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城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一模(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高三统一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7.4
选择题(20个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
非选择题(11个题共180分)
29.(16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
(1)各种植物激素(1分)
(2)①受粉后发育着的种子所分泌的激素(1分)
②2、3、4 提高赤霉素含量(促进赤霉素合成)7
(3)蔗糖在转化酶作用下产生的葡萄糖作为信号分子阻遏了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分裂,能正常坐果结实;当转化酶活性低时,葡萄糖含量下降激活了细胞凋亡途径导致果实的脱落。
(4)一定浓度赤霉素(1分)可溶性糖(蔗糖和还原性糖)
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1分)实验组砖红色深于对照组30.(18分,每空2分)
(1)新霉素
(2)①外显子2和neo r基因生长发育
②不能
杂合子小鼠既有体型正常的,又有发育迟缓、体型瘦弱的,无法判断性状的
显、隐性,所以也无法判断I+、I-基因的显、隐性
③父本母本
④ⅰ:-、ⅱ:+、ⅲ:-(全部答对2分)
(3)野生型:发育迟缓型=1:1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答案第1 页(共2页)
31.(16分,每空2分)
(1)甲、乙
(2)b
理由是:这两种细胞都需要RNA聚合酶来催化基因的转录,以满足细胞对蛋白质等物质的需要
(3)受体中央栓蛋白
(4)①结论不可靠。
没有放射性物质标记头部的实验,不能排除NLS位于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的头部的可能性
②用放射性物质标记亲核蛋白的头部,显微注射进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质
细胞核内无放射性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答案第2 页(共2页)。
4月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卷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
下列制作景泰蓝的步骤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7•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T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NT的重要中间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 | •每个N;中含有35个质子C.每个NT中含有35个电子 D . N5+NT结构中含共价键&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 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 s)C. 向Al2(SO4)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制AI(OH)sD. 向稀HSQ催化水解后的麦芽糖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 (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9. 25C时,mol・L「1的3种溶液①盐酸②氨水③CHCOON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3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①B. 3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②C. ①与②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D. ①与③等体积混合后C(H+)> c(CfCOO)> C(OH「)10•生铁在pH = 2和pH = 4的盐酸中发生腐蚀。
在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记录该过程的压强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两容器中负极反应均为Fe - 2e - == Fe2+B. 曲线a记录的是pH = 2的盐酸中压强的变化C. 曲线b记录的容器中正极反应是Q + 4e「+ 2H2O == 4OH ID. 在弱酸性溶液中,生铁能发生吸氧腐蚀6.将铅丹、硼酸盐等化合熔制后描绘酸洗去污11. 某同学用N&CO和NaHCO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加入Ca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一样多2 —2+D. 加入CaCl2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CO + Ca == CaCOj12. 已知:CHCHCHCHOH C CrQ/H* 3CHCHCHO90〜95 C *物质沸点/ C密度/(g • cm —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微溶正丁醛微溶F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 Q C R O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B. 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 C,温度计2示数在76 C左右时,收集产物C. 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 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A.B.1 mL 0.5 rnol-LT1白色沉提白色沉淀无色2体I mLO.5mobL^1/ NaHCOjigjft1 mL 0.5 rnobL'1NaiCOjflSift \实验前两溶液的pH相等实验前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非选择题(共11题共180分)25. (17 分)聚酰亚胺是重要的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纳米、液晶、激光等领域。
[精编]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
![[精编]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b16d87960590c69ec376d2.png)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化学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 .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C .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D .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2.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
下列有关丙烯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式 CH 2 B .结构简式 CH 2=CHCH 3C .球棍模型D .聚合后的结构简式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油脂水解的产物中一定含甘油B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 .氨基酸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 反应D .医疗上用75%的酒精消毒是因为其能使蛋白质变性4.25℃时,下列有关0.1 mol·L -1醋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H = 1B .c (H +) = c (CH 3COO -)C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D .与0.1 mol·L-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5.下列有关SO 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B .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漂白性 C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还原性D .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 6.2SO 2(g) + O 2(g)2SO 3(g) ΔH = a k J ·mol -1,反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 <0B .过程II 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SO 2的平衡转化率D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 .用NaOH 溶液除去铝箔表面的氧化膜 Al 2O 3 + 2OH -2AlO 2-+ H 2O B .向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 3++ 3NH 3·H 2O Al(OH)3↓ + 3NH 4+-CH 2-CH -CH 3- [ ] nC .用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缓解胃酸(HCl )过多 OH -+ H +H 2OD .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 Al 3++ 3H 2OAl(OH)3 (胶体) + 3H +8.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CO 2转化为燃料气体CO 。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石油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不涉及化学变化B.“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制备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C.浓硫酸可用于干燥SO2、C2H4、O2等气体D.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2.已知HF 酸性强于CH3COOH,常温下有下列三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CH3COOH稀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能使比值c(CH3COO﹣)/c(Na+)增大B.①、②等体积很合后:c(CH3COO﹣)>c(Na+)>c(H+)>c(OH﹣)C.向②加入NaF固体,CH3COOH电离平衡正向移动D.中和相同体积的②、③,需消耗①的体积②<③3.下列各图与表述一致的是()A.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C.曲线图③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明矾溶液中逐滴摘加一定浓度氢氧饭化钡溶液时产生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D.图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中,溶液A、B中由水电离出的c(H+):A>B4.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Y<Z<WB.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C.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D.室温下,0.1 mol/L 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5.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6.阿斯巴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阿斯巴甜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4H19N2O5B.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C.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7.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二、综合题:8.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C(以下反应部分条件略去):淀粉M N→A D CA~F六种物质可以发生如图转化:注:[O]表示足最常用氧化剂;C 常用于汽车的防冻液.(1)A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N 生成A的反应条件为,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名称为.(2)①写出E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②写出C2H2O2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O]为含铜物质).(3)C与E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的摩尔质量为.(4)H分子含有4个碳,且为C2H2O2的同系物,H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且无环状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5)芳香化合物G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G能与碳酸钠反应,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且G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G的结构简式为.(6)已知:.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正丁酸,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9.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1)工业上常用方法II和方法III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I,其原因是.(2)己知:2Cu(s)+O2(g)=Cu2O(s)△H=﹣akJ•mol﹣1C(s)+O2(g)=CO(s)△H=﹣bkJ•mol﹣1Cu(s)+O2(g)=CuO(s)△H=﹣ckJ•mol﹣1则方法I发生的反应:2CuO(s)+C(s)=Cu2O(s)+CO(g)△H=kJ•mol﹣1.(3)方法II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方法III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5)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得的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H2O(g)2H2(g)+O2(g)△H>0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A.实验温度:T1<T2B.实验①前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O2)=7×10﹣5mol/(L•min)C.