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18a85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b.png)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一、前言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而无砟轨道技术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砟轨道是指在铁路轨道基础上不再使用传统的石子垫层,而是采用混凝土轨道板进行支撑的铁路结构形式。
由于没有石子垫层,无砟轨道具有减少维护成本、提高铁路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等优势,因此备受瞩目。
在无砟轨道中,自密实混凝土揭板作为关键材料在轨道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自密实混凝土在无砟轨道中应用,不仅可以保证板式轨道的平整度和牢固度,还可以延长轨道的使用寿命。
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探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质量控制方法,为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试验方法1.材料和设备准备本次试验所需材料包括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型号为CRTSⅢ的板式轨道、试验设备包括混凝土拌和设备、板式轨道安装设备等。
2.试验方案设计根据试验目的,在实验室内和实际施工场地进行试验。
包括混凝土材料的配制和拌和、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板式轨道的安装及相关质量检测。
3.试验数据采集通过实验数据采集系统,对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和记录,包括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参数、板式轨道的安装参数等。
四、试验内容1.自密实混凝土材料配制与性能测试通过室内试验,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配制,并测试其工作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参数。
3.影响因素分析对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材料的配制比例、工作性能、浇筑环境等因素。
4.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基于试验数据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施工工艺控制、材料配制控制、质量检测控制等。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1.自密实混凝土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参数,在无砟轨道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eed63e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f.png)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张仕宏,盛明群(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质量部,安徽合肥230001)摘要: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无砟轨道体系,不同于日本的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和德国的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该无砟轨道体系中自密实混凝土调整层是关键。
以商合杭高速铁路为工程背景,结合实际施工经验,阐述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的控制要点,通过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自身稳定性,从施工工艺着手控制施工质量,对现场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
关键词:商合杭高铁;C 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控制;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U214.2;U2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0)06-0119-07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0.06.1190引言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其特点是具有高流动性、高间隙通过性和高抗离析性,施工浇筑时仅靠其自重作用而无须振捣便能均匀充填密实成型。
目前,自密实混凝土已在我国高速铁路、工民建和水工结构等多个领域应用。
在高铁领域,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最广泛的是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体系中,该体系中作为调整层混凝土,由于其结构特点和功能定位的特殊性,在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指标上与工民建和水工结构的自密实混凝土又有显著不同[1]。
通过对CRTSⅢ型板自密实混凝土相关文献[1-8]的查阅并比照行业标准[9-11],梳理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形式及自密实混凝土与常规混凝土的不同;根据相关标准阐述了混凝土灌注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现行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的最佳指标参数、最优工装工艺和最佳施工参数。
通过商合杭高铁工程实践,分析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从混凝土原材料、施工工艺及施工管理等多方面为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总结可行方案,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和管理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9770d2a1c7aa00b42acb00.png)
(工管技[2011]69号)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指导意见(试行)》 (工管线路函[2012]159号)
盘营客专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底座(限位凹槽)
盘营客专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精调轨道板
试件制作
混凝土浇筑 轨道板蒸汽养护 ê预应力放张 脱模、吊装 封锚 水养、湿养 轨道板成品检测 存板区存放
先张板制造工艺流程
谢谢观赏!
现曲线地段轨道板空间几何形位的精确调整。
2.3 桥梁地段CRTSⅢ型板式轨道结构
结构组成: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钢筋混凝土底座、隔离层 和凹槽周边的缓冲垫层。
பைடு நூலகம்
沿线路纵向为单元结构(与Ⅰ型双块结构类似) 底座设凹槽结构,提供轨道板纵、横向限位。 底座面设隔离层,凹槽侧面设缓冲垫层。 自密实混凝土层设置钢筋网片,控制裂纹。
轨道结构高度680mm。
2.4 主要技术标准
《盘营客专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要求》 (工管技[2011]68号) 《盘营客专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要求》 (工管技[2011]68号)
《盘营客专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隔离层用土工布暂行技术要
盘营客专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制造工艺
(1) 在总结分析CRTS I型轨道板独立台座法和CRTS Ⅱ型轨道板
长线台座法生产工艺基础上,提出了双向先张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生 产工艺的总体思路: 采用窑式单元生产,每一单元为2×4块轨道板模型。 预应力钢筋定长下料,结合预应力钢筋不露出轨道板侧面方案,预
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
![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cbd819453610661fd9f424.png)
排气浆孔设置
• 必须在轨道板四角封边的角钢下沿预留排 水孔。环境温度较高时,由于板腔水分蒸 发过快,可在灌注前10min左右预湿板腔, 灌注前如发现有积水,可使用高压风吹板 腔使明水从排水孔流出。
排气、排浆孔留置
排气孔、排浆孔设置位置
直线板
曲线板
十一、轨道板板腔预湿
• 轨道板腔预湿非常重要,不预湿或预湿不 彻底回造成灌注的流动度等现象。必须配 备相应的设备。
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4-2010)
3、《高速铁路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 (科建设 Q/CR597-2017)
4、《高速铁路CRTSⅢ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 行技术条件》(铁总科技[2013]125号)
不足之处请多赐教!
谢 谢!
