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政策与法规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行业中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交通运输行业中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

交通运输行业中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解读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了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便捷和有序进行,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本文将对这些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解读,以深入了解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模式和相关规定。

首先,交通运输行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交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航权法等。

交通法是指规定车辆通行规则和交通秩序的法律,对道路交通的管理起到了基本的法律保障作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规定我国道路交通行为和管理的基本法律,对保障交通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航权法是指规定航空权益和航权的法律,对航空运输行业的规范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为了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法规和政策。

例如,中国交通运输部制定了《交通运输行业传统风险源重点治理方案》,对交通运输行业中的传统风险源进行了重点治理。

该方案明确了交通运输行业中的传统风险源,包括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在对传统风险源进行治理的同时,还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要求。

此外,支持绿色交通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政策目标。

为了减少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各国都在积极推动低碳交通和绿色出行。

例如,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发展指南(2019-2035)》,明确了绿色发展的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加快推进绿色交通和新能源交通的具体措施。

此外,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便捷性,各国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例如,中国交通运输部近年来加大了对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力度,以提高交通运输的速度和效率。

同时,还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推广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

除了法律法规和政策,交通运输行业还需要各类证照和执照的管理和监督。

例如,中国交通运输部制定了《道路客运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对道路客运经营许可证的申请、核准、变更、注销等事项进行了规定。

该办法明确了许可证的种类、颁发条件和要求,为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铁道概论轨道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

铁道概论轨道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

铁道概论轨道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在现代社会中,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安全的交通方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铁道交通的正常运营以及乘客的舒适出行,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与政策。

本文将介绍铁道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的基本概念、目的以及具体内容。

一、概述1.1 轨道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的定义铁道交通运输法规与政策是为了规范和管理轨道交通运输而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则和政策文件。

它们的制定目的是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营,提高乘客的交通出行体验。

1.2 轨道交通法规与政策的重要性轨道交通法规与政策的实施,对于维护乘客的合法权益,确保运输设备的安全可靠,保证交通运输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不仅规定了轨道交通运输的各项制度、标准和权限,还明确了运营单位的责任与义务。

二、法规与政策内容2.1 轨道交通安全法规轨道交通安全法规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法规框架。

其中包括对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行车管理、乘客安全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并设定了相应的责任和惩罚措施。

此类法规的核心是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2 运输政策轨道交通运输政策涉及到运输服务的方方面面,包括票价政策、运营计划、人员管理等。

政策的核心是为了提升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和乘客体验,促进轨道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运输政策还会涉及到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协调,提高整个交通体系的效率。

2.3 环境保护政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轨道交通运输政策也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

相关政策会规定减少噪音、降低污染排放等环境标准,鼓励采用清洁能源、推广节能技术等措施。

轨道交通运输单位也将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法规与政策的实施3.1 法规与政策的发布与修订轨道交通法规和政策的发布由相关政府部门或交通管理机构负责。

发布时需要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确保法规和政策文件的科学性、合理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

3.2 法规与政策的执行轨道交通法规和政策的执行需要各级政府、运输单位以及乘客的共同努力。

道路运输行业法规与规范

道路运输行业法规与规范

02
充电设施建设
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并提供一定的政策支
持和补贴。
03
公共交通推广
在一些城市和地区,政府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
提高公共交通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与规划
绿色物流规划
政府和企业应制定绿色物流规划和实施方案,包括优化物流路线、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能 源消耗和排放等方面。
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路况信息,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运输效率。
方面的管理要求。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道路运输经营 活动。
监管部门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本 条例,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道路交通安全法
01
02
03
法律内容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关于道 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 对车辆行驶、道路安全等 方面进行了规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在道路上行驶 的车辆和行人。
监管部门
市、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03
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包括客运、
货运、机动车1 2
市场准入制度
对道路运输企业、车辆和从业人员实行市场准入 制度,确保从业者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
安全管理制度
要求道路运输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 强车辆维护和安全检查,确保运输安全。
绿色包装材料
鼓励使用可回收、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降低包装废弃物 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运输方式
推广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等绿色运输方式,减少公路运输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物流运输 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06
道路运输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交通运输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有效的交通运输管理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针对这一目标,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本文将重点介绍以下九部法规:一、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我国交通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该法规规定了驾驶员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交通信号、规定车道和车速、让行、不疲劳驾驶等。

