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初三语文毕业考试卷

合集下载

荆州市2003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荆州市2003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荆州市2003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代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第4页右侧的座位号填写准考证号最末两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全卷书写分。

二(30分)完成下面1-10题。

1.常用成语填空。

①众志成()②同舟共()③救死()伤④自强不()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

它地处.()人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3.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

斟酌推敲思索揣摩①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②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

③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④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逐渐充实。

4.文学常识填写。

①初中课文中,柳宗元记游的文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②初中课文中,苏轼的词有《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5.下面病句的修改方法是:将“_______ ”这个词改成“________ ”。

这次清洁大扫除进行得很完整。

乱贴的标语被揭去了,堆积的垃圾被运走了,堵塞的水沟被疏通了,连各个角落的灰尘也被冲洗掉了。

6.读下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

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

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

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

2003年龙岩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3年龙岩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3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25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10分)当孤猿独虎( )在空谷寂( liáo )的三峡,当骚人墨客挟拍岸惊涛写下千古诗篇,长江,你汩汩流淌的唐诗宋词岂是中华民族沉甸甸的叹息与不懈之追求?你背负着母亲悲凉苍桑的情殇,亦( )着父亲沉默掘强的希冀! 当“高峡出平湖”犹如西子姑娘款款而来,三峡啊!你是否还留恋将成为绝响的“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1) 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最恰当的词依次填人文中括号里。

(2分)长啸承载①②咆哮承受(2) 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加点字注音。

(2分)寂liáo( ) 绝.( )响(3) 找出并更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2分)苍桑更正:_____________ 掘强更正:_________________(4) 根据句意,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墨客:________________ 不懈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给“流淌”一词造句。

(若用本义造句只给1分)(2分)流淌:2.下面句子有一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补充号、语序调整号、)(2分)升学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都投入到全身心地复习迎考中。

3.仿写下面划线的句子。

(2分)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

秋高气爽,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一场紧张激烈、唇枪舌剑的辩论赛决赛中,正方第一辩手情急之下说出了一句最终导致失败的口误。

赛后二辩对三辩说:“逞什么能啊!说不好就不要说,还当什么‘一辩’!”三辩回答道:“就是!当时我也站起来了,可她硬把话筒给抢去,回去真该好好批她!”这时指导教师和一辩刚好经过,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事后,指导教师要二辩和三辩主动找一辩谈心。

李金刚_2003年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李金刚_2003年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扬州市2003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说明:第一部分为毕业成绩,满分100分,作文另写在作文答卷上第一部分加第二部分为升学成绩,满分150分第 一 部 分 (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要塞.(s è)B .分.外(f ēn ) C .畸.形(q í) D .矫.健(ji ǎo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是错别字,依次..在田字格内订正(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

(4分)(1)谈笑风声. (2)挑拔.离间 (3)和忠.共济 (4)园.满成功 3.名言佳句填空(每句中错、漏、添一字,该句不给分)。

(5分)(1)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2)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 ,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忆扬州》)(5)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已亥杂诗》)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题中错、漏、添两字,该小题不给分)。

(2分)(1)唯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

(《学问和智慧》)(2)则吾斯役之不幸,。

(《捕蛇者说》)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

C.奥楚蔑洛夫是苏联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

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6.下列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修改(删、添、改、调,不得改变原意)。

(2分)(1)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

2003年广东省从化市城郊中学初三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2003年广东省从化市城郊中学初三语文毕业考试试卷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从化市城郊中学2003年初三语文毕业考试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22小题,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6小题,每小题2.5分,共15分)1. 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是: A. 恶.劣 厌恶. 可恶. B. 处.决 处.理 处.置 C. 分.外 分.明 过分. D. 间.隔 间.或 时间.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吉凶未卜 油光可鉴 与日俱赠 小心翼翼 B.珠光宝气 姹紫嫣红 一窍不通 来势汹汹 C.手不择卷 锐不可挡 跃然纸上 唠唠叨叨 D. 安然无恙 节衣缩食 见义思迁 踉踉跄跄 3.根据句意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是: ① 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______。

② 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____了折磨。

③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备、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____中。

A. ①充分 ②受尽 ③扩展 B. ①充沛 ②受尽 ③扩展 C. ①充足 ②历经 ③扩大 D. ①充沛 ②历经 ③扩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2003年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