关闭灌注阀门,结束灌注。 转入下一块板灌注
• 当浆体从排气孔中溢出时,不要立即封堵,待流出砂 浆正常、且混凝土外溢时,封堵排气孔。为防止流 出污染桥面,可让浆流入小桶中。
•
十四、自密实砼灌注质量
控制要点
1、板腔雾化预湿润。灌注前一定要采用雾化设备
对轨道板底部充分湿润,保持轨道板底部处于潮湿状态, 不得有积水。 预浇湿:从轨道板上的灌浆孔向轨道板 底部与水硬性承载层喷水雾,使轨道板下方的水硬性承 载层和轨道板底面处于足够湿润状态;板腔预湿为两次, 提前1h预湿一次,灌板前10分钟预湿一次。 灌注时, 从轨道板上中间的灌注孔灌注,两侧为观察孔。
注。并记录灌注结束时间.
灌注施工
• 灌注施工流程图
检查轨道板压紧 装置是否完好
检查排气孔留置是否符合 要求、封边是否出现漏浆
料斗砼量是否 满足一块板的用量
性能指标 及温度检验
连徐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总结毛广鑫
![连徐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总结毛广鑫](https://img.taocdn.com/s3/m/518f1860bb4cf7ec4bfed064.png)
连徐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总结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由钢轨、扣件、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钢筋混凝土底座、隔离层及限位结构等部分组成。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布板、底座施工、轨道板铺设及精调、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等工序。
CRTSⅢ型板施工前应尽早安排桥面系防水、防护墙与AB墙混凝土浇筑施工,既为无砟轨道 CPⅢ控制测量网测设提供条件,又可减少与无砟轨道施工的相互干扰。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前须满足线下工程沉降稳定要求,完全达到设计标准后才能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一、底座施工1、测量放线。
施工前结合CPⅢ对梁面标高进行测量,并在梁面铣刨处理时对超高部分进行打磨;凿毛处理平整后,再用使用全站仪按照设计位置放出底座边线(立模线);再对梁面预埋套筒进行清理验收,合格后将底座内配套L型连接钢筋用扭矩扳手旋入套筒并拧紧;若预埋套筒失效,可采用植筋处理。
2、钢筋安装。
用墨斗按照设计位置在梁面弹出钢筋网片位置,底座钢筋网片使用成品钢筋焊接网,分上下两层设置;施工时按底层焊网、U型架立筋、上层焊网的顺序依次安装,在曲线超高地段,U型架立筋高度在缓和曲线段按线性变化过渡;限位凹槽四角防裂网现场加工制作,与钢筋焊网绑扎固定,防止凹槽四角开裂;根据轨道板型号、尺寸提前在底座板下层钢筋上扎丝绑扎固定压紧装置的预埋套管,以便轨道板压紧装置施工时使用。
3、模板安装。
模板使用可调高钢模板,以适应曲线段底座不同超高的要求,模板安装前需清理打磨除锈干净,并人工刷涂脱模剂;根据底座平面测量位置弹线支立模板,根据测量记录的点位标高调整点位位置的模板标高;对模板底部与基面缝隙进行封堵,防止漏浆;纵向模板安装完毕后要根据测量提供的混凝土标高数据,在纵向模板上用双面胶做好标记;伸缩缝聚乙烯泡沫塑料板紧贴在伸缩缝模板上并用辅助钢筋固定,在模板上沿采用槽钢固定上口位置;凹槽模板通过调节螺杆控制凹槽模板顶面标高,当凹槽模板标高及位置调整好后,将螺栓螺母拧紧;凹槽模板应先确定平面位置,再调节高程。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b092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0.png)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无砟轨道是现代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运营成本低、维护要求少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无砟轨道存在施工周期长、工艺复杂、耗费人力物力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板式无砟轨道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选择。
板式无砟轨道是在原有无砟轨道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改良,采用了自密实混凝土揭板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轨道建设技术。
目前对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围绕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其试验设计、过程分析、质量控制方法、实施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铁路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和优势,为我国铁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质量保障。
具体目的包括:深入了解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的设计原理和施工过程;分析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和效果;探讨质量控制方法,提高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总结试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实践和研究,找出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
1.3 研究意义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的意义在于对新型轨道施工技术的探索和推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对于路基轨道的建设质量和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
研究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对提升轨道建设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9fb74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0.png)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摘要:高速铁路的建设与运营对交通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种关键性的轨道铺设材料,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自密实混凝土在铁路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上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对其性能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对自密实混凝土材料与检测方法及其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旨在为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建设技术也日新月异。
其中,无砟轨道技术已成为高速铁路建设的主流方向。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其优势在于高平顺性、高稳定性以及长寿命等。
然而,如何确保这类无砟轨道的稳定性、耐用性以及安全性,已成为铁路建设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以潍烟2标项目部无砟轨道施工为依托,正线长度79.288km,路基长度26.672km,占比33.64%;其中区间路基长度23.089km,两座车站长度3.583km,无砟道床铺轨158.127公里(单线)。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40MPa。
同时,自密实混凝土中,配置了单层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焊网,用于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此外,自密实混凝土与底座之间通过限位凹槽进行限位,以传递纵横向力。
