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历史综述

合集下载

天长宋古城讲解材料

天长宋古城讲解材料

天长宋古城讲解材料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天长宋古城位于河北省井陉县西部晋冀交界处,东距石家庄50公里,西距太原市135公里,北距西柏坡65公里,南距苍岩山35公里,境内石太铁路,石太高速,307国道等纵横交错,为石家庄到太原必经之路,素有燕晋通衢之称。

天长镇名起于汉,兴于唐,唐为天长镇,置天长军。

宋为天威军,熙宁八年也就是1075县治从天护村迁至于此,历宋,金,元,明,清,民国至1958年为历代县治之所,历经883年。

古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古瓷窑,古驿道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两处,古城墙,王家大院,文庙,城隍庙,大石桥,皆山书院等省级文保单位9处。

旧县衙,都堂府,蔡家大院等县级文保单位12处。

未定级有重要历史价值遗存40余处。

目前我们所处的的宋古城的开发是2000年开始的,2002年7月1日镇政府迁出王家大院标志着古城开发的正式起步,2007年河北省公布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把天长镇列为第一位,2008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古城开发取得丰硕的成果。

基础设施的完善,道路硬化,绿化,王家大院,大石桥等景点的修复,吸引了大量游客。

现在我们所处的就是宋古城大南门的外门会源门,现有的古城墙是在宋代旧城的之上修建的,初时以土为之,夯土成墙,隆庆三年六月大雨,为防水患改砌石壁,后又在东西南三门各增加瓮城一座,我们现在所处就是南瓮城,大家可以看下整个瓮城的城墙非常有特点是河卵石所筑,这是聪明的井陉人因地制宜为防水患便打捞绵河里面的石头来修筑城墙,我们的左手边为龙王庙,右手边为宁河门走水之用,大家可以体会到在古代人力不足于抵抗天灾只得修建庙宇借助神力之无奈。

这是南门的内门名为文明门,现在我们穿过文明门可以从左侧登上城墙看看。

大家往后看周围残存的土墙便是旧城遗迹,扩建之后的古城周长三里五十步,高三丈五尺,厚一丈二尺。

千年古镇 魅力铜城

千年古镇  魅力铜城

铜城这里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腹部,素有“安徽东大门”的美誉。

这里北枕淮河,南临长江,西依琅琊,东连苏杭。

这里河道纵横,浮载出百业兴旺的千年名镇。

这里临江近海,创造出改革开放的历史奇迹。

这里是敢为人先,魅力四射的流金之地。

她就是天长市铜城镇,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一处令人向往的红色热土。

古镇之魂高邮湖水之清澈,照可以为镜,湖底鱼石,历历可数,白鹭水鸟,四处可见,在水一方的铜城湖光秀色,如梦如幻。

泛舟湖上,流翠溅玉,鱼跃鸟飞,让人目不暇接,如痴如醉。

这里是水的世界,鸟的乐园。

走进它,可以触摸一段远去的繁华;走进它,可以重温一段火红的岁月;走进它,可以聆听到一段段动人的佳话。

铜城镇的龙岗老区的名气如今在安徽乃至华东地区可谓高山擂鼓,赫赫有名。

龙岗,古称“芙蓉冈”,因地貌形似一朵盛开的芙蓉而得名。

芙蓉冈东枕高邮湖,南傍铜龙河,为一方风水宝地。

悠悠千载,这朵“芙蓉”在一湖一河碧水的滋养下,到明清时,终于“花开富贵”,走向繁盛,一时,商贾云集,人文荟萃。

光是清代,龙岗就出过“戴门一状元、韦门两探花、陈门四进士”。

居住在龙岗镇上的300多户人家,过去也多是“亦商亦儒、亦农亦儒”,几乎家家飘有书香。

尤其是戴兰芬,其家学曾被誉为“天下人文第一”,深得道光皇帝的赏识。

陈以刚的才华也被清代“诗坛盟主”袁枚所推崇,并常与之“往来酬唱”。

“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还特地到古镇拜访过他,在他家住了二十多天,一时传为美谈。

当时的龙岗真是好不繁荣,好不兴旺,好不辉煌。

而让龙岗更负盛名的是,抗战时期,这里成了“人民军队将才的摇篮”——“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八分校”所在地。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最高学府。

全国抗战爆发后,为了培养抗战人才、增加抗战力量,在抗大教委主席***的倡议下,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于1940年决定在全国设立14所抗大分校,天长抗大八分校即是其中之一。

它于1941年5月以新四军二师“江北军政干部学校”为基础创办,直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结束。

通衢燕晋载井陉

通衢燕晋载井陉

天长镇:天赐绵河“簸箕城”通衢燕晋载井陉(上)开篇语石家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较之市区城中村,周边各县(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则更加悠长深厚。

从本周起,本报城市地理版面推出“名村名镇”系列报道,记者将带领读者走进名村名镇,走近古迹名人,追随这片热土上的古老印迹,分享历史留下的精彩。

沧桑古城历代为县治之所2005年,“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的井陉,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为“千年古县”。

作为当年全国首家“千年古县”,其依据之一就是域内的天长古城。

也同样是因为这一古城,天长镇在2007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入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天长镇,东临省会石家庄50公里,西接煤都阳泉50公里。

