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孩子最喜欢的5种妈妈
孩子最喜欢的5种妈妈
1、有点孩子气妈妈
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当孩子哭闹又束手无策的时候,也可以蹲在地上和孩子一起哭。
或许会惊喜的发现:这样做时,孩子不仅会停止哭泣,还会反过来安慰你,让你倍感欣慰。
2、尊重孩子妈妈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一样。
他得到大人的尊重,长大后他也就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
3、经常微笑妈妈
爱笑的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会太差。
有一项研究表明:当妈妈经常对孩子微笑时,孩子会变得更勇敢。
4、善于倾听妈妈
倾听是沟通的开始,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候,不管你在干什么,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倾听,孩子哭闹的时候要耐心安抚。
5、快乐自信妈妈
习惯将工作情绪带回家的人,情绪更容易暴躁。
极有可能和家人产生摩擦、冲突,影响家庭的和谐,而孩子则成为这场“风波”中最无辜的受害者。
幼儿教师 蹲下身来 倾听童心演讲稿
幼儿教师蹲下身来倾听童心演讲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在教育的舞台上,我们常以“三尺讲台”来形容教师的岗位,然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更习惯于蹲下身来,与孩子们一起玩耍、观察和交流。
今天,我站在这里,带着五年的教育经验,分享我的感悟:蹲下来,靠近孩子。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正是“蹲下来,靠近孩子”。
曾有一则小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母亲常带孩子逛商场,孩子却总是哭闹。
母亲不解,直到有一天,她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才发现孩子只能看到拥挤的腿。
这个故事虽短,却深刻地告诉我们:只有蹲下身子,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引导他们成长。
班里一位家长曾分享过她朋友的故事。
王姨和张姨都很喜欢孩子,但方式不同。
王姨与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的作品;而张姨则像对待宠物一样,无目的的夸赞和要求表演,让孩子感到不自在。
这让我明白,靠近孩子,不是简单地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而是要理解他们的喜好,尊重他们的情感,与他们平等对话。
记得有一次,孩子们在画“快乐的小朋友”,大部分孩子的画面都充满了色彩和活力。
然而,彬彬的画却与众不同,色调暗淡,画面上的小朋友似乎遭遇了不幸。
若是在过去,我可能会直接批评,但这次我控制了情绪,蹲下来询问他的想法。
彬彬告诉我,他画的是战争的惨状,他关心远方受苦的孩子们。
他的正义感和同情心让我深受感动,我鼓励他的创作,并与他一起讨论如何帮助那些孩子。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孩子的每一个想法都值得尊重,每一次表达都可能是他们成长的关键时刻。
作为教师,我们的理解和宽容,我们的欣赏和赞许,是激励孩子前进的力量。
设想,如果我当时忽略了彬彬的感受,如果我简单地批评了他的画作,我可能就失去了教育的良机,甚至可能伤害了一个纯真的心灵,扼杀了一个未来领袖的萌芽。
让我们蹲下身来,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世界,用爱和智慧引导他们成长。
这不仅是对孩子们的尊重,也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读后感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读后感今天早上在看秦榆所著的《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一书,里面有一篇关于学生“顶牛”要宽容的事,让我回想起本学期里“顶牛”的敏敏同学。
那是在一节三年级的班艺课中,四个班的三年级同学会聚在电脑房,进展绘画操作。
也不知是说了什么事情,敏敏同学就“嗷嗷嗷”地起哄起来,一开始我还警告过他不可以这样,但过了不一会儿,他又是这样叫起来,我严厉地叫他站起来,并用手拉住他的肩衣,把他从座位上拉出来,可他非但没有被拉出来,而是说“别拉我,我自己会站出来的。
”而对这样的学生,我也没有急着想说服他,而是静静地看着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并站到座位外面。
这时其他同学就开始挖苦敏敏来,说什么班长也会被叫起来,也会做错事。
为了能让敏敏自己知道问题的所在,也为了让他人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件事情,看待敏敏,我心里分析起事情的经过,觉得对于一个很要面子,很有主见的学生来说,硬拉他出来或许伤害到了他。
所以我跟敏敏说:“老师刚刚拉你出来很不对,我知道你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不用老师花这么大的力气把你从位子上拉出来。
但为什么你在警告之后还嗷嗷嗷地叫,那是为什么啊?”他就低着头,没有刚刚那种有恃无恐的样子了。
我又说:“你这样叫,影响了整个班,是不是很不应该啊?其他同学说你,说明你还是挺优秀的,需要改正这个缺点,这样才可以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班长!”他还是低着头,眼睛里噙着泪水,我看他不语,就先告一段落,去辅导其他同学作画了。
过了几分钟,他开始用眼睛来找我,我就站在他身旁,他的眼神告诉我,以后不该在课堂里乱起哄了,我看他不语,就说:“今天这件事情,你乱叫做得很不对,而老师硬拉你,也是不对的,是这样吗?”他点点头,我又说:“如果下次你再乱叫,影响大家学习的话,自己主动站起来,怎么样?”他又点点头,我想作为三年级的班长,应该来说还是挺有能力的,刚刚有许多同学还说他的很多不是,得给他平息一下这件事情,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了这件事情的来拢去脉,并告诉大家:“不管是普通学生,还是优秀学生,总会有缺点的,但能勇敢地而对自己的缺点,成认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使这个缺点不再出现,那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学生。
蹲下来,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
蹲下来,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作者:大J来源:《家教世界·V家长》2019年第01期小D幼儿园又放假了,这里先说个小插曲。
