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试题汇编 D1水循环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水循环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水循环专题练习题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太湖是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面积约为2 400 km2, 平均水深为L 9 m,与太湖相连的河道有100多条。
近年来通过加固大堤、扩大排水泄洪通道、修建水闸等工程使太湖流域的水患得到治理,水环境明显改善。
下图为2017~2019年太湖水量收支各项的时间序列图。
据此完成1〜3题。
一|入湖河水流量eQ出湖河水流量1.太湖蓄水量的变化等于()A. I + E—P — QC. Q + E—P — I2.对太湖水量平衡起主要作用的是(A.河流输送C.湖面降水3.通过系列工程措施的整治,太湖(人.枯水期水位下降明显C.水量收支出现不平衡T-P降水量口E蒸发水量B. I+P — E — Q D. P + Q — I—E )B.湖面蒸发D.流域蒸发)B.逐渐演变为咸水湖D.汛期水位下降明显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
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
据此完成4、5题。
(A)4.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 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C.水质较差为了研究陕北地区季节性冻土坡面与未冻土坡面受雨水侵蚀出现的产沙强度情况差异,某研究小组模拟相同降雨强度(L 2 mm - min —)持续60分钟的降水8 .季节性冻土坡面10〜20分钟阶段产沙强度迅速上升的原因可能是()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D.②④A. 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 5. D.储量较少6.季节性冻土最大深度主要取决于() A. 土壤孔隙度 B. 土壤厚度 C.地表起伏D.地表温度7. 未冻土坡面前25分钟产沙强度增长微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降水强度小 8.坡面径流小 C. 地下径流小D.雨水下渗小对比实验,深泓点是指河流断面的最深处,其海拔变化能反映河床的冲淤情况。
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 水循环(含解析)(1)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水循环33.[2014·安徽卷] 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
图11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读图完成第33题。
图1133.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 )A.Q4、Q1、Q3、Q2B.Q3、Q4、Q2、Q1C.Q3、Q1、Q2、Q4D.Q2、Q3、Q1、Q433.C [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热量平衡和大气受热状况的相关知识。
蒸发量最大的是副热带海区,故Q2为蒸发耗热量,可排除A、D项。
辐射和蒸发除在低纬海区外应该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Q1为辐射收支差额。
3.[2014·福建卷] 图2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平方千米)。
读图回答3~4题。
图2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3.A [解析] 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南部、东南部冰川面积大大缩小,而东部、偏北部冰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使得偏南部流域冰川融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故A项正确。
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作用导致,故B、C、D项错误。
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4.C [解析]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冰川面积减小,河流的流量将减少,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故C 项正确。
冰川面积减小,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缩小,故A、B、D 项错误。
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高三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蒸发量指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气中的量。
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太阳辐射越强蒸发量越大。
读“北京市1960—2010年蒸发量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北京市近50年来蒸发量变化特点是①增加②减少③城区比郊区大④郊区比城区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读图,根据图例分析曲线变化,近50年来,蒸发量在减少,但城区蒸发量比郊区蒸发量大,B对。
A、C、D错。
【2】北京城区蒸发量变化的原因是A.全球变暖B.湿度减小C.雾霾增多D.风速增大【答案】C【解析】近50年来,北京城区的蒸发量是波状减少,根据材料中影响蒸发量的因素分析,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蒸发量越大,所以A、B、D错。
雾霾增多,大气透明度差,太阳辐射减弱,所以蒸发量减少,C对。
【3】上述研究可运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A.数字地球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技术【答案】B【解析】数字地球是将各种信息用数据,实现网络上传输、共享,不是处理分析研究,A错。
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数据,可用来研究,B对。
GPS主要功能是导航、定位,不能用来分析、研究,C错。
RS是遥感,不能分析、研究,D错。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影响蒸发量的因素,地理信息技术。
2.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环节①的异常是城市内涝原因之一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纬度地带性规律形成的基础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答案】AC【解析】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环节①表示大气降水,降水量异常偏大,是城市内涝原因之一,A对。
环节②是地表径流,陆地自然带纬度地带性规律形成的基础是热量,不是地表径流,B错。
环节③代表蒸发,海水蒸发量多,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升高,C对。
高考地理《水循环》专题复习检测卷(含答案)