自密实混凝土层的长度和宽度与轨道板相同,厚度为90mm,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结构。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中采用土工布作为中间隔离层,用于隔离混凝土层和底座板,以防止水分渗透和保护底座板。
底座板是整个结构的基础承载层,由钢筋混凝土构成,起到支撑轨道和传递轨道荷载的作用。
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指标在不小于8的稠度;填充性,抗离析性小于2%;间隙通过能力一定要;关于表面养护蒸养不少于6min,见表1。
CRTSⅢ型板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技术
![CRTSⅢ型板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e6baac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5.png)
摘要:本文介绍了掺减水剂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技术,采用了绝对体积法计算,最后通过砂石体积补差法。
该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大量工艺学试验和自密实混凝土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实际施工效果。
对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在施工中注意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灌注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CRTSIII型板无砟轨道自密实计算配制技术0引言根据新建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的设计要求,武咸城际铁路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无砟轨道和底座板之间灌注C40自密实混凝土连接。
鉴于无砟轨道和底座板之间厚度一般只有8cm-10cm,钢筋密集、断面狭小,无法振捣的特点,还有一层4mm厚的土工布垫在自密实混凝土和底座板之间,使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大大降低。
施工要求工地所选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具有很高的流动性,通过自流平充满无砟轨道和底座板之间的空隙,并且不泌水、不离析,填充好后质量匀称,揭板后表面无蜂窝、麻面、内部空洞及表面浮浆、粘结力差等质量缺陷,并在测量精调基础上,通过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灌注和成型,确保不对精调结果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是关键,下面介绍一下自密实混凝土配制技术。
1配制说明根据武咸城际铁路设计图纸要求,无砟轨道用自密实混凝土为C40高性能混凝土,C40自密实混凝土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总用等级为T1,按100年使用年限设计。
为满足工程需要,该标段试验室依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和铁建[2010]241号等规范标准,配制出能满足碳化环境(T1)的C40自密实砼。
2原材料水泥: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堡垒牌P.O42.5(低碱),密度为Y C=3.21g/cm3。
细骨料:洞庭湖河砂中砂,细度模数M X=2.4,表观密度Y s=2.695g/cm3。
粗骨料:赤壁石场碎石,5-10mm连续级配,堆积密度为Y og=1.50g/cm3,表观密度为Y g=2.712g/cm3。
CRTSIII板式无砟轨道
![CRTSIII板式无砟轨道](https://img.taocdn.com/s3/m/342d82d9650e52ea54189831.png)
CRTSIII板式无砟轨道摘要:CRTSIII板式无砟轨道为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轨道结构形式,是以后无砟轨道发展方向,自密实混凝土填充性能是整个施工最为重要环节,通过揭板实验和施工现场数据反馈不断完善施工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对自密实混凝土在无砟轨道中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扩展度;黏度改性材料;砂率;级配1.前言自密实混凝土是指拌合物具有高流动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浇筑时仅靠自重作用而无需振捣便能均匀填充密实成型的高性能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包括自密实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与自密实混凝土的硬化体性能。
配合比中胶凝材料用量、粗细骨料的级配、外加剂的减水率及稳定性和黏度改性材料的掺量都会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填充性和抗离析性。
本文主要根据规范选择原材料,通过试验室内配合比的验证和调整,现场工艺性灌注和揭板效果分析,对施工配比进行优化,对灌注工艺进行改进。
2.概述新建郑徐客专ZXSD标商丘特大桥,起讫里程为商丘特大桥DK171+888.285~DK189+456.55,全长17.568km,曲线最大超高105mm。
CRTSⅢ型轨道板分为P5600、P4925、P4856、特殊调节板四种尺寸,为了能全面掌握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填充性能,采用线下揭板实验和桥上揭板结合的方式,工程技术人员全过程跟踪。
首次拌制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配合比,工装采用湖南华测轨道交通公司提供工装。
3.原材料3.1矿粉本试验采用的是河南亚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矿渣粉,化学组成见表1。
表1 矿粉的化学组成/%3.2 黏度改性材料本文试验采用的TZ-IV型黏度改性材料为铁科院研制,武汉比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
黏度改性材料的化学成份见表2。
表2 黏黏改化学成分组成/%黏度改性材料为铁科院研发,为调整自密实混凝土松散度和包裹性的新型材料。
对自密实混凝土出现的轻微包裹性差,每方用量增加2Kg黏改可改善混凝土包裹和松散状态。
自密实混凝土在高铁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中的应用
![自密实混凝土在高铁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eed0970b4c2e3f56276397.png)
青海水力发电1/20191 概述自密实混凝土是基于施工性能来分类和命名的,是一种具有高流动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浇筑时仅靠其自重作用而无需振捣便能均匀密实成型的高性能混凝土,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但对拌制、运输、灌注和环境等各个方面要求较高,通过对自密实混凝土在高铁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中的研究,探讨施工过程工艺控制,对自密实混凝土轨道板灌注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自密实混凝土的特性自密实混凝土有三个关键技术性质:①在自重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够流进并能完全充填各种复杂的模板;②在自重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填充性能,能穿过密集的钢筋并与钢筋有很好的粘结力;③有高的抗骨料离析的性能。
3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选定3.1 原材料选定水泥采用P·042.5(低碱)水泥,碱含量≤0.60%,其他性能符合TB/T 3275-2011的规定。
矿渣粉采用S95级矿渣粉,比表面积在400~500m2/ kg范围内。
细骨料采用天然中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3~2.5,严格控制含泥量≤2.0%,泥块含量≤0.5%。
