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艺——多种制作方法
陶艺制作教程
![陶艺制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6202b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f.png)
陶艺制作教程陶艺不仅可以用来摆设与观赏,而且还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你知道陶艺是如何制作的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陶艺制作教程,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制作教程瓷器全手工圆器制作工艺流程圆器制作,是景德镇传统陶瓷成形工艺中的一类。
它依靠陶车手工拉坯成粗形,进而利用陶范规整形制,是大量应用于日用瓷(杯盘碗碟)生产的一种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机械生产方式,手工圆器几乎退出了景德镇的舞台。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但是对于传统,具备一定的杀伤力。
1:揉泥揉泥,目的在于排空泥料中的气泡,使得泥料进一步紧致。
缺少这一道工序,则容易出现坯体中含有气泡,坯体干燥烧制时容易破裂变形。
2:做坯景德镇传统圆器做坯,即是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以供后期印坯时使用。
3:印坯做好的粗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必须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自然阴干,不可日晒。
做坯成形的坯体,必须斜放在坯板上,不可直立放置,直立放置,则可能产生底部的坯裂),就可以进入印坯工序。
印坯,是为了使手工成形的圆器在烧制后达到整齐划一。
待手工拉坯的坯体自然阴干后,将半干的坯体置于土制磨具上以手按拍,使得坯体周正匀结。
4:利坯利坯,是将印好的坯精加工,使其进一步光整圆润。
5:荡里釉圆器制作,若是器内没有装饰的,则需要先上里釉。
器物外面的釉则是后期第二次的浸釉。
釉,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与玻璃有着类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釉一般以石英、长石、粘土等为原料。
陶瓷施釉的方法有:喷、吹、浸、浇、荡等方法。
里釉(器物内部的釉面)和底釉(器物底足的釉面)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荡釉法,外釉我们采用浸釉法。
6:画坯荡好内釉的坯,则可以进入画坯工序。
画坯用的青花料事先需要长时间的研磨,配方,则是每个工作室密不可宣的了。
混水:青花瓷的魅力,就好比写意水墨山水在中国国画中的地位,而青花之美,不仅仅在精细的画工,青花的山水具有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皴法和染法所具有的优美细腻的层次,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混水这一道工艺。
陶艺制作技法
![陶艺制作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47ddf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b.png)
陶艺制作技法陶艺是一门古老而有趣的手工艺术,通过对陶土的塑造、烧制和装饰,人们可以创造出各种形状和功能的陶器。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陶艺制作技法,包括捏塑、轮盘、模具、刻线和彩绘等。
1. 捏塑技法捏塑是最基本也是最古老的陶艺制作技法之一。
它通过用手指或工具将陶土揉搓成不同形状来实现。
捏塑可以创造出各种立体形状,如碗、杯子、动物等。
在捏塑过程中,可以使用湿润的海绵或水来保持陶土湿润,以便更容易地进行操作。
1.1 基本捏塑步骤•准备好适合捏塑的陶土块。
•将陶土块揉搓成球形。
•使用手指或工具轻轻按压球形陶土块,使其变成一个平面。
•按需求将平面拉伸或折叠,形成所需的形状。
•使用手指或工具修整边缘和细节。
1.2 捏塑技巧•注意保持双手和陶土湿润,以便更容易地进行操作。
•使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工具来实现各种细节效果。
•如果需要,可以将多个陶土块捏合在一起,以形成更大的作品。
2. 轮盘技法轮盘是一种常用于制作圆形陶器的技法。
它使用一个旋转的轮盘来帮助塑造陶土。
轮盘可以手动操作或使用电动机进行旋转。
通过将湿润的陶土放在轮盘上,并同时用手和工具施加力量,可以塑造出各种形状的陶器。
2.1 基本轮盘步骤•准备好适合轮盘制作的陶土块。
•将陶土块揉搓成球形,并在中间插入一个拇指大小的孔。
•将球形陶土块放在轮盘上,并用手指使其与轮盘接触。
•打开轮盘并开始旋转。
•同时用双手和工具施加力量,在旋转的陶土上塑造出所需的形状。
2.2 轮盘技巧•在轮盘制作过程中,保持手指和陶土湿润,以便更容易地进行操作。
•根据需要调整轮盘的旋转速度和力度。
•使用手指或工具修整边缘和细节。
3. 模具技法模具是一种常用于大规模生产陶器的技法。
它使用预先制作好的模具来帮助塑造陶土。
通过将湿润的陶土放入模具中,并施加适当的压力,可以快速制作出相同形状的陶器。
3.1 基本模具步骤•准备好适合模具制作的陶土块。
•将湿润的陶土均匀地放入模具中。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4990d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2.png)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1、泥条盘制方法不论是黄河流域的彩陶仍是尼罗河畔的陶罐,泥条盘制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陶瓷造型方法之一。
就是把泥搓成长条,再圈积成型。
此法是制陶的技法中最为古老的方法。
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已经大批使用盘制泥条的方法成型。
日本的绳纹古陶也是利用泥条盘制的方法成型。
泥条盘制的方法应当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它几乎能够制作出其余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以致雕塑等等。
先人创建出在辘轳上拉坯从前,泥条盘筑法能够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方大缸、罐子等,此刻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旧保存这类方法制作平时陶器。
外国经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手筑”(Handbuilding),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
现代陶艺家之因此喜爱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因为泥条能够自由地曲折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任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偏向于保存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印迹和一道道回旋的纹理——自然,也能够修整得不留印迹。
搓泥条:方法一:1.取一块稍湿的陶土,大小为刚才容于两手之中为宜。
两手交互前后滑动,手掌凑近的小指部分一面勒紧黏土,一面捻出使其向下延长。
