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九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湖泊概述
湖泊与沼泽是陆地上重要的沉积场所,其中往往有众 多的沉积矿产资源。地质历史时期中湖泊、沼泽众多,对
9.1
其地质作用的研究意义重大。
湖 一、湖泊的概况
泊 概 述
定义: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 缓慢的水体。
(
湖泊遍布世界各地,占陆地的1.8% ,共270万km2 。北
湖 泊
概 述
( 成 因 )
9.1
4、冰川湖
湖 泊
概 述
( 成 因 )
2009年12 月25日,美国 宇航局“地球 观测1号”卫 星上的先进陆 地成像仪拍摄 下无名冰川的 自然色调图片
。
9.1
5、牛轭湖(河成) 6、泻 湖(海成)
湖 泊
概 述
( 成 因 )
四川若尔盖湿地 秘鲁泻湖泥浆
9.1
7、岩溶湖
9.1
中国主要山脉
湖 泊 概 述 ( 概 况 )
第一节 湖泊概述
一、湖泊的概况
我国湖泊面积和贮水量的地区分布
9.1
湖区
湖
泊
概
青藏高原
湖泊面积
数量 (km3 )
比重 (%)
36899
45.2
湖水贮量 (×108米3
)
5182
其中淡水贮量 (×108米3)
代表湖泊
1035.0
纳木错、青海、 察尔汗盐湖、
湖 泊 概 述
( 成 因 )
漓江东岸的兴坪西塘
9.1
8、风成湖 沙漠中沙丘间的洼地低于潜水面,由四周沙丘汇集洼
地而形成。
甘肃敦煌的月牙湖
湖 泊 概 述
地质学课件第八章-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
构造湖—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 最深(1741m)
构造湖-滇池
阳
宗
滇
海
池
抚 仙 湖 星 云 湖
构造湖—洱海
构造湖—青海湖
构造湖—岱海
岱海
构造湖—巢湖
郯庐断裂带中的巢湖
构造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
中生代盆地中的洞庭湖和鄱阳湖
构造湖—洞庭湖
洞庭湖
构造湖—鄱阳湖
洪水期 鄱阳湖
枯水期 鄱阳湖
构造湖—太湖
4、湖水的运动特征
湖水和海水一样也处于经常运动之中。然而湖泊比海洋范围小, 水浅,所以湖水的运动比海水弱。
1、湖浪 湖浪运动与海浪相似,但因湖面小,陆地上风力比海 洋风力弱,所以湖浪较海浪小。
2、湖流 是湖水的定向运动。主要由风的吹动或进湖、出湖的 流水所引起。湖流常出现在河口处。
湖水上下层的水温和密度可以不同,也可以产生湖水上升和下沉 的对流运动。湖泊中也有潮汐现象,不过它们的规模较之海洋中要 微弱得多。湖泊中存在的浊流对于某些湖泊中的沉积作用有重要的 影响,也可以形成浊积岩。
本章内容提要: 一、湖泊和沼泽概述
二、湖泊的地质作用
三、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湖泊和沼泽概述
本节主要讲述的内容:
一、湖泊概述 (一)湖泊的定义、作用及其成因 (二)湖泊的类型 (三)湖水的来源、排泄、化学成分 (四)湖水的运动特征 二、沼泽概述 (一)什么是沼泽? (二)沼泽的成因 (三)沼泽的水文特征
死海大咸湖, 盐度达30%
5、按湖水营养物质分类
按湖水所含溶解性营养物质 的不同,可分为贫营养湖、中营 养湖和富营养湖。
洱海北段沼泽化
滇池
洱海北段沼泽化
6、按湖泊水温状况分类
新大普通地质学教案15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十五章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湖沼的沉积。
理解湖沼的地质作用。
了解湖沼的概念。
授课内容: 1、湖泊的成因和动力; 2、湖泊的沉积作用;3、沼泽及其生物堆积作用重点、难点: 湖沼沉积课时: 2学时授课方法:以课堂授课为主,结合课堂讨论。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与国民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如它们可以遗留给我们石油、煤、盐等矿产资料。
湖泊和沼泽是水圈中比较平静的水体,这与河流和地下水等流动水不同,其地质作用过程中以沉积作用为主。
第一节湖泊的成因和动力湖泊是指陆地上比较宽广的积水洼地,它包括湖盆和湖水两部分。
湖泊遍布世界各地,占陆地面积的1.8%。
它们和大小、形状和深度相差很大,大者如里海,面积达43万km2,小者如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小湖,面积不到1000m2;湖水深者可达千余米,浅者不足1米。
我国湖泊众多,湖北省中部大小湖泊达1000多个,为世界上著名的湖区之一。
