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预习清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课 消息二则 课前预习单
第一单元新闻聚焦1 消息二则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芜.湖()荻.港()阻遏.()瑰.宝()溃.退()绥.靖()摧枯拉朽.()负隅.顽抗()气势磅礴..()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iān灭() dū战()要sài()封suǒ()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经营:(2)溃退:(3)摧枯拉朽:(4):垂死挣扎,顽固抵抗。
(5):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形容平静无事。
(6):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4.文学常识。
(1)毛泽东(1893—1976),字,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家、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 的主要创立者。
代表作品有《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等。
(2)消息一般包括、、、、等部分。
5.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的导语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何作用?(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什么按照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分述三路战况,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参考答案1.wú díè guī kuì jiān suí xiǔ yú páng bó2.歼督塞锁3.(1)筹划、组织、管理。
(2)(军队)被打挎而后退。
(3)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4)负隅顽抗(5)风平浪静(6)锐不可当4.(1)润之革命政治毛泽东思想(2)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5.(1)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作用:简洁明了地介绍了渡江战役的情况,吸引读者的注意。
(2)从战况来看,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
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
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放在最后陈述更能表现我军的英勇和敌军的溃败之势。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4课 愚公移山 课前预习单
第六单元品味经典24 愚公移山1.通假字(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同,意为(2)甚矣,汝之不惠同,意为(3)无陇断焉同,意为2.古今异义(1)惩.山北之塞古义:今义:(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1)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其其.如土石何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4.词类活用(1)面.山而居(2)吾与汝毕力平险.(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5.文学常识。
《列子》大约成书于时期,相传为战国著。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等。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诏号《列子》为《》,为道教的经典之一。
6.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课文写了两场争论,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
比较这两场争论有哪些不同。
说说这反映了什么?(2)作者为什么在“愚公”“智叟”两个人的名字中将“智”“愚”反过来使用?有何用意?参考答案1.(1)反返往返(2)惠慧聪明(3)陇垄高地2.(1)苦于惩罚(2)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曾经3.(1)副词,将近连词,况且(2)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代词,他,指愚公4.(1)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2)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3)名词作状语,用箕畚5.战国列御寇寓言冲虚真经6.(1)①性质不同。
愚公的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是反对。
②出发点不同。
愚公的妻子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智叟则不同,他是讥笑。
③气氛不同。
与家人的争论气氛是和谐的,与智叟的争论则是针锋相对的。
这反映了对待困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智叟与愚公形成强烈的对比。
智叟对待困难采取逃避的态度,而愚公却是迎难而上,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长远的眼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实际上,愚公不“愚”,他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从“愚”字中透露出其顽强、坚毅、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是贬词褒用。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前预习单
古诗文默写课前预习单一、1.树木丛生,。
2. 日月之行,。
3.潮平两岸阔,。
4.海日生残夜,。
5. ,小桥流水人家,。
6. ,闻道龙标过五溪。
二、1.我寄愁心与明月,。
2.,影入平羌江水流。
3. ,山岛竦峙。
4.,洪波涌起。
5. ?归雁洛阳边。
6.,断肠人在天涯。
7.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8. 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1.子在川上曰:“,。
”2.,落花时节又逢君。
3. ,崔九堂前几度闻。
4. ,无人送酒来。
5. 回乐峰前沙似雪,。
6. ,一夜征人尽望乡。
7. 夫君子之行,,。
8.子曰:“,,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五、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2. 子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思君不见下渝州。
4.客路青山外,。
5. ,百草丰茂。
6. ,应傍战场开。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8. ,若出其里。
六、1.《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3.《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
4.《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5. 《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等诗句是:,。
7.《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1。
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知识预习提纲,暑假预习必备!
