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计算版讲解
抗浮参考资料验算
![抗浮参考资料验算](https://img.taocdn.com/s3/m/e101b814dd36a32d737581f6.png)
抗浮验算一、条件:地面标高H1=0.000m,顶板标高H1=0.000m,底板标高H3=-4.400m,设法水位标高Hw=-0.500m;地下室长度A=3900mm,宽度B=5200mm,底板悬挑宽度L=500mm,覆土厚度do=0.000mm,容重γ=18kN/m顶板厚度d1=180mm,底板厚度d2=300mm,挡土墙墙厚度d3=400,地下室层高h=4400mm。
梁、柱扣板厚后体积V=8m二、计算:1、水浮力Fw=|h3-hw|×10=|-4.400--0.500|×10=39.00 kN/m2、抗浮力:(1)、顶板自重:G1=d1×25=180×0.001×25=4.50 kN/m(2)、底板自重:G2=d2×25=300×0.001×25=7.50 kN/m(3)、覆土重量:Go=do×γ=0.000×18=0.00 kN/m(4)、悬挑部分土重量折算为面积重量:G3=L×(H3-H1)×2×(A+B)×γ/(A×B)=0.500×|-4.400-0.000|×2×(3.9+5.2)×18/(3.9×5.2)=35.54 kN/m(5)、挡土墙重量折算为面积重量:G5=L×h×2×(A+B)×γ/(A×B)=0.400×4.4×2×(3.9+5.2)×18/(3.9×5.2)=39.49 kN/m(6)、梁、柱重量折算为面积重量:G6=V×25/(A×B)=8×25/(3.9×5.2)=9.86 kN/m抗浮力=∑(Go+G1+G2+G3+G5+G6)=∑(0.00+4.50+7.50+35.54+39.49+9.86)=96.89kN/m根据《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W/F=96.89/39.00=2.48>1.05,满足要求。
抗浮计算——精选推荐
![抗浮计算——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cf8ebd1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d.png)
抗浮计算
抗浮设计水位埋深为7.2m (-7.2m)
超高建筑基础底埋深为14.5m(-14.5m)
车库防水底板底埋深11.6m(-11.6m)
基础及防水底板顶埋深11m(-11m)
稳定水位取埋深10.6m(-10.6m)
钢筋混凝土取25kN 水为10kN
一、按稳定水位计算抗浮力
1.超高建筑基础
水浮力为(14.5m-10.6m)×10=39kN
基础自重(14.5m-11m)×25=87.5kN
基础自重>水浮力
2.车库防水底板
水浮力(11.6m-10.6m)×10=10kN
自重(11.6m-11m)×25=15kN
自重>水浮力
按稳定水位计算基础自重可以对抗水浮力,靠自重抗浮
二、按抗浮设计水位计算
1.超高建筑基础
水浮力(14.5m-7.2m)×10=73kN
基础自重(14.5m-11m)×25=87.5kN
基础自重>水浮力
3.车库防水底板
水浮力(11.6m-7.2m)×10=44kN
自重(11.6m-11m)×25=15kN
44-15=29kN
自重<水浮力
靠自重出库防水地板不能抗浮
另框架结构每层自重经验值一般取15kN,所以车库防水板上部平均加盖两层建筑即可靠自重抗浮。
纯地库抗浮计算
![纯地库抗浮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d695fc5360cba1aa811da2d.png)
地下室抗浮计算一、基本条件:计算柱网bxh(m):8.4X8.4柱截面尺寸(m):0.6X0.6顶板梁截面尺寸(m):0.5X0.9底板面层厚度(m):0.1地下室层高(m): 3.7顶板覆土厚度(m): 1.2顶板厚度(m):0.4底板厚度(m):0.7单柱分担面积为(㎡):70.56抗浮设计水位自室外地面向下为(m):0.5二、水浮力计算:底板水浮力:f=(3.7+1.2+0.1+0.7-0.5)x10=50.00KN/㎡单柱底水浮力产生向上的荷载N W,K=70.56x50=3528KN三、单柱柱底结构恒载计算:1、地下水位以上顶板覆土自重:0.5x16x70.56=564.48KN2、地下水位以下顶板覆土自重:(1.2-0.5)x19x70.56=938.45KN3、顶板自重:0.4x25x70.56=705.60KN4、顶板处梁自重:0.5x(0.9-0.4)x25x[(8.4-0.6)+(8.4-0.6)]=97.50KN5、柱自重:0.6x0.6x25x(3.7-0.4)=29.70KN6、底板面层自重:0.1x24x70.56=169.34KN7、基础底板自重:0.7x25x70.56=1234.80KN结构恒载自重:GK=564.48+938.45+705.6+97.5+29.7+169.34+1234.8=3739.87KNG K/1.05=3739.87/1.05=3561.78KN四、抗浮验算:单柱柱底力标准值N K(为正值需要抗浮设计,为负值不需要抗浮设计):N K=N W,K-(GK/1.05)=3528-3561.78=-33.78KN (GK/1.05)>Nw,k, 本工程不需抗浮设计。
