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中的植物考古学

合集下载

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

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

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1.引言1.1 概述概述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定居农耕的生产方式。

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起源的研究是人类学、考古学和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通过对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早期农耕人类的生活方式、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本文将综述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着重探讨早期农业遗址的发现和农业工具、农作物的考古证据,以及对农业起源的认识的理论和学说。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农业起源的历史过程和人类文明的演进。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农业起源研究概述,并通过对考古发现和认识的详细分析,深入探讨早期农业的起源和农业革命的意义。

通过本文对农业起源的研究,我们希望进一步促进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理解,并为农业技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现代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分别介绍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将探讨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包括早期农业遗址的发现以及农业工具和农作物的考古证据。

然后,我们将介绍农业起源的认识,包括农业革命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关于农业起源的各种理论和学说。

最后,我们将对农业起源的考古发现和认识进行总结,并归纳出相关的结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农业起源的历史过程和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本文的整体架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的主题和逻辑关系。

首先,在本文的引言中,我们简要概述了农业起源的重要性和研究的背景。

接着,我们明确了本文的目的,即通过考古发现和学说来认识农业起源。

这样的引言部分有助于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整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

山西大学考古考研题

山西大学考古考研题

1.论述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过程农业起源与发展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

稻作农业的起源概括起来主要有“一元论”和“多元论”两种论点,关于粟作农业的起源地主要有三种说法,即华北说、黄河中游说、西辽河流域说。

虽然史前稻作和粟作农业的发展道路不同,但从起源到稳定发展,它们大体上经历了酝酿、萌芽、确立、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五个阶段。

酝酿期大致距今20000—11500。

在距今约1.8万年末次冰盛期之后,不少大型的陆生物种因气候变化而灭绝,人类在扩大肉食资源猎取范围的同时,也扩大了可食植物的采集范围。

此时的代表性考古学文化有仙人洞、吊桶环第二期和第三期、柿子滩晚期和下川文化。

萌芽阶段距今11500-9000年。

新仙女木事件导致的急剧降温结束后,我国南北方相继进入新石器时代早期,以仙人洞、吊桶环第四期、上山文化早期、东胡林、南庄头、于家沟、转年、李家沟等遗存为代表。

华北地区的先民着重选择了耐寒、耐旱的粟类作物,而南方先民则选择栽培水稻,出现了“南稻北粟”格局的萌芽。

距今9000—7000年,我国逐渐进入气候适宜期,稻作遗存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大量发现,对应有彭头山文化、上山文化晚期、跨湖桥文化早期、顺山集文化。

与此同时,北方地区普遍发现有粟作遗存,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南部、山东半岛和甘肃东部地区,尤以华北南部和黄淮地区发展程度最高,代表性文化有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后李文化、兴隆洼文化等。

仰韶时代,华北地区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进入高峰期后段,粟作和稻作农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此时中国可以分为三个农业区,即北方的粟作农业区、南方的稻作农业区和黄淮地区的稻粟混作农业区。

距今5000年前后,由于气候波动,稻粟混作区南移,稻作区缩小,粟作区则向南扩大。

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后,农业成为主导性的生计方式。

华北地区、黄淮地区的农业水平始终处在发展前列,为中原王朝的诞生奠定了经济基础。

植物考古概述

植物考古概述

植物考古概述与大家交流植物考古的情况。

今天我准备讲三个内容:首先是解答什么是植物考古,包括植物考古的学科定位、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等。

其次是讲述植物考古能做什么,也就是植物考古的研究内容。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开展植物考古,即植物考古的研究方法。

一、什么是植物考古(一)植物考古的学科定位植物考古属于科技考古范畴,而科技考古是考古学的研究分支,考古学又属于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对应,可以进一步分成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两大部分,所以这就牵扯到考古学究竟是归入人文学科还是社会科学的问题。

如果笼统地划分,人文学科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史哲,还有艺术等;社会科学就是政法经,还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这两部分划分的依据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个人认为,最简单的区分就在于研究过程中是否采用科学的量化分析方法。

凡是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在研究过程中都应该或可以进行量化分析,而且这些量化分析的结果是可重复、可检验的,所以被称作“科学”。

而属于人文学科的是不可以或不必要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所以就不能称作科学,只能称之为“学科”。

从这个角度出发,考古学虽然原来被划入史学即人文学科,但从本质上讲应该归于社会科学,因为考古学是以物说话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对出土考古资料进行科学的量化统计和分析。

由此可见,如果要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进行选择的话,我认为考古学更偏向社会科学。

不仅如此,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考古学还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田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如果往前追溯,绝大多数都可以在自然科学里找到本源。