初中语文七八九年级上册知识预习提纲,暑假预习必备!初中语文七上预习提纲【第一单元】语文知识:⑴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近体诗、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修辞方法:比喻、比拟⑶词性:名词⑷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⑸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关键词句以及精彩语句的赏析与理解、人称的变换(《雨的四季》)⑹朗读的方法:重音与停连重点词语:【春】朗润赶趟儿吹面不寒杨柳风酝酿宛转黄晕一年之计在于春花枝招展嗡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呼朋引伴(划线词语在教材中有书下注解)[书下注解中“重音、停连”这两个词语来自课后题题干]【济南的冬天】响晴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雨的四季】花苞静谧高邈莅临造访吝啬淅淅沥沥咄咄逼人蝉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屋檐凄冷化妆淅沥干湿草垛绿茵茵【古代诗歌四首】临碣石澹澹竦峙星汉幸甚至哉杨花子规龙标五溪夜郎客路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归雁洛阳边昏鸦断肠天涯(重点在理解含义、掌握字形)需要背诵的篇目:春;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后四篇古诗词为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写作:⑴概念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⑵方法的指导: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做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要善于观察、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有趣、有意义、印象深刻。
⑶写作的作用:能训练人的思维。
⑷写作的要求:内容充实、文从字顺【第二单元】语文知识: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词义和语境⑶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文章语言的品味、关键语句的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对称句子的作用、重点词语:【秋天的怀念】憔悴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散步】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散文诗二首】匿笑花瑞菡萏敧斜蒂梗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心绪流转荫蔽【〈世说新语〉二则】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风期行日中舍去乃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写作:⑴记事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反复学习、训练;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⑵记事的要求: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来龙去脉,按顺序有条理地写;⑶记事的目的:传达情感、分享经验;⑷如何记事:写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说发自内心的话⑸模仿课文写法综合性学习:⑴如何交友?⑵展示自我(自我介绍)的方法⑶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第三单元】语文知识: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词性:动词⑶词语的感情色彩⑷默读的方法与要求,过渡段的作用⑸出自《论语》的成语含义及用法重点词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确凿长吟轻捷拥肿(臃肿)攒敛人迹罕至无从消释宿儒人声鼎沸拗盔甲绅士窜觅跪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质朴博学渊博倜傥淋漓【再塑生命的人】不求甚解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捡感慨搓捻绽开争执惭愧悔恨激荡奥秘拼凑企盼截然不同疲倦不堪小心翼翼恍然大悟油然而生【《论语》十二章】子时习不亦说乎愠君子吾日三省为人谋忠信传十有五立惑天命耳顺从心所欲逾矩温故而知新罔殆回箪堪之者好乐饭疏食,饮水肱于如浮云焉善者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军夺匹夫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写作:如何写好一个人:首先要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展开具体描写,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把人放在事件中来写(与人交往,个性化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与各篇特典,以及读经典的作用与意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11课 核舟记 课前预习单
第三单元怡情养性11 核舟记1.通假字。
(1)诎右臂支船同,意为(2)左手倚一衡木同2.古今异义。
(1)其两膝相比.者古义:今义:(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古义:今义:(3)神情与苏、黄不属.古义:今义:(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
(1)可高可.二黍许珠可.历历数也(2)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3)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4.词类活用。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活用为,(2)箬篷..覆之活用为,(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活用为,5.文学常识。
《核舟记》选自清朝_________编著的《_________》,作者________,明朝人,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_________文。
6.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雕刻者和作者是怎样点明这个主题的?(2)第3 段是如何表现王叔远技艺的“奇巧”的?(3)雕刻者高超的技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1.(1)诎屈弯曲(2)衡横2.(1)靠近比较;能够相比(2)竟然曾经(3)相类似类别;隶属;归属;家属,亲属(4)挑选简单(跟“繁”相对);使简单,简化3.(1)副词,大约助动词,可以(2)读qí,形容词,奇异的,不寻常的读jī,名词,零数、余数(3)名词,(手卷的)右端形容词,端正,正4.(1)名词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2)名词状语用箬竹叶做的船篷(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卧;使……弯曲5.张潮虞初新志魏学洢说明6.(1)所游览的地点是赤壁,雕刻者巧妙地借船舱左右小窗上的对联点明主题。
作者既介绍船舱左右的小窗,又介绍上面的文字。
这两句文字分别出自《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赤壁”。
游览的主人公是“苏轼”。
雕刻者和作者都是借人物的实体形象来展示主题。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多髯”就是苏轼最具特色的形象特征。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4课 乡愁 课前预习单
第一单元吟诵自然物语4.乡愁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一枚.()窄.窄()大陆.()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óu票()海xiá()坟mù()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乡愁:(2)大陆:(3):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4):两块大陆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水道。