结构设计之抗浮计算书
![结构设计之抗浮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f96e56b083d049649b6658b1.png)
主楼抗浮计算书
整体抗浮计算:
抗浮设计水头:3.45m,底板厚0.55m,底板上覆土1.05m
单位面积水浮力:3.45x10=34.5KN
单位面积抗力:[15 x 2+1.05x20]x0.9=45.9KN
(每层单位面积荷载按15考虑)
>34.5,故整体抗浮通过。
底板局部抗浮计算:
抗浮设计水头:3.45m,底板厚0.55m,底板上覆土1.05m地面做法50mm。
单位面积水浮力:3.45x10=34.5KN
单位面积抗力:0.6x26+ [1.05x20]x0.9=34.5KN 局部抗浮满足。
泵房换热站抗浮计算书
整体抗浮计算:
抗浮设计水头:4.7m,底板厚0.4m,底板上覆土0.5m
单位面积水浮力:4.7x10=47KN
单位面积抗力:
顶板0.25×27=6.75
剪力墙98×0.3×4.7×27/23/8.6=18.7
顶板覆土0.5×20=10
筏板自重0.45×26=11.7
筏板外挑700 上部覆土作用荷载2
合计为49.15>47,故整体抗浮通过。
底板局部抗浮计算:
抗浮设计水头:4.7m,底板厚0.40m,底板上覆土0m地面做法50mm。
单位面积水浮力:4.7x10=47KN 47-0.45×27=35
自重无法抵抗局部抗浮
采用配筋计算方法抵抗浮力
采用倒楼盖模型,输入板面恒载为35计算底板配筋
详底板配筋,可抵抗局部抗浮。
地下室抗浮计算
![地下室抗浮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1497ba6a8956bec0875e390.png)
抗浮设计本工程纯地下室部分采用桩基础加抗水板方案,抗水板厚600mm,抗浮设计水位为1213.0,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1210.85。
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为1210.25m。
因此水头高度Δh=1213.0-1210.25=2.75m水浮力F=2.75x10=27.5KN/m21、纯地下室抗力包括:(地下室顶板覆土按1200mm考虑)①底板自重:0.6X25=15 KN/m2②-2层-1层顶板及梁柱自重:(0.2+0.3)X25=12.5 KN/m2③顶板覆土重:19.2 KN/m2④抗力合计:∑=15+12.5+19.2=46.7KN/m2>1.05F>1.05F=1.05X27.5=28.875 KN/m2因此整体抗浮满足要求。
地下室底板设计一抗水板厚600mm,抗浮设计水位为1213.0m,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1210.85m。
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为1210.25m。
因此水头高度Δh=1213.0-1210.25=2.75m水浮力F=2.75x10=27.5KN/m2抗力包括:底板自重:0.6X25=15 KN/m2因此水浮力设计值q=1.27x27.5-15=20KN/m2根据抗拔桩设计,总弯矩M0=qL x(L y-2c/3) 2/8=20x7.8x(9) 2/8=1580KN.m柱上板带支座弯矩:(考虑10%的弯矩调幅)M c=0.9β1M0=0.9x0.5x1580=711KN.mAs=M c/(0.9f y h o)=106x711/(0.9x360x550)=3990mm2配HRB400级钢,直径25,间距120。
As=4090mm2≥3990mm2 跨中板带跨中弯矩:(考虑10%的弯矩调幅)M m=1.1β2M0=1.1x0.18x1580=313KN.mAs=M c/(0.9f y h o)=10x313/(0.9x360x550)=1757mm配HRB400级钢,直径18,间距140。
抗浮计算版讲解
![抗浮计算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80623d2a32d7375a5178009.png)
抗浮计算书一、基本设计数据:基础底标高:-7.650m,±0.000相应绝对高程:420.40m,抗浮设计水位:418.80m,覆土容重:18.00;水位高差:7.65-(420.40-418.80)=6.050m,建筑完成面标高:-6.30m;主楼基础筏板厚:600mm,主楼基础覆土厚度:0.750m;抗水板厚度:450mm;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 1.20m。