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效率高(6)25℃时,向50mL0.018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mL0.02mol/L盐酸,生成沉淀.若已知K sp(AgCl)=1.8×10﹣10,则此时溶液中的c(Ag+)=.(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若再向沉淀生成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0.001mol/L盐酸,是否继续产生沉淀(填“是”或“否”).10.工业上,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其中一部分铁元素在风化过程中会转化为+3价.已知:TiOSO4遇水会水解.(1)步骤②中,用铁粉将Fe3+转化为Fe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步骤③中,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填字母序号).a.熔沸点差异b.溶解性差异c.氧化性、还原性差异(3)步骤②、③、④中,均需用到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4)请结合化学用语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步骤④中将TiO2+转化为H2TiO3的原理:.(5)可以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液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生产硫酸锰(MnSO4,易溶于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①写出阳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②在制备金属钛前后,CaO的总量不变,其原因是(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11.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1:己知: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碳酸钠;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有关有机物的沸点.请回答:(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反应中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2)仪器C的名称是,其作用有冷凝乙酸乙酯和,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实验完毕后,将烧杯D中的溶液充分振荡、静止,现象为.(3)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4)现拟分离乙酸乙酯(含少量乙醇和乙酸)粗产品,如图2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则试剂a是:,试剂b是:.分离方法I是,分离方法II是.(5)甲、乙两位同学欲将所得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提纯,在未用指示剂的情况下,他们都先加NaOH溶液中和酯中过量的酸,然后用蒸馏水将酯分离出来.甲、乙两人实验结果如下:甲得到了显酸性的酯的混合物;乙得到了大量水溶性的物质;丙同学分析了上述实验目标产物后认为甲、乙的实验没有成功.试解答下列问题:①甲实验失败的原因是:.②乙实验失败的原因是:.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高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石油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不涉及化学变化B.“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制备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属于不饱和烃C.浓硫酸可用于干燥SO2、C2H4、O2等气体D.用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析】A.石油裂解生成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B.烃是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C.浓硫酸能氧化乙烯;D.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答】解:A.由石油制取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是石油发生了裂解,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含有氟元素,不属于烃,故B错误;C.浓硫酸能氧化乙烯,不能干燥乙烯,可以干燥氧气、二氧化硫,故C错误;D.利用CO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应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正确;故选D.2.已知HF 酸性强于CH3COOH,常温下有下列三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CH3COOH稀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能使比值c(CH3COO﹣)/c(Na+)增大B.①、②等体积很合后:c(CH3COO﹣)>c(Na+)>c(H+)>c(OH﹣)C.向②加入NaF固体,CH3COOH电离平衡正向移动D.中和相同体积的②、③,需消耗①的体积②<③【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A.CH3COOH稀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入少量CH3COONa,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B.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常温下,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小于pH=3的醋酸溶液,二者等体积混合时,醋酸过量导致溶液呈酸性,再结合电荷守恒判断;C.氟化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向醋酸中加入氟化钠促进醋酸电离;D.相同温度下,HF酸性强于CH3COOH,则HF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H,则pH相等的两种溶液中HF浓度大于CH3COOH,中和酸需要氢氧化钠的体积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解答】解:A.CH3COOH稀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入少量CH3COONa,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比值增大,故A正确;B.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常温下,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小于pH=3的醋酸溶液,二者等体积混合时,醋酸过量导致溶液呈酸性,则c (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c(OH ﹣)=c(Na+)+c(H+),所以c(CH3COO﹣)>c(Na+),酸的电离程度较小,所以c(Na+)>c(H+),则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H3COO﹣)>c(Na+)>c(H+)>c(OH﹣),故B正确;C.氟化钠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向醋酸中加入氟化钠促进醋酸电离,则醋酸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D.相同温度下,HF酸性强于CH3COOH,则HF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H,则pH相等的两种溶液中HF浓度大于CH3COOH,中和酸需要氢氧化钠的体积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pH相等、体积相等的HF和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大于HF,所以中和相同体积的②、③,需消耗①的体积②>③,故D错误;故选D.3.下列各图与表述一致的是()A.图①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C.曲线图③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明矾溶液中逐滴摘加一定浓度氢氧饭化钡溶液时产生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D.图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中,溶液A、B中由水电离出的c(H+):A>B 【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分析】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B.加热FeCl3溶液促进铁离子的水解;C.向一定量的明矾溶液中逐滴摘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开始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当氢氧化钡过量,氢氧化铝溶解;D.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中,阳极上产生氧气,氢氧根离子失电子,阴极上是氢离子浓度减小,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抑制水的电离.【解答】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图中应为增大生成物浓度,降低生成物浓度,故A错误;B.加热FeCl3溶液促进铁离子的水解,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加热蒸干得到氢氧化铁,得不到无水FeCl3,故B错误;C.向一定量的明矾溶液中逐滴摘加一定浓度氢氧化钡溶液,开始时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当氢氧化钡过量,氢氧化铝溶解,所以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开始逐渐增大,达到最大值又逐渐减少,最后全部溶解,故C正确;D.图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中,根据钠离子移向阴极,知道b是阳极,该极上产生氯气、氧气,氢氧根离子失电子,a是阴极,该电极上是氢离子浓度减小,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A、B中由水电离出的c(H+):A<B,故D错误.故选C.4.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X<Y<Z<WB.Z的最高价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C.Y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D.室温下,0.1 mol/L 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Y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为Si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则X为C元素;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3﹣4=7,且原子序数最大,W为Cl元素.【解答】解:X、Y、Z、W是分别位于第2、3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 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Y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为Si元素,X与Z位于同一主族,则X为C 元素;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4﹣3﹣4=7,且原子序数最大,W为Cl元素.A、C元素位于第二周期,其它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则C元素的半径最小,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Cl<Si<Al,故A错误;B、Z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故B错误;C、Al在高温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置换出铁,故C正确;D、W的气态氢化物为HCl,溶于水形成盐酸,HCl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室温下,0.1 mol/L 盐酸溶液的pH=1,故D错误.故选C.5.下列“试剂”和“试管中的物质”不能完成“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综合.【分析】A.苯与溴水发生萃取,苯酚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B.只有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C.只有乙烯与溴发生加成;D.苯酚酸性较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解答】解:A.饱和溴水与苯进行萃取、与苯酚生成三溴苯酚沉淀,验证了羟基对苯环活性的影响,故A正确;B.酸性高锰酸钾与甲苯反应生成苯甲酸,溶液褪色,验证苯环对甲基活性的影响,故B错误;C.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苯不能,证明苯中无碳碳双键,故C正确;D.碳酸能使石蕊变色,苯酚不能使石蕊变色,证明碳酸的酸性强于苯酚的酸性,故D正确;故选B.6.阿斯巴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阿斯巴甜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4H19N2O5B.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C.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含﹣COOH、﹣NH2、﹣CONH﹣、﹣COOC﹣及苯环结构,结合酯、肽键及氨基酸的性质等来解答.【解答】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4H17N2O5,故A错误;B.含﹣COOH、﹣NH2,则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故B正确;C.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D.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为羧基,酯基,且肽键水解生成的羧基也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则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NaOH反应,故D错误.故选B.7.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用K2Cr2O7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合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Cr2O72﹣被C2H5OH还原C.对比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D.