境内石太铁路、307国道、石太高速公路、石阳公路纵横交错,素有燕晋通衢之称。

其中,国保单位两处,省保单位9处、县保单位30处。

从井陉县政府所在地微水,沿307国道向西15公里,就是天长镇的所在了。

如今的天长镇,共辖49个行政村,人口4.5万人,面积102平方公里。

而我们所要去的天长镇,主要是指原天长古城,即现在临近老城墙内外的城内村、东关村、北关村、南关村等范围。

而在当地,居民习惯称古城为城内、故城、旧城、城关、老县城等。

近年来,井陉官方在古城开发过程中,称之为“宋古城”。

据史志和出土文物证实,“天长”之名,汉初即有。

约在东汉晚期到北朝时期,井陉县南部天长岭南侧绵河冲积成台地后,才开始在此建村。

因为有天长岭,故命名为天长村。

到隋唐时,因该村地处交通要道,发展很快。

到了唐朝中叶,井陉县北有天护,南有天长,两大城镇均成为了当时井陉的经济中心。

到了唐末,此地起名为天长镇,置天长军。

至今城西1.5公里,有一村名为教场村,传为当年天长军训练的操场所在地。

宋熙宁八年(1075年)开始修建县城城墙,并驻天威军。

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58年,均为历代县城政治、经济中心。

作为县治之所,算来,天长古城已经有900多年历史了。

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以井陉县天长镇为例的开题报告

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以井陉县天长镇为例的开题报告

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探讨——以井陉县天长镇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中国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镇,这些古镇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古镇面临着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双重挑战。

保护古镇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是,如何在保护古镇的同时,实现古镇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井陉县天长镇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的古镇,也是河北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天长镇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历史建筑物保护不力等问题。

因此,对天长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对推进天长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天长镇的调查和研究,探讨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天长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并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讨天长镇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2. 对天长镇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旅游开发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现有保护措施的效果等。

3. 从经济角度探讨天长镇的开发利用问题,分析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为天长镇的经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等,其中实地调查和考察法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意义包括:1. 对井陉县天长镇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为后续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建议。

2. 对中国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为古镇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3. 对于推动天长镇的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天长市的历史沿革概况

天长市的历史沿革概况

天长市的历史沿革概况1、天长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期,本地先属吴国,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属越。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本地为广陵、东阳二县地,属九江郡(认俊)。

两汉时期,本地为广陵、高邮二县之地,部分境域属江都县。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于石梁侨置沛郡及沛县(今石梁街)。

北周时期,改沛郡为石梁郡,改沛县为石梁县(今石梁镇附近)。

天长正式置县是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为纪念玄宗李隆基生日,将每年的八月五日定为千秋节,“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天宝七年(公元 748年),改千秋节为天长节,千秋县随之易名天长县,属淮南道扬州。

天长县的规模自此确定后,历朝无大变化。

清设天长县,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属安徽省。

中华民国27年(1938年)12月天长县城被日军占领,民国29年(1940年)4月天长县抗日民主政府在铜城镇成立,属皖东津浦路东各县人民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民国32年(1943年)2月,天长县与高邮县合并成立天高县,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将军建立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功绩,苏皖边区政府于民国35年(1946年)6月29日和民国37年(1948)12月18日将天长县改为炳辉县。

1960年1月5日,炳辉县改称天长县,1961年3月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滁县地区;1992年撤区并乡,1993年3月29日起由滁州市代管;199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2001年底,36个乡镇合并为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0个乡);2007年4月2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合并为14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天长街道、铜城镇、汊涧镇、秦栏镇、大通镇、杨村镇、石梁镇、金集镇、仁和集镇、冶山镇、郑集镇、张铺镇、新街镇、永丰镇、万寿镇,以及城东新区、大圹圩农场);2007年11月行政村区划调整,共有63个社区、121个村,4190个村(居)小组。

天长简介

天长简介

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简介河北省井陉天长镇位于晋冀结合部的太行山区,环诸皆山,而绵流曲载于群山之峡,城建于山中,山绕于城外,抱水环山,四周城墙围绕,呈簸箕型(俗称簸箕城)。

天长始建于汉代,唐设天长军,后晋改为天威军,宋熙宁八年(1075)至公元1958年为县治之所,五八年后县城迁至微水,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全镇共辖49个行政村,人口4万余人,总面积102平方公里。

境内石太铁路、石太高速公路、307国道、石阳公路纵横交错,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商贾云集,资源丰富,素有“燕晋通衢”之称,宋、元、明、清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煤炭运销深加工、化工石开采开发、宋古城旅游休闲”三大基地建设,努力打造富裕、文明、民主的新天长,工业、农业、精神文明、党的建设、社会稳定、计划生育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截止2005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81518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72398万元,农业产值9120万元,分别占年任务的100.5%、99%和101%;财政收入完成1679万元,占年任务的1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72万元,占年任务的65%;项目建设完成5877万元,占年任务的214%;招商引资完成2160万元,占任务的150%;农民人均纯收入3475元,同比增长7.5%。

天长历史悠久,自汉代至今有3000年历史,是井陉西部山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文化发达,天长地广人阔,文化底蕴深厚,民间业余文艺节目种类繁多,有晋剧、竹竹马、拉花、社火、腰鼓、高跷、龙灯、狮子舞、秧歌等;天长教育得益近千年县治之所,优势更胜,境内共有县级重点高中一所,镇级中学5所,村办小学49所,共有中小学生7500多名,教师405名,普及率、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

近年镇政府先后投资2600万元进行学校基础建设,更可喜的是,台湾与镇合资1100万元建成“皆山中学”一座,居井陉之冠。

安徽省历史沿革与县市名录简述

安徽省历史沿革与县市名录简述

安徽省历史沿革与县市名录综述安徽省历史沿革:安徽历史悠久,早在二、三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原始社会晚期,生活在今皖中、皖西和皖北的居民属夷族系统,皖南大部分地区为越族栖息地,大别山以南靠湖北、江西长江沿岸属三苗族。

夏商见于史籍的有涂山、南巢、六、英、虎方、林方、人方。

西周王朝在今皖西北分封一些小国,如焦、夷、沈、胡等,而以东仍是分散的氏族部落方国。

春秋大国争霸,这些封国和方国先后沦为吴、越、楚所有。

战国后期,安徽全境并归强楚,楚畏秦逼,亦由湖北辗转迁都至今寿县。

秦灭六国,推行郡县制,涉及今安徽的有九江郡、泗水郡、砀郡、颍川郡、会稽(吴)郡,可考的县有25个。

西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安徽郡县分隶淮南、荆、淮阳、梁等国。

景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众建诸侯而小其国,王侯食邑略如郡县。

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

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和六安国,徐州辖临淮郡、楚国,豫州辖沛、汝南两郡和梁国,共74县。