我分享的就是放假在家,我们之间的故事。
小D在玩娃娃屋时,发现有个小玩意还没被打开,特别兴奋地想尝试自己打开。
发现不行,就开始有发脾气的前兆了,就把这个扔在了我身旁。
我接过了这个,拿起来一看,挺薄的两片,这个本身打开就有一定难度。
而且四处都有透明胶,我猜她并没有发现这个,所以难度更大了。
于是,我就仔细端详后说,“我来试试看”,然后也尝试用手指使劲抠,抠了好几下,还是抠不出来。
小D在一旁看我这样认真做似乎也不行,就凑过脑袋来看,看了一会和我说,“妈妈,我来试试看”,她又把这个东西拿过去,自己在那里尝试打开。
这时,我也凑过去在旁边看,看着她努力尝试了好几次后,我又说,“我来试试看吧”,我又一把接过去继续尝试。
这时,我除了抠这个盒子外,开始抠透明胶了。
小D凑过来看我使劲抠透明胶,然后又和我说,“我来试试看吧”,又接手继续努力。
就这样一盒小东西,我们母女俩轮流说着“我来试试看”,轮流尝试努力着。
最终小D自己打开了这盒东西。
她欢呼雀跃地和我说,“你看,我打开了,哈哈哈”,立马转身投入到了她和娃娃屋的玩耍里了。
我在一旁看着她玩耍,回想到我们刚才的情景,我突然觉得,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如何让孩子不轻易放弃,让他们自己做成功一件事吗?顿时就觉得很有意思啊,孩子的品质培养绝对不是在“大事”上体现的,相反就是这些日复一日琐碎小事中磨练出来的。
长久以来,我们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是不怕失败的,可以为了目标不懈努力的,我们也学习过很多引导孩子这些品质的方法。
但昨天我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我既没鼓励,也没共情,那小D这次没放弃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思考让我想到了去年9月份公布的一个新发现,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随机找来了两组15个月大的孩子,每组孩子都会看一个大人把一个玩具青蛙从罐子里拿出来,把一把钥匙从门上拔下来,都是看三遍。
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你做到了吗?有一位教授,女儿在美国求学多年,可在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医学和理学双博士学位期间,突发奇想,休学两年,回国内乐坛发展。
面对这种情况,绝大多数中国父母都会感到不理解,甚至是百般阻挠。
可这位教授却能设身处地从女儿的角度出发来处理此事。
他认为女儿能半夜起床作曲,说明她有艺术灵感,有艺术创作的冲动,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才是女儿真正的兴趣之所在。
作为父母只有尊重孩子的内心真爱,才能让孩子用内心引领孩子自觉前行。
这样孩子才活的有劲,才能活得充实美好有意义,也才能得到她真正想要的。
因此,这位教授不仅没有用管教的方式阻止女儿,而且对女儿的选择给予相对的尊重和理解。
事实证明,艺术与科学是可以相互融通、相得益彰的。
这两年,女儿在国内成功地举办了多场个人演唱会,录制歌曲专辑,拍音乐电视,还先后两次荣获中央电视台MTV大赛特别荣誉奖。
在我看了这则事例之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在如此重大的人生选择上,一位父亲能设身处地从女儿的立场出发,感女儿所感,思女儿所思,给予相对尊重和理解,实在是难能可贵。
要诀一:假如我是孩子同样是走路问题,有一次王茹和同事小钱相约带孩子到五泉山公园游玩,她们俩个大人在前面走,小钱的女儿活蹦乱跳很快就跑到了前面,而玉子却甩在后面,且越落越远,“玉子,你走得太慢了,快点!”“妈妈,我走不快。
”玉子满头大汗说道。
“你看姐姐走得那么快,你也可以走快一些!”王茹用管教的口气训道。
玉子要比小钱的女儿小三四岁,腿短,步伐小,肯定走得慢,王茹要是能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照顾到孩子的实际情况自然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何必要用管教的方式大呼小叫呢?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几次。
为什么许多中国妈妈都在犯这样的错误呢?据我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每个人在观察和体验世界的时候都会本能的从自我立场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这完全是人的本能处位,人皆如此。
再者,受传统管教孩子的意识影响,以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就应该以自我为中心。
幼儿舞蹈地面组合训练胸腰能力训练实训报告
幼儿舞蹈地面组合训练胸腰能力训练实训报告
幼儿舞蹈是儿童舞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创作主体是成人,而接受主体却是幼儿。
有句话说得好:“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这个世界绝非成年人眼中的世界。
地面组合训练胸腰能力训练实训报告如下:
(一)少儿舞蹈教学中腰部的骨骼肌肉结构
少儿舞蹈教学中腰部包括胸腰部位与腰部位。
胸腰处于胸椎部。
胸椎,上位胸椎的形态近似于颈椎,下位胸椎的形态近似于腰椎。
少儿骨骼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骨骼中水分子较多且骨骼韧性较好,不容易发生骨骼断裂,但不科学的训练姿势却容易发生骨骼的弯曲变形。
腰部位处于腰椎部。
(二)少儿舞蹈教学中预防腰部运动损伤的运用
在少儿腰部相关的骨骼运动中,胸腰部位的脊椎较短小,因此向后弯曲的弧度会相对较小。
当胸腰做到足够的舒展性与优美性时,并不是以向后伸展胸段为主,而是主要通过开肩,并且注重头颈部位向后伸展的合作,这样才能使动作开发到极致。
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胸腰的训练虽然可以促进少儿骨骼的生长,但大强度过量负荷训练会刺激骨骼提前固化,影响骨骼生长。
因此,少儿舞蹈科学性的胸腰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一来,对于少儿舞蹈教学中胸腰的动作形态训练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书心得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书心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书心得多年前,当贾静雯还很受欢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一则娱乐新闻,据说新妈妈贾静雯也会蹲下来奶声奶气的和宝宝说话。
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新闻中的那个动词——蹲下。
作为父母的我们,虽然有时也会蹲下和孩子对视、交谈,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始终贯彻“蹲下”的姿势呢?大多数时候,也许,我们是在挺直腰板,对孩子们颐指气使,或者为了自己的方便而直接弯腰和他们说话。