若向④中加入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加入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由实验②、④可知Cr2O7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氧化乙醇,而CrO42﹣不能,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在平衡体系中加入酸,平衡逆向移动,重铬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橙色加深,加入碱,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故A正确;B.②中重铬酸钾氧化乙醇,重铬酸钾被还原,故B正确;C.②是酸性条件,④是碱性条件,酸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碱性条件不能,说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故C正确;D.若向④溶液中加入70%的硫酸到过量,溶液为酸性,可以氧化乙醇,溶液变绿色,故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8.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可以得到C(以下反应部分条件略去):淀粉M N→A D CA~F六种物质可以发生如图转化:注:[O]表示足最常用氧化剂;C 常用于汽车的防冻液.(1)A的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N 生成A的反应条件为浓硫酸、170℃,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名称为乙醛.(2)①写出E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5HOOC﹣COOH+2MnO4﹣+16H+=2Mn2++10CO2↑+8H2O.②写出C2H2O2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O]为含铜物质)OHC﹣CHO+4Cu(OH)HOOC﹣COOH+4Cu2O↓+4H2O.2(3)C与E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的摩尔质量为134g/mol.(4)H分子含有4个碳,且为C2H2O2的同系物,H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且无环状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5)芳香化合物G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为110.G能与碳酸钠反应,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且G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G的结构简式为.(6)已知:.以乙烯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正丁酸,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考点】有机物的推断.【分析】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M为葡萄糖,M转化为N,N转化为A,由(1)中A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则A为CH2=CH2,则M再酒化酶作用下得到N为CH3CH2OH,N在浓硫酸、17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A,A与试剂X得到D,D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得到C,C常用于汽车的防冻液,则C为HOCH2CH2OH,试剂X可以为溴水,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得到D,D再发生水解反应得到乙二醇.A发生氧化反应得到C2H4O,且C2H4O与水反应得到C,则C2H4O为环氧乙烷(),乙二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2H2O2为OHC﹣CHO,进一步氧化生成E为HOOC﹣COOH,HOOC﹣COOH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F为二氧化碳,同时生成硫酸锰与水,据此解答(1﹣4);(5)中芳香化合物G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G能与碳酸钠反应,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则G不含羧基、含有酚羟基,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去掉一个苯基(﹣C6H5)、﹣OH后剩余数量为110﹣17﹣77=16,故还含有一个O原子,则G 含有1个苯环、2个酚羟基,且G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G最中2个酚羟基处于对位;(6)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Br,然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H2OH,再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HO,2分子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再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CHO,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H2CH2OH,在KMnO4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生成CH3CH2CH2COOH,据此解答.【解答】解:(1)A为CH2=CH2,官能团的结构简式为,N生成A是乙醇在浓硫酸、17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B为,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为CH3CHO,名称为乙醛,故答案为:;浓硫酸、170℃;乙醛;(2)①E生成F的离子方程式为:5HOOC﹣COOH+2MnO4﹣+16H+=2Mn2++10CO2↑+8H2O;H2O2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O]为含铜物质):OHC﹣CHO+4Cu(OH)2HOOC②C﹣COOH+4Cu2O↓+4H2O,故答案为:5HOOC﹣COOH+2MnO4﹣+16H+=2Mn2++10CO2↑+8H2O;OHC﹣CHO+4Cu HOOC﹣COOH+4Cu2O↓+4H2O;(OH)(3)C(HOCH2CH2OH)与E(HOOC﹣COOH)一定条件下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为乙二酸乙二醇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134g/mol,故答案为:134g/mol;(4)H分子含有4个碳,且为C2H2O2(OHC﹣CHO)的同系物,则H的分子式为C4H6O2,H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且无环状结构,含有酯基或羧基,且还含有1个碳碳双键,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OOH,CH3CH=CHCOOH,CH2=C(CH3)COOH,CH2=CHCH2OOCH,CH3CH=CHOOCH,CH2=C (CH3)OOCH,CH2=CHOOCCH3,CH2=CHCOOCH3,故共有8种,故答案为:8;(5)中芳香化合物G仅含碳、氢、氧三种元素,G能与碳酸钠反应,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则G不含羧基、含有酚羟基,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去掉一个苯基(﹣C6H5)、﹣OH后剩余数量为110﹣17﹣77=16,故还含有一个O原子,则G 含有1个苯环、2个酚羟基,且G分子中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G最中2个酚羟基处于对位,故G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乙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Br,然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H2OH,再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HO,2分子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再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CHO,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CH2CH2OH,在KMnO4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生成CH3CH2CH2COOH,=CH2CH3CH2Br CH3CH2OH合成路线流程图为:CHCH3CHO CH3CH=CHCHOCH2CH2CH2OH CH3CH2CH2COOH,故答案为:CH2=CH2CHCH3CH2Br CH3CH2OH CH3CHOCH3CH=CHCHO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OOH.9.纳米级Cu2O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表为制取Cu2O的三种方法:(1)工业上常用方法II和方法III制取Cu2O而很少用方法I,其原因是反应不易控制,易还原产生Cu.(2)己知:2Cu(s)+O2(g)=Cu2O(s)△H=﹣akJ•mol﹣1C(s)+O2(g)=CO(s)△H=﹣bkJ•mol﹣1Cu(s)+O2(g)=CuO(s)△H=﹣ckJ•mol﹣1则方法I发生的反应:2CuO(s)+C(s)=Cu2O(s)+CO(g)△H=2c﹣a﹣b kJ•mol﹣1.(3)方法II采用离子交换膜控制电解液中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Cu2O,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4)方法III 为加热条件下用液态拼(N 2H 4)还原新制Cu (OH )2来制备纳米级Cu 2O ,同时放出N 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 4Cu (OH )2+N 2H42Cu 2O +N 2↑+6H 2O .(5)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两种方法制得的Cu 2O 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H 2O (g )2H 2(g )+O 2(g )△H >0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t 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 (填字母代号).A .实验温度:T 1<T 2B .实验①前20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O 2)=7×10﹣5mol/(L•min )C .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效率高(6)25℃时,向50mL0.018mol/L 的AgNO 3溶液中加入50mL0.02mol/L 盐酸,生成沉淀.若已知K sp (AgCl )=1.8×10﹣10,则此时溶液中的c (Ag +)= 1.8×10﹣7mol/L .(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若再向沉淀生成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0.001mol/L 盐酸,是否继续产生沉淀 否 (填“是”或“否”).【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1)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容易生成Cu ;(2)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作相应的加减;(3)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碱性条件下Cu 在阳极失去电子得到Cu 2O 与H 2O ;(4)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分析;(5)A.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知识来回答;B.根据反应速率v=来计算;C.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状态的改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6)计算溶液混合后,不发生反应时c(Ag+)、c(Cl﹣),令平衡时溶液中Ag+的浓度为xmol/L,根据反应Ag+(aq)+Cl﹣(aq)⇌AgCl(s),表示出平衡时c(Ag+)、c(Cl﹣),代入溶度积常数列方程计算;再计算混合后溶液,不发生反应时c(Ag+)、c(Cl﹣),计算离子浓度积,与溶度积比较,判断是否产生沉淀.【解答】解:(1)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容易生成Cu,反应不易控制生成Cu2O;故答案为:反应不易控制,易还原产生Cu;(2)①2Cu(s)+O2(g)=Cu2O(s)△H=﹣akJ•mol﹣1,②C(s)+O2(g)=CO(g)△H=﹣bkJ•mol﹣1,③Cu(s)+O2(g)=CuO(s)△H=﹣ckJ•mol﹣1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③×2+②得2CuO(s)+C(s)=Cu2O(s)+CO(g)△H=2c ﹣a﹣bkJ•mol﹣1;故答案为:2c﹣a﹣b;(3)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碱性条件下Cu在阳极失去电子得到Cu2O与H2O,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故答案为:2Cu﹣2e﹣+2OH﹣=Cu2O+H2O;(4)液态肼(N2H4)还原新制Cu(OH)2来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其反应的方程式为:4Cu(OH)2+N2H42Cu2O+N2↑+6H2O;故答案为:4Cu(OH)2+N2H42Cu2O+N2↑+6H2O;(5)A、实验温度越高,达到化学平衡时水蒸气转化率越大,②和③相比,③转化率高,所以T2>T1,故A正确;B、实验①前2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O2)===3.5×10﹣5mol•L﹣1 min﹣1,故B错误;C、①②化学平衡状态未改变,②反应速率加快,先到达平衡,则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的催化剂效率高,故C正确.故选AC;(6)溶液混合后,不发生反应时c(Ag+)=×0.018mol•L﹣1=0.009mol•L﹣1、c (Cl﹣)=×0.02mol•L﹣1=0.01mol•L﹣1,令平衡时溶液中Ag+的浓度为xmol/L,Ag+(aq)+Cl﹣(aq)⇌AgCl(s)(0.009﹣x)mol/L (0.009﹣x)mol/L反应后溶液中c(Cl﹣)=0.01mol/L﹣(0.009﹣x)mol/L=(0.001+x)mol/L,故x ×(0.001+x)=1.8×10﹣10,由于0.009×0.01=9×10﹣5>1.8×10﹣10,故0.001+x ≈0.001,解得x≈1.8×10﹣7,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0.001mol•L﹣1盐酸,不发生反应时c(Ag+)=×1.8×10﹣7mol•L﹣1=9×10﹣8mol•L﹣1、c(Cl﹣)=×[(0.001+1.8×10﹣7+0.001]mol•L ﹣1≈0.001mol•L﹣1,而离子浓度积=0.001×9×10﹣8=0.9×10﹣10<1.8×10﹣10,故没有沉淀产生,故答案为:1.8×10﹣7mol/L;否.10.工业上,以钛铁矿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其中一部分铁元素在风化过程中会转化为+3价.已知:TiOSO4遇水会水解.(1)步骤②中,用铁粉将Fe3+转化为Fe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2)步骤③中,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是利用物质的b(填字母序号).a.