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合集下载

高三核酸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核酸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核酸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核酸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对于高三生物学的学习来说,核酸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学核酸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一、核酸的基本概念核酸是生物体内构成遗传信息的重要物质,包括DNA和RNA。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通常位于细胞核内;RNA是核糖核酸,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通常位于细胞质内。

DNA和RNA都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包括糖、碱基和磷酸基团。

二、DNA的结构DNA的结构是由一条双螺旋的链组成的。

它是由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嘌呤)组合而成的。

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分子交替排列组成的。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是A-T连线,鸟嘌呤与胞嘌呤之间是G-C连线。

这种特殊的碱基配对方式使得DNA具有分子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功能。

三、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能够通过特定的机制复制自身。

DNA复制的主要过程包括解旋、复制、连接和修复。

在这个过程中,DNA双链被酶解开,然后由DNA聚合酶在模板链上合成新的互补链,最后由连接酶将新旧链连接在一起。

DNA复制是生物体细胞分裂增殖的基础,也是保证遗传信息准确传递的重要方式。

四、RNA的结构和功能RNA是核糖核酸,它与DNA类似,也是由核苷酸组成的。

RNA的结构主要包括三种形式:mRNA、tRNA和rRNA。

mRNA是信使RNA,它携带由DNA编码的遗传信息,通过核糖体合成蛋白质;tRNA是转运RNA,它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rRNA是核糖体RNA,是核糖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五、RNA的转录RNA的转录是指DNA模板上的一段特定的信息被转录成RNA分子。

在这个过程中,RNA 聚合酶能够识别DNA模板的特定序列,并在这个模板上合成一条RNA链。

新高一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

新高一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

新高一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课程中,核酸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知识点。

核酸是生命的基础,对于了解和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高一生物必修一核酸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一、核酸的组成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包括DNA和RNA两种。

核苷酸是由一个五碳糖、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嘌呤碱基或嘧啶碱基组成。

1.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嘌呤碱基有腺嘌呤(A)和鸟嘌呤(G),嘧啶碱基有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2. RNA:即核糖核酸,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它的五碳糖是核糖,嘌呤碱基有腺嘌呤(A)和鸟嘌呤(G),嘧啶碱基有胸腺嘧啶(U)和胞嘧啶(C)。

二、DNA的结构DNA的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以螺旋结构相互缠绕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它的重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螺旋结构:DNA的结构呈双螺旋,即著名的“双螺旋梯子”结构。

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结构。

2. 互补配对:DNA的两条链通过碱基间的互补配对,A与T之间存在两个氢键连接,C与G之间存在三个氢键连接。

这种互补配对使得DNA的复制过程更加稳定。

3. 基因编码:基因是DNA的一部分,通过DNA中的氨基酸序列编码着各种蛋白质的合成。

DNA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

三、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通过复制产生两条完全相同的新的DNA分子的过程。

复制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分离:DNA双链被酶分离成两个单链。

2. 合成:以已有的单链为模板,通过核苷酸的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

这个过程由DNA聚合酶酶完成。

3. 连接:新合成的DNA链与已有的DNA链连接在一起,形成两个新的DNA双链。

四、RNA的类型和功能RNA是包括mRNA、rRNA和tRNA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核糖核酸。