粗骨料采用5~16mm连续粒级的洁净碎石,其针片状颗粒含量≤5%,含泥量≤0.5%,碱活性矿粉成分为微晶石英和玉髓,快速砂浆棒膨胀率为0.05%。
膨胀剂采用UJOIN-AC符合GB23439-2009的Ⅱ型膨胀剂,水中7d限制膨胀率≥0.050%,空气中21d限制膨胀率≥-0.010%。
粘改采用TZ-Ⅱ型粘度改性材料。
外加剂采用JD-9 (缓凝型)减水剂以及RB-10b型引气剂,其与水泥及矿物掺合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水采用经检验合格满足TB/T 3275-2011的拌合用水。
3.2 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采用绝对体积法进行设计和计算,混凝土强度等级C40,胶凝材料总量为530kg/m3,其中矿粉掺量为34.7%,膨胀剂掺量为8.9%,粘改掺量为5.5%,减水剂掺量1.4%,引气剂掺量0.06%,水胶比0.34,砂率52%,单位体积浆体总量0.37m3,配合比参数见表1。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ac8f5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4.png)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对自密实混凝土揭板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实际工程中发现,目前自密实混凝土揭板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例如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配制工艺的优化、揭板工艺的改进等。
有必要对自密实混凝土揭板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提高其施工效率和质量,并促进其在铁路轨道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的开展,探讨该技术在轨道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的研究,探索该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潜力。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自密实混凝土揭板技术在板式无砟轨道中的施工效果和技术优势,明确其在提高铁路运输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2.研究自密实混凝土揭板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铁路轨道结构性能和整体强度的影响。
3.探究自密实混凝土揭板技术在未来铁路建设中的发展方向,为铁路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将为推动我国铁路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自密实混凝土揭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轨道铺设技术,具有很高的密实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探索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揭板试验及质量控制,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研究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密实混凝土揭板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轨道施工周期和人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率,有利于推动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该技术在提高轨道稳定性和减少噪音污染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铁建设提供更加安全和舒适的运行环境。
研究自密实混凝土揭板技术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未来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升技术成熟度和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促进该技术的规范化和推广应用。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概况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f945b9d7a58da0116c174972.png)
CRT 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概况
1.桥梁地段无砟轨道结构
桥梁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隔离层、底座等部分组成。
轨道结构高度为762mm。
轨道板宽2500mm,厚210mm;自密实混凝土层厚100mm,宽度2500mm,采用C40混凝土;底座C40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度2900mm,直线地段厚度200m。
轨道板与自密实层间设门型钢筋。
自密实层设凸台,与底座凹槽对应设置,凹槽尺寸为1000×700mm,凹槽周围设橡胶垫板。
桥梁直线地段无砟轨道断面图
桥梁曲线地段无砟轨道断面图
32m梁上无砟轨道布置图
2.路基地段无砟轨道结构
路基地段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隔离层、底座等部分组成。
轨道结构高度为862mm。
轨道板宽2500mm,厚210mm;自密实混凝土层宽度2500mm,厚100mm,采用C40混凝土;底座C40钢筋混凝土结构,宽度3100mm,直线地段厚度300m,每3块板下底座为一块,相连底座间设传力杆结构。
轨道板与自密实层间设门型钢筋。
自密实层设凸台,与底座凹槽对应设置,凹槽尺寸为1000×700mm,凹槽周围设橡胶垫板。
路基直线地段无砟轨道断面图
路基曲线地段无砟轨道断面图
路基地段无砟轨道布置图。
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施工控制要点
![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施工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132543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d.png)
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施工控制要点摘要: 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中国高铁核心产品,与以往引进的日本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和德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用料节省、施工便捷、功效相对提高等优点,可适用于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铁路。
本文从产品结构、底座板施工、自密实混凝土施工等方面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重点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关键词:CRTSⅢ型轨道板底座板自密实混凝土1简介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板式无砟轨道成套技术已成为体现我国高铁技术水平、彰显国家实力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高铁技术走出国门所必须的。
铁道部于2009年在成都至都江堰城际客运专线,开展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板式无砟轨道成套技术工程实验与设计创新工作,并取得了成功,于2010年12月正式定型为CRTSⅢ型轨道板。
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与以往引进的日本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和德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用料节省、施工便捷、功效相对提高等优点,可适用于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城际铁路及严寒地区高铁。