对于违法行为,该法规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进行了相应处罚。

二、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运输条例》于2001年颁布实施,是中国道路运输领域的核心法规。

该法规规定了道路运输企业的合法经营方式,包括运价的确定、运输合同的签订、营运证的取得等。

此外,该法规还规定了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标准,强制要求运输企业进行车辆维修和检查,确保车辆符合法定要求。

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于1999年颁布实施,是保障公路安全的重要法规。

该条例规定了公路保护的内容和责任主体,并要求相关机构和个人要加强对公路的巡视、维护和修缮。

对于破坏公路设施和交通标志的行为,该条例也作出了相应处罚。

四、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于2012年颁布实施,是我国汽车管理领域的重要法规。

该法规规定了车辆生产企业和进口企业在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应履行的召回义务,并明确了召回程序和召回报告的要求,以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

五、船舶法《船舶法》于2013年颁布实施,是我国船舶管理领域的基础性法规。

该法规规定了船舶和船员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船舶的建造和维修要求、船舶装备的安全标准、船员的资质要求等。

该法规还规定了船舶的运营和管理等内容,明确了船舶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力。

六、内河船舶检验规定《内河船舶检验规定》于2004年颁布实施,是针对我国内河船舶管理领域的重要法规。

该法规规定了内河船舶的种类、船舶检验的范围和标准、船舶的分类和注册等内容。

同时,该法规还规定了内河船舶的安全要求和运营标准,确保内河航运的安全和有效性。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是负责管理和监督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以便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

本文将介绍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的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以确保他们具备全面的行业背景。

一、交通运输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这是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的一部法律法规。

它规定了道路交通的基本规则、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等,对交通运输部门的日常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公路法》:这是用于管理公路运输的法律法规。

它包含了公路建设、维护、运营、监管等方面的内容,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其中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公路运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 《水路法》:水路交通是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这部法律法规对水路运输的管理和监督进行了规范。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其中的水路运输安全规定、航道管理等内容,以便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

4. 《民航法》:民航交通是国际和国内大范围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这部法律法规对于航空运输的安全和有序进行了规定。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需要熟悉其中的相关内容,以便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监督航空运输行业。

二、交通运输政策1. 运输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会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和产业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运输发展规划。

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这些规划,以便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工作,并为未来的运输发展提供参考。

2. 交通安全政策:交通安全是交通运输部的重要职责之一,政府会制定相关政策来提升交通安全水平。

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这些政策,推动其在实践中的落地和执行。

3. 节能减排政策:环境保护是近年来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交通运输部门也要承担减少污染和节约能源的责任。

了解相关政策对于指导公共交通和运输企业的环保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4. 公共交通政策: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公共交通的建设和规划也成为交通运输部门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并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24.10.24•【文号】交运发〔2024〕129号•【施行日期】2024.10.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通知交运发〔2024〕1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国务院令第793号,以下简称《条例》)已公开发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为做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城市公共交通是保障人民群众日常基本出行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基本民生保障,是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

《条例》坚持城市公共交通基本公共服务的属性和定位,聚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重点围绕发展保障、运营服务、安全管理等方面,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基本制度。

《条例》的出台,对于促进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提供了法治保障。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认真抓好《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切实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更好满足公众基本出行需求。

二、准确把握《条例》主要内容(一)明确发展导向。

《条例》从法规层面进一步明确国家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城市公共交通公益属性,综合采取各项政策举措,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竞争力和吸引力,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和特点,推动城市人民政府科学确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鼓励、引导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道路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是什么

道路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是什么

道路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是什么在生活中,道路运输是经常能够看到的一种职业,而在法律上,对道路运输也有相关的条例规定。

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道路运输法律条例的摘要,希望能帮到你们。

道路运输法律条例的摘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运输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和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道路运输经营,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以汽车为他人提供道路旅客运输或者道路货物运输服务的经营活动,包括班车客运、包车客运、公共汽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等道路旅客运输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

本条例所称的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包括道路运输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和营运车辆维修质量检验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和汽车租赁经营。

第三条道路运输发展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安全便捷、节能环保的原则,并按照综合高效、优势互补的要求,与轨道、水路、航空和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合理衔接、协调发展。

