鉴定工作,不能将它作为人类生存策略研究的一部分,很好地与环境考古及生产工具或遗迹分析结合起来,了解农业如何一步发展成熟,以及它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应该把农业和栽培区分开来。
农业是指人类生存主要依赖栽培或驯化作物的一种经济形态;栽培是指人类开始操控某些有用物种的繁殖。
一看野生稻出现变异性状就认为是农业起源的证据是不恰当的,因为许多耕作和栽培方法并不能改变植物的性状,即使有些情况下这种性状发生了变化,我们也不知道它的发生需要经历多长的时间,近年来对是否能够通过形态学来分辨野生和驯化作物仍然存在争议。
从墨西哥特化坎河谷的农业起源研究来看,从人类开始栽培作物到这些作物在人类的食谱中占到45%的比重,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