高考地理《水循环》专题复习检测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有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2.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B.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C.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有关欧洲西部河流特征正确的是()A.河流众多,河网较密B.水量较小,流程较短C.各河之间,没有运河相连D.水流湍急,向北奔流4.若此图代表海陆间循环,则()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B.乙处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C.③代表径流输送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5.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湖是()A.里海B.咸海C.死海D.黑海6.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其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关系是()A.河水补给地下水B.河水与地下水无关C.地下水补给河水D.河水与地下水互补7.人工增雨可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若在祁连山农耕区实施人工增雨,最应选择()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反映的水循环环节有()①蒸发②降水③径流④水汽输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下列地理现象,属于水循环中陆地内陆循环的是()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初冬和初春的凌汛B.夏季,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C.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断裂成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D.夏秋季节,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10.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是中亚水量最大的内陆河。
阿姆河每年都有春汛,该时段其主要补给水源是()A.雨水B.湖泊水C.积雪融水D.地下水11.不同地区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具有明显差异。
下列流域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分配较均匀的是()A.莱茵河B.恒河C.尼罗河D.塔里木河12.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点是()A.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B.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C.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小D.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13.我国某河流源于高山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1节 水循环(含答案)
3.1 水循环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1.能够通过示意图,说明不同类型水循环的过程2.理解影响水循环不同环节的主要因素,并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3.理解并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知识点01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一)海陆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
2,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
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部分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在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
这种海陆间循环又称为大循环。
3,通过这种循环,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二)陆地内循环1,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落在陆地上。
陆地内循环运动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三)海上内循环1,海上内循环就是海洋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知识拓展】1,水有三种形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和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体就是水存在的形式,主要有海洋水、大气水和陆地水。
其中海洋水是主体。
陆地水还可分为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等,其中冰川水是陆地水体的主体。
3,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有光照、气温、风速、湿度、水域面积、植被覆盖率等;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有地面性质、坡度、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等;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水汽、降温条件、凝结核等;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有气候、流域面积、植被、地质条件、蒸发、人类活动等。
【知识拓展】河流补给【知识拓展】河流的水文特征【即学即练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含答案)
3.1水循环考点基础练考点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A.径流 B.下渗 C.降水 D.植物蒸腾2.对图中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a-b-c-d各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B.b环节为陆地内流区提供大量水汽C.c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D.c环节降水总量比e环节大【答案】1.C 2.C【解析】1.从图示可知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分别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根据已学知识可知三类水循环均有蒸发、降水环节,C对,排除ABD。
故选C。
2.a环节是蒸发,b是水汽输送,c、e是降水,d是下渗。
地球的各个圈层主要有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地壳、地幔、地核。
a-b-c-d各环节仅仅联系了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但其中岩石圈只是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所以a-b-c-d各环节并没有联系下地幔和地核,A说法错误;b环节为陆地外流区(降水)提供了大量水汽,B说法错误;c(降水)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C说法正确;海洋蒸发的水分,只有一少部分通过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绝大部分在海洋上空凝结后形成降水,所以c环节的降水总量远比e环节小,D说法错误。
故选C。
如果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①一降水 B.②一蒸发C.③一水汽输送 D.④一地表径流4.南水北调影响图中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A.①B.②C.③D.④【答案】3.A4.B【解析】该题以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为材料,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3.由材料可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可得,①代表降水,②代表地表径流,③代表蒸发,④代表水汽输送。