4.默写。
(1)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2)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5.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诗人、散文家。
著作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散文集《》《逍遥游》,等等。
6.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乡愁》中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诗人分别选用了哪些词语来修饰这些意象?各起到了什么效果?(3)诗歌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参考答案1. méi zhǎi lù2. 邮峡墓3.(1)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2)特指我国领土的广大陆地部分(对我国沿海岛屿而言)。
(3)邮票(4)海峡4.(1)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2)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3)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5.余光中白玉苦瓜听听那冷雨6.(1)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分别抒发了母子之情、夫妻之情、丧母之哀、家国之思。
(2)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到四个面积小、成都轻的对象之中,着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思乡之情,而且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徊惆怅的氛围。
(3)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3课 唐诗五首 课前预习单
第三单元风景之味13. 唐诗五首1.古今异义(1)长河.落日圆古义:今义:(2)来从.楚国游古义:今义:(3)仍怜.故乡水古义:今义:2.词类活用征蓬..出汉塞3.按要求默写。
(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崔颢的《黄鹤楼》中由周边景色引出自己羁旅思乡愁绪的诗句是:?。
(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用游动的视角描写出了景物的变化。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诗句是:,。
4.文学常识。
(1)王绩(约589—644),字,号,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有《王无功文集》传世。
(2)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代诗人。
其诗作风格分期比较明显。
早期诗多写闺情,流于纤艳;后历边塞,诗风变得雄浑奔放。
有《》传世。
(3)王维(701?—761),字,盛唐诗派代表诗人,有“”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有《王右丞集》传世。
(4)李白(701—762),字,号,唐代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品有《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
(5)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晚年号,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有《》传世。
6.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黄鹤楼》一诗采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赏析《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
(3)阅读《钱塘湖春行》,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行”与“爱”来描绘西湖美丽的景色的。
参考答案1.(1)黄河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2)往跟随;从事;顺从(3)喜爱怜悯2.名词作状语,像飘飞的蓬草3.(1)山山唯落晖(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1)无功东皋子(2)唐崔颢诗集(3)摩诘山水田园诗佛(4)太白青莲居士诗仙(5)乐天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6.(1)前两联描述仙人乘鹤的传说,属于虚写;后两联则写所见、所感,抒发个人情怀,属于实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6课 诗词五首 课前预习单
第六单元品味经典26 诗词五首1.通假字学诗谩有惊人句同,意为2.古今异义(1)结.庐在人境古义:今义:(2)国.破山河在古义:今义:(3)浑.欲不胜簪古义:今义:(4)九万里风鹏正举.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1)自心远地自.偏自.将磨洗认前朝(2)报报.君黄金台上意我报.路长嗟日暮4.词类活用(1)采菊东篱..下(2)甲光向日金鳞..开5.按要求默写。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2)《春望》中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3)《雁门太守行》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4)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
(5)《渔家傲》中写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以及空有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不满的句子:,。
6.文学常识。
(1)陶渊明(约365—427),字,又名,私谥“”,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诗人、辞赋家。
有《陶渊明集》。
(2)杜甫(712—770),字,自号。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宋以后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
(3)李贺(790—816),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
有“”之称。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4)杜牧(803—853),字,号,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有《》传世。
(5)李清照(1084—约1155),号,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南宋女词人,词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辑本。
7.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试简要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以《雁门太守行》为例探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2课 梅岭三章 课前预习单
第一单元爱国情思2*.梅岭三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丛莽.( ) 阎.罗( )捷.报( ) 血雨腥.风(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īng( )旗 fēng( )烟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泉台:(2)旌旗:(3)烽烟:(4)捷报:(5):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