2003年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

【2003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总分130分答卷时间150分钟)一(18分)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003年】风华正mo ()心旷神y() ch()名中外2.用诗歌原句填空。

(每句1分,共6分)【2003年】①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②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③,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④,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⑥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3.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2分)【2003年】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答[ ]4.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2分)【2003年】A.《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

B.《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指奏乐的声音。

C.《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答[ ]5.选出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2003年】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的活泼多情。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先写近景,再写远景,对仗工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吹来后塞外梨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

答[ ]6.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

(3分)【200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

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2003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2003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2003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25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10分)当孤猿独虎( )在空谷寂( liáo )的三峡,当骚人墨客挟拍岸惊涛写下千古诗篇,长江,你汩汩流淌的唐诗宋词岂是中华民族沉甸甸的叹息与不懈之追求?你背负着母亲悲凉苍桑的情殇,亦( )着父亲沉默掘强的希冀! 当“高峡出平湖”犹如西子姑娘款款而来,三峡啊!你是否还留恋将成为绝响的“乱石穿空”“卷起千堆雪”?(1) 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最恰当的词依次填人文中括号里。

(2分)长啸承载①②咆哮承受(2) 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加点字注音。

(2分)寂liáo( ) 绝.( )响(3) 找出并更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2分)苍桑更正:_____________ 掘强更正:_________________(4) 根据句意,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墨客:________________ 不懈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给“流淌”一词造句。

(若用本义造句只给1分)(2分)流淌:2.下面句子有一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补充号、语序调整号、)(2分)升学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都投入到全身心地复习迎考中。

3.仿写下面划线的句子。

(2分)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

秋高气爽,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一场紧张激烈、唇枪舌剑的辩论赛决赛中,正方第一辩手情急之下说出了一句最终导致失败的口误。

赛后二辩对三辩说:“逞什么能啊!说不好就不要说,还当什么‘一辩’!”三辩回答道:“就是!当时我也站起来了,可她硬把话筒给抢去,回去真该好好批她!”这时指导教师和一辩刚好经过,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事后,指导教师要二辩和三辩主动找一辩谈心。

山东德州城区初三毕业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山东德州城区初三毕业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2003年德城区初三毕业考试语文试题、积累与运用(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①、襁褓(qi a ng)②、匿名(n i)③、虬枝(qi t)④、矍铄(ju ©B①、骈俪(pi cn)②、和面(hu 0 ③、汲取(x i )④、阴晦(hu i)C①、恣睢(su i )②、拮据(ji ©③、轩敞(ch a ng)④、惴栗(I i)D①、雾霭(a i)②、畸形(j i )③、婆娑(su o )④、石窠(k e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①、妙手偶得②、坦荡如砥③、嘎然而止④、义愤填膺B①、不屑置变②、夙夜忧叹③、攘除奸凶④、与日俱增C①、嗟来之食②、望文生义③、匠心独运④、张冠李戴D①、惨绝人寰②、相形见拙③、尖嘴猴腮④、意兴阑珊3、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_____________ 的,实际是隔而不离,界而未界。

②、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农妇生活。

③、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 _________________ 身体。

④、吐温先生对于那桩交趾支那的伪证案保持缄默,似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①依靠②勤恳③保养④隐私B 、①依赖②勤勉③滋补④隐性C 、①依傍②勤苦③滋养④隐衷D①依存②勤劳③保护④隐秘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她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据全班之冠。

B他很早就对于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的合称。

B、我国最早的诗歌是《诗经》;最早的史书是《史记》。

C、《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是我国小说中的四大古典名著。

南昌中考语文试卷(2003)

南昌中考语文试卷(2003)

南昌中考语文试卷(2003)说明: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在卷首右方框内填写自己的座位号。

2.本试卷共有六个大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卷面书写(4分)二、文言文(1-16题,共25分)(一)默写(1-10题,每空1分,共13分)1.蒹葭苍苍,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

2._______,禅房花木深。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

4.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5.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

6,_________,大庇天下寒下俱欢颜!7.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

8.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

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翻译(11-12题,每小题2分,共4分)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三)阅读《核舟记}(片段);回答问题。

㈠3-16题,共8分)①舟尾横卧一揖。

揖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髫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13.用“/”给第①段中的画线文字断句。

(2分)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1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容: (2)夷:15.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①段文字的内容。