东汉沿袭西汉旧制,稍作调整而已,扬州辖丹阳、九江、庐江3郡,豫州辖汝南郡、陈国、沛国、梁国,徐州辖彭城国、下邳国,共69县。

三国时期,安徽为魏、吴分割。

魏属豫州辖安丰、汝南、谯3郡和梁国、沛国,徐州辖下邳郡、彭城国,扬州辖庐江、淮南两郡,置39县。

吴属扬州辖丹阳、新都、庐江3郡,置19县。

西晋安徽仍属扬、徐、豫三州。

扬州辖淮南、庐江、丹阳、宣城、新安5郡;徐州辖临淮郡、彭城国、下邳国;豫州辖汝阴、安丰两郡和沛国、谯国、梁国。

共设74县。

东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建制置废无常,地方归属不定,加之侨置郡县,因此安徽区划比较混乱。

隋罢郡为州,以州统县,先后设颍、亳、宋、陈、徐、仁、寿、庐、熙、和、濠、滁、扬、蒋、宣、歙等17州,辖55县。

大业初,复汉制,安徽分属扬、豫、徐三州。

徐州领彭城、下邳2郡,豫州领梁、谯、汝阴、淮阳4郡,扬州领淮南、庐江、同安、历阳、江都、钟离、丹阳、宣城、新安9郡。

冀中名镇——井陉天长古镇(上)

冀中名镇——井陉天长古镇(上)

冀中名镇——井陉天长古镇(上)井陉县天长镇,位于晋冀结合部的太行山区,自古以来就素有“晋冀交通咽喉”之称,是一座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城。

这座始建于汉代的小山村,因坐落在天长岭下,故取名为天长村。

到了隋唐时,因该村地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当地的经济中心。

唐代中期改称天长镇,唐末藩镇割据,此地为军事要隘,遂改称“天长军”,成为河北西部著名的军事重镇。

五代后晋时,又改为“天威军”。

在金元时期曾一度发展为州府,到了宋熙宁八年,井陉县治所迁至天长,遂在唐天长城的基础上,重新修筑城墙建城,在随后的金、元、明、清、民国,直至上世纪50年代末,一直为历代县治之所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因此天长素有“宋古城”之称。

随着1958年县政府迁出到现在的微水镇后,天长镇结束了作为古县治900余年的悠久历史,成为老辈人口中的“旧城关”。

由于县城的迁出,古城在半个世纪里基本未遭到建设性破坏,较好的保存下来,留下了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经多方论证,此镇价值特色为“文化型兼军事、建筑遗产型”。

1993年,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的井陉古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依据井陉县域内的天长古城地名文化遗产,将井陉县命名为“千年古县”成为当年全国首家被命名的“千年古县”,也同样是因为这一古城,天长镇在2007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入选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我们从长生口村出来,驱车沿着307国道来到了25公里处的天长古镇石桥,这座始建于清代的石桥,西端接天长镇东关的东大街,东端与河东村边的307国道相连,既是连接绵河两岸的重要桥梁通道,也是井陉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桥梁。

此桥为连拱形式,全部用青石砌成,因此称“大石桥”。

大石桥建成后不久,便遇上绵河两次大洪水,大石桥东端六孔桥墩被冲垮。

到了1929年才将东端六孔桥墩补修完整,竣工时邀请城关一带知名士绅商议给桥命名,因当年孙中山坐火车到山西视察,曾在当时的井陉车站停车,接见了井陉地方官员和当地知名士绅,于是大家决定将此桥命名为“逸仙桥”,并镌刻匾额嵌于桥孔之上。

古村镇历史建筑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以井陉县天长镇为例

古村镇历史建筑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以井陉县天长镇为例

相应 的保 护对 策 , 最后得 出 了以政 府 为主导 , 以 民众为 主力 , 走 可持 续发展 之路 , 更好地 保 护珍 贵的历 史 资源的 结论 。
关键 词 : 历 史 建 筑 ;保 护 ; 古村 镇 ;天 长 镇
俄 国著 名作 家果 戈理 说 : “ 当传 统 和 歌 曲 已经缄 默 的时 候, 建 筑还 在说 话 。 ” 古村 镇 历 史 建筑 是 该 地 方 的历 史 见证 ,
面 临着逐 渐衰败 的危 险 。怎样 更好 、 更 有效 地对其 进行 保护 , 成 为 当前 亟 需解 决 的 问题 。作 者 通过 对 井 陉县 天长 镇
历 史 建 筑 的 实地 调 研 , 以 天 长镇 为例 , 从 宏 观 和 微 观 两 个层 次 , 对 历 史 建 筑 保 护 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了梳 理 分 析 , 给 出了
二、 天 长镇 历史 建筑 概 况
1 . 天 长镇 简介
天 长镇位 于河 北省 井 陉县 西 部 , 地 处 太 行 山 中段 , 是 石
设 施和保 护 资金 的匮乏 , 使 当今 的古村 镇历 史建 筑 受 到 了前
所 未有 的挑 战和危 机 。因此 , 对风 雨飘 摇 的古村 镇 历史 建 筑 的保 护迫 在眉 睫 。
唐 代命 名 为 天 长 镇 , 设 有 天 长 军 。宋 熙 宁 八 年 ( 公元 1 0 7 5
年) 移井 陉县 治于此 , 历经金、 元、 明、 清、 民 国至新 中 国成 立
初 期延 续 8 0 0余年 , 一 直 为 历代 县 治 之 所 。悠 久 的 历史 , 使 天 长镇 镇 区建 设具 有较 强 的传统 文化 色彩 , 镇 区现 状 古建 筑

关于天长孝文化传承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天长孝文化传承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天长孝文化》传承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008年《天长孝文化》已被列入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孝文化不仅能够传承中华美德,应对老龄化压力,而且在文化产业和节庆旅游发展方面也具有重大开发价值。