道路运输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便民和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道路运输工作的领导,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道路运输发展规划,构建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道路运输服务体系,提高道路运输公共服务能力。

道路运输管理和应急运输保障所需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其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道路运输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道路运输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

鼓励成立道路运输相关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和促进道路运输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道路货物运输的法规、政策和标准

道路货物运输的法规、政策和标准
城市配送管理办法
一些大城市针对城市内短途配送制定了特定的管理办法,以解决城市配送中的 交通拥堵、环保等问题。
国际法规
01
CMR公约(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公约):由联合国主 持制定的国际公约,为跨国公路货物运输提供了统一的 法规框架。成员国之间按照CMR公约的规定进行货物运 输,简化了跨国运输的法律程序。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条例明确规定了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程序和责任,为 道路货物运输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03
《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
该规定详细阐述了道路货物运输的管理办法,包括运输 企业的资质管理、运输装备的技术要求等内容。
地方性法规
各省市的《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条例,细化了国家层面的法规,更具体地规范了当 地的道路货物运输市场。
满足。
运价标准:运价是运输服务的重要组成 部分,应遵循公平、合理、透明的原则 。国家和行业应制定相应的运价政策, 防止不正当竞争和价格垄断,保障市场
的公平和秩序。
通过以上货物分类与包装标准、运输车 辆标准和运输服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可以确保道路货物运输的安全、高效和 优质,促进道路货物运输行业的健康发
包装标准
为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对货物的包装 有明确的规定。包装应符合防震、防潮、防锈、防磨损等要 求,对于易碎、易燃、易爆等特殊货物,包装要求更为严格 。
运输车辆标准
车辆技术标准
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例如,车 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排放检测等,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奖惩措施
奖励措施
对遵守法规、政策和标准,且在货运安全、效率等方面表现优秀的企业或个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资金扶持 等奖励。

国家交通运输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国家交通运输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国家交通运输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
政策
1. 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该法律规定了道路交
通安全的基本原则、交通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交通违法行为
的处罚措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此法规定了公路建设与管理、
公路收费、公路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该法律涉及民用航空领域的管
理、航空器运输安全、航空器注册等方面的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此法规定了铁路运输管理、铁
路设施与设备的安全管理、铁路运输合同等方面的规定。

2. 法规
- 《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条例》:该法规详细规定了道路交
通安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要求。

- 《公路客运管理条例》:此法规规定了公路客运的管理制度、运输许可的申请和审批程序等内容。

-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规定》:该法规详细规定了民用航空
器的适航审定、登记和管理等要求。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此法规规定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
具体制度和要求。

3. 方针
- 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加强运输安全管理,提升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

- 实施绿色低碳交通发展战略,推动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 促进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
支撑。

4. 政策
- 发展多式联运,推动不同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

- 推进交通智能化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

- 加强乡村交通运输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便利性。

-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建设和运营。

国内货物运输法律法规及要求

国内货物运输法律法规及要求

国内货物运输法律法规及要求国内货物运输一直是我国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货物运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货物运输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本文将对国内货物运输法律法规及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一、货物运输法律法规概述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法是我国货物运输领域的基本法律,对公路运输的组织、管理、安全、监督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根据该法,货物运输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车辆必须保持运行安全,货物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法是规范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法律,对铁路运输的组织、运输合同、运价、运输安全等进行了规定。

根据该法,铁路运输企业应当确保货物运输的安全和及时性。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运法》水运法是我国内河运输领域的基本法律,对内河运输的组织、管理、安全等进行了规定。

根据该法,货主应对货物进行封存,并按照要求填写托运单据,水运企业应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法》民航法是我国民航货物运输领域的基本法律,对民航货物运输的组织、管理、安全等进行了规定。

航空运输企业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保证货物运输的安全和准时性。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海商法是我国海运货物运输领域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了海运合同的订立、履行、违约责任等问题。

根据该法,海运货物运输应符合国际航运惯例,并保持货物的完好性。

二、货物运输要求1.货物运输安全要求对于货物运输安全,国家明确要求货物必须经过适当的包装和固定,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为受力而损坏或造成危险。