本文以某高铁项目为例从产品结构、底座施工重点、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等方面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重点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2产品结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总体结构方案为带挡肩的新型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主要由钢轨、扣件、预制轨道板、配筋的自密实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调整层)、限位挡台、中间隔离层(土工布)和钢筋混凝土底座等部分组成。
轨道结构采用单元分块式结构,在路基、桥梁和隧道地段轨道板间均采用不连接的分块式单元结构。
底座板在每块轨道板范围内设置两个限位挡台(凹槽结构),底座板与自流平混凝土层间设置中间隔离层。
扣件采用WJ-8C型扣件。
3、控制要点3.1桥梁无砟轨道剪力筋安装控制要点剪力筋采要用砂轮机切割,安装时确保与基面呈垂直状态,套丝拧入旋入预埋套筒内,丝扣外漏不大于2P,安装完成后对扭力值检测,扭力不小于100N.m。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施工质量控制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施工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091bf2d81c758f5f71f6709.png)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配制及施工质量控制摘要: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是位于轨道板与底座之间的填充层,起支承和传力作用。
期间的钢筋网对灌入该封闭容腔内的自密实混凝土阻力较大,灌注效果不可见,因此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出很高的要求。
施工前通过试验,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填充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等指标反复验证,形成质量控制流程,保证轨道结构质量,可供同类工程施工中参考借鉴。
关键词:无砟轨道;自密实;控制要点1自密实混凝土特性及质量控制标准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2013年正式在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中投入实践,目前已在多条高速铁路中使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SCC用于封闭空间、需要通过钢筋预埋件、钢筋网片等障碍,通过灌注孔向轨道板下各部位填充,板底粗糙、隔离层光滑,对混凝土流动阻力不同。
因此自密实混凝土需要有高流动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在一定的压力下要均匀分布于密闭空间的各个部位。
SCC存在对沙子、减水剂、用水量等原材料敏感性,对气候气象等施工环境的敏感性,对混凝土运输距离、泵送压力等施工工艺的敏感性,对混凝土拌和浇筑的时间敏感性。
为此,SCC可以总结为:敏感性强、可控性差、施工损耗率高等特点,同时表现为施工中极易出现各类缺陷。
一般轨道施工阶段,站前工程已经结束并验收合格,与CA砂浆相比较,SCC是一种含粗骨料的混凝土,流动界面阻力大,采用站前线下拌和站生产,运输距离及时间间隔长。
其技术难点在于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生产水平和施工水平均远弱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但却要达到相同的质量和精度要求。
根据《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TJ/GW112-2013)相关要求,自密实混凝土拌和物需要满足性能指标后方可灌注,其指标为表1。
表1 自密室混凝土性能指标要求拌和物性能硬化体性能序号项目技术要求项目技术要求1 坍落扩展度≤680mm 56d抗压强度≥40MPa2 扩展时间T500 3s~7s 56d抗折强度≥6.0MPa3 J环障碍高差 <18mm 56d弹性模量 3.00×104MPa~3.80×104MPa4 L型仪充填比≥0.9 56d电通量≤1000C5 泌水率 0 56d抗盐冻性≤1000g/m26 含气量 3.0%~6.0% 56d干燥收缩率≤4×10-67 竖向膨胀率 0~1.0% 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不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0.10%碱含量不大于3.0kg/m3三氧化硫含量不大于胶凝材料总量的4.0%为了检验CSS稳定性,必要时除了上述指标外,还应该按照CCES02-2004自密实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进行拌合物稳定性跳桌试验以检测其抗离析性fm≤10%。
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技术范本
![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技术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59710adc281e53a5902ff72.png)
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技术摘要: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由于存在着不同施工工艺,往往给施工部门带来不少技术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我公司根据多年的设计和实践经验,开发出具有自主专利技术的精调器、自密实模板、灌注车等工艺装备,有效地解决了施工部门在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中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具有稳定性高、刚度均匀性好、结构耐久性强等优势,目前以成为我国高速铁路施工的主流技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主要由钢轨、扣件、预制轨道板、配筋的自密实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调整层)、限位挡台、中间隔离层(土工布)和钢筋混凝土底座等部分组成.在施工过程中分为底座板施工和自密实施工两部分,而在自密实混凝土灌注中由于存在着不同施工工艺,往往给施工部门带来不少问题.廊坊合力天一公司根据这一情况,在总结多年设计、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自主专利技术的精调器、自密实模板、灌注车等工艺装备,为施工单位解决了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技术复杂,施工进度慢等难题,大大提高了整体施工进度 .下面就我公司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工艺流程做一个具体介绍:一、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工艺流程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示意图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工艺流程二、施工前准备施工前要将底座板顶面,凹槽内积水等杂物清理干净,应该用高压风机吹扫,做到表面无油渍、结块、砂粒.如图:三、放样铺设利用CPIII测量放样,弹出土工布铺设边线,将整张土工布铺在底座板上,裁出凹槽一致的矩形孔,凹槽底面铺土工布,四周粘贴弹性垫板.土工布要平整,干净.如图:在凹槽内铺设绑扎钢筋,然后安装钢筋网片,将凹槽内钢筋与网片绑扎在一起,网片下加水泥垫块.为了防止灌注时钢筋网片上浮,网片上方要固定一些垫块.如图:四、轨道板铺设1、轨道板安装(1)在底座板钢筋网片四角放置100米米的方木,绑扎轨道板门型筋内的纵向钢筋.用吊车或门吊将轨道板铺在准确的位置.(2)安装三维精调器(专利号:ZL201020688367.4),三维精调器连接板面要与轨道板侧面完成贴实,不能出现缝隙,实际应用中出现缝隙容易将轨道板压裂.