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
中国的史前稻作农业与文明起源-精品文档
中国的史前稻作农业与文明起源: At the course of the studying the origin of Chinesecivilization, agriculture, which was seen as basi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entire community, is regarded as the importance by scholars. And the so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looked upon as one of the standard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rchaeology study, the Yangtze River is regarded as another important reg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civiliz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paddy agriculture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it. A lot of the relics related in the Yangtze middle and downstream River proved that the paddy agriculture wa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civilization.一、引言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国内外诸多学者从文明的内涵、文明因素的构成、社会进化的理论与模式、城市的起源以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成熟过程等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时间、地点、模式、动力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1. 稻作农业的起源说到稻作农业,那可是中国古老而又璀璨的文明之一。
大约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咱们的祖先就在长江流域开始尝试种稻子。
那个时候,他们可能还没意识到,这小小的稻谷将会改变他们的生活。
想象一下,当时的他们在一片茂密的原野上,用双手播撒下种子,等待着丰收的日子。
可别小看了这几粒种子,那可是开启农业时代的钥匙啊!在那时,农民们还是游牧的生活,跟着季节变化而迁移。
不过,后来他们发现,留在一个地方,种点儿东西,能吃上新鲜的饭,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于是,大家开始学习如何选择好的水稻品种,经过几代人的摸索,终于找到适合的种子。
可见,古人也有点“因地制宜”的智慧。
慢慢地,稻作农业在长江流域扎下了根,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角。
2. 稻作农业的发展2.1 技术的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稻作农业也在不断进步。
最初,他们都是靠天吃饭,雨水充足的时候,稻子长得壮壮的;雨水少的时候,那可就惨了,稻子干得像个秋冬的枯草。
不过,聪明的古人总是能想出办法。
比如,发明了灌溉系统,修建了水渠,让水源更稳定。
这可真是“滴水不漏”的计划啊!不仅如此,古代农民们还学会了轮作、间作等方式,既保护了土地,又提高了产量。
可以说,这一系列的技术进步,让稻作农业的产量飞速上升,大家的饭碗也越来越满。
想想看,吃上白米饭、稀饭,那心里可真是美滋滋的。
2.2 文化的形成稻作农业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丰收的粮食上,还孕育了丰富的文化。
稻子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信仰和习俗。
农历新年时,家家户户都会用新米做饭,寓意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在一些地方,还有专门的祭稻仪式,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这种敬畏自然、珍惜粮食的文化,真是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更有趣的是,稻作农业还催生了一大堆的成语,比如“米珠薪桂”,形容粮食的珍贵;“五谷丰登”,那是每个农民的美好愿景。
这些文化的积淀,让稻作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成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简述我国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过程
简述我国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过程
我国稻作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随着人类向南迁移,他们开始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种植水稻。
最早的稻作农业使用的是自然种植方式,后来人们开始使用灌溉、肥料等手段提高产量。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得到了大力发展,稻作农业也迎来了革命性的进步。
出现了水利设施、田间管理、品种改良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稻作农业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稻作农业不断发展和变革。
在唐宋时期,人们开始采用田间育秧、秧田相传、石灰肥料等技术手段,提高了稻作农业的产量和品质。
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稻田改良、肥料制造等新技术,稻作农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现如今的稻作农业,人们已经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肥等,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善了生态环境。
稻作农业发展的历程,见证了我国农业从原始时期到现代化的转变,也反映了我们对于粮食生产和农业科技创新的不断追求。
- 1 -。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1)
一、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阶段中国是世界上稻作农业最早的发生地。
根据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和对古代植物遗存的分析鉴定成果,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大约始于公元前10000年前后,整个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栽培稻的起源栽培稻的起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从理论上讲,栽培稻的起源,是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野生稻分布区域内。
关于稻作的起源,曾流行过农学方面的、民族学方面的和考古学方面的多种看法。
我曾提出栽培稻起源于中国南方腹心地带,主要是根据近十年来的两项考古发现提出的。
一项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现。
另一项是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发现。
这两项重要发现及初步研究成果,已告诉我们中国栽培稻起源的时间与区域。
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
中国栽培稻发生的区域可初步圈定在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至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范围内。