此外,危险性货物应进行标识和分类,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2.货物运输合同要求货物运输合同是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重要文件,应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

合同中应包含货物的详细信息、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费用以及赔偿责任等条款,以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

3.货物运输监督要求为确保货物运输的安全和质量,国家设立了相关的监督机构,对货物运输进行监管和检查。

道路运输行业政策法规解读

道路运输行业政策法规解读

道路运输行业政策法规解读在现代社会,道路运输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从货物的运输到人员的出行,道路运输的高效与安全至关重要。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的规范和引导。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道路运输行业的政策法规。

首先,我们要了解道路运输行业政策法规的重要性。

它们的存在旨在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运输服务的质量。

在道路运输行业中,经营许可制度是一项关键的政策法规。

这一制度要求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必须获得相应的许可证。

比如,客运企业要取得道路客运经营许可证,货运企业要获得道路货运经营许可证。

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运输经营者具备必要的条件和能力,如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驾驶员资质合格、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保障运输活动的安全、高效。

驾驶员管理也是政策法规关注的重点。

驾驶员必须持有相应准驾车型的驾驶证,并具备一定的驾驶经验和安全意识。

同时,还需要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了解最新的交通法规和运输安全知识。

对于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相关法规都有严格的处罚措施。

这是因为驾驶员的行为直接关系到道路运输的安全,一旦出现疏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车辆技术管理方面,政策法规规定了运输车辆的技术标准和维护要求。

车辆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车辆不得上路行驶,这是为了防止因车辆故障引发交通事故,保障道路运输的顺畅和安全。

在货物运输领域,政策法规对货物的装载、运输和保管都有明确的规定。

严禁超载、超限运输,要保证货物的捆绑牢固、遮盖严实,避免货物掉落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对于危险货物的运输,更是有着严格的特殊规定,包括车辆的专用设备、驾驶员和押运员的资质要求等,以确保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23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23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23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3.07.20•【文号】•【施行日期】2023.07.20•【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04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6号公布根据2012年11月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订根据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订根据2023年7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五次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道路运输经营第一节客运第二节货运第三节客运和货运的共同规定第三章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第四章国际道路运输第五章执法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前款所称道路运输经营包括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以下简称客运经营)和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以下简称货运经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包括站(场)经营、机动车维修经营、机动车驾驶员培训。

第三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第四条道路运输管理,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

第五条国家鼓励发展乡村道路运输,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乡镇和行政村的通班车率,满足广大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

第六条国家鼓励道路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者垄断道路运输市场。

第七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

国家交通运输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国家交通运输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国家交通运输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
政策
国家法律与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交通安全法》
国家方针与政策
1. 发展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交通运输网络。

2. 推动公共交通发展,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服务质量。

3.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交通运输的整体效能。

4. 推行交通运输创新发展,推动新技术、新业态在交通领域应用。

5. 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6. 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交通污染和能源消耗。

地方法律与法规
- 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各省份、城市可能会制定相关交通运输法律和法规,以适应当地特殊的交通运输需求。

地方方针与政策
- 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交通运输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以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服务水平。

这些方针和政策可能包括:发展新能源交通工具、优化公共交通路线、改善交通设施等。

责任部门与监管机构
- 国家交通运输部及其所属各局、局属事业单位是主要的责任部门和监管机构。

- 各地方政府的交通运输部门以及所属的交通管理局和运输局也承担相关职责。

总结
国家交通运输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旨在构建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和提高服务水平。

同时,地方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以满足本地特殊的交通运输需求。

各级交通运
输部门和监管机构承担着协调、监督和管理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责任。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一、引言道路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规范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文将对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进行简要概述。

二、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基础法律法规,是维护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依据。

该法律法规规定了道路交通的基本规则,明确了车辆驾驶、交通信号、行人通行等方面的安全要求,同时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以及对事故责任的追究等内容。

2. 《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具体规定了道路运输管理的各项要求。

该法规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准入、运营许可、车辆安全、驾驶员资格、运输合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3. 《公路法》《公路法》是针对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法律法规,其中包含了一些与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的内容。

该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公路建设的程序和条件,以及公路运营管理的要求,涉及到的内容包括道路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三、标准1. 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条件《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条件》是国家对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性能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规范的标准。