精调器高度调节范围0±50米米,水平双向调节范围各0±35米米.(3)粗调轨道板位置,中心在±5米米,纵向位置5米米内.调整左右及前后位置时,应两侧同时调整,一侧推进,一侧后拉.不允许单侧调整或只调整单个精调器,因此,在调整精调器时,必须4个工人分别位于4个精调器的位置,在测量人员指挥下协同工作,同向操作.如图:(4)用全站仪设站精调轨道板,配合CPⅢ测量控制网及PDA精调软件,以先调高程后调水平的原则,用同样的方法调整精调器,使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在要求的范围内.2、安装自密实模板:自密实模板采用具有专利技术的无螺栓圆角排气模板(专利号:ZL 2014 2 0530734.6).主要分为端模、侧模、带排气孔圆角短模、排气插板.(1)清理模板,粘贴模板布,将3米米厚模板布粘贴在模板内侧,模板安装在轨道板四周并固定牢固.(2) 模板纵向固定可借用随后安装的压紧装置,固定时先将上端用扳手拧紧,保持模板与轨道板贴实,再将下端的螺栓顶紧.(3)模板错台不大于1米米、接缝完好不漏浆.侧面模板的固定用可调角度的 X型支架撑紧前后两块侧模.如图:(4)防侧滑压紧装置(专利号:ZL 2014 2 0540039.8)是防轨道板上浮、防侧移和固定模板的综合装置,采用14号槽钢焊接钢板作为横梁,米22×650螺杆作为拉力杆,固定在底座板侧面(预埋或直接钻孔).每一块轨道板使用5道压紧装置,超高短安装防侧移装置.每一个拉力杆使用扭矩扳手拧紧,力矩在50牛/米左右,实际应用中不是力越大越好,起到防止上浮即可.压力过大 ,容易出现轨道板压裂现象.防侧滑压紧采用模块式可折卸通用结构,可分别适用于路基、桥梁、隧道不同的宽度 ,又可通过自由组合分别适用于直线段和曲线段.五、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灌注时靠自重作用和灌注高度形成的压强便能密实成型,同时具有耐久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灌注温度一般在15-28°时,自密实混凝土各项性能状态波动不大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坍落度坍损或反大 .灌注前要检测,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等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后就可以进行灌注了 .灌注设备有运输灌车、汽车吊、转运料斗、排气溜槽、灌车台车、灌车料斗、四角收集料槽、储存料盆等设备.灌注孔上连接Φ150米米高度大于700米米的钢管或PVC管,保证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有足够的压力.观察孔连接Φ150米米高度大于300米米的钢管或PVC管,并且高度不能低于最大超高面.灌注前1小时用喷雾器在三个板孔内预湿喷雾,不能出现积水.灌注前雾化预湿溜槽.自密实混凝土从轨道板中心的孔灌注,灌注原则是:“先快后慢,连续下料、连续流动,一次灌注完成”避免带入空腔空气.灌注时监测记录轨道板位移情况,一般位移控制在1米米以内.灌注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待四周圆角排气孔溢出粗骨料、并且不再带出气泡时,关闭灌注斗阀门,将排气插板插严固定,与轨道板贴实.将灌注设备移动到下一块轨道板.灌注完成后,使用橡胶锤轻轻敲打自密实模板,排出多余气体.如图:六、拆模与养护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14天以上,采用土工布和塑料布覆盖,喷水保湿养护.灌注后3小时—5小时将三维精调器松动,防侧移压紧装置在24小时后松动.自密实混凝土带模养护3天,强度到达10米Pa以上时,拆除压紧和模板,模板拆除遵循先装的后拆原则.拆模后切割土工布外露边缘,使其与自密实混凝土侧面平齐.封堵灌注孔和观察孔,与轨道板面平齐,无裂缝、离缝.七、轨道板灌注后允许偏差总之,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板在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各工序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检验标准进行.第一、隔离层要平整、无破损、无褶皱、无空鼓、无翘边等缺陷.第二、弹性垫层要黏结牢固,胶带封贴严密.钢筋按照设计型号绑扎,严禁错用.第三、精调要快速准确,合格时放置明显标识牌,防止踩踏和位变.第四、自密实混凝土要严格检测,各项指标必须全部合格.第五、灌注完成后带模养护不得少于3天,拆模后要覆盖保湿养护,保证自密实混凝土外露面不应有蜂窝、麻面、露筋、裂纹等缺陷.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进度 ,各施工部门在施工前要认真选用成熟的设备厂家,严格控制工装质量,并与有经验公司紧密结合,加强整个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铁工程的质量,确保高铁在运行时安全可靠.。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82457e84868762cbaed5f7.png)
第 5 盘:经过微调后混凝土出机坍落扩展度为 650 × 650
mmꎬ扩展时间 T 500 为 4 5 sꎬ含气量为 5 8% ꎬ混凝土粘聚性
℃ ꎬ混凝土入模温度 15 ℃ ꎬ坍落扩展度为 650 × 660 mmꎬ扩展
性扣件、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隔离层以及具有限位结构
填层材料ꎮ 为了确保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ꎬ保障充填层的
的钢筋混凝土底座等部分组成ꎮ 本标段内设计轨道板总计
13 150 块ꎬ共计自密实混凝土 1 8 万 m 3 左右ꎮ 自密实混凝
承载功能ꎬ在正式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开展自密实混凝土性能
土层为单元结构ꎬ长度宽度同轨道板ꎬ厚 90 mmꎬ设计强度等
13
性差ꎬ含气量偏大ꎬ通过调整外加剂配方后再次试拌ꎮ
第 2 盘:混凝土出机坍落扩展度为 630 × 640 mmꎬ扩展时
间 T 500 为 6 8 sꎬ含气量为 7 6% ꎬ混凝土表面仍存在劣质气
泡ꎬ流动性稍差ꎬ含气量偏大ꎬ不能满足灌板要求ꎮ
第 3 盘:混凝土出机坍落扩展度为 670 × 680 mmꎬ扩展时
作者简介:邹志方(1983 - ) ꎬ男ꎬ湖南新化人ꎬ本科ꎬ工程师ꎬ主要从事
试验检测工作ꎮ
0
1 0
温度
/℃
J 环障碍高
差 / mm
18
20
5 ~ 30
< 18
第 1 盘:混凝土出机坍落扩展度为 600 × 620 mmꎬ扩展时
间 T 500 为 7 6 sꎬ含气量为 7 4% ꎬ混凝土表面气泡较多ꎬ流动
在灌注凝结之后要与轨道板形之间形成复合结构ꎬ共同承受
0
2 自密实混凝土试验基本情况
负荷 [2] ꎮ 所以自密实混凝土不仅要有高流动性ꎬ还应该具有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自密实混凝土研究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自密实混凝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8ff98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2.png)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自密实混凝土研究摘要:以安九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为背景,总结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装选用、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控制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工装;自密实混凝土1、引言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自主研发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其道床板下腔内填充层采用自密实混凝土, 轨道板与板下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通过轨道板预埋门形钢筋进行连接而成复合结构,其整体性较好,可以有效控制轨道板的翘曲和自密实混凝土开裂,轨道板为厂内预制,轨道结构刚度均匀,线路平顺性好,稳定性好。
CRTS III型轨道填充层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性能稳定,耐久性好的优点, 自密实混凝土需浇筑在90mm×2500mm×5600mm(4925mm、4850mm)的扁平空间内,其工作性能要求比普通自密实混凝更高,且其灌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轨道系统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