一、湖盆的成因形成湖盆的原因比较多,既可由内因(内动力地质作用)造成,也可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
1. 构造运动:世界上的大湖泊的湖盆多与构造运动有关。
(1) 区域性地壳下沉造成的湖盆---太湖等。
规模大,湖中岛屿为地壳沉降前的山峰。
(2) 断层作用导致局部地壳陷落---云南滇池。
较深,长条状。
(3) 残存洋盆---里海,大陆碰撞;海退后洼地。
2. 火山活动: (1)火山口---吉林长白山天池。
(2)熔岩堵塞河谷---五大连池(白河堵成头池、二池-------五池) 1719--1721, 271年前康熙年间。
3. 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长江中下游很多。
4. 冰川刨蚀作用,规模小成线状。
二、湖水状况1.来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流和地下水补给,有时来自冰雪融水和海洋残留水。
受气候、地形等条件影响,如长白山天池,地形高,只能大气降水补给;干旱气候区的湖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
2. 湖水排泄状况:湖水通过流泄、蒸发、渗透方式消耗湖水。
地质学基础(第十五章: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第十五章 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湖泊概述
湖泊的地质作用
第三节
沼泽及其地质作用
© 2012,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一、沼泽的概念及其成因
1、沼泽的概念 是陆地上潮湿积水、喜湿性植物大量生长并有泥炭堆积的地方
普通地质学---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 2012,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三、湖泊的沉积作用
2、化学沉积作用
(1)潮湿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2)干旱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碳酸盐沉积阶段
硫酸盐沉积阶段 氯化物沉积阶段 盐湖干涸与盐层埋藏阶段
3、湖泊的生物沉积作用
© 2012,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普通地质学---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 2012,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2012,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普通地质学---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 2012,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普通地质学---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 2012,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普通地质学---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普通地质学---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普通地质学
© 2012,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普通地质学---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第十五章 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湖泊概述
湖泊的地质作用
第三节
沼泽及其地质作用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变化会引起氧化还原 反应,从而影响湖泊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和 迁移。
湖水中的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溶 解或沉淀,改变湖泊水体的化学成分。
