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对外宣传策略探析(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军对外宣传策略探析(一)
摘要本文就美军外宣工作服务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美军外宣工作特点自一战以来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美军外宣工作从初露锋芒到成为现代战争中一种重要而特殊的作战样式,由于美军十分重视外宣工作建设,并不断地加大投入,其外宣工作总是为适应战争需要不断变化更新,因此发展很快。与当今世界所有军队比起来,其理论之完备、组织之严密、实施之广泛,堪称世界一流,产生了巨大的示范、辐射和启迪效应。通过对一战以来美军外宣工作的分析研究,作者认为,美军外宣工作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着眼战争需求注重顶层设计
为了有效地开展外宣工作,更好地为美国的军事战略服务,美国政府和军方着眼于战争需求,非常重视外宣工作的顶层设计。其外宣工作开展之初,总是根据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意图实施,从而在不断的战争实践中形成完整的外宣工作理论创新机制,健全外宣工作组织结构并选定十分明确的外宣工作目标。
1战争需求牵引理论创新
战争需求是美军外宣工作理论不断创新的巨大动力,这突出表现在美军外宣工作发展历程中的三个关键时期。
首先,第一次世界大战成就了美军外宣工作理论的开山之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和军方就组织了一批社会科学家、军事战略家以及在大战中卓建功勋的美国对敌舆论宣传专家们,利用美国军队及盟军在对内部和对敌方以及对中立国开展舆论宣传工作的大量资料,对战争舆论宣传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伴随着美军事心理学家约克在战争结束之际所著的《战争的宣传进攻》的问世,美军的外宣工作亦逐步走向了相对科学、系统的轨道。因此,这一外宣工作的理论著作被视为美军外宣工作理论的开山之作。
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美军外宣工作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战争中需要强化外宣工作战斗力。美军的外宣工作研究继一战后再次达到了高潮。美军很快借鉴了英国的谋略派舆论宣传、法国的情感派舆论宣传以及与之长期为敌的德国论理派舆论宣传的理论成果和实战经验,将世界范围内外宣工作的各个流派的优长融于一体,并与本身的报道派舆论宣传的优势相嫁接,从而形成了具有美国优势的报道派外宣工作理论。在此期间提出的著名的“三色”外宣工作理论,在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外宣工作中,仍被广泛地运用。
最后,九十年代后取得理论新突破。九十年代后,美军对其奉行几十年的外宣工作“三色”理论有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据1996年12月日本陆上自卫队《防卫周刊》披露:美在其外宣工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中指出,“白色”宣传要尽量掩盖宣传的政治倾向;“灰色”宣传要特别重视开发和利用敌对势力中的宗教派系矛盾,以宗教的强大精神力量瓦解敌方阵营;“黑色”宣传要努力渗透到敌对势力的经济利益领域,以挑起敌方阵营内部的经济混乱和利益之争。伴随着高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在外宣工作手段的研究上,美军正努力开发卫星、传真、高智能的固定波段袖珍型音、像接收设备,以进一步增强外宣工作的进攻与防御能力。
2战争需求牵引组织结构完善
美军外宣工作组织结构在每一次战争的需求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其作战力量也在结构的变更中得到不断加强。
(1)为形成宣传防御初次成立作战组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抵御来自敌方的外宣工作进攻,美军成立了“克里尔委员会”后。在军队编制体制中第一次成立了“精神勤务部”,并根据美军的编制状况和作战需要,在各部队中设立了相应的执行机构。这些机构隶属于美远征军司令部侦察部的宣传部和克里尔委员会。
(2)为强化舆论进攻改善作战组织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不再仅仅是停留在进行外宣工作防御的低水平,而是需要强化外宣工作的进攻性和战斗力。美军为此对一战时期的外宣工作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将“精神勤务部”改为“情报教育局”,1946年又根据战争的需要,将“情报教育局”改组为“军事情报局”。后又在军事情报局内组建了名为“特别处”(简称CCT)的外置工作秘密机关。美军为了强化这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赋予了这一组织以军事情报局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名义指挥全军外宣工作的权力。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个组织已经正式成为美军进行外宣工作的“心战宣传部”(即外宣工作部门,作者注)。这种依照战争需求而进行的调整使得美军外宣工作组织不断完善,组织职能也不断地得到细化。
(3)为优化外宣工作战斗力强大作战组织
为将外宣工作的重大作战潜力挖掘出来,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将战役战术层次的外宣工作细化到“队”、“连”、“组”、“员”。而在越战中,美国当局期望经过长期训练的特种作战部队能成为美军军事力量的“倍加器”,分别于1962年和1964年将两批特种部队(每批约1200-1500人)调往越南战场,随著作战人员的增加,其作战编制已上升为“营”。第六对敌外宣工作宣传营就是其直接实施外宣工作进攻的组织。为进一步优化外宣工作战斗力,自1983年起,美军陆、海、空三军相继组建了配合军种作战谋略和指挥的特种作战司令部,并于1984年1月成立了直属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联合特种作战局。到1990年,美军特种作战部队的总人数已经达到2万多人,美军专门用于这一特种作战部队建设的资金投入已经高达85亿美元。到目前,美军已有四个专业化心理战宣传群(即外宣工作群,作者注),战时,这些部队迅速扩编,配属战区司令部,受联合司令部指挥,由陆军作战副参谋长主管。
3战争需求牵引目标选定
(1)根据战争需求确立针对敌人的外宣工作目标
从一战到伊拉克战争,在美军所参与的每一场战争中,“敌人承担着战争的所有罪行”是其确立对敌外宣工作目标的主旨。一战时,美军将“煽动对敌人的仇恨”和“瓦解敌人的斗志”作为对敌外宣工作目标;越南战争中确立了“削弱越共军队的精神政治状态和应战心理的坚定性”。的对敌外宣工作目标;在近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更是将对敌人的外宣工作目标的确立寓于粉饰其发动战争的正义性之中。
2根据战争需求确立针对同盟国和中立国的外宣工作目标
无论是在全面战争还是在局部战争中,形成坚固的对敌阵线对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通过外宣工作目标的设定,与盟国和中立国保持真诚友好的关系,在盟友间通过强调各自的战果和付出的努力来相互激励,以及尽一切可能来争取中立国的合作都是依战争需要而必然设立的外宣工作目标之一。九十年代后,美军更是努力与世界各地盟友达成合作协议,以共同结成外宣工作的群体网络。
3根据战争需求确立针对敌对国人民的外宣工作目标
美军对敌对国人民进行外宣工作的目标往往是争取合作与友善,引发并加剧其厌战情绪和恐惧心理,以实现从内部分化瓦解的战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