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至道县玉蟾岩遗址的这一区域,从水系上分析,属长江流域;从地形和气候上分析,属华南亚热带;而从整个中国的地形分析,它处于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腹心地区。
该区域的东部为武夷山,西部为中国地形上的第二级阶梯的前沿——雪峰山,北部为南丘岭与幕阜山,南部为南岭。
其中,东北部可包括浙江西部仙霞岭与千里岗之间的衢州一带。
从平面上看,这一地区似呈不规则四边部,又似呈斜目形。
从整个中国南方的地形来看,这一地区位于第三级阶梯的西部,属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
据此可以认为中国栽培稻是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南方腹心地区,包括其四周的山问谷地。
2.史前稻作农业的兴起目前考古发现的史前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分布在两湖平原西部地区的彭头山文化和分布在淮河上游支流沙河、汝河、洪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
此外,钱塘江流域也有了新的发现。
彭头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的环洞庭湖西北至南部的平原地区及湖北西部枝城至秭归的长江沿岸地带,其年代约公元前6500~前5500年。
稻作的起源和演化
稻作的起源和演化稻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稻米更是人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稻作的起源和演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将介绍稻作的历史沿革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一、稻作的起源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稻作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
当时,人们开始从采集狩猎生活转为以农业为主,开始栽培玉米、小麦、豆类作物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需求,人们开发出了适合于生长的稻种,逐渐在中国境内开始了稻作的实践。
稻作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手段的封建社会中,稻米成为了重要的粮食来源,被广泛种植和使用。
二、稻作的演化稻作的传播和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迁移密切相关。
在中国境内,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稻作不仅在种植方式上表现出了多样性,同时在文化和饮食习惯等方面也体现出了地域特色。
稻作文化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稻作和农耕的描写,其中有许多赞美劳动的经典句子。
在古代,稻神也成为了人们祈求稻作收成和平安的守护神。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稻作的选择、布局、管理等方面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和化肥、农药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稻作的生长周期和增加了产量,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环境和健康话题。
三、总结总之,稻作的起源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
从最初人们尝试栽培野生稻到现在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每一阶段都反映了农业文化的变化和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稻作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渐渐减弱,但其在饮食文化、文化习俗、精神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和价值仍旧不可磨灭。
水稻制种发展史
水稻制种发展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稻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早在距今数千年前,人类就开始种植水稻。
水稻的制种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如今的水稻已成为世界各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本文将会探讨水稻制种发展史的变迁和演变。
古代的水稻种植可以追溯到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距今大约8000年前。
当时,人们使用原始农具,通过手工耕种的方式,开始尝试种植水稻。
在一片片稻田里,水稻慢慢地成长起来,滋润着古代人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的种植和培育技术逐渐改进。
由于人力劳动的限制,人们开始研究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在宋代,农学家陆佃提出了“插秧法”,这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技术革新。
通过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更加高效地种植水稻,提高产量,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瓶颈问题。
宋代的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随着农田面积的扩大,水稻的种植和管理变得更加复杂。
人们开始对水稻的品种进行选择和培育,希望获得更为耐旱、耐病的优良品种。
在明代,农学家李时中编著了《农桑辑要》,对水稻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进行了系统总结,为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水稻种植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兴起,水稻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手段得到了革新。
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水稻成为当时的主要粮食作物。
与此农业科学家们不断努力研发新的水稻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20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水稻种植技术迎来了新的革命。
1943年,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研发出了杂交水稻技术,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超级稻”。
这种新型水稻品种在产量和抗逆性上都有显著的提高,被誉为“绿色革命”的重要战略武器,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水稻种植技术已经日臻完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
在全球范围内,水稻的种植发展也在不断推进,各国农业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以适应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的挑战。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1000字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此时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生活的方式转变为以种植、养殖为生