湖泊生物作用
01
02
03
生物扰动
湖泊中的生物活动会扰动 湖底沉积物,促进沉积物 中物质的混合和交换。
生物新陈代谢
生物通过新陈代谢过程吸 收和释放化学物质,改变 湖泊水体的化学成分。
通过建立湖泊和沼泽生态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 干扰,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态恢复工程
针对受损的湖泊和沼泽生态系统,实施生态恢复 工程,包括植被恢复、生物群落重建等,促进生 态系统恢复和健康发展。
公众参与与教育
加强湖泊和沼泽生态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 环保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
沼泽特点
沼泽地区水分充足,植物茂盛,是众多野生动植 物的栖息地。同时,沼泽还具有净化水质、减缓 洪水等生态功能。
形成条件及过程
湖泊形成条件及过程
湖泊的形成通常与地质构造、火山活动、冰川作用、河流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例如,构造运动可能导 致地面凹陷形成构造湖;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可形成火山湖;冰川挖蚀形成的洼地积水可形成冰川湖等。
湖泊分类
根据成因、水质、水深等多种因素 ,湖泊可分为构造湖、火山湖、冰 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成湖
、风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等。
沼泽定义
沼泽是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 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 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 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
沼泽分类
根据水源补给情况,沼泽可分为低 位沼泽和高位沼泽。前者由地下水 补给,后者由大气降水补给。
沼泽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 值,如提供水资源、净化水质 、提供农业肥料和工业原料等 。同时,沼泽也是重要的自然
第十三章-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松散沉积层 压力增大底层被压实 沉积物胶结成沉积岩
• 墨西哥湾形 成的沉积岩层。
1.松散沉积物
2.沉积物压固脱水
3.胶结物结晶成矿物 4.碎屑物被胶结成岩石
沉积岩
一、 沉积岩的类型
• 按照沉积岩的物质来源和成因分为: • 陆源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 • 碳酸盐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粉屑
(二)湖泊化学沉积作用 受气候条件制约: 1、潮湿气候区 化学风化彻底--K、Na、Ca、Mg + Fe、Al、Mn等盐类,易溶盐类不易饱和结晶,而铁、 铝、锰的化合物,因pH值和电荷中和等原因,发生化 学作用以及生物作用而沉淀。形成铁矿、锰矿等。 2、干旱气候区 化学风化不彻底, K、Na、Ca、Mg 等易溶盐类,盐度逐年增加,饱和、结晶沉淀出来。 并具有分异沉积作用。
• 湖滩----粗碎屑物质沉积于湖岸附近,湖面下降,形
成平行湖岸的浅滩。 • 湖泥----粘土物质被搬运至湖心缓慢沉积而成。 • 湖三角洲----河流搬运的泥砂物质,因入湖后流速骤 减,形成三角洲;并可扩大淤满湖盆,形成湖泊-三 角洲平原。 • 湖相沉积可有层理、波痕、泥裂、足迹、雨痕等层 面构造。
• 分异沉积作用----混合溶液发生化学 沉淀时,按溶解度大小依次析出的现 象。 • 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碳酸盐阶段 •硫酸盐阶段 •氯化物阶段 •沙下湖阶段
此外,还有 生物沉积作用存在。 • 湖水生物沉积作用主要发育于潮湿 气候区,干旱气候区,湖水盐度高, 生物少。 • 形成:沥青、腐泥、腐泥煤、沥青 黏土、油页岩、石油、硅藻土等。
沼泽的沉积作用 沼泽水体少,相对静止,只有沉积作用,主 要是生物的沉积,可有泥砂质沉积。
• 有机质和腐泥, • 泥炭。 • 褐煤。 • 烟煤和无烟煤。
16-湖泊及沼泽地质作用
4,冰川湖
由冰川的刨蚀作用形成的低洼地蓄水成湖。大多分布在高 山、高原及高纬度地区,常呈串珠状分布。