熔沸点差异b.溶解性差异c.氧化性、还原性差异(3)步骤②、③、④中,均需用到的操作是过滤(填操作名称).(4)请结合化学用语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步骤④中将TiO2+转化为H2TiO3的原理:溶液中存在平衡:TiO2++2H2O⇌H2TiO3+2H+,当加入热水稀释、升温后,平衡正向移动,生成H2TiO3..(5)可以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液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生产硫酸锰(MnSO4,易溶于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6)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F2﹣CaO作电解质,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①写出阳极所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2O2﹣﹣4e﹣═O2↑.②在制备金属钛前后,CaO的总量不变,其原因是(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制备TiO2时,在电解槽发生如下反应:2CaO═2Ca+O2↑,2Ca+TiO2Ti+2CaO,由此可见,CaO的量不变.【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电解原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分析】(1)铁粉将Fe3+转化为Fe2+;(2)溶液中析出晶体是利用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得到;(3)②③④都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的分离过程,需要用过滤装置;(4)依据溶液中存在平衡:TiO2++2H2O⇌H2TiO3+2H+,平衡影响因素和平衡移动。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word版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海淀)28.(15分)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42-(黄色)+ 2H+(1)进行实验i和ii:序号操作现象i 向2 mL pH = 2的0.05 mol·L−1K2Cr2O7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 约为 9)3滴溶液变绿色(含Cr3+)ii 向2 mL pH = 8的0。
1 mol·L−1 K2CrO4黄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①用化学用语表示饱和Na2SO3溶液pH约为9的原因:。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i中现象:。
(2)继续进行实验iii:序号操作现象iii 向2 mL饱和Na2SO3溶液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黄色为了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补充实验:向2 mL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
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卷(有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卷(有答案)2017.46.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
下列制作景泰蓝的步骤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B C D将铜丝压扁,掰成图案将铅丹、硼酸盐等化合熔制后描绘高温焙烧酸洗去污7.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5+N5-的重要中间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电子D.N5+N5-结构中含共价键8.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C.向Al2(SO4)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制Al(OH)3D.向稀H2SO4催化水解后的麦芽糖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 (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9.25℃时,0.1 mol·L-1的3种溶液①盐酸②氨水③CH3COONa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①B.3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②C.①与②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D.①与③等体积混合后c(H+)>c(CH3COO-)>c(OH-)10.生铁在pH = 2和pH = 4的盐酸中发生腐蚀。
在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记录该过程的压强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容器中负极反应均为Fe - 2e-== Fe2+B.曲线a记录的是pH = 2的盐酸中压强的变化C.曲线b记录的容器中正极反应是O2 + 4e-+ 2H2O ==4OH-D.在弱酸性溶液中,生铁能发生吸氧腐蚀11.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前两溶液的pH 相等B.实验前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C.加入Ca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一样多D.加入CaCl2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CO32-+ Ca2+ ==CaCO3↓12.已知: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利用右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
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2017级高三一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及解析

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2017级高三一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祝考试顺利★本试卷共 9 页,100 分。
考试时长 9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防疫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聚丙烯B.聚碳酸酯C.二氧化氯D.丁腈橡胶A. AB. BC. CD. D 【答案】C【详解】A.制口罩的聚丙烯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制防护镜的聚碳酸酯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用于消毒的二氧化氯是氯元素的氧化物,属于无机物,故C正确;D.制医用手套的丁腈橡胶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食盐、蔗糖等作食品防腐剂B. 用氧化钙作吸氧剂和干燥剂C. 用碳酸钙、碳酸镁和氢氧化铝等作抗酸药D.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保鲜【答案】B【详解】A. 食盐、蔗糖能够使细菌脱水死亡,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目的,可做防腐剂,故A正确;B. 氧化钙没有还原性,不能作吸氧剂,故B错误;C. 碳酸钙、碳酸镁和氢氧化铝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常用于作抗酸药,故C正确;D. 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蔬菜具有催熟的作用,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应除掉乙烯,所以将浸泡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除去乙烯,故D正确;故选B。
3.短周期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的气态氢化物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 与 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Z。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 VA 族B. 同主族中 Z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C. X 与 Y 形成的两种常见的化合物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均为 2∶1D. 用电子式表示 YZ 的形成过程为:【答案】B【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W的气态氢化物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可知,W为N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X是O元素,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Y为Na元素,Z 与 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Z,则Z为Cl元素。
北京西城高三一模化学及参考答案

(3)①Fe2++NO2?+2CH3COOH==Fe3++NO↑+H2O+2CH3COO?
Fe2++NO==[Fe(NO)]2+
②两层液体界面上H+、NO3?与Fe2+反应,生成棕色的[Fe(NO)]2+
①第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第二步AlCl分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填“增大”、“不
变”或“减小”)。
(2)第一步是可逆反应,选择在接近真空条件下进行,其原因是______。
(3)第二步反应制备的Al中含有少量C,可能的原因是______(不考虑未反应的C,写出1种即可)。
26.(12分)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为原料,用真空氯化亚铝(AlCl)歧化法,无需进行分离提纯,直接制备金属Al。其反应过程主要由两步组成,如下图:
(1)已知:
Al2O3(s) + 3C (s) 2Al (l) + 3CO (g)ΔH=+1346kJ·mol?1
3AlCl (g) AlCl3(g) + 2Al (l)ΔH=?140kJ·mol?1
西 城 区 高 三 统 一 测 试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6.我国出土的文物呈现了瑰丽的历史文化。下列文物中,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西夏佛经纸本
B.西汉素纱禅衣
C.唐兽首玛瑙杯
D.东汉青铜奔马
7.下列延长食品保质期的方法中,其原理与其它几种不同的是
北京-2017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工艺流程含答案

北京市2017届高三各城区一模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工艺流程(海淀)27. (13分)感光材料AgBr的发现推动了化学感光成像技术的发展。
胶片冲印的化学成像过程如下:感光:涂有AgBr胶片的感光部分被活化,形成显影区;显影:用显影液将显影区被活化的AgBr转化为Ag,形成暗影区;定影:用定影液(含Na2S2O3)将胶片上未感光的AgBr转化为Ag(S2O3)23-,形成透光亮影区;水洗:用水洗去胶片上残留的可溶性银盐,自然干燥后形成黑白底片。
(1)①显影液可将AgBr转化为Ag的原因是显影液具有性。
②定影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下图是一张经冲印后得到的黑白底片,其中含银元素最多的区域是(选填字母序号)。
(2)已知:i. Ag+(aq) + Br- K= 1.9 × 1012Ag+(aq) + 2NH3·H23)2+ (aq) + 2H2O(l) K2 = 1.1 × 107ii. 2Ag(S2O3)23-2S2O3(s) + 3S2O32-(aq),白色Ag2S2O3易分解出黑色Ag2S。
①判断(填“能”或“不能”)用氨水作定影液,理由是。
②新制定影液(含Na2S2O3)和废定影液[含Na3Ag(S2O3)2和少量Na2S2O3]的鉴别方法如下:a. 盛装新制定影液的试管为(填“A”或“B”),若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将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b. 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试管A中产生现象的原因:。
(东城)27.(14分)以废旧锌锰电池初步处理分选出的含锰废料(MnO2、MnOOH、MnO 及少量Fe、Pb等)为原料制备高纯MnCl2·xH2O,实现锰的再生利用。
其工作流程如下:资料a.Mn的金属活动性强于Fe;Mn2+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pH高于5.5时易被O2氧化。
资料b.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注: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为0.1 mol·L-1(1)过程Ⅰ的目的是浸出锰。
北京西城区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

北京西城区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化学2017.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D.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2.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
下列有关丙烯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式CH2B.结构简式CH2=CHCH3C.球棍模型D.聚合后的结构简式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的产物中一定含甘油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氨基酸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D.医疗上用75%的酒精消毒是因为其能使蛋白质变性4.25℃时,下列有关0.1molL-1醋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H=1B.c(H+)=c(CH3COO-)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D.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5.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B.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漂白性C.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还原性D.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6.2SO2(g)+O2(g)2SO3(g)ΔH=akJmol-1,反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0B.过程II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D.反应物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能量之和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用NaOH溶液除去铝箔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H2O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C.用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缓解胃酸(HCl)过多OH -+H+H2OD.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8.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CO2转化为燃料气体CO。