文章通过安九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使用工装及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中的成功经验进行了阐述。
2、线下工艺性试验目的⑴培训施工人员,形成成熟的施工组织规划;⑵验证和完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及各项施工性能(坍落扩展度、扩展时间T500、L型仪充填比、J环障碍高差、泌水率、含气量、竖向膨胀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1]),确定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⑶验证自密实混凝土温度、灌注速度等相关技术参数及所采用的工装设备,主要为粗铺及精调装置、压紧装置扭矩,轨道板灌注工装,中转料斗及灌料斗容量,灌浆管的材质、直径及高度;图1线下灌板现场3、工装情况⑴灌注工装由工作平台、中转料斗、溜槽、灌注料斗、小料斗提升装置、行走支腿等工装组合成可移动式支架,操作简便,能有效提高工效。
中转料斗满足容量1.5m³,料斗采用圆弧形开关,开关顺畅。
小料斗采用80cm直径的圆形料斗,高度通过灌注孔PVC管调节,在料斗锥底设阀门,方便料斗移动下块轨道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7.1 一般规定7.1.1 应根据设计要求、灌注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因素,会同设计、监理各方,共同制定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7.1.2 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包括自密实混凝土的搅拌、运输、灌注、养护和拆模等。
根据交通运输条件,采取不同的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方案。
7.1.3 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试灌注,并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现场揭板质量检验,验证并完善混凝土的灌注施工工艺。
7.1.4施工和监理单位应确定并培训专门从事自密实混凝土关键工序施工的操作人员和试验检验人员。
7.1.5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检验,发现与规定不符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按规定作好记录。
7.1.6 应明确施工质量检验方法。
质量检验方法和手段应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规定以及国家和铁道部的相关标准要求,检验结果应真实可靠。
7.1.7 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性质以及施工管理要求,在施工现场建立具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
7.1.8 自密实混凝土达到75%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载。
7.2 原材料储存与管理7.2.1 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应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取样和复验。
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厂(场)。
7.2.2 混凝土原材料进厂(场)后,应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试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
“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7.2.3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应采用散料仓分别存储。
袋装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期间应用专用库房存放,不得露天堆放,且应特别注意防潮。
7.2.4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厂(场)日期。
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以免误用。
骨料堆场应事先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
7.3 混凝土拌合7.3.1 自密实混凝土应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拌合站应配有自动计量系统和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原材料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铁建设[2005]160号文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合用水±1%。
7.3.2 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粗细骨料含水率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一般情况下,含水率每班抽测2 次。
7.3.3搅拌时,宜先向搅拌机投入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和料和其他材料,搅拌1分钟,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和外加剂,并继续搅拌2分钟。
7.3.4冬期施工时,直接与水泥接触的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自密实混凝土搅拌时间宜较常温施工延长50%左右。
7.3.5 夏(热)期施工时,水泥进入搅拌机时的温度不宜大于50 ℃。
7.3.6 正式生产前必须对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开盘鉴定,检测其工作性能。
7.4 模板安装7.4.1模板与其支护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灌注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
7.4.2对于通过灌注口灌注施工的无砟轨道板,侧模与轨道板平齐,安装允许误差为±5mm。
侧模板上预留排气孔。
7.4.3在模板与底座之间的缝隙用土工布或海绵堵漏,注意要封堵密实,且不得侵入自密实混凝土层内。
7.4.4分块式模板注意模板交接边的平整,不得出现错边。
7.4.5立模完成后检查堵漏、固定、支撑情况,并复核模板与轨道板侧边的密封、钢筋保护层厚度等,不符合要求则应调整或重新立模。
7.4.6设置限位装置防止轨道板上浮和偏移。
7.5 运输7.5.1 应选用能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运输能力与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能力相匹配的混凝土专用运输设备运输自密实混凝土。
7.5.2 自密实混凝土的运输速率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应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 方可卸料。
7.5.3 应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持均匀性,不发生分层、离析和泌浆等现象,并具有要求的工作性能。
7.5.4 运输自密实混凝土过程中,应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
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水份进入运输容器或蒸发,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内加水。