串珠状冰川湖
冰川湖
5,海成湖 沿海地带由砂脊、砂坝堵塞海湾形成泻湖以及海岸 带(潮上带)洼地中积水形成滨岸湖。
泻湖港
6,喀斯特湖(溶蚀湖与陷落湖) 在喀斯特发育区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洼地积水成 湖,称溶蚀湖;因地下溶蚀造成地面塌陷而积水成 湖,称陷落湖。 溶蚀湖
2,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沉积特征。 (1)干旱气候区的湖泊沉积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湖 水的盐度逐渐增加,达过饱和时,便发生盐类结晶。 通过实地考察及室内的盐水浓缩试验,可将盐湖的 成因分为四个阶段:
① 碳酸盐沉积阶段 碳酸盐的溶解度在盐类矿物中最小,因此在湖 水浓缩咸化过程中,首先晶出碳酸盐矿物。
不均匀侵蚀
青海湖鸟岛的湖蚀崖
2,湖流 湖水的定向运动,主要由风的吹动或入湖或出 湖的流水带动,此外还由于表层湖水与深层湖水温 度、密度的差异而引起湖水的运动。湖流的流速较 慢,小湖为数厘米/秒,大湖略大。如里海水深960 米,表层湖流的流速可达70厘米/秒,150米水深处 流速为25厘米/秒。由于湖水的上下对流,氧可带 入底层,从而促使化学作用及生物的活动。 3,浊流 发育在陡坡带,尤其山地紧邻湖盆处,在洪水 期大量碎屑混合水形成高速下冲的浊流。 湖泊中也有潮汐现象,但其规模比海洋远比海洋小, 只有几毫米-几厘米的潮差。
4,湖水的化学成分 由于湖水的化学成分除受湖盆岩石组成的影响 外,还受入湖河水的成分及流域内自然地理性质的 影响,世界各地的湖水化学成分差异很大。 以潮湿气候区的泄水湖与干旱气候区的不泄水 湖相比,盐分总量:前者少,后者多;湖水成分: 前者以Ca(HCO3)2为主,有机质多,后者多NaCl、 Na2SO4,有机质少。 根据湖水的含盐量,可把湖泊分为四类:
16第十二章-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二节 沼泽
三、沼泽的地质作用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勘查系
第二节 沼泽
三、沼泽的地质作用 泥炭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勘查系
第二节 沼泽
三、沼泽的地质作用 煤化作用阶段 泥炭被掩埋在上覆沉积物压力之下,被压实固结 形成年轻的褐煤。 褐煤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变质形成烟煤。 烟煤进一步变质后成为无烟煤。
湖泊的碎屑沉 积物主要来源
入湖河流 湖泊周围片流 湖泊周围洪流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勘查系
第一节 湖泊
三、湖泊地质作用 2、湖泊的沉积作用 ——机械碎屑沉积作用
河流等带到湖泊中来的大量泥沙以及由湖水在湖岸剥蚀 下来的碎屑物质,随湖水运动速度的变化按颗粒粗细、比 重大小的顺序沉积下来,一般粗粒的沉积于湖岸附近,形 成平行于湖岸的湖滩,其沉积物颗粒磨圆度好,细小的呈 悬浮搬运的物质,沉积于湖水较平静的湖心,形成湖泥。 由河流携带来的泥沙在入湖后沉积下来可形成湖三角洲。
• 咸水沼泽:水主要来自海洋。两者生长 的植物也是不同的。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勘查系
第二节 沼泽
二、沼泽的形成 湖泊沼泽:地壳上升,湖泊逐渐淤积、消亡形成沼泽。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勘查系
第二节 沼泽
二、沼泽的形成 滨海沼泽:滨海平原或滨海三角洲的沼泽化
三角洲平原 分流河道间 沼泽化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勘查系
干酪根在一定温度、压力及细菌作用下,经一定时间的 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作用后可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形成后分散在生油岩(如泥岩、石灰岩、砂岩)中, 在一定的压力、温度等条件下发生运移,聚集到多孔隙的 岩石(如砂岩、礁灰岩、浊积岩等)中形成可开采的油田。
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勘查系
普通地质学第15章 湖沼及其地质作用
②硫酸盐沉积阶段(苦湖、苦盐湖)——湖水有苦味, 以芒硝(Na2SO4·10H2O)、石膏(CaSO4·2H2O)为主。
③氯化物沉积阶段(盐湖)以岩盐NaCl、钾盐KCl为 主。
④硼酸盐沉积阶段(硼砂湖)—以硼砂 矿(Na2B3O7·10H2O)为主。