因此,BCD项错误,A项正确。
故选A。
4.由已学知识可知,南水北调,对应影响主要为地表径流,据图可知:①代表降水,②代表地表径流,③代表蒸发,④代表水汽输送,因此对应②,ACD错误,B项正确。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1节 水循环练习(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2.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1.D2.B3.C【解析】根据图示的因果联系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降水、下渗、蒸发、污水,故1题选D。
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完善自然界水循环,故2题选B。
对浅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会导致河川径流量减小,减少河流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自净能力会降低,对城市河流下游地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故3题选C。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4—5题。
4.【水循环】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5.【水循环环节】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4.B5.B【解析】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项错误。
【高考地理】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水循环docx
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水循环(2023·全国甲卷)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①①①为湖泊,其中①①①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
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①①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①①①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2.判断①①①南侧谷地是()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3.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D.褶皱凹陷【答案】1.D 2.B 3.A【解析】1.由材料信息可知,与①①①湖泊相连的河流为入湖河流,河流注入湖泊,带来的盐分不断在湖泊累积;湖泊没有河流流出,盐分无法排出;湖泊位于地中海沿岸,纬度较低,蒸发量较大,盐度较高,为咸水湖,A、B错误。
该地位于地中海北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湖水蒸发强烈,D正确。
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读湖泊所在地的土壤、地质情况,湖水下渗情况无法判断,C错误。
故选D。
2.结合①湖及其所属水系可推测,原先①①①湖泊及其水系为南部河流的上游河段,由于南侧地区形成新的分水岭,湖泊南部河道发生流向改变,后因无水流汇入,造成断流,故B正确;如果是狭长湖盆,堆积物应该比较细小,而①①①南侧高地上谷底存在卵石堆积,A错误;如果是冰川或泥石流,则堆积物应该大小不一,杂乱无章,故排除CD。
故选B。
3.由上题分析可知,MN一线形成新的分水岭,造成①①①湖泊南部河道改向,故该处应为断裂带,且MN 一线南部地势相对抬升,形成分水岭,北部相对沉降,积水成湖,A正确,B错误;如果发生褶皱,不会保持原有的水系形态完整,排除CD。
故选A。
(2023·海南卷)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训练题:水循环
2021届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水循环实验步骤:1.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
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2.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口,用橡皮筋扎紧,并把小石头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的塑料纸上压住。
3.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沙子变湿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大气的受热过程B.水循环C.大气的垂直分层D.热力环流2.自然界中导致该类地理现象产生的根本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水汽输送D.水的三态变化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3.①环节所代表的地理意义是A.植物蒸腾B.河湖水蒸发C.地表径流D.海水蒸发4.台风登陆属于其中哪个环节A.①B.②C.③D.④5.“南水北调”工程所影响的环节主要是A.①B.②C.③D.④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该湖的面积为69400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湖泊。
该湖区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湖水唯一出口是北岸的维多利亚尼罗河,在那里形成里本瀑布,排水量每秒达600立方米,兴建有欧文瀑布水坝。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关于欧文瀑布水坝工程建设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设水坝的最主要目的是发展交通和旅游B.水坝工程的最主要目的是形成水库发展养殖业C.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确保尼罗河免遭洪水威胁D.可以使水坝以下尼罗河河段的含沙量减少7.关于维多利亚湖的说法,最合理的是A.降低维多利亚尼罗河的年均水温B.湖区西侧降水较东侧多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D.湖区周围发展灌溉农业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
所以,大棚设计要尽力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A.下渗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9.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A.大棚内外温差B.棚内昼夜温差C.棚外风力大小D.棚顶倾斜角度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对废水进行收集、循环利用示意图。
水循环-高中地理-试题答案
3.1水循环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85分)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
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径流2.读图1和图2,下列关于该取水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2~6时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4~18时后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答案】1.D 2.D【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1获取淡水的过程中,取水管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径流,D正确;膜上的水滴是蒸发所致,膜上水滴滴落到集水器的过程为降水,所以取水管模拟的不是蒸发和降水环节,A、B错误;取水管模拟的过程与水汽输送环节无关,C错误。