2.揉搓的过程中,感觉双手的手掌稍稍向内倾斜,而使劲凑近小指,轻轻使劲尽量少摇动。
方法二:1.取一团泥,先由粗捏至长条的形状,放在案板上。
2.双手五指岔开,手指和泥成45 度,使劲平均轻轻前后转动,由掌心到指尖频频地操作。
3.跟着泥条的伸长由粗变细,双手渐渐向双侧挪动。
4.搓泥条的过程中,有时使劲不匀把泥条压扁,能够将压扁的泥条拧成麻花状,持续在案上搓动,即可还原。
盘制方法:往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
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存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狂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此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
操作过程中能够在必定基础上按次序一环一环盘筑,叫做单环盘制;还能够多根泥条首尾相接,逐层盘筑,称为连续盘制。
陶瓷艺术的烧成方法
![陶瓷艺术的烧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e7158e58fafab068dc02dc.png)
陶瓷艺术的烧成方法陶瓷品制作完成后,还要经过烧制才能最终成为成品。
那么,你知道陶艺的烧成方法有哪些吗?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陶瓷的烧成方法1、素烧法:表面不上釉的作品,直接烧成称为素烧。
素烧可以保留陶瓷作品上的手工痕迹,显现材质的自然和本质的美。
陶的素烧温度为900~1150℃。
瓷的素烧温度为1100~1310℃。
2、本烧法:陶瓷作品坯体表面上釉后,用高温一次性烧成,使坯体完全烧结,釉料完全融化,称为本烧。
烧成温度为1100~1350℃。
3、釉烧法:釉烧分两次烧成,陶瓷坯体经过一次素烧后再上釉,用低温二次烧成,使釉完全融化,烧成温度为900~1000℃。
4、氧化焰法:调整烟道阀门,保证窑内空气充足,定时添加燃料,使燃料在空气中彻底烧尽,由于窑炉氧气充足,则形成氧化焰气氛5、还原焰法:当温度加速升温至高温阶段,放低烟道阀门,使窑炉供养不足,炉内碳素增加,形成还原焰气氛。
6、乐烧法:乐烧采用二次烧成的工艺技术。
第一次素烧,温度为700~900℃。
再上釉,用低温二次烧成。
7、盐烧法:坯体在高温时,将氯化钠直接撒入在燃烧的窑炉中,氯化钠开始挥发,产生纳蒸气,这种纳蒸汽同陶瓷坯体表面的铝与硅产生反应,熔融成釉形成带有肌理的透明釉。
8、熏烧法:熏烧采用素烧和烟熏二次完成的工艺技术。
在素烧完成后再选用木屑、树枝、报纸等作燃料产生浓烟,通过坯体表面的缝隙使碳素附着于作品表面,形成自然的斑迹效果。
9、柴烧法:一种用木柴直接烧陶的方法。
因柴火直接在体坯上留下自然的“火痕”和木柴燃烧后的灰烬落在作品表面形成的“落灰釉”,使得作品色泽温润且有变化。
烧制陶瓷工艺流程烧制陶瓷的关键因素是:泥、釉、火。
为什么有些陶、瓷器会莫明其妙的出现裂纹呢?为什么有时甚至会掉皮釉呢?这不外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泥和釉的收缩系数又称膨胀系数不相一致的结果。
有时人们亦会对这种缺陷特意加以利用,传统的开片釉及现代陶艺的一些肌理追求就是利用釉和泥收缩系数不相一致的原理配制出来的。
陶瓷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陶瓷工艺品的制作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b4a154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9.png)
陶瓷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制作陶瓷工艺品的工艺过程可以分为粘土制作,烧制,釉料施加,上色,装饰,烤烧等几个部分。
1. 粘土制作首先,粘土需要进行精磨,破碎,抽滤,加湿并重新搅拌,以树脂乳液和胶水处理后,再进行碾磨,搓揉等工序,最后经过把持压制,可自由调整制品厚度,获得柔软、有韧性的粘土。
2. 烧制将粘土制作好的制品,放入烧制炉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后,粘土完成烧制工艺,在自然冷却的情况下,陶瓷制品被烧制完成。
3. 釉料施加釉料是陶瓷工艺品制作的关键,选择不同的釉料施加到烧制好的陶瓷上,可以给陶瓷工艺品表面带来不同的色彩,从而赋予制品不同的装饰效果。
4. 上色上色技术是陶瓷工艺品制作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给陶瓷工艺品带来绚丽多彩的色彩。
一般采用工艺画中的多种水彩颜料来完成,在釉料上加上细致的图案。
5. 装饰装饰是陶瓷工艺品制作工艺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陶瓷工艺品最精彩最热闹的部分,主要包括用金银丝,坯漆,金银箔,彩砂,朱砂,彩泥等装饰的制作,有的小作坊还会采用手工雕刻和釉料雕刻的加工方法,来为工艺品增添精致和提高价值。
6. 烤烧烤烧是陶瓷工艺品制作工艺中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使陶瓷工艺品拥有硬度和抗化学稳定性的关键,一般烤烧温度在1200℃到1300℃之间,比塑性的烧制温度要高出数倍,有的厂家会采用控温烤烧的方法,以确保烤烧的质量。
通过以上几步,陶瓷工艺品即可完成制作。
要制作出色的陶瓷工艺品,必须要有熟练的技术和认真的态度,以及质量上乘的原材料,只有对每个细节都有把握,精心细致地加工,才能获得最完美的陶瓷工艺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详细咨询可拨打XXX-XXXX-XXXX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用最热情的售前服务回应您的各类疑问,或关注X的微信公众号(X)和微博(X),获取最新的技术资讯。
陶瓷艺术制作技巧
![陶瓷艺术制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59d68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9.png)
陶瓷艺术制作技巧
1.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经水碓舂细,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
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反复翻搅,称为练泥。
2. 拉坯:将练好的泥团放在转盘上,顺手收下,先拉成厚薄均匀的圆饼作为坯底,然后由中心起壁拉至口沿,称为“拉坯”。
3. 印坯:拉坯后,在坯上按规划好的图案印上木模,称为“印坯”。
4. 利坯:拉坯“印坯”后,将坯覆放于陶范上,利刀旋削表面,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
5. 晒坯:将加工成型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 施釉:多数器胎外加上釉彩图案,并采用堆、镂、雕、剔灯技法饰以各色花纹图案。
8. 烧窑:经过一个月的晾晒和加工后,在晴朗的早晨把陶瓷坯送进窑炉用猛火烤,要经过预热、升温、恒温、降温等几个过程,一般要烧制10个小时左右。
9. 成型:经过烧制后,陶瓷的形状就定了。
10. 出窑:烧制完成后,将陶瓷成品出窑。
如何DIY陶瓷制作方法
![如何DIY陶瓷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eff4e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76.png)
如何DIY陶瓷制作⽅法
⼀、淘泥⾼岭⼟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演变⽽来,制瓷的第⼀道⼯序:淘泥,就是把瓷⼟淘成可⽤的瓷泥.