的生活方式。
在此时期,中国南部的江南地区是中国最早的农业起
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晚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是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阶段。
研
究表明,晚新石器时期的人们首先将稻米作为饮食的主要来源,将
稻作从野生稻中人工栽培出来。
商周时期,人们开始采用田间单作、耕盖、秋播、汲水灌溉等现代农业的基本技术来种植稻米,同时还
有为稻田开垦、排水、防护荒漠化等措施的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史前稻作农业逐渐成熟,并扩散到全国
各地。
在汉代,中国的稻作农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并得
到大规模推广。
此时,中国稻作农业的主要特点是:田间耕种、水
田灌溉、秋收夏种、强调水土保持和土地利用规划。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史,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人口增长和
社会进步的历程。
在史前时期,人口较少、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
规模比较小;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推动了
中国稻作农业的不断突破和变革。
在现代,中国稻作农业已成为世
界上最为发达的农业之一,不仅为中国人民的生计提供着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也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总之,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是一项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重要农
业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农业发展、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石之一。
1。
中国水稻的发展史
中国水稻的发展史
中国水稻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
代晚期,当时的中国南方地区开始出现水稻的培育和种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水稻种植逐渐向北方扩展,并在不同地区发展出了多个种植体系和栽培方式。
在古代,中国水稻的种植主要以湖泊、河流和水道为基础,利用水稻的气生根存活在水中的特性,进行水田的养殖。
这种以灌溉为基础的耕作方式,为中国水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成为中国农业的主要形式。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水稻种植逐渐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政府开始对水稻的种植和管理进行了规范和监督。
在公元前3
世纪发明的犁等农具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种植效率。
在唐宋时期,中国水稻的种植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宋代出现了一种叫“沼泽法”的新种植方式,在潮湿的土地上种植水稻,并采用免耕种植、秧苗育秧等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明清时期,中国水稻的种植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出现了一些新的耕作方式和机具,如在稻田中使用牛、驴等畜力耕作,使用农具如秧苗机、打秧机等提高种植效率。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水稻的栽培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近代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和现代农业机械
的使用,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并带动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目前,中国水稻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种植体系,涵盖了不同的种植方式和栽培技术。
水稻种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
中国的农耕文明稻作与农业技术的发展
中国的农耕文明稻作与农业技术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为中国的农业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稻作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史前时期的农耕文明出发,逐步介绍中国稻作与农业技术的发展。
史前时期,中国原始人类开始进行农耕生活。
他们通过收集野生植物果实作为食物,为日常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学会种植和收获一些简单的农作物。
其中,稻谷的种植成为重要的谷物之一。
古代的农民们通过悉心照料以及水利的开发,逐渐改善了稻作的种植条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产物。
从古代到中世纪时期,中国稻作的种植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南方地区,水稻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开始探索更高产的种植方法。
他们发明了水稻田的种植方式,通过修建排水系统和灌溉渠道,有效地保障了稻谷的生长和稳定的产量。
同时,他们还发展了传统的耕种技术,如水稻的插秧和除草技术,使稻作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稻作与农业技术的发展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在20世纪初,中国的农业技术开始引进外来的经验与技术。
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和农民们开始研究和改进稻谷的种植方式,引进新的稻种品种,以提高稻谷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杂交水稻”技术的引进使稻谷的产量有了巨大的提升,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另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稻作与农业技术的进步。
在20世纪后半期,中国开始大规模地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通过农机的使用和智能化种植管理系统的应用,稻谷的种植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农民们不再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转向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种植方式,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中国稻作与农业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各种农业科技应用和信息平台的建设,农民们可以及时了解种植技术和农业信息,从而更好地管理和调控水稻的种植过程。
历史冷知识——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历史冷知识——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水稻的栽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种植水稻的范围很广,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栽培稻的起源,历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河姆渡、罗家角遗址的发掘,以及近年来在长江中游湖南及湖北地区仰韶时代以前的稻谷遗存的发现,不啻推进了问题的探索。