故选D。
2.温度最高且膜上与膜下温差最大时最易获取淡水,读图可知,为13时左右时段,A、B错误。
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增强装置内部的地面辐射,不能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C错误,D正确。
故选D。
植被浅沟一般适用于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可以与雨水管网联合运行,其表面一般用草覆盖。
下图示意植被浅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植被浅沟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是()A.蒸发和蒸腾减弱B.地表径流增加C.地下径流减少D.下渗作用增强4.与传统管网排水系统相比,植被浅沟的主要优点有()①美化环境②地表排水量大③收集雨水④净化水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3.D 4.C【解析】3.植被浅沟与不透水面相比,有植被覆盖,可以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下渗作用,从而使得蒸发量和地下径流增强,A、B、C项错误,D项正确。
故选D。
4.据图可知,植被浅沟分布在地势低洼的地区,利于收集雨水,③正确;植被浅沟与传统管网排水系统相比,有植被覆盖其上,更加美观,利于美化环境,①正确;植被浅沟对下渗的水有一定净化作用,能够起到净化水质的功能,④正确;地表排水量大并不是植被浅沟的优点,②错误,所以,C正确,ABD项错误,本题选C。
2021高考地理最新专练—水循环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专练—水循环(2021·唐山一模)通过人工模仿自然界中干涠的河床,以形态各异的卵石为基调,并在其周围搭配种植各种乡土植物,以使景观形态和意境上表现出流水的效果,即为旱溪景观(下图),近年来,我国北方部分城市陆续推广建设旱溪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与人造水景相比,营造旱溪景观更利于()A.涵养雨水资源B.调节局地气候 C.缓解城市内涝 D.降低维护成本2.某学校要在校园内营造旱溪景观,应首先考虑()A.选配适合的植物 B.确定适宜的场地C.购置石块与卵石D.绘制景观施工图(2021·广东湛江一模)近30年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湖泊趋于萎缩。
研究表明,不同面积湖泊萎缩的主要影响因子间存在显著差异。
下表示意部分因子对该地区不同面积湖泊的影响程度。
据此完成3~5题。
影响程度/%因子类型小面积湖泊中面积湖泊大面积湖泊降水量35.4 34.1 0.7气温0.04 2.6 14.3潜在蒸散量 4.9 9.9 16.2原煤开采24.1 0.9 32.1有效灌溉面积31.2 38.5 29.1放牧强度 1.4 3.8 6.73.影响程度与湖泊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且具有直接成因关联的因子是A.气温B.潜在蒸散量C.有效灌溉面积 D.放牧强度4.从水循环角度,原煤开采导致该地区湖泊萎缩的关键环节是A.地表径流B.降水 C.蒸发 D.地下径流5.降水量对大面积湖泊的影响程度较低,主要因为大面积湖泊A.补给方式少 B.调蓄能力强C.集水面积大D.受人类干扰小(2021·福建泉州4月质检)近年来,受极端暴雨洪水等重大灾害袭击,许多城市加强雨洪管理和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建设,打造安全水系统,大大提高了城市应对灾害的韧性。
下图示意荷兰某城市的韧性水系统,据此完成6~7题。
6.最适宜借鉴并建设该韧性水系统的城市是()A. 重庆B. 兰州C. 拉萨D. 武汉7.在城市韧性水系统的功能区中()A.公园加快了城市的泄洪速度B.开放水域增加了洪水的蓄积量C.水广场增加了雨洪的蒸发量D.绿色屋顶加快了雨水汇流下渗8.(2021·河北保定市高三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专题四地球上的水01水循环
高中地理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三年分类汇编专题四地球上的水01水循环一、考试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二、思维导图三、知识清单知识点01____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1.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3.水循环的原因:(1)内因: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有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
(2)外因:(能量和动力来源)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4.水循环环节:知识点02____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____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1)水坝能对地表径流产生直接的影响:削峰补枯: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2)路面硬化/森林破坏/地表破坏的影响:①降雨后短时间增加地表径流;②长期看,蒸发量和下渗量都减少;③气候趋向干旱,生态趋向恶化;(3)城市铺设渗水砖、增加绿化的影响: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长江流域多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长江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②长江下游地势低平,易造成排水不畅。
(2)人为原因:①长江上游流域植被遭到破坏,水的下渗作用减少,河流流量增大;②长江中游地区围湖造田活动频发,降低了河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排洪能力。
特别提醒:人类影响较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通过跨流域调水与修建水库)。
知识点03____水循环的意义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④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⑤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⑥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四、夯实基础知识点01____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1. 下沉式绿地是低于周围地面的绿地,通过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目的。
2022届新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水循环含答案
2022新高考地理专题训练:水循环一、选择题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下图为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城市内涝原因是( )①a过大②b变小③c增大④d受阻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能有效防御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①采用透水砖②加强雨水回灌③保护天然池塘、河道④扩大绿地面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青岛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海水淡化”的模拟实验(左图),右图示意当日透明水箱内外气温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左图获取淡水过程中,主要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①蒸发②降水③水汽输送④径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A.0时左右B.6时左右C.12时左右D.18时左右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B.e→f→h→dC.c→a→b→dD.d→a→b→c6.水循环中的(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输送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7~8题。