⼆、摞泥淘好的瓷泥并不能⽴即使⽤,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
三、拉坯将摞好的瓷泥放⼊⼤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和拉坯⼯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五、修坯刚印好的⽑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修坯⼜分为湿修和⼲修.
六、捺⽔捺⽔是⼀道必不可少的⼯序,即⽤清⽔洗去坯上的尘⼟,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序做好准备⼯作.
七、画坯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特⾊,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序的点睛之笔.
⼋、上釉画好的瓷坯,粗糙⽽⼜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明亮:不同的上釉⼿法,⼜有全然不同的效果,常⽤的上釉⽅法有浸釉、淋釉、荡釉、喷釉、刷釉等.
九、烧窑千年窑⽕,延绵不息,经过数⼗道⼯具精雕细琢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温的烧炼,就像⼀只丑⼩鸭⾏将达化⼀只美天鹅.现在的窑有⽓窑、电窑、等.
⼗、成瓷经过⼏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出.
⼗⼀、成瓷缺陷的修补,⼀件完美的瓷器有时烧出来会有⼀点瑕疵,⽤JS916-2(劲素成)进⾏修补,可以让成瓷更完美.。
现代陶艺成型技法泥条成型(简版).
![现代陶艺成型技法泥条成型(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af1e2a0b4c2e3f572763c8.png)
雕塑的形
• 所有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运动,无论以何种特别 的方式加以描述,建筑、雕塑和陶艺都是联系 在一起的,有时甚至是密不可分,因为在思想 方法和技巧两方面,均包含了一个贯穿所有艺 术活动的思想观念。在20世纪,陶器、瓷器、 陶塑也开始受到其他艺术运动的观念影响。现 在人们在制作陶艺作品时,是运用黏土和其他 的陶艺材料、方法进行创作,以表达他们对现 实的理解。
2018/7/31 7
自然而有机的形
• 我们的自然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恒的灵感 源泉。我们在周围看见的各种图案、形状、色 彩和纹理都可以成为进行陶艺探索的基本要素, 一只简单的贝壳、一段漂浮的木头或一部分的 植物及花朵都可以为我们提供灵感的最初来源。 就任何作品的初步构思而言,完全可能是各种 影响重叠和相互作用于陶艺家而产生的个人反 映,而且由于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不会 有两个陶艺家制作出相同的作品,哪怕他们最 初的灵感相似。
2018/7/31
2
泥条成型的四大类型
• • • • 开放的形 封闭的和收口的形 自然而有机的形 雕塑的形
2018/7/31
3
泥条盘筑
• 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 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 条工具挤压成型。搓泥条时要把握泥的 可塑性,以免在盘筑时产生开裂。其特 点是:古朴、流畅、变化甚大。
2018/7/31 9
泥条盘筑陶艺的审美
• 泥条盘筑陶艺的线条之美 • 泥条盘筑陶艺所用的细长的泥条从第一根开始 至收尾,正是用一根根立体线条表达作者的审 美情感。而它独具特色的是从立体再到立体。 这些立体线条在构成陶艺体块时相互排列、穿 插挤压、贴附,以及由于泥条干湿、粗细、长 短和人为手工因素造成的影响。致使陶土的泥 性得 充分展现。它似古代画家归结的“十八描” 那样丰富多变:或刚劲有力、或细腻平缓、或 柔软轻松、或飘逸俊秀等。
陶瓷的五种成型方法
![陶瓷的五种成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2e059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5.png)
陶瓷的五种成型方法陶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的材料,成型是陶瓷制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陶瓷的五种成型方法,包括手工成型、模具成型、轮盘成型、注浆成型和挤出成型。
一、手工成型手工成型是最古老、最传统的陶瓷成型方法之一。
通过手工将陶泥塑造成所需形状,然后进行干燥和烧制。
手工成型的优点是灵活性强,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由创作,但是生产效率较低。
二、模具成型模具成型是一种常用的陶瓷成型方法。
首先制作出所需形状的模具,然后将陶泥放入模具中,经过压实、挤压等工艺,使陶泥成型。
模具成型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形状一致,但是对于复杂形状的陶瓷制品较难实现。
三、轮盘成型轮盘成型是一种利用陶瓷轮盘进行成型的方法。
陶泥放在旋转的轮盘上,通过手工操作使陶泥成型。
轮盘成型的优点是成型速度快,形状规整,但是对于大型陶瓷制品不适用。
四、注浆成型注浆成型是一种利用注浆机进行成型的方法。
将陶泥制成浆状,通过注浆机注入到模具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化后,取出成型的陶瓷制品。
注浆成型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制品表面光滑,但是对于细节丰富的陶瓷制品较难控制。
五、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一种利用挤出机进行成型的方法。
将陶泥制成柱状,通过挤出机的压力将陶泥挤出成所需形状。
挤出成型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制品成型快速,但是对于复杂形状的陶瓷制品较难实现。
总结起来,陶瓷的成型方法包括手工成型、模具成型、轮盘成型、注浆成型和挤出成型。
不同的成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陶瓷制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陶瓷制品的成型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制模、成型、干燥和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最终的陶瓷制品质量。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读者对陶瓷的成型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陶艺的成型技法