二、水浮力计算F=1.0x10x6.05=60.50KN/m2三、建筑物自重(按照最不利位置消防水池计算)消防水池底标高:-6.800m,(基础顶覆土)(7.65-6.80-0.45) x18+(筏板自重)0.45x25+(顶板覆土)1.20x18+(顶板自重)0.18x25=7.20+11.25+21.60+4.50=44.55 KN/m2四、整体抗浮计算G/F=44.55÷60.50=0.74<1.05,不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 5.4.3条规范,必须进行抗浮设计。
五、局部抗浮设计(基础)抗水板所受水浮力N=(水浮力)60.50-(基础顶覆土+筏板自重)18.45=42.05KN/m2六、抗拔桩设计整体抗浮时,底板所受水浮力N=60.50-42.40=18.10 KN/m2;除主楼外,沿地下室外墙间隔 6.00~8.00m,设置一抗拔桩,单根抗拔桩承担的面积为30 m2左右;所受拔力大小为540KN;根据上部荷载,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300KN,取桩长L=20m,桩径600mm,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5.3.6估算单桩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Q uk= Q sk + Q pk =u∑ψsi q sik l i+ψp q pk A p=3.14x0.60x(40x6.0+8.9x65+5x78)+3.14x0.602/4x1300=2276.814+367.38=2644.20Kpa.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T uk= u∑ψsi q sik l iλi=3.14x0.60x(40x6.0+8.9x65+5x78)x0.7=1593.77 Kpa抗拔桩单桩抗拉承载力特征值N=600KN,极限抗拉承载力1200KN;抗拔桩试桩配筋计算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T,f y A s/1.25=1200KN得A s=1200x1.25/400=3750mm2,取12根20,A s=3768.00 mm2.抗拔桩工程桩配筋计算单桩抗拔设计值600x1.25=750KN,抗拔荷载全部由桩身钢筋承担,根据f y A s>750KN得:A s>750x1000/360=2084 mm2;取12根16,A s=2411.52 mm2>2084 mm2。
地下室抗浮计算书(两篇)
![地下室抗浮计算书(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c41e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5.png)
地下室抗浮计算书(二)引言概述:地下室是一种在地面下建造的建筑结构,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
由于地下室位于地面下方,常常会面临地下水位的升高以及土壤湿度的影响,从而产生浮力和抗浮力的问题。
地下室抗浮力的计算是地下室设计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正文内容:一、地下水位的影响1.地下水位的定义和测量方法2.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3.地下水位上升与地下室抗浮力的关系4.地下水位对地下室结构的影响二、浮力的计算与分析1.浮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2.地下室结构的净重计算3.土壤压力的计算4.外荷载对地下室的影响5.地下室抗浮力的计算方法三、抗浮力的设计与优化1.基础设计与抗浮力2.地下室结构的抗浮力设计3.地下室抗浮力设计的关键要素4.抗浮力的优化设计方法5.抗浮力设计中的经验与建议四、降低浮力对策1.地下水排泄措施的选择2.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3.排水系统的布置与管道设计4.防渗设计的重要性5.快速排水方法的应用五、案例分析与结论1.地下室抗浮力设计案例分享2.抗浮力设计的实际应用3.地下室抗浮力计算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4.结论与总结总结:地下室抗浮力计算是确保地下室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环节。