一、《天长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天长孝文化》始于宋代,源自朱寿昌弃官寻母故事。

朱寿昌,天长秦栏人,其弃官寻母事迹发生于宋熙宁初年(1067年),距今已有940多年历史。

《宋史〃孝义传》记载:宋。

朱寿昌七岁。

生母刘氏。

为嫡母所妒。

复出嫁。

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神宗朝弃官入秦。

与家人诀。

谓不寻见母。

誓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

时母年已七十有余。

朱寿昌母亲在世时怕打雷,去世后每逢下雨,朱寿昌总是打伞守护在母亲坟上,后官复原职赴任前亲手在母亲坟前栽下一棵松树以代替他日夜陪伴母亲,世称“孝子树”。

朱寿昌七十而卒,安葬故里,世称“孝子坟”。

元代郭居敬根据朱寿昌等孝行故事,编著了《二十四孝》一书,朱寿昌弃官寻母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

在孝文化物质遗产方面,天长宋代存有孝子坟、孝子树;元代建有“二贤祠”,立有“孝节碑”(安乐孝四庄);明代立有“孝子碑”(秦栏),建有“孝子祠”(秦栏),“孝子庵”(石梁孝庵);清代建有“孝牌坊”(万寿忠孝村);现代重建“二贤堂(暨二贤祠)”。

1996年,天长市委统战部成立“天长孝文化研究会”,在全国率先开展孝文化研究,结集出版了《秦栏寻孝》、《秦栏孝谈》、《孝行千秋》等三书。

在朱寿昌孝亲思想的影响下,天长历朝历代孝星辈出。

元代有孝女刘翠平、夏梅花、夏桃花、夏荷花;明代有孝子王枝,孝女杨兰花;清代有孝子戴兰芬(状元);现代有“中华孝亲敬老之星”朱元良(朱寿昌后代)、“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获得者胡兰、“安徽省十大孝星”刁朝岗、董登岭,“安徽省十大孝星提名奖”获得者李宏祥(全国公安系统爱民模范)、刘恒群及市级孝星近200人。

天长文化传统悠久

天长文化传统悠久

天长文化传统悠久遗迹众多(2006-08-12 20:51:26)转载▼天长市面江背淮,地属吴头楚尾,东接古城扬州,面望六朝古都南京,北与江苏盱眙、淮阴为邻,唯西为入省通道。

天长市有文字可参考的历史为二千五百多年,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卑梁之畔”即发生在该市石梁之地。

天长市秦为古广陵地,梁代筑城石梁为郡,唐天宝元年(742)始割江都、仪征、高邮地置县。

199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特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不仅留下了丰(富)厚的文化遗产,也留下了相续不断的文化传统。

天长市文物丰富,胜迹众多。

马家墩有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吴王濞于铜城建行宫,梁建石梁城等,依稀有迹可寻;安乐北岗汉墓葬群,耿家尖汉、唐、宋墓葬群,三角圩汉墓葬群为后人留下追溯文化发详的蛛丝马迹。

宋包拯治理天长时曾命名的胭脂山今仍翠然耸立;邑人朱寿昌弃官寻母,列“二十四孝”之首,遗碑祠于秦楠里;明镇远将军沃田抗倭殉难东郊,其墓、其祠、其迹世世代代彰扬着爱国主义精神;更有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所留下的抗大八分校旧址等革命遗迹,成为今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教材。

天长市人杰地灵,历代文人辈出。

仅在清代,一龙岗小镇就曾出过韦氏双探花,陈氏双进士,状元戴兰芬;文学艺术家宣鼎诗文书画俱佳,为一代名流;继“班超之后人而已”的女才子王贞仪,勤著未述,其在科学与文学上的成就,令人赞叹不已。

抗日战争期间,设于该市的淮南艺专,抗大八分校,不仅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也走出了一批文艺战士,建国后,他们成为新中国第一代作家、音乐家、戏剧家、作曲家、画家。

天长市自古文风昌盛,文人极重著述。

一部县志仅载两代著作存目就洋洋洒洒,令人目不暇接,从明至清,多达百多部。

其中,宣鼎的《夜雨秋灯录》,为晚清笔记小说压轴之作,得鲁迅先生所赞。

王贞议的《德风亭集》名噪江左,堪为传世。

近代尚有美学家吕莹的多种美学著作,伦理学家周原冰的多种道德建设著作,通俗文学作家缪文渭的著作等,发行了国内外。

天长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天长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

天长博物馆镇馆之宝介绍天长博物馆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天长镇,是一座集合了丰富文物和历史遗迹的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尤以其镇馆之宝更是备受瞩目。

天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尊唐代的铜佛像。

这尊铜佛像高约1.8米,整体结构精美,栩栩如生。

铜佛像身着华丽的袈裟,面容慈祥,左手轻轻地托起唇边,着实给人一种平和安静的感觉。

据专家考证,这尊铜佛像为唐代工艺的杰作,体现了当时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这尊铜佛像不仅在艺术价值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极为繁荣的时期,文化艺术也达到了巅峰。

这尊铜佛像作为当时的艺术品,不仅展现了唐代的繁荣和盛世之美,更蕴含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内涵。

铜佛像的面部表情和手势等细节,都向人们展示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和启迪。

除了展现当时的文化和艺术特点外,这尊铜佛像还记录了唐代社会的发展变迁。

作为一个历史文物,铜佛像所蕴含的信息也成为了研究唐代社会和宗教文化的重要线索。

通过对这尊铜佛像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为今人认识古代历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此外,这尊铜佛像的保存与展示也体现了天长博物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作为一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文物,这尊铜佛像在展出的同时也得到了精心的保护。

通过对文物的修复与维护,天长博物馆将这尊铜佛像展示给更多的人们,向人们传递着历史文化的珍贵经验和智慧。

总的来说,天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尊唐代铜佛像,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部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珍贵遗产。

通过对这尊铜佛像的研究和展示,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的文化艺术、社会风貌以及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也能够从中感受到古代文明的伟大和辉煌。