![陶艺的成型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53e06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8.png)
F 将作品内壁泥条和泥条间 用手或工具抹平、压紧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G 一边向上盘筑,一 边抹平内壁
H 盘筑过程中的外形变化
I 盘筑过程
第5页/共71页
J 盘筑过程完成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K 用泥条点缀外形
L 更多的点缀,使作品具有 韵律感和节奏变化
第6页/共71页
M(中国)李阳 烧制好 的泥条盘筑作品
第二节 泥板成型
图163G 表面刻画及点缀装饰
图163H 烧制好的泥板棱角成型作品
第17页/共71页
第二节 泥板成型
2. 卷筒形成型法。将设计好的卷筒造型计算出高与宽的延伸尺寸。把已经制好的 泥板切割成相应尺寸的形状,待干燥到有比较好的站定性时,用手将泥板托住,竖 立起来,利用泥的柔软性和可塑性将泥板卷成简状。用篦刀或锯条刮毛泥板黏结面, 涂上泥浆或水,增加黏结度。将黏结面合上,用手轻轻按压。然后根据造型需要采 取捏、按、压等手法调整外形,井作表面装饰,直至卷简成型工艺完成。(图164A-H)
第29页/共71页
第三节 捏塑成型
图178A(前面步骤同捏塑成型) 将一二段做外形处理
图178B再黏结第三段并进行 外形调整
第30页/共71页
第三节 捏塑成型
图178C 最后做一些点缀 装饰,直至最后完成
图178D烧制后的捏塑黏结成型作品 第31页/共71页
第三节 捏塑成型
捏塑成型的挂意事项: (1) 泥料不宜过干或过湿,过干可塑性弱,易开裂,过湿黏手,易变形。 (2) 手工捏塑时尽量保持坯体厚薄一致,防止收缩或烧制时变形。 (3) 手工捏塑的特点就是手工的自然味十足,在黏结时注意不要损伤表面的
第14页/共71页
第二节 泥板成型
现代陶艺——多种制作方法
![现代陶艺——多种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0984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b.png)
现代陶艺——多种制作方法现代陶艺是指以现代工艺和技术手法制作的陶艺作品。
在现代陶艺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制作方法,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陶艺技术和工艺,还结合了现代科技和创新技术。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现代陶艺制作方法。
首先是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是最传统的陶艺制作方法之一,也是最基础的方法。
陶艺师将黏土按照自己的想象和设计进行塑形,可以通过捏、揉、切、压等手势来完成造型。
手工造型的好处是可以灵活地塑造各种形状和纹理,使陶艺作品更加独特。
其次是模具制作。
模具制作是利用模具来制作陶艺作品的方法。
首先需要制作一个模具,可以根据设计的陶艺作品来制作。
然后将黏土放入模具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干燥和固化后,取出模具,即可得到所需的陶艺作品。
模具制作的好处是可以保持陶艺作品的一致性,使作品更加规整和统一再次是陶瓷胎模制作。
陶瓷胎模制作是一种快速制作大型复杂陶艺作品的方法。
首先需要制作一个胎模,胎模通常由木材、泥模和细沙组成。
然后将黏土涂抹在胎模上,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取下胎模,将陶瓷胎模送入窑中进行烧制。
陶瓷胎模制作的好处是制作周期短,成本低,适合快速大批量的制作。
最后是3D打印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技术在现代陶艺制作中得到了应用。
陶艺师可以使用3D打印机将设计好的陶艺模型打印出来,然后进行加工和烧制。
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制作出复杂的陶艺作品,同时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现代陶艺制作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创新技术也被应用于陶艺制作中,比如釉下丝网印刷、高压喷雾、气动喷涂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陶艺作品的制作更加多样化和创新化。
总的来说,现代陶艺的制作方法丰富多样,既保留了传统陶艺的工艺和技术,又结合了现代科技和创新技术。
这些制作方法的应用使得陶艺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复杂精美,展现了现代陶艺的创新和发展。
简述一下陶瓷产品的加工工艺方法
![简述一下陶瓷产品的加工工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1a663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7.png)
简述一下陶瓷产品的加工工艺方法陶瓷是由天然矿石经过加工、成型、装饰等过程加工而成的一种材料。
它具有高硬度、抗腐蚀、隔热、耐磨、耐高温等特点,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装饰、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陶瓷产品的加工工艺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1. 粘土制作法粘土制作法是最古老的一种陶瓷加工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将粘土制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加热烧制成陶瓷制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陶瓷基础材料,如陶器、陶盆、陶碗、陶壶等。
2. 陶瓷轮制作法陶瓷轮制作法是一种常用的陶瓷制作方法。
它适用于制作各种图案、纹路和花纹的陶瓷制品。
这种方法利用陶瓷轮旋转制造陶瓷制品。
制作过程中需要手动控制陶瓷轮的旋转速度和方向。
3. 手工雕刻制作法手工雕刻制作法是一种手工制作陶瓷制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作有各种复杂形状和图案的陶瓷制品。
工艺师需要用刀子、刷子等工具手工雕刻出制品的各种细节。