7.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①B.②C.③D.④8.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使海平面上升B.使水呈三态变化C.加速冰川融化D.不断更新陆地水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10.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取水——保护水源地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高三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A.出租房屋增加收入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C.增加自住房面积D.吸引外来人口定居【答案】A【解析】图中显示,该地的“握手楼”楼房密度很大,其主要的、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出租“握手留”增加收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经商,房屋出租市场广阔。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记住环境较差,但却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产生问题。
2.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社会水循环。
下图为社会水循环概念框架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自然水系统、外部再利用、废水处理和给水处理,其中乙环节应为 ()。
A.给水处理B.外部再利用C.废水处理D.自然水系统【答案】C【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将四个选项尝试填入图中分析验证,可以发现“废水收集”之后必然是“废水处理”,不然无法循环再利用。
3.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小题。
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因是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答案】B【解析】根据图表分析,2000-2010年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小,而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水,该河流作为本区域主要的水源,由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河水灌溉,导致水体面积减少,所以选B。
【考点】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4.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答案】A【解析】如为海陆间水循环,H为海洋、G为陆地,①代表降水,补充地表淡水,A正确;②为地表径流,为水体形成基础;③为海水蒸发,使海水盐度上升;④为水汽输送,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所以选A项。
【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答案】B【解析】①为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A错;②为西风漂流,B正确;③为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C错;④为南赤道暖流,D错。
【考点】水循环过程;洋流模式图判读2.读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正确的是()A.由西南向东北递减B.南部降水变率小C.北部降水变率大D.西南部降水最多,变化最大【答案】D【解析】从等降水量线数值分析,西南部数值最大,表明西南部降水最多;等降水量线分布最密集,表明降水的变化最大。
故选D。
【2】1963 年,图中湖泊面积2. 5万平方千米,到 2007年,该湖面积减小到2000平方千米,不足原来的1/10 。
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有()A.气候干旱,导致湖水下渗加剧B.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C.沙漠化加剧,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湖泊淤塞严重D.降水减少,流域面积减少【答案】B【解析】该区域1963年与2007年相比,气候变化不大,降水量变化不大;沙漠化不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大;而人口的增多,农业的发展,使引水灌溉量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使湖泊面积减小。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10月)D1水循环
D1 水循环【文综地理卷·20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C2 C4 D1 J3 M141.下图是南亚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乙甲南亚部分地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与斯里兰卡岛水系图材料:班加罗尔海拔700多米,气候四季宜人、干净整洁,是印度有名的“科学城”。
印度有400余所大专院校设置了计算机专业,在中学推出“计算机学习计划”,印度每年可培养约7万名软件技术人员。
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班加罗尔才吸引了国际软件公司的注意,经过30年的发展,微软、惠普、3M等世界知名企业都在这里设立了研发基地。
(1)判断图中所示季节,并说明图中丙气压中心的形成过程。
(6分)(2)根据材料,指出班加罗尔计算机软件业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
(8分)(3)根据斯里兰卡岛水系图和所学知识,描述该岛的河流水系特征。
(6分)(4)根据斯里兰卡岛水系图和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两地夏季降水量、冬季降水量和降总量差异。
(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南亚的气候、高科技产业、水文特征等知识【答案解析】41.( 26分)(1)(6分):夏季(2分)气温升高(2分)气流上升(2分)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丙位于印度西北部为一低压中心,应是亚洲低压,形成于夏季,其原因是陆地气温升高快、幅度大,气流上升,近地形成低压。
(2)(8分):气候宜人(2分)环境优美(2分)高校多(科研力量强,科技发达)(2分)劳动力素质高(2分)解析:班加罗尔计算机软件与迅速发展与其当地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以及当地众多的高等院校使得劳动力素质高有关。
(3)(6分): 流程短(2分)呈放射状(2分)流域小(2分)河网密度大(2分)解析:从图中看斯里兰卡岛的河流流程短、流域小(面积小),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河网密度大(4)(6分):夏季甲多于乙(2分)冬季乙多于甲(2分)总量甲多于乙(2分)解析:斯里兰卡岛位于南亚冬季盛行东北风乙地降水多雨甲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甲地降水多于乙地,夏季风带来水汽更多,甲地总降水量多雨乙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1 水循环【文综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201410)】D1 L537.下面左图为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该地沿海某流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1)判断图示水循环的类型,并说明与C海区的渔业资源丰富有关的水循环环节。