我国境内发现的史前栽培稻遗存已有数十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这类遗存最丰富的地区,河姆渡、罗家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两地最下层的碳14数据分别为公元前5005、5090年,在这个年代的地层中,都发现了稻谷遗存,尤以河姆渡的发现最为惊人。
在河姆渡第四层4000余平方米的范围内,普遍存在厚厚的稻谷、稻壳、稻草的堆积,最厚处有1米以上,经过换算,稻谷的总量高达120吨以上。
稻谷经鉴定,属栽培稻籼亚型种中晚稻型水稻(罗家角稻谷经鉴定,得知除籼稻外,还种植粳稻)。
栽培稻谷收获量之大,反映了当时稻作农业的规模是很大的,生产技术也是比较先进的,这里出土的大量骨制耕具,也反映了这一点。
从遗传学的角度看,这里籼稻是从野生稻演变为栽培稻的基本形,但它已远离野生种而接近现代栽培稻了。
栽培稻是由野生稻经长期人工培育而产生的。
野生稻与栽培稻的生长环境不尽相同。
野生稻月前在我国主要发现于珠江流域及云南等地,但这两个地区,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含稻谷实物的遗存,其年代分别在公元前3000年和公元前2000年左右。
年代晚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史前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否也可能生长野生稻呢?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孢粉组合变化分析沪杭地区1万多年来的气候变迁所得出的结论,认为全新世以来这个地区气候具有多次冷暖交替的变换,其中公元前5500年一前3050年,是气候上的第一暖期,当时气候湿热,年平均温度比目前高2—3℃,降水量比现在多500—600毫米,基本上与现在的珠江流域气候条件相当。
这种暖期的气候特征,在河姆渡遗址的动、植物群中也有反映。
中国的稻田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稻作种植技术
中国的稻田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稻作种植技术稻田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稻作种植技术在中国发展了几千年,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中国稻田文化从古代到现代的稻作种植技术。
一、古代稻田文化和种植技术古代中国的稻田文化可以追溯到约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将野生稻变为栽培稻,初步实现了稻作的种植和收获。
古代农民探索出了一系列的种植技术,如引水灌溉、排水和施肥等技术。
此外,农民还发明了农具,如犁、耙和铲等工具,使得稻作的种植更加高效。
古代稻田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于稻作的崇拜和仪式。
在中国古代社会,稻作被视为神圣的作物,人们会举行丰收祭祀仪式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此外,一些古代文人也将稻田作为创作灵感的来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和绘画作品,将稻田文化融入了文学艺术之中。
二、中古时期的稻田文化和种植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稻田文化在中古时期继续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开始引入水稻种植技术,并且改进了农具和灌溉系统。
与此同时,中国南方地区则推动了稻田文化的繁荣发展。
南方地区的稻田文化将稻作种植和手工艺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许多精美的稻田艺术品,如稻草人和稻田图案等。
这些艺术品不仅增添了农田的美感,更表达了人们对稻作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同时,中古时期的中国农民还加强了对稻作病虫害的防治。
他们通过选择合适的品种、控制水位、合理施肥和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现代稻田文化和种植技术近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稻田文化的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现代稻作种植技术的引进和创新使得稻田文化变得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例如,水稻的高产育种和水稻的机械化栽培、收割和加工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稻作的产量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
同时,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改变了稻田文化的面貌。
无人机、遥感技术和精准农业等现代技术的引入,使得农民能够更加精准地管理和监控稻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稻子农业的知识点总结
稻子农业的知识点总结一、稻子农业的起源和历史稻子农业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稻作最早起源于长江流域,距今已超过7000年的历史。
稻作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稻作的起源和历史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狩猎采集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化时代。
在狩猎采集时代,人类开始种植一些野生植物,并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
在农业时代,稻作逐渐成为了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利用。
在工业化时代,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稻作的种植和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稻子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稻子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主要包括: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加工。
水稻是一种半水生作物,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种植方式:湿地种植和旱地种植。
湿地种植是将稻谷种植在水田中,通过灌溉水田来提供充足的水源。
旱地种植是将稻谷种植在旱田中,在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
田间管理是稻子农业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和灌溉等。
施肥是指在生长期适时给稻田施加化肥,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除草是指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稻田的整洁和有序。
病虫害防治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稻田进行防治,以保证作物的健康和生长。
灌溉是指在干旱季节给稻田提供足够的水源,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收获是稻子农业的最后环节,主要是将成熟的稻谷收割下来,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储存。