希望这尊铜佛像能够继续为人们带来启发和感悟,也期待更多的人们能够关注并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天长博物馆馆藏玉器精粹

天长博物馆馆藏玉器精粹

天长博物馆馆藏玉器精粹作者:张辉乔国荣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年第08期天长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境内存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墩遗址和建于商周时期的石梁古城址,战国、汉代古墓葬更是密集,其中安乐北岗汉墓群、湖滨耿家尖汉墓群、三角圩汉墓群、安乐苏桥战国墓葬群先后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

两汉400多年,为天长留下了大量珍贵文物,精美绝伦的玉器便是其中璀璨夺目的瑰宝,是自然灵蕴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天长博物馆馆藏玉器大多数从汉墓中出土,特别是1991年天长三角圩西汉墓群出土的90多件精美玉器,其中有璧、璜、环、带钩、七窍玉饰、玉印章等,品类繁多,构思巧妙,琢磨精细,珍品迭现,如龙形环、白玉唅蝉、白玉带钩、玉兽面蒲纹璧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下面给大家介绍部分出土玉器精品。

1.衔尾玉龙环(图1)衔尾玉龙环(西汉),白玉透雕,首尾相连,卷曲如环,径5.3cm,厚0.4cm。

小巧玲珑,洁白光润。

素身,仅于体中部刻两道象征性云纹。

重于整体造型和首部的处理,用线刻和透雕等技法把龙体琢成一个大圆和若干小圆的多圆图案组合,显得分外活泼挺劲。

龙首张口露齿,上唇前翘,下颌翻卷,脊鬃后扬,威武有神。

2.龙形白玉佩(图2)龙形白玉佩(西汉),龙首有黑色土沁,微透光,扁平体。

透雕游龙呈耀腾之势,昂首屈身,首身曲折近“S”形。

尖眉骨,椎圆眼带梢,钺形上下颌,一侧内卷为齿,短角微上翘,与曲折龙身连成一体。

圆孔点睛,龙身两面单阴线刻卷云纹。

游龙构图奇特生动,挺胸缩尾,静中见动,气势雄健,虽然只是一块长6.9cm、宽3.84cm、厚0.24cm的小玉佩,却给人以小中见大、百看不厌的感觉,展示了高超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玉佩构思奇妙,龙首昂居顶端,龙眼仅钻一孔,阳线刻出眼角,画龙点睛,炯炯有神。

这样就从布局、色彩、雕刻等方面突出了龙的头部,十分抢眼。

龙身边沿露出两个飞翼和一只角,腹部上收,尾部内藏,底部又形成一个小钝角三角形空白,使整体更富有变化,更富有立体感。

文韵天长何处寻

文韵天长何处寻

文韵天长何处寻作者:朝阳来源:《档案天地》2015年第05期由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沿石太高速西行,过井陉西收费站出口,就到了天长。

下高速沿307国道西行,从一座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石桥上跨过绵河,可以望见河的西岸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城池。

古城名叫天长,曾经的“燕晋通衢”,有着九百余年井陉县县城的历史。

虽然昔日的风光早已不再,但那高大坚固的残墙还在时时地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一座“城”。

悠远历史锁天长天长镇,是河北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这座历经千年的古镇掩藏在井陉西部晋冀交接的群山间,依山就势,北高南低,呈簸箕状端坐在太行与绵河的怀抱中。

天长镇处于晋冀结合部的太行山区,原为井陉县城。

天长古城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在现城西北丘陵上已有人居,“天长”二字源于汉代,隋代渐为村落,在唐代已称天长镇,五代时称天长军,后晋时改称天威军。

宋熙宁八年(1075年)县治所迁至此地,从此为县治,直至1958年11月5日井陉、获鹿两县合并,县政府迁至微水镇,结束了它作为井陉县城的历史,被人们成为“老县城”、“旧城关”。

城关作为县治之所,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以及民国等漫长的历史时期,共有883年的历史。

现全镇共辖49个村,面积102平方公里,堪称井陉第一大镇。

天长镇地理位置重要。

整个县城地势北高南低,天长镇也被称为“簸箕城”。

有人曾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做过精辟阐述:“绵河潆于前,陉山踞于后,固关之险控带西南,抱犊之雄延亘东北,上焉藩屏神京,下之保障民社,盖古岩邑也”。

唐代大诗人王维过井陉时,以“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拯浦映苍山”之句赞美这里的山水风光。

秦始皇出巡,韩信设背水列阵,清康熙西巡,三代帝王师祁隽藻省亲,孙中山赴晋视察等,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天长镇地处军事要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代有天长军驻守,宋代有天威军把守。

无论是当年韩信背水一战(绵河),还是近现代的清末抵抗八国联军、百团大战,都在天长镇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河北井陉天长古城东门城楼、东南角楼基址发掘报告

河北井陉天长古城东门城楼、东南角楼基址发掘报告

河北井陉天长古城东门城楼、东南角楼基址发掘报告作者: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来源:《文物春秋》 2015年第5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31)【关键词】河北;井陉县;天长古城;东门城楼;东南角楼;发掘报告【摘要】天长古城位于石家庄市井陉县西部天长镇城内村、绵河北岸的高台地上。

2012年8月—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天长古城东门城楼、东南角楼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了房址、回廊、台基等遗迹,根据2组基址的平面结构和出土遗物,推测其年代为明清时期;门楼、角楼基址的发掘,对于河北西部山区历史文化名镇建筑考古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一、概况天长古城位于石家庄市井陉县西部天长镇城内村、绵河北岸的高台地上,东北依凤凰岭,西南望雪花山,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图一)。

古城占地17万平方米。

据史料记载:“宋初为井陉县治所在”,自古为冀晋通道上的军事重镇。

为支持天长古城恢复历史风貌建设,给基址保护方案和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2012年8月—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天长古城东门城楼、东南角楼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基址面积为400平方米,清理房址、回廊、台基等遗迹,基本了解了东门城楼、东南角楼构建方式、建筑形制和平面结构,出土了筒瓦、板瓦、滴水、脊兽等文物。