[优质]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
![[优质]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ecbc9f4afe04a1b171de11.png)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D.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2.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
下列有关丙烯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式 CH2B.结构简式 CH2=CHCH3C.球棍模型D.聚合后的结构简式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的产物中一定含甘油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氨基酸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反应D.医疗上用75%的酒精消毒是因为其能使蛋白质变性4.25℃时,下列有关0.1 mol·L-1醋酸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H = 1B.c(H+) = c(CH3COO-)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醋酸的电离程度减小D.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5.下列有关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于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B.使品红溶液褪色,有漂白性C.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有还原性D.能杀菌、消毒,可按照国家标准用作食物的防腐剂6.2SO2(g) + O2(g)2SO3(g) ΔH = a k J·mol-1,反应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0 B.过程II可能使用了催化剂C.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D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CH2-CH-CH3-[ ]nA .用NaOH 溶液除去铝箔表面的氧化膜 Al 2O 3 + 2OH - 2AlO 2-+ H 2O B .向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 3++ 3NH 3·H 2O Al(OH)3↓ + 3NH 4+C .用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缓解胃酸(HCl )过多 OH -+ H +H 2OD .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 Al 3++ 3H 2OAl(OH)3 (胶体) + 3H +8.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可以将温室气体CO 2转化为燃料气体CO 。
2020年4月北京市西城区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统一测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20年4月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第1页(共2页)西 城 区 高 三 统 一 测 试化学参考答案 2020.4第一部分(共42分)每小题3分。
第二部分(共58分)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参照本参考答案给分。
15.(每空2分,共15分)(3)醛基 (4)4(5))(6)(7)16.(每空1分,共9分)(1)Cl 2 +2OH -= Cl -+ ClO -+H 2O(2分)(2)①NaClO +CO(NH 2)2+2NaOH ==== N 2H 4·H 2O + NaCl +Na 2CO 3(2分) ②冷凝回流水合肼③N 2H 4·H 2O 被NaClO 氧化④加热至有大量固体析出,趁热过滤 (3)①N 2H 4·H 2O + H += N 2H 5++H 2O 一定温度北京市西城区2020年4月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第2页(共2页)17.(每空1分,共9分)(1)①+177.6②增大CO 2的量,发生反应C +CO 2 ==== 2CO ,消耗C ;增大CO 2的量,反应ⅲ正向进行程度增加,降低了C 2H 6的浓度,反应ⅳ进行的程度减小③铬盐 相同温度下,铬盐作催化剂时C 2H 6的转化率和C 2H 4的选择性均较高温度升高,反应ⅰ、ⅲ、ⅳ的化学反应速率均增大,反应ⅳ增大的更多(2分)(2)①正极②CO 2 +2e -+2H += CO +H 2O(2分) 18.(每空2分,共11分)(1)①ZnS +2Fe 3+= Zn 2++S +2Fe 2+②细菌的活性降低或失去活性(1分)(2)①4LiCoO 2 +12H +== 4Li ++4Co 2++6H 2O +O 2↑②Ⅰ.加入Ag +明显提高了单位时间内钴浸出率,即提高了钴浸出速率 Ⅱ.AgCoO 2+3Fe 3+= Ag ++ Co 2++3Fe 2++O 2↑Ⅲ.加入Ag +催化了反应3,使LiCoO 2浸出的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消耗H +更多,故加入Ag +后的pH 比未加时大19.(每空2分,共14分)(1)2H 2O 2 === O 2↑+2H 2O (2)①H 2O 2+Cu 2+= CuO 2↓+2H+ ②CuO 2与H +反应产生的H 2O 2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会氧化Cu 2O 或Cu ,无法观察到红色沉淀Cu③(3)溶液中存在H 2O ++HO 2-,HO 2++O 22-,溶液pH 增大,两个平衡均正向移动,O 22-浓度增大,使得CuO 2沉淀量增大(4)将Ⅲ中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30%H 2O 2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反应结束后,测得干燥后固体的质量不变(5)CuO 2的催化能力强于Cu 2+;随pH 增大,Cu 2+与H 2O 2反应生成CuO 2增多细菌CuSO 4一定温度1000a96c。
(完整版)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llthin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下列制作景泰蓝的步骤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将铜丝压扁,掰成图案将铅丹、硼酸盐等化合熔制后描绘高温焙烧酸洗去污A.A B.B C.C D.D2.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5+N5﹣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电子D.N5+N5﹣结构中含共价键3.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C.向Al2(SO4)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制Al(OH)3D.向稀H2SO4催化水解后的麦芽糖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 (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4.25℃时,0.1mol•L﹣1的3种溶液①盐酸②氨水③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①B.3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②C.①与②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D.①与③等体积混合后c(H+)>c(CH3COO﹣)>c(OH﹣)5.生铁在pH=2和pH=4的盐酸中发生腐蚀.在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记录该过程的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容器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B.曲线a记录的是pH=2的盐酸中压强的变化C.曲线b记录的容器中正极反应是O2+4e﹣+2H2O═4OH﹣D.在弱酸性溶液中,生铁能发生吸氧腐蚀6.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两溶液的pH相等B.实验前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C.加入Ca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一样多D.加入CaCl2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CO32﹣+Ca2+═CaCO3↓7.已知: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表:物质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70.8017微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C.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聚酰亚胺是重要的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纳米、液晶、激光等领域.某聚酰亚胺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已知:(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②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4)I的分子式为C9H12O2N2,I的结构简式是 .(5)K是D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组峰,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6)1mol M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4mol CO2,M的结构简式是 .(7)P的结构简式是 .9.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含砷元素(As)的工业废水经如图1流程转化为粗As2O3.(1)“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H3AsO3和H3AsO4转化为盐.H3AsO4转化为Na3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氧化”时,1mol AsO33﹣转化为AsO43﹣至少需要O2 mol.(3)“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a.Ca(OH)2(s)⇌Ca2+(aq)+2OH﹣(aq)△H<0b.5Ca2++OH﹣+3AsO43﹣⇌Ca5(AsO4)3OH△H>0研究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温度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 .(4)“还原”过程中H3AsO4转化为H3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As2O3,同时结晶得到粗As2O3.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粗As2O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进行的操作是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粗As2O3中含有CaSO4b.工业生产中,滤液2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10.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铜CuFeS2)为原料,用Fe2(SO4)3溶液作浸取剂提取铜,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FeS2+4Fe3+⇌Cu2++5Fe2++2S.(1)该反应中,Fe3+体现 性.(2)上述总反应的原理如图1所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一定温度下,控制浸取剂pH=1,取三份相同质量黄铜矿粉末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2小时后Cu2+浸出率/%I加入足量0.10mol•L﹣1 Fe2(SO4)3溶液78.2II加入足量0.10mol•L﹣1 Fe2(SO4)3溶液,通入空气90.8III加入足量0.10mol•L﹣1Fe2(SO4)3溶液,再加入少量0.0005mol•L﹣1 Ag2SO4溶液98.0①对比实验I、II,通入空气,Cu2+浸出率提高的原因是 .②由实验III推测,在浸取Cu2+过程中Ag+作催化剂,催化原理是:ⅰ.CuFeS2+4Ag+═Fe2++Cu2++2Ag2Sⅱ.Ag2S+2Fe3+═2Ag++2Fe2++S为证明该催化原理,进行如下实验:e i r b e i ng ar a .取少量黄铜矿粉末,加入少量0.0005mol•L ﹣1 Ag 2SO 4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 ,证明发生反应 i .b .取少量Ag 2S 粉末,加入 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证明发生反应 ii .(4)用实验 II 的浸取液电解提取铜的原理如图2所示:①电解初期,阴极没有铜析出.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原因是 .②将阴极室的流出液送入阳极室,可使浸取剂再生,再生的原理是 .11.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1)研究盐酸被MnO 2氧化.实验操作现象I 常温下将MnO 2和12mol•L ﹣1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II 将 I 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III加热MnO 2和4mol•L ﹣1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①已知MnO 2呈弱碱性. I 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 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②II 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III 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 (H +)或c (Cl ﹣)较低,设计实验(图1)IV 进行探究:ing ar eg o 将实验 III 、IV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将 i 、ii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④用图2装置(a 、b 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 V :ⅰ.K 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ⅱ.