稻谷的收获主要依靠人工和机械,并需要适时的天气条件来保证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加工是指将稻谷进行去壳、碾米等操作,将其加工成为成品稻米。
储存是指将加工好的稻米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止其受潮和发霉。
三、稻子农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稻子农业在全球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也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稻作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稻子农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几个方面:1. 生产性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稻子农业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成就(1)理工论文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成就(1)理工论文目录一、新石器时代早期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二、新石器时代中期史前稻作农业的产生正文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稻作农业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早在史前时代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就开展出了较成熟的稻作农业。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开展,到成熟的全过程。
大致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稻作农业大开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是稻作农业的成熟时期。
正是在史前稻作农业开展的根底上,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阔地区才产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显示出史前稻作农业的辉煌成就,并最终从史前走向了文明。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稻作农业是对栽培稻的耕种。
现代植物学、遗传学、农学的研究已经揭示出,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经人工培育驯化以后,改变其遗传性状而来的。
普通野生稻是一种多年生的可食用植物,栽培稻那么是一种一年生的粮食作物。
要把普通野生稻培育驯化成栽培稻,其中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
尤其是在人类历史的初期,生产力水平还十分原始的情况下,这个过程更要漫长。
那么,我们的远古祖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如何把野生稻培育驯化成栽培稻的呢1994年中美联合考古开掘了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两个遗址以及大约同一时期湖南省的考古学家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开掘,都为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初步线索。
仙人洞是一个洞穴遗址,其附近的吊桶环是一个临时营地兼作猎物屠宰场的自然岩棚。
在这两地的开掘发现了三个时期的堆积(1)。
旧石器时代晚期只见于吊桶环下层(即J~O层),碳14测年未校正数据约在公元前1.8万年以后。
中石器时代(或归属旧石器晚期之末)包括吊桶环中层(即F~1层)和仙人洞下层。
以上两个时期主要出土打制石器,未见磨制石器,也无陶器。
新石器时代早期包括吊桶环上层(即B~E层)和仙人洞上层,碳14测年约公元前1.4万~前9000年(未校正),最大的变化是新出现少量的磨制石器或局部磨制石器,特别是新出现了较多陶器。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1988年秋,湖南省的考古工作者在澧县彭头山遗址发掘中见到了水稻遗存。
它不仅是中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证据,也是现阶段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资料之一。
毫无疑问,这里的发现对于稻作农业发生与发展的研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在简要介绍彭头山文化稻作遗存与经济生活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稻作农业的若干问题。
一、彭头山文化的稻作农业与经济生活彭头山文化是近年新发现的一支新石器早期文化。
已正式发掘过的遗址有湖南澧县彭头山[1] 、湖北宜都城背溪、枝城北等。
经14C测定,彭头山遗址陶片碳素年代距今9100±120,8200±120年 )。
由于陶片中碳素来源问题尚未弄清楚,以上数据目前只能作为参考,并不完全反映遗址的真实年代。
根据长江中游地区原始文化的谱系序列,以及关于现阶段中国境内距今7千年以前的新石器遗存的专门研究,彭头山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可以确认。
其相对年代,在长江中游地区,早于大溪文化以前的石门皂市下层文化;在长江下游地区,早于余姚河姆渡和桐乡罗家角的早期遗存;在黄河流域,这支文化早于或相当于裴李岗文化。
此外,它的许多文化特征与华南距今1---0.75万年左右的早期遗存相近。
目前,这支文化集中分布在洞庭湖西北与鄂西长江干流沿岸。
这里原先的自然地貌是山区与湖沼盆地间的低山丘陵区,属于典型的山前地带。
由于泥沙淤积、湖沼平原扩大,遗址现代位置已是平原中的小土岗丘,周围地形平坦开阔。
关于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1983年冬,笔者调查并发现枝城北遗址时,曾在采集到的陶片中观察到碳化稻壳。
1988年秋,在主持发掘澧县彭头山遗址时,又在出土的器物及红烧土块中再次观察到同样的遗存。
由于这些稻壳在陶器制作过程中已被挤压变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故目前有关专家们还不能有把握地鉴定其种属。
不过,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理由,上述发现应当属于人类稻作农业的证据。
也就是说,从农业起源的角度,它们都应是早期型态的栽培稻。
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探析
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探析我国的农业起源甚早,在原始社会黄河流域就出现了旱作农业,长江流域已出现了稻作农业。
在人类发展史上,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原始农业提供的不仅仅是粮食,也促使了人口的繁衍,改变了社会的结构,衍生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与习俗,为人类带来了文明的曙光。
中国早期农业的兴起,不仅使先民们的生活获得了最重要的保障,对整个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使中国原始社会由渔猎时代而走上了农业文明发展的轨道。
根据传世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农、后稷,都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先驱。
《周易·系辞下》中就有关于神农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
①意思是说远古时代先民们渔猎为生,神农氏用木制作农具,才开创了人类进入原始农业社会的新纪元;以后黄帝和尧舜相继兴起,不断改良生产工具,使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变和提高。
在汉代人的著述中,如刘安《淮南子·修务训》、班固《白虎通德论》等,也都记述有关于神农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