西北地区是我国 重要的盐矿产区。
(二)潮湿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构造作用形成的湖盆
②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堵 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 如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 黑龙江德都的五大连池。
2.火山湖泊 ①火山口洼地积水形成 的湖泊。如长白山天池, 湛江市西郊的湖光湖, 云南腾冲大龙潭湖。
长白山天池
五 大 连 池 三 池
(二)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湖泊
1.河成湖泊——由于河流曲流发育使 河流截弯取直,被遗弃的河道形成牛 轭湖。如湖北监利县尺八口牛轭湖等。 在大江河的中下游因河流改道、洪水 泛滥也会形成一些小湖泊。
①断陷型湖或裂谷型湖多分布在断陷盆地的各个凹陷 内,其构造活动以断陷为主,横剖面呈两侧均陡的地堑型 或一侧陡一侧缓的箕状型
②坳陷型湖泊及其所在的沉积盆地以坳陷式的构造 运动为特点,表现为较均一的整体沉降,湖底的地形较 为简单和平缓,边缘斜坡宽缓,中间无大的凸起分割, 水域统一形成一个大湖泊。沉积中心与沉降中心一致, 接近湖泊中心。
5. 湖水的来源及补给
湖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面流水和地 下水,其次来自冰雪融水和海水等。不同湖泊 的湖水来源不同,它们主要受气候和位置的影 响。位于地势较高的湖泊,主要靠大气降水补 给;温湿气候区的湖泊,湖水主要来自地面流 水和大气降水;干旱和冷湿气候区的内陆湖泊, 则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而靠海边的 泻湖则以海水补给为主。
2.半咸水湖—含盐量在 0.3—24.7‰。青海湖就是 半咸水湖。 3.淡水湖——含盐量小于 0.3‰。大部分湖泊都是淡 水湖。
【管理资料】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汇编
第二节 湖泊的地质作用
一、湖水的剥蚀和搬运作用 机械动力:可有波浪、潮流、湖流和浊流
等,但其相对于海洋而言小得多
化H学2S动等力):和溶离解子于(湖H水CO中3的-、气SO体4(2-、O2F、e2+
等)的化学作用 生物动力:动、植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影
响湖水的pH和Eh值
二、湖泊的沉积作用
湖泊可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两类。
淡水湖多发育在潮湿气候区,不同季节水位有变化,
一般为泄水湖; 咸水湖发育在干旱气候区,一般为不泄水湖。
淡水湖以机械沉积为主,咸水湖则以化学沉积为主。
(一)机械沉积作用 1、物源
主要为:地面流水搬运的碎屑物质 其次为:湖浪冲蚀湖岸岩石的碎屑 此外有:风和冰川搬运的碎屑物 2、分选作用:由湖滨—湖心,沉积物粒度由粗—细, 不泄水湖:同心环带状沉积物 3、磨圆作用:湖浪反复作用
油页岩、石油、硅藻土等
泄水湖
泄水湖和 不泄水湖
不泄水湖
(三)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按气候条件可分为两类
1 .潮湿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潮湿气候区水量充足,生物繁盛,湖泊多为泄水湖。溶解 度大的K、Na等卤化物、硫酸盐组分最早流失,很少沉淀。 由Fe、Mg、Al、Si、P等组成的难溶盐类,随后也呈离子或胶 体溶液搬运入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继发生沉积。
3)氯化物阶段 湖水进一步浓缩,残余湖水便能成为可供直接开 采的、以氯化钠为主的天然卤水。湖水继续蒸发,石盐(NaCl)、光 卤石(KCl·MgCl2·6H2O)和钾盐(KCl)开始析出,此类湖泊称为盐湖。
4)沙下湖阶段(盐湖干涸与盐层埋藏阶段) 当湖泊全被固体盐 类充满,全年都不存在天然卤水,盐层常被碎屑物覆盖成为埋藏的 盐矿床,盐湖的发展结束。
第15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十六章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湖泊(1ake)与沼泽(swamp)是大陆上的重要沉积场所,其中往往堆积有众多的矿产资源。
在地质历史中湖、沼沉积有广泛分布,湖泊的沉积物类型与气候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地层中湖泊沉积的特点了解古地理和古气候情况。