我们之间的种种不经意,忽略了“蹲下”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是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
虽然我们赋予孩子生命,但孩子并不是我们的附属物,更不是父母活着的玩具,他们是独立的个体。
如果想让孩子对我们敞开心扉,我们必须成为他们的朋友。
如果想让孩子陪我们长大,就必须花时间陪孩子。
如果想真正尊重孩子,就不应该为他们做决定,而是让他们自己做选择。
我们不应该拒绝他们合理的.选择,而应该鼓励他们自己克服困难。
这就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告诉我们的。
“父母的责任不仅仅是抚养孩子,而是和他们一起成长。
”蹲下来,我们就和孩子处于同一高度,更能够通过他们的视角去观察这个视界。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受他们。
父母应该把自己变成孩子,陪孩子观察和感悟他眼睛看到的世界。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应该用不同的方式来教育。
父母只有蹲下,才能真正接受、理解孩子;要认清孩子之间的差异,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而是真正走进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的孩子。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让孩子最符合自己个性的方式,根据自己的需要,健康快乐地发展。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在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孩子一起成长。
不要和你的孩子感情用事。
父母的情绪状态也可以成为孩子情绪状态的榜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经常反省自己,总结经验,和孩子一起成长。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孩子都是天使。
没有“问题儿童”,只有“问题父母”。
蹲下来和幼儿一起看
人 眼 里 的 世 界 是 截 然 不 同 的 ,他 们 的 世 界 相 当 单 纯 和 纯 净 。 如 果
我们 不 “ 下 ” 不 以 幼 儿 的 角度 和 眼 光 看 环 境 ,就 体 会 不 到 幼 儿 蹲 ,
一
个 地 方 ,发 现 从 他 们 的 高 度 看 , 悬 挂 在 天 花 板 上 的 装 饰 无 疑 像
电 灯 , 虽 然 美 观 , 但 对 他 们 的 作 用 却 不 大 , 因 为 太 高 、 太 远 , 幼
儿 无 法 关 注 到 这 些 ! 于是 , 我 把 天 花 板 上 的 装 饰 拿 下 来 , 改 放 在
灵 手 巧 和 聪 慧 才 智 , 也 总 为 别 人 的 奇 思 妙 想 所 折 服 ! 这 样 的 布 置 给 幼 儿 每 天 的 快 乐 生 活 又 增 添 了一 份 童 趣 和 美 丽 。 可 有 一 天 ,我 看 到 一 篇 文 章 ,说 有 位 妈 妈 带 孩 子 去 逛 商 场 ,她 觉 得 孩 子 一 定 会 喜 欢 这 个 热 闹 非 凡 的 场 所 , 可 是 事 实 完 全 相 反 ,孩 子 在 商 场 里 一 点 也 高 兴 不 起 来 , 甚 至 有 点 害 怕 ,吵 着 要 出 去 。 妈 妈 不 明 白 ,一
门 口幼儿每 天经 过 的地 方 ,这样 他 们也 能看到 自已的作 品 。 “ 娃 娃 家 ” 的 围 墙 也 太 高 了 , 幼 儿 从 里 面 看 不 见 外 面 的 风 景 , 而 外 面
的 幼 儿 也 无 法 了 解 里 面 发 生 的 故 事 , 于 是 , 我 把 娃 娃 家 围 墙 的 高 度 降 低 了 , 让 幼 儿 一 抬 头 便 能 和 外 面 游 戏 的 朋 友 有 眼 神 和 言 语 的 交 流 , 幼 儿 在 游 戏 中 也 玩 得 更 开 心 了 。 原 先 一 直 悬 挂 在 天 花 板 上 的 各 个 游 戏 区 标 牌 , 如 今 直 4- 在 幼 儿 游 戏 的 地 方 。 再 后 来 , 我 g贴 把 教 室 里 所 有 和 幼 儿 高 度 产 生 较 大 距 离 的 环 境 都 改 动 了 , 发 现 幼 儿 更 加 喜 欢 上 幼 儿 园 了 , 也 更 喜 欢 在 不 同 的 区 角 里 游 戏 , 享 受 更
幼儿园教学心得:用心感受孩子的世界
幼儿园教学心得:用心感受孩子的世界一、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在幼儿园里,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站着和孩子交流。
但如果我们蹲下来,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会发现他们的视角和我们完全不同。
他们看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惊喜。
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小女孩在角落里专注地观察一只蚂蚁,她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我蹲下来,和她一起观察,感受她的喜悦。
这样的体验让我明白,只有真正蹲下来,我们才能和孩子一起看世界,理解他们的内心。
二、用心倾听,让孩子成为主角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思想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让他们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
记得有一次,孩子们在讨论春天的变化,一个小男孩说:“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河水也变暖了。
”我立刻表扬他:“你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这样的鼓励让孩子感受到了尊重,他们也更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耐心陪伴,让孩子在尝试中成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陪伴他们度过每一个难关。
在尝试中,孩子们会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
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在尝试跳绳时总是摔倒,他沮丧地说:“我学不会。
”我鼓励他:“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你一定能学会的。
”在的日子里,我陪伴他一起练习,最终他成功学会了跳绳。