该标准对道路运输车辆的结构设计、制动系统、照明和信号装置、轮胎和悬挂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性能达到国家标准。

2. 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和运行规范《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和运行规范》是针对道路交通信号灯的安装和使用进行规范的标准。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道路交通信号灯的位置、信号灯的颜色、亮度和闪烁频率等要求,以及信号灯的安装和维护方法,以确保道路交通信号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3.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规范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是国家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求进行规范的标准。

国家关于运输管理的规定(3篇)

国家关于运输管理的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运输管理,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运输活动,包括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和管道运输。

第三条运输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三)科技进步,提高效率;(四)市场调节,政府监管;(五)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运输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运输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运输市场管理第六条国家对运输市场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

第七条运输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方可从事运输业务:(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输车辆、船舶、铁路机车车辆、航空器等运输工具;(二)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输从业人员;(三)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输设施;(四)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输经营场所;(五)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第八条运输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运输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运输业务。

第九条运输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确保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

第十条运输企业应当加强运输工具的维护保养,确保运输工具的技术状况良好。

第十一条运输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价格政策,合理制定运输价格。

第十二条国家鼓励运输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运输效率。

第十三条运输企业应当依法纳税,缴纳有关费用。

第三章运输安全管理第十四条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十五条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运输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运输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十六条运输企业应当对运输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运输工具符合安全技术标准。

第十七条运输企业应当对运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交通运输业的政策和规划实施

交通运输业的政策和规划实施
1.社会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便捷的交通可以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人员流动和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
2.经济影响: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物流、旅游、制造业等。
2.消费者需求与偏好
消费者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效、安全、便捷成为主要诉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舒适度、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升。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需要关注这些变化,如针对商务旅客提供高端服务,或针对环保意识较强的消费者推出绿色出行方案。
3.竞争策略分析
(1)价格战:通过降低票价或运输费用吸引消费者,短期内能迅速扩大市场份额,但可能导致利润下降。
(2)法规变化趋势:法规正逐渐向提高行业标准、加强环境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方向发展。
2.政策与法规的影响
(1)市场准入:政策对市场准入的放宽或限制直接影响行业的竞争格局,如开放低空空域、简化运输企业审批流程等。
(2)竞争格局:法规对行业垄断、不正当竞争的监管,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3)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新能源、智能交通等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五、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1.主要挑战与问题
(1)技术瓶颈:如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新能源技术在续航和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挑战。
(2)市场障碍:如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国内市场的过度竞争。
(3)政策限制:如环保法规对运输工具排放的要求,影响传统运输方式的运营成本。
2.影响分析
短期来看,技术瓶颈可能减缓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市场障碍和政策限制可能抑制部分市场需求。长期来看,这些挑战可能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一、引言道路运输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道路运输领域的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以规范道路运输行业的运营及管理。

二、法律法规1. 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是我国道路运输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于1984年首次颁布实施。

该条例规定了道路运输企业的设立及管理、运输许可、运输安全、运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水平提供了法律依据。

2. 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我国交通领域的基础法律,其中包含了对道路运输安全的相关规定。

该法对驾驶人的行为规范进行了明确,同时规定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了道路运输安全的监管和管理。

3.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安全工作,我国交通运输部于2018年发布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了道路运输企业和驾驶人的安全责任、运输安全管理措施、事故处理程序等内容,有效提高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技术标准1.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标准道路运输车辆是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符合一系列技术标准。

我国交通运输部颁布了《道路运输车辆与装备技术条件标准》,对道路运输车辆的外观尺寸、质量指标、安全装置等进行了规定,确保了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性能。

2. 驾驶人技能标准驾驶人的技能水平是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制定了驾驶人的技能标准,包括道路运输从业人员驾驶证的考试标准、理论知识考试内容、实际驾驶技能考核内容等,通过科学的考核手段,提高了驾驶人的技能水平。

3. 运输装载标准为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性和运输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运输装载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货物的装载方式、货物的固定措施、超限超载的限制等内容,保证了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安全及道路运输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至关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运输管理,保障道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及其相关业务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道路运输应当遵循安全、便捷、高效、环保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鼓励道路运输行业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第五条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第六条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查、发放和监督管理,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

第七条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并按照规定缴纳相关费用。

第三章道路运输经营者的责任第八条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证运输安全,提高服务质量。