二、东门城楼东门城楼位于天长镇城内村东部偏北,毗邻东关村,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较为严重,仅余基址残迹,叠压于近现代渣土之下。

东门城楼(F1)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向,方向80°,南北长10.3米,东西宽7.5米。

F1系对城门台面进行夯平修整作基础,依次修建台基、房址、回廊,然后夯土包砌台基,残高1~1.2米(图二)。

台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10.3米,东西宽7.5米,残高0.9~1米;由于城门东部坍塌,所以东部主体基址不存。

台基构建方式:在城门台面基础之上,砌筑“回”形内部基础石,南北长7.6米,东西长4.7米,宽0.65~0.75米,高约1米;在其外侧0.6~0.65米处再砌筑“回”形外部基础石,南北10.3米,东西7.5米,宽0.8米,高0.9~1米,形成台基平面框架;基础石由大块扁平河卵石垒砌,中间用白灰泥粘接;台基内用黄色粘土夯打填平,夯层厚0.12~0.15米,内夹杂白灰颗粒,偶见泥质灰陶砖块、板瓦残片。

风雨越千年的天长古镇等15篇

风雨越千年的天长古镇等15篇

风雨越千年的天长古镇等15篇作者:冯艾琳等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第9期风雨越千年的天长古镇天长古镇位于井陉县西部,名起于汉代,唐设天长军,后晋改为天威军,自宋熙宁八年(1075 年)至公元1958年,一直为历代井陉县治之所,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内现有国家文物保护一处:河东井陉古瓷窑遗址;省文物保护7处:天长古城、文庙、城隍庙、显圣寺、通济桥、龙窝寺、秦皇古驿道;市文物保护3处:皆山书院、王家庭院、逸仙桥;县文物保护多处:旧县衙、都堂府、观音阁等30余项。

天长古镇可谓名副其实的历史古城、文明胜地、文物古镇。

由城墙外的广场向两边望去,可见长长一段修葺完好的古城墙,护城河自西向东蜿蜒而行,一眼望不到头。

厚厚的石头城墙足有七八米高,古朴坚实,外墙的石头墙壁将古城墙包裹得严严实实。

城墙初建时以土夯建,至明代遭受大水冲击,为防水患将全部城墙改砌成石壁,又在东、西、南三门外增加瓮城和弩台,以防外敌来袭。

如此严密布防,可见天长古城地理位置之险要。

古人曾对天长的地形地貌做过精辟阐述:“绵河潆于前,陉山踞于后,固关之险控带西南,抱犊之雄延亘东北,上焉藩屏神京,下之保障民社,盖古岩邑也。

”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曾涉足此地,秦始皇出巡,韩信背水列阵,清康熙帝西巡,孙中山赴晋视察,再加上近现代以来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斗争,都使天长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留下许多惊心动魄的传奇。

如今,百年间的战火刀兵已然不见踪影,只留下这森严的古城墙在暖阳下呈现出斑驳的身影,层层叠叠,仿佛隐藏着诉说不尽的故事、回味不绝的沧桑。

(冯艾琳)易被忽视的脱水现象感到口渴是脱水的最明显的迹象,然而,有时候脱水的迹象并不总是那么明显。

本文总结了6 个隐秘的脱水迹象。

1.口臭。

唾液有抗菌作用,但脱水会阻碍身体生成足够的唾液。

如果口腔没有生成足够的唾液,口腔细菌就会“疯狂”生长,不但对牙齿不利,还会导致口臭。

忆天长

忆天长

忆天长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旧貌换新颜,许多老建筑、老街道等一去不复返,笔者根据一些天长老人的回忆,记录了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以为了那忘却的记忆。

天长的四门北门是政治中心,原县人大、县政协大院是旧县衙所在地,旧县衙里有仪门、穿堂、正衙、东西两厢,还有库房、吏舍、监狱等;县城北门的城隍庙规模较大,明洪武四年(1371年)县丞严植建,清康熙年间,重修有大殿、拜殿、穿堂、后楼等。

民国时期,前楼5间,正面是大门,背后是戏台,天井可容数千人,戏台东西两院各12间,拜殿是县官设坛祈雨之所。

再后是大殿,中塑大型“老岱”像,两旁六将高达6米多,殿堂内悬满赏善罚恶内容的对联,多系名家手笔。

建国前城隍庙为县城著名的游览场所,建国后,县公安局入驻。

南门以粮行著名。

南门的戴家花园位于原城南街道春晖巷25号,幽雅别致。

据天长文联的王捷梅考证,百年老园占地两亩多,格窗板壁,清水砖地,木质地板,屋门为高墙,正房、堂屋、厢房、茶房、客房等27间,最具特色的是主人内居里面有一扇形拱门,以整块银杏木镶雕,主人戴梅先于年终、除夕在清贫人家或难民的窝棚前发放铜钱,历年累计了莫大的巨款赈济,在民间有“小孟尝”“戴老好”之称。

戴梅先曾在“宣杨事件”中营救过进步青年宣谛之(建国后曾任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等。

戴家花园于1938年12月被日伪政权占据,1949年2月,天长县委、县政府由铜城迁往天长,借用戴家花园作为机关驻地,住了四、五年后迁出,现遗址的门楼上,在已剥蚀的青砖黛瓦下,可见一颗模糊不清的红五星之印,见证曾经的历史。

东门以商业为主也较富裕。

毗尼庵位于县东门外浔河桥东,明代僧满空、邑庠生崇成已建。

有山门、罗汉堂、大佛殿、观音殿、东西寮房、方丈室等殿堂60余间,极盛时鸣钟列食者千余人,清咸丰八年毁于大火,清同治六年重建,山门建道士冠门楼,江苏六合县书法家侯度(别号“断指生”)题额“毗里禅林”。