例如田野考古研究方法的两大支柱~地层学和类型学就是如此,地层学源自地学,类型学源自生物学,所以说,现代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带着深刻的自然科学烙印。

而科技考古又是考古学中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一个研究分支,包括植物考古在内的科技考古与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科技考古都属于跨学科研究领域。

如果用一句话界定科技考古的话,科技考古就是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和回答考古学的问题,自然科学是手段,考古学是目的。

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

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

各大学历年考古学考研真题2011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80)1蠔蛎琢2土墩墓3钮钟4细石核5阙6永固陵7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8窑系二、简答题(140)1简述旧石器制作直接打击石片的方法以及写出5个旧石器器名。

2简述陶器制坯成形的方法以及写出5类空三足器和5类圜底器器名。

3简述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写出10个青铜酒器名称。

4简述田野考古发掘原则。

5简述秦汉都城的设计思想和布局特征。

6简述魏晋北朝时期外来移民墓的发现。

7简述唐三彩概况。

三、论述题(80)1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论述中国古代外藏制度。

2论述唐代瓷器瓷窑遗址以及代表窑址及其主要产品2011南开大学考古及博物馆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徐渭,三角缘神兽镜,解谪瓶,曾昭橘,平安帖,六齐,营造法式,南宋四家,御土窑,筌蹄二论述(7选4)概述山东新石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二里冈期青铜器基本特征两周玉器特点两汉都城礼制建筑的考古发现及内容内涵汉到唐代农具耕作技术的进步龙泉窑的重要考古发现,瓷器基本特征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2011南京大学考古考研试题一。

名词解释吕大临水洞沟文化寺墩遗址上村岭虢国墓地居延遗址司马金龙墓上林湖窑址白沙宋墓二。

论述题考古发现中植物和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狩猎-采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表现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和特征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现元大都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20XX年四川大学考古学通论考研真题2011川大考研试题名词解释(每个10分)北京猿人司母戊鼎开元通宝虎子安伽墓简答(每个20分)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什么是考古学文化中的典型遗物,意义什么是文物?价值我国博物馆分类?举例一本考古报告的名称及内容简介问答(每个50分)安阳殷墟发掘意义论汉代黄肠题凑墓唐武士俑演变分期20XX年北大考古方向试题名词解释:喇家遗址青州佛教造像南京象山王氏墓群文化景观微痕分析小双桥遗址居延汉简朱然墓《历代名画记》定窑论述:秦汉统一历程在考古学上的表现BC3500-BC3000年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历史变革先周文化述评里坊制的出现,破坏及意义2011吉林大学考古考研试题1.举例说明考古学与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体质人类学关系。

水稻的历史

水稻的历史

水稻的历史水稻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左右。

在我国,水稻种植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被誉为“粮食之本,民生之根”。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稻的历史沿革、种植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水稻的起源与发展1.水稻的起源水稻起源于亚洲,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公元前10000年,我国就已经有水稻种植的痕迹。

野生水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经过人工驯化和选育,逐渐形成了现今的水稻品种。

2.古代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公元前5000年,我国古代人民开始采用水稻栽培技术。

他们将野生水稻进行人工种植,并利用水田进行灌溉。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商朝时期,水稻已经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二、水稻在封建时代的发展1.隋唐时期的水稻种植技术隋唐时期,我国水稻种植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当时的农学家们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整地、播种、施肥、防病、收割等方面的经验。

同时,水稻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成为国家粮食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宋代水稻种植技术的创新宋代是我国水稻种植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时期。

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水稻栽培技术。

农学家们研究出了许多新的栽培方法,如水稻育苗移栽技术、水田管理制度等。

这些创新为水稻产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水稻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1.粮食之本,民生之根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水稻就被誉为“粮食之本,民生之根”。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水稻种植是农业文明的象征,代表着勤劳、朴实、奉献的精神。

2.水稻文化与传统节日水稻在我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之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丰富多彩。

例如,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

这些节日反映了我国人民对水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总之,水稻的历史悠久,其在我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稻作文化

中国稻作文化

中国稻作文化稻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至今已有一万年以上的水稻种植历史。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与吊桶环遗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以及浙江浦江县上山遗迹的考古研究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已经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

而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水稻生产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人留下的大量稻谷遗存、骨耜(耕地农具)、家蓄的骨头、陶甑等陶器、干栏式住宅、水井等遗存充分说明了当时稻作农业的成就。

到公元前4000-3000年时,稻作农业已发展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赣江流域、闽江流域、珠江流域,并向北推进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北线已到达北纬35度附近。