第一节湖泊概述一.湖泊概况湖泊——陆地上的积水洼地。
湖泊在其发展过程中,常因淤积转变为沼泽。
湖+沼总面积占全球大陆面积的4.1%。
湖泊遍布世界各地,其总面积为270万km²,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8%。
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是北欧的芬兰,共有湖泊五万五千多个,占该国面积的8%,有湖国之称。
湖泊规模不等,世界最大的湖泊是原苏联的里海,为咸水湖(salt water lake),面积达436 340km²。
世界第二大湖是北美的苏必略尔湖,为淡水湖(fresh water lake),面积达88 627km²。
世界最深的湖泊是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水深达l 620m。
湖泊所处位置的高低相差悬殊,最高的是我国西藏高原的纳木湖,湖面海拔4 718m。
最低的是巴勒斯坦、约旦两国间的死海,它的水面比海平面低395 m。
二.湖水的来源、排泄及其化学成分1.湖水的来源湖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面流水和地下水,其次是冰川融水和残留海水。
湖水的来源深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位于高处的湖泊,如山顶的火山口湖,主要靠大气降水;位于低洼处的湖泊,其水源除大气降水外还有地下水;温湿气候区的湖泊,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与大气降水;干旱、冷湿气候区湖泊的湖水来源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为主。
2.湖水的排泄湖水通过蒸发、流泄和向地下渗透三种方式而排泄。
干旱气候区多数湖泊无出口,湖水主要以蒸发方式排泄。
潮湿气候区多数湖泊有出口,湖水主要以流泄方式排泄。
一般将有出口的湖泊称为泄水湖(sluicing lake)或外流湖(external lake),无出口的湖泊称为不泄水湖或内流湖(basinal lake)。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十一章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目的要求湖泊与沼泽可以接纳由地表流水、地下水、风、冰川和火山作用带来的各种物质,以及大量生物繁殖的生物残骸。
因而,湖泊是大陆上重要的沉积场所。
要求学生了解湖泊的成因和类型,了解湖泊的剥蚀和搬运作用,掌握湖水的沉积作用和沉积物的特点;掌握湖泊和沼泽的生物沉积作用的特点和产物特征;以及了解油页岩和煤的形成。
课时:4学时授课内容一、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状况二、湖泊的地质作用(一)湖泊的剥蚀各搬运作用(二)湖泊的沉积作用三、湖泊和沼泽的生物沉积作用重点湖泊的沉积作用,湖泊沉积作用的产物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湖泊和沼泽的生物沉积作用学生难以理解。
可借助一些典型的实例,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展讲解。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以讲授为主,结合局部实地照片进展说明。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一、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状况(一)湖泊的成因1、区域性地壳下降: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一般规模大。
2、断块陷落形成:如滇池、洱海、贝尔加湖、邛海等,多呈长条形。
3、火山活动形成:如天池,一般规模较小,呈圆形。
4、外动力地质作用:如牛轭湖、冰蚀湖、泻湖、岩溶塌陷湖等,一般规模较小。
(二)湖水状况1、湖水来源:降水、地面流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少数来源于冰雪融水和海水。
2、湖水的排泄:湖水通过蒸发、流泄和渗透消耗湖水。
按有无泄水中口,可分不泄水湖和泄水湖。
‰‰—25‰)、咸水湖(大于25‰)、盐湖(250‰)。
(三)湖水的动力和海水一样,仍有湖浪、潮流、湖流等。
二、湖泊的地质作用和搬运作用(一) 湖泊的剥蚀作用湖泊的剥蚀〔湖蚀〕作用包括机械冲刷、磨蚀和化学溶蚀等方式,其中以机械剥蚀为主。