向右管中滴加浓H 2SO 4至c (H +)≥7mol•L ﹣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ⅲ.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 2SO 4至c (H +)≥7mol•L ﹣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将ⅰ和ⅱ、ⅲ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①烧瓶中放入浓H 2SO 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浓硫酸 (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②向试管中加入3mL 浓盐酸,再加入1mL 浓HNO 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 2.实验操作现象I 将湿润的淀粉KI 试纸伸入棕黄色气体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II 将湿润的淀粉KI 试纸伸入纯净Cl 2中试纸先变蓝,后褪色III……通过实验 I 、II 、III 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 2,III 的操作是 .(3)由上述实验得出: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 有关. ings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下列制作景泰蓝的步骤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将铜丝压扁,掰成图案将铅丹、硼酸盐等化合熔制后描绘高温焙烧酸洗去污A.A B.B C.C D.D【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将铜丝压扁,掰成图案,属于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选;B.铅丹、硼酸盐、玻璃粉等原料化合在经过烧熔而制成不透明的或是半透明的有独特光泽物质,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选;C.烧制陶瓷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选;D.酸洗去污,为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易溶性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以景泰蓝制造为载体考查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明确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5+N5﹣的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电子D.N5+N5﹣结构中含共价键【分析】A、全氮类物质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B、每个N5+中含有质子为7×5=35个;C、电子为35+1=36个电子;D、N5+和N5﹣离子间存在离子键,而离子内氮氮之间存在共价键;【解答】解:A、全氮类物质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所以属于绿色能源,故A正确;B、每个N5+中含有质子为7×5=35个,而电子为35﹣1=34个电子,故B正确;C、电子为35+1=36个电子,所以每个N5﹣中含有36个电子,故C错误;D、N5+和N5﹣离子间存在离子键,而离子内氮氮之间存在共价键,所以N5+N5﹣结构中含共价键,故D正确;故选C.【点评】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和原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离子是由于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不等而带电,化学键的类型,比较容易.3.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C.向Al2(SO4)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制Al(OH)3D.向稀H2SO4催化水解后的麦芽糖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 (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分析】A.醋酸可与碳酸钙反应;B.碘酸钾与淀粉不反应;C.氢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D.检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解答】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酸性比碳酸强,可与碳酸钙反应,可用于除去水垢,故A正确;B.淀粉遇碘变蓝色,但碘酸钾与淀粉不反应,故B错误;C.氢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过量,生成偏铝酸钠,故C错误;D.检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应先加入碱调节溶液至碱性,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题目涉及物质的检验、除杂、检验等,答题时主要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4.25℃时,0.1mol•L﹣1的3种溶液①盐酸②氨水③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①B.3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②C.①与②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D.①与③等体积混合后c(H+)>c(CH3COO﹣)>c(OH﹣)【分析】A.溶液PH大小,碱大于水解显碱性的盐,大于酸;B.酸碱抑制水的电离,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C.①与②等体积等浓度混合生成氯化铵溶液,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D.①与③等体积等浓度混合生成醋酸和氯化钠,溶液显酸性.【解答】解:A25℃时,0.1mol•L﹣1的3种溶液①盐酸②氨水③CH3COONa溶液,溶液PH②>③>①,最小的是盐酸①,故A正确;B.3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③CH3COONa溶液,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B错误;C..①与②等体积等浓度混合生成氯化铵溶液,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NH4++H2O⇌NH3•H2O+H+,故C正确;D.①与③等体积等浓度混合生成醋酸和氯化钠,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溶液中离子浓度c(H+)>c(CH COO﹣)>c(OH﹣),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溶液酸碱性、盐类水解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5.生铁在pH=2和pH=4的盐酸中发生腐蚀.在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记录该过程的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容器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B.曲线a记录的是pH=2的盐酸中压强的变化C.曲线b记录的容器中正极反应是O2+4e﹣+2H2O═4OH﹣D.在弱酸性溶液中,生铁能发生吸氧腐蚀【分析】据压强与时间关系图知,曲线a的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增大,说明发生析氢腐蚀,对应的是酸性较强的pH=2的盐酸溶液;曲线b的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小,说明发生吸氧腐蚀,对应的应是酸性较弱的pH=4的盐酸溶液,根据原电池原理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两个溶液中都发生电化学腐蚀,铁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A正确;B.曲线a的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增大,说明发生析氢腐蚀,发生析氢腐蚀的条件是酸性较强,则该容器中的盐酸pH=2,故B正确;C.曲线b的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小,说明发生吸氧腐蚀,对应的应是酸性较弱的pH=4的盐酸溶液,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正极反应为O2+4e﹣+4H+═2H2O,故C错误;D.曲线b的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小,说明发生吸氧腐蚀,对应的应是酸性较弱的pH=4的盐酸溶液,所以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根据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电极反应等知识点,注意弱酸性条件下生铁能发生吸氧腐蚀,难度中等.6.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两溶液的pH相等B.实验前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C.加入Ca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一样多D.加入CaCl2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CO32﹣+Ca2+═CaCO3↓【分析】A.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B.溶液中阴阳离子为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和氢离子;C.碳酸氢钠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是碳酸钙;D.碳酸氢钠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解答】解:A.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溶液PH不同.碳酸钠溶液PH大于碳酸氢钠,故A错误;B.溶液中阴阳离子为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钠离子和氢离子,实验前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故B正确;C.碳酸氢钠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钙1:1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加入CaCl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不一样多,故C错误;s D .加入CaCl 2溶液后,碳酸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CO 32﹣+Ca 2+═CaCO 3↓,碳酸氢钠和氯化钙不反应,故D 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钠及其化合物性质,主要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7.已知:CH 3CH 2CH 2CH 2OHCH 3CH 2CH 2CHO 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表:物质沸点/℃密度/(g•cm ﹣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70.8017微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 2Cr 2O 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B .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C .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 .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分析】A .Na 2Cr 2O 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B .温度计1控制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温度计2是控制馏出成分的沸点;C .正丁醛密度小于水的密度;D .粗正丁醛中含有水;【解答】解:A.Na2Cr2O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所以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故A正确;B.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温度计1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故B正确;C.正丁醛密度为0.8017 g•cm﹣3,小于水的密度,故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正确;D.正丁醇能与钠反应,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可以与钠反应,所以无法检验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醇,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学实验、反应原理、基本操作等,难度中等,注意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掌握.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聚酰亚胺是重要的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纳米、液晶、.激光等领域.某聚酰亚胺的合成路线如图(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已知:(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n .(3)②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取代反应(硝化反应) .(4)I的分子式为C9H12O2N2,I 的结构简式是 .(5)K是D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组峰,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6)1mol M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4mol CO2,M 的结构简式是 .(7)P 的结构简式是 .【分析】A为乙烯,与水反应生成B为CH3CH2OH,由分子式可知D 为,则E 为,可知F 为,由题给信息可知G 为,I 为,K是D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组峰,应为,L 为,M 为,N为,P 为,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A为乙烯,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故答案为:碳碳双键;(2)①为苯甲酸与乙醇的酯化翻译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3)②为的硝化反应,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硝化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硝化反应);(4)由以上分析可知I 为,故答案为:;(5)K 是,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组峰,③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6)由以上分析可知M 为,故答案为:;(7)由以上分析可知P 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充分利用转化关系中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分子式与反应条件进行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对信息的理解与迁移应用,是高考热点题型,难点中等.9.