稻作农业的北上促进了稻文化和栗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合。

历史进入到公元前3000-2000年以后,稻作农业已向北扩展到山东半岛,并传播到朝鲜半岛,然后进一步到达日本。

到唐代时,水稻农耕已北进到北纬43度地区。

唐代文献中所提到的渤海国“庐城之稻”是也。

庐城即今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龙井市一带。

在探讨水稻农耕的起源时涉及三个核心问体:稻作农耕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由什么人发明?在什么时间?原始水稻农耕的起源应该在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以后的公元前一万年左右时间。

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迹、浙江浦江县上山遗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迹、浙江萧山跨湖桥遗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迹、浙江余杭良渚遗迹揭示着稻作农耕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

在什么地方?根据现有的考古学研究成果来判断,原始水稻农耕的发祥地应该在我国长江以南的江南地区或华南地区,而且不一定是从一个点到面上的传播,也可能是多点起源。

也不能否认原始水稻农耕在亚洲其他地区起源的可能性。

中国的江南、华南、中南半岛、印度次大陆都有可能。

但从考古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来看,水稻农耕起源于中国江南的可能性最大。

由什么人发明?根据现有的考古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研究成果来看,原始水稻农耕的发明者可能是古代百越族群的祖先或南蛮族群的祖先。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源(2)2.稻作的起源关于稻作的起源,中国的学者倾向于人口压力说:“(长江流域)夏季炎热,植物生长茂盛;冬季寒冷干燥,除某些地下块茎植物外,很难找到就便的植物性食物,而狩猎也难以保证稳定的食物供应。

在人口随着史前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增多的情况下,这个矛盾必定会尖锐化,迫使人们去寻找那种能够增产又便于储存的食物。

一旦人们发现了野生稻的食用价值和易于长期储藏的特点,必定会着意培养繁殖。

”也有个别学者倾向于宴享说。

如陈淳先生就认为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起源,可能是原始先民们为了寻找味美的食物而选择了野生稻,然后有意加以栽培[10]。

其次,就中国本土农业而言,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是各自独立起源的,并无先后继承的关系。

即黄河流域是旱作农业区,主要栽培粟、黍、稷、麻、豆等旱地谷物。

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区,主要栽培水稻。

“二者在农业发展上是并行的两个系统,而不是前后继承的关系。

”[11]这是由各自的自然条件造成的,也为考古发掘资料所证实。

因而国内外学者大都持赞同观点。

不过,中国的学者更注意着力探讨的是稻作起源地的问题。

关于稻作的起源地,国际学术界素有争议。

在20世纪上半叶,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稻作起源于印度,然后渐次传到中国、日本和南洋诸岛。

这是因为当时考古出土的稻谷标本以印度的较早。

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考古事业蓬勃发展,各地出土的稻谷标本的年代越来越早,远远超过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国家,于是,更多的学者(特别是中国的学者)主张应该在中国本土寻找稻作起源地。

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几种观点。

(1)起源于华南最早提出这一假说的是已故中国着名农学家丁颖教授。

早在1949年他就提出“中国之稻种来源,与古之南海即今之华南有关”[12]。

1957年他在《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中,再次论证“根据我国五千年来稻作文化创建过程并由华南与越泰接连地带的野生稻分布和稻作民族的地理的接壤关系,特认定我国的栽培稻种是起源于华南”[13]。

作物的故事︱稻作起源的三部曲

作物的故事︱稻作起源的三部曲

作物的故事︱稻作起源的三部曲栽培稻起源于我国南方,其祖先本是一种叫“普通野生稻”的水草,初看起来毫不起眼。

人稻结缘并不是一见钟情,而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恋爱。

先民们从采集野生稻到收割栽培稻花费了数千个春秋,先后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从御寒到充饥2023年7月3日,北京,炭化稻【植物,顺山集文化二期(约公元前6200—前6000年)。

距今1.7万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人类终于初尝稻米滋味。

在此之前人们看到水稻只会盯住它的禾草部分,心里涌起的只是温暖的感觉,之后人们才会望着它的谷穗一边肚子咕咕叫。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澧县往东约540千米的江西万年,当地的吊桶环、仙人洞都是石灰岩山岭地貌,当中出土了大量水稻植硅石与花粉,与十里岗不同的是,这些植硅石大多来自1.7万年前的稻壳而非稻叶,相信这些人工集起来的稻壳是人类最早食用稻米的证据。

问题来了,人们为什么突然间要尝试陌生的食物?我们知道饮食习惯是人类难移的本性之一,首个“吃螃蟹”的太冒险,必须战胜对未知事物的排斥和恐惧。

古气候学告诉我们那个时点正在进入间冰期,气候渐渐变暖,野生稻生长更繁茂了,分布范围扩大了,其中以结籽方式进行繁殖的稻株数量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稻谷比先前的冰期更常见了。