地下水位的上升、浮力计算与分析、抗浮力的设计与优化、降低浮力对策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对于提高地下室结构的抗浮力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注重深入研究地下室抗浮力计算与设计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提高地下室抗浮力计算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从而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引言概述】地下室抗浮计算书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计算工具,用于确定地下室结构在地下水压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抗浮力。
本文将从地下室抗浮计算的背景、计算公式和原理、计算步骤、关键参数和设计要点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旨在为工程师提供有关地下室抗浮计算的具体指导。
【正文内容】1.背景1.1地下室抗浮计算的背景与意义地下室抗浮计算是为了确保地下室在地下水压作用下能够稳定和抗浮力,避免地下室出现浮动、滑移等不稳定情况,对于地下室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地下室抗浮计算(一)2024
![地下室抗浮计算(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1cc90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e.png)
地下室抗浮计算(一)引言概述:地下室抗浮计算是在地下室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地下室的设计要求、土层承载力计算、水压力计算、地下室墙体稳定性计算和浮力计算等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地下室抗浮计算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一、地下室的设计要求1.了解地下室的功能和使用要求2.评估地下室所处地区的水位情况3.分析地下室结构所承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4.考虑地下室的材料选择和结构类型二、土层承载力计算1.调查地下室所处地区的土壤性质和地质情况2.确定设计土层承载力的计算方法3.计算地下室的活荷载和静荷载4.根据土层的承载力指标,检验地下室的稳定性三、水压力计算1.了解地下水位和周边水体对地下室的影响2.计算地下水位对地下室墙体的水压力3.考虑地下室墙体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排水能力4.评估地下室墙体的抗渗性能和稳定性四、地下室墙体稳定性计算1.确定地下室墙体的地下水位和土体背填的压力2.计算地下室墙体承受的重力荷载和水压荷载3.评估地下室墙体材料和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4.进行地下室墙体的变形和沉降分析五、浮力计算1.确定地下室底板下方的地下水位2.计算地下室底板的外侧土体对底板的水平力3.考虑地下室底板的自重和地下水压力4.计算地下室底板的抗浮力5.评估地下室底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总结:地下室抗浮计算是地下室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通过了解地下室的设计要求、土层承载力计算、水压力计算、地下室墙体稳定性计算和浮力计算等相关内容,可以保证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为地下室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考虑地下室的使用环境和地区的特殊情况,进一步提高地下室抗浮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完整版)地下室抗浮计算书
![(完整版)地下室抗浮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b959835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5.png)
地下室抗浮计算书图一地下室剖面示意图图二计算平面一、条件:取跨度最大的区域进行计算,选择如图二所示计算区域。
地面标高H1=0.000m,顶板标高H2=-0.650m,底板标高H3=-4.850m,设计水位标高Hw=-1.550m;顶板厚度d1=250mm,考虑梁高,折算厚度取d1=300mm,底板厚度d2=400mm,挡土墙墙厚度d3=300,地下室层高h=4200mm。