光绪年间主持僧宏法继修寮房10余间,1946年为天长佛教支会会址,建国后,改为天长木器厂,现为市缸盖公司分厂,现厂里有4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一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长历史综述天长古称“千秋县”,位于安徽省的东大门,地处江淮之间,东临高邮湖,南依长江,西隈琅琊山,三面被江苏环抱,有安徽“飞地”之称。

天长县是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自己的生日而特设的县,始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割江都、六合、高邮3个县地置千秋县。

天宝七年(748年),改千秋节为天长节,千秋县随之易名天长县。

此后政区变化先后有天长军、1946年6月29日,为纪念新四军名将罗炳辉曾一度改称炳辉县、1959年12月5日复称天长县(1960年1月5日改名天长县)。

1993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天长正式建县已有1257年历史。

天长县(市),唐自创建后基本定型,明、清几无变化。

近代疆域变迁较大。

其中,变化最大要数抗日战争期间由新四军二师创建的淮南抗日根据地至建国前。

此后仅为小范围调整。

〔先秦时期〕天长市历史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为人类活跃地区。

传说中的帝尧故里三阿之南在其高邮湖区域内。

夏、商、西周时,天长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今天长镇西7.5公里的石梁镇古称卑梁,就是吴、楚边邑。

楚平王时,两国因争桑而爆发大战。

但至东晋前,境内并无县级以上政区设置。

其大致,西周为准夷。

春秋前期,以徐国为宗主国,后期先后属吴国、楚国。

战国时期,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属越。

后越国退出江北地区回江南,复属楚国(先属吴,后属越,再属楚)。

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扬州管辖时期〔秦朝〕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属秦东海郡东阳、广陵县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中国后,本地始为广陵、东阳二县地,属九江郡。

〔西汉〕今市境属东阳县(治今盱眙县与天长市交界东阳一带)地。

西楚时曾名为东阳郡,晋下阿,其归属,汉王元年(前206年),属项羽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市)。

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改属韩信楚国(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下径称之)。

六年正月,改属刘贾的荆国(都吴,今苏州市)东阳郡(治广陵,今扬州市)。

十一年七月,英布灭荆国,旋为刘邦镇压,东阳郡改属刘濞的吴国(都广陵)。

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吴国除,东阳郡归汉廷。

十二年十月辛丑,东阳郡改属刘濞的吴国(都广陵)。

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国除,东阳郡改为广陵郡(仍治广陵),直隶汉廷。

六年,析置临淮郡(治徐,今江苏境),东阳县属之。

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临淮郡改属徐州刺史部,余仍之。

曾名为西楚东阳郡,晋下阿,石梁郡。

〔附王莽新朝〕王莽篡汉,改临淮郡为淮平郡,余仍之。

〔东汉〕初年,复名临淮郡,东阳县属徐州(治彭城,今徐州市)临淮郡(仍治徐)。

永平十五年(72年),改临淮郡为下邳国(都下邳,今古邳镇),东阳县改属广陵郡(治广陵)。

两汉时期,本地为广陵、高邮二县之地,部分境域属江都县。

广陵、高邮先后隶属于荆国、吴国、江都国、广陵国、泗水国、广陵郡。

〔三国·吴国、魏国〕吴魏争夺江淮地区,今天长市为魏有,废东阳县,地属徐州广陵郡(改治淮阴,今属江苏)。

三国时期,高邮、江都县废,本地属广陵县,仍隶广陵郡。

〔西晋〕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复东阳县,今天长市属其境,仍属徐州(仍治彭城)广陵郡(仍治淮阴)。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高邮县复立,东阳县改属徐州临淮郡。

后改临淮国(都盱眙,今县城东北),余仍之。

永嘉乱后,废东阳县。

〔东晋〕太宁二年(324年),北方流民在今天长市一带侨置辽西郡(治舆,今属江苏)所属肥如等侨县。

义熙七年(411年),撤辽西郡,改置北沛郡(治肥如),设肥如县(位今石梁镇一带),属北徐州。

东晋时前秦南侵,晋朝谢玄领命北伐后,率领东晋军队,从广陵出发,经大仪、铜城、龙岗直取三阿。

在今天天长市境内展开三阿之战击退前秦军。

〔南朝·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刘宋代晋,仍之。

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改北沛郡为南沛郡(仍治肥如,今石梁街)。

元嘉二十年(443)前,仍名肥如县,后改称沛县。

大明五年兼郡治),设沛、萧、相3个侨县,初属北徐州。

元嘉八年(431年),改属南兖州。

泰始二年(466年),北魏开始占领今天长市境,无新的设置。

〔南朝·齐〕升明三年(479年)四月,南齐代刘宋,仍南沛郡,领3个县。

后改南沛郡为沛郡(仍治沛县),领沛(治今石梁镇)、萧、相3个侨县,仍属南兖州(治广陵)。

〔南朝·梁〕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梁代南齐,仍之。

天监五年(506年),撤销沛郡,改置泾州及泾城、东阳2个郡(一说天监十七年于沛郡侨置沛州及泾城、东阳郡,设沛、横山等县。

徐文范说,治广舆,误。

应为初置泾州,后改沛州,领2个郡4个县,治石梁镇)。

侯景乱(篡梁时),改沛州为怀(淮)州(仍治石梁镇)。

其中,泾城郡、沛县治石梁镇,石梁县治石梁镇附近;东阳郡(治故东阳城),设横山县(天监十七年置,位今天长市南15公里长兴乡横山一带)、义城县(位今天长市南13公里)。

〔北朝·东魏〕武定六年(548年)十月,地入东魏,仍之。

八年五月,北齐代东魏,承圣元年(552年)入北齐,仍为泾州(治沛,今石梁镇),领泾城郡(治沛),领沛县;东阳郡(治东阳故城,今属盱眙县),领沛县;东阳郡(治东阳故城,今属盱眙县),领横山县(仍治横山一带);沛郡(治沛),领萧、相、已吾3个侨县,计3个郡5个县。