人们早已观察到鼠雀吃草籽的现象,捕获后又在鼠胃和鸟的嗉囊里见到大量的籽粒,因而知道有几种谷子是能吃的。

在许多民族的稻作起源神话里,说稻种是仙鼠或玄鸟带来的,与此有关。

人类第一次试吃稻米可不是采一大堆回来煮着吃,而是在现场一颗一颗掰开吃生的,从穗上摇下来带回家烹熟是后来升级版的吃法。

这样吃当然不管饱,但却在主吃肉食之余增添了一样新鲜的零食。

没错,是零食!就如同我们路过桑林随手摘几个桑葚吃,或者路过荷塘顺便剥几个莲子吃。

今天西南地区仍有少数民族生吃糯谷作零嘴,青年男女相约去田里摘还没成熟的青稻穗吃也是一项娱乐,少男少女们会将摘下的带壳稻谷烤成香喷喷的“糄米”。

二、从采集到栽培人们首尝稻米时吃的是野生稻,又过了大约五千年才开始种植和驯化它。

历史冷知识——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历史冷知识——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历史冷知识——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水稻的栽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种植水稻的范围很广,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也是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栽培稻的起源,历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河姆渡、罗家角遗址的发掘,以及近年来在长江中游湖南及湖北地区仰韶时代以前的稻谷遗存的发现,不啻推进了问题的探索。

我国境内发现的史前栽培稻遗存已有数十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这类遗存最丰富的地区,河姆渡、罗家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两地最下层的碳14数据分别为公元前5005、5090年,在这个年代的地层中,都发现了稻谷遗存,尤以河姆渡的发现最为惊人。

在河姆渡第四层4000余平方米的范围内,普遍存在厚厚的稻谷、稻壳、稻草的堆积,最厚处有1米以上,经过换算,稻谷的总量高达120吨以上。

稻谷经鉴定,属栽培稻籼亚型种中晚稻型水稻(罗家角稻谷经鉴定,得知除籼稻外,还种植粳稻)。

栽培稻谷收获量之大,反映了当时稻作农业的规模是很大的,生产技术也是比较先进的,这里出土的大量骨制耕具,也反映了这一点。

从遗传学的角度看,这里籼稻是从野生稻演变为栽培稻的基本形,但它已远离野生种而接近现代栽培稻了。

栽培稻是由野生稻经长期人工培育而产生的。

野生稻与栽培稻的生长环境不尽相同。

野生稻月前在我国主要发现于珠江流域及云南等地,但这两个地区,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含稻谷实物的遗存,其年代分别在公元前3000年和公元前2000年左右。

年代晚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史前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否也可能生长野生稻呢?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孢粉组合变化分析沪杭地区1万多年来的气候变迁所得出的结论,认为全新世以来这个地区气候具有多次冷暖交替的变换,其中公元前5500年一前3050年,是气候上的第一暖期,当时气候湿热,年平均温度比目前高2—3℃,降水量比现在多500—600毫米,基本上与现在的珠江流域气候条件相当。

这种暖期的气候特征,在河姆渡遗址的动、植物群中也有反映。

植硅体分析与稻作农业

植硅体分析与稻作农业

一、引言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考古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植物遗存为我们认识先民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生产状况提供资料,遗址发掘规模、埋藏条件等会影响炭化植物遗存的发现及保存,给植物种属、性质的鉴定带来困难,而且人为移动性强。

相比而言,沉淀在高等植物细胞组织中或细胞间的固体非晶质二氧化硅颗粒———植硅体具有产量大易获取、就地沉积分散程度低、抗风化耐腐蚀、性质稳定保存期长、种属对应关系较为明确等优势。

通过获取、鉴定和分析遗址内外出土的植硅体,为研究以稻鉴定及驯化判别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起源与传播,以栽培与管理、收割与加工为主的农作物生产与加工,基于植硅体种类差异、敏感型与固定型植硅体比例关系来探究农田灌溉的农田管理技术,以及与粮食储存和消费等有关的空间利用模式提供依据,进而为探索考古学文化演变及社会形态等问题奠定基础。

目前尚未有植硅体分析与稻作农业综合研究性质植硅体分析与稻作农业葛利花王振祥靳桂云摘要:植硅体分析是植物考古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回顾近三十年的研究历程,植硅体分析方法在我国的考古学研究中应用广泛,成果丰硕,主要集中于以稻为主的农作物种属鉴定与驯化、栽培与管理技术、收割与加工方式、粮食储存与食用等方面。

随着多学科研究的加强和考古学研究的深化,植硅体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仍需不断完善,以推进农业考古研究。