底板建筑垫层厚d4=100mm,覆土容重γ`=20kN/m;二、计算:1、水浮力F w=|h3+d2-h w|×10=|-4.850+0.4+1.550|×10=37.00 kN/m2、抗浮力:(1)、顶板自重:G1=d1×25=300×0.001×25=7.5 kN/m(2)、底板自重:G2=d2×25=400×0.001×25=10.0 kN/m(3)、覆土重量:G o=d o×γ=0.650×18=11.70 kN/m抗浮力G=∑(G o+G1+G2+G3+G4+G5+G6)=∑(7.50+10+11.7)=29.2kN/m3、抗拔桩需承担浮力:nR>F w-G/K=37-29.2/1.05=9.2 kN/m图二所示中间桩,桩径1000,桩长取6m,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地基与基础)(2009版)基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tk=T ua+G=∑λi q sik u i l i=0.75*45*3.14*1*2+0.7*35*3.14*1*4=520kN其中抗拔系数λ在残积粉质粘土层取0.75,圆砾层取0.7,桩位于残积粉质粘土层桩长取2m,圆砾层取4m。
图二所示,中间桩需承担抗浮面积为:s=14.4*14.2/4=51m2(取周边面积的四分之一)单桩需抵抗浮力为R=51*9.2=469.2kN< R tk=520kN满足要求正截面受拉承载力验算:N=1.35*469.2=634kN≤f y A s=300*3016=905kN满足要求。
地下室抗浮计算书
![地下室抗浮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5f897e0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8.png)
地下室抗浮计算书概述:本文旨在详细计算地下室的抗浮力,确保地下室在浸水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以下几个小节,将介绍地下室抗浮计算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1. 抗浮力的定义和重要性抗浮力是指地下室在地下水位上升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措施,使得地下室与周围土体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得以保持。
抗浮力的计算是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地下室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地下室抗浮计算的基本原理地下室抗浮计算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理进行:2.1. 土体压力平衡原理根据此原理,地下室结构所受的上浮力应该等于与之相接土体的连续性土体单元的干体积重力。
2.2. 土体抵抗沉降力原理此原理指出,地下室结构能够与土体共同承受上浮力,并通过地下室结构与地基基础的整体连接,将上浮力转移到地基基础上。
3. 地下室抗浮计算步骤地下室抗浮计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土体参数在开始计算之前,需要准确测定地下室周围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包括土的密度、饱和度、土的水浸透系数等。
3.2. 计算上浮力根据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及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通过应力平衡方程计算地下室结构所受的上浮力。
3.3. 确定防浮设施根据计算得到的上浮力,需要设计相应的防浮设施,以确保地下室结构的稳定性。
常见的防浮设施包括地下室底板的自重、重物抵抗、地下室外墙与地基基础的钢筋连接等。
4. 地下室抗浮计算案例分析在本节中,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演示地下室抗浮计算的实际应用。
案例:某小区地下室抗浮计算根据XXX小区地下室的尺寸和设计参数,结合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地下室抗浮计算。
4.1. 地下室尺寸:长10米,宽8米,高3米4.2. 地下室基础形式:整体基础4.3. 周围土体参数:土的密度为1800kg/m³,饱和度为80%,土的水浸透系数为0.005cm/s4.4. 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正常情况下低于地下室底板2米通过根据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到该地下室所受的上浮力及相应的防浮措施设计。
抗浮计算