高考总复习《生物》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ppt课件

高考总复习《生物》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ppt课件

解析:S 型菌的菌落光滑,R 型菌的菌落粗糙;S 型菌经加热 后,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 DNA 没有失活;从患病致死的小 鼠体内分离出 S 型菌和 R 型菌;本实验并没有证明“转化” 是由 DNA 引起的。 答案:D
3.(2019·“超级全能生”联考)用普通噬菌体甲侵染被 35S 标记
的细菌得到子代 M,用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乙侵染普通的细
1.关注两大实验中的易错点 (1)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且并非所有 的 R 型菌都能被转化,大多数 R 型菌未被转化。 ②肺炎双球菌的活体细菌转化实验只证明了加热杀死的 S 型菌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由于未对 S 型菌进行分离、纯化, 因此不能确定转化因子的类型。当然,该实验还可以间接证 明转化因子能够耐受高温。 ③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成功概率与转化因子的纯度 呈正相关,转化因子纯度越高,转化效率也越高。
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1)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 ①实验过程及现象
②结论:_R_N__A_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_蛋__白__质__不是 遗传物质。
(2)病毒重建及其对烟草叶细胞的感染实验 ①实验过程及现象
②结果分析与结论:重组病毒所繁殖的病毒类型取决于 提供_R_N__A_的株系,而不是提供_蛋__白__质__的株系。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实验材料——T2 噬菌体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操作 ①原理:噬菌体侵染细菌,_蛋__白__质__外壳不进入细菌, _遗__传__物__质___D_N_A__进入细菌内部。 ②方法:_同__位__素__示__踪__法__、离心法。
③具体过程 a.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步骤
1.“两看法”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放射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4讲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4讲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1.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与离体细菌转化实验比较
活体细菌转化实验
离体细菌转化实验
培养场所
在小鼠体内
体外培养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R型细菌转化 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
实验结果
为S型细菌
细菌
实验结论 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及其与R型活菌 将物质提纯分离后,直接地、单独地 巧妙构思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同位素标记问题分析
标记的元素及对象
32P标记噬菌体 35S标记噬菌体 32P标记细菌
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情况
蛋白质外壳部分 无放射性
__无__放__射__性____
DNA部分 __少__数__有放射性
无放射性
无放射性
__全__部__有__放射性
35S标记细菌 32P、35S标记细菌
第14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考点
知识内容
考试属性及要求 必考 加试
考查频率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b
核酸是
遗传物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b
质的证
据 (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 a 重建实验
b 2016 年 10 月 11 题 (2
b 分) 2015 年 10 月 22 题 (2
a 分)
考点一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关于同位素标记的问题的分析
角度3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误差分析 1.关于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35S标记组:培养时间过长,沉淀物放射性增高 B.32P标记组:搅拌不够充分,上清液放射性增高 C.35S标记组: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保温、搅拌与离心后放射性 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D.32P标记组:培养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越高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体内细菌转化实验思考:格里菲斯实验能推翻“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这一学说吗?该实验为后来科学家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提供了什么帮助?体外细菌转化实验问题:(1)1和2结果比较,说明?(2)1和3结果比较,说明?从整个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艾弗里设计实验的思路是怎样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如何对噬菌体进行标记?(2)选用S和P做标记的原因?(3)混合时间是不是越长越好?(4)使用搅拌器作用是什么?(5)对搅拌后的培养液进行离心目的?(6)沉淀和上清液中主要的成分是什么?(7)进行噬菌体侵染实验的目的?二、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叶实验是怎样做的?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结论?(2)病毒重建实验说明所繁殖的病毒类型取决于;证明RNA是遗传物质,能控制。

生物学科学研究方法专题主讲教师:毕诗秀一、考试说明对生物学研究中的科学思想和一般方法的要求1.验证性实验具备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2.探究性实验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1)包括作出假设和预期、确认变量、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利用合理的实验装置,收集、分析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

(2)包括运用观察、试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3)实验评价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4)生物学重大发现的启迪二、生物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一)假说—演绎法1. 经典实验的再分析(1)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提出(2)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学说)果蝇眼色遗传的实验现象摩尔根的假设(理论解释):⑴白眼基因(a)是隐性基因⑵A-a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携带该等位基因对摩尔根假设的验证2. 典型例题(假说——演绎法的应用)(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课件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6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回归教材夯实双基
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从化学成分讲,染色体是由
______________ DNA、RNA 和蛋白质组成,其中蛋 白质又分为组蛋白和非组蛋白。DNA和 组蛋白 都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________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5)过程
32P 分别 35S 和_______ ①用放射性同位素_____
标记不同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②用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
③在噬菌体大量增殖时,对标记物质进
行检测。
35S
32P
(6)结论:噬菌体的增殖是在噬菌体 DNA 是遗 DNA的作用下完成的,_________ 传物质。
思考感悟
供。
即时应用
1.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RNA不是
)
A.该实验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 B.噬菌体复制扩增时,利用细菌体内 的核糖体合成外壳蛋白
C.野生型的噬菌体在侵染细菌之前,
需在血浆中添加含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
苷酸进行培养
D.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充
分搅拌离心后在上清液中检测不到放射
RNA?
【提示】 HIV、脑炎病毒、SARS 病毒、禽流感病毒。
高频考点深度剖析
考点突破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实验材料分析 (1)T2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直接在培 养基中培养。一般先用标记元素培养宿
主细胞,再用已标记的宿主细胞培养并
标记T2噬菌体。
(2)P主要存在于DNA中,而S只存在于
蛋白质中,所以用32P标记DNA,用35S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案—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案—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201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案---遗传的分子基础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知识点详解】遗传现象: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