第九条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条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对运输车辆进行登记,不得使用未经登记的车辆从事道路运输。

第四章道路运输车辆管理第十一条道路运输车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

第十二条道路运输车辆应当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并保持其完好有效。

第十三条道路运输车辆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第五章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第十四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

第十五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第六章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第十七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的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体系。

第十九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查处道路运输违法行为。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二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内容为虚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摘要,仅供参考。

关于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

关于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

关于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贸易往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六条关于促进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和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来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在大城市和重要经济圈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可以加大投资力度,修建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等,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

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政府可以重点发展公共交通,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线路和车辆,方便人民出行,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减少交通运输成本来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交通运输成本主要包括燃料成本、人力成本和车辆维护成本等。

政府可以通过减少燃料税、降低人力成本、提供车辆维护补贴等方式,减少企业和个人的交通运输成本,提高交通运输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加大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奖励和扶持力度,鼓励其进行技术创新和效率改进,降低成本。

第三,政府可以通过改善交通安全环境来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

交通事故是交通运输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政府可以加强交通安全的监管和管理,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交通法规的执行力度。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交通安全设施的投资,修建更多的隧道、桥梁和过街天桥,增加道路交通标志和信号灯的设置,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第四,政府可以鼓励公共交通和环保交通的发展。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政府可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质量和运营效率。

环保交通是低碳交通的重要形式,可以减少碳排放和空气污染。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人们使用环保交通方式,如骑自行车、步行等。

第五,政府可以加强对交通运输产业的监管和管理。

交通运输是一个特殊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市场不平衡性。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促进交通运输市场的竞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23年交通运输政策法规计划

2023年交通运输政策法规计划

2023年交通运输政策法规计划1. 强化交通安全管理-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尤其是严厉打击酒驾、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 推行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提高道路交通违法的监管和处罚效果;- 加强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严惩交通肇事犯罪行为,保障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2. 提升公共交通发展水平- 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高运营质量和服务水平;- 推进公共交通电动化,加快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电动化进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公共交通线路规划和调整,提高服务覆盖范围和频次,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 推广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提供更便捷的乘车信息查询、购票等服务。

3. 促进城市交通拥堵缓解- 引导出行方式多样化,鼓励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轻型车辆的使用;- 提倡分时段通行、交通错峰出行,调整城市交通流量分配,缓解道路拥堵;- 加强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 推动交通智能化建设,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并与城市其他智能基础设施相连互通,提高交通效率。

4. 加强货物运输管理- 完善货物运输管理法规,规范货物运输市场秩序,打击黑车、黑货等违法运输行为;- 推动货运行业绿色转型,减少货物运输对环境的污染,推广低碳、高效的运输方式;- 加强对危险品、大件运输等特殊货物的监管,确保货物运输安全;- 促进物流行业信息化,提高货物运输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5.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交通网络覆盖面和质量;- 完善国家交通枢纽规划,提高交通枢纽的功能和服务水平,提高运输效率;- 推动交通设施智能化建设,构建智慧交通系统,提高交通设施的管理和运行效率;- 加强对农村交通建设的支持,改善农村出行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结:2023年交通运输政策法规计划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升公共交通发展水平,促进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加强货物运输管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政策》第1-3篇练习题(题后为参考页码)第1章交通运输发展史——交通运输从发展至今,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四个方面。

一、铁路运输发展史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了。

斯托克顿——达灵顿铁路的正式开业运营,标志了近代铁路运输业的开端。

铁路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等优点,深受人们的重视。

在它的发源地英国自不必说,修筑铁路成为最热门、最时髦的事情。

进入19世纪,西欧各国和美国都进入了铁路建设的高潮,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

到19世纪后半叶,铁路热已经扩展到非洲、南美洲和亚洲各国。

在铁路的快速发展下,高铁也开始了它的发展。

1964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速度超过200km/h的高速铁路---东海岛新干线。

随后,各个国家也开始了自己国家高铁的发展。

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已经有118年了。

百余年来,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

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这都决定了它在其发展历程中必然会遭遇到两种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前途。

新中国的铁路事业虽以旧中国的铁路设备为其物质基础,但由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一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70年代后期以来又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旧铁路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而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铁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在新的路线和新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铁路事业推陈出新,突飞猛进。