(6分)(2)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什么?(6分)(3)据右图分析该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与10年前相比,右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地下水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及该变化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12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水循环、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位变化及原因分析。
【答案解析】(1)海陆间循环。
地表径流。
(6分)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水循环在陆地与海洋之间进行,为海陆间水循环。
C海区的渔业资源主要受入海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形成的,与水循环地表径流密切相关。
(2)地面沉降(或地面建筑物倾斜、坍塌);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入侵。
(6分)解析: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沉、地下水水位下降,因B地靠近海洋,过度开采地下水也会造成海水入侵。
(3)河水补给地下水(2分)地下水水位变化:升高;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植被覆盖率提高、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对地下水回灌。
地理意义:有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
(10分)解析: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此时河水补给地下水。
与10年前相比,图中的地下水水位升高,其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气候逐步趋向湿润;人为原因:植被覆盖率提高、合理开采地下水、及时对地下水回灌。
地理意义主要为有利于地区自然环境的恢复,可以提供更多的水资。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
【文综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201410)】C4 D1 J1 M13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2分)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二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资料。
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L河流经三个国家,其入海水量近100%自B、C两国。
请分析原因并推测河流汛期出现的季节(16分)。
(2)枣椰树果实椰枣含糖率高,营养丰富,果实产量高;既可作粮食,又是制糖、酿酒的原料。
L河中下游流域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枣椰产区,根据其分布区位,推测枣椰的生长习性。
(6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河流汛期、气候特征、农业区位分析。
【答案解析】(1)(B、C两国位于河流上游)L河上游为山地高原,距离海洋近(3分),冬季受西风影响明显,降水量较大(3分);下游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3分),少支流汇入,水补给少(3分)。
每年春季(4~5月)为汛期(原因:冬春季节降水多、春季积雪融化补给河流)(4分)。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地位于西亚地区。
B、C两国位于河流上游,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冬春季节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同时春季冰雪融水较多,所以此时河流的流量最大;而L河中下游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强烈,同时少支流汇入,河水补给少,因此河流的入海水量近100%自B、C两国,河流的汛期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区降水和冰雪融水最大的春季。
(2)耐旱、耐碱、耐热、喜光、喜潮湿(答出四点得满分6分,三点得4分,二点得2分,一点不得分)。
解析:L河中下游流域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气温较高,土壤盐碱化比较严重,因此可以推断枣椰的生长习性为耐旱、耐碱、耐热、喜光、喜潮湿等。
【思路点拨】准确的区域定位及熟悉该地区气候特点及成因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文综地理卷·2015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0)】C2 D1下图为我国某地地下水埋藏深度年内变化柱状图,据图回答1~2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松嫩平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当该地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最大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江淮地区梅雨连绵B.黄河宁夏段出现凌汛现象C.东北平原降水较多D.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知识点】本题考查降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根据季节判定季节现象。
【答案解析】 1.D 2.C解析:1题,该地6月地下水埋藏最浅,据降水与地下水的关系,说明6月降水最多,7-8月地下水埋藏最深,这时降水最少,符合这种现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6月梅雨季节,7-8月伏旱天气,所以D正确。
2题,该地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最大时,是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梅雨是6月,已过,A 错误;夏季无凌汛,B错误;东北正值雨季,降水多,C正确;这时南极是极夜,不便于科考,D错误。
【思路点拨】降水多,地下水埋藏浅是解第1题关键,同时了解地区现象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判断。
凌汛必须结冰,科考选择极昼时最佳。
【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西柳州市、玉林市、贵港市、百色市高三10月联考(201410)】D1 L4 36.(22分)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南部,地势平坦,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l9世纪中期以后,这里逐步成为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该国拥有70多种矿产资源。
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克兰简图(图8)材料二:人们习惯将第聂伯河划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上第聂伯河是从河源至乌克兰境内的基辅,下第聂伯河是从基辅至河口。
第聂伯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70m3/s,年径流总量530亿m3,其中上第聂伯河占81%,下第聂伯河只占19%。
(1)分析第聂伯河径流总量主要来自上第聂伯河的原因。