4. 陶瓷磨制作法陶瓷磨制作法是一种常用的制作高品质陶瓷制品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磨具和水将陶瓷制品的表面磨光使其具有高度的光泽和质感。
5. 模压法模压法是一种常用的工业陶瓷加工方法。
它适用于批量制作陶瓷制品。
这种方法利用模具将陶瓷制品的形状压制成所需形状,然后通过烧制、磨光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制成陶瓷制品。
6. 浇注法浇注法是一种制造大型陶瓷制品如陶瓷壁炉、陶瓷花瓶等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液态陶瓷浇入铸模中并使其凝固形成所需的形状。
7. 吹制法吹制法也是一种制造大型陶瓷制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加热融化的陶瓷吹入模具中,然后用工具修整成所需的形状。
8. 喷涂法喷涂法是一种制造陶瓷制品表面涂层的方法,可以在表面形成各种颜色和图案。
这种方法使用喷涂设备将颜料均匀地喷涂到陶瓷制品表面上,并通过烧制使其固化。
9. 烧结法烧结法是一种将陶瓷制品进行高温烧制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陶瓷制品具有高度的耐热性和抗化学腐蚀性。
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艺过程,是制造高品质陶瓷制品的重要环节。
(完整版)陶艺成型技法
![(完整版)陶艺成型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99701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1.png)
陶艺的成型技法纲要:精巧的陶艺离不开手艺人熟练的手法和别开生面的创意,本文就将介绍四种基本的陶艺的成型技法。
重点词: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本学期很快乐选中《走进考古学》这门课,上了一学期的课,映像最深的仍是去历史学院“玩泥巴” 。
第一次进文科的实验室,固然做出来的东西很丑,但心里仍是有些小激动的。
因此我就打算以“陶艺的成型技法” 作为这个课的报告。
陶艺成型是陶瓷形体形成的一种工艺过程,陶瓷造型丰富多样,不一样造型的器皿其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尽同样。
在陶艺制作中,较为常有的成型工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等。
这些陶瓷成型工艺自成一格,各具工艺成型特点。
接下来就是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制作技法以及各样成型技法的特点。
一、泥条盘筑成型1.简介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采纳此方法成型。
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平均的圆条,在依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回旋筑造成型的一种技巧。
2.方法1)先把泥条搓好,保持泥条粗细平均。
2)把泥条连结在一块预先做好的器底泥片上,并用手指在里面把它压紧。
3)依据造型再一层一层盘高,注意胚体里面抹平,以使泥条之间连结更紧。
3. 注意事项1)每层泥条之间要按抹结实,不然会因烧制而开裂。
2)作品盘筑到必定高度后,如遇底面未干,造成重心不稳、作品变形或倾斜等问题,应立刻停止盘筑,先将正在盘筑的上面接口用塑料布扎紧,保持接口的湿润,干燥一段时间,待底面有必定强度后再持续盘筑。
3)较大作品的泥条盘筑简单产生中心不稳和向外倾斜的问题,在盘筑外形的同时需要在作品内从下至上盘筑泥撑,泥撑能使外形保持均衡。
4)每层泥条的干湿度要平均,不然会因缩短不一致而开裂。
5)泥条较干,可用毛笔把接头泥涂于泥条与泥条之间,以加强黏度。
4.特点泥条盘筑成型的自由度和任意性较强,在陶艺形体造型中的宽容度较大,便于塑造比较复杂的形体。
陶艺制作过程
![陶艺制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8dee22af45b307e87197ec.png)
陶艺制作过程(转)2008-10-07 21:21陶艺制作过程(转)[ 2007-12-14 9:41:00 | By: xuemei1213 ]1、练土。
把刚买回来的陶土取出2-3公斤,把它不断地搓揉,直到搓成菊花状的样子,然后把陶土往桌面上摔到平滑为止。
这样是防止买回来的陶土硬度不一、有空隙、气泡等,而没“练”过的陶土在干燥或烧成的过程中会容易发生龟裂。
2、准备好一桶水和拉坯机。
把练好的土沾上水,放在拉坯机的中心。
3、练好的陶土放入桶中浸一下,以便开始制作方便。
4、用双手手掌鼓起部分压住土块,使土块跟拉坯机粘紧。
5、用水沾手,手掌抱住土块,打开拉坯机的开关,等机器转动以后,往上轻轻用力拉。
大概每转一圈,就上升一点高度。
然后重复压的动作,再向上拉、再压,反复几次。
6、定中心。
右手食指和拇指并拢,左手拇指伸出,顶着右手的食指跟拇指。
双手手掌保持抱着土块。
7、开洞。
用双手拇指朝中心插。
8、把手伸进洞里,拇指顶着,用四只手指的力向上拉,9、需要缩小的部分就用手掌虎口部分像握着般修改。
10、按照自己需要的形状进行拉、修,完成。
泥条盘制法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
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
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手筑",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
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
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
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护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另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https://img.taocdn.com/s3/m/2b32ac3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4.png)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1、泥板成型法:泥板成型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泥塑成型的特点是能够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创作痕迹,造型也不用考虑翻模对造型的影响,比较随意,具有较强的原始艺术表现力,与雕塑有异曲同工之感。