2003大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3大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连市2003年中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A卷(毕业考试)和B卷(升学考试)两部分。

A卷1至3页,B卷4至8页。

共200分。

另有附加题6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A卷(100分,含卷面书写5分)(2003大连)一、(15分)默写填空。

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3分)2、奇山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朱元思书》)(3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分)4、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在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

请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003大连)5、中秋佳节,几个朋友相聚小酌。

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

家在外地的小李不禁触景生情,说道:“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诗‘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只能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了。

”(填写适合此情境的诗句,课内外均可)(3分)(2003大连)二、(20分)阅读说明文,完成6—12题。

为什么啄木鸟不怕震①啄木鸟为了觅食,总是不停地用坚硬的喙(嘴)在树干上啄击,产生强烈的震动。

这震动如果发生在人的身上,恐怕早就脑震荡了,而啄木鸟却一点震动感觉也没有,这是为什么?②其实,早在20多年前就有神经医学专家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

只要我们一下啄木鸟的头部生理构造和敲击树干的方式,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不可能发生脑震荡了。

③观察啄木鸟的头盖骨和大脑之间有极窄的缝隙和少量的液.体,使得震波在啄木鸟头部的传播比在人的头部困难得多。

啄木鸟大脑被一层密实而富有弹性的头骨紧密地包裹起来,头骨骨质呈海绵状,形成一个避震功能极佳的保护垫,可撞击的力量。

2003年温州市语文中考试题

2003年温州市语文中考试题

2003年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语文考生须知:l.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构成。

考生答题时,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书写答案。

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学校、姓名、试场号。

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不要遗漏。

一、抄写题(6分)1.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答题卷相应的格子里(要求:正确、端正、整洁)当│前,社会上下都在牵挂着英勇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白衣战士们,并以种种方式表达由衷的感激和敬意。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第2题15分,每横线1分;其余每题3分,共30分)2.用课文原句填空(1)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______,______,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老舍《五月的青岛》)(2)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 。

(杜甫《春望》)(3)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5)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7)宫中府中________________,陟罚臧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8)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9)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10)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1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2003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

2003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

2003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开卷)(试题分书写、阅读、写作三部分卷面分数:120分考试时限:150分钟)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交卷时只交答卷。

书写(4分)请将下边几句话写在书写格子内。

读美文悟精妙品其精善思考写真情思路清忌抄袭敢创新(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然后答题。

(共4小题,计8分)宜都记(节选)相关链接:-----------------------------------●本文选自清代杨守敬书法珍品《宜都记》。

(图略)●杨守敬,湖北宜都人。

清末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书法家。

所著《水经注疏》倍受世人推崇;其书法独拔艺林,自成一格,享誉海内外。

---------------------------------------------1. 根据画线(1)句,写出一个所学文言课文中与其意思相同的名句。

(2分)2. 根据画线(2)句,写出一个你所联想到的古诗名句。

(2分)3. 解释文中加点的“书记”和“相关链接”中加点的“疏”。

(2分)①书记:②疏:4. 根据原文行文思路,请你判断,“始信耳闻之不如亲矣”之后文章将会写些什么内容。

你不妨试补写两句。

白话亦可,文言亦可,文白夹杂亦可。

(2分)二阅读《昆虫与音乐》,然后答题。

(共5小题,计11分)昆虫与音乐无论是在深深的幽谷,还是花木柳映的河边;无论是瓜棚连着豆架的茅舍,还是窗明几净的校园,处处可闻虫鸣。

蝉的歌声嘹亮,蟋蟀叫声悠扬,螽斯嗓音清脆,蝗虫声音深沉,蜜蜂飞翔热烈,使人感到欢欣!②温煦的春,炎热的夏,凉爽的秋,不知疲倦的昆虫歌手们总是在廉价地演奏。

甚至在那寂静的寒冬,在室内,尤其是在厨房里你也会偶尔欣赏到灶蟋动听的歌声。

其实很多昆虫都能歌唱。

据不完全统计,发音昆虫有16目之多。

有人曾经灌有一盘名为《昆虫》的音乐磁带,听着其作品,自然地便把人融入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笔下克利斯朵夫躺在万物滋长的草地上,“闭着眼睛,听那个看不见的乐队合奏”的情景:“一道阳光底下,一群飞虫绕着清香的柏树发狂似地打转,嗡嗡的苍蝇奏着军乐,黄蜂的声音像大风琴,大队的野蜜蜂好比在树林上飘过的钟声……。