这个过程让他明白了: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四、尊重个性,让孩子发挥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潜能,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现并挖掘他们的潜能。
在幼儿园里,我们鼓励孩子们参加各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
比如,有的孩子擅长画画,我们会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画材,让他们尽情发挥;有的孩子喜欢音乐,我们会教他们唱歌、跳舞,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
这样的尊重和关爱,让孩子们更加自信,激发了他们的潜能。
五、传递正能量,让孩子阳光成长在幼儿园里,我们要传递正能量,让孩子们在阳光的环境中成长。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给 剪了。 ”天真的 她没有 曼
看 出我 的生气 ,而是一脸 高兴 的地说 : “ 老师 ,你 区 会 就 看 到 了 。 ”没 过 多 北
一
久,怡凡把画交了上来,
凳
3 . 创 设 入 境 的 生 活环 境
幼儿的角色扮演往往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尽管如此 ,在我们 的周围也不能忽视生活环境 的
一
有 这样一个 故事 :一个成年 人看到有 个 孩 子 蹲 在 路 边 聚 精 会 神 地 看 蚂 蚁 ,很 好 奇:小朋友 ,你在干什么呀?孩子回答说: 在 听 蚂 蚁 唱 歌 呢 。 大 人 更 奇怪 了 :蚂 蚁 怎 么会 唱歌呀?孩子一脸不 高兴 了:你不蹲 下来 听,怎 么知道蚂蚁不 会唱歌 呀?看完 这则故事 ,我不禁 感慨你要想知 道孩子 的 需要 ,就得蹲 下你的身子 ,和孩 子一起去 看他 的 “ 世 界”,那样 ,你也才会 走人孩 子的 “ 世界 ”。作 为一名幼儿 教师 ,我们 更应该 明 白:教学要体现 出一 种人文化关 怀, 要真正的教育好孩子 , 老师就要学着 “ 蹲 下来 和孩 子 一起 看 世界 。 做到 一视同仁 ,要平 等尊重每一 个孩子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 ,表面看起来, 我们 只变换 了视线 ,而从 深层来讲 ,它改 变 的却 是整个 的师 生关 系系统 。蹲下来 , 不仅仅是 一个身高上 的差别 ,而是老师 和 孩 子 心 的 距 离 。 蹲 下 来 不 是 一 种 形 式 , 它 意味着一种理念 ,一种平等 ,一种尊重。 在 我们班 ,女孩 的整体乐感 要 比男孩 丰富,所 以女孩对于音乐课非常的感兴趣, 而男孩对音乐课 的兴趣相对就比较弱。如: 歌曲 《 老师 ,再见 了》,旋律 很优美 ,而 且孩子们 马上要离开幼儿 园,应 该说这是 首唱起来 很有感情 的歌 曲。可是在我们 班 ,却 发 现 了 这 样 的情 况 :女 孩 子 唱 的热 泪盈 眶,非常认真,而男孩子却搔头弄耳, 这 里看 看 , 那里看看。 于是 我 想 了一 个 办法 , 让男小朋友 和女小朋友进行 比赛。这下可 激起 了男 小朋友 的 “ 战 斗意志” ,一节音 乐课下来 ,孩 子们学 的那是认 真。当然最 后我把 比赛定为 了 “ 友 谊赛”。现在 ,每 次唱起歌 ,男孩子们都会饶有兴致地问我: “ 老师 ,比赛 不?”世界 上没有完全 相 同 的画卷 ,这就如 同没有个性完全相 同的孩 子一样。我们要做 的是善 于发 现其优劣 , 他 的 画 卷 上 的 墨 浓 了? 还 是 淡 了 ? 还 是 色 彩失 调?还是浓淡适 宜?在其优势 的基础 上 帮 其 在人 生 的 画卷 上 画 出点 睛 之笔 ! 二、微 笑对待每 一个孩子,收获 属于 自己 的 幸福 微笑体 现 了新课 程改革 的精 神。叶圣 陶先 生 曾说过 : “ 教 育的道理多端 ,教 育 的方 法各式各 样,而 ‘ 身 教为先 ’是最 重 要 的一条。”你的一 言一行 ,必然会对 学 生起到耳濡 目染 、潜移默化 的作用。 天早 上 ,孩 子们兴 高采烈地玩 着各 个区角 , 突然, 听到了一群孩子 的叫声:“ 老 师 ,康 宁把 语言角 的书给撕破 了”。看 着 康 宁惶恐的小脸 ,我 报以 了宽容 的微 笑。 我 对 孩 子们 说 : “ 我想 他 一定 不 是故 意 的 ,
幼儿教师演讲稿:蹲下来靠近孩子
幼儿教师演讲稿:蹲下来靠近孩子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话题,那就是“蹲下来靠近孩子”。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每天都要与孩子们打交道,如何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蹲下来,是一种尊重我们都知道,孩子们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和行为习惯。
当我们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时,我们给予他们的是一种尊重。
这种尊重不仅仅是体现在身高上的平等,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平等。
孩子们会感受到我们的善意,他们会更加信任我们,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
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室里看到一个小男孩独自坐在角落里,眼神里满是孤独和无助。
我走过去,蹲下来,轻轻问他:“怎么了?有什么事情想和老师分享吗?”他抬起头,看着我,眼里闪烁着泪花,然后小声地说:“老师,我觉得我好像做错了什么,大家都不要我了。
”听到这句话,我心疼不已。
我轻轻拍拍他的背,告诉他:“没有关系,老师在这里,我们会一起解决。
”那一刻,我觉得我不仅仅是他的老师,更是他的朋友。
二、蹲下来,是一种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想象和奇迹,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还在逐步建立中。
当我们蹲下来,我们更容易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比如,当孩子们在玩耍时,他们可能会突然发起脾气,或者做出一些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时,如果我们能够蹲下来,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有一次,孩子们在操场上玩耍,突然,一个小女孩哭了起来。
我走过去,蹲下来,问她发生了什么。
她指着另一个小女孩,说:“她抢我的玩具!”我看了看那个小女孩,她正拿着玩具笑嘻嘻地玩。
我明白了,原来是小女孩觉得自己的玩具被抢了,所以感到委屈。
我安慰她,同时告诉她:“如果你想要玩具,可以和对方说,我们可以一起玩。
”通过这样的沟通,我帮助她解决了问题,也让她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
三、蹲下来,是一种关爱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爱每一个孩子。