而传说中的后稷,也因播种百谷、教民农耕,而被视为农事之创制发明者。
如《山海经·大荒西经》就说“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
②《尚书·周书·吕刑》也说“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稷降播种,农殖嘉谷”。
③《孟子·滕文公上篇》也说“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④在先民心目中,后稷因此而被奉祀为农神。
这些记述虽然具有较浓的神话色彩,但也透露了中国农业肇始的久远。
从考古发现看,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原始农业。
譬如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半坡和庙底沟两处重要遗址的大规模发掘,“明确了仰韶文化的基本面貌:经营原始农业,以种粟为主,饲养了家畜,烧制了陶器,有定居的村落和集中的墓地”,“仰韶文化居民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粟,它宜于黄土地带生长,耕作简单,成熟期短又易保存。
中国的农耕文明与稻作农业
中国的农耕文明与稻作农业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农耕历史的国家,农耕文明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而稻作农业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探讨中国的农耕文明与稻作农业。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农耕文明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人们开始从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农耕生活。
稻作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当时人们开始种植水稻,并逐渐形成了以水稻为主的农耕经济。
稻作农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经济影响稻作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稻作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民可以获得稳定的粮食供应,从而解决了温饱问题。
其次,稻作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可以通过种植水稻获得丰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此外,稻作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如农具制造、农产品加工等,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影响稻作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稻作农业成为了中国农耕文明的象征之一,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其次,稻作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农耕节日、农耕祭祀等,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稻作农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稻米成为了中国人主要的主食之一,丰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四、社会影响稻作农业在中国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稻作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聚集,形成了以农村为基础的社会结构。
其次,稻作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如农民、农具制造者、农产品加工者等,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分工体系。
此外,稻作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交流和文化交流,不同地区的农民可以通过农耕活动进行交流,促进了社会的融合和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的农耕文明与稻作农业密不可分,稻作农业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寻古中国稻谷记解说词
各位观众,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一同穿越时光的长河,追溯中国古代稻谷的足迹,探索它在中国悠久历史中的重要角色和深远影响。
稻谷,这种看似平凡的农作物,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据考古学家发掘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
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已出土了炭化稻谷遗存,表明了古代先民对水稻的依赖。
随着岁月流转,稻作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基础。
从简单的直播到移栽技术的应用,再到宋代水稻秧苗移栽技术的成熟,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显著提升了稻谷的产量,支撑起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发展中的文明。
稻谷不仅是食物,还是文化的载体。
它在中国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例如每年的端午节,人们会用稻谷制成的粽子来纪念屈原;而中秋节,则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月饼中也常含有糯米成分。
这些传统不仅体现了稻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农耕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古代,稻谷还是税收的主要物品之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它的丰欠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因此,历代帝王都会举行祈年祭、亲耕礼等仪式,祈求稻谷丰收,显示出稻谷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时至今日,稻谷依然是中国人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粮食,同时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更是惠及全球,帮助世界解决了温饱问题。
这不仅仅是农业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精神的体现。
总结来说,稻谷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核心,不仅滋养了亿万民众,还深深嵌入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它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也是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通过今天的节目,能够让您更加了解和珍惜这份来自古代的宝贵遗产。
再会!。
浅析中国稻作的起源
浅析从考古学中观察中国稻作的起源摘要:根据农业起源理论与考古学实例分析,长江下游的水稻栽培发生在野生资源非常丰富的自然环境里,其驯化机制并非饥馑和用于果腹,很可能是为了增加美食的酿酒。
稻作农业在良渚阶段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与复杂社会强化剩余产品生产密切相关,良渚酋邦解体后的马桥文化又退回到了狩猎采集经济。