(6):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文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4.默写。
(1)断头今日意如何?。
(2),此头须向国门悬。
(3)取义成仁今日事,。
5.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梅岭三章》第一章的第-句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句写诗人回顾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梅岭三章》的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参考答案1.mǎng Yán jié xīng2.旌烽3.(1)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2)旗帜的总称。
文中借指军士。
(3)古代边境有敌人进攻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文中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4)胜利的消息。
(5)血雨腥风(6)取义成仁4.(1)创业艰难百战多。
(2)南国烽烟正十年(3)人间遍种自由花5(1)当时的危险处境诗人无所畏惧的品质艰苦创业的战斗历程(2)这两句表达出诗人激励同志们英勇战斗和期盼得到胜利消息的强烈感情。
(3)这三首诗,首章首句总领全篇。
然后按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的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呵成。
第一首诗通过“追忆往昔”,表达了诗人对革命事业至死不渝的坚贞气节。
第二首诗通过写面对今日,勉励来者,洋溢着诗人献身革命的乐观精神。
最后一首诗,通过展望未来,表达了革命理想终将实现的坚定信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语文全册课前预习单
第一单元民(Min)风民俗1.社(She) 戏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偏僻.( ) 熬.夜( ) 蕴.藻( ) 吁.气( ) 欺侮.( )凫.水( ) 归省.( ) 行.辈( ) 潺.潺( ) 踊.跃( )屹.立( ) 皎.洁(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luó鼓( ) 朦lóng( ) 家juàn ( ) 纠gé ( ) 宽wèi( )dài慢( ) cuān( )掇mí( )散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归省:(2)絮叨:(3)弥散:(4)屹立:(5):(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6):跳跃;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4.文学常识填空。
《社戏》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__________》,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5.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第1段中,作者介绍平桥村的环境有什么作用?(2)“我”看社戏之前的波折有哪些?写这些波折有什么作用?(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戏台的?参(Can)考答案1.pìáo yùn xū wǔ fúxǐnghángchányǒngyìjiǎo2.锣(Luo) 胧眷葛慰怠撺弥3.(1)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2)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3)(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外扩散。
(4)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5)皎洁(6)踊跃4.鲁迅周树人文学思想革命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呐喊彷徨5.(1)平桥村是一个“极偏僻”的“小村庄”,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片乐土,可见“我”平时的生活是十分单调、枯燥的。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前置预习单(终稿)
前置预习单姓名:班级:浪淘沙①[南唐]李煜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④五更⑤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⑥贪欢。
独自莫凭栏⑦,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解】①这首词作于南唐后主李煜被囚汴京期间。
②潺潺(chán):细雨淅沥的声音。
③阑珊:凋残的样子。
④罗衾(qīn):丝绸的锦被。
不耐:经不住。
⑤五更:寅正四刻,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
现代时间凌晨三点至五点。
⑥一晌(shǎng):一会儿,很短的时间。
⑦凭栏:倚着栏杆(远眺)。
【预习要求】1. 诗眼:2. 找出诗中的景物描写,并概括特点:3.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在诗中做好详细的批注。
4.你对这首诗的疑问:竹里馆①[唐]王维独坐幽篁②里,弹琴复③长啸④。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解】①《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wǎng)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②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③复:又。
④长啸:撮(cuō)口而呼,这里指吟唱、高歌。
【预习要求】1.诗眼:2.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在诗中做好详细的批注。
3.请结合“幽篁、弹琴、长啸、深林、明月”等词语,对本诗展开丰富的联想。
4.你对这首诗的疑问:江雪①[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②,万径③人踪④灭。
孤舟蓑笠⑤翁,独钓寒江雪。
【注解】①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zhé)居永州期间。
②绝:无,没有。
③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④人踪:人的脚印。
⑤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
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用竹篾编成。
【预习要求】1.诗眼:2.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在诗中做好详细的批注。
3.你对这首诗的疑问:4.古诗配画。
请用简笔画勾勒这首诗的“景”。
(要求:不可脱离文本进行创作)5.完成下列表格。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5课 秋天的怀念 课前预习单
第二单元体验亲情5 秋天的怀念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砸.碎( ) 瘫痪..( ) 淡雅.( )..( ) 沉寂.( ) 憔悴絮.叨( ) 翻来覆.去(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chuí打( ) shì弄( ) jué别( ) 烂màn( )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憔悴:(2)暴怒无常:(3)翻来覆去:(4)喜出望外:(5):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6):颜色鲜明而美丽。
(7):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4.文学常识填空。
史铁生,作家。
代表作品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病隙碎笔》,等等。