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谈班主任工作中的换位思考
有 一次 , 在 同学 的 婚 宴 上 , 无意 间听到两 个妈妈一 边吃饭一 边在聊 自 脱节的现象也在所难免。于是 , 我 经常督促 自己进 行换位思考 : 假如 我是 己孩 子 的老 师 , 言 语 中听 出 她 们 对 老 师 没 有 一 丝 一 毫 感 谢 之 意 , 却 流 露 出
厉 批评 学 生之 后 , 心里总会难过 好几天 , 非 常 自 责 。 总 会 反 省 自 己教 育 方 着 他们 一 起 成 长 的 班 主 任 老 师 ” 。 式 是 否 有 点简 单 粗 暴 了 ?会 不会 给 学 生造 成 伤 害 ? 毕 竟 学 生 年 纪 还 小 , 犯 点 小 错 是 成长 中 的必 然 。 学 生 约 束 力 、 自制 力 差 , 往 往 会 产 生 愿 望 与 行 为
有 这 样 一 个 故事 , 有 一 位 母 亲 很 喜 欢 带 着 5岁 的 女 儿 逛 商 店 , 可 是 女 开始 意 识 到 对 方 行 为 的合 理 性 和 自己 的 偏 颇 , 对 自 己 的 行 为 已 不 很奇怪 , 商店里琳琅 满 目五颜六色 的东西那 气 壮 了。 么多, 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 呢?直到有一次 , 孩子 的鞋带 开了 , 母亲蹲下 为
4 . 问学 生 如 果 他是 你 , 他 该 怎 么 办 。 当把 对 方 换 成 自 己 后 。 经 过 进 一 孩 子 系鞋 带 , 突 然 发 现 了一 种 从 未 见 过 的 可 怕 的 景 象 : 眼 前 晃 动 着 的 全 是 步 的换 位 思 考 , 这 时 学 生 已经 能 较 全 面 地 考 虑 双 方 的 需 要 , 理 解 或 谅 解 对 腿 和胳 膊 。于 是 。 她 抱起 孩 子 , 快 步 走 出商 店 。从 此 。 即使 是 必 须 带 孩 子 去 方 的行 为。 商店 的 时候 , 她 也 是 把 孩 子扛 在 肩 上 。 真 是 一位 细心 的母 亲 。 5 . 问学 生 如 果 他是 老 师 , 应怎 么解决 这件事。这 时, 学 生 往 往 已 经 不 “ 蹲 下 来 看 孩 子 的世 界 ” 。 反 思 我们 的教 育 , 真 的 有 点 可 怕 。 多年 的班 生 气 了 , 大 都 能 意 识 到 自 己 的错 误 , 纠 纷 已经 不 了 了 之 。这 时 , 老 师 可 以再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后感(5篇)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后感(精选5篇)《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后感(精选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帮大家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本书在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一直没仔细读,最近才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番。
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可是怎样蹲下来?我们应以怎样的身份去对待身边的孩子?变成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本书中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案例说明了应该怎样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平等的对待孩子,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所提到的蹲下来,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我们关心儿童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也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相互尊重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其实,在我们与学生的相处中也是一样的,放下教师权威的架子,和你的学生们做朋友,用爱与尊重作为引导,让你的学生拥有一个安康快乐的童年。
当你理解了蹲下来的真正含义,你将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蹲下来,而是能真正尊重孩子,去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需要,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要想与孩子的沟通有效,那要做到换位思考,这样才能了解孩子,到达有效的沟通。
孩子希望与我们交流,希望被尊重,希望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朋友式沟通,只有平等沟通,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一直以为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教育方法都很了解,从孩子出生到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到后来上幼儿园、小学我都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去教育他,觉得自己走过的路,积累了一些经验,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过小孩子感受。
在读过《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本书后,我发现对于小孩子的内心世界还是不够了解,所做的决定往往是背道而驰,虽然由于家长的威严使得小孩暂时的屈服,但对小孩子的成长或者说美好的童年起到了反作用。
第一章爱的教育,从你蹲下来的一刻开始中介绍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奖励,“下命令”让孩子很抵触。
蹲下来用爱和孩子说规矩摘录
蹲下来用爱和孩子说规矩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咱们大人总是忙忙碌碌,有时候就忘了慢下来,跟家里的小宝贝们好好聊聊。
你知道吗,跟孩子打交道,可不能光靠吼,得蹲下来,用爱的眼光和他们说规矩。
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愿意放下身段,走进孩子世界的心意。
想象一下,你正忙着准备晚餐,小家伙却在你脚边绕来绕去,一会儿要玩具,一会儿要吃零食,烦得你直想挠头。
这时候,你要是猛地一回头,大声吼一句:“别烦我,自己去玩!”那小家伙八成会吓得一愣,然后哇的一声哭出来。
这样不仅没解决问题,还伤了孩子的心。
其实,咱们可以试试换个方式。
先停下手里的活,蹲下来,让孩子的小脸蛋和你的视线齐平。
这时候,你轻轻地说:“宝贝,妈妈现在很忙,正在给你做晚饭呢。