农业经济最终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是野生资源持续减少、人口增长和社会复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稻作起源长江下游史前考古理论阐释一、问题的提出---何处为稻作的起源农业起源与人类起源和文明起源一起并列为世界考古学的三大战略性课题,而稻作农业的起源也是中国考古学探索的重大课题。
学者们比较倾向于把稻作起源看作是人类的创造,它起源于一个中心,然后向外扩散。
于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过印度起源说、东南亚起源说、长江下游说、长江中游说、华南说甚至淮河流域说。
上世纪70年代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年的稻谷,使学界认为长江下游是稻作起源的中心。
1988年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出土了9000~7800年前的栽培稻,学界又将稻作起源的中心移到了长江中游。
与此同时,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也出土了9000~7000年前的稻谷。
1993年起,在湖南澧县八十挡、道县玉蟾岩陆续出土了炭化稻谷,后者年代可达一万年以上。
无独有偶,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和浦江上山遗址也分别出土了8000年前到10000年以上的稻谷。
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稻作起源,何处是摇篮?二、从考古学来观察稻作发展长江下游稻作农业的酝酿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全新世初开始到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时期,稻子开始在野生资源富饶的环境里被驯化和栽培,但是它在人类食谱中的比例很小,狩猎采集仍然是主要的经济形态。
第二阶段是良渚文化时期,由于社会复杂化的原因开始强化稻作生产,并开始取代野生资源成为主要的粮食来源。
第三阶段,随着良渚酋邦的解体,强化稻作生产的社会机制消失,马桥文化的先民又倒退到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阶段中国是世界上稻作农业最早的发生地。
根据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和对古代植物遗存的分析鉴定成果,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大约始于公元前10000年前后,整个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栽培稻的起源栽培稻的起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从理论上讲,栽培稻的起源,是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野生稻分布区域内。
关于稻作的起源,曾流行过农学方面的、民族学方面的和考古学方面的多种看法。
我曾提出栽培稻起源于中国南方腹心地带,主要是根据近十年来的两项考古发现提出的。
一项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现。
另一项是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发现。
这两项重要发现及初步研究成果,已告诉我们中国栽培稻起源的时间与区域。
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
中国栽培稻发生的区域可初步圈定在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至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范围内。
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至道县玉蟾岩遗址的这一区域,从水系上分析,属长江流域;从地形和气候上分析,属华南亚热带;而从整个中国的地形分析,它处于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腹心地区。
该区域的东部为武夷山,西部为中国地形上的第二级阶梯的前沿——雪峰山,北部为南丘岭与幕阜山,南部为南岭。
其中,东北部可包括浙江西部仙霞岭与千里岗之间的衢州一带。
从平面上看,这一地区似呈不规则四边部,又似呈斜目形。
从整个中国南方的地形来看,这一地区位于第三级阶梯的西部,属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
据此可以认为中国栽培稻是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南方腹心地区,包括其四周的山问谷地。
2.史前稻作农业的兴起目前考古发现的史前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分布在两湖平原西部地区的彭头山文化和分布在淮河上游支流沙河、汝河、洪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
此外,钱塘江流域也有了新的发现。
彭头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的环洞庭湖西北至南部的平原地区及湖北西部枝城至秭归的长江沿岸地带,其年代约公元前6500~前5500年。
表明其稻作农业兴起的关键性证据,是发现了大量的栽培稻遗存。
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分布在河南省中、东部平原地区,年代在公元前6800~前5800年。
目前发现的稻作遗存,主要见于舞阳贾湖遗址。
钱塘江流域的新发现,是近年来在浙江中部盆地的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了约公元前7000年前后的稻作遗存。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偏晚阶段,原始稻作农业除了在洞庭湖区域与鄂西长江沿岸地区、钱塘江流域及淮河上游地区发展外,还扩展至陕南汉水谷地。
3.史前稻作农业的初步发展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前,原始稻作农业文化已发展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赣江流域、闽江流域、珠江流域,以及黄河中下游的部分区域。
已发现稻作遗存的有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北阴阳营文化,长江中游的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薛家岗文化、赣江流域的拾年山一、二期文化、江淮东部的龙虬庄文化、淮河中游地区的侯家寨文化等,在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中亦有一些遗址出土了稻作遗存。
其中以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龙虬庄文化、大溪文化的稻作遗存最为丰富,并做了鉴定分析。
这时期稻作农业向北方的发展,已超越了前一时期,到达北纬35°左右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如在江苏连云港二涧村、河南郑州大河村、洛阳西高崖等遗址都发现了稻壳印痕。
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发现了可能是稻谷的痕迹。
黄淮地区是当时的稻粟混作区。
4.史前稻作农业的成熟发展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至公元前2000年前,是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成熟发展时期,有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前后就开始进入原始农业的成熟发展期。
成熟发展阶段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其分布范围大体与初步发展阶段的分布范围相同,南起岭南,北至山东栖霞、河南汝州、陕西扶风一带,西到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东临海滨。
已发现稻作遗存的有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与石家河文化、赣江流域的樊城堆文化、岭南的石峡文化、海岱与皖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晚期与山东龙山文化、中原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渭河流域的扶风案板三期文化遗存,以及台湾台北、台中、屏东等地。