2003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2003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2003年武汉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分A卷和B卷两部分。

A卷(毕业试卷)共60分,B卷共90分。

1/2A+B 为升学成绩,满分120分。

全卷共8页,19小题。

考试时间150分。

A 卷(共60分)注意事项:1.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书写及语言基本功考查(10分)说明:本题不需直接作答,依据你的A卷书写及语言表达基本功来评分。

请特别关以下评分标准:①你的书写工整、规范,可得书写分4分。

②由阅卷人从你的A卷答案中随机选取三个句子,三句中没有错别字,没有病句,可得语言基本功分6分。

二,语言积累考查(20分)依据原文填空(每题5分)1.蒹葭苍苍,。

2.采菊东篱下,。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僵卧孤村不自哀,。

三、课文自主解读考查(30分)依据相关课文内容回答。

5.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里,茅盾给了平凡的白杨树以特殊的象征义。

如果今天再让你描写白杨树,你将会给白杨树怎样的象征义呢? (所给象征义应符合白杨树的特点。

)(10分)答:6.结合《鱼我所欲也》一文的内容,谈谈你对“舍生取义”的理解。

(10分)答:7.在《故乡》一文中,鲁迅写道:“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吗》,一文中,鲁迅写道:“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它可以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依据对上面两段文字的理解,说说鲁迅对“偶像崇拜”的态度与看法。

(10分)答:B 卷(共90分)四、阅读能力考查(3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2003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试卷语文试题.

2003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试卷语文试题.

2003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试卷语文试题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一沐,,_l.按拼鹤游胎瘾掀音。

’----,一一‘一.-抑扬顿cud()安然无yang()赫梦有名()查无消息()·,丫2.下面一段话存在两处语病,请找出并用修改符号改在原句上。

’-从他上天学那天起,就立志要成为‘个名医。

经过多年刻苦学习,他的医术越来越高。

如今,他已工作在医疗战线上,病人们非常受爱戴。

’、、:“··3.模仿下面例句,写一个结构与之相似的复句。

、_’,.例句,历史,有巅峰,也有低谷,可谓是一条无限延伸的曲线。

一’.-仿句:生活,,、,-、’一4.填空。

_臼)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一.。

《无题》)、(2).,.’。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3)不必说碧绿的菜畦、·’_,___________,紫红的桑堪;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有许多诗人吟咏过她,请从初中课文里选出两个描写长江或长江沿岸景色的诗句:“.(5)初中阶段你学过许多边塞诗,请写出其中描写边岑尽步的两个诗句:“—”、“—一0(6)我国的成语中有许多是以“一”字当头的,如“一丝不苟、一鳞半爪”等,请你另写四个以“一”字开头的成语:5.目语交际。

‘初中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同窗三年,你难免与同学闹过小矛盾。

分别在即,你一定想化解你们之间的矛盾吧。

那么在毕业晚会上,你想对他(或她)说些什么呢?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字数30左右)二、阅读。

(一)阅读《那一只灯》,按文后要求作答。

总有一些东西,.碑岁月所消融不了的。

八岁那年春节,我执意妥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捉灯笼走街串巷然年的习俗,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一种过年的乐趣和享受。

’父亲说,行。

我说,我不要纸糊的。

父亲就纳闷:不要纸糊的,要啥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宁九中2003年初中毕业语文试卷姓名班级分数(满分120分150分钟)一、基础知识(10分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A、溺.死(lì)和睦.(mù)抨.击(pēng)旋赴.(fù)B、发髻.(jì)管束.(chù)瞥.见(piē)教悔.(huì)C、绯.红(fēi)非难.(nàn)盘据.(jū)诘.责(jié)D、匿.名(nì)畸.形(jī)劳碌.(lù)飞溅.(jiàn)2、下列词语中有的有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A、斟酌损益水落石出闻过饰非()B、察纳雅言妄自菲薄庶竭弩钝()C、裨补阕漏忠心耿耿国泰民安()D、三顾茅庐动之以情晓之以里()3、对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1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2除下帽子,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3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4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5那字也在讽刺我了,犹如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6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凉,似乎想说话。