一、人类对遗传本质的探究19世纪中叶,孟德尔通过植物的杂交实验提出生物的每一个性状都是通过遗传因子(后称基因)来传递的。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成单存在,配子结合(受精作用)后,遗传因子又恢复到成对状态。

19世纪末,科学家研究了生物生殖过程中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了解到染色体的活动有一定的规律:体细胞(2N);配子(N);受精卵(2N)。

据此,有人设想:莫非遗传因子就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就是一个遗传因子?这不可能,因为生物的性状很多,而染色体的数目有限。

那么,一定是一个染色体上有许多个遗传因子(基因)。

基于这样的认识,1903年萨顿和鲍维里提出遗传因子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后来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二、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具备的条件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2、能自我复制,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和性状;4、具有存储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能力。

三、核酸(核酸、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证据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核酸是遗传物质(一)格里菲思细菌转化实验1、两种菌落的比较2、实验过程3、小结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因为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艾弗里核酸转化实验(图解)艾弗里的思路1.实验材料:选用肺炎双球菌。

2.假设:核酸是遗传物质。

3.实验操作: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 型细菌进行混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知识点归纳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核酸的分类细胞生物含两种核酸:DNA和R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一类是核糖核酸(RNA)。

核酸的结构二、1、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C H O N P)。

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 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核酸初步水解成许多核苷酸。

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简称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2、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连构成。

3、核酸中的相关计算:(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附表类别DNA RNA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胞嘧啶(C)、尿嘧啶(U)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磷酸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试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

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结论: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线粒体、叶绿体内含有少量的DNA。

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高三核酸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核酸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三核酸知识点归纳总结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核酸的知识是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在高三阶段,对于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掌握核酸的相关知识点对于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解决生物学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三阶段需要掌握的核酸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核酸的基本结构核酸由核苷酸单元组成,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磷酸基团、一个糖分子和一个含氮碱基组成。

根据糖分子的不同,核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通常以双螺旋的形式存在,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而RNA通常是单链结构。

二、核酸的功能1. 遗传信息的存储与传递:DNA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通过复制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2. 蛋白质合成:RNA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包括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等多种形式。

3. 调控基因表达:某些小RNA(如miRNA)能够调控基因的表达,影响生物体的发育和生理过程。

三、核酸的分类与特点1. DNA的特点:稳定性较高,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遗传信息的主要存储形式。

2. RNA的特点:结构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合成和基因表达调控。

四、核酸的变性与复性核酸的变性是指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核酸双螺旋结构解开成单链的现象。

常见的变性因素包括高温、酸碱度改变、尿素等。

复性是指变性后的核酸在适宜的条件下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

五、核酸的提取与检测1. 核酸提取: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从细胞中提取核酸,常用的方法有酚氯仿提取法、硅胶柱纯化法等。

2. 核酸检测:通过染色、电泳等方法检测核酸的存在和纯度,如使用EB染色观察DNA在紫外光下的荧光。

六、核酸技术的应用1. PCR技术:通过特定的引物和DNA聚合酶,对特定的DNA片段进行快速扩增。

2. DNA测序:确定DNA分子中碱基的精确顺序。

高一生物核酸知识点梳理

高一生物核酸知识点梳理

高一生物核酸知识点梳理介绍:在高一生物学习中,核酸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核酸是生命体中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转录翻译过程,还具有其他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本文将对高一生物的核酸知识点进行梳理,并介绍相关的概念和重要内容。