其中以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与石家河文化、樊城堆文化的稻作遗存最为丰富。
黄淮地区仍然是稻粟混作区。
而岭南与台湾等自然食物来源十分丰富的地区,在这时期已确立了稻作的种植。
二、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各发展阶段的主要文化特征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有区别的。
1.栽培稻起源阶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在栽培稻起源阶段,与栽培稻发生有关的工具等文化面貌的变化,亦有反映。
如玉蟾岩遗址新出现了锄形石器、骨铲,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中出现了磨制石器,穿孔蚌器的数量增加、个体较大、穿孔孔径小而圆滑,出现双孔蚌器,或可称为蚌耜等。
这些新颖的工具是否就是与稻的栽培和收割有关,目前尚不能确定,但应与栽培稻出现的经济生活有关。
至于与饮食活动有关的陶器,在栽培稻发生之前就已经起源,中国陶器的起源在距今15000年前(1);至栽培稻起源阶段,陶器的制作有了改进。
如玉蟾岩陶泥(片)中有意识地拌入搀和料;在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发现的陶片,还有绳纹、条纹与素面之分,器型有罐、钵两种,制法除贴片外,还有泥条叠筑法。
陶器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因栽培作物的产生而逐步显得重要了。
2.史前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表明彭头山文化原始农业兴起的主要标志还有聚落址的出现。
目前已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的聚落址有近20处,以八十垱与彭头山遗址的规模较大。
八十垱遗址属低岗遗址,由围壕和围墙圈围,平面呈长方形,近南北向,现存部分南北长约110米,东西宽约70~80米,环绕面积近8000平方米。
围墙顶宽约3米,围壕在围墙外侧,底宽约3.5米,沟底距墙顶高2米。
在围墙以内已发现多座成排布置的房基及一座海星状高台建筑址。
彭头山聚落址亦为低岗遗址,位于八十垱遗址东北25公里,已发现房址、灰坑、墓葬等。
房址为平面近方形、面积约30多平方米的地面建筑址和平面呈不规则圆形的小型半地穴式建筑址,保存较差。
墓葬18座,为二次葬,每墓都有1至4件陶器随葬(2)。
这种具有固定居住条件、规模较大的聚落址,尤其是带有防护屏障的聚落址的出现,无疑是以原始农业兴起为依托的,而这种聚落址的出现也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发展。
表明彭头山文化原始农业兴起的工具方面的证据还不多,也许是竹、木质工具已腐朽而没有保存下来。
在八十垱遗址曾发现木铲与木耒(3)。
就已发现的石器而言,打制石器、细小燧石器等是前期文化的延续外,出现了少量磨制石器,如小型石斧等,但不能确定其为农业生产工具。
没有形成专门的石质农业生产工具可能是中国南方地区史前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特征。
与贾湖原始稻作农业大致同步兴起的是贾湖聚落址的出现。
贾湖聚落址位于沙河与澧河之间,比河堤低3米左右,面积较大,达55000平方米。
在已发掘的2350多平方米内发现房址45座、灰坑370座、陶窑9座、墓葬349座、瓮棺32座、埋狗坑1O座,以及数千件陶、石、骨器等。
这些都表明当时的聚落规模较大,人口已达到一定的数量。
墓葬中出土的5、6、7、8孔笛形骨管乐器、龟甲响器及龟甲上的契刻符号等,反映出当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兴起而开始发展起来。
贾湖聚落址出土的工具种类较彭头山文化的为多,有石、骨角、牙器等,以石工具为主,琢、磨制石工具开始大量出现。
可确定为农业工具的有石铲、石镰、石刀、石磨盘、石磨棒及骨耜等。
磨制石农具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兴起的重要特征。
从聚落址规模及其房址、墓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内涵分析,贾湖聚落址的原始稻作农业的发展水平似高于彭头山文化的原始稻作农业的发展水平,但此时的原始稻作农业都处于兴起阶段。
据对贾湖聚落址出土的农业工具、狩猎工具、捕捞工具的数量比例分析,其原始农业经济比重约占当时整个社会经济的四分之一以上,狩猎、捕捞、采集经济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史前稻作农业初步发展阶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这时期的稻作遗存充分表明,稻作农业在公元前5000~前3000多年间得到了明显的发展。
稻作农业的覆盖面达到中国第三级阶地南方地区的主要区域,稻作农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品种也在逐渐优化,产量逐渐提高。
尤其是有田埂、配有灌溉设施的稻田的发现,发明这时期的稻作种植进入了小田块管理的阶段,人工对稻谷栽培的农事活动十分明显。
小田块管理应是原始稻作农业初步发展阶段的一项重要特征。
稻作农业生产工具在这一阶段有着明显的发展,磨光石器如铲、斧、刀等开始较多的使用。
最为突出的是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70多件骨耜,有双齿刃骨耜、斜刃骨耜、平刃骨耜等几种,还有骨平田器等。
在鲞架山遗址出有木耜、角质鹤嘴锄,慈湖遗址出有木锄与木平田器,在草鞋山遗址、青墩遗址、罗家角遗址都出有骨耜,等等。
大量骨耜、木耜,以及石铲的发现,是当时处于耜耕农业阶段的重要证据。
在原始稻作农业初步发展阶段,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也都有了明显的发展。
其中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出现了玉器、漆器、刻纹白陶的制作与蚕丝编织等。
如河姆渡文化中的玉块、玉璜、漆碗、象牙雕刻、织布机工具与腹刻蚕纹的牙雕小盅等,大溪文化中的刻纹白陶盘等。
饲养的家畜除猪、狗外,可能还有牛、羊等(4)原始稻作农业文化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此时开始丰富起来。
如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的大溪文化的祭坛、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的裸体男性塑像、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品等。
这时期的聚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主要表现在聚落址密度和单个聚落址面积的增加和聚落功能的完善。
其中尤以太湖与杭州湾地区及两湖平原地区的发展较快。
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杆栏式房屋是当时最为进步的木构建筑,澧县城头山城址为中国最早的城濠聚落址。
这种文化现象与这两地的稻作种植业发展较快密切相关。
4.史前稻作农业成熟发展阶段的主要的文化特征这时期,在各个区域内反映稻作农业发达程度的农业生产工具,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尤以良渚文化的最为进步。
主要是形成了种类较多的成套的农业工具。
良渚文化的石质农业工具有犁、斜柄破土器、耜、铲、耘田器、镰、侄等,大都制作精细,另有角锄、木平田器等。
石犁、斜柄破土器和耘田器的出现,表明当时耕作技术的提高。
石犁用于翻土,虽然对其是借助人力翻土还是牲畜拉犁翻土尚不能确定,但据其形制呈三角形,可确认当时出现了原始犁。
耘田器可能是中耕的工具。
也可能是用于平田的。
农业生产工具表明,良渚文化的稻作农业可能是当时最发达的。
原始稻作农业成熟发展的另一项特征,是家畜的饲养有了明显的发展,在一些区域,饲养的家畜已成为当时人们肉食的主要来源。
(5)表明原始稻作农业成熟发展的另一方面的重要现象,是原始手工业的兴盛。
因为只有农业的发展,粮食剩余,才能允许一批人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
这时期,原始手工业开始兴盛起来,如制陶、制玉、纺织、髹漆、竹木制做、象雅雕刻和镶嵌等获得空前的发展,尤以玉器的制作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