关键词:植硅体分析;稻作农业;问题与展望中图分类号:K8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35(2019)04-0013-10Application of Phytolith Analysis in Paddy Rice Cultivation in ChinaGe Lihua,Wang Zhenxiang,Jin GuiyunAbstract :Phytolith analy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s in plant archaeology.Review of the research pro ⁃cess over the past 30years shows that phytolith analysi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China.It mainly focuses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omestication of crops,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meth ⁃ods,crops storage and consumption,etc.,which has acquired fruitful results.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multi-disciplinary re ⁃search and the deepening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phytolith analysis need tobe improved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research.Key words :phytolith analysis;paddy rice cultivation;problems and prospects葛利花,女,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考古;王振祥,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靳桂云,女,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史前生业与社会。

22024-2025学年四川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性检测历史试题

22024-2025学年四川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性检测历史试题

22024-2025学年四川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性检测历史试题1. 植硅体分析法已经成为稻作起源和水稻驯化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太湖流域史前植物遗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水稻扇形植硅体与人类活动以前野生稻的生土层存在明显区分,而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期间,水稻扇形植硅体则无明显变化。

据此可知,当时太湖流域()A.稻作农业水平较为成熟B.渔猎采集已经不复存在C.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D.是长江流域文明的中心2. 汉初规定,诸侯王册封后必须立即就国,同时就国时的出行规格、居住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

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

这说明()A.郡国并行有利于政权巩固B.汉初政治局面极不稳定C.汉朝严密防范诸侯国势力D.制度建设符合现实需要3. 西汉时期,官家对民间的放任,导致了民间力量的壮大,发展起来的坞堡经济成为东汉最基础的社会细胞。

坞堡内部有以血缘和地域为载体的大地主和以宗族与乡里为纽带的武装组织,它代替了官方对基层民间的统治。

这()A.是政府对官僚集团妥协的产物B.填补了动乱环境下的权力真空C.瓦解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导致自给自足的经济逐渐破产4. 据《太平广记》记载:“唐开元中,吴郡人人京应明经举。

至京因闲步坊曲··于东市一小曲内,有临路店数间,相与直入,舍宇甚整肃。

”据此可知,唐代()A.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B.坊市制度逐渐走向分离C.政府实施严格市场管理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5. 北宋画家范宽长期居于终南山、太华山,观察物象的变化“对景造意”,被后人评价为“与山传神”。

他的《溪山行旅图》(如图)主体部分为巍峨高耸的山体,高山仰止,壮气夺人;山顶丛林茂盛,山谷深处一瀑如线,飞流百丈;山峰下巨岩突兀,林木挺直。

该画作彰显出()A.逃避现实的“清谈”B.国破家亡的历史悲凉C.士大夫的家国情怀D.自我内省的精神追求6. 同治年间,台湾《淡水厅志》修成,其序言强调淡水乃“沿海七省藩卫”,“海防尤重”。

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

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植物考古学的视角,深入探讨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之间的紧密关联。

我们将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农业起源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文章将重点关注植物在农业起源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揭示植物种类、种植技术、农作物传播以及植物资源利用对早期文明形成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我们期望为理解人类历史演进和文明发展提供更多维度的视角和证据。

二、农业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农业起源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植物考古学在揭示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植物考古学通过对古代遗址中植物遗存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早期农业起源的宝贵线索。

在植物考古学的研究中,首先关注的是农作物的起源和驯化。

通过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植物种子、果实和茎秆等遗存的鉴定,可以确定哪些植物种类在何时何地开始被人类所利用。

这些植物种类包括谷物、豆类、果树等,它们的驯化过程往往伴随着人类定居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植物考古学还关注农作物的传播和扩散。

通过对不同地区遗址中植物遗存的分析,可以揭示农作物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路径和扩散过程。

这种传播和扩散不仅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交流和发展,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形成和扩散。

除了农作物本身,植物考古学还关注农业生产工具、农业技术和农业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古代遗址中出土的石器、骨器、木器等农业生产工具的鉴定和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

通过对遗址中植物遗存的空间分布和数量变化等信息的分析,还可以揭示古代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植物考古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农业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依据。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植物考古学研究将在揭示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1)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1)

一、中国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阶段中国是世界上稻作农业最早的发生地。

根据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和对古代植物遗存的分析鉴定成果,中国栽培稻的起源,大约始于公元前10000年前后,整个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1.栽培稻的起源栽培稻的起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从理论上讲,栽培稻的起源,是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野生稻分布区域内。

关于稻作的起源,曾流行过农学方面的、民族学方面的和考古学方面的多种看法。

我曾提出栽培稻起源于中国南方腹心地带,主要是根据近十年来的两项考古发现提出的。

一项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的发现。

另一项是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发现。

这两项重要发现及初步研究成果,已告诉我们中国栽培稻起源的时间与区域。

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

中国栽培稻发生的区域可初步圈定在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至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范围内。