湖蚀主要是由波浪运动引起,波浪越大,湖蚀作用越强,它主要发生在湖岸带。
大湖的湖岸在湖浪的冲击和磨蚀下可形成湖蚀洞穴、湖蚀凹槽等地形。
湖蚀崖逐渐后退可形成湖蚀平台。
湖蚀的产物以及由入湖河流等各种外力带来的物质〔主要是碎屑物〕被湖流、岸流、退流、浊流等动力向湖心方向搬运,在适当部位沉积下来。
湖沼、海洋的地质作用及其地貌特征
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第 一大内陆湖泊,也 是我国最大的咸水 湖。青海湖,古代 称为“西海。藏语 叫做“错温波”, 意思是“青色的 湖”;蒙古语称它 为“库库诺尔”, 即“蓝色的海洋”。 汉代也有人称它为 “仙海”。从北魏 起才更名为“青 海”。
纳木错
纳木错又叫纳木湖, 藏语错即湖的意思。 “纳木错”意为天湖、 灵湖或神湖,信徒们 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 一,传为密宗本尊胜 乐金刚的道场,是藏 传佛教的著名圣地。 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和 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
海迹湖
杭州:西湖美景三月天
杭州西湖的成因学界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火山喷发说”。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 存在着一条古代遗留下来的火山通道,经多年 科学检测,整个火山通道向南延向西湖。据有 关专家称,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 西湖一带出现了强烈的火山喷发,由于岩浆外 流而使地壳内部空虚,最后火山口陷落成为洼 地,这洼地就成了以后西湖的基础。 另一种说法则是“泻湖说”。认为西湖原先与 钱塘江相连,后来逐渐与钱塘江分离,自成一 湖,因此西湖古时又名“泻湖”,意为由钱塘 江“泻入”的湖。
海成湖
靠近东海的天然泻湖——永郎湖
溶蚀湖---------缅甸高原湖泊—茵莱湖
茵莱湖,梦境人生 茵莱湖在缅甸掸邦首府东 枝的南面,离东枝约30多 公里,是缅甸的高原湖泊。 这里海拔高度大约在 1300 米左右。茵莱湖是典型的 溶蚀湖,三面环山,处于 盘地中间,湖四周热带植 物茂盛,风光旖旎。
十,远处白白的可不是羊群,而是盐碱堆
三、沼泽地质作用
广义的沼泽泛指一切湿地;狭义的沼泽则 强调泥炭的大量存在。
地表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土壤水分几达饱和, 并有泥炭堆积,生长着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 物的地段。 由于水多,致使沼泽地土壤缺氧,在厌氧条件 下,有机物分解缓慢,只呈半分解状态,最终 形成泥炭。又由于泥炭吸水性强,致使土壤更 加缺氧,物质分解过程更缓慢,养分也更少。 因此,许多沼泽植物的地下部分都不发达,其 根系常露出地表,以适应缺氧环境。
第13章 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
按湖水消耗方式可将湖泊分为
泄水湖:有泄水出口,温、湿区常见 不泄水湖:无泄水出口,干区常见
泄水湖 不泄水湖
湖水的成分
湖水的成分主要受气候和入湖水源流经区岩性的影响。 一般温湿气候区的泄水湖的湖水成分,以Ca(HCO3)2为 主,且含有机质较多;干旱气候区不泄水湖的湖水成分, 常含较有较多的盐分,而有机质较少。 根据湖水的含盐度,可将湖泊分为三类:含盐度<0.1%, 称为淡水湖;含盐度为0.1-1%,称为半(微)咸水湖;含 盐度1%-3.5 %,称为咸水湖。其中有盐类达到过饱和而 结晶析出的湖泊又称为盐湖(盐度大于3.5 %)。 死海:盐度23-25% 一般温湿、湿热气候区的泄水湖为淡水湖;干旱气候区 的不泄水湖多为咸水湖甚至盐湖。湖水的化学成分并非 固定不变,随着湖区的构造运动、气候等因素的变化, 淡水湖可转变为咸水湖或盐湖,反之,咸水湖也可被冲 淡成淡水湖。 察尔汗湖是我国最大盐湖,面积1600km2,上面的公路 称万丈盐桥。
潮湿气候区入湖河流数多,水量大,携 入湖内的助沙石量多,因而,在河口可 形成很多湖滨三角洲。这些三角洲增长 迅速,湖泊很快被淤浅,变小,最后成 为湖积—三角洲平原或演化成为沼泽。 干旱气候区因入湖河流数少,河流水量 小,携带入湖的碎屑量少,且以较细的 泥沙为主。故碎屑沉积量少,河口三角 洲亦不发育,但由于湖水蒸发快,最后 湖水干涸可演化成盐沼或泥沼。
湖泊的演化