〔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入陈,废泾州、泾城、东阳郡,秦州瓦(石)梁郡,改置沛郡(治沛,今石梁镇),领沛、横山(仍治横山村)、义城(仍位今天长镇南13公里)3个县,隶徐州。

改属南兖州(治广陵)。

〔北朝·北周〕太建十一年十二月乙丑地属北周,仍之。

大象二年(580年),设为方州(治尉氏,今六合市区),改沛郡、县为石梁郡、县(仍治石梁镇),改属方州。

南北朝时期除属沛郡及沛县、泾州及泾城外,本地部分境域仍属高邮。

〔隋朝〕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代北周,仍之。

开皇三年(583年),废石梁郡,保留石梁县(仍治石梁镇),改属吴州(治江阳,今扬州市)。

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仍治江阳),石梁县属之。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扬州为江都郡(仍治江阳),改石梁县为永福县(仍治石梁镇),属扬州刺史部江都郡。

永福县废后,其地归六合。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复置兖州(治今扬州市),永福县属之。

武德七年(公元624),改兖州为兖州(仍治今扬州市),改永福县为石梁县(仍治石梁镇),仍属之,属方州。

九年,改邗州为扬州(仍治今扬州市),石梁县仍属之。

贞观元年(627年),废石梁县,并入扬州六合县,属淮南道(地理区)。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淮南道为一级政区(治扬州)。

天宝元年(742年),扬州改名广陵郡,分江都、六合、高邮3个县地设千秋县,属之。

七载,千秋县改名天长县,仍之。

乾元元年(758年),天长县改属淮南节度使辖扬州。

(二)天长设立(仍属扬州)天长正式置县是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

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垂拱元年(685年)八月初五,玄宗诞生于东都洛阳。

开元十七年(公元729),为纪念(庆贺)唐玄宗李隆基45岁生日(诞辰),宴请百官于花萼楼,“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

”将每年的八月五日定为千秋节,并在他58岁的天宝元年(公元742)“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定新置县为千秋县”。

与千秋节呼应。

为何割这三地建千秋(天长)县呢?一是因为“天下之江淮(含天长)为国命。

”唐玄宗生于东都洛阳时,文靖天师选国土之东江淮区域的鱼米之乡与之呼应;二是因为三皇五帝之一的尧出生在三阿(天长一带旧称)时,“有神随、赤龙负图出”等吉兆,唐玄宗承接远古贤帝,将尧出生地设为千秋县。

后来,天宝七年(公元748)三月乙酉日,皇都大同殿柱上生出灵芝等异事,群臣在五月壬午日联奏:皇恩浩荡,感动上天,皇上生日“千秋节”,千秋万代有限,希望皇上顺应天道,改为“天长节”,让大唐江山天长地久,皇上与天地同生,应与天地齐寿。

于是天宝七年(748年)八月己亥日颁诏:“千秋节改为天长节,千秋县随之易为天长县,”《舆地纪胜》:“按《会稽志》云,玄宗初以诞节为千秋节,后改天长地久节。

”属淮南道扬州。

天长县的规模自此确定后,历朝无大变化。

其建置一直延续至今。

唐天复二年(公元902),杨行密建立吴国,天长属吴国范围。

县城及现市政府所在地原名天长镇,是个古城。

据《太平寰宇记》载,唐天宝元年(742年)置千秋县,7年后改为天长县,治于下阿村。

七年,改今市辖区内最著名的古治所是石梁镇。

据《资治通鉴》的考证,今白塔河,唐代称下阿河,唐代的县城下阿村应在阿溪附近。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认定下阿村位今江苏高邮市界,康熙《天长县志》也认为“下阿”即“三阿”(今江苏金湖县塔集),且天长与金湖交界的湖滨乡古称城门乡,认为故天长县治当位其附近。

以今地考之,地下湿临高邮湖且距离较大,古县治不当在此。

可以认定,唐天长县治就在今天长镇,曾名九山城。

旧有城,周长3公里。

方属南唐,设为建武军,天长军异名。

建武军原系扬州方镇,南唐升元六年(942年)闰月甲申置,由天长制置使兼,说明时建武军节度治天长县,后改天长制置使为天长军。

南唐保大十五年(公元957),割六合、天长置雄州。

未几,以六合还隶扬州,以天长为雄州。

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南唐献江北泗、滁、濠等14州予后周,天长(雄洲)一带在内。

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将雄州改为天长军,兼领天长县,属淮南路扬州。

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军废,复为县。

熙宁五年(公元1072)后,天长隶于淮南东路扬州。

建炎元年(公元1127)为天长军。

绍兴元年(公元1131)降为县,绍兴十一年(1141)复升为军,于扬州天长县仍置天长军,辖天长、盱眙、招信三县。

次年仍为天长县,改属招信军,属淮南东路。

后入金,绍定四年(公元1231)为南宋收复,仍属淮南东路招信军。

宋(太平寰宇记):“天长军理天长县,东西九十五里,南北九十里”。

(三)淮安管辖时期元设天长县。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属招信路,次年属临淮府,至元二十年属淮安路临淮府,至元二十七年临淮府废,改属淮安路泗州。

(四)凤阳管辖时期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天长属临濠府(即凤阳府)泗州。

明设天长县。

洪武二年(公元1369)属中书省直隶泗州,洪武四年属临濠府泗州,洪武六年属中立府泗州,洪武七年属凤阳府泗州。

明嘉靖《天长县志》记载:天长“广(长)一百五十里,轮(宽)一百里,东界江都县大仪乡六十里,西界盱眙县孝弟乡九十里,南界六合县四号墩五十里,北界宝应县孝弟乡五十里”。

:清设天长县。

雍正二年(公元1724)前属凤阳府泗州。

清康熙《天长县志)记载的县界范围与嘉靖《天长县志》同。

清嘉庆《备修天长县志稿》记载:清嘉庆年间天长由县城向东四十六里与甘泉县杭家集交界,向西七十八里与盱眙县向家营交界,向南三十七里与六合县月塘集交界,向北四十五里与盱眙县十里岔交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