二、水路运输发展史水路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

人类还在石器时代,就以木作舟在水上航行,后来才有了独本舟和船。

人类在古代就已利用天然水道从事运输。

水路运输运载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资省,是一些国家国内和国际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水路运输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

公元前2500年已经制造舟楫,商代有了帆船。

公元前500年前后中国开始工凿运河。

唐代对外运输丝绸及其他货物的船舶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其航线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

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巨大船队七下西洋,历经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蒸汽机装在“克莱蒙特号”船上,航行在纽约至奥尔巴尼之间,航速达每小时6.4千米,成为第一艘机动船。

19世纪蒸汽机驱动的船舶出现后,水路运输工具产生了飞跃。

1872年,我国自制的蒸汽机船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

水路运输发展的一直很迅速,当今社会各国水路运输正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船舶方面,主要表现在船舶的大型化,船舶专业化和通用化,以及船舶的高速化和自动化。

在港口方面,主要表现在泊位深水化,船头专业化,以及装卸机械化和自动化。

三、公路运输发展史中国公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1)1906-1949(2)1949-1978(3)1978-1995(4)1995-今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

是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

主要承担短途客货运输。

现代所用运输工具主要是汽车。

因此,公路运输一般即指汽车运输。

在地势崎岖、人烟稀少、铁路和水运不发达的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公路为主要运输方式,起着运输干线作用。

公路运输是19世纪末随着现代汽车的诞生而产生的。

初期主要承担短途运输业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后,基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运输走向发展的阶段,不仅是短途运输的主力,并进入长途运输的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公路运输发展迅速。

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国已建成比较发达的公路网,汽车工业又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促使公路运输在运输业中跃至主导地位。

公路运输有一下的特点: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2、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3、在中短途运输中,运输速度较快4、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5、掌握驾车技术较快6、运量较小,运输成本较高7、运行持续性差8、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四、航空运输发展史航空运输始于1871年。

当时普法战争中的法国人用气球把政府官员和物资、邮件等运出被普军围困的巴黎。

1918年5月5日,飞机运输首次出现,航线为纽约—华盛顿—芝加哥。

30年代有了民用运输机,各种技术性能不断改进,航空工业的发展促进航空运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建立了航线网,以各国主要城市为起讫点的世界航线网遍及各大洲。

60年代后期,航空运输进入了现代化的世界航空运输时代。

目前,世界航空运输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行业。

以世界各国主要都市为起止点的世界航空网以遍及各大洲。

我国最早的民航航线是北京到天津,1920年4月试航,载运旅客和邮件;同年5月正式开航。

1921年7月,又开辟了北京至济南段,同时开办了航空邮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航空运输事业得到很快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拥有大、中、小各种类型飞机及配套的机群,新建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一批国际机场。

我国现而今的航空国际运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五、管道运输发展史现代管道运输始于19世纪中叶,186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建成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

然而它的进一步发展则是从20世纪开始的。

随着二次大战后石油工业的发展,管道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产油国竞相开始兴建大量石油及油气管道。

管道运输不仅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以及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并可实现自动控制。

除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的长距离运输外,还可运输矿石、煤炭、建材、化学品和粮食等。

管道运输可省去水运或陆运的中转坏节,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当前管道运输的发展趋势是:管道的口径不断增大,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管道的运距迅速增加;运输物资由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等流体逐渐扩展到煤炭、矿石等非流体。

近年来管道运输也被进一步研究用于解决散状物料、成件货物、集装物料的运输,以及发展容器式管道输送系统。

中国目前已建成大庆至秦皇岛、胜利油田至南京等多条原油管道运输线。

十一五”期间,中国加快了油气干线管网和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完善全国油气管线网络,建成西油东送、北油南运成品油管道,同时适时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