一、核酸的基本概念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分为脱氧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类。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则广泛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二、核酸的结构1. DNA结构:DNA由两条互补的链以螺旋形式相互缠绕而成,形成了双螺旋结构。

每条链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

2. RNA结构:RNA呈单链结构,一条RNA链上的碱基序列由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组成。

与DNA不同的是,RNA中的胸腺嘧啶被尿嘧啶取代。

三、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过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1. 解旋:DNA双链解旋,形成两条单链。

2. 模板配对:通过碱基配对规则,合成新链的碱基与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

3. 连接:新合成的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新的DNA 链。

四、DNA的转录DNA的转录是生物体利用DNA遗传信息合成RNA的过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1. 初始和启动:RNA聚合酶结合到DNA上,寻找转录起始点,并进行反转录酶链中的RNA合成。

2. 链延伸:RNA聚合酶沿DNA链向下滑动,合成RNA链并与DNA模板链上的核酸配对。

3. 终止:RNA聚合酶到达终止信号序列,停止合成,释放RNA链。

五、RNA的翻译RNA的翻译是将RNA中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1. 转运RNA(tRNA)的适配:tRNA携带特定氨基酸与相应的密码子匹配,适配到核糖体上。

2. 构建蛋白质链:核糖体依次阅读mRNA的密码子,将相应的氨基酸连接在一起,形成多肽链。

高一生物核酸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生物核酸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生物核酸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生物核酸知识点总结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分子之一,主要包括DNA和RNA 两种类型。

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核酸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对高一生物核酸知识点的总结:1.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是脱氧核酸,由磷酸、五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以及脱氧核糖组成。

DNA呈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连。

DNA 的主要功能是遗传信息的传递,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2. RNA的结构与功能RNA是核糖核酸,与DNA类似,由核苷酸组成。

与DNA的主要区别在于,RNA含有核糖核酸而非脱氧核糖核酸,并且胸腺嘧啶(T)在RNA中被尿嘧啶(U)所取代。

RNA的主要功能是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成蛋白质的编码信息。

3. 基因的组成与表达基因是DNA分子的一个片段,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

通过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基因的信息可以被传递和表达。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会复制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确保每个细胞都携带着相同的基因信息。

而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将DNA的信息转录成RNA分子,然后RNA分子会经历剪接和翻译过程,最终产生蛋白质。

4. DNA的复制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以一种半保留复制的方式自我复制。

复制过程中,DNA双螺旋被酶酶解,随后聚合酶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将新的核苷酸加到原有链的对应位置上,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DNA的复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必要的一步,确保新细胞能够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

5. RNA的转录与翻译RNA的转录是指在细胞内,RNA聚合酶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

转录过程中,酶从DNA的一个区域开始复制出RNA的互补链。

转录过程中,DNA的编码链与转录的RNA 分子具有相同的序列,而DNA的非编码链则与RNA分子具有互补的序列。

转录产生的RNA分子可以经过剪接过程生成成熟的mRNA分子,随后mRNA分子参与到翻译过程中,将遗传信息翻译成指定的氨基酸序列,最终合成蛋白质。

人教版高三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2)

人教版高三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2)

一、核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作用。

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核苷酸有8种。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它的载体。

核糖核酸简称细胞质中。

对于有细胞结构(同时含DNA和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有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等;有的遗传物质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HIV等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核糖和脱氧核糖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它们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二糖中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糖,乳糖、糖原是动物糖;多糖中糖原是动物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糖,糖原和淀粉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脂质主要是由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P(如磷脂)。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除此以外,脂肪还有保温、缓冲、减压的作用;磷脂是构成包括细胞膜在内的膜物质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是单糖(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就称为单体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高考总复习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考纲要求】1.理解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原因2.掌握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经典实验的实验过程3.掌握证明R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实验过程4.重点理解证明DNA 或R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实验原理和思路【考点梳理】要点一、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核酸的分布(如下表)2.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当DNA 与RNA 同时存在或只有DNA DNA 为遗传物质 只有RNA 存在时,RNA 是遗传物质要点二、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 体内细菌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如下图): DNA 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2)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注意:①该实验中的转化因子即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格里菲思的实验为后人研究遗传物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②本实验共设了4组对照,对于“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较关键的是第4组实验。