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至道县玉蟾岩遗址的这一区域,从水系上分析,属长江流域;从地形和气候上分析,属华南亚热带;而从整个中国的地形分析,它处于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腹心地区。

该区域的东部为武夷山,西部为中国地形上的第二级阶梯的前沿——雪峰山,北部为南丘岭与幕阜山,南部为南岭。

其中,东北部可包括浙江西部仙霞岭与千里岗之间的衢州一带。

从平面上看,这一地区似呈不规则四边部,又似呈斜目形。

从整个中国南方的地形来看,这一地区位于第三级阶梯的西部,属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

据此可以认为中国栽培稻是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起源于中国南方腹心地区,包括其四周的山问谷地。

2.史前稻作农业的兴起目前考古发现的史前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分布在两湖平原西部地区的彭头山文化和分布在淮河上游支流沙河、汝河、洪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

此外,钱塘江流域也有了新的发现。

彭头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北部的环洞庭湖西北至南部的平原地区及湖北西部枝城至秭归的长江沿岸地带,其年代约公元前6500~前5500年。

稻作的起源和演化

稻作的起源和演化

稻作的起源和演化稻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稻米更是人们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稻作的起源和演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将介绍稻作的历史沿革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一、稻作的起源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稻作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

当时,人们开始从采集狩猎生活转为以农业为主,开始栽培玉米、小麦、豆类作物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需求,人们开发出了适合于生长的稻种,逐渐在中国境内开始了稻作的实践。

稻作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手段的封建社会中,稻米成为了重要的粮食来源,被广泛种植和使用。

二、稻作的演化稻作的传播和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迁移密切相关。

在中国境内,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等不同因素的影响,稻作不仅在种植方式上表现出了多样性,同时在文化和饮食习惯等方面也体现出了地域特色。

稻作文化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稻作和农耕的描写,其中有许多赞美劳动的经典句子。

在古代,稻神也成为了人们祈求稻作收成和平安的守护神。

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稻作的选择、布局、管理等方面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和化肥、农药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稻作的生长周期和增加了产量,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环境和健康话题。

三、总结总之,稻作的起源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

从最初人们尝试栽培野生稻到现在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每一阶段都反映了农业文化的变化和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变迁,稻作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渐渐减弱,但其在饮食文化、文化习俗、精神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和价值仍旧不可磨灭。

考古发现与探索课件06农业革命

考古发现与探索课件06农业革命

Shanghai
Tianluoshan Site Hemudu Site
Ningbo
河姆渡遗址与田螺山遗址的地理位置
三 遗址的生态环境与建筑
❖ 当遗址被栖居的时候,这里离海岸不过10公里,为一 片山地、森林、丘陵、平原、湖泊、沼泽和海洋相间 的地理环境。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动植物丰富
❖ 从考古发现来看,遗址出土的动物至少有61种,大型 动物有大象、犀牛、老虎、黑熊、貉、豺、红面猴和 穿山甲等,饲养的动物有猪、狗和牛,水生动物有龟、 鳖、蟹、螺蛳和蚌类,以及各种鱼类
四 文化层的年代与出土器物
❖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引进碳14测年技术,因此对河姆渡遗 址出土的有机物进行测定就可以了解文化堆积的时代
❖ 最下面的第四文化层测定了9个标本,最大值为6950年,最小值为 6570年,平均值为6770,下限已达7000年
❖ 第三文化层测定了4个标本,平均值为6141年 ❖ 第二文化层约为距今5730年 ❖ 第一文化层为距今5000年左右,遗址前后沿用约2000年之久 ❖ 第一文化层出土遗存具有崧泽文化的特点,第二层的文化与马家
❖ 当人口接近土地载能而向外移民十分困难时,会迫使 人们利用以前不利用的资源,这种转变会促使形成多 样化的觅食方式和种类多样的食谱,并必须发明和应 用各种新技术来开发和储藏资源以应付粮食短缺的压 力。农业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5 竞争宴享理论
❖ 加拿大考古学家海登提出了与人口压力相左的一 种理论,认为农业可能起源于资源丰富且供应较 为可靠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社会结构会因经济富 裕而相对比较复杂 。
❖ 考古学的实践表现为努力发现最早的谷物来寻 找起源的中心 ,而传播论倾向认为它起源于 一个中心,然后向外扩散。

生态考古学在遗址研究中的应用

生态考古学在遗址研究中的应用

生态考古学在遗址研究中的应用生态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考古学研究中,为我们深入理解古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力的工具。

在遗址研究中,生态考古学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还原古代人类的生活场景,还能揭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生态考古学首先关注的是遗址的自然环境。

通过对遗址所在地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要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类所面临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

