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意识能动作用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变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4、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原理内容也表述为,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5.2意识的作用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二、教学目标
1.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案例为导入,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意识的作用。
2.利用多媒体展示嫦娥四号任务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3.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意识的作用进行分析。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意识的作用。
2.重点强调:请大家记住,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我们要坚定信念,积极进取,发挥意识的作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同学们,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意识的作用,并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如何发挥意识的作用,实现目标。
2.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深刻理解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意识的作用。
2.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3.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分析意识在嫦娥四号任务中的具体作用。
4.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意识能推动人们主动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目标。
3.意识在嫦娥四号任务中的作用:我国科学家在嫦娥四号任务中,凭借坚定的意识信念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辉煌成果。
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Word版含答案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精讲1.意识活动的特点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第5课第2框:意识的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2.掌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认识意识对人的生理状态的影响。
3.了解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包括意识对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革的影响。
4.能够运用意识的作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贴近生活的事例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意识的作用,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掌握意识作用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等。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教学。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讨意识在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如:分组讨论意识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以及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如: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意识对个体成长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使学生意识到意识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4.通过对意识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意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过程与方法,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充分发挥意识的作用,为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基础。
政治必修4大题

1.规律观点①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按规律办事。
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2.意识的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①目的性②计划性及③主动创造性④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物质对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4.实践与认识的观点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真理观点①真理是客观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6.联系观点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②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从食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实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③联系是多样性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才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微转移。
7.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
②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8.系统优化系统的基本特征是①整体性②有序性③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高中政治必修4一轮复习课件 10.意识的能动作用

8.(2010年江苏卷,28) 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 理是( )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 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 主观映象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 D.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3.(2013年课标卷Ⅱ,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
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
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 映)。
(1)从深度看,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 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从跨度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 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 想的世界。
(3)从进程看,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 高,正确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加。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应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4.(2012年安徽卷,9)“把落叶看 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 图2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 5.2 意识的作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们可以根据过 去遗留下来的事 物追溯过去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们可以用科学 的手段预测未来 的各种情况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3、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强调意识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起的作用。在意识 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引起了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1、含义(是什么)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 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 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调节、控制作用)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难点)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
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
区别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课堂小结
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
A 物。”这句话表明( )
A.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 这种认识又总在扩展、加深。 B.有的事物人们能够认识,有的事物人们不能认识。 C.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靠先天的聪明 D.有的人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有些人永远不能
课堂小结
5、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很紧张的。有的同学常常通过心理 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自己心情烦躁、学习状 态不佳时,暗示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 习,也许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属于很有修养的 人,也许按照一定的标准长此以往地进行心理暗示,真的
高考政治易错点14 辩证唯物论(解析版)

易错点14 辩证唯物论易错题【01】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直接现实性。
[矫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识的产生离不开人脑,但意识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客观存在。
意识的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这种反应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易错题【0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源于现实并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正确的思想意识、科学理论可以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矫正]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01(2021·辽宁·高考真题)气象观测经历了从经验积累到科学观测的不同阶段。
20世纪以来,随着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技术不断发展,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增强。
人们通过对气象目标的探测、识别与评估,能够有效规避危险。
这表明()①对气象的认识是人类建构与自然关系的开始②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好奇③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为探究自然提供先进的手段④气象观测设备作为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和加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①:对气象的认识有利于人类建构与自然关系,但不是二者关系的开始,故①不选。
②: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实践,而不是源于对自然的好奇,故②不选。
③④:随着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技术不断发展,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增强。
人们通过对气象目标的探测、识别与评估,能够有效规避危险。
这表明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为探究自然提供先进的手段,气象观测设备作为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和加强,故③④入选。
故本题选D。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整理一.唯物论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打算意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熟悉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方案性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制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掌握作用。
昂扬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丢失斗志。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
((3)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打算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方案性、主动制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
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
①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毁灭,是不行违背的。
①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进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①必需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反客观规律,一旦违反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处。
①人可以在熟悉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①要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忱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5.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敬重客观规律。
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熟悉、把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①要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忱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行分割的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政治必修4唯物论原理及方法论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思想意识。
★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2、〖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辨证唯物论)
(1)〖原理内容〗: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1、〖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最新2024年高考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哲学部分核心知识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推动作用;错误意识起阻碍作用。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这要求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
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注意:规律不能被消灭、改造。
)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2.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要求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要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一、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1.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3)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高中政治意识能动作用知识点