第1组实验说明S型菌有毒,第2组实验说明R型菌无毒,第3组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已失活;第4组实验将无毒的R型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出乎意料地死亡了且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了S型活菌。

证明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促使R 型菌发生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2.体外细菌转化实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S型菌中什么物质是转化因子(遗传物质)(2)实验思路:将S型菌中的各种物质分开,分别起作用(3)实验过程:②③注意:1、2组实验对照:说明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即DNA是遗传物质1、3组实验对照:说明DNA保持结构完整才能行使遗传物质的功能(4)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实验材料:噬菌体和细菌(大肠杆菌)①选择噬菌体的原因:噬菌体是营寄生生活的病毒,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和DNA构成。

注意:不通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因为噬菌体营专性寄生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繁殖等生命活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步骤:吸附注入合成子代的DNA与蛋白质外壳组装被释放(噬菌体的繁殖,细菌裂解)注意:亲代噬菌体注入的是DNA,注入后便利用细菌的物质(脱氧核糖核苷酸、氨基酸、酶等)来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和DNA。

(2)实验目的: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实验思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分别观察它们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的作用。

因噬菌体的蛋白质含有DNA没有的元素S,可用35S标记蛋白质,DNA含有蛋白质不常含有的元素P,也可用32P标记DNA,从而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

因DNA和蛋白质都含有C、H、O、N元素,不能用它们做标记元素,因为它们会同时标记两种物质从而无法将两种物质区分开。

(4)实验过程(如下图):做2组对照实验,一组用32P标记DNA,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①标记噬菌体:首先用含32P或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标记大肠杆菌),然后让噬菌体侵染培养好的大肠杆菌。

②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未被标记)③搅拌: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开。

④离心:使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而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⑤观察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5)实验结果:被35S标记蛋白质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不可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5S;被32P标记DNA的一组,沉淀物中放射性较高,且可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32P;(6)实验结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有DNA注入了大肠杆菌,DNA在子代繁殖时起重要作用,即DNA是遗传物质。

要点诠释:①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侵染时间要适宜:时间过短,噬菌体未完全侵入大肠杆菌,时间过长,有些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均会使被32P标记DNA的一组,沉淀物中放射性降低,而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影响实验结果。

②搅拌要充分:如果搅拌不充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不能完全分开,会使被35S标记蛋白质的一组,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升高,影响实验结果。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因为生物有许多种,本实验说明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

要点三、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叶实验(1)实验思路:将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去感染烟草叶片(2)实验结果:被RNA感染的烟草出现病变,而被蛋白质感染的烟草表现正常(3)实验结论:RNA是遗传物质2.病毒重建实验TMV(烟草花叶病毒)和HRV(车前草病毒)均能感染烟草,使烟草叶片出现病斑,但病斑形状不同。

(1)实验思路:将TMV和HRV的RNA和蛋白质分开,进行病毒重组,然后用重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观察病斑的形状,推测其由蛋白质还是RNA决定(如下图):(2)实验结果:病斑的形状和重组病毒的RNA一致,从被感染的烟叶中分离出所繁殖的病毒,发现其类型取决于提供RNA的株系。

(3)实验结论:RNA是遗传物质,能控制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典型例题】类型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P10】例1.肺炎双球菌有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两种类型。

其中S型细菌外面是多糖类的荚膜,有致病性,其菌落是光滑的;R型细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其菌落是粗糙的。