![抗浮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30d9a8a8762caaedd33d494.png)
基础计算书补充部分整体抗浮计算:抗浮设计水头:1.5m,底板厚0.3m,,地下室顶板厚0.18m(梁板柱折算厚度0.17m),板顶附土及路面做法厚1.2m单位面积水浮力:1.5x10=15KN单位面积抗力:[0.3x25+1.2x18+0.4x25]x0.9=35.2KN单位面积抗力大于单位面积水浮力,故抗浮板厚度为0.3m满足要求。
底板局部抗浮计算:抗浮设计水头:1.5m,底板厚0.3m。
单位面积水浮力:1.5x10=15KN单位面积抗力:0.3x25x0.9=6.75KN 局部抗浮不满足。
底板需计算配筋。
单位面积净浮力q为:6.75-15=-8.25KN按经验系数法计算:Mx=q*Ly*(Lx-2b/3)*(Lx-2b/3)/8=8.25*4.8*(5.2-2*2.5/3)*(5.2-2*2.5/3)/8=61.8KNmMy=q*Lx*(Ly-2b/3)*(Ly-2b/3)/8=8.25*5.2*(4.8-2*2.5/3)*(4.8-2*2.5/3)/8=52.6KNm柱下板带支座最大负弯矩M1为:M1=0.5*My=31.4KNm(跨中板带最大为0.17)柱下板带跨中最大正弯矩M2为:M2=0.22*My=13.6KNm(跨中板带最大为0.22)配筋为:下部为:As1=M1/(0.9*fy*h1*3.3)=31.4/(0.9*360*250* 3.3)=115mm上部为:As2=M2/(0.9*fy*h2* 3.3)=13.6/(0.9*360*250* 3.3)=50.1mm300mm厚抗浮板构陪钢筋为450mm2,计算配筋小于构造配筋,故采用构造配筋,配筋为 10@150。
抗浮稳定计算公式(一)
![抗浮稳定计算公式(一)](https://img.taocdn.com/s3/m/ea90a9e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8.png)
抗浮稳定计算公式(一)抗浮稳定计算公式1. 水中抗浮力公式•公式:F b=ρ⋅V⋅g•解释:水中物体所受的抗浮力(F b)等于水的密度(ρ)乘以物体所占的体积(V)乘以重力加速度(g)。
•示例:假设一个木块的体积为20立方米,在水中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为米/秒^2,那么木块所受的抗浮力为F b=1000×20×=196000牛顿。
2. 抗浮时的平衡公式•公式:F g−F b=0•解释:当物体处于抗浮平衡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F g)和抗浮力(F b)之差为零。
•示例:假设一个物体的重力为500牛顿,抗浮力为500牛顿,则该物体处于抗浮平衡状态。
3. 稳定性计算公式•公式:M cg>M cb•解释:当物体的重心(M cg)位置高于浮心(M cb)位置时,物体具有稳定性。
•示例:考虑一个小船,小船的重心在船的中心位置,浮心在船的底部中心位置,由于重心高于浮心,小船具有稳定性。
4. 重心位置计算公式•公式:M cg=∑m i⋅d i∑m i•解释:物体的重心位置(M cg)等于物体各个部分的质量(m i)乘以相应部分离参考点的距离(d i)的总和除以物体总质量的总和。
•示例:考虑一个梯形木板,上底长为2米,下底长为4米,高为3米,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上底到参考点的距离为2米,下底到参考点的距离为4米,则梯形木板的重心位置为M cg=1000×2×2+1000×4×41000×2+1000×4=80006000=43米。
5. 浮心位置计算公式•公式:M cb=ℎ2•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浮心位置(M cb)等于物体在水中的高度(ℎ)的一半。
•示例:考虑一个长方体木块,高度为6米,则木块在水中的浮心位置为M cb=62=3米。
以上就是几个与抗浮稳定性相关的计算公式的示例和解释。
这些公式可以用于计算物体在水中的抗浮力、判断物体是否处于抗浮平衡状态,以及评估物体的稳定性。
纯地下室部分抗浮桩计算解析
![纯地下室部分抗浮桩计算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00bdcc76eeaeaad0f33019.png)
金都大厦地下室抗浮验算一、中柱局部抗浮取底板含一根柱的8.4X8.1单元格计算,板顶覆土1m,抗浮水位标高6m(绝对高程,室外地面标高6.8m(绝对高程(±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7.400,基础底标高-3.0m(绝对高程。
地下一层顶板厚400,梁板式楼盖,主梁800X900。
地下二层顶板350厚,面层50厚,梁板式楼盖,主梁800X700。
底板筏板厚400,覆土及其地面做法共400。