5.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第1、2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课文第3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文章为什么反复写“看花”这一情节?参考答案1.zá tān huàn jì qiáo cuì yǎ xù fù2.捶侍诀漫3.(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2)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
形容人很容易发怒。
(3)文中指来回翻身。
(4)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诀别(6)烂漫(7)侍弄4.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5.(1)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体贴儿子、坚强的母亲形象。
如写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都表现了母亲对“我”的体贴;“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等词语,表现出母亲病情的严重和母亲的坚强。
(2)课文第3段写“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暗示着“我”当时悲凉的心境;同时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做铺垫。
(3)①“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
母亲多次提议带“我”去看花,遭到“我”的拒绝——母亲再次央求“我”去看花,“我”同意去看花——母亲去世,无法陪“我”看花——妹妹带“我”去看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21课 蝉 课前预习单
第五单元说明之美21* 蝉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恶劣.()折皱.()纤.维()防御.()黏.土()拯.救()涂墁.()谨慎..()罅.隙..()臃肿()徘徊..()锐.利()喧嚣.()顾忌.()无动于衷.()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欢yú()挖jué()车zhé()寻mì()倒xuán()3.解释下列词语或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臃肿:(2)罅隙:(3)徘徊:(4)喧嚣:(5):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
4.文学常识。
法布尔(1823—1915),国著名的学家。
雨果称他为“”,被世人誉为“科学界的诗人”“昆虫界的维吉尔”。
代表作品有《》《自然科学编年史》等。
5.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的两大部分,似乎颠倒了蝉由卵到幼虫、由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写作顺序?(2)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1.liè zhòu xiān yù nián zhěng màn jǐn shèn yōng zhǒng xià p ái huái ruì xiāo jì zhōng2.愉掘辙觅悬3.(1)过度肥胖或衣服穿得过多过厚而显得肥胖,转动不灵。
(2)缝隙。
(3)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4)声音杂乱,不清静。
嚣,吵闹、喧哗。
(5)无动于衷4.法昆虫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记5.(1)作者没有按照昆虫的一般生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写,而是从幼虫时代入手,介绍蝉的一生。
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第一,蝉的幼虫生涯占据了它生命的大部分时间,这样安排写作顺序旨在说明蝉的生长很艰难;第二,蝉幼虫时期的生活一般不为人所了解,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极为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12课 与朱元思书 课前预习单
第三单元风景之味12* 与朱元思书1.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同,意为(2)窥谷忘反同,意为2.古今异义(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今义:(2)鸢飞戾.天者古义:今义:(3)经纶..世务者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1)绝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2)百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4.词类活用(1)负势竞上.(2)互相轩邈..(3)任意东西..(4)风烟俱净.(5)横柯上.蔽(6)猛浪若奔.5.文学常识。
吴均(469—520),字,文学家。
作品风格其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诗亦清新流丽。
其文章峻拔清新而有古气,时人纷纷效仿,称为“”。
代表作品《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
6.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借助景物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怀?(2)作者是怎样表现山之“奇”的?参考答案1.(1)转啭鸟鸣,此处指蝉鸣(2)反返返回2.(1)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称赞,承认优点;答应;允许;也许(2)至、到达罪过,乖张(3)筹划、治理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的才能)3.(1)动词,穷尽、断绝形容词,独一无二的(2)数词,指十个十数词,极言其多。
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4.(1)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2)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高处伸展;争着往远处伸展(3)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4)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5)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6)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5.叔庠南朝梁吴均体6.(1)作者借景抒情,因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又含蓄地表露出自己厌弃官场、热爱大自然、渴望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①整体形象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生长状态奇。
两岸峭壁,皆生寒树,重峦叠嶂。
③山中的声音奇。
从听觉的角度写泉音、鸟鸣、蝉鸣、猿叫,合成了一支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语文 第20课 曹刿论战 课前预习单
第六单元政治生活20 曹刿论战1.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古义:今义:(2)又何间.焉古义:今义:(3)肉食者鄙.古义:今义:(4)小大之狱.古义:今义:(5)牺牲..玉帛古义:今义:(6)可以..一战古义:今义:2.一词多义。
(1)故公问其故.故.逐之(2)其其.乡人曰公问其.故吾视其.辙乱(3)以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信(4)从民弗从.也战则请从.(5)信小信.未孚必以信.3.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活用为,(2)一鼓.作气活用为,(3)下.视其辙活用为,4.文学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相传为春秋时期____所作,是一部_________和________。