请分析下列实验并回答问题。

(1)S型肺炎双球菌有不同的亚型,其主要区别在于构成荚膜的多糖存在差异。

格里菲斯将S-Ⅱ型菌在特殊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从中分离出R-Ⅱ型菌。

由此判断,R-Ⅱ型菌的出现是__________的结果。

(2)格里菲斯又利用S型和R型菌做了如下实验:格里菲斯对上述现象的理论解释是,R-Ⅱ型菌从_____________中获得了_______________,导致细菌转化,从而恢复了形成荚膜的能力。

(3)在格里菲斯所做实验基础上,艾弗里设计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如下图所示)。

在艾弗里设计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思路是,首先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艾弗里所做的实验中,设置1~5组相互对照的实验结果说明。

5、6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格里菲斯所做的实验中,灭活S-Ⅲ型菌的加热温度是60~65℃之间。

在此温度条件下,DNA失活是因为DNA分子发生______________;但当温度恢复至适宜温度后,DNA分子又会_________________,保持其遗传特性。

【答案】(1)基因突变;(2)(灭活的)S-Ⅲ型菌;某种物质(转化因子)(3)S-Ⅲ型菌中提取、分离出不同的物质;让它们分别与R-Ⅱ型菌混合;是否有S-Ⅲ型菌菌落出现(R-Ⅱ型菌是否发生转化)(4)S-Ⅲ型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物质,DNA是遗传物质;只有DNA结构保持完整才能行使其遗传功能。

(5)解旋(变性);恢复双螺旋结构(复性);【解析】(1)自然培养时S型菌中出现了R型菌,应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此小题需注意审题,答从S-Ⅲ型菌中获得了转化因子,而不能凭主观印象答从S型菌中获得了转化因子(3)此小题与第(2)小题一样需要注意审题,应答从S-Ⅲ型菌中提取、分离出不同的物质,让它们分别与R-Ⅱ型菌混合,观察是否有S-Ⅲ型菌菌落出现(4)(5)略【总结升华】本题是考察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基本题型,难度不大,但可通过此题检验自己是否清楚相关知识。

举一反三:【变式1】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不是格里菲思实验的意义()A.提出了转化因子的概念。

B.证实了遗传物质是DNAC.奠定了艾弗里实验的基础D.开辟了用微生物研究遗传学的新途径【答案】B类型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P14】例2.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简单,只有蛋白质和DNA组成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答案】B【解析】噬菌体是营专性寄生生活的生物,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中培养;噬菌体结构简单,是选取它为实验材料的重要原因;搅拌和离心是为了将噬菌体和细菌分开,而不是将蛋白质和DNA 分开,将蛋白质和DNA分开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的自发自觉行为;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仅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需将该组实验与另一组实验(用32P标记噬菌体DNA)对照说明。

【总结升华】本题是考察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典型题,考察的知识点较简单,D项需要慎重理解。

举一反三:【变式1】疯牛病的病原体仅由一团蛋白质组成,由其感染牛的脑细胞后,繁殖出来的新个体仍是与原来一样的一小团蛋白质,这一事实能说明()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C.只有核酸才是遗传物质 D.蛋白质也能作为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此题是一个新情境题,疯牛病的病原体仅由蛋白质组成,新个体仍是与原来一样的蛋白质说明其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解答此题不能受已有经验的影响,要仔细分析题意。

类型三、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P18】例3.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RNA组成,这两种病毒感染烟草时都能引起花叶病,但在烟叶上出现的病斑不同。

请分析并回答:⑴为确定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实验设计思路是首先将病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是,则可以推测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⑵科学家还进行了著名的病毒重建实验。

实验过程如下:用杂合病毒感染烟草,甲、乙烟叶上出现的分别为的病斑和的病斑,从感染后的两组烟草细胞中均分离提纯得到了完整的病毒。

请画出分离得到的病毒的模式图。

【答案】(1)蛋白质外壳和RNA分开;分别去侵染烟草;RNA侵染的烟草出现花叶病而蛋白质侵染的烟草则不出现花叶病;(2)车前草病毒(HRV);烟草花叶病毒(TMV);【解析】本题较简单,注意实验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