第2章交通运输政策概论(1)交通运输政策的特点(P22-P23)——1、交通政策与经济政策2、交通行业与垄断行业3、交通市场与政府介入4、交通政策与市场环境5、交通运输与资金配置(2)交通运输政策有哪些表现形式?(P25-P28)——1.国家集团文件(日本)2.国际会议文件(加拿大)3.国家文件(美国)4.地方政府文件(白俄罗斯)5.交通部文件(日本)6.相关部委共同制订的文件(中国)7.专家组文件(德国)(3)交通运输政策常见指标环境(P24-P25)——1、旅行总时分2、乘坐自由度3、乘客满意度4、车辆拥堵率(4)交通运输政策常见的措施(P28-P30)——(1)缓和高峰时段交通拥挤状况(2)促进地区间的交流(3)丰富休闲内容(4)实现高质量的运输服务(5)改进地球环境(5)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P30——(1)国家政策(2)经济水平对运输业的阶段影响(3)国家安定团结需要(青藏铁路)(4)地理、资源条件第3章世界交通政策发展动向(6)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有哪些做法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背离?(P42)——“车本位”等抢位占位现象,以及车人到处行现象(7)世界主要国家采取哪些政策控制交通流量?P39-P40——美国的交通政策(1)实行资助和扶持运输业的政策(见表格)(2)对不同交通方式的政策导向俄罗斯的交通政策(1)投资政策投资计划、投资来源、投资方向(2)运价政策运价由国家直接控制(3)税收政策日本的交通政策(1)日本的交通政策的变化与延伸(2)日本的交通管理的特点欧盟的交通政策(1)执行欧洲统一市场的运输体系化政策(2)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推行国际标准政策横贯欧洲的交通网促进公共交通事业(3)扶持集装箱运输的政策(4)强化环境标准的政策(8)世界城市交通政策动向P39-P42——1、研发新型交通2、控制交通流量3、拓宽投资渠道4、关注城市公交5、强化环境保护6、提倡平等竞争7、实现综合运输8、倡导以人为本第四章交通运输管理体制(9)试以铁路为例比较欧、日、美交通运输体制改革P47-P49——欧盟的铁路改革是在“网运分离”的总体设计思路下开展的。

这一铁路改革的设计要点是:将铁路的路网基础设施与线上客、货运输经营相分离,各自独立经营管理,并通过政企分开改变原先的政策集中管理模式。

政府与铁路运输企业各负其责:政府向铁路企业征收线路使用费,同时负担铁路的建设维护责任;铁路运输企业进行专业分解,实行商业化运营,争取实行自负盈亏。

通过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在对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进行产权制度和投资建设体制改革,逐渐改变国有独资状况,建立多层次投资体制。

日本铁路的管理体制也经历了深刻的改革,逐步形成了“地区型”的管理模式。

自1987年国铁民营化后,一、国铁被分割为利益明确的主体,此时的日本铁道建设公团和各铁路客运公司之间是明确的市场交易关系。

二、日本铁道建设公团真正实现对新干线的建设、拥有、委托经营的全面控制。

重组后的客运公司不再对新干线建设负有任何筹资责任和管理责任。

三、明确了政府在新干线建设管理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迄今为止,日本铁道建设公团只拥有上越新干线,采取委托租赁经营方式。

美国铁路的管理体制为“分线型”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铁路公司数目多,但集中度高。

二、铁路经营私人化。

三、客货运分离。

四、政府放松管制。

五、政府帮助铁路摆脱困境。

美国在1973年颁布《地区铁路重组法》,成立了两个联邦代理机构:北美铁路协会、铁路服务规划办公室。

1973年帮助联合铁路公司等公司,并入破产的铁路,免除其许多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重组。

(10)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设想和建议P53-P55——(1)机构设置(2)交通管理法制制订(3)基础设施管理(4)运输业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西方实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具体措施(11)国外交通体制改革对我们的借鉴有哪些?P49-P53——(1)政企分开:日本铁路、欧盟铁路、中国铁路(2)引入竞争:竞争方式(3)符合国情:依据国情(4)思路创新:“二八原则”经营思想、具体应用(12)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现状P46-P47——(1)缺乏综合的交通管理部门(2)管理成本过大第5章交通运输价格(13)简述运输成本理论和运输价值理论的差异性。

P60-P61——运输成本理论认为运价总收入必须足以支付运输业务的一切成本,价格必须反映价值。

运输价值理论主张根据运输对象的负担能力决定运价,也就是指利用者所承认的并愿意为之负担的运输业的价值,即以某种货物的负担能力为依据,高价值货物制定高运价,低价值货物制定低运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