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含砷元素(As)的工业废水经如图1流程转化为粗As2O3.g n r f(1)“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H 3AsO 3和H 3AsO 4转化为盐.H 3AsO 4转化为Na 3A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 3AsO 4+3NaOH ═Na 3AsO 4+3H 2O .(2)“氧化”时,1mol AsO 33﹣转化为AsO 43﹣至少需要O 2 0.5 mol .(3)“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 5(AsO 4)3OH 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a .Ca (OH )2(s )⇌Ca 2+(aq )+2OH ﹣(aq )△H <0b .5Ca 2++OH ﹣+3AsO 43﹣⇌Ca 5(AsO 4)3OH △H >0研究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温度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 温度升高,反应a 平衡逆向移动,c (Ca 2+)下降,反应b 平衡逆向移动,Ca 5(AsO 4)3OH 沉淀率下降 .(4)“还原”过程中H 3AsO 4转化为H 3As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 3AsO 4+H 2O +SO 2═H 3AsO 3+H 2SO 4 .(5)“还原”后加热溶液,H 3AsO 3分解为As 2O 3,同时结晶得到粗As 2O 3.As 2O 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 )曲线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粗As 2O 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进行的操作是 调硫酸浓度约为7mol•L ﹣1,冷却至25℃,过滤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 (填字母).a .粗As 2O 3中含有CaSO 4b.工业生产中,滤液2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分析】向工业废水(含有H3AsO4、H3AsO3)加入氢氧化钠碱浸:H3AsO4+3NaOH═Na3AsO4+3H2O、H3AsO3+3NaOH═Na3AsO3+3H2O,得到含有Na3AsO4、Na3AsO3的溶液,融入氧气氧化Na3AsO3为Na3AsO4,再加入石灰乳沉砷得到Ca5(AsO4)3OH沉淀,用稀硫酸溶解沉淀,生成H3AsO4和硫酸钙,通入二氧化硫将H3AsO4还原为H3AsO3,反应为:H3AsO4+H2O+SO2═H3AsO3+H2SO4,“还原”后加热溶液,H3AsO3分解为As2O3,调硫酸浓度约为7 mol•L﹣1,冷却至25℃,过滤,得粗As2O3,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1)H3AsO4与氢氧化钠反应转化为Na3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3AsO4+3NaOH═Na3AsO4+3H2O;故答案为:H3AsO4+3NaOH═Na3AsO4+3H2O;(2)“氧化”时,AsO33﹣转化为AsO43﹣,As元素由+3价升高到+5价,转移2个电子,则1mol AsO33﹣转化为AsO43﹣转移电子2mol,氧气由0价降到﹣2价,需要0.5mol;故答案为:0.5;(3)“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a.Ca(OH)2(s)⇌Ca2+(aq)+2OH﹣(aq)△H<0,b.5Ca2++OH﹣+3AsO43﹣⇌Ca5(AsO4)3OH△H>0,温度升高高于85℃后,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沉淀率下降;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沉淀率下降;(4)“还原”过程中二氧化硫将H3AsO4还原为H3AsO3,自身被氧化生成硫酸,反应为:H3AsO4+H2O+SO2═H3AsO3+H2SO4;故答案为:H3AsO4+H2O+SO2═H3AsO3+H2SO4;(5)由图2可知:硫酸浓度约为7 mol•L﹣1,25℃时As2O3的沉淀率最大,易于分离,故为了提高粗As O的沉淀率,调硫酸浓度约为7 mol•L﹣1,冷却至25℃,过滤;故答案为:调硫酸浓度约为7 mol•L﹣1,冷却至25℃,过滤;(6)a.钙离子未充分除去,粗As2O3中含有CaSO4,正确;b.滤液2为硫酸,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正确;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正确;故答案为:ab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涉及对工艺流程的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条件的控制选择与理解等,理解工艺流程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10.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铜CuFeS2)为原料,用Fe2(SO4)3溶液作浸取剂提取铜,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FeS2+4Fe3+⇌Cu2++5Fe2++2S.(1)该反应中,Fe3+体现 氧化 性.(2)上述总反应的原理如图1所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CuFeS2﹣4e﹣═Fe2++2S+Cu2+ .(3)一定温度下,控制浸取剂pH=1,取三份相同质量黄铜矿粉末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2小时后Cu2+浸出率/%I加入足量0.10mol•L﹣1 Fe2(SO4)3溶液78.2II加入足量0.10mol•L﹣1 Fe2(SO4)3溶液,通入空气90.8III加入足量0.10mol•L﹣1Fe2(SO4)3溶液,再加入少量0.0005mol•L﹣1 Ag2SO4溶液98.0①对比实验I、II,通入空气,Cu2+浸出率提高的原因是 通入O2后,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c(Fe2+)降低,c(Fe3+)升高,总反应的平衡正向a r 移动 .②由实验 III 推测,在浸取Cu 2+过程中Ag +作催化剂,催化原理是:ⅰ.CuFeS 2+4Ag +═Fe 2++Cu 2++2Ag 2S ⅱ.Ag 2S +2Fe 3+═2Ag ++2Fe 2++S 为证明该催化原理,进行如下实验:a .取少量黄铜矿粉末,加入少量0.0005mol•L ﹣1Ag 2SO 4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证明发生反应i .b .取少量Ag 2S 粉末,加入 pH=1的0.10mol•L ﹣1Fe 2(SO 4)3溶液 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证明发生反应 ii .(4)用实验 II 的浸取液电解提取铜的原理如图2所示:①电解初期,阴极没有铜析出.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原因是 Fe 3++e ﹣═Fe 2+ .②将阴极室的流出液送入阳极室,可使浸取剂再生,再生的原理是 Fe 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 3+:Fe 2+﹣e ﹣═Fe 3+,SO 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Fe 2(SO 4)3溶液再生 .【分析】(1)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最氧化剂被还原;(2)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FeS 2+4Fe 3+⇌Cu 2++5Fe 2++2S ,负极是CuFeS 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3)①一定温度下,控制浸取剂pH=1,取三份相同质量黄铜矿粉末,加入足量0.10mol•L ﹣1 Fe 2(SO 4)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和单质硫,其中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增大;②a.取少量黄铜矿粉末,加入少量0.0005mol•L﹣1Ag2SO4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溶液中无银离子;b.证明发生反应iiAg2S+2Fe3+═2Ag++2Fe2++S,选择溶液需要溶解Ag2S粉末生成银离子来验证银离子的存在;(4)①浸取液中含过量的铁离子,铁离子氧化性大于铜优先放电;②Fe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3+,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解答】解:(1)CuFeS2+4Fe3+⇌Cu2++5Fe2++2S,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2价,做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答案为:氧化;(2)CuFeS2+4Fe3+⇌Cu2++5Fe2++2S,负极是CuFeS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uFeS2﹣4e﹣═Fe2++2S+Cu2+,故答案为:CuFeS2﹣4e﹣═Fe2++2S+Cu2+;(3)①一定温度下,控制浸取剂pH=1,取三份相同质量黄铜矿粉末,加入足量0.10mol•L﹣1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和单质硫,其中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通入O2后,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c(Fe2+)降低,c(Fe3+)升高,总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通入O2后,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c(Fe2+)降低,c(Fe3+)升高,总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②a.无明显现象;b.pH=1的0.10 mol•L﹣1Fe2(SO4)3溶液;(4)①电解初期,阴极没有铜析出.浸取液中含过量的铁离子,铁离子氧化性大于铜优先放电,电极反应Fe3++e﹣═Fe2+,故答案为:Fe3++e﹣═Fe2+;②将阴极室的流出液送入阳极室,可使浸取剂再生,再生的原理是Fe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3+:Fe2+﹣e﹣═Fe3+,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Fe2(SO4)3溶液再生,d 故答案为:Fe 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 3+:Fe 2+﹣e ﹣═Fe 3+,SO 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Fe 2(SO 4)3溶液再生;【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性质实验验证、电极原理的理解和电极反应书写,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1.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1)研究盐酸被MnO 2氧化.实验操作现象I 常温下将MnO 2和12mol•L ﹣1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II 将 I 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III加热MnO 2和4mol•L ﹣1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①已知MnO 2呈弱碱性. I 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 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MnO 2+4HCl ═MnCl 4+2H 2O .②II 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nCl 4═Cl 2↑+MnCl 2 .③III 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 (H +)或c (Cl ﹣)较低,设计实验(图1)IV 进行探究:将实验III 、IV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III 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 (H +)、c (Cl ﹣)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 2氧化 ;将 i 、ii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MnO 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 (H +)变化的影响大于c (Cl ﹣) .④用图2装置(a 、b 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 V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一模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化学试卷一、单选题(共7小题)1.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分类答案:B试题解析:A.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是酸式盐,属于盐,A项正确;B.食用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C.淀粉属于多糖,C项正确;D.84消毒液的成分为NaCl和NaClO,属于混合物,D项正确。
2.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r > HIB.0.1 mol•L-1溶液的pH:NaOH > LiOHC.向Na2SO3溶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D.Mg、Al与同浓度盐酸反应,Mg更剧烈考点:元素周期律答案:C试题解析:A.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则稳定性HBr>HI,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正确;B.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氢氧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碱性NaOH>LiOH,则同浓度的两种溶液,NaOH溶液的pH较大,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正确;C.Na2SO3与盐酸反应生成SO2,强酸制取弱酸,能够证明酸性:HCl>H2SO3,不能体现元素周期律,故C不正确;D.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因此Mg比Al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更剧烈,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正确。