7.6 灌注7.6.1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前,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针对工程特点、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设计灌注方案,包括灌注口位置与数量、工装模型等;(2)仔细检查钢筋网片的位置、保护层垫块数量及其紧固程度;(3)检查轨道板四周模板的密封情况,轨道板之间横向边缝的密封情况,不得漏浆,不得污染基础工程。
在混凝土灌注前应将底座混凝土表面土工布和轨道板下面喷雾润湿,并不得有积水。
(4)检查轨道板的支撑和限位装置。
(5)检查灌注所需设备是否正常,机具是否齐全且状态良好。
7.6.2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前,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坍落扩展度、T50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7.6.3自密实混凝土应从轨道板预留灌注孔进行灌注,两侧模板上预留排气孔。
灌注时应通过料仓及连接料仓的下料管注入,自由倾落高度不宜大于1.0m。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速度不宜过快,应保证下料的连续性和混凝土拌合物在轨道板下的满空间连续流动。
按确定的工艺进行混凝土灌注,灌注完毕后,多余混凝土应及时清除。
7.6.4一块轨道板下的自密实混凝土应一次灌注完成。
7.6.5在炎热季节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入模前的混凝土、模板和模腔的温度不得超过40℃。
7.6.6 在低温条件下(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按冬季施工方法执行。
7.6.7 在自密实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按要求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弹模和耐久性试件,试件制作数量应符合GB/T 50080和GB/T 50081的相关规定。
7.7 养护7.7.1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 天。
7.7.2 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覆盖(麻布、土工布等)、喷淋浇水等措施进行保湿养护;去除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也可用养护膜、喷养护剂进行养护。
7.7.3 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
7.7.4 做好养护记录。
同时,对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洒水养护,使试件强度与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同步增长。
7.8 拆模7.8.1 轨道板支撑装置应在自密实混凝土初凝后拆除。
7.8.2 轨道板两侧模板的拆除应在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
7.8.3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轨道板四周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自密实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8 质量检验8.0.1 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包括原材料检验、拌合物性能检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
8.0.2 施工前应按附录E的要求对自密实混凝土用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质量检验报告进行进场核查,并按规定进行复检。
其中,主要原材料品质应满足本暂行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按设计及施工要求复检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合物工作性能,核查配合比试拌过程以及相关混凝土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耐久性能等试验结果。
8.0.3 施工过程应按附录E的要求对自密实混凝土用主要原材料的品质按相关规定进行日常检验,应按附录F和G对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与硬化混凝土性能进行检验。
8.0.4 每车混凝土需进行拌合物性能检测,每50 m3混凝土应进行抗压强度检测,自密实混凝土用量达到8000m3时,应进行耐久性能检测。
8.0.5 施工过程中,如更换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主要原材料的品种及规格,应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并对试验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能与耐久性能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分别满足设计与本暂行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
8. 0.7 对用于施工过程控制或质量检验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取样试件,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
附录A 坍落扩展度、扩展时间T50试验方法A. 1 仪器要求A.1.1 坍落扩展度、T50流动时间试验所用主要仪器为混凝土坍落度筒,该仪器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3021)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A.1.2 底板为硬质不吸水的光滑正方形平板,边长为900mm,最大挠度不超过3 mm。
在平板表面标出坍落度筒的中心位置和直径分别为200mm、300mm、500mm、600mm、700mm、800mm 的同心圆,见图A.1.2。
图A.1.2 底板示意图A.1.3 工具:铲子、抹刀、钢尺(精度1mm)、秒表。
A. 2 试验步骤A.2.1 润湿底板和坍落度筒,保证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无明水;底板放置在坚实的水平面上,坍落度筒放在底板中心位置,下缘与200mm 刻度圈重合,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装料时保持坍落度筒位置不变。
A.2.2 用铲子将混凝土加入到坍落度筒中,不分层一次填充至满,且整个过程中不施以任何振动或捣实,加满后用抹刀抹平。
A.2.3 用抹刀刮除坍落度筒中已填充混凝土顶部的余料,使其与坍落度筒的上缘齐平,将底盘坍落度筒周围多余的混凝土清除。
随即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筒,使混凝土自由流出。
坍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5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离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在150s内完成。
A. 3 试验记录A.3.1 测定扩展度达到500mm 的时间T50,计时从提离坍落度筒开始,至扩展开的混凝土外缘初触平板上所绘直径500mm的圆周为止,以秒表测定时间,精确至0.1s。
(单位:s)。
A.3.2 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扩展直径,测量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并计算两个所测直径的平均值。
(单位:mm )注:混凝土扩展度测试时,如扩展开的混凝土偏离圆形,测得两直径之差在50mm 以上时,需从同一盘混凝土中另取试验重新试验。
A.3.3 观察最终坍落后的混凝土的状况,如发现粗骨料在中央堆积或最终扩展后的混凝土边缘有较多水泥浆析出,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不好,应予记录。
附录B B J试验方法B . 1 仪器要求B.1.1 B J试验所用主要仪器为J 环、混凝土坍落度筒,J环由16根φ18钢筋组成,J环的直径为300mm,试验装置具体尺寸见图B.1.1。
图B.1.1 J 环及J环测试图B.1.2 底板为硬质不吸水的光滑正方形平板,其形状尺寸与附录A中图A.1.2所示相同。
B.1.3 工具:铲子、抹刀、钢尺(精度lmm )、10L铁桶。