例如,对地质结构的分析可以揭示土壤的类型和肥力,从而推测古代农业生产的方式和规模;对古气候的重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定居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在对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研究中,考古学家通过对沉积物的分析发现,当时的气候较为湿润,适宜种植水稻,这与遗址中大量的稻作遗存相互印证,表明了当时的人类已经掌握了适应气候条件的农业生产技术。

在遗址研究中,动植物遗存的分析也是生态考古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和植物种子、果实等遗存的鉴定和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食物来源、狩猎采集方式以及家畜驯化的情况。

比如,在一处古代游牧民族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羊、马骨骼,而农作物遗存较少,这表明当时的人们主要以畜牧为生。

同时,对动植物遗存的分布和数量变化的研究,还能够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如果在一个遗址中发现某种野生动物的数量逐渐减少,可能意味着人类的过度狩猎导致了其种群的衰退。

生态考古学还关注遗址中的人类活动遗迹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比如,对房屋建筑遗址的布局和结构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人类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和改造;对灌溉系统、农田遗迹的考察,可以揭示古代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利用的情况。

在一处古代城市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城市的布局与河流的走向密切相关,城市中的排水系统也设计得十分巧妙,这反映出当时的人类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水利工程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段。根据加利福尼亚的原住土著的记载,通过焚烧
事实上,凸起的穗轴在现代水稻种群中也常见,
可以清除地上生长的植被,从而有助于干果的采集 表明这是现代随小穗更硬(“双倍硬”)而出现的。这
(Anderson,2005:262)。
些现代栽培稻来自机器收割的地区,如浙江和日本。
栽培的形态学证据:基盘
坚硬的穗轴可能都是为了适应机械化收割从而适应
· 38 ·
展开讨论之前,最重要的是先进一步厘清常用 术语,如农业、栽培和驯化等(见 Harris,1989,2008; Harlan,1992;Fuller,2005;Qin et al.,2006)。首先需 要对这三类不同的变化进行区别。栽培(Cultivation) 是一种人类行为,是包括了对土地整治和特定的植

尺寸和植硅石分别展开讨论。 文章结合我们对现代野生稻和栽培稻的测量数据以及田螺山的工作,引
用了国内外诸多考古实例和最新的分子学证据,证据表明上述几个指标在某些程度上多少可以作为性

状来判断驯化稻是否已经出现,但是随着农业景观概念的提出,耕地杂草群落作为农田系统研究的证

据,为稻作农业出现和发展研究展开了新视野。
种 不 同 的 采 集 和 早 期 栽 培 文 化 (Fuller,2006a, 分蘖来保持多年生的性状。稻粒每年的产量不仅低,
2006b:39-46,2007;Fuller 等,2007)。然而,最新的研 而且很不稳定。因此多年生的野生稻并不是一种理
究表明:籼稻和粳稻都含有一些驯化选择基因包括 想的野生采集植物,尤其是当野生稻长年生长在水

及多个生态型和多年生野生稻可以区别于栽培水稻 更新世末期出现大量的炭屑伴有公元前 8000 年前
(O. indica)(如:Cheng 等,2003)。最近,沃恩等 水稻扇形植硅体的出现。水稻扇形植硅体自约公元
(Vaughan,2008)认为一年生野生稻和多年生野生稻 前 7000 年开始大量增加,形态也多样化(Saxena 等,