高中政治意识能动作用知识点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例:在脑海里想象炸鸡的形象,相信大家都能够想象出其样貌,因为我们通过各种途径见过它。
1.从生理基础上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意识不能独立地存在,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2.从内容和形式来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就其形式而言是主观的,就其内容而言是客观的。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例:盖大楼要图纸、胸有成竹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例:此故事纯属虚构、恐龙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例:党的路线方针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例:望梅止渴。
高中政治 意识的作用教材解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意识的作用教材解析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基本知识梳理】1、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的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③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动作用最突出的体现):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这是世界物质性原理和规律客观性的要求。
(2)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3)它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基本原理整合】【教材解析】意识的作用(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第二十二课时)◇课堂探究:(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探究提示:(1)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观构造,形成了计划、草图。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解读之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研政治必考知识点解读之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其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其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其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承认主观能动性,就是坚持辩证法。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很多人都把考上研究生作为改变人生轨迹的一大机会,而我们知道,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没有人能轻轻松松的成功,把该做的做到极致,机会就会垂青于你。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1.规律及其客观性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面对规律,人们不能藐视、创造和消灭,但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
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1)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者按其作用范围不同,都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2)两者之间的联系。
它们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规律。
(3)两者之间的区别。
其一,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其二,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在实施行动之前制定蓝图、目标、行动 方式和行动步骤等,不同动物无目的的本能 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可以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本质与规律
可以“复制”当前对象、追溯过去、推测未 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不 同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课堂探究:
人能够生产出 新的物质、新的产 品,可以变废为宝 ,可以模仿人脑制 造出电脑。动物能 吗?为什么?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 下,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 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 的东西。
作
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用
(
能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乐器能杀人,让世人震惊。为此英、法、美等多国的电 台召开特别会议,号召欧美各国联合行动抵制这首乐曲。 1945年《黑色星期天》的乐谱和唱片被全部焚毁。查里斯临 终时忏悔说。这首乐曲给人类带来如此灾难,让上帝在另一 个世界惩罚我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1)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 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 脑中的反映;
(2)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 是的要求: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 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 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 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的重要性:
A.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 要求。 B.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 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 依据。
(3)两个“结合”,两个“反 对”
①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 规律结合起来 ②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 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 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 反对消极保守、无所作为的思想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
识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的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 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 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追溯 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或幻想的 世界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 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 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 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不断地深化、 扩展、推移的。
飞
机
的
产
克隆动物多利羊
生
注意:
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而是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才能引起物质 形态的变化。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 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错误的意识阻 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遭到 失败。
◇课堂探究:
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 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精神对人 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
三、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基本要求、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
3、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
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 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 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 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 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正在迅速增加。 人类应当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自 豪,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课堂练习:
“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 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的这
句话主要说明了( C )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什么是意识?
(1)从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 系统——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 ,它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小结: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课堂探究:
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 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 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1)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 奋进;
(2)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 丧失斗志。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 罗森塔尔效应
一个实验。他来到一所小学选了一 个班,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 发展的测验”,然后将实验后认为 具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 通知教师和学生本人。其实,这个 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 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 的谎言”暗示教师和学生,从而调 动了教师和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 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 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 地改造世界。
世界观:
物质
意识够能动地 改造世界
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下图漫画中的路政工人正在画行车线,其工 作态度令人敬佩,而工作方法值得商榷。 从哲学上说,这种人:
A.坚持了一切从 实际出发 B.做到了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C.思想解放,创 造性工作 D.思想僵化,缺 乏灵活性
软刀子杀人
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在1932年创作了一首名为 《黑色星期天》的管弦乐曲,使100多人听了之后自杀,却使 他名声大噪,成为世界音乐史的一个奇迹。一个匈牙利青年 在酒吧听这首乐曲时,突然拔出手枪朝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 扳机,警察赶到现场后,在他左手握着的《黑色星期天》乐 谱上发现如下字句,如果有一天我死了,凶手就是这乐曲。 一个美国姑娘出于好奇,借了一张录有这首乐曲的唱片回家。 第二天下午,同事发现她躺在卧室的血泊中,桌上留有遗书 说,我无法忍受这旋律,它是我的葬礼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