5.预习课文,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第1段中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有什么作用?(2)曹刿为何要求“战则请从”?(3)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
参考答案1.(1)进攻,征伐砍伐(2)参与空隙;嫌隙,隔阂(3)浅陋。
文中指目光短浅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4)诉讼事件监狱(5)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6)两个词,可以凭借。
可,可以;以,凭借表示可能或能够2.(1)名词,原因,缘故连词,所以(2)代词,他的,指曹刿的代词,那样做代词,他们的,指齐军的(3)介词,凭、靠介词,把介词,按照(4)动词,听从动词,跟随(5)名词,信用名词,实情3.(1)名词动词赐福,保佑(2)名词动词击鼓(3)方位名词状语向下4.《左传·庄公十年》左丘明史学名著文学名著5.(1)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为下文写曹刿的“远谋”和鲁庄公的“鄙”张本。
曹刿的回答是全文的纲领,说明他对这次战争已经有深远的考虑,对统治者的浅陋也有所认识,肯定了“请见”的必要性。
(2)因为他深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尽管庄公在政治上展现了可以战胜对方的基本条件,但如果在战场上缺乏明断远谋,将会令鲁国陷于不利的局面,丧失可以得到的战果。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知识点清单梳理与预习提纲
一、课文内容相关知识点1.课文内容理解与概括: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主要内容,并进行概括。
2.课文中的语言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辨析和理解。
3.课文的人物形象:理解和描写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外貌等。
4.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对生字词、短语以及重要句子进行深入理解,包括词语的词义辨析、字句的理解和表达。
5.课文背后的寓意和主题:理解课文背后所传达的思想、寓意和主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写作相关知识点1.议论文写作: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培养观点表达和理论论证能力。
2.记叙文写作:通过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叙述能力。
3.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学习不同类型的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使作文内容更丰富和吸引读者。
4.修辞手法的运用:了解修辞手法的种类和运用场合,通过写作进行实践和运用。
5.语法和标点符号的规范运用:学习语法和标点符号的基本规则,使作文表达更准确和规范。
三、阅读理解相关知识点1.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快速阅读、细节理解、猜测词义、推理判断等。
2.阅读材料的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训练,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3.阅读材料的批判性思考:通过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词汇与语言运用相关知识点1.词汇的记忆和运用:通过词汇练习和积累,促进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使用。
2.词义辨析和词语搭配:学习词义辨析和词语搭配的规则和方法,提高词语的准确使用。
3.语法知识的运用和巩固: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名词的单复数、冠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用法。
4.标点符号的运用:学习标点符号的基本规则和使用方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口语交际相关知识点1.日常交际用语的掌握:学习常用的口头表达方式,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2.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预习资料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预习资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躺dūn之下2.解释下列词语。
(1)愧疚:受不理应的批评或待遇,心里伤心。
(2)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获得适度的征用。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至了一处,我冲上去,背著了母亲,妻子也冲上去,背著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矮小,然而急性子,自然算不上轻,儿子虽然TDATE2007,毕竟幼小,自然也重。
俱我和妻子都就是慢慢地,稳稳地,跑得很认真,似的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提出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散步》的作者就是莫怀戚。
一、重点字词1.给以下字注音。
tānhuànshìyǎngjuébiéqiáocuìfángshànwāndòu中断侍养诀别疲惫仿膳豌豆二、问题1.课文主要写下了什么?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课文写下了四件事:(1)1当“我”发脾气时,母亲对我的抚慰.(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说儿子,不敢给儿子平添痛苦.(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母亲的临终所托2.“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的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请问:因为“我”的原因,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再照料花掉了。
3.文中写到“我”坐在窗前看落叶,“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你怎样理解母亲挡住落叶的行为?.请问:因为母亲期望“我”的心情不好一点,也有利于病情。
4.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什么?请问:因为母亲看见了“期望”,这就是“我”第一次应允母亲拎“我”回去玩玩。
5.前面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最后“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问:因为母亲晓得自己命没多久矣,从而想要使“我”以后照料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清单
1、读熟课文
a)给段落标明序号
b)在生字下加“.”,把注解(字典)中的拼音写在原文中。
c)积累词语,易错字用“○”,词语用“____”标识。
d)出声朗读课文不少于3遍
e)整理词语自测
2、欣赏文章精彩(情真理切)之处,用“< >”并思量用声音如何去演绎?
3、解决三大问题
a)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b)为什么要写?作者的意图(主题)是什么?
c)文章怎么写的,有什么写作特色(技巧)?
4、阅读后的思考(心得、疑惑)
a)文中疑惑用“?1、?2”标明。
b)疑问,多多益善。
预习清单
4、读熟课文
a)给段落标明序号
b)在生字下加“.”,把注解(字典)中的拼音写在原文中。
c)积累词语,易错字用“○”,词语用“____”标识。
d)出声朗读课文不少于3遍
e)整理词语自测
5、欣赏文章精彩(情真理切)之处,用“< >”并思量用声音如何去演绎?
6、解决三大问题
a)文章写了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b)为什么要写?作者的意图(主题)是什么?
c)文章怎么写的,有什么写作特色(技巧)?
5、阅读后的思考(心得、疑惑)
a)文中疑惑用“?1、?2”标明。
b)疑问,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