但是,妈妈知道你想玩,这样好不好,你先去挑一个你喜欢的玩具,等妈妈做好了饭,咱们一起吃饭,然后再一起玩,好不好?”这时候,孩子往往会眨巴眨巴大眼睛,点点头,乖乖地去玩他的玩具了。
这就叫“蹲下来用爱和孩子说规矩”。
1.1,你得先学会尊重孩子,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的小人儿来看待,而不是你的附属品。
1.2,你得用爱去包裹你的话语,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温暖和关心,而不是冷冰冰的命令和指责。
再说说规矩这事儿。
规矩,是每个家庭都必不可少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
但是,给孩子立规矩,可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他们“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能做”。
你得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比如说,你希望孩子每天都能按时睡觉,那你就得先跟他讲明白,睡觉是为了让身体得到休息,就像小汽车需要加油一样,我们的身体也需要休息,才能跑得更快更远。
然后,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睡前仪式,比如读一本故事书,或者唱一首摇篮曲,让孩子觉得睡觉是一件充满期待的事情,而不是一件被强迫的事情。
二呢,就得说到执行力了。
规矩定好了,你得和孩子一起遵守。
2.1,你不能自己先破例,比如你说晚上不能吃糖,结果你自己却偷偷吃了一块,那孩子怎么会信服你呢?2.2,你得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让他们慢慢适应新的规矩。
蹲下来,与孩子共成长
蹲下来,与孩子共成长作者:双文华来源:《江西教育B》2019年第01期记得有这样一句话:“蹲下来看学生。
”意思是真正的好老师不仅要成为孩子心灵的领路人,还要学会低下自己的身体,认真观察孩子们童真的世界,和孩子们一同成长,感受他们心灵的每一次蜕变,直至他们真正长大。
蹲下来,学会体贴我们班的王同学是一个胆儿小,又有些口吃的孩子。
今天的语文课上,该轮到他演讲了,只见他红涨着小脸,低着脑袋磨磨蹭蹭地走上讲台,结结巴巴的声音像蚊子嗡嗡。
他越是惊恐,同学们越是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王同学紧张得哭了。
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我懊悔自责起来:真不应该让他演讲,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刺伤他的自尊心。
可是如果不让他参与,不是更挫伤他的积极性吗?在这尴尬之际,我忽然灵机一动:这名学生不就是不习惯在众人面前说话吗?我笑着对大家说:“请大家趴在桌子上,只需要用耳朵听就可以了。
”学生们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都假装若无其事趴在桌子上。
王同学慢慢地把头抬起来,从他明亮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轻松和自信。
他演讲的声音逐渐洪亮起来,语句也不再断断续续了,似乎也不结巴了,他越讲越动情,最后竟然声情并茂。
他的演讲最终获得了同学们热情的掌声。
其实孩子的心就如同破土的嫩芽,老师对他的一点点呵护就会如同丝丝春雨让他有了争春的勇气。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的笑脸越来越多了,后来竟然成了班级的骨干。
王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敬爱的老师,是您的尊重和鼓励使我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我非常爱您,谢谢您!您是我生命的领路人。
”放开手,学会欣赏记得有一次,我满怀激情地去上课,因为我要为学生讲著名文学家朱自清的名篇《春》。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备课时我就被作者所描绘的美景所陶醉。
我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多么渴望学生能和我一起欣赏春的风采啊!我满怀深情地开场:“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万物复苏,百鸟争鸣……”我原以为学生会被我精美的导语所吸引,哪曾料到绝大多数的学生表情木然,心不在焉,只有几个学生为了给我面子强打起精神附和着。
教育笔记-蹲下来从孩子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教育笔记-蹲下来从孩子角度去看这个世界教育笔记: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孩子是湛蓝的天空,是天空中洁白的云朵,是缕缕的清风。
跟孩子在一起,我们净化了自己的心灵,我们彼此尊重,我们成了知音、朋友,我们真正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我们快乐着,幸福着……
平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尽量蹲下来,不只是因为平等与尊重,而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而这些却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有的家长以为:吃,我给孩子买最好的;穿,我给孩子买最流行的,我让他衣食无忧,把自己以为好的东西都给他,这就是孩子的幸福,其实他错了。
一位母亲在周末带着孩子去逛商场,她觉得商场里那些花花绿绿、琳琅满目的商品,孩子会很喜欢,会津津乐道的看个没完。
于是便领着孩子穿梭在商场里,可不知怎的,孩子一进商场就发脾气,母亲奇怪了,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于是,她蹲下身子,明白了,原来从孩子的角度望过去,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的腿。
由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只有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才能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孩子的心去体味人情,你也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里,带领孩子一起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正确对待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丁园园摘要:小学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时期正是儿童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的关键时期。