抗浮计算如下:柱重:=0.6*0.6*25*(4.3+3.7-0.4-0.35=65KN上部覆土+地面做法:=18*0.8+8*0.2=16KN/M2地下一层顶板:=25*0.4=10 KN/M2地下一层顶梁:=25*0.8*(0.9-0.4*(8.4+8.1-1.2 =153KN地下二层板+50厚面层:=25*0.4+0.05*20=11KN/M2地下二层梁:=25*0.8*(0.7-0.35*(8.4+8.1-1.2 =107.1KN室内覆土400厚:=20*0.2+18*0.2=7.6 KN/M2底板:=25*0.4=10 KN/M2总重量:=(16+10+11+7.6+10*8.1*8.4+65+153+107.1=4040KN总浮力:=90*8.1*8.4=6124KN取安全系数1.05,则=1.05*6124-4040=2390KN取每柱下3根抗拔桩,桩径600,间距2250,则单桩抗拔=2390/3=797KN。
采用扩底桩,底端直径1.4m,桩长暂取15m,由《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表5.4.6-1,自桩底起算长度按5d=3m.由非整体破坏控制,《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式5.4.5-1,取地堪17号孔,后压浆:Tuk=(3.14*0.6*(36*4.1+48*2.9+46*5*1.4+3.14*1.4*(46*0.9+52*2.1*0.75=1518KNG p=3.14*0.3*0.3*12*15+3.14*0.7*0.7*3 *10=97KNT uk /2+ G p=1518/2+97=856KN〉797KN满足抗浮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浮计算书
一、基本设计数据:
基础底标高:-7.650m,±0.000相应绝对高程:420.40m,
抗浮设计水位:418.80m,覆土容重:18.00;
水位高差:7.65-(420.40-418.80)=6.050m,
建筑完成面标高:-6.30m;
主楼基础筏板厚:600mm,主楼基础覆土厚度:0.750m;
抗水板厚度:450mm;
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1.20m。
二、水浮力计算
F=1.0x10x6.05=60.50KN/m2
三、建筑物自重(按照最不利位置消防水池计算)
消防水池底标高:-6.800m,
(基础顶覆土)(7.65-6.80-0.45) x18+(筏板自重)0.45x25+(顶板覆土)1.20x18+(顶板自重)0.18x25
=7.20+11.25+21.60+4.50=44.55 KN/m2
四、整体抗浮计算
G/F=44.55÷60.50=0.74<1.05,不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4.3条规范,必须进行抗浮设计。
五、局部抗浮设计(基础)
抗水板所受水浮力N=(水浮力)60.50-(基础顶覆土+筏板自重)18.45=42.05KN/m2六、抗拔桩设计
整体抗浮时,底板所受水浮力N=60.50-42.40=18.10 KN/m2;
除主楼外,沿地下室外墙间隔6.00~8.00m,设置一抗拔桩,单根抗拔桩承担的面积为30 m2左右;所受拔力大小为540KN;根据上部荷载,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300KN,取桩长L=20m,桩径600mm,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3.6估算单桩抗压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Q uk= Q sk + Q pk =u∑ψsi q sik l i+ψp q pk A p
=3.14x0.60x(40x6.0+8.9x65+5x78)+3.14x0.602/4x1300
=2276.814+367.38=2644.20Kpa.
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T uk= u∑ψsi q sik l iλi=3.14x0.60x(40x6.0+8.9x65+5x78)x0.7=1593.77 Kpa 抗拔桩单桩抗拉承载力特征值N=600KN,极限抗拉承载力1200KN;
抗拔桩试桩配筋计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T,f y A s/1.25=1200KN得
A s=1200x1.25/400=3750mm2,取12根20,A s=3768.00 mm2.
抗拔桩工程桩配筋计算
单桩抗拔设计值600x1.25=750KN,抗拔荷载全部由桩身钢筋承担,根据f y A s>750KN得:A s>750x1000/360=2084 mm2;
取12根16,A s=2411.52 mm2>2084 mm2。
共计需设置29根抗拔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