(8分)(2)乌克兰黑土分布区是世界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阐述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
(6分)(3)第聂伯河的航运价值较高,试分析其原因。
(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河流水量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航运价值分析。
【答案解析】(1)①上第聂伯河流经地区地势低平,受西风影响大,降水量较多;(2分)下第聂伯河西部山地阻挡西风进入,降水少;(2分)②上第聂伯河(流经森林地区,)支流众多,汇水量大;(2分)下第聂伯河(流经草原地区,)支流少,汇水量少;(2分)③上第聂伯河地区气温降低,蒸发量较小;(2分)下第聂伯河地区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2分)(答案①必答,答案②、③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解析:河流径流量一般与降水,支流的多少,流域的大小,蒸发量等有关系,而此地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且支流多,蒸发弱导致水量较大。
(2)土地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风力侵蚀作用,黑土肥力下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土壤遭到污染和土壤板结;土壤盐碱化。
(任答两点,得6分)解析:过度开垦土地一般会产生侵蚀作用,肥力下降;用农药、化肥使土壤遭到污染和土壤板结;过度灌溉可能土壤盐碱化。
(3)地势平坦,水流平缓;(2分)降水较均匀、有湖泊凋节,径流较稳定;(2分)植被覆盖好,含沙量低,不易淤积;(2分)结冰期较短,通航时间长;(2分)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运输量大;(2分)连通黑海,可河海联运。
(2分)(任答叫点得8分)解析:航运价值一般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去分析,该地地势平坦,水流平缓;降水较均匀、有湖泊凋节,径流较稳定;植被覆盖好,含沙量低,不易淤积;结冰期较短,通航时间长;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运输量大;连通黑海,可河海联运等。
【思路点拨】河流径流量一般与降水,支流的多少,流域的大小,蒸发量等有关系,航运价值一般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去分析。
【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西柳州市、玉林市、贵港市、百色市高三10月联考(201410)】M2 D1读图4,回答10~11题。
10.我国主要入海河流年总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①河流沿岸大规模挖砂②修建水库数量增多③河流中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④连续干旱,河流水量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据图推断,近年来我国A.海啸破坏程度明显降低B.河流沿岸湿地的面积缩小C.河口附近海岸侵蚀后退D.滨海盐碱化趋势减弱【知识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解析】 10.B 11.C解析:10题,我国主要海河流年总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沿河挖砂关系不大,但与修建水库数量增多、河流中上游植被覆盖率提高有关。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而且从我国河流水量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并没有多大变化。
11题,海啸的破坏程度与海平面变化以及人海泥沙量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A错误;由于海平面上升,入海河水受阻,因此河流沿岸的湿地面积应该是扩大,B错误。
从图中可以判断出海平面是上升的,由于海平面上升,海岸必然后退,海岸的侵蚀也会随之后退,C正确;海平面上升,滨海盐碱化趋势应该加重,而不是减弱,D错误;【思路点拨】要把地理要素展开,分析其整体性是解本题的关键。
【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东省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0)】C4 J1 D1 M2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回答(20分)。
(4)A地区是(地形区具体名称);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及汛期分别是、。
(6分)(5)试说明B地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主要自然原因。
(6分)(6)A地区沙漠广布,与西亚北非地区的沙漠相比,类型和成因有何不同?(8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形区、河流补给类型及汛期、农业区位、气候类型及成因。
【答案解析】(4)塔里木盆地冰雪融水(或高山冰雪融水、冰川融水等)夏季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A为塔里木盆地。
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补给主要为冰雪融水(或高山冰雪融水、冰川融水等),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大,所以河流的汛期在气温最高的夏季。
(5)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或光热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2分)稳定的灌溉水源(2分)解析:本题主要从气候(热量、光照、温差)、土壤、水源等方面来分析。
(6)类型:A地区属于温带沙漠(2分)西亚北非属于热带沙漠成因:A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2分)西亚北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旱。
(2分)解析:塔里木盆地和西亚北非地区的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其气候类型不同造成的。
A地区是温带大陆气候,西亚北非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
A地区属于温带沙漠,是因为A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远离海洋,水汽不易到达;西亚北非属于热带沙漠,是因为西亚北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候干旱。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都是最基础的知识点,整体难度较小。
【文综地理卷·2015届广东省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0)】D1 M1读下图,回答9~11题9. 关于图中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自北向南流 B.均有凌汛现象C.均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夏季降水量较多10.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区域B.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C.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高原为主D.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草原为主11.关于两河流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河流航运价值高,沿途经济发达B.两河流均为世界古文明发源地,多名胜古迹C.甲河流所经地区地形平坦,为重要的农产区D.乙河流上建有世界上著名的水电站【知识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