状的野生稻都隶属于湿生稻 (广义上的)(如:Garris 前的温暖时期,至早、中全新世,在 Sannai Tal 出现

等,2005;Londo 等,2006;Caiced 等,2007)。根据叶绿 大量的炭屑,说明该时期一直存在有焚烧活动。相同

体基因组和多个核基因 DNA 标记,一年生野生稻以 的结果见于更新世末期的 Lahuradewa(Singh,2005)。
Key words:Rice Agriculture, Domestic Rice, Simi- domestication, Agricultural landscape, weed communities
本文中,我们简要讨论与早期稻作农业发展有 关的几类考古学证据。如与驯化有关的“硬”证:非自 动落粒的小穗轴;包括了谷粒尺寸、刚毛和植硅石形 态等能够反应“半驯化”进程的指标;以及与栽培行 为和景观改造有关的杂草组合和农田系统。
旱季风型一年生野生稻(Oriza nivara)和多年生湿生 可以除去竞争性的植物生长,如在干旱季节,野生稻
稻 (狭 义 上 的 野 生 稻 O. rufipogon)(Vaughan, 扎根以后可以采用焚烧除去杂草。恒河平原最新的
1994)。 但是,一些遗传学家认为诸多具有野生形 孢粉学研究表明:自更新世末期约 14,500-13,000 年
控制脱离的基因 (Li 等,2006;Konishi 等,2006;Lin 中。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对采集者来说,很难从水中
等,2007;Onishi 等,2007) 和使谷粒呈白色的基因 或淤泥中采集到自然脱落的成熟谷粒。也许这就需
(Sweeney 等,2007),这些基因可能是随着籼稻的驯 要在野生稻还没有成熟时就采集 (Qin 等,2006;
而造成的植物的变化。农业(Agriculture),如 Harris 的土地上和河滨都可以扩散(White,1995:48)。民族
(1989 年)建议的,是由上述两种变化下形成的一种 学研究发现,东印度地区在野生水稻还没有成熟时
土地利用模式。换言之,农业可以看作是一种景观环 将稻穗打结以减少稻粒的自然脱落,收割的时候只
基盘是判断水稻是否是栽培的最直观的形态学
20 世纪的种植体系新出现的性状,而不同于早期驯 化。由于温带粳稻有一个额外的抗脱落基因 qsh1,因
依据(Thompson,1996,1997)。但是作为依据,在应用 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郑云飞等(Zheng,2007)提 出的标准和汤姆生的标准(Thompson,1996,1997)并
盘和凸起穗轴的减少来判断水稻是否是驯化的。我

比他们测量了稍多几个。考虑到存在未成熟小穗的
们在田螺山的最新研究表明:水稻已经有从野生型
可能 (这种未成熟小穗在谷粒的形态上很像一些早

向真正驯化型水稻发展的趋势。
期的考古点挖出的空稻壳,如田螺山、河姆渡和跨湖

桥等考古点),我们通过研究大量的野生材料,提出
此比籼稻和热带粳稻更难脱粒 (Kovach 等,2007: 582)。驯化稻有诸多非脱粒基因,其中至少有两个是 主要的(Onishi 等,2007)。但是在考古材料中还无法
不完全一致。郑云飞等(zheng,2007)测量了包括两
获得这样的类型。尽管如此,我们可以根据野生型基

பைடு நூலகம்
个栽培的和两个野生的共四个现代种群;而汤姆生
等,2008)。遗传学和考古学的证据表明大约公元前
同高产量的一年生野生稻相反,多年生野生稻
7000/6000 年 前 , 同 时 出 现 在 中 国 长 江 流 域 (Lu, 产量较低(Vaughan 等,2008;White,1995:48)。因为
2006)和印度恒河流域(Saxena 等,2006)的水稻是两 多年生长在湿地,这种野生稻采用的是根状茎或者
化或在驯化之后出现的。这种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 Fuller 等,2007,2008)。因此,考古学上,在谷粒或基
认为粳稻和籼稻的栽培是不同起源,但是在栽培后 盘上找到一个判断是否未成熟的一个形态指标就显
有基因交流(Kovach 等,2007;Fuller,2006b);另外一 得十分重要(Fuller 和 Qin,2008)。我们也许会猜测,
只是不同的生态型。水稻栽培历史很复杂,但是在基 2006)。恒河流域的早期水稻在形态上是野生的,但
因组水平上,粳稻(O. japonica)和籼稻(O. indica)已 是它是否是栽培的或者仅仅是采集的还无法定论
经是很高程度上的分化 (Garris 等,2005;Vaughan (Fuller,2006a,2006b)。
南 方 文 物 2009·3
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中的植物考古学
( 英 ) 傅 稻 镰 (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 秦 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 胡 雅 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著 著、校 译
摘 要:早期稻作农业是植物考古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厘清了农业、栽培和驯化等稻作农
业发展中的常用术语,进而对区分野生稻与驯化稻,即反映 “半驯化”特征的几个指标包括基盘、谷粒

关键词: 稻作农业,驯化稻,半驯化,农业景观,杂草群落
Abstract:The origin of the rice agriculture is one of the hot spot in the research of Archaeobotany. In this paper, the terms such as agriculture, cultivation and domestication, which have occupied scholars for many years in the issue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ere clarified. Moreover, the “semi- domestication” traits, which could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domestication rice from the wild rice, spikelet base, grain size and phytolith we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Based on our spikelet base data, the result from Tian Luo Shan Site, the work from other 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the updating molecular record, we found that, somehow, the traits we mentioned above could use as the evidence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domestic rice. However, recently,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becomes a new research topic. In the rice field, the weed communities, which co- occurred with the rice agriculture, put a new light on the agricultural origin and development.
稻粒大小变化:半驯化性状
了三类划分法,另外还提出了第四种不定法,该法主
谷粒的形状不能作为驯化性状的一个绝对指
要应用于保存不完整的标本。
标。普遍认为:栽培的谷粒会比野生的祖先大,经常
的产量越高。这有可能就促成最先的水稻种植在缺 的)。但是在菘泽普安桥和良渚古城墙的样品中,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