要培养德才兼备的21世纪的人才,就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规律,做到因材施教,做到正确对待小学生的逆反心理。
盲目行事,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可能给小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的消极影响。
刚做班主任一年,认为只要用真心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他们都会被感动,都会听老师的话。
可谁知道事与愿违,每天都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不遵守学校制度,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就在那天,在我批评了那几个孩子以后,其中一个孩子留给我的,是一个让我感觉到不寒而栗的眼神,他深深的震撼了我……当时很生气,很想继续教训下去,感觉他冒犯了我。
可是我又陷入了反思中:是我批评错了?批评过于严厉了?小学阶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的个性、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这时期形成主体价值感,对客体的态度及采取的行为方式,会影响人的一生。
于是我立刻换了个话题,说老师不光是要批评你们,更重要的是想听听你们对班级个别同学的行为有什么想法,他们面面相觑,果然发言滔滔不绝。
当代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小皇帝”,是温室中成长的花朵缺乏艰苦磨练的外部环境,而某些家庭关系不良,如父母不和、离异、继父、母虐待和家庭成员其它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现在在学校,或许学校思想教育中存在某些偏差,教师教育方法不适当,作业、考试负担过重,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反差,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都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素质教育包括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三方面内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
学生心理品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品质之一。
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必要途径。
从这一意义上说,在小学阶段实施“小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和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知识、接受提问、小组讨论、独立思考、参加考试、进行演讲等活动中,能否正常发挥,心理因素起很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最大障碍。
健康是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当代诸多国际关系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培养人才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逆反心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的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逆反心理,在中外传统心理学概念中没有提及,然而,却是我国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
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苦他的老师、家长),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自我)的某种需要或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对他人(非我)的不尊从(或抗拒)。
“逆反心理”,与西方心理学讲述的“违谬”、“心理感应抗拒”,有相通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它是集正确逆反与错误逆反于一体,逆反与认同相伴行的复杂心理现象;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二、逆反心理在中学生中的表现第一、超限逆反。
指客观要求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如家长总要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其它毛病,而不给予理解或帮助;或者教师不分对象的觉悟层次或问题性质,一概过高的“上纲上线”、批评指责),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出现“让他东、他偏西”的情况。
第二、情境逆反。
指教师的客观要求与学生需要不相符时(如下课了,老师仍讲解再三;周末了,班主任却津津乐道),自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学生心不在焉或根本听不进去说教、或做其他事情,如摆弄东西、收拾书包等,以示不满。
第三、怀疑逆反。
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或所灌输内容虚假产生怀疑。
如教育者所谈及的内容无可非议,而本人的人格却不端正;或本人的人格无可非议,而传播的内容却是虚假的(或含虚假的成分);再则,其人格及传播的内容无可非议,可对内容的表达分析不能(或不能充分)说服学生。
这样,都会引起学生对教师本人或传播的内容(甚至对其本人连同内容)产生怀疑,拒不遵从。
第四、行为逆反。
指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
如家长或老师动机良好,却用喝斥、讽刺、打骂、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或从相反的角度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等等,都会引起主体对施教者的不满、抵触,如双方互相喝斥、打骂,或互不理睬等。
还有可能就是或许他人的说教、做法并无错处,而动机不良引的逆反心理。
如教育者无意表扬了一位做了好事而动机不良的人、或尽管他人的言行有助于主体,但其动机不良,就会引起逆反情绪。
而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逆反是因教师而起的。
比如教师的言行或实际与其传播的内容背道而驰,失去现实与理想的平衡。