3.Na2CO3俗称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
下列涉及的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Na2O2与CO2反应生成B.Na2CO3溶液呈碱性C.Na2CO3溶液除去CH3COOC2H5中的CH3COOH CO32-+2H+= CO2↑+H2OD.饱和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CO32-+CaSO4 = CaCO3+SO42-考点:元素及其化合物答案:D试题解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此,A错误。
B.由于是多元弱酸的正盐,水解显碱性且分步进行,水解方程式为,因此,B错误;C.由于乙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写化学式,方程式为,因此,C错误;D.由于CaSO4的溶解度大于CaCO3,发生沉淀转化,反应为CO32-+CaSO4=CaCO3+SO42-,因此,D正确。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期中测试

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化学期中测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6小题,每小题2分;7~16小题,每小题3分)1.化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醛可作食品防腐剂B.氢氧化铝可作抗酸药C.氯化钠可作食品调味剂D.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丙烯的实验式C3H6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CO2的电子式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符号1817Cl3.酸雨形成的示意图如右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B.酸雨会使土壤、湖泊酸化C.酸雨形成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防治酸雨4.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单质b和c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5.自然界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后变成CuSO4溶液,并向深部渗透时,遇到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便慢慢地转变为铜蓝(CuS),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解释及说法不合理...的是A.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B.常温时ZnS、PbS、CuS都难溶于水,CuSO4可溶于水C.铜蓝的形成过程是:ZnS(s) + Cu2+CuS(s)+ Zn2+D.硝酸型酸雨不利于铜蓝的形成:CuS + 2H+ = Cu2+ + H2S↑6.常温下,关于pH = 2的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c(H+) = 1.0ⅹ10-2 mol·L-1B.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 1.0ⅹ10-12 mol·L-1C.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 = 4D.加入等体积pH = 12的氨水,溶液呈中性7.仅根据题中图示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A B C D图示结论HB为弱酸HF为弱电解质溶解度:AgI<AgCl 正反应△H>0 8.海水综合利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联合工业体系(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可采用蒸馏法B.②中可通过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制金属镁C.③中提溴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D.④的产品可生产盐酸、漂白液等9.纸电池是一种有广泛应用的“软电池”,右图这种碱性纸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载体和传导体,纸的两面分别附着锌和二氧化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统一测试一模化学试卷6.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
下列制作景泰蓝的步骤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B C D将铜丝压扁,掰成图案将铅丹、硼酸盐等化合熔制后描绘高温焙烧酸洗去污7.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5+N5-的重要中间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电子D.N5+N5-结构中含共价键8.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C.向Al2(SO4)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制Al(OH)3D.向稀H2SO4催化水解后的麦芽糖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 (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9.25℃时,0.1 mol·L-1的3种溶液①盐酸②氨水③CH3COONa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①B.3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②C.①与②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D.①与③等体积混合后c(H+)>c(CH3COO-)>c(OH-)10.生铁在pH = 2和pH = 4的盐酸中发生腐蚀。
在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记录该过程的压强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容器中负极反应均为Fe - 2e-== Fe2+B.曲线a记录的是pH = 2的盐酸中压强的变化C.曲线b记录的容器中正极反应是O2 + 4e-+ 2H2O ==4OH-D.在弱酸性溶液中,生铁能发生吸氧腐蚀11.某同学用Na2CO3和NaHCO3A .实验前两溶液的pH 相等B .实验前两溶液中离子种类完全相同C .加入CaCl 2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一样多D .加入CaCl 2溶液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CO 32-+ Ca 2+ == CaCO 3↓12.已知:CH 3CH 2CH 2CH 2OHCH 3CH 2CH 2CHO利用右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
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 沸点/℃ 密度/(g·cm -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 2Cr 2O 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B .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C .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D .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Na 2Cr 2O 7/H +90~95℃非选择题(共11题共180分)25.(17分)聚酰亚胺是重要的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纳米、液晶、激光等领域。
某聚酰亚胺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②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I的分子式为C9H12O2N2,I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5)K是D的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有4组峰,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6)1 mol M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4 mol CO2,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7)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As2O3在医药、电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某含砷元素(As)的工业废水经如下流程转化为粗As2O3。
(1)“碱浸”的目的是将废水中的H3AsO3和H3AsO4转化为盐。
H3AsO4转化为Na3A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氧化”时,1 mol AsO33-转化为AsO43-至少需要O2________mol。
(3)“沉砷”是将砷元素转化为Ca5(AsO4)3OH沉淀,发生的主要反应有:a.Ca(OH)2(s)Ca2+(aq) + 2OH-(aq) ΔH<0b.5Ca2+ + OH-+ 3AsO43-Ca5(AsO4)3OH ΔH>0研究表明:“沉砷”的最佳温度是85℃。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温度高于85℃后,随温度升高沉淀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4)“还原”过程中H3AsO4转化为H3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AsO3分解为As2O3,同(5)“还原”后加热溶液,H时结晶得到粗As2O3。
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右图所示。
为了提高粗As2O3的沉淀率,“结晶”过程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粗As2O3中含有CaSO4b.工业生产中,滤液2可循环使用,提高砷的回收率c.通过先“沉砷”后“酸化”的顺序,可以达到富集砷元素的目的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铜CuFeS 2)为原料,用Fe 2(SO 4)3溶液作浸取剂提取铜,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FeS 2 + 4Fe 3+ Cu 2+ + 5Fe 2+ + 2S 。
(1)该反应中,Fe 3+体现________性。
(2)上述总反应的原理如右图所示。
(① 对比实验I 、II ,通入空气,Cu 2+浸出率提高的原因是________。
② 由实验III 推测,在浸取Cu 2+过程中Ag +作催化剂,催化原理是: ⅰ.CuFeS 2 + 4Ag + == Fe 2+ + Cu 2+ + 2Ag 2S ⅱ.Ag 2S + 2Fe 3+ == 2Ag + + 2Fe 2+ + S 为证明该催化原理,进行如下实验:a .取少量黄铜矿粉末,加入少量0.0005 mol·L -1 Ag 2SO 4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
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中________,证明发生反应i 。
b .取少量Ag 2S 粉末,加入________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
取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证明发生反应ii 。
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研究盐酸被MnO 氧化。
①已知MnO2呈弱碱性。
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④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V:ⅰ.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ⅱ.向右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 mol·L-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ⅲ.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2SO4至c(H+)≥7 mol·L-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将ⅰ和ⅱ、ⅲ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①烧瓶中放入浓H2SO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
由此得出浓硫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
②向试管中加入3 mL浓盐酸,再加入1 mL浓HNO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2。
2(3)由上述实验得出: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________有关。
西城区高三统一测试高三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7.4选择题(20个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ABC B D25~28题其他正确答案可参照本标准给分25.(17分,第2、5、6小题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1)碳碳双键(2)(3)取代反应(硝化反应)(4)(5)(6)(7)26.(12分,每空2分)(1)H3AsO4 + 3NaOH == Na3AsO4 + 3H2O(2)0.5(3)温度升高,反应a平衡逆向移动,c(Ca2+)下降,反应b平衡逆向移动,Ca5(AsO4)3OH 沉淀率下降(4)H3AsO4 + H2O + SO2 == H3AsO3 + H2SO4(5)调硫酸浓度约为7 mol·L-1,冷却至25℃,过滤(6)abc27.(14分,每空2分)(1)氧化(2)CuFeS2 - 4e-== Fe2+ + 2S + Cu2+(3)①通入O2后,发生反应4Fe2+ +O2 +4H+ == 4Fe3+ + 2H2O,c(Fe2+)降低,c(Fe3+)升高,总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②a.无明显现象b.pH=1的0.10 mol·L-1 Fe2(SO4)3溶液(4)①Fe3+ + e-== Fe2+②Fe2+在阳极失电子生成Fe3+:Fe2+ - e-== Fe3+,SO42-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Fe2(SO4)3溶液再生28.(15分,第1小题③第二空1分,其余每空2分)(1)①MnO2 + 4HCl == MnCl4 + 2H2O②MnCl4 == Cl2↑ + MnCl2③III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c(H+)、c(Cl-) 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MnO2氧化MnO2氧化盐酸的反应中c(H+)变化的影响大于c(Cl-)④HCl的还原性与c(H+)无关;MnO2的氧化性与c(H+)有关,c(H+)越大,MnO2的氧化性越强(2)①不能②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伸入纯净的NO2中(3)c(Cl-)、c(H+)(或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