2、拉坯成型法:拉坯是利用旋转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再拉坯机上将泥团拉成各种形状的成型方法。
拉坯成型简单易学,造型丰富,是现代陶艺极为普遍的成型方法。
它体现了作者对泥料性质、成型技法以及对艺术形态的掌握程度,是艺术设计能力的几种体现。
3、手捏(雕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河南、河北地区瓷窑捏塑小玩具也惹人喜爱,以白釉黑釉者较多,如动物中的长脖子高头小羊、卷毛张口坐狮,形象生动有力而不觉夸张。
4、泥塑成型:利用泥塑的方法进行陶艺成型,由于整个造型是实心的,所以也叫做实泥成型。
泥塑成型的特点是能够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创作痕迹,造型也不用考虑翻模对造型的影响,比较随意,具有较强的原始艺术表现力,与雕塑有异曲同工之感。
5、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
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
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
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碰撞。
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陶艺的制作的七种方法
![陶艺的制作的七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6159e6c8d376eeaeaa316a.png)
陶艺的制作的七种方法包括:⑴捏塑成型法——用挤、压、抹的方法,归纳起来,用手直接对泥料进行揉、搓、捏、挤、压、抹等最原始、最纯朴的操作,并加以简单的辅助工具,使泥料成型的方法就叫作捏塑成型法。
捏塑成型法在陶艺制作中广泛运用,不同比例大小的陶艺作品都可以通过捏塑成型的方法来制作。
⑵泥条成型法——是一项需要精确、技能和时间的艺术形式,也是一门非常古老原始及世界广为运用的陶艺技法。
从我国现已出土的原始陶器中,仔细观察能够发现有泥条成型的痕迹。
泥条成型的壶、罐和雕塑能在博物馆内见到。
②泥条成型法较为常见的是盘筑..,就是将泥条一圈一圈能过围绕、粘接而构筑成形体,后再进行整修、刮划、打磨等艺术加工,使泥条痕迹不易表露。
除了盘筑外,还可以有些较为现代和个人化的表现,如泥条竖立成型、泥条编织成型等。
③搓泥条的方法:双手将泥块捏成粗条,然后反粗泥条压在桌上前后滚动,并向两边用力拉伸,最后搓成一根粗细均匀的泥条。
⑶泥板成型法——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塑造作品的方式,传统也称为镶器成型。
制作时利用湿泥的柔软特点,可以随意扭曲、挤压塑造造型;利用干泥的坚硬特点,也可以进行泥板拼贴、粘接来造型。
在黏结中要求使用的的泥板保持干湿度的一致。
⑷拉坯成型法——拉坯成型是陶艺造型的又一种方法,它是借助于陶车转盘的快速转动来进行手工拉制坯体造型,同时它也是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成型方法,但是拉坯需手、脑及全身配合默契,高度协调的手工造型方法,要求具有一定技艺,需在多次练习中慢慢掌握拉坯造型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通过反复练习,熟而生巧才能完成造型创作。
⑸模具成型法——①压坯成型法——指将干粉或湿泥放入模具中,用机器压出造型的方法,可以分为干粉压坯成型和湿泥压坯成型。
有些志砖就是干粉压制成型的,而有些杯子或盘子是由湿泥压制成型的。
②印坯成型法——把模具分成若干片,把擀好的泥片分别粘在石膏模具上,然后进行黏结组合。
印坯成型和注浆成型原理一样,通过石膏模具吸收水分成型。
现代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现代陶瓷制作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1791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a.png)
现代陶瓷制作工艺流程一、原料准备陶瓷制作的第一步是准备原料。
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等。
这些原料经过筛选、破碎、混合等处理,以获得均匀、适宜的颗粒大小和化学成分。
二、成型成型是陶瓷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见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注塑成型、挤压成型等。
手工成型主要是由熟练的工匠通过手工捏塑、轮盘成型等方式,将原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注塑成型则是将原料压入金属模具中,通过注塑机的作用,使原料呈现出所需的形状。
挤压成型则是通过将原料放入挤压机中,在模具的作用下,将原料挤压成所需的形状。
三、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制品中的水分,使制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通常采用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方法。
自然干燥是将制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让其自然蒸发水分。
人工干燥则是利用烘干设备,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加速制品的干燥过程。
四、装饰装饰是陶瓷制品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加其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常见的装饰方式有釉上彩绘、贴花、雕刻等。
釉上彩绘是在制品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的釉料,然后在釉料上进行彩绘。
贴花则是将特制的花纸贴在制品表面,经过烧制后,花纸融入釉中,形成装饰图案。
雕刻则是用刀具或工具在制品表面进行雕刻,刻出各种图案和纹饰。
五、烧制烧制是陶瓷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烧制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处理,使制品表面形成致密的釉层,提高制品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见的烧制方式有釉下装饰烧制、干式烧制等。
釉下装饰烧制是将经过装饰的制品放入窑中,经过一系列的烧制过程,使釉料与制品表面融合,形成坚固的釉层。