○7再继续写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A、○1句既用了夸张的手法又用了比喻手法。

B、○2○3○6句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C、○4○7句用了反语修辞手法。

D、○5○6句未用比喻,○2句未用拟人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句是()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C、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而从胯下窜了。

D、(清国留学生)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5、阅读下面所给的文字,在文后的空格中续写两句话,为这段话作总结。

生活在充满生机的世界上,有谁不爱美呢?你我审美观点不同又有何妨?有人以傲雪怒放的腊梅为美,有人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为美,有人以扎根高原的雪莲为美,也有人以国色天香的牡丹为美。

总之,(每句话不超过15个字)二、默写填空(5分)6、,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7、,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8、《关雎》点明主人公热恋的姑娘的身份的句子是9、《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玡山春夏景色的句子是10、《有的人》中赋有生与死哲理的句子是三、文言文阅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为不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1、此语段选自课文《》作者是,我们还学过他的两篇文章分别是《》《》。

(2分)12、补上语段划“”处缺少的句子。

(1分)补:13、写出语段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

(1分)通,14、请写出本语段派生出来的两个成语。

(2分)、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2分)A、二者不可得兼.()B、所欲有甚.于生者()C、故患.有所不辟也()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16、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乡为.身死而不受B、为.宫室之美C、故不为.苟得也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17、把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2分)译:18、本语段用了的论证方法,引出这一中心论点。

(2分)19、语段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请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分)四、现代文阅读(一)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

20、写出上文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分)汲取:归宿:21、“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一句中“血肉联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分)答:22、本语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23、阅读本语段,说说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指什么?(2分)答:(二)改良土壤的能手——蚯蚓①春夏季节,在潮湿的地面上,人们常会发现许多卷曲的小土堆,这便是蚯蚓排出来的粪便。

[A]当扒开这些土堆时,人们就会看到在一条条横七竖八交错在一起的地下坑道里,还真的住着蚯蚓呢!蚯蚓虽小,但它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改良土壤,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B]因此,人们称赞它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②蚯蚓之所以是“改良土壤的能手”,同它的生态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它的身体构造:蚯蚓的身体,像个圆滚滚的细长筒子,两头都是尖尖的,它身体的最前端叫口前叶,这里肉质很厚,伸缩力也强;再往后是口腔,口腔里有许多纵行的皱褶,可以翻出口外。

再来看它的吃食过程;蚯蚓吃东西时,就把口腔翻出来,将沙粒、泥土和腐烂的有机物质围在一起,一齐吞了下去,食物进到咽头,咽腺会分泌出一种又湿润又粘稠的液体,可以湿润和消化食物,把食物团成块。

食物块经过初步的消化被送进砂囊,砂囊上生有强轫的肌肉,可以收缩,还生有肉面质角膜,能够不断地摩擦。

这样,就把沙土磨成了很细致的食物送入胃肠,然后再次进行消化。

最后看蚯蚓粪的形成和排泄:食物送入胃肠后,有机物被它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来。

[C]它的粪便,就是人们在地面上见到的卷曲的粘土堆。

③由于蚯蚓粪中增加了许多化学物质,()既细腻又湿润,贫瘠的土壤因此变得肥沃起来。

[D]同时,蚯蚓虽然没有长着尖牙利齿,却能灵敏地探索道路,锐利地凿动泥土,像犁仗一样不停地耕耘,使坚实的土壤变得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

同时,蚯蚓在耕耘土地时,还常常把细土翻到上面,粗土盖到下面,送样就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挥发,对农作物的生长是大有好处的,难怪人们都称赞它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24、“由于蚯蚓在泥土里是头朝下吞土的,排出的粪便白然就在地面上了。

”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如放回原文,应放在[A]、[B]、[C]、[D]处的哪一处?(2分)()25、第②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蚯蚓的生态特征?(3分)答:26、使贫瘠的土壤变得肥沃的原因是减少土壤水份挥发的原因是(2分)27、全文的说明顺序是(1分)28、全文主要运用了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它们的作用(2分)29、第③段中“()”之处应填上的关联词是()(选下列序号),是复句(2分)A因为B而且C如果D但是(三)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从1950年到1959年,我八岁到十七岁。

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

回忆那十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

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立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赞,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喷.啧称奇。

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

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以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

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

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

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

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那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到了。

我感到“不幸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

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如故”地那样生活。

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

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

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

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

父亲迁离北京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那张上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

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

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

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

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彷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

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