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由于化学风化彻底,流入湖中的水带来 的铁、铝、锰的化合物与湖中的淡水相 混,酸度降低,可有氢氧化铁析出,进 而在生物作用下可生成褐铁矿等化合 物 和沉积矿产。 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受气候控制极为明 显,不同气候地区所形成的化学沉积物 差别很大。因而,可利用其化学沉积物 的特点,推断湖区当时的古气候条件。
高三地理沼泽的作用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沼泽的作用知识点归纳沼泽是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三地理沼泽的作用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沼泽的作用沼泽既是土地资源,又有宝贵的泥炭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此外它在保持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也具有一定意义。
不能将沼泽看成“荒地”,盲目进行开垦。
应根据沼泽类型和分布地区的特点,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
分布在河源区的大面积沼泽,是水的贮藏体,具有蓄水保水作用,对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和河流补给起一定作用,它可以减少一次降雨对河流的补给量,削弱河流洪峰值和延缓洪峰出现时间,还使当年水不至完全流出,延长汇水时间。
因此应加以保护。
沼泽是天然的大水库,它通过水面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调节降雨,有利于森林和农作物生长,促进农、林、牧业的发展,同时对人体健康也有良好作用。
因此,开发沼泽必须十分小心,防止因开发而破坏地区的生态平衡。
沼泽中有许多动、植物资源。
如芦苇是造纸原料和人造纤维和编织等原料,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嵩草和苔草的嫩叶为牲畜喜食的优良牧草。
森林沼泽中的浆果,如笃斯越橘、蓝靛果忍冬等都可食用,又是酿酒原料。
沼泽中还有许多药用植物,如金莲花、泽泻、慈姑、泥炭藓等。
对这些植物资源,应有计划地合理利用,并加以培育和保护。
沼泽中植物丰富,水源充足,是一些候鸟,如珍贵的丹顶鹤、黑颈鹤、天鹅和许多水鸟的栖息场所。
对这些动物资源也应加强保护和管理。
沼泽中的泥炭,含有大量的植物孢子和花粉,对研究古气候、古植被的形成与演变,古地理的发展规律等方面,具有科学价值,因此,不能把所有沼泽都作为开发对象,它们中的一部分应得到绝对保护。
另一方面,富养沼泽的地面较平坦,其中泥炭层薄的沼泽地,有一定潜在肥力,经过排水疏干可改良成牧场,也可以开垦成为农田。
可采用混土压沙和挖排水沟等方式改造沼泽地,种植蔬菜和水稻,这在许多国家获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暂时性流水,当它继续向低凹处流去,并切穿地 下含水层,直接取得地下水补给时,就有常年不 涸的流水,便形成河流。 地面流动的水,蕴藏着巨大的动能,是一种最谷、建造平原, 是一名不知疲倦塑造大地面貌的雕刻家。中国
河谷中常见有沿着河谷谷坡伸展的阶梯状的地形, 称为河流阶地。河流在以侧蚀作用为主的时候方 面河谷不断加宽,一方面河谷进行沉积,其后, 由于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原因,底蚀作
用加强,就会在原有的谷底上侵蚀出"新的 河谷"来,原有的谷底相对抬高,不再被河 水淹没,便形成了阶地。阶地有的只有一级,有 时有几级。每一级阶地由
各类湖泊的沉积作用能使湖泊淤塞而成为沼泽。 沼泽是长满着嗜湿植物并被一薄层水覆盖的湿地。 沼泽只是沉积有机质。大量的有机质堆积在一起, 在缺氧的条件下,天长地久就变成
泥炭。泥炭又被深埋在地下,经过较长的地质历 史时期,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泥炭中的 氢和氧的含量减少,相对碳质增高,逐渐变成褐 煤,进一步形成烟煤、无烟煤。 在
一个平台与之相连的阶地斜坡组成,这一平台的 面,称为阶地面。 在陆地表面上流动的水,称为地面流水。它在重 力作用下,向低处流动。 地面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
是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以及活动的湖水。 在斜坡上形成的薄薄水层向低处流动,称为坡 (片)流。坡流向小沟和山涧汇集,形成一股股 快速奔腾的流水,称为洪流。坡流与洪流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