干式烧制则是将制品直接放入高温炉中,经过高温处理,使制品表面形成硬化层。
六、检验制作完成后,需要对陶瓷制品进行检验。
主要检验制品的外观质量、尺寸精度、装饰效果等。
通过检验,可以确保制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七、包装和销售最后一步是对制品进行包装和销售。
根据制品的尺寸和形状,选择适当的包装方式,以保护制品不受损坏。
随后,将包装好的陶瓷制品运送到销售渠道,供消费者购买和使用。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c47f2cccbff121dd36836e.png)
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1、泥条盘制方法无论是黄河流域的彩陶还是尼罗河边的陶罐,泥条盘制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陶瓷造型方法之一。
就是把泥搓成长条,再圈积成型。
此法是制陶的技法中最为古老的方法。
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已经大量使用盘制泥条的方法成型。
日本的绳纹古陶也是利用泥条盘制的方法成型。
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
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
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手筑”(Handbuilding),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
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
搓泥条:方法一:1.取一块稍湿的陶土,大小为刚刚容于两手之中为宜。
两手交互前后滑动,手掌靠近的小指部分一面勒紧粘土,一面捻出使其向下延伸。
2.揉搓的过程中,感觉双手的手掌稍稍向内倾斜,而用力靠近小指,轻轻用力尽量少摆动。
方法二:1.取一团泥,先由粗捏至长条的形状,放在案板上。
2.双手五指岔开,手指和泥成45度,用力均匀轻轻前后滚动,由掌心到指尖反复地操作。
3.随着泥条的伸长由粗变细,双手逐渐向两侧移动。
4.搓泥条的过程中,有时用力不匀把泥条压扁,可以将压扁的泥条拧成麻花状,继续在案上搓动,即可复原。
盘制方法: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
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狂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另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
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按顺序一环一环盘筑,叫做单环盘制;还可以多根泥条首尾相接,逐层盘筑,称为连续盘制。
陶艺的制作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陶艺的制作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33a093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a.png)
陶艺的制作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问题解答:陶艺的制作方法有5种,分别是泥条盘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印模(印坯)成型法、拉坯成型法、泥浆铸件成型法。
制作方法:1、泥条盘筑成型法①取一块过量的泥料,用双手天然捏紧、转变,使其成圆棒状。
②将圆泥棒横放在任务台上,用手指平均地搓动,边滚边搓,左右手指走动,从粗到细. ·天然、平缓地搓泥条,依据需求搓成粗细一致、大小平均的泥条。
③将泥条放在转盘上做一底部,然后将泥条边转边接边压紧,边转变转盘,顺次加高,最终做成本人需求的造型。
④每添加了一层需求表里压平、压密、压匀以免枯燥时开裂。
⑤可用泥拍、手拍和手拉转变调整造型,可用保存泥条盘筑的原始手迹结果。
2、手捏(雕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根本、最简略的办法之一,也是初学陶艺者体验泥性一泥的厚薄、软硬、干湿水平最根本的演习,可以不必东西,光用手捏,有较大的自在度,只需求用手把泥团捏成你本人想要造型的外形即可,这也是最陈旧的制陶办法之一。
还可用雕塑刀等东西做成雕像,在泥半干时将雕像挖空。
3、泥板成型法泥板成型就是将泥块经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滚泥板时,应把泥块放在两块布中心进行,从泥块的中间向周围分散(转变布块),留意泥的厚度,要契合所做陶艺作品的需求。
制作时要应用泥的柔嫩性,可以像用布一样成型,而应用泥板的坚固特点时又可把它当成木板一样来成型。
泥板成型使用局限很广,从平面到立体,都可以进行造型转变,可应用泥板湿软时进行弯曲、卷合,制作成天然、美好的造型,也可应用泥板半干时制作挺直的器物。
4、印模(印坯)成型法印模(印坯)成型法是应用石膏模具来进行成型的一种办法。
自古以来。
此法就普遍地运用在陶瓷出产中,普遍我们运用的是石膏模具,母模可以用石膏或陶泥制作成型,然后依据造型翻成若干块模具,待模具枯燥后,即可印制坯体,印模成型。
印模时要用力平均,压紧,才干把造型完好的印制出来对造型复杂的作品,要分模印制,然后再组成,在接口处要用泥浆粘接好,坯体脱模后有残损的要修补,多余的要刮失落。
陶艺制作的步骤与方法
![陶艺制作的步骤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07b0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a.png)
陶艺制作的步骤与方法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那么,关于陶艺的制作,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陶艺制作的步骤与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的制作步骤1、练土。
把刚买回来的陶土取出2-3公斤,把它不断地搓揉,直到搓成菊花状的样子,然后把陶土往桌面上摔到平滑为止。
这样是防止买回来的陶土硬度不一、有空隙、气泡等,而没“练”过的陶土在干燥或烧成的过程中会容易发生龟裂。
2、准备好一桶水和拉坯机。
把练好的土沾上水,放在拉坯机的中心。
3、练好的陶土放入桶中浸一下,以便开始制作方便。
4、用双手手掌鼓起部分压住土块,使土块跟拉坯机粘紧。
5、用水沾手,手掌抱住土块,打开拉坯机的开关,等机器转动以后,往上轻轻用力拉。
大概每转一圈,就上升一点高度。
然后重复压的动作,再向上拉、再压,反复几次。