如教育者的言教无误,而身教差矣;学校说教与社会实际相差甚远等。
其说教内容就可能被学生“反其道而行之”。
此外,在教育实践中还有一种人格型逆反。
即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异常或心理疾病,如执拗、怪僻、暴燥、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闹、打骂等方式对抗他人(主要是老师、父母或同学)。
这种人格型逆反的学生多见于男生,而且他们的家长(特别是父亲)多有同样倾向。
目前,小学生中已暴露出了诸多不良的心理品质与行为,若不引起重视,势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
从而影响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因此,正确对待小学生逆反心理显得迫在眉梢。
一、由个别问题的矫治向整体发展转化。
小学阶段是养成阶段,重在塑造。
小学生心理的一些不健康问题,如嫉妒、任性自私、自卑、娇气、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其实大多数属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良好的环境和正确的教育影响下,会逐渐消失,即使真一些心理问题也是极少数。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就放在深入了解大多数儿童身以发展的特征,重在养成,积极地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活动,致力于全体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使其潜质得到充分的挖掘发挥。
二、由注重社会适应性向个体自主性转化。
个体心理健康教育既要强调社会性,即适应性、规范性,更应注重个体性,即发展性、自主性。
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个体不断调整自我,去适应社会环境,顺应社会主流文化,同时要开掘发展个人的最大潜能,使人的价值得到完美的体现和发展,能自主地.创造性地去改造社会。
而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中,强调的只是社会适应性,规范性,强调集体意识共同价值,要求孩子从小循规蹈矩,顺从听话,忍让克制,并以此作为评价孩子的重要标准。
过于同一化,保姆式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性发展,扼制了创造力的萌发,其结果是集体失去了蓬勃向上的活力、生机。
诚然,人是社会的人,但社会又是人创造的,脱离了人的发展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一个民族的个性发展是以无限丰富的个性为内容为基础的。
因此,当代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不仅在于求得孩子即时地适应生存,更在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人格的完美,潜能的发挥。
学生犯错误时,主要采用观察法、榜样示范法、情境熏陶法、说服教育法、意志磨炼法。
虽然动机良好,也不能喝斥、讽刺、打骂、强行禁止等简单、粗暴手段对待学生;更不可以不关心、不理睬、不管教学生,那样只会让他们的逆反心理越来欲严重。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要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任意消除或改变这种心理现象。
尤其要对逆反心理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
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不端的人格、虚假的内容、粗暴的手段、片面的思想方法等的不满、抵触),教育者要能够容忍、肯定、鼓励。
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如主体对正确、科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时要善于说服、劝告,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理现象。
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正确合理的与错误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如主体连同不端的人格与正确的信息、或良好的动机与生硬的态度一并逆反),教育者本身并引导学生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以现象代替本质,学会客观、公正、全面、发展的看待自我与非我(他人、社会),从而不断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四、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学生的启发、帮助、引导、激励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这些工作的最终的还是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成为一名身心健康发展的人。
只有学生在认识和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才能起到完善自我和教育自我的目的。
学生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认识自我方面、价值取向方面等等。
我们在接触到学生的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去作判断和下结论,也不是将自己的个人愿望直接变成学生的要求和愿望,而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沟通,平等看待学生的问题,也就是平时我们所提倡的“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学生才会坦诚他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想法和要求的由来,以及需要关心和支持在哪方面。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我们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1 董奇 .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 .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年第1版2 钱伟源主编 . 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南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