6、定中心。
右手食指和拇指并拢,左手拇指伸出,顶着右手的食指跟拇指。
双手手掌保持抱着土块。
7、开洞。
用双手拇指朝中心插。
8、把手伸进洞里,拇指顶着,用四只手指的力向上拉9、需要缩小的部分就用手掌虎口部分像握着般修改。
10、按照自己需要的形状进行拉、修,完成。
泥条盘制法泥条盘制的方法应该说是陶艺成型的技法之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它几乎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
古人创造出在辘轳上拉坯以前,泥条盘筑法可以制作较大型的器物,比如大缸、罐子等,现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原始部落依然保留这种方法制作日常陶器。
国外常常将泥条盘筑和手捏成型一并通称为"手筑",指不借助任何工具纯粹用手制作。
现代陶艺家之所以喜欢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由于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另一方面是他们更倾向于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
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
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护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另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板成型法
泥板成型法
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 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运用广泛,变化丰富。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 作的。有人形象的称之为“粘土木工”。
泥板成型的器物可随陶土的湿度加以变化。比较湿软泥板可以扭曲、卷和等 方法自由变化,随意造型;稍干的泥板可以镇粘制作成比较挺直的器物。泥板的 厚度随器物制作大小而定,但应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匀。
搓两个泥条当牙齿。并衔接在鼻子下面两侧 适当进行整理,作品完成
《寒塘荷叶》
综合成型法
练泥法
菊花形、羊头形揉泥法
我们在制作陶艺作品之前,必须经过揉泥这道工序,因为揉泥可以令粘土致密,不仅增加粘土的柔韧性和可塑性,降低收缩率,还会直接影 响陶艺的烧成率与收缩率。如果揉泥的方法不恰当,令泥团中有空隙、气泡,不仅收缩率增加,而且烧成时表面会鼓起气泡,甚至会炸裂。揉泥 的过程主要是把不同干湿度的粘土揉匀,令粘土干湿适度,如果粘土太硬,在揉压的时候需要加水。反之则需要脱水。揉泥的意义就好像做面点 之前要揉面一样。
揉泥的方法一般有两种:菊花形揉泥法和羊头形揉泥法。
菊花形揉泥法:
1.先取一块粘土,双手合拍成泥团,视其干湿度决定要不要加水以及加水的分量。
2.左手扶住泥团作为支点,右手有节奏地操压泥2.左手扶住泥团作为支点, 右手有节奏地操压泥团,并不断旋转。团,并不断旋转。
3.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泥团重复动作50-60次为宜。在揉搓、旋转的过程中 泥团呈现菊花花瓣的形状故称为“菊花形操泥法”。最后揉成锥形泥团。
用泥板成形法制作时,可根据作品的大小确定泥板的厚度。一般大的作品所用的泥板厚一点,以免泥板的支撑力不够。
作品案例
1、用碾辊或木搭子制成泥板,裁好作底;
2、再取一泥块制成泥板,根据需要裁好;
3、把裁好的泥板围在底上,并与底部粘连;
4、继续制泥板向上围,并注意粘连;
5、整理完成。
《花器》
制泥板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滚压法:
先在陶土下垫一块布,用手掌将粘土丘扁。然后在粘土的两端各放置一根和所需泥板厚度等厚的木条,用擀面棍前后滚压,直至压到和木 条厚度相同为止。适于制作较大面积的泥板。
拍打法:1.拍片法是制作紫砂壶常用的方法,先将粘土放在泥案上,用泥拍的背部从粘土的中间向四周拍打。 2.而后将粘土小心翻转过来。
6、以泥条法完成的作品。
1、先将泥条搓好,,保持泥条粗细均匀;
2、用泥板做个罐底,并在泥板的边缘涂上泥浆;
3、将泥条一层层的盘上去,并用手将泥条的间隙压紧;
4、盘好罐口,再做一个罐的提手;
5、盘到需要的饿高度时收口;
6、以泥条法完成的作品。
泥条盘筑法步骤作品案例
1、搓一泥球并均匀地压成约0.5厘米厚(根据作品大小)的泥片作底;
陶艺小挂件
1、用泥条在一块布上围做一个圆圈;
2、在泥圈里,用泥条和泥球摆放出图案来;
3、在图案的空余的部分、用泥球填满; 4、利用泥条和泥球上多余的泥,进行涂抹,使它们连接起来;
5、细致地涂抹,使泥板可以平整;
6、最后,将泥板翻身过来,一个杯垫就完成了。
可爱的小杯垫
垃圾桶 :
雕塑成型法
羊头形揉泥法:
1.将所取的泥块拍打成长形,使泥团的长度可以容纳双手的操压。
2. 双手握住泥团的两头均匀地揉压,使泥团滚动起来。重复同样 的动作大约30-40次即可。
3. 在操压的过程中,泥团呈现羊头的形状,泥团的 两端正好是牛角。最后将泥团揉成椭圆形。
/Disp.Aspx?ID=4215&ClassID=359
1.将揉好无气泡的粘土用泥拍打成长方体。
2.按设计用线弓割出大体形状。
3.拿起坯体,用刮刀从底部挖去多余粘土。
4.仔细雕塑外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将泥分成两大部分图1
将两部分做成圆团状, 并衔接在一起
用小泥球做眼睛,搓一个泥条 做鼻子,并衔接好
用粗泥条做四腿,同时注意每步 都应在衔接时用泥桨粘贴
用泥片做两个大耳朵,贴在头部两侧
4、将羊脚粘到羊的腹部上;
5、将作好的羊头装到羊的身体上;
6、完成后的羊。
捏塑法之小泥片叠加法
1、用手指捏出小泥片相叠做底,并将朝上一面抹平
2、将小泥片相叠围筑,并将内壁抹平;
3、继续将小泥片相叠围筑;
4、小泥片相叠围筑到所需高度,并注意外壁小泥片相叠的花纹;
5、整理完成。
2、再取一泥块压成泥板;
3、用刀裁切成条;
4、搓成泥条(也可以直接用裁的方形泥条);
5、在作底的泥片上盘筑;
6、边盘筑边把内侧抹平粘牢;
7、继续盘筑,直到需要的高度,装饰完成。
6、完成后的羊。
1、先盘好羊的身体;
2、身体盘到一定程度时,进行收口,并盘制颈部;
3、用泥条盘四只脚;
陶艺工具:
泥条成型法
通常泥条成型的作品的做法又有两种。一是泥条盘制成型时,尽量保留泥条捏 压的原始形态和起伏关系,着眼与表现泥条的原始粗护和其丰富的肌理变化之美; 另外就是盘制起型后,修整作品使之光整。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按顺序 一环一环盘筑,叫做单环盘制;还可以多根泥条首尾相接,逐层盘筑,称为连续 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